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精英人物 >

湯臣新掌門湯子嘉:蘆葦地上的樓王

湯臣新掌門湯子嘉:蘆葦地上的樓王

24歲的湯子嘉至今清楚記得13年前在浦東的一個下午:父親湯君年指着一大片荒地對他説:“這裏會是未來的高尚住宅區。”

湯臣新掌門湯子嘉:蘆葦地上的樓王

看着眼前比自己還高的蘆葦叢,11歲的湯子嘉覺得這簡直是個童話,遙不可及。

13年後,號稱“浦東開發第一人”的湯君年的預言變成了現實——當年的那片蘆葦地,如今變成了一座國際錦標型高爾夫球場和數百幢形態各異的別墅。當年那個懵懵懂懂的男孩,已經成為湯臣集團的新掌門。

蘆葦地上的上海樓王

“為紀念浦東開發15週年,湯臣集團專門在陸家嘴地區推出了每平米售價超過1萬美元的頂尖豪宅‘湯臣國寶’,相信這會成為上海新樓王。”4月14日,湯臣集團的第二代接班人,湯臣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湯子嘉在辦公室接受外灘記者採訪時説。

1992年,湯君年陪太太徐楓到北京探望湯臣投資的一個攝製組,正值中央宣佈開發浦東不久,當中央及統戰部台辦領導得知湯君年是上海人後,極力推薦他投資上海,並安排他會晤了當時的上海市市長黃菊。1992年5月,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湯臣集團詳細考察了中國大陸市場,認定中國未來的經濟、金融、商業的龍頭非上海浦東莫屬。

從此,湯臣在浦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又一輪創業。

“最初下這樣的決心很不容易。記得我母親告訴我,當年(1992年)為大舉投資浦東,董事會的爭論很激烈,甚至我母親也有顧慮,最後還是我父親説服了大家。” 湯子嘉回憶道。

“先進者先發制人,後進者加大成本。得益於父親的先驅性開闢,湯臣在上海的土地儲備還足夠我們用十年。”湯子嘉對父親當年的果敢感慨萬分。

其實我就是上海人

“其實我就是上海人。我父親家鄉就在上海,在家裏他和祖母還是説上海話,我能聽懂上海話但不會説。”湯子嘉告訴記者,雖然自己1999年才來到上海,但是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個上海人。

湯子嘉1981年出生在香港,出生不久即回台灣生活了6年,後去香港讀到國中一年級。二年級時去了美國,直到1999年底才算常住上海。2004年10月,湯君年病逝,身為長子的湯子嘉成為湯臣集團接班人。

至今,湯子嘉先後負責過湯臣高爾夫別墅、湯臣國寶、湯臣豪庭、張江湯臣豪庭等項目。

“我回來的第一天就對自己説,這輩子就住在上海了。”湯子嘉説。

上海給湯子嘉印象最深的是驚人的成長速度:“只要你離開上海半年再回來,會發現上海又多了好多幢大樓。身處這種環境可以學到相當多的東西,這證明我當初回上海沒有錯。”

浦東:一張可以畫更美圖畫的白紙

1992年,祖籍浦東南匯的湯君年開始投資上海浦東,湯臣集團成為了第一家投資浦東的台資企業。從參加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221地塊和湯臣高爾夫球場的投標中標開始,湯臣逐漸將發展重心從香港轉移到上海,總部也從台灣遷到上海。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房地產市場下滑,湯臣一度承受很大壓力,被台灣媒體稱為“浦東最大的套牢户”。但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到來之前,湯君年一個明智的決定挽救了湯臣:從台灣、香港退出資金投入浦東。這一舉措讓湯臣避免了巨大損失。之後,隨着浦東開發的加速,湯臣迎來了大轉機,目前已被公認為浦東最成功的投資者和最大的贏家之一。

也正是出於對浦東這塊福地的信任,13年來,湯臣的腳步始終沒有離開過上海,尤其是浦東。至今,湯臣總共在上海投資了20億美元開發房產,其中80%的項目都建在了浦東。

現在,湯子嘉更是堅定地表示,未來十年,上海仍然是湯臣的戰場。“事實上,我們自1992年進軍上海以來就已經做好了20年的發展大計,至少可以肯定,湯臣還將在上海大展拳腳十年。”

提到如此青睞浦東的原因,湯子嘉認為,一方面是長期看好浦東的發展潛力,同時相對於湯臣的發展目標來説,浦西並沒有合適湯臣要求的土地。

“浦西可供開發的土地面積不夠大,而且障礙多。我們需要地段好、面積大的土地,還要考慮周圍‘鄰居’等一些綜合因素。相比之下,浦東是一張可以畫更美圖畫的白紙。”湯子嘉説。

來源:新浪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renwu/8m7gp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