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

特長診斷課、賽課階段性工作總結

特長診斷課、賽課階段性工作總結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下午好:

特長診斷課、賽課階段性工作總結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一年來,我們特長部在校領導高度重視下,在校教研室、課改辦的指導和幫助下,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深化課程改革為契機,在新學期全面推行特長新課改的教學探究工作中,力求摸索、制定了多種適合四中特長髮展的教學模塊。

9月初,特長辦按照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組建了新課改診斷課工作組,推行課改探究教學活動,特長校長親抓嚴管,胡敦偉、賀君兩位主任根據課改會議精神認真制定課改詳案,各學科教師在組長的帶領下,全員參與,積極投入到課改建模工作中。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特長辦的具體策劃下,特長課改組推選出有經驗的教師擔任評委,進行診斷課研討活動,全體特長教師積極響應,先後有15位教師進行課模探究教學活動,47位教師參與聽課研討學習。診斷課後評委及時與出課教師、聽課教師在一起座談,共同研究本課的優缺點,找出本課的亮點和不足之處,逐情分解,組織聽課教師談觀點、亮精華。

9月末特長辦又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研討交流活動,要求教師在會上把診斷課學到的經驗和自己的體會,介紹給其他教師,以便使更多的教師及時瞭解,獲得更多的新課程改革信息,達到優勢互補。美術、體育、計算機初建課模,診斷課後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特長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得以攀升,從診斷課中教學中也發現了許多弊端和尚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音樂學科因聲樂、器樂、舞蹈、樂理、傳媒等各個專業分化較細緻,各科專業教學的特性化及差異性,各學科專業連帶、交織複雜,課改建模一時未能初建成效。其他學科教師課模也存在着課堂教學環節不連貫,不能實現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意識,不能在課堂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媒體教學不能充分利用,班級學生小組性能運轉不盡人意,小組合作、自學、探究、解疑意識不明顯,個別教師在課堂對學生的展示性和激勵性調動不到位,

針對以上情況,劉校長及時參與課改診斷會議,聽取各個組長和專業教師的課改建議,會上表揚了各組近期課改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收穫的課改成績,組織課改組人員進行認真研究討論、座談,制定一套具體特長教學的整改方案。

1、開展“參與式”為主的教研方式,推進課程改革。要求特長辦根據診斷課所展露出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推進方案,要求10月賽課教師要進一步提升教學內涵、教學理念,認真備課、充分理解、消化“目標導航、雙主高效”的教學宗旨,推行“每科有特色、每課有特點、課堂有新意、課後有感受、課下有反思”的教學理念。特長教師全員參加“賽課亮劍”活動。實行課上評委公開評分制,課後評委分析、量化、評審制。

2、美術、體育、計算機進一步健全、完善課改建模工作,推廣、深化課改意識,在課程實驗過程中,認真學習和領會鞠校提出的“目標導航、雙主高效”的課改內涵,努力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3、音樂學科實行“專業特色模塊”教學,暨在音樂教學的大框課改中,根據音樂各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分科分組,針對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可行性的課改建模工作。充分利用音樂特有的專業特性,創設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全面實施課改教學。

4、轉變觀念、倡導反思

學校發展的動力是教師,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把新的理念轉變為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所以要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推動新課程改革。反思可以説是教師自我提高的一種好形式,是最佳的行為表現。特長辦明確要求教師從10月份開始,出課教師課後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反思:一是一堂課結束後教師填寫“教學後記”。可總結經驗之得,也可反思失敗之處,但要體現客觀性和針對性。二是寫教育日記。倡導教師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得、所讀所思,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老師們已嚐到了寫教育日記的甜頭,認為它是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好做法。三是教育隨筆。其表現形式靈活,從教學出發,寫教師自己的教學行為的轉變、體驗和感悟,也可訴説自己的教育事件。

5.要吃透、理解課改精神,做好特長教師轉型工作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台,而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舞台,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且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運作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新課程給了教學很大的挖掘,不僅考驗學生,對特長教師綜合素質更是挑戰。所以特長辦要積極組織特長教師教師積極認真審閲有關各科特長教材、教參等資料,發揮集體智慧,集體備課,各模塊相互交流本模塊的教學思路,取長補短,對整個教學教材進行分析,針對學校生源的優勢特點以及任課教師的個人專業特長,對每個章節的教學進行了補充和取捨,學會如何用教材,為上好每一節課而努力,真正實現“目標導航、雙主高效”課改的有效教學。

10月初,特長教學在面對全校範圍內開展賽課月活動的熱潮中,特長辦遵照月初特長會議制定的10月賽課工作部署,召開賽課特長大會,會上要求各組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課改學習研討活動,在校內找名師、聘請校課改辦領導幫助分析、研討,逐步轉變教師課改意識和提高教師整合、掌控課堂教學能力。會上,劉校長明確提出10月賽課發展的實施理念,統一思想。提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之間的關係,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索,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要着重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

一是設計情景導入。即採用語言激發、故事引入、情景烘托、畫面展示等多種手法。

二是設計提出問題。預習提綱是一大法寶。教師採取預習提綱提問題,看書理解找問題,課後作業留問題等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目的是把學生學習過程變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是設計互動探究。合作交流、互動探究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有效辦法。合作學習是實施主體發展性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課堂上,我們採取互動,主要指小組內部,小組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協調、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相互提問、相互學習,允許學生自主變位、參與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

四是設計反饋總結,在學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前提下,用有梯度的練習和課堂測試將獲取的知識進行檢驗,反饋所授知識是否正確,從而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然後按知識類型進行疏理歸納總結,上升到理性去認識,並總結出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規律,為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五、重視案例積累。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善於總結和積累教學案例。方法有三。其一,根據一個教學疑難問題的解決寫出自己的教學案例。其二,以一段激盪心靈的生活經歷寫出自己的教學案例。其三,積累他人的教學案例。通過總結和積累教學案例,老師們豐富了知識,增加了教學經驗,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六、實行“名師帶動工程”。名師,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價值的財富,

特長辦總結9月份診斷課的教學實際情況,實行“名師帶動工程,推選出“人名***************”,示範引路,從備課、説課、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樹立典型,始終做到“四個一”、“五個善於”,即:用新課程理念每週備一節課,上一節課,評價一節課,反思一節課;善於學、善於思、善於聽、善於讀、善於寫。

10月初期,在課改辦組長鬍敦偉主任,兩位副組長xx、xx的全面配合下,經過一個月的特長賽課活動,全體特長教師有22人蔘加賽課評選,51名特長教師參加聽課活動,每名特長教師平均聽課18節左右,。經過激烈角逐,通過評委認真、公正的打分,美術組評選出前三名的教師是郝鳳蘭、張彬、吳豔獲得,體育組排名前三名的教師是xx、xx、xx,音樂組排名前三名的教師是xx、xx、xx,計算機組排名前三名的教師是宮喜姝、陸永勝、劉家偉,特長賽課教師總分排名前三名教師是xx、xx、xx。課改進步較大的教師有xx、xx、xx、xx、xx、xx等六位教師。這些教師通過認真的備課,憑藉自己深厚文化知識素養,紮實的業務能力功底,較高的教學水平和現代教學的理論修養,在此次賽課中賽出水平,彰顯了自己,進一步拓展視野,挖掘自己教學潛力,在課程改革的道路上邁出較大的步伐。在此給予表揚,同時也希望其他教師通過這次課改賽課活動,從中學習、吸取其他教師的成熟課改經驗,不斷的提高、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的整合能力,夯實基礎,在教學上能更快更好的實現有效教學。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們還要不斷的強化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師新課改教學的總結能力、分析能力、講解能力、組織能力。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課程的精髓,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特長辦更要建立與完善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制度,加強教學管理,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其次,是在近期建立對話交流制度,進行信息交換、經驗共享、深度會談、專題研討。還要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建立新課程研討制度,確定每週4為“新課程教學研究日”,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以各科教研組為單位,總結、交流、反思本週教學情況,思考研討下週教學內容。如集體備課、教學研討、教學觀摩、説課、評課、教學反思與交流、案例分析、問題會診、專題研討、教育沙龍等。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與摸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我們要求教師每週做一次教後記,提供一例典型個案,上一節研討課,提供一個研討的問題等。通過這些制度的實施,把學校新教學研討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起來。

課改成敗,繫於教師。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特長教師隊伍是教育教學長期發展的需要,使學校的課改教學工作不斷出現新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xiao/k8l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