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議案 >

城市建設議案(通用15篇)

城市建設議案(通用15篇)

城市建設議案(通用15篇)

城市建設議案 篇1

關於加快温州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建設的議案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温州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推進,人口在中心區高度集聚,對城市中心區交通產生了巨大的壓力。雖然先後5屆市政府連續努力,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新建和拓寬了眾多的道路,但是我市現時的道路系統仍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交通擁堵已成為阻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影響人民工作生活的突出矛盾。國內外城市建設的實踐經驗證實,單純依靠增加道路交通設施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而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是主要的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加快我市軌道交通規劃和建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是解決人民羣眾“出行難”的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從當前我市交通現狀來看,城市核心區的相當多路段高峯時段已呈飽和,擁堵路段越來越多,擁堵延續時間越來越長。以交通秩序混亂、安全保障水平不高、運輸效率低下為特徵的“出行難”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羣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成為影響人民工作、生活的突出矛盾。建設軌道交通,是落實市委、市府提出的公共交通優先戰略的一項決策,是優化我市生活環境的重大舉措,更是兼顧眼前和長遠的羣眾根本利益,擴大市民出行範圍,節省出行時間,解決羣眾出行難矛盾的一項民生和民心工程。

2、是順應温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建設沿海產業帶、建設温州大都市,是事關今後温州全局和長遠發展的兩大主題,而加快以交通為重點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這兩大主題的

前提條件和基礎。軌道交通的建成是一個都市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象徵和體現,它完善了城市的基礎設施,提高了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從而調整和優化我市發展佈局,為沿海產業帶平台建設和大都市建設提供必要和必須的交通環境,從而增強了城市功能。

3、是提高温州整個社會運行效率的需要。公交車、出租車、和私家車因為不具有準點到達功能而制約了它們的運行效率;與其相反,軌道交通運輸車以其快速、準點、運量大的絕對優勢,不僅使大量人羣節省了出行時間,而且滿足了他們準時到達目的地的需求,從而提高了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

4、是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城市交通方式。軌道交通具有節約土地、運量大、耗能少、污染小、環保等特點,是資源節約型、環保型的城市交通方式。據國外統計資料表明:在土地佔用方面,公交車單位乘客佔用土地面積0.9m2-1.6m2/人,小汽車單位乘客高達26.7m2/人,而地鐵則只佔0.1m2/人。我市城區土地已是寸土寸金,再大量增建、擴建道路交通顯然是不可取的。在能耗方面,公交車和小汽車的能耗分別是軌道交通的3倍多和12倍。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市近年來機動車快速增加,尤其是牌照放開後,私家車數量更是突飛猛進;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已佔城市大氣污染物的40%以上。加快實施利用電力推動的軌道交通建設,可以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改善城市空氣的質量,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5、是改變我市城市交通滯後局面的需要。在我省,杭州和寧波兩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熱火朝天地進行,這兩個兄弟城市的地鐵建設已按規劃鋪開。而我市的軌道交通處於規劃的前期。由於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含量高、影響面廣、時間跨度長,必需提前準備,未雨綢繆,等到交通擁堵不堪時再來研究,很可能為時已晚。

二、我市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條件已具備

1、物質保障條件已具備。據市統計局今年3月27日發佈的《温州市20xx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表明,20xx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達790.1萬人;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7.03億元;全年完成客運量已大大超過20xx年的26148萬人,即單向高峯遠遠超過1萬人/小時,接近3萬人/小時。換句話説,20xx年,温州的人口規模、經濟指標、客流規模指標均已符合國辦發[20xx]8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中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輕軌申報的基本要求並接近發展地鐵的基本要求。

2、現在啟動我市軌道交通在時機上比較有利和合適。國家“”規劃中明確提出“有條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羣地區把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優先發展領域”的發展戰略,表明國家對軌道交通已經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而且,軌道交通工程浩大,技術要求高,相當部分是地下開挖作業,一條線的開工到建成往往需要5年以上時間,因此,應該超前規劃和建設,決不能等到城市

交通擁堵不堪時才建設。

3、我市城市中心區的主要路段交通流量已飽和,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而建設軌道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的最有效措施。

4、“出行難”已成為全市居民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和突出矛盾,不僅影響了廣大羣眾的生活工作,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瓶頸”問題。

三、幾條建議

1、建立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要向杭州、寧波兩市學習,儘快建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發改委、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國資委、財政局、交通局、環保局、監察局、鹿城區政府、甌海區政府、龍灣區政府等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温州市軌道交通規劃與建設領導小組,同時將現存的温州市鐵路建設領導小組撤消或合併在新建領導小組之內,並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2、抓緊編制《温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及相關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預測、預研報告。

3、組織專家論證並落實《温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中尚未確定的軌道交通結構形式。

4、在列入《温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內容中的温州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規劃中,對擬建的“快軌1號線”、“快軌2號線”、“快軌3號線”沿線途經温州城市中心區的地下部分要有前瞻性的規劃和設計,建設為地鐵規模。

5、鐵路温州新客站啟用後,把原火車站改建為温州的軌道交通樞紐。

讓代表們深感欣慰和振奮的是,3月19日,我市首個科學的、規劃在先的濱江商務區地下空間利用規劃方案通過會審。該方案將未來地鐵建設納入整體框架,將地下第二層設計為未來地鐵站台兼車庫,超前地發出立體開發地下空間資源的強音。雖然該方案還只是個案,但是説明本屆政府對城市主要功能區建設的信心和規劃在先的新理念。

我們期盼:温州城市軌道交通早日結束規劃,這項重大民生、民心工程,能早日開工建設並建成。

城市建設議案 篇2

近年來,隨着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區建設管理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市委、政府提出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總體目標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城區專項規劃編制不到位,與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目標有較大差距。我市城市總體規劃雖於20xx年修編批准實施,但城市控制性詳規及專項規劃等重要規劃不完善,且在具體實施中,規劃變動隨意性大,導致城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相協調等問題出現。

2、城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到位,與完善的整體服務功能體系有較大差距。近年來,市委、政府雖然加大了城區基礎設施配套資金的投入,使我市城區基礎設施配套整體服務功能體系有了較大的提升,但由於原有的基礎設施配套較為滯後,與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的宜遊、宜商、宜居環境要求及完善的城區基礎設施服務功能體系不相適應。以至出現城區框架拉不開,道路交通擁擠,環衞設施差,排水排污管網不暢,中心農貿市場及棚户區改造建設速度緩慢。以及合福高鐵即將開通,對接高鐵的路網建設、優化城區交通體系和相應城區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等瓶頸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3、城區建設管理力度不夠、管理手段滯後,與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目標不相適應。隨着我市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建設管理的難度加大,城市建設管理等職能部門專業化和依法管理水平整體發揮不夠,難以適應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科學、規範、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要求。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步伐,我市城市建設和發展應緊緊圍繞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及迎接高鐵時代到來的總體要求,持續按照“一二三五五”發展戰略,深化“項目落實年、爭創文明城”工作主線,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障城區建設按照“拉開城市總體框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目標,實現科學、有序的發展。因此,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城區建設步伐,提出以下建議和措施:

1、如大城市建設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力度。

結合我市“六-五”普法和國家級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開展,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宣傳欄等載體,多種形式廣泛的向廣大市民大力宣傳城市建設管理法律、法規及城市文明公約。同時建立健全市、鄉(街)、村(居)三級宣傳網絡,充分發揮鄉(鎮)、街道、村(居)委員會的作用,不斷增強市民知法、守法以及主動參與城市建設管理意識。

2、強化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作用,加快城區專項規劃編制步伐為城區建設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法律保障。

在新修編的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樹立高起點和前瞻意識,認真按照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目標要求,加快我市城區專項設施規劃修編工作步伐,在總規確定城區功能定位和文化定位,明確各功能分區的性質、建築風格、容積率、建築密度、間距、高度等重要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道路面積佔有率、綠地率、停車場、公共交通站點、環衞設施配置等重要專項規劃指標。同時針對現狀實際,正確處理好原有建設項目與新建項目規劃關係,以及項目周邊的相關關係。全面提升城區專項規劃指導作用,有效提升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國際旅遊度假城市建設進程

3、加大城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資金投入,加快城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市財政應加大城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城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保障完善和提升我市城區公共基礎設施整體服務功能體系建設需要。積極發揮武夷山優勢,加強向上對接相關政策。進一步整合資源、盎活資產,拓寬資金籌集融資渠道,積極拓展經營城市理念,運用BT、BOT等多種方式融資,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開發建設,完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投融資平台建設,爭取銀行更多更大的信貸支持。集中財力實施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工程,高標準完成黨校橋徵地拆遷、工業路及濱江大道、中心農貿市場改造建設工作,加快武夷和園二期項目建設,加強和完善城市公園、城市夜景、城市景觀、城區污水處理及管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配套項目建設,以及城市道路、城區建築立面、綠化、電網、管網等改造項目建設。

4、對接高鐵樞紐建設,打通交通瓶頸,完善城市交通網絡。把城區建設對接高鐵站的路網作為工作重點,連接城區、度假區和通往主要旅遊景區的道路及連接線,要儘快建成通車,對制約發展的瓶頸道路建設,應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資金儘快解決。着力做好公共交通的線路設置和站點規劃,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資源,使城市交通的站點設置與高速鐵路站點充分銜接,實現零換乘、零對接。

5、強化功能定位,突出配套設施先行。

以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目標為抓手,進一步強化老城區的功能定位,結合“點線面”工程,分區域進行整治提升及開發建設。嚴格按照“只做減法,不做加法”的原則,充分利用度假區改造提升的成功經驗及模式,配套設施先行,適時啟動老城區整治提升工程,分階段有選擇的開展城區主街遒示範段立面改造工作,實施城區架空纜線下地工程,落實部分公建單位退地還綠措施,凸現城市文化,做美做靚城區。

6、建立規範、科學、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機制。

規範、科學、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機制是確保我市城區建設管理全面圍繞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目標,科學、有序、順利開展的關鍵。從有利於提升和加快城區建設管理步伐出發,應加強與城市建設有關的規劃、國土、綜合行政執法、環保、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配合,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城市建設與管理各環節形成統一、協調、高效的管理體系。同時積極探索建立規範、科學、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新機制,進一步加大城區建設要素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徵、安、迂工作機制,強化“責任單位負責、項目業主落實”分級管理機制,堅持“安置在先、連片徵地、整體推進”原則,集中人力、集中財力突破城區建設發展瓶頸,全面加快落實城區建設各項工作。以進一步適應新形勢下加快建設國際旅遊度假城市步伐建設與管理的需要。

城市建設議案 篇3

市人大代表關於建設生態城市的建議議案

關於建設生態若干建議

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分享其公共承載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於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複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在生態

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加強環境立法,提高環境管理效率為手段,作為我市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立足點。

2、要規劃好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幾個問題

建設生態城市首先要做好規劃,在規劃中要根據我市生態現狀和發展目標,優先考慮生態城市建設的城市經營成本問題、人力資源轉化問題、區域生態安全問題、以及增長空間控制問題,從而使城市生態設計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

3、要加快形成五位一體的生態城市建設基本思路

把培育生態文化、塑造生態主體、構築生態產業、優化生態環境、創新生態制度等方面作為生態城市建設抓手,綜合全方位考慮才能真正又快又好地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4、走均衡城市化之路建設生態城市

社會經濟城市化存在三種類型:滯後性城市化、均衡性城市化、超前性城市化。唯有均衡性城市化才能既確保資源充分利用,城市發展水平符合城市承載能力,又能避免用地緊張、環境惡化、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等“城市病”的出現。

城市建設議案 篇4

吳忠市人大會關於調查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的議案

為了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人民羣眾飲水安全,根據市人大會20xx年工作安排,市人大會調查組8月12日開始對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進行調查,並於9月份召開的市第四屆人大會第20次會議上,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同時,就此項工作開展專題詢問,現將有關事宜建議如下:

議案主要內容

一、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情況

(一)城市水源地劃分及建設情況;

(二)城市水源地保護部門責任落實情況;

(三)城市水源地水質監測情況。

二、飲用水供應系統建設情況

(一)輸水、供水管網建設情況;

(二)供水安全生產情況;

(三)城市供水及居民終端用水水質達標監測情況;

(四)城市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建設情況;

(五)供水管理服務情況;

(六)市區飲用水供需情況。

三、市四屆四次人代會“關於實施市區城市供水水質提標改造工程的議案”辦理進展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市建設議案 篇5

××省人民政府

關於加強漁港建設的議案

×府[]××號

省人大常委會:

我省共有漁港117個,其中國營漁業基地3個,一級漁港13個,二級漁港16個,三級漁港85個。到目前為止,經縣(區)人民政府認定,由國家農業部批准頒佈為漁港的有96個,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漁港建設在各級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認真貫徹“民粉公助”的方針,多方籌措資金,整治建設漁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略)

但是,由於對漁港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資金的投入少,各項管理工作跟不上等原因,我省漁港建設仍然跟不上漁業生產的發展需要,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漁業碼頭泊位不足,漁船裝卸困難。有的漁港生產回港靠不了岸,只好停泊在離岸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港池或航道上,魚貨和其它物質裝卸非常困難。有的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港池航道淤淺嚴重。全省有45個漁港的航道、口門及港池嚴重淤淺,漁船往往要候潮進出港,一般情況下要用小船到口門駁運魚貨返港,經常發生擱淺或沉沒事故。

三、避風塘少,避風設施差,漁民生命財產安全缺乏必要的保證。全省有三分之二的漁港未建避風塘,有的市縣漁港連一個避風塘也沒有,目前全省真正能抗禦十二級以上台風的避風塘為數很少。

四、漁港設施不配套,社會化服務水平很低,不少漁港仍然處於自然港灣的原始狀態,連基本的供水、供油、供冰和修船設施都沒有。

五、漁港管理不善,港區、岸線和後勤用地被蠶食、侵佔的現象日益嚴重。

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省政府決定採取如下措施:

一、要高度重視漁港建設。省政府認為,我省漁港建設滯後,日益嚴重地制約了我省海洋產業的發展和海洋優勢的發揮,已經到了非徹底整治不可的時刻。因此,要求沿海各級人民政府一起動手,共同加強對漁港建設的領導,把漁港建設納入省和各地國民發展計劃,在資金、項目、技術以及其它方面,給予優先安排支持,加快漁港建設的步伐。

二、堅持“民辦公助”的方針,增加漁港建設的資金投入。根據全省漁港建設的現狀和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省政府擬從1994年至x年,每年省、市、縣、鎮財政安排漁港建設專項資金8000萬元左右,10年共投入8億元左右,對全省29個一、二級漁港和一批有影響的三級漁港進行全面整治和建設。在每年投入中,省財政負責25%,漁港所在地的市縣財政負責25%,鄉鎮級和漁民負責50%。按比例省每年投入20xx萬元。市縣兩級負責的資金也要求各市、縣列入同級財政計劃安排,保證資金的落實。對省政府審查同意的整治建設漁港及其配套項目,經論證評估後,省、市、縣各級建設銀行要給予優先貸款支持。

三、制定和落實各種政策,逐步建立漁港建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的新機制。

(一)引進市場機制,實行漁港建設和開發相結合的方針。

(二)國家建設需要使用漁港水域、岸線和漁港區後勤基地的,必須事先徵得當地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並實行徵收漁港建設補償費。

(三)鼓勵外商投資建設開發漁港。

(四)國家對我省漁港建設基金從x年至x年,給予免徵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考慮到漁港建設基金是漁民集資的,不屬於國家行政事業性收費,期滿後,省政府將積極爭取國家予以繼續免徵。

四、認真搞好漁港規劃、加強漁港管理。

(一)抓緊制定我省漁港建設總體規劃。

(二)加強漁港的管理。

(三)健全漁港管理機構。

(四)制定漁港管理法規,實行以法治港。

以上意見妥否,請審議。

××省人民政府(印章)

x年×月×日

城市建設議案 篇6

寧於對汾屯路、淨寧路等 道路進行改造的人大議案

寧境內交通主要有“兩縱兩橫”四條路承擔,兩縱即杜寧路、淨寧路,兩橫即汾屯路、油西路。除油西路、杜寧路分別於20xx年和20xx年重新修繕後能正常使用外,其他兩條幹道汾屯路、淨寧路基本無法使用。 特別是 穿插鎮區的主要幹道汾屯路以及連接寧固和淨化的淨寧路的破爛不堪嚴重影響了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

汾屯路寧固段,屬S222線,全長約5公里,途徑我鎮左家堡、樑家堡、寧固三村,從20xx年開始路面開始毀壞,當前路況極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路面完全損壞;縣道淨寧路,全長7公里,是連接原淨化鄉至寧重要道路,涉及淨化、營裏、樂、嶽封等11個村,由於使用多年,加之負荷較大,從20xx年開始逐漸破損嚴重,目前已經嚴重毀壞,影響了全鎮將近一半村的農產品外運和經濟發展;我鎮低標準村通工程共完成東張、西張、河西、灘頭、南侯和北侯等11個村,户通工程基本為零。

建議: 交通是促進一個地區發展的先行和保障,在當今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我鎮交通瓶頸已經成為當前寧固發展的第一大瓶頸,全鎮交通路網的建設與完善迫在眉睫,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儘快予以解決。

城市建設議案 篇7

市人大代表關於建設生態城市的建議議案

關於建設生態若干建議

生態城市是全球或區域生態系統分享其公共承載力份額的可持續子系統,它是基於生態學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諧、社會公平和經濟高效的複合系統,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與人工協調、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理想人居環境。在生態

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核心、以加強環境立法,提高環境管理效率為手段,作為我市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立足點。

2、要規劃好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幾個問題

建設生態城市首先要做好規劃,在規劃中要根據我市生態現狀和發展目標,優先考慮生態城市建設的城市經營成本問題、人力資源轉化問題、區域生態安全問題、以及增長空間控制問題,從而使城市生態設計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

3、要加快形成五位一體的生態城市建設基本思路

把培育生態文化、塑造生態主體、構築生態產業、優化生態環境、創新生態制度等方面作為生態城市建設抓手,綜合全方位考慮才能真正又快又好地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4、走均衡城市化之路建設生態城市

社會經濟城市化存在三種類型:滯後性城市化、均衡性城市化、超前性城市化。唯有均衡性城市化才能既確保資源充分利用,城市發展水平符合城市承載能力,又能避免用地緊張、環境惡化、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等“城市病”的出現。

城市建設議案 篇8

從湖北省硒資源開發利用促進會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恩施州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高敬佩,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恩施州委委員、恩施衞校副校長楊琴將帶着寫有恩施地區硒產業發展相關問題與硒知識宣傳普及問題的人大議案赴全國“兩會”,將恩施“硒望”帶到北京“兩會”。

此前,高敬佩與楊琴來到恩施市部分硒產業企業實地調研,參觀生產基地,並詳細瞭解企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隨後,圍繞如何將硒產業發展及中國硒圖•湖北恩施全民科學補硒健康知識傳播公益活動上升到國家層面,得到國家領導重視與支持,專門召開徵求意見會,並期形成更具影響力的關於恩施地區硒產業發展的人大議案。

近年來,恩施市狠抓硒產業發展和硒知識的普及工作。今年1月10日在恩施成功舉辦了首屆硒博會,在硒博會上,共評出30箇中國名優硒產品和51箇中國特色硒產品,硒產品經貿洽談現場完成簽約81億元,其中投資額53億元,採購額28億元。以 “讓恩施之硒造福人類”為主題的中國硒圖•湖北恩施全民科學補硒健康知識傳播公益活動於20xx年9月24日正式啟動,將陸續在中國32個省市中選擇100個缺硒縣級市開展全民科學補硒健康知識傳播活動,招募和培訓1萬名硒圖科學補硒志願者,以硒知識網絡擂台賽和到缺硒地區現場科普培訓活動相結合的方式,使1000萬缺硒和亞健康人羣主動科學補硒。

城市建設議案 篇9

建議議案領銜人:徐代表 時間:x年2月

關於加強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能力建設的議案

一、基本情況

婦幼健康及計劃生育服務是國家基本公共衞生項目的重要工作任務,婦幼保健機構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婦幼事業的健康發展,婦幼保健機構的基礎設施狀況直接關係到婦女兒童健康狀況。

根據《xx省衞生計生委、省編委關於優化整合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的實施意見》(浙衞發[]26號)和《關於優化整合我區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職責機構等有關事項的通知》(椒機編[]25號)部署要求,椒江區婦幼保健所與椒江區計劃生育指導站於x年2月完成機構合併工作,成立了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幼保健院)。

椒江區婦保所目前辦公用户使用建築面積約4200㎡,科室包含婦保科、兒保科、婦科、兒科及綜合科,工作人員81人;椒江區計生指導站目前辦公用户使用建築面積約1400㎡,科室包含業務科、綜合科及辦公室(其中病房所需面積較大),工作人員27人。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基礎設施不足,辦公用房無法滿足科室人員安置。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成立後,在重新規劃業務範圍、調整醫療場地過程中發現,倆家單位業務用房均呈飽和狀態。如放棄計生指導站現有辦公用房,區婦保所現有門診大樓無法安置機構合併後所有科室及工作人員,直接造成新單位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如仍使用原址分散辦公,由於區婦保所及區計生指導站單位相隔距離較遠,則會造成兩套設備、兩套人員配置、兩套管理模式,不利於新單位各科室之間的交流協作,也對羣眾就診造成不便,造成人、財、物的低效利用。且現有婦保所樓下沒有停車場地,羣眾只好違規停在道路兩邊,影響了附近居民的交通。也經常有羣眾拿着違規停車抄告單找婦保所領導要説法,影響了正常的辦公秩序。

2、服務能力不足,婦幼人員配置遠遠低於標準配置人數。根據《xx省衞生資源配置指導標準(-x年)》(浙衞發【】272號)文件要求,轄區內婦幼保健人員配備標準需達到0.29/千人以上(其中婦保人員每1-1.5萬人配備1人,兒保每1.5-2萬人配備1人),x年台州市對區計劃生育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中人員配備考核指標也按此標準設置,按此計算,在未考慮流動人口的情況下,全區婦幼人員就需配置152人。而目前全區在編婦幼人員僅71人(其中婦保所在編人員25人,基層婦保在編人員27人,基層兒保在編人員19人),與標準配備人數相距甚遠,現有的服務能力已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與所承擔的日益增多的婦女兒童保健任務極不匹配。

3、就診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就診羣眾需求。目前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要開展婦保、兒保、“兩癌”篩查、婚檢、國免二胎優生健康檢查、計劃生育四項手術等業務,x年,完成“兩癌”篩查13萬人次,四項手術20xx5例,婚檢6298人,國免二胎優生健康檢查1247人,全年門診量為15萬人次。隨着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我區每年户籍人口新增符合再生育二孩人羣4萬人,預計每年户籍新增出生人口1200——1300人左右,流動新增出生人口800人左右。隨之帶來婦保、兒保、國免項目檢查、取環等服務對象大大增加,預計x年門診量將達到20萬人次,已飽和的業務用房無法滿足門診量不斷上升的趁勢,B超等檢查項目等待時間延長,門診大樓擁擠、吵鬧等矛盾等逐步顯現。

4、醫療設施不足,無法滿足業務發展需求。現有婦保所東邊房間無窗,不通風,不適宜作為醫療場所。又如消毒供應室要求三區劃分清楚(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通風良好,起碼要有三間房間,而現有婦保所僅有一間且不通風。且隨着業務的發展,急需添置乳腺鉬靶X光機1台、彩超2台,全自動大型生化儀1台等醫療設備,但由於業務用房限制了設備的添置。

三、關於加快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建設的建議

婦幼保健工作屬於公共衞生的範疇,是衞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公共衞生問題,政府理應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1、提高政府對婦幼衞生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人事、編辦、衞計等相關部門在婦幼保健體系建設中的職責, 落實相應任務, 確保相關政策的落實。將婦幼保健服務能力建設列入政府工作目標,建立經常性考核評價機制,以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儘早起動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異地遷建工程。為有效緩解各種矛盾,從社會需求和事業長遠發展需求綜合考慮,儘早將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幼保健院)異地遷建,將單位業務用房面積要求擴大至1.2萬平方米,落實建設規劃用地15畝。

3、落實人員編制,加強婦幼人才隊伍建設。落實婦幼保健人員編制,按要求配足婦幼人才隊伍,開展基層婦幼衞生人員知識技能培訓,鼓勵學術交流,加強繼續教育,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崗位培訓,加強婦幼保健人才隊伍建設。

4、加大財政對醫療設施的投入,提高服務能力。加大財政投入,添置醫療設施,在強化保健服務的同時,強化臨牀基本診療服務,整合服務資源,創造優美、舒適、環保、温馨和有特色的就醫環境,滿足婦幼事業發展的需求。

5、加強宣傳與健康教育。制定具體的健康教育計劃,以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中心,通過大眾媒體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婦幼衞生宣傳教育,擴大婦幼保健知識和政策宣傳教育覆蓋面,不斷提高羣眾,特別是重點人羣的婦幼保健意識。

城市建設議案 篇10

關於重視我國河流、湖泊水生態環境問題的提案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由主辦單位環境保護部會同水利部辦理

提 案 人:農工黨中央

主 題 詞:生態,污染,水域

提案形式:黨派提案

內 容:

目前,水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焦點、難點、熱點社會問題。長期以來,全國各地忽視對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且這種忽視所造成的惡果正在越積越重。有河皆幹,有水皆污,濕地消失,地下水枯竭,沙塵暴肆虐,已影響到工農業生產和農作物安全,據有關專家學者的估計,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國民生產總值的1.5%~3%,並且也已經直接威脅着飲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解決好水生態環境問題是當前水利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在由工程型水利向資源型水利轉變、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時期,它對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要以恢復和改善水體功能為目標,實施嚴格的水源地保護政策,加大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力度,逐步形成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和長效治理與管理機制。在此提幾點意見:

一、工業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切實轉變重增長,輕環保的傳統觀念,着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努力降低消耗,減少損失浪費,走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重複用水和循環用水率,最大限度減少工業廢水的排放;三是嚴格實施排污總量控制,根據水環境容量和水質自淨能力,嚴格控制排污總量。

二、居民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措施

第一,加快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並確保設施的正常運行,提高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並達到國家規定的相應標準;第二,禁止向江河港流傾倒各類固體廢棄物;第三,加強船舶管理,對於燃油船要堅持安裝油水分離器方可在江河航行的原則,特別是飲用水源保護區嚴禁未安油水分離器和接油器的船舶進入。

三、面對污染的治理措施

首先,推行生態農業,提倡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嚴禁難以降解的農藥和其他化學品的使用;其次,強化對畜禽養殖業污染物的排放管理,推行養殖——制肥(養魚)——果林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再次,加強對廣大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進入水體的管理,實行污染集中處理,達標排放。

四、建立生態水環境體系

一是應注重利用系統的科學方法治理水生態環境,將環保、水利、林業、國土資

源、城鄉建設等相關工作統籌考慮,在大力治理各類污染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修復,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採用多種治理措施,確保水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二是在強化點、面源治理的同時,堅持流域性整體的水污染防治,按流域的差異分別提出各個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統一規劃,整體佈局,從根本上治理水污染,建立良性循環的流域性水生態系統;三是根據不同級別的水系水質監控斷面的不同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監控監測體系,並按規定逐級上報監測結果,確保流域性水環境水質質量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及時性。

五、加強組織領導

第一,各級政府要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水資源保護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精心組織,對轄區內水資源保護的責任進行細化分工和落實;第二,各有關部門要服從大局,服從長遠,相互之間密切配合,各司其職,決不能有利就爭,無利推諉;第三,各級政府對水資源保護應該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督促有力,檢查有結果,並且一定把水資源保護作為各級政府、各部門領導的首要任務和主要政績之一來加以考核,獎優罰劣。

六、加大立法執法力度

首先,依據國家和省(市、自治區)有關法律法規精神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制定區內水資源保護的實施細則或辦法,使水資源保護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對於掠奪式開發,嚴重破壞水資源以及那些形形色色嚴重污染水環境的行為加大處理力度,掃除水資源保護人為障礙,不斷提升水資源保護工作的權威性。

七、提高環境意識

一是制定和實施長期而全面的全民環境教育計劃,加強環境警示教育,設立青少年環境教育基地;二是完善環境狀況報告制度,定期公佈環境信息,同時開辦環保熱線和網站,完善信訪管理和處理工作,接受公眾監督;三是在相關環境管理和決策制度中,逐步引入公眾參與程序;四是結合節約資源和固體廢物管理計劃的實施,引導公眾養成利於環境保護的消費習慣。

八、加強水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

第一,繼續開展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重點的環境科學研究,加強與水環境保護有關的經濟、體制、法律、文化、教育、統計、消費習慣等軟科學研究,並加以應用,重點發展環保技術服務業;第二,建設水環境污染監控中心,實現水環境監控的現代化,逐步擴大到地區生態系統的監控現代化;第三,建立現代化水平的水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系統和救援隊伍。

城市建設議案 篇11

關於“建設誠信社會”的議案

X人民代表大會:

誠信作為一種傳統的道德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誠信既是道德的基礎, 也是法制的基礎。 各類食品安全領域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咎其原因就是誠信的缺失。誠信缺失、不講信用,不僅危害經濟社會發展,破壞市場和社會秩序,而且損害社會公正,損害羣眾利益,妨礙民族和社會文明進步。為止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政府誠信建設。 因為政府既是社會信用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維持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範者,所以,政務誠信是引導社會誠信的指南針,是第一誠信,處於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核心位置。設立“市長”信箱、“縣長”信箱、“鎮(鄉)”信箱,時時聽取人民的呼聲。

2、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對企業而言,誠信是一種企業經營文化和價值理念,是企業的形象展示和聲譽保證,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企業應該承擔的基本社會責任。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在進一步完善現有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讓失信者無機可乘, 在經濟上得不償失,通過紮緊誠信法律制度的“籬笆”,讓企業不敢冒失信的風險。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及時曝光各種失信行為,讓企業失信者因自己的失信行為受到輿論的譴責和大眾的唾棄。

3、加強我們個人誠信建設,建立和完善個人誠信系統。政府應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誠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通過完善制度、加強教育,努力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使誠實守信者得到保護、作假失信者受到懲戒,為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4、加強誠實守信教育。誠信體系建設必須從娃娃抓起,必須從孩子教育開始,讓孩子從小形成要誠信的思想,講誠信的美德。通過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大力宣揚真、善、美,形成講誠信,講道德,講法律的社會輿論和社會氛圍 ,重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只有這樣,老百姓做好事才會沒顧慮,會有更多的人敢做好事,樂於做好事,這樣,我們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才會更和諧,人民才會更幸福,社會才更美好。

簽名:

時間:X年X月X日

城市建設議案 篇12

案由:知識經濟時代生產投入的主要要素是知識、是人才,軟件業是知識經濟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業,軟件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軟件人才日益成為一種稀缺的生產要素。目前,以微軟為代表的外國軟件企業在中國建基地、建實驗室、建公司,網絡了大批人才,使得軟件人才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對於軟件人才的競爭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國際人才的競爭。北京、上海等城市近幾年來對於信息產業方面的人才一直是一路綠燈。而我市軟件企業人才的招攬競爭也是暗流湧動,甚至在軟件園入駐企業間也存在人才競爭,企業間的人才流動性較大。

案據:我市軟件、互聯網產業主要集中在軟件園。目前,軟件園入駐企業100家,完成產值25億元,税收突破20xx萬元,主園區內企業(不含掛靠企業)70多家,常駐園區企業員工700餘人,掛靠企業近30家,直接員工400餘人。但企業反映人才需求目前都得不到滿足,特別是技術人員,例如寧圖和惠涵的網絡美工、秀漫的3D遊戲和動漫設計、百助的後台程序員等,企業求賢若渴。

我市現有軟件人才呈現如下特徵:一是高端人才不足,除安工大、河海文天學院、師專、安徽冶金科技職業技術學院、x職業技術學院5所高校外,有工業學校、皖江職業教育、馬鋼技師學院、市技師學院4所中職學校以及北大實訓基地、美華學校、視聆通培訓3所民辦培訓機構。5所大中專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年均畢業生本科430人、專科915人,且畢業後多赴發達或沿海城市,在我市就業很少。據安工大統計,該校每年畢業生只有20%左右在我市就業。二是人才和企業需要脱鈎。經走訪企業瞭解,企業所需工作技能和學校課程設置內容不一致,可企業新招員工必須經企業再培訓或老員工帶領實習一段時間後方能上崗。三是人才的結構不合理。企業需求的人才為技術性較強的應用軟件程序員或跨專業結合的網遊3D美工等,但學校教育培訓課程設置注重共性和寬泛的適應性,缺乏特色和實用性。

雖然我市軟件人才狀況有不足之處,也要看到,我市中低端軟件教育培訓學校等機構已經有7家,各院校專業建設熱情很高,學科設置基本齊全,具備了基本的教學設施和基本師資力量,每年有穩定數量的畢業生。針對我市軟件及相關人才需求、現狀、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政府主導吸引軟件人才

一是制定我市相關人才引進培養計劃。二是加大人才引進培養投入。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對人才培養費用進行補貼,對引進和使用人才企業進行獎勵或税費減免。三是加快引進高端人才。市政府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專門進行軟件及相關人才引進。四是放寬人才落户我市條件。目前外地人在我市購房申請商業貸款時,需提供一年以上在我市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税的證明材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層次軟件人才在我市安家落户的積極性,要放寬高層次外市人在我市購房時申請商業貸款的前置條件,以促進人才落户,加速我市軟件產業發展。五是營造舒適的人才就業環境,用事業聚集人才,用感情温暖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用文化融合人才。

二、高校主導培養軟件人才

一是推進“校政企”合作,市內高校要密切聯繫軟件園,繼續深化全市5所大中專院校、4所中職院校和3所培訓機構與園區簽訂的人才戰略合作協議的落實執行,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拓寬合作領域和合作層次,從提供實習基地、舉辦專場招聘會等逐步做起,建立人才實習、招聘、代培訓、訂單培養的機制。二是以市場為導向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緊密聯繫企業需要,調整課程設置;邀請企業骨幹技術人員,講解企業技術方案和需求案例;加強與用人企業聯繫,針對性培養,創造到企業實習和學習機會。三是加大對軟件相關專業的支持。支持學院、系加強自身建設,以企業為來源強化客座教師隊伍建設,逐步擴大相關專業招生數量,擴大招生規模。四是加強畢業生跟蹤調查,及時瞭解校友動向和企業需求,不斷調整教學設置。

三、園區主導搭建人才平台

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園戰略,堅持以人才創業創新推動園區轉型升級的發展路徑不動搖,以創新驅動為發展路徑,以人才引進培養、創業服務、創新孵化為工作重點,努力探索“人才+項目+產業”的創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一是建議由市人才辦牽頭,出台針對軟件人才的專項優惠政策,建設“園區人才活動基地”,增強園區吸引力;二是加強“校政企”合作,拓展市內外、省外高校資源,謀劃好產學研對接;三是通過主題招才、合作招才、“走出去”招才等舉措,以及服務留才、平台育才等創新體系支撐,不斷加快園區領軍型創業創新人才集聚進程;四是強化培訓培養,開展項目實訓計劃,引入多層次的軟件培訓學院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訂單化培訓。

城市建設議案 篇13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城建環保工作委員會接受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所決定的《關於在瀍河區修建洛河大橋的議案》後,在王樹仁副主任的領導下,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和提議案人對議案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論證。建議市人大會將該議案交由市人民政府認真組織實施。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主城區跨洛河道路現狀

我市向南跨越洛河發展十餘年來,跨河交通量激增,雖然近年來我市連續修建和改擴建了六座跨洛河大橋,但這些橋樑都主要位於我市城市區的中西部位置,洛陽橋以東二廣高速以西的廣大地區僅有一座李南線(縣道)跨洛河的李樓公路橋,設計標準低,通行能力十分有限,瀍河區廣大羣眾前往新區必須繞行洛陽橋,不僅致使洛陽橋嚴重擁堵,也影響了瀍河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二、在瀍河區修建洛河大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是完善城市路網結構的需要。在瀍河區修建洛河大橋,不僅能給老城區、瀍河區廣大羣眾前往新區帶來了便利,而且能有力地緩解洛陽橋、九都東路等路段的交通壓力,這從城市規劃和城市交通佈局等方面考慮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是加強了老城瀍河組團與新區的聯繫。大橋的建設不僅能加快推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還將老城瀍河組團與新區直接聯繫起來,必將進一步加快我市的城市一體化進程。

三是落實議案與羣眾的需求、黨委政府的工作相一致。在瀍河區修建洛河大橋是我市社會各界特別是瀍河區廣大羣眾多年來的期盼。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提出了在瀍河區修建跨洛河大橋。這為議案的辦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是國家文物局已初步許可大橋的建設。大橋建設的“瓶頸”是如何處理好對隋唐城裏坊區的保護。在廣大羣眾和社會各界的多方呼籲下,經過市政府的積極努力,國家文物局已經初步認可我市可以在瀍河區修建跨洛河的橋樑,為建橋拿到了“準生證”。

三、修建橋樑的備選方案

經過前期的工作,結合交通需求、地理位置等因素,對初選方案優化選擇後,提出以下兩套方案:

方案一:西線方案,該方案從新街向南跨洛河,沿裏坊路打通至匯通街。該線線形較好,可以更好的承接洛陽橋的轉移交通量,但建設費用較高。

方案二:東線方案,該方案從啟明南路向南跨洛河,沿裏坊路延伸至伊洛路。該線銜接了南北兩條主幹道,但由於選線距離在建的東環路較近,承接交通轉移量小,建設投資性價比不高。

對比兩套方案,論證會上大部分單位傾向於方案一。但是,國家文物局僅僅同意我們在瀍河區修建跨洛河大橋,卻嚴禁向南穿越隋唐城裏坊區。為此,考慮到對隋唐城裏坊區的保護,在裏坊路難以建設的情況下,必須認真解決大橋建成後的道路分流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兩套方案:一是修建濱河南路,連接龍門大道和東環路;二是東延軍民路至東環路。(詳見附件二)

四、對實施議案的幾點建議和意見

市人民政府在辦理落實該議案過程中,應注意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廣泛徵求廣大羣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充分論證建設方案,最終拿出最為科學的建設方案。

二是市政府確定建設方案後,要儘快組織人員和資金啟動大橋建設工作。

三是無論以哪種方式跨越洛河,對隋唐城裏坊區的保護都應該放在第一位。

四是在啟動該大橋的建設之前,要加快東環路建設步伐,為瀍河區居民前往新區增加新途徑。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年月日

城市建設議案 篇14

主要案情:20xx年7月21日,劉某在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上班時,因電力公司在搶修電網,臨時叫劉某過去幫忙,由於事先沒有交代好,劉某誤爬上沒有斷電的的高壓桿上被高壓電擊傷。後被送往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住院治療,雙臂被截肢。20xx年11月25日,經福建南方司法鑑定中心作出(20xx)臨鑑字1943號鑑定意見書,鑑定意見為:劉某損傷達一級傷殘;屬大部份護理依賴,護理期限為20xx年。

爭議焦點:劉某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受傷,但劉某不是電力公司職工,是電力公司為了搶修電網,臨時叫劉某過去幫忙,能否認定為工傷。

案件結果: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由某電力公司按工傷保險待遇賠償劉某136萬元。

法律依據:20xx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低温雨雪冰凍災害有關的行政案件若干問題座談會紀要(法[20xx]139號)第四條規定:“關於工傷認定類行政案件的處理:(一)臨時僱用員工的工傷認定。低温雨雪冰凍災害期間,用人單位為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恢復交通、通信、供電、供水、排水、供氣、道路搶修、保障食品、飲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晶的供應、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等過程中,臨時僱用員工受到傷害的,可視為工傷,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理。”

城市建設議案 篇15

關於要求加大對農村羣眾脱貧致富扶持力度的議案

自20xx年建德市全面開展下山移民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把下山移民列入了為農民辦10件實事之一,按照“遷得下、穩得住、富得起”要求,大力推進下山移民進程。通過五年的項目實施,下山移民羣眾在生活環境、生活水平、住房條件、子女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取得明顯的改變,成效顯著。但由於政策制度、幫扶力度、移民素質、集體土地產權等方面原因,造成已經下山的移民在生產、生活、就業中目前主要以耕種自己的責任田及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維持生存,下山後,失去了賴以謀生的農業土地資源,同時,由於體力、文化素質等各方面原因,很難找到適合他們的就業崗位。加上市場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大了下山勞動力就業的風險,一部分移民下山後,由於無一技之長,難以找到一份合適工作,經濟更加困難。

3、移民生存壓力較大

原住深山區的村民,大部分經濟基礎原就非常薄弱,下山搬遷雖然有政府的部分資金支持,但大部分移民都需要自行支付10多萬元建造房屋,這筆錢對原本缺乏收入來源的高山村民來説是一筆巨大的費用,較大比例的移民在下山後都揹負較多的債務。下山後,無任何生產資料,連吃的糧食、蔬菜都要購買,子女教育支出加大,生活成本壓力驟增。

二、幫助下山移民羣眾脱貧致富的建議

1、加大對下山移民的技能培訓。

以培訓為着力點,以就業為根本,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通過農技培訓班、企業訂單式培訓等,幫助他們掌握高效農業的種養技能,提高就業能力,並提供外出務工信息服務,把農民引向市場,去從事二、三產業,為下山羣眾解決具體就業難題,實現農民脱貧致富。

2、扶持下山移民創業致富。

下山的移民離開祖祖輩輩生活和生產的地方,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開始一個全新的生產和生活,這個適應過程實質上就是創業過程。政府要在移民創業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持下山移民發展個體、來料加工等。特別是要大力培育來料加工經紀人,帶動不能外出的一些老弱病殘農民和中老年婦女創造增收的條件。金融部門應降低信貸門檻,鼓勵和扶持移民發展生產,努力增加收入。

3、加大移民原承包土地的流轉力度。

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拋荒,充實移民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滿足現代農業集約化經營的需要。

標籤: 議案 通用 城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yian/zyoy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