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課改階段性小結2篇

課改階段性小結2篇

在教學方面的重點工作就是課改,課改也是每週部例會的必講內容。

課改階段性小結2篇

為了加強推動部裏的課改工作,推動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高質量的參與課堂達標活動,部裏為各班統一印製了班級小組“互助擂台”,並張貼上牆。每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小集體。在每一個小組的小表格內,有12個五星圖,五星圖的使用可以表揚到組,也可以表揚到人,一週一評,對自主互助課堂上表現積極的小組或個人,將其五星圖的其中一個塗成紅色。自實施這一措施來,班級課堂氣氛活躍了,小組間合作的意識增強了,同時在班級內形成了濃厚的競爭氣氛。為使這一措施進行的紮實有效,部內進行一月一評比,評出部裏當月的互助擂台紅旗小組,並張榜公佈,提出表揚。

各學科備課組在平時的教學研究和集體活動時,也重點研究課改,而且將課改研究中的許多想法付諸實踐。

如語文組毛林程老師,他在教學過程中,和其他學科有機融合,創立了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模式——以愉快教育為手段的大語文教學,利用自身知識儲備和網絡、報紙,雜誌,書籍等各種信息渠道來拓展教學空間,擴大知識容量,並和社會熱點,自己經歷緊密切合,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大膽質疑,大膽發表自己見解,讓語文課堂變得更開放,更厚實,更有趣,更有時代性,可以説語文課不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灌輸,而是充滿真善美的人文薰陶。實踐證明,這個做法高屋建瓴,有利於學生系統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培養健全人格,並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學以致用,為以後的深造打下極為堅實的基礎。

數學組孟凡樹老師,充分利用教師前後黑板,給更多的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充分互助擂台,讓小組之間展開競賽:這樣,既增強了同學之間互助合作的意識,又激發了學生比學趕超的競爭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英語組韓麗霞老師,她在課堂對話環節上,採用三步處理法。讀前聽、聽後學、學後讀。學生參與意識強,氣氛活躍。再如,她在佈置作業時,採用作業超市的形式,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

物理老師姚夕忠在講分子的熱運動時,分別給相臨座位的兩個學生每人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讓他倆同時往杯子裏的水中注入一滴紅色墨水,過一會兒,就觀察到熱水中的紅色墨水很快地而且均勻地擴散開來,而冷水杯中的紅色墨水卻仍聚集一團,擴散緩慢,幾乎沒有動靜。實驗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得出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跟温度有關的結論。這樣,在實踐中,通過自己動手做做,再進行自我分析、總結,學生就能透過具體的物理現象,理解並總結出抽象的分子運動的規律,從而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

化學老師黃愛波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就要因題而異,通過巧妙的誘導,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如講到中和反應時,把鹽酸溶液滴到氯化鈉溶液中沒有什麼明顯現象,反問學生:是不是它們之間沒有反應?如果不是,怎樣證明它們之間的確發生了反應,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後彙報這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便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政治老師張楠,注重信息技術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政治課一般都在上午第四節或者下午第一節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很容易走甚或睡覺,因此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國中學生好奇心強,大多喜歡直觀、感性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圖文並茂,能使學生進入情景,從而對學習任務產生興趣。在政治課中有許多重點、難點,有時單靠老師講解,學生理解起來費力,且枯燥無味,而運用多媒體新技術進行教學,增加教材的形象性、生動性。藉助形、色、聲、情、奇配合,它可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學生掌握和利於知識的獲取,從而突出重點,淡化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陳紅梅老師,運用時政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知識和思想相統一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當今的時政新聞來學習知識,如在講合法致富會結合三鹿奶粉事件、講兩會時就結合XX年3月的兩會召開的內容、在講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時就結合二十國峯會。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做到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知識和思想相統一。也使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體現,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九年級一部的歷史課更是豐富多彩。歷史組的老師運用自己的“法寶”-----“欣賞和讚美”的眼光去對待他們,發揮我們的愛心,不是對學生的錯誤和缺點置之不理,而是換個角度看問題,叫他們換位思考,多想想自己的將來,自己的父母,在親情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做到最適宜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強化,特別是教着十二班的朱新惠和十一班劉立君老師這方面做的非常好,這兩個班的歷史課堂紀律出奇的好,正好印證了“親其師,信其道”。富有人情味的教學方式,給了學生充分的信任,所以歷史課堂是使學生培養自信的地方。歷史組合理安排組織課堂,運用年級組的提出“擂台比賽、紅旗小組”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徹底實現了“教師教”向“學生學”的轉變,教師上課輕鬆,學生學習緊張卻快樂着,課堂之上不再是“教”的盛景,而是“學”的熱情,枯燥的重複勞動不再有,取代的是互教互學的生機勃勃場面。

課改在九年級一部正如火如荼的展開,當然,也會有許多不足之處,下一步工作重點在於:進一步完善鞏固前面的課改成果,並在基礎上學習新的課改理念,加強探索和實踐,闖出更多的課改路子。

課改階段性小結(2):

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隨着社會的進步在不斷髮展。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均對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現行課程已出現許多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諸如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缺乏整合性、綜合性和選擇性;課程內容繁、難、多、舊,偏重書本知識,脱離學生生活及社會發展;教學方法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評價方式過於注重甄別、選拔和淘汰,等等。面對挑戰,基礎教育必須通過深化改革的方式作出回答,而素質教育的提出便順理成章地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與認同。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指引下,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將素質教育的精神和理念鮮明體現在各學科課程中,努力實現素質教育課程化,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史性的必然選擇。

音樂課程做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多年來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着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尤其是音樂課程是整個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還難以跟上21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步伐。因此,在音樂教育面臨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的今天,如何加強音樂教育自身的建設,完善音樂課程體系,推進美育的發展,已成為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和緊迫的課題。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研製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的改革背景下進行的,是適應當前基礎教育整體改革和音樂教育自身發展的一大舉措。《標準》的研製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指導思想,在認真總結和充分吸收國內外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力求超前與創新,在立足中國教育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力求面向世界,為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個學期來,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親身參與課堂教學改革,深入領會課程的基本理念,開拓思路,創新方法,以音樂為本,以育人為本,全面實現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課堂教學改革。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將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引導學生喜愛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藴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音樂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發展審美想像,深化審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2.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課堂教學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渠道,學校和教師要為全體學生提供足夠的音樂教學時間、空間和條件。學生音樂能力的客觀差異,要求教師對所有學生給予普遍的關懷和鼓勵,使他們充滿自信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對音樂特長學生應給予相應的指導,並引導和鼓勵他們關心集體的音樂學習。

3.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過程與結果並重,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係。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創設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便於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便於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流。

標籤: 課改 小結 階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rj3g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