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技巧(通用3篇)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技巧(通用3篇)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篇1

問小不問大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技巧(通用3篇)

很多父母愛問一個很大的開放性的問題,比如“你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其實,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説非常大,孩子不會跟大人似的給出一個總體評價,他們有的是具體的感受,比如被老師批評時很難受,跟小朋友玩得好又覺得很開心。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裏,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心情。這種宏觀的問題讓孩子很難回答。還有的父母會問今天學了什麼,這也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問題。孩子在園裏有好多活動,不同的課有不同的內容,孩子該從何説起呢,這無疑給孩子一個難題。所以父母要從小處着手,比如問孩子,“今天有畫畫課嗎”,“畫了什麼”,這就是一些非常具體的問題,孩子容易回答。

不否定,只同理

在跟孩子溝通時,家長習慣於對孩子的行為直接作道理上、規範上的評價和糾正,總覺得這是教育,這是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其實,這也會讓孩子不願跟父母説話。楊謹老師説,要先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情感,以同理的姿態跟孩子説話,溝通就不會變得費勁。比如孩子回來説今天中午有個小朋友老做鬼臉,擾得自己沒睡好覺。如果父母一開始就否定孩子説,那是別人的事情,你不用管人家的事,做好你自己就行了。孩子可能再也不往下説了,父母也失去了瞭解孩子的機會。如果換一種方式,問一問孩子那個小朋友為什麼會那樣呢,你當時在想什麼呢……那麼孩子可能就會一直往下説。只有孩子願意説,溝通才能延續下去。

從別人的故事開始

父母想了解孩子在外面的表現,可以先問孩子有關小朋友的情況,比如今天甜甜來幼兒園了嗎,你跟她做什麼遊戲了。孩子聽到這樣的問話,會自然地説起別人的故事,甚至還會滔滔不絕。因為孩子在説自己的故事時,會時刻注意父母對自己行為的態度,是認可還是反對,這事關他在這個家庭的生活質量,而説人家的故事總是更安全一些,不會招來任何説教和指責。趁孩子説得起勁,父母再慢慢地引向自己孩子的故事,問問他做了什麼等問題。通過這種方式,父母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裏發生的大概事情了,也有助於瞭解自己孩子的情況。

蹲下來跟孩子説話

“蹲下來跟孩子説話”,是楊謹老師非常強調的溝通方式。她認為蹲下來,對孩子來説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是父母關心孩子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蹲下來也意味着家長放下權威的架子,和孩子做朋友,用愛與尊重作為引導。蹲下來不僅僅是從身體上蹲下來,而是從心理上蹲下來,瞭解、尊重孩子的需要和獨特性,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思想。

父母為什麼蹲不下來呢?

“這跟父母對孩子的愛的份量和自身的同理心有關,有些善於溝通的父母,善於捕捉溝通過程中的一些細微信號,就容易做到真正地蹲下來。”有些父母總是高高在上,兇巴巴地跟孩子説話,這是為什麼呢?“這樣的父母往往是自己內心有一個很大的痛楚,自己也不願意去碰觸,看着孩子的某些情緒,自己就偽裝一個堅硬的外殼去對待他們,因為他不知道怎麼用柔軟的方式去面對孩子的柔軟,他們內心也怕被擊倒。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自己小時候也未曾被父母蹲下來對待過。他會沿襲父母對待他的這種方式。有些孩子從小是被父母打大的,到了他為人父母的時候,就自然啟用父母曾經的做法。”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篇2

循循善誘,充分的説理,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説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 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古語云:“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跟孩子講道理,應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過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如果一味地數落孩子,責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講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講的道理應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説,也不能苛求孩子,因為大人信口胡説,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大人的要求過分苛刻,孩子是辦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歡吃零食,卻對孩子大講吃零食的壞處,如此,孩子是不會聽從的。

其三,要給孩子申辯的機會。跟孩子説理時,孩子可能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大人應給予孩子申辯的機會。應該明白,申辯並非強詞奪理,而是讓孩子把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才會更加理解你所講的道理,使 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孩子和大人一樣,情緒好時比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見,不高興時則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講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況,在其情緒較好時,對其進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跟他説理,是不會奏效的。

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篇3

青春期剛好是一個敏感的時期,我們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開始慢慢成長。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心事,想擁有自己的小空間,與父母的相處有了一些小別扭,我們慢慢的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而很多父母因為生活、工作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並不能時時刻刻的瞭解或者去學習接觸我們學的的與他們以前所學的不同的東西。然後,我們開始與父母產生分歧,出現代溝。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我們開始慢慢長大了,我們要有這個意識,我們只是慢慢的長大了,但是還處於成長的過程,所以,我們也要抱着學習的心態去與父母相處,因為,父母能把你養這麼大就已經是很厲害的了,他們總有對的地方的,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當然,他們也有與我們的意見不同的時候,有產生分歧的時候,這些都是正常的。世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我們也不必太過於糾結這個分歧,我們可以抱着一顆理解的心去與父母相處。

其次,我們很多人都是不怎麼善於言辭的,父母有時候也是,很多時候人説話是會有不經大腦思考過的,特別是在生氣的時候。所以,如果父母説的哪些話不小心傷害到我們了,請換位思考一下,父母也許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我們自己這樣認為的。説不定有時候父母也是這樣不經意的被我們的話傷到了。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剋制自己的脾氣,如果覺得我們已經長大了,那就更應該剋制自己的脾氣了。不要對無條件包容我們的人肆意的發泄我們的脾氣,那樣也許深深的傷害了愛我們的人,所以要學會試着去剋制自己的脾氣。

我們跟父母有代溝那是應該有的,年齡差在那呢,我們不能要求父母瞭解我們的全部,沒有人能瞭解我們的所有。我們在要求父母做這個,做那個或者買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想,父母是不是也需要我們做什麼,也許只是一句關心的話,也許只是想知道我們過得好不好。在父母對我們説一些會讓我們反感牴觸的話的時候,我們可以想想父母為什麼要這樣説,出發點是什麼?這一切是不是都是為了我們好?不然,有多少人會去勸告一個陌生人,會無端的去跟你苦口婆心的説一大推的話。

父母不善言詞,你也有不好意思跟父母説的話。但是現在聯繫交流的工具那麼多,那麼方便。我們有那麼多的精力去跟朋友相處,就不能抽出一點時間與父母説説自己想説的話?手機短信,電腦留言等等都是可以交流,但是卻不會覺得尷尬的方式。其實,我覺得最好的交流方式還是古老的信件,通過把想跟父母説的話寫出來,你會覺得非常特別,在你給父母寫信的過程中,你會想到很多很多你平時不大能想到的東西。而在父母的回信當中,你也會更加的瞭解父母,發現很多父母不同的樣子。到你長大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與父母交流的信件成為了你的財富,別人羨慕你的資本。

所謂“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無條件包容我們的一切的人,我們要時時刻刻的懷揣着一顆愛的心去感受父母的愛,去理解他們的初衷,存在分歧的地方,好好的溝通,交流,但是不要一味的沉默。與父母的溝通邁出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其實與父母溝通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

標籤: 通用 父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gkmm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