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參加“國培計劃”前四天的日誌

參加“國培計劃”前四天的日誌

春風 yes or no?(國培第一天)

參加“國培計劃”前四天的日誌

xx年12月20日星期一

華師大周兢教授——《築建國家財富:從國際學前教育發展趨勢解讀我國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的學前教育政策走向》

1.學前教育or築建國家財富。這是對學前教育價值最高化的提法,從國際到國內、從經濟學研究到腦科學研究,無不例外地關注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對早期教育的投入於社會具有極高的回報價值”,這大概是政策制定和發展議程中被宣傳得最少的事實之一。

(愚人小悟:學前教育在國際認識上已經達到很高的一個水平或境界。學前內部的人説給內部的人聽,等於沒説,相當於甕內共鳴,聲音響,卻無法外傳。政府意識到了,協調相關部門制訂真正可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了,學前教育才真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否則,都是空的。

內部説得多了,反而會是一種障礙,徒增無奈。)

2.發展學前教育已經成為國家教育事業的最佳發展實踐區。

(1)抓入園率。介紹了俄羅斯、古巴等國從政府層面入手重視學前教育的經驗。

(愚人小悟:俄羅斯把學前教育定義為“教育和文化事業基礎之一”,固定所有適齡兒童都應享受免費的學前教育,將九十拿到經濟休克轉型中推向市場的幼兒園全部收回,從而實現了入園率的高速增長。乍聽到“俄羅斯經驗”時,我想到的是省《綱要》徵求意見座談會上與寧波一位領導“關於民辦幼兒園發展”的對話。現在有些領導把民辦幼兒園的引入作為激活幼教內部競爭的手段,在民辦幼兒園背後的規範問題、老百姓負擔問題、民辦園教師地位與待遇等問題忽略不計。任何一種政策都脱離不了當時的背景,政策無所謂好與壞,只有是否適合。

免費學前教育,嘉興在xx規劃徵求意見的多稿中一直保留,最後被和諧掉了,原因是浙江省不提,教育部也只提到合理的經費分擔機制,因此,嘉興還是繼續“保守”。可惜,今後嘉興幼教發展的唯一亮點沒了,政府財政的負擔輕了,老百姓的重擔卸下之日估計還遙遠)

2.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莫斯科行動綱要提出:各國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投入應占教育總經費預算6%。學前教育公共經費投入佔gdp比例前三位分別是丹麥(2.1)、瑞典(1.9)、挪威(1.7),中國列倒數第一(0.035);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公共經費佔教育預算的比例前三是匈牙利(14.7)、法國(11.7)、捷克(10),中國倒數第一(1.2)。巴西、墨西哥、俄羅斯近年來發展迅速,與國家重視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密不可分。

(愚人小悟:這個發展預計是樂觀的,按照最新的説法,我們的目標是xx年佔5%,並以每年1%的速度逐年增加。很了不起!很快就趕超平均水平了。)

3.公益性國家行動趨勢。重視學前教育為社會貢獻的起點公平,目前解決不公平的方法有很多(即對處境不利兒童的發展問題的干預),比如:向薄弱地區傾斜;對低收入家庭的減免等。

(愚人小悟:國外的經驗也好、教訓也好,對中國是否會有觸動?或者説中國政府能看到學前教育領域內部的一些問題、一些經驗?這些“內容”對政府的決策真正會有影響嗎?如何協調相關部門達成對學前教育發展的共識?這些是最最本質的問題。

從大氛圍看,幼教確實被關注了,從國家到省、市,都在做規劃,但會不會如同管理層級增多後信息經逐級傳遞會失真,到了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最基層,再好的理念或初衷都沒有原有的味道了呢?就像本地區規劃中對學前教育發展的提法,跟前幾年似乎沒有本質的提升。這是最最可怕的。

看似的春風,要有適宜的温度,要有適當的方向,要有合適的讓大家感受到風向的可飄動的物件,還要有一切可操作的可檢驗的實實在在讓我們摸得着的東西,春風,才真的是春風。)

關於早期閲讀的一些新説法(國培第二天)

xx年12月21日

一、華師大張明紅副教授作講座《早期閲讀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摘了部分值得思考的內容)

1.早期閲讀的類型

假裝閲讀(好像在閲讀)

傾聽閲讀(讓兒童大量傾聽,感受文字與圖畫的對應)

理解體驗閲讀(感受體驗閲讀中帶來的情感態度,對中大班孩子來説很重要,“預測、推理,把握繪本的重點難點”這很關鍵)

創造性閲讀(表演等)

2.最有效的閲讀方式

親子閲讀(成人陪伴、成人的誦讀)

師幼共讀(講孩子看不懂的地方,引發孩子思考的問題,幫助孩子提升的點,“最能打動你的是哪一幅”,烘托主題的一些提問,等等。而不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講故事,不需要每一幅都講)

同伴閲讀

自主閲讀

3.閲讀教學安排不當.

重精讀、輕泛讀,幼兒閲讀量不足(應鼓勵孩子大量閲讀,英國:小班每學期讀20本,中班25~30,大班不限;每週從圖書室借一本書回家);

重結果,輕過程,師生互動不足;

重集體閲讀,輕個別閲讀,個別指導不足。

4.閲讀活動設計和實施不當

閲讀應保持“完整性”,孩子缺少完整閲讀能力,不能從前到後完整閲讀並看懂。

“瀏覽”,即自由翻閲,翻到後面可能自然就懂了,可以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和方法(看看前面那一頁,可能你就懂了)

“提問”的設計抓住並解決重點和難點的問題,每個環節的問題應着重解決孩子的那些無法理解的疑惑

5.關於“懸讀”

懸讀,即閲讀預測,建議在高潮時用,一般幼兒園老師都設置在前(如用回形針別住不讓看),這種方法不太好,懸讀應設置在後,如:書上用這種方法,你們呢?

太多的懸讀不好(如太多的猜測和太多的“怎麼辦”);有時可以反覆地讀或倒過來讀,因為預測需要線索,如《幸運的一天》。

6.關於“大聲誦讀”

很多時候,孩子的閲讀需要成人大量的誦讀或兒童自己的大聲誦讀,從而形成多通道的閲讀。

成人的誦讀有助於圖畫與文字的自然對應和文字的自然習得。

(小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反思我們的早期閲讀,在某段時間,從上到下,大劑量地做,似乎有了固有的模式。當教學方法成為某種模式時,我們應思考是否該從固有模式中“跳出來”了。這些新聲音,或許能對“跳躍”有幫助。尤其是對早期閲讀活動中老師“精讀”的一些看法,比較贊同。有時,早期閲讀活動似乎與故事教學及所謂的看圖講述等沒有太大的區別,問題就在於閲讀材料在活動之前故意保持其神祕性,“不捨得”提前投放。按照張教授的觀點,不妨提前投放,那麼活動過程中可以真正發現孩子閲讀中的難點,也可以用大量的時間來解決孩子在閲讀理解過程中的問題,或作品本身的概念與思想。試想一下,這樣的閲讀活動,問題的設計更寬泛,結構化程度更低,因此,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會更有深度。

其實,孩子是很聰明的,但是,我們常常把他們看得太“小”了。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怎樣的早期閲讀活動,會讓我覺得興致盎然?經常換位思考,或許對教育活動質量的提升會有幫助。)

二、浦南幼兒園的一個閲讀活動《狐狸爸爸鴨兒子》

其實就是《狐狸孵蛋》啦

(一)目標:

1.閲讀狐狸爸爸孵化鴨兒子的有關情節,觀察角色的大作和表情,猜測分析狐狸心情的巨大轉變。

2.初步感受愛與被愛的快樂,學着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感受。

重點:理解故事中的矛盾點,狐狸在發現蛋到孵出鴨子前後心理變化的過程。

難點:能對圖片進行細微觀察並能合理想象、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

(二)大致流程

1.激趣引疑:出示森林的背景圖(多媒體),提問:森林裏有什麼?幼兒回答後又問:森林裏還有一樣東西,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出味道,是什麼呢?孩子們很積極地猜測:空氣、聲音,等。老師告訴大家:那就是愛!接着問:聽説過愛嗎?引發原有經驗,最後老師小結什麼是愛,並告訴孩子們森林裏充滿了愛,所以大家生活得很快樂。

(突出材料的中心和主題,把調子定好)

2.閲讀理解:

首先是分段閲讀,瞭解狐狸爸爸孵化鴨兒子的過程(大圖書)。

用教師翻幼兒看的方法粗粗瀏覽p1、p2,説説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再重新細細看並講:“可能是什麼蛋?”“猜猜狐狸的心事?”“你從哪裏發現的?”(引導細緻觀察);

聽故事的前半段(錄音),聽後討論:“你幫狐狸出出主意,到底是吃鴨蛋還是吃鴨肉?”

説説狐狸用繩子綁住蛋的方法是否安全;狐狸想找個更安全的方法,幫它出出主意;學學狐狸孵蛋過程中“搬”“鏟”“拔”“孵”等動作;講講狐狸過得好不好;討論“狐狸這麼辛苦,你們覺得要不要繼續孵蛋”。

在層層烘托下,進入第一個高潮部分:體驗狐狸在孵蛋過程中對蛋的愛。煽情要素:背景音樂;幼兒當蛋,教師當狐狸給“蛋”們摸摸臉、敲敲背、説着悄悄話,“蛋”們很愜意地“享受”着。

(很巧妙的一次體驗,因為有了之前一次次對矛盾心理的梳理,有了煽情的音樂和教師言行的煽動,孩子們很真實地進入“蛋”的角色,很真實地感受到了“狐狸”對蛋的愛。在情感類教育活動組織過程中,我們都知道要讓孩子體驗,但真正有效的體驗卻不多。上述體驗的設計很自然、很水到渠成,與體驗的要素設計和前期心理鋪墊的有效有關係)

緊接着,又是一次體驗活動:當看到“鴨蛋出現裂縫”時,老師出示了一個大鴨蛋的圖片,請孩子們説一句話為鴨寶寶加油,當孩子們大聲地、急切地喊着“小鴨小鴨快出來,我們愛你!”小鴨鑽了出來,孩子們快樂地拍手歡呼。

(第二次的高潮來得很快。這次體驗,讓孩子們站在狐狸的角度,大膽地表達着自己對鴨寶寶的愛,一遍又一遍的説、一次比一次更大聲的喊,不斷地強化着狐狸對鴨寶寶的愛)

其次是精細閲讀,感受小鴨誕生後狐狸心理的變化(大圖書)。

在這個環節,老師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狐狸不吃鴨寶寶?”“狐狸能不能做個好爸爸”,很自然轉入幼兒自主閲讀部分——“狐狸怎樣照顧鴨寶寶”,並辨析“睡覺時,狐狸在做什麼?”“為什麼狐狸要把自己綁住了游泳?不會游泳為什麼還要去呢?”“小鴨用癟癟嘴巴親狐狸痛不痛?為什麼狐狸還是很開心?”等等

(細細地把這個早期閲讀活動記錄下來,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1.同樣的材料,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思路來設計。《狐狸爸爸鴨兒子》跟我們的《狐狸孵蛋》設計有很大差異,當然差異最主要是取決於目標設定的不同,教無定法,思路不同,到達的目的地也就不同,適宜的都是好的;

2.繪本可以大膽地加或刪。激發興趣部分,老師插入了森林的圖片;繪本閲讀過程中,老師在某些頁面加進了一些符號或者文字。如果前面的第一條想表達“思路為目標服務”,那麼這一條應該是“方法也為目標服務”,這些細小改動,初衷也是如此。

3.不必妄加猜測。現在的閲讀過程,我們往往把孩子當“小白鼠”,有意無意地鼓動其做毫無意義的猜測。有時我們不妨集中一些、再集中一些,讓孩子們的思維更有針對性。

4.提問的高質量。不妨重新看看浦南幼兒園老師設計的每個問題,真的如同張明紅教授所講的“提問的設計應抓住並解決重點和難點的問題,每個環節的問題應着重解決孩子的那些無法理解的疑惑”。再想想與自己設計的問題是怎樣的,如此,我們的差距在哪裏就清楚了。這一點,是我着重想與大家分享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學習(國培第三天)

xx年12月22日

上午是華師大郭力平老師的講座《學齡前兒童學習方式的思考》

主題:為什麼學齡前期要以遊戲為基本形式?

“孩子一開始就能對感受到的客觀現實有認識,慢慢開始意識到行為背後的心理”“用自己的認識判斷他人的行為” “孩子的裝扮可能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源起”,通過假裝,認識到他人與自己的不同。

側重自由遊戲的幼兒園,兒童有更多機會進行裝扮遊戲,其發展有優於側重傳統教學的幼兒園兒童。

學齡前期,孩子是通過內隱學習習得“大知識”的。“大知識”是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知識,比如“兒童習得的語法的底層結構、兒童習得的有關物理世界生物世界以及心理世界的基本法則(如物體永久性、守恆、循環;理解生長;理解他人信念的心理理論等)”

這種知識如何傳遞和獲得?這些知識大多是程序性知識,是默會的知識,不是教會的,內隱學習是兒童獲得大知識的重要途徑,內隱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自主遊戲。大知識大多在學齡前期完成。

由此,我們反思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

從學習與發展的角度,看待幼兒從遊戲走向學科教育的歷程:自由遊戲——基於主題的教育獲得——學科教學。要考慮這三類型的學習模型:從中班到大班的時間點變化比較明顯,方案學習和有組織的學習活動的比例逐漸增大,而中班之前差異不大,均以自由遊戲為學習的主要方式。

如果我們看到了孩子這樣一種習得大知識的特點,那麼對比一日安排現狀可以有很多發現:比如:一日活動的安排中集體教學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個年齡段基本無差異;比如説個年齡段活動類型、學習方式、時間安排上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比如説我們可以更尊重兒童通過自由遊戲進行學習的需求。

也可以對當前幼兒園課程設計的反思:每天遊戲只有一小時,而且不全是自由遊戲;在“區域活動”與“自主性遊戲”之間如何尋找平衡點;現在主題教學成為“遊戲與學習”之爭的唯一答案時,如何考慮學習方式的動態變化和協調,使集體活動與自主遊戲之間也找到融合和平衡?

也許,這些話題都是很宏觀的,老師們關心的是:我可以做什麼?我應該改什麼?我在想,不管現在有沒有明確具體的舉措,只要我們去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進程,那麼舉措自然就應運而生。還是這句老話,學會“換角度”,學會理解孩子的學習,一需要理論的更新,二需要方法的改變。有了此前提,才會走出“慣性”。

孩子的自主遊戲(國培第四天)

xx年12月23日星期四

還是沿着昨天的思路,由華愛華教授談《遊戲中的學習》,雖然內容有交叉,但蠻有感觸。

關於遊戲與兒童發展的關係:

“遊戲反映發展:是兒童已有經驗的表現活動,所以老師要會看懂“已有經驗是什麼”“水平處於什麼程度”“從遊戲行為看背後藴含什麼”,老師的評價——表現性評價。“聰明的孩子會玩”,“聰明”——孩子發展水平高,“會玩”——孩子游戲水平高。

遊戲鞏固發展:強化已有經驗,遊戲中有大量的自發重複練習性行為。自發重複行為一定是有意義的。重複到不再重複該行為,就實現了該行為背後的發展。

遊戲促進發展:遊戲中還有嘗試、探索行為,即大量的試誤行為。比如:長期滑滑梯的行為變式:倒爬、賦予一定情景等

遊戲是兒童在最近發展區內的活動,是最有價值的活動,在遊戲中孩子自己創造最近發展區。”

今天,還觀摩了南西幼兒園孩子們的自主遊戲,跟去年“全國遊戲研討會”期間看到的大致相似,很常態。孩子們很自由地扮演着自己喜歡的角色,很投入地玩着。

在回答學員們關於“如何真正落實遊戲為基本活動形式”之疑惑時,華愛華教授的幾句話還是蠻值得回味的,跟大家分享:

1.把遊戲的機會還給孩子。要相信孩子,即使沒有你的介入,孩子也在自主遊戲中發展。

2.如果還沒找到遊戲與教學的平衡點,那暫時就不要融合,分頭去研究:在遊戲中研究如何“看”孩子;在教學中研究如何教。

3.不會“看”孩子不要緊,先學會“講故事”,分析大家講的故事裏“有什麼”,那麼長此以往,在故事中可能慢慢會看到更多。

突然間很傷感,很懷念好多年前園裏轟轟烈烈開展創造性遊戲的那段時光,孩子們很快樂,孩子們很聰明。我們也快樂,快樂着孩子們的快樂,享受着孩子們的智慧,真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8mky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