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議案 >

關於教育的提案(通用5篇)

關於教育的提案(通用5篇)

關於教育的提案 篇1

關於制定“在家上學”條例的提案

關於教育的提案(通用5篇)

案由:

“在家上學”又稱“在家教育”,是一種以家庭為主要教育場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師組織開展的教育活動。在家上學起初是流行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種青少年教育成長方式。上世紀中葉,主要在宗教家庭產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得到廣泛認可的教育形式。美國x年有超過200萬的孩子在家上學,佔美國K12學齡兒童的3%-4%。在我國,根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x年發佈的調研報告,我國大陸“在家上學”的學生約1.8萬,以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發達地區為主,最著名的例子是童話作家鄭淵潔在家培養了自己的兒子鄭亞旗。

“在家上學”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有利於克服大一統學校教育的弊端,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有利於多元文化的傳承和多樣化的教育創新;有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個性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習型家庭和學習型個人的建設,順應了社會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是對公立教育單一教育模式的豐富和補充,從而增加了教育的多樣性、選擇性,是學習化時代一種嶄新的教育探索。美國有研究顯示,“在家學習”的學生學科成績普遍好於公立學校學生,而且他們的社會心理和情感指數也高於平均值。“在家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育途徑和選擇,已經得到很多國家和地區政府的認可,美國、中國台灣等地都出台了與之相關的法案或條例。

在我國,雖然“在家學習”已成為相當一部分人真實生活中的選擇,但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20xx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雖然存在着制度創新的空間,在第十四條中規定:“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給予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自主空間,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地方立法對“在家學習”做出探索和規定,但在操作上並不容易。由於沒有完整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歷,“在家學習”的孩子想要參加會考、大學聯考時,學籍不完整導致這些孩子沒有報考資格。因此,“在家上學”者通常採用的做法是事先遞交申請,通過“走後門”在公辦學校保留一個學生學籍,為將來留條後路。但隨着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只有學籍卻不去上學的孩子,可能會缺少學校提供的綜合素質評價記錄,依然會有升學障礙。

“在家學習”的孩子大多來自於家庭收入較高的精英羣體,因此越來越多“在家學習”的孩子選擇了海外留學,導致大批優秀人才和大量教育消費外流。而少數財力不足,無法出國留學的“在家學習”的孩子,則可能因為學籍等各種原因失去進入大學的機會。這些孩子大多個性強,在某方面有獨特的才華,屬於偏才,如果不能進一步深造,將是創新人才培養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損失。

建議:

制定“在家上學”條例,為教育創新提供法律依據。

第一,條例應明確“在家上學”的合法性,並搭建“在家學習”者與學校教育的橋樑。給予“在家學習”者合法的學籍,並制定中國小在家學習的學歷認定辦法,使其學歷得到社會認可;制定“在家學習”者參與會考、大學聯考的具體辦法,使其在綜合素質評價等環節能與考試招生制度對接。

第二,條例中應有對“在家學習”的監督和管理辦法。明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在家學習”的監督和管理權限。辦法中應對“在家學習”如何申請的流程和條件作出明確規定,教育行政部門需定期審核“在家學習”的相關條件和資源是否具備,如學習場地、經費等。

第三,“在家學習”者應與在公立學校學習的學生享受同等的教育福利。凡是按規定取得學籍的“在家學習”者,可以報名參與各類競賽,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在家學習”者,可以依法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的一些福利,例如獲得免費書本和取得一定的政府補助等。

建議辦理部門:

教育部

關於教育的提案 篇2

案 由: 關於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提案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別研究辦理

提案人:

內 容: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民族在任何時代發展文化,必須重視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離開了傳統文化,就丟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發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並將淪為外國文化的附庸。

近年來,正當許多發達國家努力發展自己文化的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具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觀念的淡漠,文化發展的滯後,將會帶來嚴重後果,我們正面臨着西方文化巨大沖擊的考驗。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將文化建設做為戰略任務,制訂了一系列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加快了發展步伐。為貫徹中央精神,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推動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現就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關鍵在教育,教育重點在廣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課堂主要在各級學校。

為使傳統文化代代傳承,實現中國文化的振興和發展,建議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將傳統文化教育做為學生必修課程,列入教學大綱,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內容。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領悟傳統文化精華,弘揚傳統美德,激勵傳統民族精神,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強教師隊伍培養

傳統文化教育質量取決於教師水平。由於多年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及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教師的自身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難以承擔傳統文化教學任務,因此搞好傳統文化課教學,必須從培訓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通過培養訓練,形成一支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國小教師隊伍;一支高學歷,高水平,學者專家型的大學教師隊伍。

三、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建設

近年來,教育部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有關大學和出版部門先後編寫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歷程》等書籍,有的已作為大學傳統文化教材進入大學課堂,為大學傳統文化課教材建設打下了基礎,創造了經驗。希望在此基礎上,集中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強對現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儘快編寫規範化的大學教材。同時,各地要結合本地域特點儘快為中國小編寫好傳統文化教材,並不斷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質量,逐步將全國傳統文化課教學引向健康發展軌道。

四、在縣級以上城市建立中國傳統文化園

借鑑全國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利用博物館、展覽館、公園和現有各類教育基地等場所,為廣大青少年建立中國傳統文化設施和活動,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園,使其成為學生的校外課堂和羣眾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動中心。

五、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輿論環境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拓展傳統文化的輿論空間,在學校、工廠、軍營、車站、機場、碼頭等各種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廣大羣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新聞媒體要通過設專欄、辦專刊,介紹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輿論環境;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創作演出活動,讓傳統文化走上藝術舞台,進入影視節目和文學作品;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完善法規、制度措施,強化全民保護意識,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良好習慣。

關於教育的提案 篇3

教育始終被社會視為推動社會進步有力武器,教育問題倍受關注,義務教育、高職教育、高等教育如今在我國取得了較快發展,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不少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功不可沒,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樣,都是在探索中前進,難免會存在不足,本委現特就此找出相關問題,並提相應解決思路。

一、存在的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31年曆程,改革開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的教育改革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也已進行了15年,其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初見成效,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不少素質型人才。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當今社會尚存的各種與教育息息相關問題:

1、口號天天喊要給中、國小學生“減負”,但現實是學校的實際操作並未給學生“減負”,課餘家教之風盛行,學生負擔未減反增;

2、高等院校為社會輸出的本應是應用型人才,但由於高校教學的專業設置並未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導致課堂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脱節,形成了用人單位難招到合適人才,學生則存在畢業則失業的雙重尷尬;

3、掃盲工作關乎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但在各地的掃盲工作中,教育過程走形式、考試找人代替現象非常嚴重,掃盲率完成得不錯,但實際效果卻事與願違,掃盲工作形式化現象嚴重,這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4、不少80、90後青年,思想浮躁,缺乏鬥志,不願付出只求收穫,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重偏離實際。

如何針對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切實進行教育改革,如何將改革措施落到實處並取得實效,如何矯正身系祖國未來的下一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解決的思路

1、給中、國小學生“減負”,要將具體措施落到實處,把學生“減負”工作責任制層層落實,從政府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到教育部門負責人,到學校校長,再到班主任甚至任課老師,層層簽訂責任書,加強監督考核,形成長效機制,在教育綜合考核評定工作中引入“減負”工作考核指標,實行“減負”工作不落實的一票否決制,不斷規範教育市場,嚴禁學校老師變相給學生加負;

2、高校教育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堅持教育服務社會的方針,加強調研,結合實際深入開展改革工作,將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密切掛鈎,增加工作技能方面的課程,真正為社會及時提供所需人才,同時也解決現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3、掃盲工作形式化,緣於工作方式“一陣風”,監督機制不到位,所以要使掃盲工作真正取得實效,就得將掃盲工作納入經常性工作來抓,加強經常檢查與突擊檢查工作力度,同時建立起暢通的監督機制,接受社會的考評監督;

4、在中、國小德育課程中,應針對當代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課程內容,同時建立起家庭、社會和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引導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於教育的提案 篇4

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

提案人:市政協委員陳

【案由】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成為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分佈在我市農村的一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大多規模小、衞生差、產品質量沒有保證,劣質雜牌食品較為氾濫。而農民又對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識瞭解較少,防範意識和能力不強,食品安全存在很大問題。

【建議】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的食品安全意識,採取農民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提高農民的食品安全辨別能力和依法維權能力。加強監管,健全農村的食品安全網絡,加大專項整治和打假力度,進一步確保農村市場的食品安全。正確引導,規範農村的食品生產(經營)點,教育和指導農民提高食品科技含量,加強對有關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

關於教育的提案 篇5

關於建立區域性週轉材料和機械設備調劑使用平台的提案(設備物資部牽頭辦理)

提案人:

附議人:

隨着裝備分公司盾構施工業務全面展開,切塊分包模式成為主流,盾構項目成井噴模式爆發,藉此契機,從節約成本和精細化管理的角度出發,建立區域性週轉材料和機械設備調劑使用平台,使供需雙方信息暢通,通過對週轉材料及機械設備調配中的信息化管理,杜絕迂迴運輸,長途物流,就近調配,充分發揮小距離、同區域調撥,以減少週轉材料及機械設備的資產投入,提高資產利用。

回覆:目前,分公司正在運行二航局物資管理系統,該系統具備上述功能,隨着公司正在開展的各業務與財務的信息化對接的實施,今後的管理系統將更加優化。

分公司目前已有物資管理信息化平台,廣州地鐵項目已經運行,福州地鐵項目在x年即可上線運行。由於該系統運行需要6人,公司不允許1人採用多個賬號運行該平台。目前除盾構項目外其它項目因物資管理人員少、物資少,暫不具備上線條件。待公司信息化對接完成後,逐步實現在建項目全上線。

標籤: 提案 通用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yian/yp07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