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食品調研報告(精選15篇)

食品調研報告(精選15篇)

食品調研報告 篇1

今年,為有效開展深入學習科學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對全縣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為期10天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食品調研報告(精選15篇)

一、我縣轄區內食品企業現狀

截止20xx年4月15日,我縣食品生產企業共有15家,食品小作坊64家,食品生產從業人員395人,餐飲企業638家,其中包括學校食堂128家。餐飲從業人員3510人。

二、食品安全監管情況

(一)強化責任、落實措施。20xx年3月26日,我縣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了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務,與全縣8個鄉鎮及縣直有關職能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分解量化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並號召深入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為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各鄉鎮、各職能部門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切實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制定了本年度宣傳培訓教育計劃,把宣傳教育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按照《紅河州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綱要》要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提高了廣大人民羣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截止20xx年4月15日,我縣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114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336家次,整治重點地區29個,整治重點單位64家,整治重點品種52個。

(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從業人員培訓

按照分塊負責的原則,全縣各職能部門分別加大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等環節食品安全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強了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強化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三)抓好典型示範,開展示範鄉鎮的創建工作

我縣把開展食品安全示範鎮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先試點、後推廣、再鞏固”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試點工作方案,考核辦法、驗收標準和評分細則,確定了中樞鎮為試點單位。該鎮自開展工作以來,鎮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把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食品安全示範創建工作為載體,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注重實效,工作做到了四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領導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資金保障到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了食品安全基礎性工作的開展和創建的順利進行。三是工作責任到位。明確各村委會、社區主任、工商、衞生等部門的職責,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配合示範鎮創建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綜合執法到位。積極組織協調各部門,把創建文明城市、衞生城市和食品安全示範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區域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20xx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目標及措施

(一)工作原則。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調,各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保證監管到位;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抓好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監管。

(二)工作目標。針對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羣眾食品消費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使製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明顯好轉,食品經濟健康發展,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較大提高,羣眾食品消費安全感明顯增強。

三、我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目標及措施

(一)加強食品源頭污染整治。(二)加強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三)加強食品流通環節整治。(四)加強餐飲業整治。(五)開展肉產品市場大檢查。(六)加強對薄弱環節及重點品種整治。

四、食品安全“三網”建設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縣政府着力加強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強化了組織領導。今年各鄉鎮政府換屆後,及時調整了食品安全委員會組成人員,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強化了組織協調職能。20xx年4月份各鄉鎮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總結回顧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為做好全年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建立了政府責任網。縣政府通過與8個鄉鎮人民政府和6個縣直相關部門簽定了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納入政府中心目標管理,增強了各級各部門抓好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三是落實了羣眾監督網。建立了縣監督員、鄉協管員和村信息員的三級食品安全監督網,配備食品安全監督員19人、食品安全協管員8人、食品安全信息員81人,20xx年食品安全鄉鎮協管員的工作經費補貼已經由州、縣兩級財政按人均每月100元標準發放完畢。四是建立了食品安全。五、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及安全隱患

我縣食品安全經過近幾年的整治,但形勢依然嚴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監管機制不順、不夠靈活,特別是農村監管體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能力不強,安全隱患較多;食品安全執法主體分散,工作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宣傳力度不到位,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基層監管人員不足,執法素質有待提高;食品市場發育不足,產業化程度低;企業誠信自律意識不強,食品生產加工方式比較落後;種植業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現象屢禁不止,生豬定點屠宰行為還需要進一步規範;食品流通市場整治任重道遠,無證經營現象依然存在,經營企業進出貨制度、索證索要制度落實不夠到位,農村婚喪宴請、學生用餐依然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加強

食品調研報告 篇2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休閒食品正在逐漸成為日常的必需消費品,消費者對於休閒食品數量和品質的需求在不斷增長。我國休閒食品產業潛在市場已經超過400億。

以食品機械、食品包裝為代表的相關行業,也以食品產業迅猛發展為契機,共享食品產業發展盛宴,產品追求多樣化、通用化和多功能集成化。

在休閒食品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後,也仍然存在着食品安全等問題。另外,休閒食品同質化等現象也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與國外休閒食品產業鏈相比,我國大部分產品還存在着較大差距。無論是機械設備,還是終端產品。

國內休閒食品發展的問題

產品單一 同質化嚴重

目前市場上的休閒食品不計其數,每一類別的產品也令人眼花繚亂,雖然生產廠家不同,但產品沒有太多本質的區別。

由於休閒食品產業准入門檻比較低,大部分產品的前期固定投入並不是很高,這也導致了中國休閒食品的虛假繁榮。

這些中小企業大都跟在大企業後面,只要知名企業推出新的產品,他們往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市場上推出同類產品。這加劇了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出現,進而導致惡性競爭,對於產品的發展不利。

產品缺乏創意

包裝方面:我國休閒食品行業的產品包裝在目前這個時代已經顯得太土,已經落下了時代潮流。

口味方面:雖然近些年,由於食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上游行業的發展,終端食品的口味在不斷增加,但口味方面仍然感覺是一個尚未完全突破的方面。很多產品仍然固守在以前的口味上,並沒有大幅度的改良。

宣傳方面:受到我國休閒食品行業的發展現狀影響,大部分企業只顧及眼前的利益,而沒有進行企業自身形象、企業文化的建設。大部分休閒食品企業並沒有在媒體進行宣傳、甚至包括公司網站都是東拼西湊。

產品營銷網絡不健全

一方面,很多企業缺乏優秀的經銷商。在目前休閒食品產品林立的時代,優秀的經銷商將為產品的銷售帶來可觀的利潤。而目前,只有中大型企業的產品營銷網絡比較健全。而優秀的經銷商、代理商也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四處撒網,他們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尋找有前景的產品。

另一個則是企業自身缺乏營銷的手段。不僅僅是缺少優秀的經銷商和代理商,企業,自身的營銷手段也捉襟見肘。據瞭解,目前很多企業自身都沒有系統的營銷方案。

產品研發後勁不足

產品研發是一個企業生產的動力,恰恰是這一點被大多數企業忽視了。有些企業是因為創辦初期,缺乏資金;有些企業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只顧着按照自己老路子走。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缺乏大量食品研發的技術人才。往往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了瓶頸,遇到了困難就放棄了。

目前很多企業開始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但也是嘴上誇誇其談,真正落到實處,都是虛無的。真正搞產品研發的才能走在行業的前列,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的休閒食品行業實現全面繁榮。

食品安全問題

在食品行業急速發展的背後,同樣迅速出現的還有食品安全問題。在信息化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經常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各地查處的不安全食品。

歸結到一點,那就是生產企業的不負責任。有些企業為了追逐利潤、追逐利益,不惜一切;為了趕訂單,減少自身對食品的安險。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一個負責人的企業家都不應該拿消費者的健康等開玩笑。

中小企業之殤

中國的休閒食品產業有太多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也將影響到中國休閒食品產業的全面繁榮與進步。

但事實上,中小企業缺乏指導性,缺乏自主性,缺乏創新性,缺乏監管……這些都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將在時代的大潮中逐漸退去。

中小企業盲目跟風,什麼賺錢就做什麼,大都沒有自己的獨立的產品以及思維方式。滿足於企業自身發展現狀,低水平重複建設,不思進取。缺乏資金擴大再生產。靠低廉的價格擴大競爭力,而不是靠產品的硬實力。在原輔料漲價的背景下,成本的增加成為企業重大負擔。

中小企業突圍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找出自身產品的優勢條件,為產品定位。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品,其他產品作為輔助。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為企業自身的形象進行包裝。規範化管理,控制企業生產成本。創建品牌效應。品牌是一種消費認知,是一種心理感覺,且具不可模仿性,一旦樹立了品牌,就成了企業競爭優勢。一些意識前衞的企業紛紛運用品牌戰略的利器,取得了競爭優勢並逐漸發展壯大。

食品調研報告 篇3

為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法、食品衞生法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市人大會副主任帶領市人大財經委、農業環保委和教科文衞民僑委人,就當前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情況了調研和督查,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一、情況

近年來,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擺在位置,自主創新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結構和發展轉變,質量新,產業素質提升;食品安全新提升,生產加工持續;食品監管新,保障體系;品牌建設新進展,製造聲譽;監管體系健全,質量基礎夯實;全民質量安全意識新,社會環境。是去年8月份開始,我市國務院、省的部署,,組織了為期四個月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各級各的努力,專項整治行動了、的,了預期。

二、問題

(一)產品質量總體仍然不高。全市總體質量在粗放型增長和低端產業結構上,總體滯後於全市經濟發展,全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長期徘徊在80%左右。,各縣區發展狀況也平衡;傳統產業質量不容樂觀,小企業質量技術基礎薄弱,產品檔次不高、性不強、標準偏低,製售假冒偽劣完全根除,質量違規案件時有。

(三)和深化專項整治任重道遠。在專項整治過程中了一整套規範和制度,但受從業人員素質等因素,要長期絕非易事,企業對為要索證索票、台帳的認識還模糊,這是要我做的,認識到這是產品質量責任、便於追溯質量責任的需要,容易專項整治反覆。

(四)三無企業的徹底取締難度。三無生產加工點量大面廣、有的流動性和隱藏性,還難以應對;主觀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間職能銜接、信息交流不暢問題短期內難以消除,監管機制尚未真正,況且食品生產許可工商登記的前置條件,新辦證照情況無法獲取,常常被動監管的狀態,難免會監管脱節。而且三無生產加工也極易反覆,徹底解決確有大的難度。

(五)基層網絡建設有待和。市屬兩區了綜合性的公共管理機構,但人員、綜合素質和都產品質量、食品及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需要。三個縣尚未基層監管網絡。而產品質量、食品及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難點、又在基層,在農村。

(六)法律法規還配套。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尚未出台,處罰條款不,不法分子或誠信的生產者、經營者有可乘之機,使執法應嚴肅性。食品無照經營整治仍是專項整治工作的難點,是流動攤點,固定的經營場所,衞生許可證,法律的交叉問題如何解決值得。

三、建議意見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項事關社會穩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重大任務。建議及監管要本着對、健康安全的宗旨,當前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和薄弱環節,的措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一)牢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xx大報告強調,科學發展觀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就要求着力轉變發展觀念,包括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的發展質量。要認識到,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利益,形象;容忍假冒偽劣,容忍對利益的侵犯和對形象的損害。各級各能牢固科學發展觀,是強烈的質量安全意識,是長效機制的首要因素。

(二)宣傳教育,培養生產經營者、消費者的習慣。要與榮辱觀的教育起來,生產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感教育。

食品調研報告 篇4

20xx年1-9月保健食品銷售額達140.7億元,同比提升36.2%,其中銷量增23.1%,均價增10.6%,實現量價齊升。在保健品市場發展的初期,受限於消費者對保健品認知的不足,一般線下渠道如藥店、商超等難以有效地推動產品銷售。以下對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

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20xx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場規模達到1569億美元,其中,美國的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426億美元。保健品行業分析指出,我國的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約為1851億元,預計20xx年將超過20xx億元。其中維生素及膳食營養補充劑佔比最高,約為1093億的市場規模,佔比達55%。

保健品行業分析

保健品的銷售渠道分為直銷渠道和非直銷渠道,直銷渠道有直銷員、網購、私人醫生、郵購等,非直銷渠道有雜貨店超市等一般零售渠道、藥店、保健品專賣店等專業渠道。 保健品高毛利屬性可得到持續。由於保健品兼具消費升級、健康保健、禮品等多重屬性,營養保健品行業享有較高且穩定的利潤率。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保健品行業現狀。

產品結構

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國內的保健品主要是食品,通常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適用於特定人羣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20xx年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386.61億元,20xx年達到1574.81億元,CAGR為42%,處於快速增長狀態。此外,市場上也有部分具有保健作用的牙膏、婦女衞生用品等,但佔比較小,處於產品開發的萌芽階段。目前保健品的保健功能主要集中在調節免疫、輔助降血脂、抗疲勞和維生素等幾方面,佔比超過50%。我國保健品前十大品牌市場佔比約50%。

市場規模

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中國保健品的市場規模一直保持上升的趨勢,並且前景廣闊。據中國保健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xx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佔了50%以上。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費的主力。

企業數量

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20xx-20xx年,在保健品市場一片繁榮的同時,中國保健品生產企業數量卻呈現先增後減的現象,數據顯示20xx年國內保健品生產企業數量為2440,較上年減少147家。

保健品行業現狀分析,目前我國保健食品銷售以直銷渠道為主,但近年來增速趨緩,預計未來市場份額將下降;藥店作為傳統渠道主體,近年來佔比不斷下降,專業化與服務力是未來保持競爭優勢關鍵;線上電商渠道最近幾年快速發展,預計未來市場份額還將繼續擴張。

食品調研報告 篇5

保健品是個熱門的創業項目,保健品經營發展市場由很好的發展空間,對於保健品市場需求逐漸加強,保健品行業市場發展趨勢有着增長與提高趨勢。對於未來保健品市場發展趨勢如何,靈核網市場研究院整理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可供用户參考,具體目錄詳見靈核網站內搜索。

專業保健品業內人士直言,對於中國保健品行業發展存在問題,國外基本見不到中國保健食品的品牌

中國部分保健企業代表團在國外賣的基本上都是原料,並且是低價值的原料,一般都不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保健食品同質化嚴重、科技含量不高、產業集中度較低、中小企業佔比高、資金投入不足、缺乏貴族享受技術人才等,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企業只有通過科技和資本共同塑造高質量的產品和獨具影響力的品牌,才能在保健食品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

從國內來看,我國的保健品行業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內市場還有很大開發空間,未來保健品行業的前景依然良好。市場容量增加,給跨國企業提供許多機遇,跨國企業在新興市場的投資和成長空間不斷加大。

新型保健品成消費主流伴隨着科技的不斷創新和人類對於生物技術認知程度的不斷加深,利用新型資源,開發新型

中國保健品市場現狀發展趨勢 保健品市場調查報告

保健品將成為21世紀保健品行業的發展的一大趨勢。

利用昆蟲、植物、微生物等作為保健食品資源,已經為保健產品提供了新的發展藍圖。

軟膠囊、口服液成為包裝新趨勢

國際市場流行的包裝是以軟膠囊或一次性的口服液為主,既便於攜帶又衞生。我國目前所用的包裝,與國際市場都存在着差距尤其是在視覺衝擊力方面不能引起人們的購買慾或食慾。廣告宣傳往往僅限於長篇幅的文字贅述與一句誇大了的主打廣告詞上。

氨基酸、核酸產品在保健品市場上獨佔鰲頭

優勢是能夠被人體直接吸收,省略了其它保健品需要合成、轉化等一系列“加工”過程。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把它們列為“生命工程”並不為過。我國的轉基因工程研究居國內外高明國家行列。

導師預言,21世紀人們進醫院不再是為了治病,而是檢查身體上哪一級基因出現了“故障”,從而進行修復。基因食品在21世紀的保健品行業將會呈現出空前的大發展。

中藥保健品

目前國際及國內市場對中醫技術,西方國家通過對於中醫配方的研究和結合現代技術,製成現代口香糖,麪包等保健食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從目前的行業發展前景來看,對於中藥保健品的開發,是大多數生產廠家的科研重點。

隨着新型軟膠囊生產技術的應用,保健品的包裝勢必在用料、色彩、形狀等方面大有改觀並由此增加了一個通往國際市場的砝碼。

食品調研報告 篇6

關於保健食品監管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保健食品市場逐步走向活躍,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關注的焦點,這就對保健食品的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們對保健食品監管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場監管現狀 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來就發生過樹膠冒充蜂膠、螺旋藻重金屬超標、牛皮下腳料等劣質材料冒充驢皮製作偽劣阿膠等事件,更存在減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藥品的違法行為。除此之外,當前保健食品市場還存在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虛假誇大宣傳,宣傳保健食品具有治療作用,故意混淆與藥品的界限,誘導消費者購買其產品。 法規體系與監管工作不相匹配

當前,我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還不成熟,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相關知識瞭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廣告宣傳四處可見,誤導消費者的宣傳更是屢見不鮮,這種情況下,政府有必要對一些不規範的市場行為進行干預。但保健食品監管相應的法律法規卻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缺乏系統的監管法律制度,XX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條

規定,保健食品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但《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監管、行政執法法律依據的缺失,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難以到位,懲戒威懾作用不強。

保健食品企業“多、小、散、低”,監管難度大 我區現有各類保健食品經營企業一千多家,大多規模小,分佈散,購進銷售缺乏科學管理,而且經營者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普遍較弱,大多數保健食品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產品批號、衞生許可證號等,不瞭解經營保健食品如何進行索證索票、如何進行進貨驗收記錄等,也不清楚國產和進口保健食品如何區分,對監管部門的要求也不當回事。 監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來是由衞生部門監管,在實際工作中,衞生部門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許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進行監管,而未注重對保健食品的專項監督,致使保健食品監管基礎薄弱。通過機構改革,保健食品監管這塊職能劃到藥監部門,雖然藥監部門設立了專門的保健食品監管職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經營單位數量眾多,且大多數在農村,點多面廣,單憑科室裏兩三個人很難起到有效的監管。另一方面,監管人員對部分經營保健食品的單位提出諸如索證索票、建立台賬等工作要求時,經營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對保健食品監管的探索

針對上述問題,各地藥監部門積極探索,紮實推進,在健全制度、創新思路、強化整治、完善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通過查閲資料和外出調研,發現有一些對做法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天安行動”,蘇州重拳保障食品安全

蘇州開展的“天安行動”,由蘇州市紀委和蘇州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是繼前幾年蘇州一系列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之後,集中開展的、各地各部門同時進行的一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參與部門有市衞生局、監察局、公安局、農委、食藥局、質監局、工商局等。“天安行動”的整頓重點是十大類產品和六個環節,該項行動開展以來,曝光了一批大案要案,形成了執法高壓新態勢;公佈了一批監測結果,形成了企業自律新氣象;總結了一批先進經驗,形成了工作聯動新格局;探索了一批攻關項目,形成了科學監管新局面。蘇州市“天安行動”的特點是:紀委強勢牽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執法氛圍,藥監局的執法壓力和風險明顯減小。 推進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

贛榆、紹興等地為進一步做好保健食品經營環節監督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積極探索了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工作,利用現有藥品電子監管綜合平台,將電子遠程監管平

台延伸到保健食品流通領域日常監管中,動態掌握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實時數據,有效加強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的監管及問題保健食品的掌控,在保健食品市場監管規範工作上作了有益探索,有效規範了保健食品經營市場秩序,保障了保健食品安全。

部分地區對保健食品進行“最嚴格”監管

“治亂必用重典”,部分地區針對當地保健食品市場混亂的現狀,實行了“最嚴格”的監管。比如浙江某地藥監部門在檢查中查獲總貨值700多元的過期保健食品,當地藥監部門依據《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要求,對該經營單位處於罰款五萬的處罰,且已執行到位。

以示範創建推動市場規範

、建湖等地在目前保健食品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以保健食品示範店創建為平台,加大對保健食品經營單位的培訓和指導,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提高企業法律意識和誠實守信意識,淨化了保健食品經營市場秩序。建湖等地在建設保健食品示範店的同時,借鑑餐飲監管的成功經驗,推出了動態監管,在被監管企業張貼“笑臉、平臉、哭臉”三種檢查結果,讓廣大消費者清楚瞭解經營單位的被檢查情況。

三、我們在保健食品監管中的做法與思考

通過學習和思考,我們結合本地實際,明確了“打基礎、抓重點、創特色、出亮點”的保健食品監管工作方針,通過誠信建設、示範引領、科學監管等手段,使我區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秩序進一步好轉,人民羣眾對保健食品安全更加放心滿意,具體做法為: 摸清基礎,掌握底數

保健食品經營單位規模小、變化快,為此我們在原有數據庫的基礎上,多措並舉開展保健食品經營單位摸底調查,一是利用各鎮協管員對本鎮情況相對熟悉的特點,發動各鎮協管員開展調查,並對相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二是在報紙和電視上發出公告,要求相關經營企業主動進行申報備案;三是要求各監管組結合專項整治工作,做好保化經營企業的調查摸底。摸底調查的對象包括保健食品專營店、化粧品專營店、經營保健食品化粧品的超市、大中型美容店、大中型美髮店。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做到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保健食品批發企業、保健食品專營店一企一檔,規範管理。 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眾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為此我們加大宣傳力度,一是通過廣播、橫幅、培訓等多種形式,普及監管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增強公眾科學理性消費意識和對風險防範能力。二是利用藥監之聲、藥監開放日、老年大學宣傳講課等方式開展針對中老年等特定人羣的宣傳,宣傳保健食品基本知識,告知中老年人警惕以會議銷售、上門推銷、電話推銷、免費體檢、免費試用等方式進行的保健食品銷售騙術。三是積極開展面向保健食品、化粧品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宣傳,宣傳保健食品、化粧品生產經營企業“八不準”,與相關企業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實行企業負責人約談制度,強化企業負責人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促進經營者及從業人員自覺守法經營,維護和穩定市場經營秩序。 樹立示範,規範引領

在目前保健食品監管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我們積極探索保健食品經營示範店的建設,以起到引導保健食品經營單位規範經營,發揮示範的輻射和帶動效應。該項工作我們堅持政府推動與企業爭創相結合、分類指導與分級聯創相結合、逐步推進與滾動發展相結合、突出重點與全面統籌相結合,在全區建設一批示範單位,樹立一批先進典型,推廣一批先進經驗,提升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我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環境。 勇於創新,科學監管

一是開展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為建立健全保健食品科學監管機制,增強常態監管的科技化手段,規範保健食品經營行為,我們在藥品、醫療器械遠程電子監管工作的基礎上,推行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工作。此項工作是利用網絡

信息化監管手段,加強對轄區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相關品種的監督管理,動態掌握各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和實時數據,為保健食品監管的連續性、完整性、科學性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學的保障。保健食品遠程電子監管工作採用逐步遞進推行的方式開展,第一批先在保健食品經營示範店等條件較好的保健食品經營單位開展遠程監管,實施保健食品數據上傳,然後逐步推廣到藥品零售企業、保健食品專營店、有條件的大中型超市等保健食品經營單位。

二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在保健食品監管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開展保健食品監管離不開與相關部門的聯動。比如目前開展的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整治行動,其中保健食品非法經營行為的第一條是:“未經食品流通許可或保健食品流通許可經營保健食品的”,食品流通許可是工商部門發放的,保健食品流通許可是由藥監部門出具“保健食品流通許可審核意見書”,再由工商部門發放許可證,在縣一級機構改革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發現某經營單位存在上述非法經營行為,就離不開與工商部門的聯動。此次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行動是由國家藥監總局獨家發起的,有關法律依據、執法標準等都需要及時通報法制、法院、公安等相關部門,爭取他們的支持,形成執法合力。此外,當前在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也可結合“三聯防工程”這個平台,與紀委、法院、法制辦、檢察院加強溝

通聯繫,共同商定相應保健食品違法行為適用的法律條款,儘可能減少複議、訴訟帶來的的執法風險,積極避免在法律法規不健全情況下不作為、難作為所帶來的瀆職風險。

食品調研報告 篇7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們對全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並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 基本情況

全世界有13億穆斯林,全球清真食品、用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前景十分廣闊。不僅穆斯林依賴清真食品,來自於不同種族及宗教的人羣對清真食品都具有較高的需求。其中,阿拉伯聯盟的22個成員國是清真食品的巨大消費市場,也是我國開拓清真食品的出口的目標市場。

__市現有人口135.68萬,其中回族人口68.58萬,佔全市總人口的50.5%,是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是名副其實的回族之鄉,在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和明顯的資源優勢。清真產業是我市發展特色經濟的主體,也是形成經濟優勢的主要依託。20__年以來,市委、政府提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戰略,主要依託“回族之鄉”品牌優勢,全力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獨特優勢,逐步形成了新的產業集羣。截止20__年底,我市清真產業進出口總額達到516萬美元,佔全市外貿出口總額的42.26%。20__年一季度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含營業收入)達到16.92億元,佔全年的19.6%,同比增長12.8%。其中清真餐飲業銷售額達到1.62億元,同比增長20.1%;清真牛羊肉銷售達到13700噸,增長2100噸、同比增長18.1%。總之,我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正處一個新的起點上。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從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個體經營户)共有140130家,從業人員238814人,規模以上企業28家(指年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過3億元的有3家,過億元的有9家;以下中小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有128家。初步形成了清真肉製品、清真乳製品、清真餐飲、清真方便休閒食品、清真糧油、清真調味品、回醫回藥、清真保健品、穆斯林用品等為主的“七大重點”產業雛形。

二是各類產業競相發展。20__年全市清真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户有2300多家,其中中等以上規模的有20家,擁有300個餐位以上的大型餐飲企業6家,從業人員16700多人,年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清真肉及製品類企業、個體户有7.6萬家,從業人員11萬人,加工、銷售清真肉製品6.2萬噸,產值11.8億元,清真乳製品企業16家,從業人員1.5萬人,主要生產固態包裝奶粉和液態奶共4個系列3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15.7億元。清真方便休閒食品、清真糧油、清真糧油類有5.6萬家,從業人員8.1萬人,實現產值17億元。清真副食品類有7417家,從業人員9661人,實現產值3.68億元。清真調味品類有484家,實現產值1.23億元。清真飲料類有686家,實現產值1.55億元。回醫回藥及清真保健品有生產、加工企業21家。穆斯林用品業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個體經營户275家,從業人員2524人,實現產值1.33億元。20__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增加值27.8億元,佔全市dp的比重達到18.3%。

三是品牌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已形成的品牌產品有“夏進”乳品、“沙漠王子”、“澇河橋”清真牛羊肉、“老毛”、“國強”手抓、“老苗”月餅、“中樺雪”麪粉、“原野蜂蜜”、“萬綈旎”民族服飾等。其中,“夏進”牌牛奶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中樺雪”麪粉、“老苗”月餅、“原野蜂蜜”等12個產品被評為寧夏名牌產品。“沙漠王子”清真牛羊肉系列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全市有17家企業(市場)被國家民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為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定點企業(市場)。一批穆斯林用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富盛機械製造公司製造的伊斯蘭風格的鐵藝製品遠銷阿聯酋、伊朗、沙特等穆斯林國家;寧夏雄鷹皮草集團生產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二毛皮大衣、背心、褥子、圍巾等,產品90%遠銷歐美國家和地區。“紅果”公司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今年3月,400噸“紅果牌”全脂淡奶粉銷往委內瑞拉,重啟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以來寧夏奶粉惟一出口的國際市場大門。

四是項目帶動後勁足。截止20__年第一季度清真項目佔商務“兩大任務”的比重在80%以上,17個正在加緊建設的項目,總投資2.18億元。特別是澇河橋清真食品公司投資5000萬元興建2條吊宰線、1500平米牛羊肉交易大廳、5000噸冷藏項目,通達公司投資1000萬元、年產4500噸牛肉吊宰分割線、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項目、興達糧油公司投資1.3億元的年產3.5萬噸油脂油料項目一期工程(投資8000萬元)、“夏進”液態奶新技術擴改項目,入駐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類項目達4家。 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清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層,增加了後勁。其他改擴建的項目有10個,為清真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二、存在的問題

(一)清真產業在整體發展上缺乏規劃的宏觀控制和引導。

(二)清真產業面上有數量、點上沒有規模,產業鏈短、產業集中度低。

(三)龍頭企業少,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清真產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清真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

三、思路與對策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五個統籌”發展的根本方法,我們認為應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入手,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一)編制高層次高水平的產業發展規劃。科學的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在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等制約條件下更顯得重要。要在充分調研論證、準確定位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儘快編制《__市20__-20__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規劃》,將其納入《__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20__年遠景發展綱要》。

(二)加快園區建設,擴大清真產業集中度。按照“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遠期規劃20__畝,近期規劃600畝,採取因企制宜,加快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孵化園建設,吸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入園發展,推進產業集羣的形成。

(三)狠抓項目帶動,增強清真產業發展動力。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深加工項目為重點,抓好開發項目和引進項目的論證、製作和儲備。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食品和服飾加工企業開展合作,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大品牌。同時充分發揮中國__回族民俗博物館、中國__文化藝術館、中國__伊斯蘭文化中心以及穆斯林用品專用市場、穆斯林風情園等項目優勢,培育回族特色區、回族文化展示旅遊區,帶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快速發展。

(四)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建立動態調整、預警監測、跟蹤服務和年度分析評估制度,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企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企業集團;一批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專業技術和特色優勢的中小企業;一批具有先進生產工藝、知名度較高、國際經營能力較強的知名企業。重點發揮乳品、清真牛羊肉加工業基礎較好的優勢,重點抓好“夏進”乳品、“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閒食品、通達4500噸牛肉冷鮮分割生產線項目、黃寶棟回醫醫院回藥濃縮提取生產線項目、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伊光穆斯林家禽屠宰加工項目等以及興達糧油、紅山河、生利來等10個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為清真產業發展增添新亮點,有效提升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做大做強清真產業。

(五)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發展後勁。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治理結構,通過加強管理,提高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政策支持,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採取科研機構重點研發和企業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支持相關企業建立清真餐食品、穆斯林用品等研發服務中心,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通過項目支持,使更多的清真產業企業開拓國外市場,走出口創匯的路子。

(六)實施品牌戰略,豐富清真產業發展內涵。四個“中國號”集中反映了我市經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因此要在產業層次上、科技支撐上、文化內涵上、市場營銷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實施品牌戰略,引導和鼓勵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國內名牌和國際知名品牌。着力提升“澇河橋”清真牛羊肉、“阿伊河”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閒食品、“夏進”乳品、“中樺雪”麪粉、“老苗”月餅、“萬綈旎”民族服飾等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品牌效應。鼓勵企業積極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寧夏著名商標和全國馳名商標。引導餐飲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申請註冊商標,提高清真產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塑造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產品。

(七)大力開拓市場,拓寬清真產業發展渠道。鼓勵企業走出去找市場、找銷路,推銷產品,以銷促產。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不斷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積極發展與中東和東南亞穆斯林國家的經貿技術合作與文化交流,加強對穆斯林國家法律、外貿規則的研究,培養一批針對穆斯林國家的外經貿人才隊伍;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形式的國內外企業投資貿易洽談活動,爭取引進更多的資金和項目。在開展交流合作的同時,注重蒐集穆斯林國家市場信息、政策信息、需求信息等,正確引導企業對外發展。瞄準浙江義烏這個國際化市場,加強信息溝通,搭建一條__——義烏——中東的市場通道。引導和鼓勵企業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國內其它城市分設銷售窗口,推介產品。

(八)切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切實貫徹落實市委政府《關於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的決定》,加大力度鼓勵和扶持產業發展,引導我市清真食品用品企業走精細化加工的路子,為創造品牌創造條件,營造環境,協調小規模、低層次的企業走聯合發展道路,擴大規模,以形成集中資源優勢。同時引項目、引資金、引人才,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金瑞、政策、服務環境。

食品調研報告 篇8

一、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現狀

一是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省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生產面積已達438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238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20xx萬畝。全省已建立42個地(市)、縣(含8個農墾分局)286個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全省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已達到238個。全省各類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已達到200多個,其中,國家級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就達到81個(國家級35個、省級46個)。通過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試驗示範的帶動作用,全省已累計推行標準化種植面積7000多萬畝,農業標準覆蓋率已達到70%以上,其中,四大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蔬菜等農業標準覆蓋率已達到75%以上;農墾系統農業標準化覆蓋率已達到100%。綠色畜禽飼養量1286萬頭(只)。綠色產業生產總量1581萬噸,產值498萬元。二是綠色農產品認證領域進一步拓寬。目前,我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標誌的農產品已達787個,生產總量1110萬噸;無公害農產品238個,生產總量802萬噸。同時,認證領域已擴大到糧油、飲料、乳製品、豆製品、糖酒、畜禽、蔬菜、經濟作物、山野菜、食用菌、林特產品、生產資料等領域。三是綠色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我省制定實施綠色食品技術標準49項,綠色食品開發從投入品標準、生產技術操作標準到產品加工標準,堅持全程標準化,有效地提高了全省綠色食品標準化水平。四是綠色食品產業化體系初步形成。全省綠色食品龍頭企業305户,其中國家級和省級75户,全省綠色食品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73億元,佔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收入的24.4%,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了貿工農、產供銷相連接的綠色玉米、大豆、大米、乳品、肉類、山產品、飲品和特色產品等8大產業體系。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綠色食品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不平衡和諸多不足之處。一是綠色食品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夠。大部分的綠色食品的種養殖生產以家庭、個人為單元,規模、資金、產量上不去,各自為政,缺乏競爭力。龍頭企業自身不夠強大,引導和帶動作用不突出;二是品牌意識偏差、狹隘。產品生產者都想出自己的名、創自己的牌子,造成一個地域同個品種多個牌子,缺乏影響力和規模效益;三是產品生產者過分依賴天然優勢,科學種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只顧眼前利益,單一追求產量,盲目濫用投入品,缺乏綠色、保持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誠信、自律意識;四是多數綠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生產標準不統一,操作技術不規範。原字號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統裝粗貨多、精包裝細貨少;五是缺乏系統的、分層次的檢驗、檢測系統。檢驗、檢測機構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縣級以下基本上沒有,適時的現場鑑別性檢驗、檢測根本沒有,批量檢驗、檢測的覆蓋率極低。全方位的安全和質量監測更是無從談起。沒有科學數據支持;六是綠色食品市場混亂。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時有發生,市場監管的力度和規範性,有待於加強和提高。魚龍混雜、冒名頂替、優質不優價,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綠色食品生產者的積極性。省內對外埠產品的准入滯後,缺少了公平競爭的前提。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

根據我局“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的職能,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意見:

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奮鬥目標,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按照“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深入開展食品放心工程和專項整治,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做大作強綠色食品龍頭企業,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步伐,不斷探索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從而進一步促進全省綠色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具體措施

(一)加大對綠色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的整治

1、加強產地生態環境建設

進一步加強食品產地環境監測和污染源監測,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污染防治工作。

2、狠抓綠色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

(1)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行業標準和參照國際農產品標準及技術要求,制定全省主要農作物和畜禽等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程,統一生產標準和技術措施。同時制定出枱安全農產品的農業種植、畜禽飼養等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建立統一的農業生產管理檔案,以利於農產品質量跟蹤追溯制度的實施。加強對農業投入品、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綠色食品加工原料採購的監 管,以保證企業按標準和要求組織生產、依法規範企業使用安全食品質量認證標誌;

(2)嚴格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按照國家及有關部門公佈的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特別是嚴把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等使用關,在生產過程中,全面推行生產記錄檔案化管理,並嚴格監管措施,從而使農業生產者從傳統的無約束、隨機生產轉向標準化操作、規範化生產,以保證生產中全程質量控制;

(3)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督體系。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省綠色食品管理條例》的規定,組織和協調有關部門聯合檢查監督,把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質量認證標誌的監督管理和生產基地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查處,依法維護全省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規範市場經濟行為;

(4)強化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力度。加強農業生產投入品的登記、生產許可使用管理工作。加快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進程。支持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機構建設,配備現代化的檢驗手段,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內容與承擔任務相適應,建設佈局與無公害食品區域佈局相結合的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完善省、市、縣三級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基本形成以省級檢測為主,區域性檢測為輔,以重點市縣為基礎,各級檢測系統的配置水平達到國家農產品檢測指標的基本要求;

(5)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

(6)深入開展農藥、獸藥、畜產品、水產品專項整治工作;

(7)嚴厲打擊製售假劣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的行為。

3、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

繼續實施對蔬菜農藥殘留、畜產品“瘦肉精”等污染和水產品氯黴素污染的監測工作。

4、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以蔬菜等農產品為重點,探索“ic卡管理”、“聯户聯保”等多種形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辦法。

(二)加大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的整治

嚴厲查處糧、肉、蔬菜、奶製品、豆製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運用政府監管、市場引導、企業自律三管齊下的辦法,遏制無證生產行為;取締無證生產的小作坊,對有製假劣跡和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從嚴審查企業生產條件,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

2、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日常監管

全面開展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建檔工作,逐一建立企業動態監管檔案,完善工作制度和運行規則,對食品生產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對高危、中危、低風險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別實行、b、c分類分級監管。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實施定責、定人、定區域、定企業的監管模式,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全面實行巡查、回訪、年審、定期檢驗、監督抽查、強制檢驗等措施,確保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監管到位;進一步完善預警制度、快速反應機制、獎勵舉報制度、行政轄區打假責任制、製假“黑名單”等五項執法打假制度;建立假劣綠色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綠色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資質審核、註冊管理制度。

3、展食品衞生許可證專項整治

規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衞生許可證發放和監督,清理無證和不符合衞生許可條件的生產企業,嚴格按照相應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規範和食品衞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求進行審核和監督,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嚴格依法予以查處。

(三)加大對綠色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

1、開展綠色食品質量安全和綠色食品包裝標識專項執法檢查

重點對飲料、酒、奶製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豆製品、醃熏製品、調味品、罐頭、食用油等綠色食品加大質量監測力度,逐步建立並強化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加強不合格綠色食品的退市監管,依法責令企業停止銷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關的處置措施。同時查處一批影響惡劣的食品假標識、假包裝、假商標案件。

2、健全食品流通服務體系,加強企業自檢體系建設

向社會推薦優秀企業和優質綠色產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冷鏈配送和電子商務,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步伐;加快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積極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農產品經銷企業建立嚴格的進貨檢驗制度,配備必要的有害物殘留檢測設備,進一步完善委託檢驗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標食品市場退出機制。

(四)扶持壯大龍頭綠色食品企業

通過“抓龍頭、抓源頭、抓典型”,大力扶持龍頭綠色食品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從而實現綠色產業的壯大。抓龍頭就是要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通過推薦誠信放心食品企業,推廣企業生產經營示範文本,推進食品全鏈條良好生產規範(mp、hccp)和建設綠色、特色食品工業基地等措施,提高我省綠色龍頭企業的食品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發展壯大食品支柱產業。抓源頭就是要抓住國家加大糧食主產區扶持力度的大好機遇,通過綠色龍頭企業的食品安全良性帶動,引導綠色龍頭企業與農户建立多樣化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公司+基地+農户”組織模式,走農業產業化道路;發揮我省生態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優質糧食和無公害農業,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無公害農畜產品標準化種植養殖示範區建設,走農業綠色化道路。從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省作為全國最大優質商品糧基地和綠色農業基地的地位。抓典型就是選擇東寧黑木耳等我省典型優勢綠色食品產業,按照突出食品安全,打造健康產業的原則,整合優勢食品產業的品牌和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產業服務體系、技術支撐體系、誠實信用體系等4大體系,推進優勢食品產業規模化、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和工廠化,並通過東寧黑木耳等典型優勢產業的規範與提高,不斷探索以食品安全為品牌推進我省優勢食品產業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

(五)加快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步伐

1、全綠色食品標準體系

(1)落實《全國食品標準20xx一20xx年發展計劃》和《全國農業標準20xx一20xx年發展計劃》;

(2)加強“三綠工程”和農產品流通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審查制定酒類商品批發和零售經營管理規範以及屠宰加工行業等標準。

2、驗、檢測體系建設

(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完善檢驗、檢測手段,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

(2)扶持、整合、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食品(農副產品)質檢中心,加強市(地)、縣的食品(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

(3)加快省部級質檢中心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工作。

3、對綠色食品工業發展的宏觀指導

大力調整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結構,切實提高食品工業發展水平,推動綠色食品工業健康有序發展。

4、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

(1)全省各市地縣都要在本行政區域內選擇一批基礎較好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各市(地)、縣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試點實施方案、開展食品安全信用知識培訓、開展調查研究、建立食品企業內部經營檔案、建立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2)逐步推廣食品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基礎標準和信用徵集、評價、披露、獎懲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和信用意識,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和試點企業的示範帶頭作用。

5、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

(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監測系統和信息通報網絡,選擇幾種高風險食品開展食品安全狀況調查;

(2)按照《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發佈暫行管理辦法》規範各部門信息發佈程序,推進奶製品和蔬菜的信息發佈試點工作。

食品調研報告 篇9

一、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現狀

一是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及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省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生產面積已達4380萬畝。其中,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238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20__萬畝。全省已建立42個地(市)、縣(含8個農墾分局)286個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全省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已達到238個。全省各類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已達到200多個,其中,國家級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就達到81個(國家級35個、省級46個)。通過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試驗示範的帶動作用,全省已累計推行標準化種植面積7000多萬畝,農業標準覆蓋率已達到70%以上,其中,四大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蔬菜等農業標準覆蓋率已達到75%以上;農墾系統農業標準化覆蓋率已達到100%。綠色畜禽飼養量1286萬頭(只)。綠色產業生產總量1581萬噸,產值498萬元。二是綠色農產品認證領域進一步拓寬。目前,我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標誌的農產品已達787個,生產總量1110萬噸;無公害農產品238個,生產總量802萬噸。同時,認證領域已擴大到糧油、飲料、乳製品、豆製品、糖酒、畜禽、蔬菜、經濟作物、山野菜、食用菌、林特產品、生產資料等領域。三是綠色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我省制定實施綠色食品技術標準49項,綠色食品開發從投入品標準、生產技術操作標準到產品加工標準,堅持全程標準化,有效地提高了全省綠色食品標準化水平。四是綠色食品產業化體系初步形成。全省綠色食品龍頭企業305户,其中國家級和省級75户,全省綠色食品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73億元,佔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收入的24.4%,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了貿工農、產供銷相連接的綠色玉米、大豆、大米、乳品、肉類、山產品、飲品和特色產品等8大產業體系。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綠色食品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不平衡和諸多不足之處。一是綠色食品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夠。大部分的綠色食品的種養殖生產以家庭、個人為單元,規模、資金、產量上不去,各自為政,缺乏競爭力。龍頭企業自身不夠強大,引導和帶動作用不突出;二是品牌意識偏差、狹隘。產品生產者都想出自己的名、創自己的牌子,造成一個地域同個品種多個牌子,缺乏影響力和規模效益;三是產品生產者過分依賴天然優勢,科學種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只顧眼前利益,單一追求產量,盲目濫用投入品,缺乏綠色、保持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誠信、自律意識;四是多數綠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生產標準不統一,操作技術不規範。原字號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統裝粗貨多、精包裝細貨少;五是缺乏系統的、分層次的檢驗、檢測系統。檢驗、檢測機構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縣級以下基本上沒有,適時的現場鑑別性檢驗、檢測根本沒有,批量檢驗、檢測的覆蓋率極低。全方位的安全和質量監測更是無從談起。沒有科學數據支持;六是綠色食品市場混亂。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時有發生,市場監管的力度和規範性,有待於加強和提高。魚龍混雜、冒名頂替、優質不優價,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綠色食品生產者的積極性。省內對外埠產品的准入滯後,缺少了公平競爭的前提。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意見

根據我局“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的職能,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意見:

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奮鬥目標,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按照“突出重點,標本兼治”的工作方針,深入開展食品放心工程和專項整治,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強化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做大作強綠色食品龍頭企業,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步伐,不斷探索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從而進一步促進全省綠色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具體措施

(一)加大對綠色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的整治

1、加強產地生態環境建設

進一步加強食品產地環境監測和污染源監測,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污染防治工作。

2、狠抓綠色農產品污染源頭治理

(1)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行業標準和參照國際農產品標準及技術要求,制定全省主要農作物和畜禽等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程,統一生產標準和技術措施。同時制定出枱安全農產品的農業種植、畜禽飼養等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建立統一的農業生產管理檔案,以利於農產品質量跟蹤追溯制度的實施。加強對農業投入品、食品和飼料添加劑、綠色食品加工原料採購的監 管,以保證企業按標準和要求組織生產、依法規範企業使用安全食品質量認證標誌;

(2)嚴格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按照國家及有關部門公佈的綠色食品生產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特別是嚴把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等使用關,在生產過程中,全面推行生產記錄檔案化管理,並嚴格監管措施,從而使農業生產者從傳統的無約束、隨機生產轉向標準化操作、規範化生產,以保證生產中全程質量控制;

(3)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督體系。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__省綠色食品管理條例》的規定,組織和協調有關部門聯合檢查監督,把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質量認證標誌的監督管理和生產基地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查處,依法維護全省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規範市場經濟行為;

(4)強化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力度。加強農業生產投入品的登記、生產許可使用管理工作。加快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進程。支持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機構建設,配備現代化的檢驗手段,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內容與承擔任務相適應,建設佈局與無公害食品區域佈局相結合的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完善省、市、縣三級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基本形成以省級檢測為主,區域性檢測為輔,以重點市縣為基礎,各級檢測系統的配置水平達到國家農產品檢測指標的基本要求;

(5)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

(6)深入開展農藥、獸藥、畜產品、水產品專項整治工作;

(7)嚴厲打擊製售假劣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的行為。

3、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

繼續實施對蔬菜農藥殘留、畜產品“瘦肉精”等污染和水產品氯黴素污染的監測工作。

4、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以蔬菜等農產品為重點,探索“ic卡管理”、“聯户聯保”等多種形式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辦法。

(二)加大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

1、突出抓好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企業的整治

嚴厲查處糧、肉、蔬菜、奶製品、豆製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運用政府監管、市場引導、企業自律三管齊下的辦法,遏制無證生產行為;取締無證生產的小作坊,對有製假劣跡和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從嚴審查企業生產條件,督促企業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

2、完善規章制度,強化日常監管

全面開展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建檔工作,逐一建立企業動態監管檔案,完善工作制度和運行規則,對食品生產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對高危、中危、低風險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別實行、b、c分類分級監管。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實施定責、定人、定區域、定企業的監管模式,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全面實行巡查、回訪、年審、定期檢驗、監督抽查、強制檢驗等措施,確保對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日常監管到位;進一步完善預警制度、快速反應機制、獎勵舉報制度、行政轄區打假責任制、製假“黑名單”等五項執法打假制度;建立假劣綠色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綠色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和人員資質審核、註冊管理制度。

3、展食品衞生許可證專項整治

規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衞生許可證發放和監督,清理無證和不符合衞生許可條件的生產企業,嚴格按照相應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規範和食品衞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要求進行審核和監督,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嚴格依法予以查處。

(三)加大對綠色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

1、開展綠色食品質量安全和綠色食品包裝標識專項執法檢查

重點對飲料、酒、奶製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豆製品、醃熏製品、調味品、罐頭、食用油等綠色食品加大質量監測力度,逐步建立並強化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加強不合格綠色食品的退市監管,依法責令企業停止銷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關的處置措施。同時查處一批影響惡劣的食品假標識、假包裝、假商標案件。

2、健全食品流通服務體系,加強企業自檢體系建設

向社會推薦優秀企業和優質綠色產品;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冷鏈配送和電子商務,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步伐;加快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積極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農產品經銷企業建立嚴格的進貨檢驗制度,配備必要的有害物殘留檢測設備,進一步完善委託檢驗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標食品市場退出機制。

(四)扶持壯大龍頭綠色食品企業

通過“抓龍頭、抓源頭、抓典型”,大力扶持龍頭綠色食品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從而實現綠色產業的壯大。抓龍頭就是要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通過推薦誠信放心食品企業,推廣企業生產經營示範文本,推進食品全鏈條良好生產規範(mp、hccp)和建設綠色、特色食品工業基地等措施,提高我省綠色龍頭企業的食品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發展壯大食品支柱產業。抓源頭就是要抓住國家加大糧食主產區扶持力度的大好機遇,通過綠色龍頭企業的食品安全良性帶動,引導綠色龍頭企業與農户建立多樣化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公司+基地+農户”組織模式,走農業產業化道路;發揮我省生態資源優勢,積極發展優質糧食和無公害農業,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無公害農畜產品標準化種植養殖示範區建設,走農業綠色化道路。從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省作為全國最大優質商品糧基地和綠色農業基地的地位。抓典型就是選擇東寧黑木耳等我省典型優勢綠色食品產業,按照突出食品安全,打造健康產業的原則,整合優勢食品產業的品牌和企業,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產業服務體系、技術支撐體系、誠實信用體系等4大體系,推進優勢食品產業規模化、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和工廠化,並通過東寧黑木耳等典型優勢產業的規範與提高,不斷探索以食品安全為品牌推進我省優勢食品產業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

(五)加快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步伐

1、全綠色食品標準體系

(1)落實《全國食品標準20__一20__年發展計劃》和《全國農業標準20__一20__年發展計劃》;

(2)加強“三綠工程”和農產品流通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審查制定酒類商品批發和零售經營管理規範以及屠宰加工行業等標準。

2、驗、檢測體系建設

(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完善檢驗、檢測手段,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

(2)扶持、整合、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食品(農副產品)質檢中心,加強市(地)、縣的食品(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

(3)加快省部級質檢中心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認可工作。

3、對綠色食品工業發展的宏觀指導

大力調整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結構,切實提高食品工業發展水平,推動綠色食品工業健康有序發展。

4、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

(1)全省各市地縣都要在本行政區域內選擇一批基礎較好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各市(地)、縣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試點實施方案、開展食品安全信用知識培訓、開展調查研究、建立食品企業內部經營檔案、建立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2)逐步推廣食品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基礎標準和信用徵集、評價、披露、獎懲制度,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和信用意識,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和試點企業的示範帶頭作用。

5、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

(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監測系統和信息通報網絡,選擇幾種高風險食品開展食品安全狀況調查;

(2)按照《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發佈暫行管理辦法》規範各部門信息發佈程序,推進奶製品和蔬菜的信息發佈試點工作。

食品調研報告 篇10

一、前言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就食品消費而言,大學生有其自己的特點,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食品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食品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在食品上,花的是否合理,是否必須,如果不合理應該怎麼改進。

二、調查背景

隨着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對食品的要求日新月異,這也成為了我們更好地瞭解城院在校大學生購食品的情況。

三、調查目的

隨着人們對於健康的日漸重視,飲食是人們首先關注的,而零食作為一種被人們曾經當作不健康飲食的消費品,現在因為人們對健康概念更深入的理解,已經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本次調查意在瞭解大學生的零食消費狀況和習慣。

四、調查內容

1、食品品牌包裝對大學生消費有什麼影響

2、選購食品的時候主要關心什麼

3、學生們經常在哪裏購買食品比較多

4、生主要購買什麼類型的食品

5、大學生對食品的價格的要求

五、調查方式和方法

研究類型:定量研究

上網查找大學生愛吃零食的有關資料。

發調查問卷,對被訪者面對面訪問收集第一手資料,所有被訪問者隨機產生。

整理、統計資料,瞭解大學生被周邊零食吸引的原因。

六、調查區域及對象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及教師

七、調查情況

我們於10月1日到7日之間,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隨機的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0收回有效問卷36份。

八、數據統計分析

1、購買趨勢

大學生普遍都喜歡吃零食,是各種食品的高消費羣體。他們經常在學校小賣部或者去大超市購買各種食品。他們購買次數較多,購買批量一般。

2、購買時主要考慮的因素

價格、質量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

3、購買地點

我們經常在學校小賣部或者去大超市購買各種食品,如樂購、沃爾瑪等等。

4、品牌廣告的影響

大學生是年輕的羣體,他們追求時尚。各種明星代言的食品深受大學生的信賴和喜歡。大品牌的食品容易使大學生接受,品牌對他們有一定的影響。

5、購買食品類型

買包裝類食品比較多,男生比較喜歡肉類食物。女生則比較喜歡糖果類食品。

九、結論

本調查報告通過對抽樣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從頻率、方式、內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學生食品消費的基本狀況和表現出來的特徵。並分析了男生和女生在食品消費時考慮的因素和購買類型。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果有以下幾點:

1、大學生普遍都喜歡吃零食,是各種食品的高消費羣體。他們經常在學校小賣部或者去大超市購買各種食品。

2、他們購買視屏的價格在3~4元的比較多,一元以下和4~6元也相對較多。

3、在購買食品時考慮的因素方面。女生比男生更有自主性,他們喜歡各種包裝可愛的食品

4、廣告和品牌對大學生購買食品的影響非常大。

食品調研報告 篇11

一、目前食品生產質量安全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效益穩步提高。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藝不同,食品分為28大類525種。目前,全國共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44.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6萬家,產品市場佔有率為72%,20xx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1586.95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6.8%,產量分別達到:小麥粉5193萬噸、食用植物油1985.5萬噸、鮮冷藏凍肉1112.5萬噸、乳製品1459.6萬噸、啤酒3515.2萬千升、軟飲料4219.8萬噸,啤酒、食用油、飲料、味精等食品的總產量位居世界前列。10人以上企業6.9萬家,產品市場佔有率為18.7%;10人以下小企業小作坊35.3萬家,產品市場佔有率為9.3%。20xx年上半年,對食用油、油脂及製品,酒類,水產製品,糧食加工品,飲料,肉製品,乳製品,調味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食糖10類中國消費量最大的食品組織國家監督抽查,除水產製品抽樣合格率為85%外,其餘9類食品專項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製品抽樣合格率達到97.6%。

食品工業的三大特點:一是肉製品、乳製品、飲料、啤酒等食品企業加工技術和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膜分離、物性修飾、無菌冷灌裝、濃縮、冷加工等加工關鍵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二是企業質量管理更加科學規範。共有10.7萬家食品生產企業獲得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資格,2675家食品生產企業獲得了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ccp)認證;三是產品結構趨於優化,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逐漸上升,軟飲料製造業形成了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果蔬飲料、茶飲料等多元化發展的態勢。

影響食品安全的三大隱患:一是佔食品企業總數70%強的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大多不具備生產合格食品的必備條件,產品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二是一些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偽造標識、濫用標識,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特別惡劣的是將假冒偽劣食品銷往農村集貿市場和小賣店,農民購買食品時容易上當,蒙受損失;三是食品生產潛規則屢屢曝光: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毒豆芽、毒火腿、毒酒、毒泡菜、毒黃花菜、蘇丹紅、雀巢奶粉碘超標、光明變質奶、紅心鴨蛋等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嚴重影響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和中國的對外形象。

二、 食品生產質量安全的基本情況

(一)食品企業(包括小作坊)的基本情況

我市有食品取證企業1064家,簽約食品小作坊558家,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的食品加工坊約1827家,年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有6家,僅佔企業總數的0.17%;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到3億元之間的中型企業有50家,也僅佔企業總數的1.45%;而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下的有3393家,其中不符合生產條件、存在嚴重質量安全隱患的小作坊有1800多家,佔企業總數的53.0%,我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絕大部分規模偏小,且小作坊和私營食品企業佔較大比重,它們在設備投入、人員使用、原材料採購等方面不能保證要求,甚至盲目降低原材料成本,導致產品質量極不穩定。據20xx年統計結果: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25 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8.16億元,實現利税7.3426億元,其中利潤3.35億元。

(二)產業特點、特色

1、區域特徵明顯

我市食品行業區域分佈較為明顯。各個地區由於文化、歷史、傳統、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在食品生產加工行業中,行業分佈明顯、產品錯位發展,帶有鮮明的地方特徵。海安形成了以大米、食用油和禽蛋製品為主的食品工業發展格局;肉製品、黃酒、白酒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如東和啟東藉助臨海之勢,形成了水產加工的產業鏈;**大富豪啤酒、海門羊肉均做出特色。但是,數量上的優勢未必就能轉化為質量上的強勢,海安的食用油企業數目多,卻缺少龍頭企業;白酒企業數多,卻缺少品牌企業;啟東、如東海產品企業多,但與寧波、大連產業發展存在很大的差距。

2、產品種類齊全

我市食品企業數量多,門類廣,涉及食品種類近500種。

3、特色產品多

像白蒲黃酒、茶幹、潮糕,新中腐乳、脆餅,市區的費家扒雞等具有濃郁地方風味和特色的產品有幾十種之多,這些產品隨着時間的推移愈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

三、目前我市食品生產監管的措施、效果及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監管的措施、效果

1、嚴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市場準入是國家針對食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局嚴格按照行政許可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把現場核查關,凡是不符合審查通則和審查細則規定要求的,一律不予通過,真正做到 寧缺毋濫;同時加強服務,動員幫助具備基本條件的小作坊取證。僅20xx年全市新增取證食品企業281家,換證企業104家。持續確保我市符合取證條件的生產加工企業100%取得生產許可證。

2、強化日常監管工作,深入開展專項整治。

(1)、以巡查、回訪、年度報告審查、添加劑備案、監督檢查、強制出廠檢驗和加嚴

檢驗等手段,多管齊下,力求監管工作富有實效。根據、b、c、d分類監管原則,結合季節生產特點,有針對性地擬定巡查計劃,確保每週都有巡查小組在外突擊檢查,每月一小結, 通報問題企業,確定回訪計劃,確保整改到位。今年累計巡查、回訪取證企業1598家(次)、小作坊778家(次),發現問題553個,已整改到位539個。市區年度報告審查80家、添加劑備案累計77家、委託加工備案53家。

(2)、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全力推進食品小作坊產品目錄報批工作,目前當地政府均已批覆第一批允許存在的小作坊及產品目錄;同時督促小作坊改造生產條件,監督小作坊履行各項質量安全承諾,通過重點幫扶、督促改造,全市有34家小作坊整改提高後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3)、對高風險食品重點監管。一是確定“一地一品”,實施專項檢查。根據各地以往的監管情況和當地食品產業特點,確定一個高風險的產品作為重點檢查的對象,通過企業自查,監管部門巡查,上級部門抽查,形成食品監管的高壓態勢;二是開展監督抽查。根據省局的統一部署,先後對轄區內涉乳製品、水產品、年貨食品等開展監督抽查。

3、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國務院啟動食品安全事故一級響應,在第一時間組織對轄區內乳製品生產企業檢查,對企業原料進貨把關、現場是否有三聚氰胺;對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檢查企業生產工藝、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管理執行是否到位;同時根據上級局要求實施駐廠監管,對企業原材料驗收把關及儲存、生產過程、成品包裝入庫、成品檢驗、產品銷售台賬、不合格品處理、風險監控等各個環節展開監管,嚴格監督企業原料奶驗收,產品出廠實行批批檢驗,對三聚氰胺項目每批必須送**市質檢所檢測,確保產品檢驗合格方能出廠。另外還採取五項措施,保障我市乳製品質量安全:一是啟動全市質監繫統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第一時間成立應急處置工作小組,統一組織指揮全市系統乳製品質量安全應急工作;二是認真做好乳製品舉報投訴接待和宣傳工作;三是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四是嚴格信息報送制度;五是嚴格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問責制。

(二)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1、法規體系不夠完善,相關部門監管界線不夠明確

一是《食品安全法》雖已頒佈,其實施條例、省人大會關於食品小作坊監管的法規尚未出台,造成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不明確,如街面、集貿市場內糕點房等前店後廠、現做現賣企業應該誰監管;二是食品安全的標準制定跟不上,許多標準標齡過長,有的已經滯後,明顯不具備應有的科學性與先進性,在技術內容方面與wo協定存在較大差距。三是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負主要責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2、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經費沒有保障,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力量明顯不足

大量的小作坊式企業分佈於城鄉結合部和鄉鎮、農村。目前在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過程中,經費遠遠不能滿足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僅靠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聘請食品協管員、信息員,這就需要工作經費。同時,許多基層質檢機構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沒有專項財政經費,投入不足,相關檢測設施和技術人員匱乏,嚴重製約着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

根據國務院新的三定方案,今後將不再進行衞生許可,兩證並一證,質檢部門職能增加了,責任加大了,但監管隊伍沒有得到應有的擴充,監管難以到位。食品監管的機構僅設到縣(市)級,基層鄉鎮政府部門無專職的監管人員,不能形成基層的監管網絡,無法因地制宜地開展必要的監管工作,尤其是面對數量多、規模小、分佈廣的食品小作坊、小企業,缺乏專職人員進行有效監控,而這些區域往往又是食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多發地帶。

3、食品小作坊監管難度大

全市2385家食品小作坊,遍佈各地。生產環境、生產設備、衞生條件、從業人員素質、檢驗能力等均達不到應有要求,具體反映為質量意識淡薄,無標生產情況嚴重,產品質量不合格,濫用食品添加劑、違規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工業用添加劑等現象時有發生。由於這些小作坊、小企業具有簡易性、季節性、流動性、隱蔽性等特點,給食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給食品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

四、探索科學的監管方式,健全應急反應機制

(一)、探索食品企業電子動態監管方式

20xx年以來,我局依託自主研發的食品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建立了以實現全過程監管為目標、以落實企業質量安全責任為核心、以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為目的、以完善質量安全監管環節為措施、以強化過程監控為主要內容、以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為抓手的完整的質量監管鏈條。該系統使用“.n”語言,採用bs架構,監管終端依託質監電子政務工作平台,企業終端由質監局主頁電子監管平台接入。該系統能夠按照全過程監管的目標要求,通過監督企業實行企業全備案、產品全登記、檢測全報告、變更全告知,建立食品生產加工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的監管體系,配合現場巡查、回訪、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等措施,以“動態監管組合拳”,形成對食品企業365天天天監管的態勢。食品動態監管信息系統由企業概況(基本信息)、食品企業監管(過程監控)、外網數據管理(質監政訊)三個部分組成,實現檔案、監管、動態、溝通等四大功能。

1、系統組成

(1)企業概況(基本信息)部分。記載了企業相關證照的基本內容,以及人員結構、產值效益等。其中的質量技術監督信息較為詳細地記錄了企業產品信息、質量控制、主要生產設備、行政許可、認證認可、綜合評定、監督檢查、違法違規等不良行為記錄等基礎信息。為確保基本信息的真實性,系統禁止企業對自身的基本信息任意修改,如確需修改,系統會將修改的內容自動提交監管部門審核,只有經監管人員審核通過的信息才會保存。

(2)食品企業監管(過程監控)部分。這是實現對食品企業實時動態監管的主要手段。這部分總共包含了十四個小模塊,分別為:產品信息、生產設備、檢測儀器、質管人員、原材料、包裝材料、添加劑、生產報表、日常巡查、監督抽查、不合格品、委託檢測、行政處罰和生產許可。每個模塊都是由1到2張相對獨立的含有相關關鍵字段的動態數據信息表組成,記載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質量關鍵控制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如:“日常巡查”模塊,就記載了由監管部門根據《江蘇省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巡查回訪管理辦法(試行)》對轄區食品企業的分類分級,進行巡查回訪檢查的歷史記錄。“監督抽查和委託檢測”模塊,記載了食品企業接受國家、省級和市級各項專項監督檢查的情況和委託法定質檢機構進行檢驗的歷史記錄。“行政處罰”模塊記載了食品企業接受質監部門行政處罰的歷史記錄。

在上述十四個模塊中,原材料、包裝材料、添加劑和生產報表這四張動態表是食品企業動態監管的精髓所在。企業每次採購原輔材料、包裝材料和食品添加劑的情況都要求及時錄入,包括採購產品名稱、規格、批量、時間、索票驗證情況,添加劑名稱、用途、作用、使用範圍等;企業每批產品的生產情況和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都要求及時錄入,包括生產時間、數量、出廠檢驗情況、基本銷售去向;添加劑名稱、用途、作用、使用範圍、最大允許使用比例、實際最大使用量、備案情況等,出廠檢驗通過電子版本直接上傳至系統。這些動態表的信息由企業落實專人負責錄入,不經監管部門審核直接保存,由企業對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負責。系統監管端口能同步接收到企業報送的數據信息,監管部門根據這些信息通過系統對企業發出相應的監管指令。

(3)外網數據管理(質監政訊)部分。這部分主要由通知公告、諮詢交流、監督提示三個功能對話模塊和待審核企業數據、企業登錄日誌、企業操作統計、企業密碼管理和在線企業信息等五個輔助功能模塊組成。監管部門通過這些模塊進行數據審核、發佈政策資訊、通知公告和監督提示、接受企業諮詢,和食品企業實現動態實時交流,實時掌握食品企業在某一時間段內登錄使用情況。

2、系統的主要功能

1)分級管理、分類查詢,食品企業質量檔案做到全覆蓋。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全登記、全備案,全面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建立了質量管理、計量、標準化、特種設備、執法查處等完整的質量信息檔案,實現了全方位、全覆蓋。市局和縣(市)局監管人員可以按照權限、實現分級管理、分類登記、分類查詢、分類監管。

2)嚴把兩頭,突出中心,食品質量監管實行全過程。按照全過程監管要求,從企業產品原輔材料進貨登記驗證台帳、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記錄、食品添加劑備案情況、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產品出廠檢驗記錄和產品流向記錄等全過程實施動態監管,完善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使任何質量安全問題都可追溯,確保監管關口前移,嚴把源頭質量關。

3)實時申報,互聯互動,監管信息更新實現全動態。定期提醒食品監管人員,按照監管等級定期巡查,遠程登陸查看動態監管系統信息,並與實際生產經營狀況比對,變事後監督為事先服務,督促和指導企業規範質量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記錄巡查內容,明確企業需要整改的項目和期限,做好巡查後處理工作,提高巡查的有效性。

4)及時發佈,加強溝通,政策要求落實實現全方位。依託輔助監管模塊,及時發佈食品最新政策資訊,企業登陸系統可以隨時查詢,實時簽收會議通知,點對點進行政策諮詢,遠程進行釋疑解惑,實現監管部門與企業“和諧監管”的問題。實現信息的實時交換,突出監管雙方資訊交流功能。同時,質監部門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向企業發出網絡監管提示。

(二) 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加強應急指揮決策體系、應急監測、報告和預警體系、應急檢測技術支撐系統、應急隊伍和物資保障體系,以及培訓演練基地、現場處置能力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建立回訪督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食品安全評估評價體系。研究食品可能發生的危害後果及其嚴重性,以及危害發生的概率,並據此劃分食品的風險等級,對高風險食品安全性和企業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建設及落實情況進行調查、評價,開展農獸藥殘留、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材料、食品加工工藝和設備對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的風險評估。

五、幾點建議

(一)明確分工,制定制度,健全網絡,落實責任

1、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大安全範疇,各級黨委政府每年要研究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各級政府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考核,並將食品安全必須的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2、要健全鄉鎮食品安全機構。在鄉鎮、街道一級成立統一的食品安全領導機構,明確領導機構和具體人員的職責,強化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

3、政府要強化食品安全組織協調、綜合監管牽頭部門的作用,使之真正成為政府食品安全的“抓手”。

4、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督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堅持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每年通過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工作的自查、抽查的形式,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重點督促檢查履行監管責任的情況,嚴格問責制。

(二)突出監管重點

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把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作為重點監管地區;把區域性、季節性高風險食品作為監管品種;把無證生產加工食品窩點,亂用非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作為查處重點對象。

(三)食品加工作坊要扶強去小

“”期間,小作坊監管將堅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原則,在摸清底數、落實質量安全承諾制、鼓勵小作坊聯營發展和嚴厲查處違法行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實行分類監管,並探索建立小作坊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對食品小作坊、小企業的監管措施,原則就是逐步提高其控制能力、降低風險、消除隱患、減少危害、確保安全。

具體做法是:對數量較多的同類小作坊,由政府協調,集中在一個區域統一規劃、統一標準,便於監管;二是把已達到條件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加工點積極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使其取證;三是鼓勵走聯合生產加工的路子,把分散的、有限的生產加工資源整合起來,使之壯大,達到規範的標準。

(四)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培訓、教育力度

以《食品安全法》頒佈為契機,各級新聞媒體要對事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及時報道宣傳,各執法部門也要採取多形式的宣傳方式,教育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引進課堂,強化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市、縣兩級政府要安排必要的經費用於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訓力度,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特別是鄉(鎮)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食品安全常用的、基本的知識,便於開展日常管理工作。要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增強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自律性和依法生產經營意識,強化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五)建立食品安全長效機制

儘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提高整個質監隊伍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反應預案。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快速反應程序,落實工作職責和責任,按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手冊》,組織相關培訓和演練,加快建立實施食品安全快速反應聯動機制,使一線工作人員面對突發事件能夠做到掌握主動,反應迅速,處置果敢。二是建立突發事件緊急報告制度。對發生區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或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必須及時就有關情況向市局、地方政府彙報,做到第一時間層層彙報。三是實行定期食品安全專家諮詢制度和突發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專家評估制度。通過評估瞭解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準確掌握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和發生原因,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準確性。

食品調研報告 篇12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們對全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並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 基本情況

全世界有13億穆斯林,全球清真食品、用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前景十分廣闊。不僅穆斯林依賴清真食品,來自於不同種族及宗教的人羣對清真食品都具有較高的需求。其中,阿拉伯聯盟的22個成員國是清真食品的巨大消費市場,也是我國開拓清真食品的出口的目標市場。

**市現有人口135.68萬,其中回族人口68.58萬,佔全市總人口的50.5%,是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是名副其實的回族之鄉,在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和明顯的資源優勢。清真產業是我市發展特色經濟的主體,也是形成經濟優勢的主要依託。20xx年以來,市委、政府提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戰略,主要依託“回族之鄉”品牌優勢,全力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獨特優勢,逐步形成了新的產業集羣。截止20xx年底,我市清真產業進出口總額達到516萬美元,佔全市外貿出口總額的42.26%。20xx年一季度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含營業收入)達到16.92億元,佔全年的19.6%,同比增長12.8%。其中清真餐飲業銷售額達到1.62億元,同比增長20.1%;清真牛羊肉銷售達到13700噸,增長2100噸、同比增長18.1%。總之,我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正處一個新的起點上。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從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個體經營户)共有140130家,從業人員238814人,規模以上企業28家(指年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過3億元的有3家,過億元的有9家;以下中小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有128家。初步形成了清真肉製品、清真乳製品、清真餐飲、清真方便休閒食品、清真糧油、清真調味品、回醫回藥、清真保健品、穆斯林用品等為主的“七大重點”產業雛形。

二是各類產業競相發展。20xx年全市清真餐飲企業、個體工商户有2300多家,其中中等以上規模的有20家,擁有300個餐位以上的大型餐飲企業6家,從業人員16700多人,年實現營業收入6.29億元。清真肉及製品類企業、個體户有7.6萬家,從業人員11萬人,加工、銷售清真肉製品6.2萬噸,產值11.8億元,清真乳製品企業16家,從業人員1.5萬人,主要生產固態包裝奶粉和液態奶共4個系列30多個品種,實現產值15.7億元。清真方便休閒食品、清真糧油、清真糧油類有5.6萬家,從業人員8.1萬人,實現產值17億元。清真副食品類有7417家,從業人員9661人,實現產值3.68億元。清真調味品類有484家,實現產值1.23億元。清真飲料類有686家,實現產值1.55億元。回醫回藥及清真保健品有生產、加工企業21家。穆斯林用品業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個體經營户275家,從業人員2524人,實現產值1.33億元。20xx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增加值27.8億元,佔全市dp的比重達到18.3%。

三是品牌效應日益顯現。目前已形成的品牌產品有“夏進”乳品、“沙漠王子”、“澇河橋”清真牛羊肉、“老毛”、“國強”手抓、“老苗”月餅、“中樺雪”麪粉、“原野蜂蜜”、“萬綈旎”民族服飾等。其中,“夏進”牌牛奶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中樺雪”麪粉、“老苗”月餅、“原野蜂蜜”等12個產品被評為寧夏名牌產品。“沙漠王子”清真牛羊肉系列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全市有17家企業(市場)被國家民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為少數民族特需用品定點企業(市場)。一批穆斯林用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富盛機械製造公司製造的伊斯蘭風格的鐵藝製品遠銷阿聯酋、伊朗、沙特等穆斯林國家;寧夏雄鷹皮草集團生產的具有民族風格的二毛皮大衣、背心、褥子、圍巾等,產品90%遠銷歐美國家和地區。“紅果”公司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今年3月,400噸“紅果牌”全脂淡奶粉銷往委內瑞拉,重啟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以來寧夏奶粉惟一出口的國際市場大門。

四是項目帶動後勁足。截止20xx年第一季度清真項目佔商務“兩大任務”的比重在80%以上,17個正在加緊建設的項目,總投資2.18億元。特別是澇河橋清真食品公司投資5000萬元興建2條吊宰線、1500平米牛羊肉交易大廳、5000噸冷藏項目,通達公司投資1000萬元、年產4500噸牛肉吊宰分割線、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項目、興達糧油公司投資1.3億元的年產3.5萬噸油脂油料項目一期工程(投資8000萬元)、“夏進”液態奶新技術擴改項目,入駐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類項目達4家。 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清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層,增加了後勁。其他改擴建的項目有10個,為清真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二、存在的問題

(一)清真產業在整體發展上缺乏規劃的宏觀控制和引導。

(二)清真產業面上有數量、點上沒有規模,產業鏈短、產業集中度低。

(三)龍頭企業少,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清真產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清真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

三、思路與對策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按照“五個統籌”發展的根本方法,我們認為應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入手,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一)編制高層次高水平的產業發展規劃。科學的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在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等制約條件下更顯得重要。要在充分調研論證、準確定位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儘快編制《**市20xx-20xx年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規劃》,將其納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20xx年遠景發展綱要》。

(二)加快園區建設,擴大清真產業集中度。按照“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遠期規劃20xx畝,近期規劃600畝,採取因企制宜,加快金積工業園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孵化園建設,吸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中小企業入園發展,推進產業集羣的形成。

(三)狠抓項目帶動,增強清真產業發展動力。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深加工項目為重點,抓好開發項目和引進項目的論證、製作和儲備。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食品和服飾加工企業開展合作,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大品牌。同時充分發揮中國回族民俗博物館、中國文化藝術館、中國伊斯蘭文化中心以及穆斯林用品專用市場、穆斯林風情園等項目優勢,培育回族特色區、回族文化展示旅遊區,帶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快速發展。

(四)培育龍頭企業,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建立動態調整、預警監測、跟蹤服務和年度分析評估制度,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企業,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企業集團;一批創新能力較強、具有專業技術和特色優勢的中小企業;一批具有先進生產工藝、知名度較高、國際經營能力較強的知名企業。重點發揮乳品、清真牛羊肉加工業基礎較好的優勢,重點抓好“夏進”乳品、“澇河橋”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閒食品、通達4500噸牛肉冷鮮分割生產線項目、黃寶棟回醫醫院回藥濃縮提取生產線項目、犇羴源小白牛養殖加工、伊光穆斯林家禽屠宰加工項目等以及興達糧油、紅山河、生利來等10個技術改造項目建設,為清真產業發展增添新亮點,有效提升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做大做強清真產業。

(五)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發展後勁。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治理結構,通過加強管理,提高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政策支持,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採取科研機構重點研發和企業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支持相關企業建立清真餐食品、穆斯林用品等研發服務中心,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通過項目支持,使更多的清真產業企業開拓國外市場,走出口創匯的路子。

(六)實施品牌戰略,豐富清真產業發展內涵。四個“中國號”集中反映了我市經濟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因此要在產業層次上、科技支撐上、文化內涵上、市場營銷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實施品牌戰略,引導和鼓勵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國內名牌和國際知名品牌。着力提升“澇河橋”清真牛羊肉、“阿伊河”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休閒食品、“夏進”乳品、“中樺雪”麪粉、“老苗”月餅、“萬綈旎”民族服飾等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品牌效應。鼓勵企業積極申請綠色食品認證、寧夏著名商標和全國馳名商標。引導餐飲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申請註冊商標,提高清真產業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塑造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產品。

(七)大力開拓市場,拓寬清真產業發展渠道。鼓勵企業走出去找市場、找銷路,推銷產品,以銷促產。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不斷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積極發展與中東和東南亞穆斯林國家的經貿技術合作與文化交流,加強對穆斯林國家法律、外貿規則的研究,培養一批針對穆斯林國家的外經貿人才隊伍;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形式的國內外企業投資貿易洽談活動,爭取引進更多的資金和項目。在開展交流合作的同時,注重蒐集穆斯林國家市場信息、政策信息、需求信息等,正確引導企業對外發展。瞄準浙江義烏這個國際化市場,加強信息溝通,搭建一條——義烏——中東的市場通道。引導和鼓勵企業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國內其它城市分設銷售窗口,推介產品。

(八)切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切實貫徹落實市委政府《關於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的決定》,加大力度鼓勵和扶持產業發展,引導我市清真食品用品企業走精細化加工的路子,為創造品牌創造條件,營造環境,協調小規模、低層次的企業走聯合發展道路,擴大規模,以形成集中資源優勢。同時引項目、引資金、引人才,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金瑞、政策、服務環境。

食品調研報告 篇13

現如今,我們已邁入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着。而物質生活充裕了以後,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健康長遠意義上講並不是説你病了然後予以治療,而是從平時就開始防病,可是通過藥物來達到這一目的在現代人看來顯然是極其不可行的,常言説“是藥三分毒”嘛。我們最容易實施和控制的,我想應該莫過於食療了。只有平時注意營養的科學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長壽。食品業和醫學在不斷進步着,於是功能性食品便應運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譽為“21世紀的食品”,是當今世界研究的熱點。為了解人們對功能性食品的瞭解程度,並在社會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隨機調查各種年齡層次、各消費水平的消費者,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一、社會調查

1、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對隨機人羣的調查發現,約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麼功效;約62%的人對功能性食品不是很瞭解,對其功效不認可,覺得效果不明顯,同時對功能性食品的鑑別也缺乏相應的知識;只有23%的人瞭解功能性食品,瞭解其功效,並且知曉很多種類的功能性食品和國內外大品牌。以下為部分被調查者的問卷分析結果。

大學生:對於功能性食品不瞭解;其效果不明顯,開始有作用,後來就沒感覺;對於功能性食品不信賴;從廣告等媒體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歲的男士:多少了解一點,不是很明白;其功能應是抗疲勞;用過腦白金,效果不錯;價格有點偏高,應有適當下調,仍需改進,要適合長期服用。

30-40歲的阿姨:不太瞭解,也不用;孩子用過清華同方的產品,家人用過海藻類的產品,使用過對腸胃有幫助的產品;看過產品説明書和廣告,但是仍然覺得對功能性食品的常識不瞭解。

30歲左右的知識分子:瞭解一點;功能性食品應補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質;用過如安利、完美等產品;覺得是無聊的消費;鑑定要有國家體系認證、説明、用法。

六七十歲的老人:瞭解;認為功能性食品純屬吵作;用過如深海魚油、螺旋藻、天然維E;不看宣傳;廣告要務實,可信度要提高。不能看廣告,要看療效。

目前人們知曉的市場上銷售的品牌主要有:鈣爾奇、蟲草烏雞精、腦輕鬆、血爾、血樂、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長快樂等。

同時,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目前社會上對於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識的介紹幾乎沒有,消費者對起其處於零概念,也導致了虛假廣告活動猖獗。中國的功能性食品仍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存在標識不規範,沒有統一的標準,功能性食品市場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則,虛假、誇大廣告問題嚴重,造成消費羣體視聽混亂,判斷失誤等。另外,保健食品的價格普遍偏高,對於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響。

2、調查建議

(1)儘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規,完善和規範功能性食品生產企業和產品市場。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識,讓消費者增強自身保護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穩定性,提高其功效,爭取消費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價格降低,讓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功能性食品的優勢。

二、功能性食品

1、定義及分類

(1)據國際生命科學學院對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義,將其定義為:已被證實具有令人滿意的一種或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功能的食品,“功能性食品”除了要具有適當的營養作用,還要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改善人體健康狀況及降低患病風險的作用。“已被證實具有令人滿意的功能”的解釋是:當以正常的日攝入量食用某種食品時,只有有證據證明它有益於人體健康,或者以有效攝入量攝入某種食品時,其有益作用是眾所周知的,這樣的食品才能被稱為功能性食品。

(2)分類:

日常功能性食品(日常保健食品)是根據各種不同的健康消費羣(諸如嬰兒、老年人和學生等)的生理特點與營養需求而設計的旨在促進生長髮育或維持活力與精力,強調其成分能充分顯示身體防禦功能和調節生理節律的工程化食品。

特種功能性食品(特種保健食品)着眼於某些特殊消費羣(如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心臟病患者,便祕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等)的特殊身體狀況,強調食品在預防疾病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以解決所面臨的“健康與醫療”問題。

2、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稱為生理活性成分。富含這些成分的物質則稱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質,即功能因子。

已確定的活性物質主要包括9大類,具體品種有上百種。

(1)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纖維、抗腫瘤多糖和降血糖多糖等。

(2)內能性甜味料(劑):包括功能性單糖、功能性低聚糖、多遠糖醇和強力甜味劑。

(3)功能性油脂:包括多不飽和脂肪酸、油脂替代品、磷脂和膽鹼等。

(4)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非酶類清除劑和酶類清除劑等。

(5)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

(6)微量活性元素:包括硒、鍺、鉻、鐵、銅和鋅等。

(7)肽與蛋白質:包括谷胱甘肽、降血壓肽、促進鈣吸收肽、易消化吸收肽和免疫球蛋白等。

(8)乳酸菌:特別是雙歧桿菌等。

(9)其他活性物質:如二十八烷醇、黃酮類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和皂苷等。

3、功能性食品在促進健康方面的作用

增強免疫力、抗衰老、調節血脂、調節血糖、調節血壓、改善胃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調節腸道菌羣,潤腸通便,保護胃黏膜)、改善骨質疏鬆、促進排鉛、抗突變、抗腫瘤、抗疲勞、提高應激能力、清咽潤喉、保護化學性肝損傷、減肥、美容、促進乳汁分泌、改善營養性貧血、改善睡眠、改善性功能、提高學習記憶力、增進智力、促進生長髮育、改善視力、耐缺氧作用、抗輻射等。

4、市場上常見的功能性食品

自開發功能食品以來,各國各企業熱衷研究的課題包括抗衰老食品、抗腫瘤食品、防痴呆食品、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心血管病患者專用食品、老年護髮食品和護膚食品等。

現在國內市場上主要的功能性食品是針對其作用而生產﹑銷售。常見的有補充微量元素、補血、補鈣等。

5、目前存在的問題

(1)總體問題

a、產品結構不合理。現有22類功能性保健食品,無論從審批數還是實際生產情況看,產品結構都很不合理,導致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b、企業分佈不平衡。北京等6個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業的總數約佔全國一半,而新疆等西部地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還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説明我國保健食品企業的地域分佈及資源的開發利用都不合理。

c、科技投入少。20xx年,全國保健食品企業全年科研項目的經費支出僅佔銷售收入的1、55%;而廣告宣傳費平均佔銷售收入的6、54%,由於科技投入少,所以技術水平高、保健功效好的新產品就很少。

(2)企業問題

a、保健食品不實宣傳問題十分嚴重:廣告用語明顯帶有功效性,甚至有的公司篡改的廣告中還以中國營養學會等機構和組織的名義,為產品的功效做證明,違反了《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誤導了消費者。《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九條明確規定:食品廣告中不得使用醫療機構、醫生的名義或者形象。

b、非法添加違禁物品問題時有發生。添加違禁藥品比較突出的情況包括:在生產調節血糖保健品中加入降糖藥;在生產減肥保健品時添加興奮類藥物;在生產抗疲勞保健品時混入“偉哥成分”;在生產改善睡眠保健品時添加安定;在生產“增高”類保健品時摻進激素;在生產免疫調節保健品時添加一些中樞食慾抑制劑。

c、保健食品企業生產條件較差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d、非法生產經營保健食品的問題率禁不止。

(3)法規需進一步完善

需儘快加強對生產條件的審批,設立複查制度,對新功能的審批進行規範,對轉讓產品進行限制。

(4)消費者的誤區

a、藥品是用來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療為目的,它重在調節機體內環境平衡與生理節律,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達到保健康復的目的。

b、功能性食品要達到現代毒理學上的基本無毒或無毒水平,在正常攝入範圍內不能帶來任何毒副作用。而作為藥品,則允許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c、功能性食品無需醫生處方,沒有劑量的限制,可按機體的正常需求自由攝取。

三、發展功能性食品的措施

中國保健食品市場是一個有着巨大潛力的市場,高速增長的國民經濟是保健食品業發展的基礎,中國經濟發展中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是保健食品發展的特殊機會,因此規範保健食品市場迫在眉睫。

1、加緊進行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力爭取得好成果

(1)與工商部門聯手整治廣告宣傳;

(2)開展保健食品標籤、説明書自查自糾;

(3)進行保健食品質量抽查;

(4)組織保健食品企業生產條件重新審查。

2、完善保健食品審批工作

(1)利用衞生部網絡,徵求意見;

(2)審批過程和情況,能上網的儘量上網公開;

(3)建立檢驗機構“問責”制;

(4)完善毒理和功能評價程序,加強對保健食品功能與功效成分的研究。

3、儘快出台新版《保健食品管理辦法》

(1)省級初審內容的調整;

(2)申報單位生產條件的審查;

(3)設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有效期;

(4)檢驗機構認定和責任的規定。

食品調研報告 篇14

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不用再為温飽問題而擔憂。但食品安全問題卻愈顯突出。07-20xx年間,從蘇丹紅一號,紅星雞蛋,到三鹿奶粉事件。我國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紛紛進入報端,層出不窮,現在由於經濟的發展,超市成了許多食品的代售點。舒適的環境,統一分類的擺放,讓超市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首選購食品場所。瞭解超市食品安全問題對了解整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有十分重要作用。

關鍵詞 食品安全 超市 問題 發展

調查時間: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調查地點:恩施市城區

調查方法: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

調査目的

1·通過調査瞭解市民關於超市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知識,態度和想法。

2·瞭解超市的食品安全措施和安全現狀。

3·現場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過調査提高消費者·超市工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

5·提升我們與不同類型的人們的交流能力。

一.調查歸納總結

(1) 問卷調查數據分析

此次針對超市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査採取針對消費者問卷和採點訪談方式,一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90份有效問卷270份,我們選取的消費者是集中在超市內購物的人員。並選取恩施市城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大超市-舞陽購物廣場·中百倉儲進行訪談,並一共觀察了大大小小5個超市內部生產經營情況。 此次有效問卷中,男性有90份,女性有156份,有21性別信息缺失,問卷主要是根據購物人羣發放,其結果較符合實際情況,並較具有代表性。其中20歲以下佔10%.主要是20-30歲,佔56。7%.其他人羣相對較少。

圖表結果顯示,在所調査人羣中,有一半以上消費者選擇超市購物是由於購物方便。因認為其產品質量好的人羣相對較少。由此問題可以反應,很多消費者並沒有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而是把方便放在首位。可見絕大多數顧客食品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通過了解消費在超市選購食品時的關注項目,我們可以瞭解到,消費在超市選購食品是主要關注的還是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佔82.2%。其次是價格佔34.4%,反映了消費者渴望食品安全的心裏需求,但對檢驗證明關注意識不足,僅為13.3%。而看某產品是否合格,必須通過質檢才能確定.

數據顯示:消費者有50.1%在超市買到問題食品,從未有過的佔47.8%而問題食品主要是虛假宣傳問題,頻數是87,其次是食品過期問題,佔69份,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為42,食品變質為33,食品中違規劑問題頻數是15.這些數據説明,總體來説,超市食品安全狀況相對較好。

這一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者與西方許多國家不同,我們習慣和解而不習慣直接去找消協。有75人選擇忍氣吞聲,比例較大,可見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有待提高。

而人們仍十分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在問及政府應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時,顧客反應如下圖,從顧客的反應中,我們發現:42.2%認為政府部門應加強檢測,廣場與中百倉儲的訪談,我們對超市的經營方式及一些管理體制有了相應瞭解,超市食品主要是由經營超市的總負責人與各廠家聯繫。各廠家自己運貨到超市,當食品快過期時,由廠家直接收回,如廠家忘記定時來收產品將由超市聯繫相關廠家來收走產品,收走的產品由廠家自己處理,萬一某食品出現安全問題,超市將直接下櫃。對於超市的產品供應商必須有個商證件營業執照,衞生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商標註冊證,質檢報告,qs證。工商營業執照等多種證件。會有超市領導到生產家瞭解情況。這些信息反映了超市的經營體制較完善,並比較嚴格,從側面也反映了超市整體食品安全狀況較好,對於包裝食品來説,超市工作人員特別注意防損。每天檢査食品包裝及時發現受損,快過期食品。可見,包裝食品如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生產廠家要負很大責任。多人因超市銷售不完導致的一些虧損由生產廠家負責或由超市和生產廠家攤負責。所以對於超市來説,他們會根據廠家要求開展促銷活動,包裝食品安全與否與廠家有極大關係。

對於一個超市來説,超市有自己的安全衞生規定,其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健康證。還須定期體檢,中百倉儲是一年一次全員工體檢,並會定期對超市員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一個超市冷藏設備較多,並多為較大型,安全措施做的較足,安全設備較齊全。

許多超市都會有熟食,麪包等食品,有些超市是自己經營的貨源來自總部如中百倉儲,有些超市是個體自己向超市申請並繳納一定費用。如舞陽購物廣場,自己經營工作人員來自超市內部專業人員,許多安全設備做的較好,個體申請也需向超市出示相關證件,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但由於質檢局會不定期檢査,不合格都會相應處罰,超市內部熟食麪包等食品相對較安全,通過觀察發現,超市內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很多散裝糖沒有生產日期與保質期, 消費者不知食品是否已過期。對快過期的食品,超市往往有許多促銷活動,如在超市裏看到,把快過期的巧克力與快過期的啤酒合在一起賣。並降價銷售,也有許多食品贈送一些快過期的食品作搭售,超市蔬菜質檢顯示欄上日期蔬菜品質和當天情況不符,許多熟食保質期只有一兩天,我們下午去觀察時,一袋熟食為昨天生產,保質期只有一天,而今天已為下午,過期之後如何處理我們不得而知還有許多現場包裝的食品生產日期有

一些失誤,如今天為7.20而生產日期卻標着7.22一些小問題存在較多需要超市加強管理,可見現場加工的食品原料質量控制存在隱患,超市價格競爭導致採購部門片面壓低進價,超市對食品的保質期管理存在缺陷。通過消費者反映的一些問題及訪談觀察我們對超市提出如下建議:

食品調研報告 篇15

超市冷鮮食品調查報告

一、調查活動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活動為吉之島超市現場問卷調查。共計下發調查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100%。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超市冷凍食品已深刻影響消費者生活

冷鮮肉、乳飲品、冰激凌······各式各樣的冷凍食品走進消費者的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據調查,方便是超市冷凍食品吸引消費者的最大因素,約有80%的消費者選擇。可見,超市冷凍食品因其方便的獨特優勢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安全成為選購的首要因素

冷凍食品涉及範圍廣泛,每個種類品種繁多,消費者在選擇時也有諸多考慮。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安全是消費者選購這一類產品的首要因素,有90%以上的消費者表示在超市購買冷鮮食品之前會查看剩餘保質期,並且85%以上的消費者表示不會購買外表已經解凍的冷鮮食品。

(三)超市對冰袋保鮮的宣傳管理尚待提高

超市對冰袋的宣傳不容忽視,宣傳到位與否直接影響顧客購買冷凍食品到家時的質量優劣。調查結果顯示,70%的消費者不清楚超市有提供冰袋。可見,超市要進一步加強對冰袋的宣傳。

三、相關意見和建議

(一)提高冷凍食品質量

生產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嚴把冷凍食品原材料質量關,不斷加大科技含量,改進加工技術,不斷健全冷藏鏈,將消費者對冷凍食品“簡捷、方便”的單純認識逐步改變成“環保、綠色、美味、營養、安全、衞生”食品的最佳選擇。零售企業要嚴把進貨關,嚴格按照冷凍食品標準存放管理,不斷提高冷凍食品購買吸引力。

(二)加大冷凍食品知識宣傳

部分消費者對冷凍食品的理解還僅限於“省時省力”的層面上,對於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選擇標準等還不夠了解。行業協會、相關媒體應加強對冷凍食品知識的宣傳,注重對消費者進行冷凍食品認知的教育引導;經營者在經營的同時也應加大對冷凍食品知識的宣傳。消費者在選購冷凍食品時要多瞭解冷凍食品的相關知識。

(三)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冷凍食品在規定的保存條件下可以有效地防止營養成分流失,但是冷凍速率太慢、凍結温度不夠低、解凍後再冷凍等情況會造成食品細胞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造成營養成分損失。為此,消費者在購買冷凍食品後應正確保存和食用。如:按照冷凍食品規定温度存放;解凍時,以温度不高、緩慢融化為宜,否則將造成汁液流失,最好在0℃—10℃下完全融解。

標籤: 調研 精選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qo7r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