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教學工作總結 >

中學政治組教學常規“五化”經驗總結大綱

中學政治組教學常規“五化”經驗總結大綱

教學常規“五化”(備課信息化、上課高效化、作業考試化、輔導個性化、考試大學聯考化),我們主要在前二化上做文章,力求有新的突破。

中學政治組教學常規“五化”經驗總結大綱

一、備課信息化

什麼是備課信息化?學校領導只是提出這一命題,而沒有明確的解釋,也沒有具體的要求,我們只能瞎揣摩,各顯神通。我們是這樣想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提高備課的效率和質量。

1、充分認識備課信息化的重要性

有位特級教師説:“我在用一生的時間備一節課。”的確,有效備課,優化備課環節對我們教師,對我們的學生和課堂顯得尤為重要。備課中許多繁瑣的工作耗費着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阻礙着教師工作效率的提高。備課信息化對我們政治組來説特殊重要,因為政治教材與現實生活關係緊密,備課量非常大。思想政治新課程的實施,對政治老師是挑戰,新老教師一個樣,老教師也成了新教師,而且比新教師實施新課程更困難,老教材老觀點束縛住手腳,新教材還增添了許多新內容,老教師要從頭學起,如文化生活、經濟學常識、法律常識等等,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途徑,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最多的信息,學到最多的東西。因此,我們組達成共識:凡是老師個人準備的教學資料、教案、課件、習題、都必須共享。

2、備課信息化的落實

(1)備課制度化。

①個人備課要求。新教師備課要確保一定的提前量,一般一到二節課,先聽老教師上課,修改教案再上課;利用別人的課件要堅持一個原則:首先是深入挖掘教材,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後運用修改別人的課件;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優化教學設計;規定在突破重難點處必須詳備;要注重教學反思,每週起碼有一個比較詳細的教學反思;除新授課外,作業考試講評課也必須按時編寫教案。

在具體的備課中,教師鑽研把握教材要到位;每課教學目標要正確簡明;課時分割容量要適當;教學內容可因需重組,注意聯繫學生生活;教學資源可適度開發拓展;教學過程要增加師生互動環節設計;倡導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倡教師課堂教學多留白等。

②集體備課要求。集體備課時間很少,雖然每週有二節課備課組活動時間,但這絕對滿足不了集體備課的需要。備課組活動時間有很多非備課的內容:如高級教師的講座、公開課的説課和評課、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各種考試分析、銜接教材的編寫、優秀課例的評析、教育教學思想的學習、時政內容的學習等等),因此我們把備課組活動時間裏的集體備課定位為典型備課,典型備課提倡探索試驗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和交流。因此集體備課不能只限於備課組活動時間,更需要平時經常的交流。為此我們除了在備課組活動時間內進行了集體備課討論外,我們還建立了教研組qq羣,隨時進行交流,並要求把自己認為最佳的備課資料,每週每人貼一個。同時要求同年級的學科教學做到“四統一”,教學要求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內容統一,作業與練習統一。

(2)資源共享化。

①充分利用網絡,蒐集備課資源,加以彙總,共同使用。由專人負責定期收集網絡上的大量教學素材,最新信息,優秀教案、課件資源,進行一定的篩選,形成網絡資源庫。

②發揮本組優勢,集中備課資源,相互交流,提高效率。我們充分利用教研組博客、教學維客的平台,充分發揮共享的功能;督促各位老師把自己的備課資料及時地上傳到博客;建立教研組q q羣,做到教研組備課資料信息及時交流。此外我們還準備了移動硬盤,把各位老師的資源保存起來以免丟失,在備課中直接調用,將為教師的備課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有利於將所有的備課資源共享,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

③形成電子教案,分類集中彙編,取長補短,利於優化。教案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對於能否上成一節好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案是備課的重點。當然電子教案有利也有弊,特別對於新教師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可以少走彎路,更快成長,但如果新教師自己不挖掘教材,不吃透教材,電子教案也會培養一批懶惰的新教師,從而影響他們的成長。因此,對待新教師應有更嚴格的要求,前三年要堅持手寫教案,而且有自己的思想。

其他教師可以根據電子教案庫,但必須結合自己的特長、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對電子備課資源予以科學合理的修改補充,甚至再創造,力求體現一種共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

④習題電子化,形成經典題庫,重組優化,提高質量

選擇典型的習題和編制各類試題也是備課中比較繁瑣的工作。利用電腦具有信息存貯量大和處理信息速度快的特點,在備課中建立學科習題庫,可以更好地滿足教學中的需求。特別是經典例題,即根據選擇教學重點和難點編撰的例題,則是很好的東西,不管是對新教師不是老教師,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如果能年年堅持,教研組就有了自己的題庫。如果利用題庫進行各類考試的命題工作,不但會使命題質量高速度快,而且還能夠輕鬆地製成清晰美觀的試卷。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試題質量把把關,以後完全可以不用向外徵訂資料。

⑤課件信息共享,減少重複勞動,優勢互補,經濟效率。

第一,建立網絡課件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下載優秀的課件,建立網絡課件庫。

第二,建立個人課件庫。每位教師根據自己任教的年級和教學內容,保證每節課有課件,不追求完美,但有資料內容(可以從網絡下載,也可以自己編寫),板書可以在黑板上展示。

第三,教研組課件庫。要求負責老師把每位教師的課件集中起來,可以放到移動硬盤上,也可以發到博客和維客上,做到課件共享。

(3)教學反思集

新課程給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在教學反思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準備建立教學反思定期交流機制和教學反思庫。

二、上課高效化

有效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高效則是我們的追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的過程不僅要吃透教材,明確教法,還要設計合理、有效的情境引入,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高效的進行。

1、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為高效課堂作準備。

(1)教材研究,吃透教材。

只要你心中有教材,“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以不變應萬變,永遠是一大高招。“吃透”意味着教師對教材“瞭如指掌”,才能開發更多的教材資源,融入時政、歷史典故、學生身邊的生活,才能靈活把握課堂,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我們提出教材是個寶,有挖不完的財富。吃透教材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要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邏輯體系。首先要從教材的總體上進行鑽研,掌握教材的總體結構。即瞭解這門課程的教材是由哪幾部分(單元或課)內容構成的,每課在整體中的地位如何,其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是什麼,它與前後各課有什麼內在聯繫等等。其次要在教材總體結構的指導下,進一步研究每一課教材的知識結構。即分析每課教材的各個構成部分(節)在全課中的地位和任務,把握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繫。第三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還要深入研究課文各部分中具體內容的結構層次。對於每一基本原理,都要弄清楚其論點是什麼,論據有哪些,是怎樣論證的。

②要分清重點和非重點,找出教學中的難點問題。首先要把教材中的全部概念、原理弄懂,準確地掌握每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領會每個原理的精神實質。其次要在全面掌握概念和原理的前提下,要善於抓住重點。所謂重點,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論知識,是中學生必須着重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它是教學內容中最核心、最關鍵、最有現實意義的部分。第三還要找準難點。所謂難點,一般説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生必須掌握而又難以理解的理論問題;另一類則是學生思想上所產生的疑難問題。分析教材,就要把難點問題準確地找出來,並分清是屬於哪一類的難點問題。

③要恰當地把握教材內容的“度”。“過猶不及”,教學必須掌握恰當的度。思想政治課各門課程的教材,是根據中學各個年級不同的培養目標而編寫的,它適應中學各個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們在分析研究教材的時候,要恰當地把握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不僅要了解學生現在要學習什麼,而且要知道學生以前學過什麼,已達到什麼程度;以後還要學習什麼,將要達到什麼程度。

④精通專業知識,拓寬知識視野。要真正吃透教材,還必須努力做到源於教材,高於教材。只有居高臨下,才能高屋建瓴地理解和駕馭教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系統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理論知識;必須努力拓寬視野,不斷擴展知識面,努力使自己成為“雜家”。

(2)加強教學法研究,掌握教學技巧。

①心中有學生,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牢牢記住學生才是學習主體,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來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要以學生的心態來理解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同時我們在課堂中應該多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外講學,不給學生上課,而且他在學校時,很多情況下也不上課,而是坐在教室後排寫自己的文章,但他教的每一屆九年級畢業生參加統一的升學考試,考試成績仍處於上游。教學效率之高,似乎不可思議。我們鼓勵教師在課堂上儘量做到少講、精講,多留白,提高新課程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採取針對性的教學研究,開設30分鐘精講10分鐘留白的公開課研究。

②進行課題研究,推動學習前移。《促進高中生政治學科學習前移的實踐與研究》,該課題獲得縣二等獎。學習前移決非一般意義上的通讀和瀏覽。以學案教學為主線,明確學習目標,建立知識結構框架;把握知識重難點,找出最佳切入點;設計恰當問題,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時反饋學習,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如符號圈點法——也稱符號標註法、提綱預習法、表格預習法、掃除障礙法、習題試解法、質疑問難法,有效掌握學習前移的技能。

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處理好四對關係:預設和生成的關係,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係,基礎和創新的關係,媒體和文本的關係。同時要確保兩個“關注”:關注學生,關注課堂細節。

2、探討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結構優化。

是否優化教學過程的根本標誌,就要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廣度、深度、有效度,學生是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結構與教學模式密切相關。我們探討的教學模式:①“四步驟”教學模式:導讀質疑,立體探究,評價歸納,訓練遷移。②嘗試學習模式:準備練習,出示嘗試問題,自學課文,深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第二次嘗試練習。③“引探創”課堂教學模式:引情與探趣,引疑與探妙,引思與探神,引申與探法。本學期,我們開設了理科班會考教學模式,象山港書院文科班教學模式,文科複習課教學模式等探討課,努力提高教學效果。本學期我們開設了10堂公開課,平均每人一堂公開課。

3、優化課堂教學語言,感召學生提高效率

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的主要基本功之一,教學語言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其好壞在較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決定着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清晰,吐字清楚、堅實、完整的發音,流暢的普通話使用,親切感人,變化自然的語調。還有富有親和力的肢體語言,讓學生上課時,在老師的語言感召力下,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思維敏捷,實現高效課堂。我們對於年輕教師提出要求,每天有感情地朗誦一篇散文,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多聽老教師的課,多向她們學習精煉又聲情並茂的課堂教學語言以吸引學生,學會什麼地方緩什麼地方急,什麼地方輕什麼地方重,讓學生緊跟你的思路,師生思維共融。

4、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靈活高效

無論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還是現代教學手段,都應該將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目標定位在提高課堂教學效能上,以高效課堂為評價教學手段是否有成效的主要標誌。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現代化教學設備已經走進課堂,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分清主次,明確重點,要以改進教法為目的,激發學習動機,充分、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只是手段、工具,教師的教學不能被多媒體牽着走,因此,我們把多媒體定位為提供數材的手段,幻燈片儘可能地少而精,老師的板書必須自己在黑板上書寫,課堂上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

三、作業考試化

1、作業佈置精細化。精選作業,題量合適。

2、作業批改精細化。對學生作業精批,精評;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提倡對學生的面批指導;高三重點作業批改像考試一樣給出分數,讓學生知道自己每道的得分率。

3、作業訂正要檢查,給出平時的作業成績;錯題集每月上交一次檢查落實。

學校教務處的每月檢查,政治的作業批改、講評學生滿意度都是很高的。

四、輔導個性化。

五、考試大學聯考化。我們自高一開始考試時間都限定在一節課內,題量按大學聯考題量,12題選擇題,5個問答題,每個模塊一道題。因為文科綜合考試150分鐘,平均每門課50分鐘,扣除檢查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剛好,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每年的文科綜合考試,學生總是來不及,因此要及早訓練學生的考試思維和速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aoxue/7pmx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