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議案 >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通用19篇)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通用19篇)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

案由:關於深化家庭教育的提案

主辦:教育部

會辦:全國婦聯 財政部

提案形式:個人聯名

聯名人數:2

第一提案人:

聯名提案人:

內容:

目前,很多父母對於教育都非常側重於學校的正規教育,而認為子女的所有學習都應該在學校的框架內進行,而忽略了除學校教育以外的家庭教育。本案旨在就深化家庭教育提出意見及建議,以便在學兒童能在學校受教育之餘在家庭亦能得到適當的教育,更好地做到中國兒童的全面發展。

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市民均於近三十多年享受到豐碩的經濟成果。可是,由於經濟的急速起飛,人民均須努力配合經濟發展的步伐而忽略了對子女的家庭教育。這情況就像香港,大部分在職人士均須每天加班,週末也未必能休息,致使他們對子女疏於管教,將所有責任加諸學校之上。

造成這樣不良現象的元兇絕不是工作忙碌,而是作為家長的沒有受過良好的培訓去做一個稱職的家長。而缺乏基本認識如何做一個好家長,子女又能怎樣取得適當的家庭教育呢?在沒有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只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曾經有一個例子:學校一貫的教育是:馬路如虎口,在行人過路燈顯示為紅色時不可過馬路。但父母則説看看沒有車便可過馬路,不用理會行人過路燈。這個兒子將來究竟會否做一個守法的人,不必深究,但他顯然會因家庭及學校教育的矛盾而感到混淆,這一點才讓人憂慮。

反過來説,香港有些家長亦會有過猶不及的行為,人稱“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他們對子女有很高的要求,在起居生活各方面的照顧無微不至,子女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都由家長代為決定。遇到的一切問題,都由家長去為子女解決。他們會要求子女在任何方面都要第一。這會造成子女失去解決問題及自理能力。

此外,在目前的社會,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亦為人詬病。由於家長沒有受過正統的培訓,對於教育子女可説是各施各法,效果成疑。結果,家長往往將自己的優點及缺點同時傳承給子女,亦可能在有意無意間讓子女學習到一些不良的習慣和嗜好,間接造成了他們將來的隱患。此外,正如剛才所説,這些教育與學校的不盡相同,甚至有衝突,這會讓子女難以明白及感到無所適從。

為着讓家校有更緊密的合作,在香港為數不少的中國小均已成立家長教師會作為家校合作的橋樑。老師和家長可在家教會中互相討論如何能最有效地教育兒童,如何配合,如何達至最理想的效果。家教會中的家長會利用其各自的資源給予兒童一些課室外的體驗,如一些興趣班、參觀等,亦會支持學校舉辦的活動,例如在遊學團中擔任家長義工,協助照顧學生等。這個模式不但可讓學校取得更多更有用的資源開展活動,亦可同時協調家庭及學校教育,以互相彌保不足之處,從而讓子女有一個完善的教育。

鑑於目前狀況,建議進行下列各項以應對:

1.認定學校作為一個培育家長的平台,特別於幼兒園及初小時對家長提供有系統的培訓,包括兒童心理學、溝通技巧,生活技能等的培訓,從而讓家長學習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家長,並讓他們明白學校及家庭的教育是互補的,不能由一方取代另一方的。

2.提供予學校有關的財政及人手的資源,推進及提供家長教育。但須注意的是,推進家長教育絕不可以只靠學校原有的教學資源,因為教導家長必須由已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導師負責。一般的老師只可以作適當的配合。

3.照顧有學習困難或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他們的家長或學校的老師必須接受過特殊的培訓。政府應提供額外的資源予有照顧該等兒童的學校,裝備家長及老師。

4.在幼兒園及初小得到良好根基後,學校可於高小至高中期間提供適當的培訓,讓家長於子女不同年紀時給予適當的支持,配合學校的教育之餘亦可促進家庭的和諧。

5.設計並出版一些教育家長的教材,並予以大力推廣,以普及家長教育,從而培養家長成為稱職的家長,並能對子女因材施教,發揮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6.協助各中國小設立家庭及學校的聯絡組織(如家校合作委員會),以便促進家校合作,讓家長和老師均可整合資源,以便雙方可互補長短,大力配合並達至深度的合作,並舉辦或協辦更多對子女有益的活動,如參觀、興趣班、訓練班等。

7.在學校用地資源不足而不能提供家長教育的地區,政府應考慮在區內另找資源,建立家長教育資源中心,提供支持服務。

8.政府投入的財政及人手資源,應被視為對將來的投資,而不是年度的政府開支。因為有效的家庭教育及家校合作,是解決當代及未來年輕人問題的良方妙藥。

關於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576號(教育類243號)提案答覆的函

鄭慕智等2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於深化家庭教育的提案”收悉,經商財政部、全國婦聯,現答覆如下:

正如你們所言,目前很多父母側重於學校的正規教育,忽略了學校教育以外的家庭教育,而且父母由於缺乏培訓難以對子女進行適當的家庭教育,現有很多家庭教育方式受到詬病。因此,促進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能夠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近年來,教育部指導和支持各地教育部門以學校為平台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不斷拓展家庭教育資源,研究開發家庭教育相關資料,努力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以學校為平台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x年,教育部與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幼兒園、中國小校、中等職業學校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總體部署。家長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面向廣大家長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52萬所中職和中國小幼兒園中,已建立家長學校的約33萬所,佔中職和中國小幼兒園總數的63.5%。20xx年,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建立中國小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要求家長委員會發揮自我教育的優勢,在家長間交流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近年來,在教育部門的推動下,一些地方的中國小通過家長委員會,在解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問題,重點做好品德、安全、健康等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二)學校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x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家長學校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保障家長學校的經費投入。目前,很多幼兒園、中國小校、中等職業學校都為家長學校的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有條件的地區,婦聯組織也多方爭取資源,設立家長學校發展項目,支持幼兒園、中國小校、中等職業學校家長學校建設和發展。街道、社區(村)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整合社會力量,爭取社會資源,從街道辦事處工作經費中專項支出,作為家長學校運行經費。各級文明辦也積極協調支持家長學校建設和發展,有條件的地方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

(三)不斷拓展家庭教育資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只有三者緊密配合,才能形成合力。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新格局,教育部非常重視校外教育發展。20xx—x年,教育部、財政部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設縣級校外活動場所,基本實現了全國每一個縣都有一個綜合性未成年人活動場所。x年以來,教育部聯合相關部委積極利用社會資源開展中國小社會實踐,目前已建成各類主題社會實踐基地491家。“”期間,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分批次支持各省地級市建設150個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各地教育部門利用這些校外活動場所面向中國小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動,鼓勵和引導家長共同參與,促進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緊密結合,拓展了家庭教育服務空間。

(四)研究開發家庭教育相關資料。x年,教育部、全國婦聯等7部委共同印發了《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圍繞該大綱內容組織專家開展了專項課題研究,形成了《現代家庭教育智慧叢書》。同時針對0—2歲、幼兒、國小、國中、高中、特殊兒童、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編寫了7本指導用書,從瞭解和理解兒童入手,針對不同年齡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入新世紀以來,教育部先後遴選確定了180個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了90個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在推進社區教育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和推動家庭教育。很多地方開發了家庭教育相關資料,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北京市朝陽區依託社區學院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編寫《家長手冊》免費向全區所有街鄉及所屬社區(村)派發,並通過社區教育網及手機用户平台向家長推送。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訂《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在豐富指導內容、明確並強化工作職責、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辦好家長學校、統籌利用社會資源、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對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提出了具體要求。教育部將繼續突出立德樹人導向,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努力構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融合的現代教育體系。

感謝你們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2

案 由: 關於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提案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別研究辦理

提案人:

內 容: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民族在任何時代發展文化,必須重視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離開了傳統文化,就丟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發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並將淪為外國文化的附庸。近年來,正當許多發達國家努力發展自己文化的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具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觀念的淡漠,文化發展的滯後,將會帶來嚴重後果,我們正面臨着西方文化巨大沖擊的考驗。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將文化建設做為戰略任務,制訂了一系列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加快了發展步伐。為貫徹中央精神,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推動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現就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關鍵在教育,教育重點在廣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課堂主要在各級學校。為使傳統文化代代傳承,實現中國文化的振興和發展,建議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將傳統文化教育做為學生必修課程,列入教學大綱,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內容。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領悟傳統文化精華,弘揚傳統美德,激勵傳統民族精神,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強教師隊伍培養

傳統文化教育質量取決於教師水平。由於多年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及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教師的自身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難以承擔傳統文化教學任務,因此搞好傳統文化課教學,必須從培訓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通過培養訓練,形成一支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國小教師隊伍;一支高學歷,高水平,學者專家型的大學教師隊伍。

三、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建設

近年來,教育部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有關大學和出版部門先後編寫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歷程》等書籍,有的已作為大學傳統文化教材進入大學課堂,為大學傳統文化課教材建設打下了基礎,創造了經驗。希望在此基礎上,集中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強對現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儘快編寫規範化的大學教材。同時,各地要結合本地域特點儘快為中國小編寫好傳統文化教材,並不斷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質量,逐步將全國傳統文化課教學引向健康發展軌道。

四、在縣級以上城市建立中國傳統文化園

借鑑全國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利用博物館、展覽館、公園和現有各類教育基地等場所,為廣大青少年建立中國傳統文化設施和活動,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園,使其成為學生的校外課堂和羣眾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動中心。

五、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輿論環境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拓展傳統文化的輿論空間,在學校、工廠、軍營、車站、機場、碼頭等各種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廣大羣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新聞媒體要通過設專欄、辦專刊,介紹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輿論環境;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創作演出活動,讓傳統文化走上藝術舞台,進入影視節目和文學作品;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完善法規、制度措施,強化全民保護意識,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良好習慣。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3

關於收回公交經營權由政府統一管理的建議

提案人:劉景愛

內容:

城市公交汽車是與人民羣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交通工具,它是最大民生問題之一。我縣現有城市公交車22輛,全由私人出資購買,產權屬於車主私人所有,分別掛靠在3家公司管理,其中城市公交公司10輛,茂源公司10輛,泰源公司2輛,掛靠公司只收取管理費及其它代收税費。現在縣城只有三條公交線路,分別是1路從塔山下--西門大橋--火車站往返;2路從塔山下——新大街——太鶴大橋——火車站往返;3路從平演村——臨江東路——湖口頭村往返。

隨着我縣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僅此三條公交線路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羣眾出行的需要,原定20xx年8月要開通公交環城路線,但至今仍未能開通。隨着塔山大橋橋頭、石郭苑、新人民醫院等工程的竣工,開通環需公交線路已迫在眉睫。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遲遲不能開通環城路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開通環城路線必定要增加公交數量,增加公交數量要影響私有化產權車主的利潤最大化,他們就要減少利潤空間,同時也影響着茂源公司開往油竹山口方向的客源。在現有利益的驅使下,一部分車主堅決反對環城線路的開通,他們到處上訪,要求自己成立公交公司,以達到公交完全私有化的目的。

我縣道路狹窄、縣城人口密集,私家車日益增多,縣城交通嚴重堵塞,發展城市公交事業可以緩解交通壓力,合理利用資源,給老百姓帶來真正的實惠。為此,我們建議:

一、請縣政府利用公共財政,收回公交工具經營權,由政府統一管理。公交應作為政府行為為廣大人民羣眾服務,真正體現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二、城市道路是公共資源,不能作為一部分人謀取利益的工具,改革現有的體制,由私有化轉變為公有化,才能為老百姓謀取利益。

借鑑其它城市轉變經營模式,如麗水市、江山市等地方的成功經驗。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4

秦和:關於發揮教育優勢助力脱貧攻堅的議案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義所在。20xx年11月下旬,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了到20xx年扶貧開發的總目標,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脱貧攻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最為重要的渠道。通過發展教育,提升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增長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對於促進貧困人口就業、提高貧困家庭收入水平、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具有重大意義。多次指出,“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在這次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脱貧,其中就包括“發展教育脱貧一批”。落實中央脱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教育肩負着重大使命。

近年來,雖然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而言,我國教育公共服務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和羣體差距仍十分顯著。許多貧困地區,同時也是教育公共服務供給最為薄弱的地區。不少貧困家庭的子女,既難以接受公平且有一定質量保障的基礎教育,也較少機會獲得有效的職業技能培訓。對這一貧困羣體而言,由於教育的差距,直接導致思想觀念保守陳舊和就業創業能力嚴重不足,在人生的起點上就種下了貧困的“種子”,完全依靠自身努力難以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的面貌。為確保如期完成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十三五”脱貧攻堅任務,建議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將治愚、扶智作為扶貧開發的長遠之策和根本大計,對各地教育扶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系統部署,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着力從源頭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一、全面完成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基本實現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標準化。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主要分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特別在一些邊遠山區,有的學校連課桌椅等最基本的辦學條件都難以保障,大班額、超大班額現象普遍存在,當地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仍面臨諸多困難,失學輟學現象十分突出。有調查顯示,一些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的國中輟學率超過20%。大量貧困家庭子女,在尚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情況下就在家待業或進入廉價勞動力市場。“十三五”期間,應加強教育資源統籌和項目整合,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完成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任務,確保貧困地區每一名適齡兒童少年都有機會接受有一定質量保障的義務教育。

二、大力支持貧困地區鄉村幼兒園建設,加快構建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體系。“”期間,我國學前教育發展迅速,鄉村學前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總體上看,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發展嚴重滯後,絕大多數貧困地區鄉村都沒有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嚴重緊缺。國際國內的大量研究顯示,接受學前教育對於兒童智力開發和一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地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貧困代際傳遞的問題,必須從學前教育抓起,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學前教育機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大力支持鄉村幼兒園建設,從最貧困地區、最貧困人口做起,逐步建立和完善學前教育資助政策體系,切實減輕貧困家庭學前教育負擔。

三、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加大對貧困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支持力度。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期間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任務。目前,我國城鎮地區和東部發達地區已基本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落實五中全會關於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要求和部署,關鍵是普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也是一項具有歷史深遠意義的扶貧舉措。普及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一方面中央財政要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貧困地區擴大高中教育資源,完善貧困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健全學生資助體系,着力化解普通高中債務問題。另一方面,要結合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突出就業導向,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避免將高中階段教育完全辦成升學教育。

四、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升貧困地區貧困人羣就業創業能力。在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與勞動力市場的關係最近,直接面向就業特別是青年人就業,在扶貧脱貧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接受職業教育是貧困家庭子女獲得勞動技能、提升勞動力價值的最便捷途徑。做好“十三五”時期扶貧工作,應當格外重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的特殊作用,支持貧困地區辦好一批職業院校。要指導貧困地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重點建設一批特殊優勢專業。要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大力發展面向農村勞動力的技術技能培訓,支持貧困地區學生到東部地區接受職業教育,努力使貧困地區每個適齡青少年都能學會一項實用技能、每個勞動者都有機會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

五、進一步調整完善保障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政策措施,拓展貧困家庭子女縱向流動的通道。長期以來,接受高等教育是貧困家庭子女改變個人和家庭命運,從根本上實現脱貧的主要渠道。近年來,針對農村寒門子弟上重點大學機會減少的現象,國家實施了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計劃,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機會明顯增多,促進農村貧困地區學子縱向流動效應已初步顯現,得到全社會普遍讚譽。但這項政策還不夠完善,在一些貧困地區,存在非貧困家庭子女也享受了這一政策的現象。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在貧困學生精準識別、完善監督機制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採取政策措施,確保這項政策真正惠及貧困家庭子女。

六、加強貧困學生信息與貧困家庭人口信息的對接,實現精準資助。學生資助是教育扶貧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已建立從學前到研究生階段的學生資助體系,從制度上保障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再因貧失學、輟學。下一步,在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資助政策的同時,要在精準資助上多下功夫,貧困學生信息要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有效銜接,精準識別貧困學生。既要做到“應補盡補”,又要儘可能避免資助非貧困家庭的學生,將有限的資助經費用在“刀刃上”,提高資助經費的效益。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5

xx縣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議案審查委員會在大會截止時間內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6件,其內容為:涉及交通方面的5件,村幹部離退休養老保險1件。經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初步審定,確定將“慄鹹”公路修建作議案提出,其它5件轉為建議、批評和意見。

“慄鹹”公路所轄燕子鄉的三個村,鄔陽鄉的兩個村,共計42個村民小組,1200多户,5380人。建成“慄鹹”公路有利於解決5000多人行路難的問題,優化公路格局,縮短鄔陽通往縣城的公路里程和出境里程,打通南北通道,連通相鄰鄉鎮,形成網絡通道。

年月日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6

學生食品安全無小事。多年來,各級部門都非常重視學校的食品安全,取得一定成效。但學校周邊食品衞生管理還存在着很大問題,和人民羣眾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有些問題並未引起有關部門足夠的關注和重視。據我們調查發現,南潯鎮幾乎每所中國小的周邊都有小商店、食雜店,甚至還有大量流動的餐飲攤點。每到放學時分,我們總是會看到這些店裏和攤位旁邊擠滿了學生。有的學生甚至就在邊上的小吃店裏解決晚餐問題,存在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一、現狀:

首先,當前一些校園周邊的飲(副)食品店無證照經營,經營過期食品、變質和“三無”食品。從央視記者的暗訪來看,這些食雜店售賣的多數廉價的食品,多數商品價格在1元左右。這樣的商品有的外包裝上面的地址電話都是虛構的,而有的甚至連生產日期都無標註;其次,部分學校周邊飲食店經營人員不能提供健康證明,加工環境衞生條件極差,原料及成品存放無防護措施,食物來源不清,加工製作質量無保證,餐具無消毒。特別是無證的水煮、油炸食品店及流動攤點都在大膽招攬學生顧客,向中國小生銷售小食品,由於中國小生自我防範意識弱,很容易上當受騙。長期食用這些不衞生、不健康甚至有毒害的食品對廣大中國小生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二、建議:

1、加強對學校周邊飲(副)食店的衞生管理,採取得力措施、督促整改,堅決取締無證照經營行為,依法取締校園周邊衞生條件不合格的各類飲食場所,特別是流動攤點,對不服從管理經營者根據法律法規給予處罰。要把加強對學校周邊飲(副)食店的衞生管理工作列為食品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建立政府牽頭,衞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商局等部門配合的校園及周邊食品衞生監管長效機制,不要只抓階段性整治,要把定時檢查與突擊檢查整治相結合,建立長效性的監管機制。

2、政府,學校,家長三結合,加強食品衞生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在學校中宣傳、普及衞生及法律知識,加強中國小生食品安全教育,以提高學生們衞生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家長,也要讓他們意識到給孩子吃這種食品不僅不能夠給孩子帶來營養,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髮育,甚至會危及生命健康。如果是自己買零食吃的孩子,也要家長做到不給錢或少給錢,配合學校、政府一起普及學生的食品安全常識,提高其鑑別能力。

3、加強校園周邊經營者的法律法規教育,做到户户遵紀、人人守法,提高廣大經營者的衞生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食品衞生環境。學校周邊的交通情況本就不好,在上學和放學期間更是人滿為患。在這種情況下,在小吃店外、路邊攤上買賣食品更是加劇了交通堵塞。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中國小校周邊流動攤點的管理,對流動攤點的擺放位置設立專門的區域,這減少對市容影響,保證道路交通的暢通,也有利於管理。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7

編號: 45

類型:

案由:

處理狀態: 已交辦

建議人: 王

附議人:

承辦單位: 主辦:XX縣財政局,會辦:XX縣編辦、XX縣人社局、XX縣教育局

正文: 建議內容:

X鎮幼兒園是X鎮內唯一一所學前教育機構,服務鎮內15個村、1個居委會,現有在園幼兒230人,受辦院條件限制,分了4個班,人員最多的班達60餘人,幼兒園暫設在X鎮中心國小內,教師全部僱請社會人員,老師無辦公室,幼兒無活動場所。x年,中心幼兒園投入施工,現已順利完工,但因各種條件及體制問題,至今還未投入使用,大門緊鎖,社會傳聞新幼兒園將採取公建民營模式運營,各位家長大多認為民營模式會增加羣眾負擔,大部分家庭將無法承受,且會降低校園安全保障和幼兒生活質量。

建 議:縣政府一是要採取措施,增加各項投入,保證師資和學前教育公用經費,確保新幼兒園x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二是按國家有關政策,保證每個鄉鎮建一所公辦幼兒園的模式,以減輕羣眾負擔,保障幼兒安全和辦學質量。

關於教育經費的議案3

x年,教育部等七部門下發治理教育亂收費規範教育收費工作實施意見,意見中明確指出:“嚴格執行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並明文規定“從x年秋季學期辦開始,每個學校招收擇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收高中學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數)的20,……在3年內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在《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做好x年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對招收擇校生的比例也由x年、x年的20以下,調整為本年新招生數(不含擇校生)的10。

隨着x年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政策的終止,普通高中學校教育辦學經費短缺更是“雪上加霜”。如:福建省邵武一中為省級一級達標高中校,現有教、職工為220人,x年秋季高一入學新生計劃設14個班級,以每班45名新生計,共計招收630名新生,擇校生比例為10,僅能招收63人,每個擇校生高中三年的擇校費為18000元,63名擇校生的擇校費為1134000元,加上630名正取生每人繳納1800元/每年的學費,共計113400元,兩項收入總計2268000元; 220名教職員工的30獎教績效工資、公積金、社保、醫保、失業保險以及年終一次性獎勵等加上學校辦公經費等方面的費用支出,一年的辦學經費支出需在400~500萬元之間,缺口達200多萬元。福建省南平一中為省級重點達標高中校,現有教、職工為302人,x年秋季高一入學新生計劃設20個班級,以每班45名新生計,共計招收900名新生,擇校生比例為10,僅能招收90人,每個擇校生高中三年的擇校費為18000元,90名擇校生的擇校費為162萬元,加上900名正取生每人繳納1800元/每年的學費,共計162萬元,兩項收入總計324萬元; 302名教職員工的30獎教績效工資、公積金、社保、醫保、失業保險以及年終一次性獎勵等加上學校辦公經費等方面的費用支出,一年的辦學經費支出約需600萬元,缺口近300萬元。且南平教師平均工資只有沿海地區教師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此外,近年來為改善辦學條件,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升温的需求,校園內的辦學設施新建和改擴建項目也使得普通高中校、尤其是一些省、市級的重點高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這更讓普通高中辦學陷入“債務深重”的境地。在普通高中學校辦學經費已然是“舉步維艱”之時,出台新的高中學校辦學經費保障機制勢在必行。為此建議:

1、統一省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下撥標準。為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公平、公正地保障基礎教育階段學生享有同等受教育的合法權益,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現階段高中教育發展的真實現狀進行調研,實事求是對高中生均公用經費額度重新認證、核算,科學核定並統一省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對於經濟欠發達的市、縣,財政應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或轉移支付。此外,還應建立健全與辦學成本、物價水平、財力情況聯動的穩定增長機制,以保障普通高中學校教育能穩步、有序的向前發展。

2、儘快清理公辦普通高中項目建設債務。針對公辦普通高中因改善辦學條件而導致的項目建設債務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作為,在清理核實鎖定公辦普通高中債務的基礎上,通過合法途徑減輕、減除公辦普通高中學校債務利息,並規劃減除普通高中校債務的時間表,切實減輕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壓力,防範學校財務風險,促進高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在滿足未來教育發展需要的建設項目,應引導學校科學規劃、勤儉辦學,從嚴審批學校建設項目,嚴格控制學校建設標準,切實落實建設資金來源,建立健全基本建設債務控制長效機制。

3、依法保障普通高中教師的合法權益。依照《教師法》,政府有關部門應努力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本地公務員的平均水平,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對承擔省、地、市示範性高中校、辦學質量獲社會認可且高層次人才相對集中的重點高中,如一級達標普通高中校,應適當增加績效工資總量,以此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穩定教師人才隊伍。

4、對普通高中辦學經費實施有效監管。在出台新的普通高中辦學經費保障機制的同時,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對普通高中教育辦學經費進行有效的監管。確保財政下撥的每筆經費都使用合法、合理,避免辦學經費錯位使用現象;對於普通高中階段教育的資金分配比例應公開、透明,便於加強監督。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8

海南省是全國唯一一個由中央批准建設的國際旅遊島,但目前仍然屬於欠發達農業省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於我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保持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新農村建設,投入大力的財力物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取得顯著成效。但由於種種原因,大部分農村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過度施用化肥,剩餘化肥成分排入流域水系,造成農村的水體污染;過度使用農藥,破壞生態防護功能,增加了農產品的用藥殘留量;濫用飼料添加劑,催生速長禽畜,不僅使肉類品質下降,而且使用者遭到激素物質的污染;禽畜養殖排泄物隨着養殖規模大幅增加,污染周邊水體和大氣環境;農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這些塑料薄膜,大部分以高壓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材料,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掉,這些材料物品是一種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裏經久不爛,已造成土地結構嚴重破壞和地下水污染。

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各級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不夠重視,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加工業污染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加速等環境問題。二是農民的環境意識還比較淡薄,對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係認識模糊,認為解決温飽問題應該放在首位,消極對待環境污染問題。三是村鎮建設未進行科學規劃,過度注重目前的經濟利益,對生態的長遠效益缺少考慮,致使在村鎮建設過程中出現“髒亂差”現象。四是農村環保機構普遍缺乏,目前絕大部分鄉鎮都未設環保專門機構,農村環保經費得不到保證,致使農村環保工作無法開展。五是市縣財政對農村環境治理投資嚴重不足,環境基礎設施不夠健全。六是農村沒有垃圾桶、垃圾池,垃圾距離處理場路途遙遠,清運成本偏高,垃圾無法集中堆放;對動物屍體、農藥瓶等,不經任何處理,隨意丟棄;對垃圾不進行分類,隨意焚燒。農村產業結構單一,面源污染比較嚴重,這也是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

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實現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妥善處理處置則是改善村容村貌的必要舉措。因此提高羣眾的生活環境保護意識,改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是當務之急。為此建議:

一、提高對農村垃圾處理重要意義的認識。

抓好農村垃圾處理,是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促進科學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的客觀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社會持久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證。海南的青山綠水,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品牌,是發展的最大優勢、後勁和潛力,也是海南人民最引以為榮的巨大財富。我們有好的生態環境,但不能在自豪中陶醉,更重要的是擔負起保護好青山綠水的歷史責任。如果海南的生態環境在經濟發展中被破壞了,給子孫後代的生存和長遠發展帶來危害,我們今天的發展不僅會失去價值,而且還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因此,各級政府要把農村垃圾處理擺上重要日程,本着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迅速採取切實行動,大力推進農村垃圾治理,使廣大農村衞生環境有一個大的改變。

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鎮村建設規劃是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長遠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規劃不合理,勢必影響農村的後序建設與發展。建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鎮村規劃工作,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大盤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真正實現城鄉規劃管理一體化。要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綜合考慮道路、水溝、公廁、公共場所、公益事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多種因素,體現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色,高標準搞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城建部門及鎮、村兩級要加強指導,強化服務,使村莊建設科學合理、整潔雅觀。要重新審視和完善現有規劃,對已實施的不符合要求的鎮村建設應儘快制定整治方案,迅速予以實施,以彌補規劃滯後帶來的缺失。

三、多方籌集資金,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保障體系。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瓶頸,關係到環境衞生整治的長久和成敗。政府要“花錢買環境”,可通過羣眾集一點,村自籌一點,鎮收集一點,縣財政補一點,向上級爭取一點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政府要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除安排資金購置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外,還按每人每年5-10元標準安排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經費,解決農村生活填埋場處理問題。另外政府可出台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辦法,分別向鎮區各單位和門店、企業收取垃圾處理費,確保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凡是有集體收入的村,每年從集體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環境衞生整治,各自然村通過“一事一議”村民自治方式籌集垃圾處理經費,確保農村垃圾處理可持續進行。

四、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整治成果。一是設立專門的長期管理機構,配備好專職人員,並綜合應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強對環境衞生工作的長效管理。二是進一步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對重點內容、重點部位要強化措施,一抓到底,不留死角,確保實效。三是強化考核,要層層建立年度目標責任制、督促協調機制和動態管理制度,並嚴格依據衞生村鎮標準採取明查暗訪、互查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年度綜合考核掛鈎,推動整治工作長期有效開展。四是充分發揮村“兩委會”班子在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中的關鍵作用,切實加強村“兩委會”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為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五是以村為單位,建立起業餘的“農村環衞隊”,形成“村收集、鎮中轉、縣市處理”的垃圾處置模式。

五、以嚴格考核、嚴明獎懲為手段,在強化工作問責中建立環境整治“以獎代補、績效掛鈎”的工作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細化部門責任分工,嚴明工作獎懲,強化工作問效,做到目標同向,工作同心,節奏同拍,行動同步,形成工作合力。對認識不到位、工作不落實的按照“垃圾不清清幹部,服務不下幹部下”的原則,直接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用鐵的紀律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成立農村環境整治督查工作組,成員由縣委辦、縣紀委、縣衞生局、縣電視台等單位組成,開展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暗訪曝光。

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環衞知識水平。一要充分發揮電視、宣傳欄等媒體的作用,通過組織參觀學習,使環衞知識深入人心、家喻户曉,努力營造全民動手,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二要深入開展“改陋習、樹新風”和健康教育活動,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羣眾樹立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行為,為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奠定堅實的羣眾基礎。三要對農民進行培訓,學會分類處理垃圾,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各類方法,鼓勵農民建設沼氣池,推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9

今年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霧霾天氣,彷彿一夜之間“霧霾”成了網絡上最熱門的詞。越來越多的人對霧霾產生出了一種緊張甚至恐懼的的心理。四川盆地為全國四大霧霾天氣高發地區之一,自貢也面臨着霧霾天氣的威脅。隨着生態自貢建設的深入開展,我們有必要對霧霾天氣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霧霾的危害及其成因

霧霾,顧名思義是霧和霾。霧主要以水汽為主,霾主要以細的幹塵粒為主,在一定的濕度條件下,霧和霾可以相互轉化。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稱為“霧霾天氣”。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加重霧霾天氣污染的罪魁禍首就是PM10和PM2.50也就是直徑小於10微米和2.5微米的可吸入污染物顆粒。這種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污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霧霾天氣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一是影響身體健康。霾的組成成分包括數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誘發肺癌。還可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二是影響心理健康。陰沉的霾天氣容易讓人產生悲觀情緒,使人精神鬱悶。三是影響交通安全。出現霾天氣時,視野能見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發生交通事故。近來網上報道嚴重的霧霾天氣導致華東地區人均壽命減少5.5歲。

霧霾天氣產生的原因:通常歸納為:1.大氣氣壓低,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2.地面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3.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排放的汽車尾氣加重了大氣污染。4.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5.冬季取暖排放的C02等污染物。

二、霧霾天氣對我市造成的影響

今年1月8日以來,四川盆地出現了多次明顯的霧霾天氣過程,環境空氣污染加重。我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相繼出現超標。從近期PM2.5監測數據看,南湖空,氣自動站日均值在10-243微克/立方米範圍內波動,達標率為46.5%;檀木林空氣自動站日均值在21-236微克/立方米範圍內波動,達標率為25.1%, (標準值為75微克/立方米),匯東新區相對於老城區,規劃佈局相對合理,人口居住密度相對較低,城市道路狀況明顯優於老城區,所以匯東片區PM2.5達標率明顯高於老城區,但仍屬輕微污染,空氣質量屬良好到輕度污染之間。

造成我市PM2.5達標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以燃煤為主的工業企業、汽車尾氣、建築施工和道路揚塵,特別是鴻化、久大舒坪鹽業公司等主要燃煤企業,分佈在城區周邊,加上我市日益增加的機動車,排放的尾氣對我市霧霾天氣影響逐漸加重,況且自貢地處四川盆地,是全國四大霧霾天氣高發地區之一,大氣流通不容樂觀,加上近年來汽車數量急劇上升,嚴防霧霾天氣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減少或消除霧霾天氣,從根本上説,就是要大幅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

三、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嚴防霧霾天氣的建議

(一)加大PM2.5監控力度。一是加大對環保工作的投入,逐步完善我市PM2.5監測儀器設備的配置,其監測儀器數量及監測人員技術應達到國家和省的要求,提高檢測水平。二是科學合理的佈局我市PM2.5的監測點,如在工業集中區和城市居民居住點都佈局。三是充分運用好監測結果,及時公佈我市PM2.5數據,讓領導知情,讓羣眾知曉,有關部門要根據監測數據進行綜合執法和綜合治理,年終作為相關部門的考核條件。

(二)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一是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大力發展水電、天然氣、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儘量減少燃煤的使用。二是下大力氣搞好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盡最大可能減少煤煙排放。三是狠抓企業技改,強化廢棄排放的除塵、脱硫、脱硝的處理。

(三)建設綠色城市,以綠治霾。一是認真做好城市綠化規劃的編制工作。要立足長遠,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制定城市綠化的長遠和近期規劃。建議規劃中市區各主要區域應有與本區域人口數量相適應的區域園林,包括小公園、廣場綠地、街心花園等。二着力提升城市綠化總體水平。首先要加強道路綠化。要做到樹、燈、樓、路通盤考慮,注重綠化與周圍建築及其它元素的和諧統一。其次要加強住宅小區綠化建設。小區周邊主要種植高大喬木和綠籬,使小區與周圍交通要道隔離。宅間綠地要因地制宜,見縫插綠,採用花園型、草坪型、棚架型、庭院型等方式,形成豐富多彩的綠地空間。三是加強城市公共綠地建設。要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綜合利用城區水系,加快市區公共綠地建設。要規劃建設一批規模適宜的公共綠地和頗具自貢文化底藴、特色鮮明的主題街心花園。四是重視商業區和單位庭院綠化。深入開展“花園式單位”創建、綠地認建認養、單位庭院綠化達標等綠化美化活動。五是加強城市立體綠化。積極推廣城市垂直綠化、屋頂綠化、陽台和室內擺花養草,提高城市的俯視綠化效果和空間綠化效益,構建立體型、複合型的綠色空間。為消除霧霾天氣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四)加強環境污染監管工作。一是更加嚴格環保準入制度,高排放、高耗能企業嚴禁進入我市。二是狠抓環保大案、要案、典型案例。刺激和觸動違規超標排放廢水、廢氣和廢渣企業的“神經”,促使其加快環保治理設施的建設,努力實現達標排放。三是嚴格控制建築施工場所揚塵。如,施工現場必須全封閉設置圍擋牆,嚴禁敞開式作業;施工現場道路、作業區、生活區必須進行地面硬化;市區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杜絕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等。四是控制道路揚塵污染。推行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增加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次,切實降低道路積塵負荷;減少道路開挖面積,縮短裸露時間;加強道路兩側綠化,減少裸露地面;所有城市渣土運輸車輛實施密閉運輸等。

(五)多措並舉,形成合力。一是加強對公眾的教育。一方面是要讓公眾對霧霾天氣及其危害有清醒的認識,努力提高羣眾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消除對霧霾天氣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是要告訴羣眾霧霾天氣的應對方法,比如外出帶口罩、少開窗,保持飲食清淡多喝水,適當補充維生素D等,防患於未然。二是完善城市規劃。在規劃中充分考慮城市風向和空氣流通的問題,在城市的入風方向和出風方向嚴禁修建高大建築物,保證城市通風良好。儘可能多規劃一些綠地和城內森林。三是加強車輛和成品油管理。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公車數量,減少車輛的使用率。其次是加強城市公交系統的建設,增強其運載能力,結合我市實際,可以考慮開通城市輕軌。同時引導私家車主儘量少開車出行。再次是要加強對成品油質量的監管,杜絕劣質汽柴油流進汽車油箱。

總之,霧霾天氣應當以預防為主,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遠離霧霾威脅。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0

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衞生安全不僅關係到千家萬户的人身安危和國計民生,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正因為食品安全在社會管理中有着特殊地位,直接關係到人民的身體健康,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是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可以説,保障食品安全是當前維護樂清市社會政治穩定大局的迫切需要!

眾所周知,近10多年來發生在我國的“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溝油”、“毒豆芽”、“染色饅頭”、“毒大米”、“黑烤鴨”、“酸奶”、“塑化劑”等事件影響極壞,引起人民羣眾的普遍擔憂。食品安全已經提到亟待解決的儀事日程之上,競管各級人民政府做出了種種努力,而食品安全的危害至今無法根除。由於食品安全問題涉及面廣,千頭萬緒,加之政府缺乏一個較全面的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各部門職責、權限劃分不清楚,往往使得有的問題陷入了都管也都不管的境地,使得很多食品衞生的違法甚至犯罪行為的勢頭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食品衞生安全也成為當前公眾最為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聯想到我們樂清市的一些“農家樂餐館”、“無證排檔鋪”、“學校周邊的小攤小販”、“街頭巷尾的燒烤經營”、“隱藏在鄉村角落的有毒有害食品加工黑作坊、黑窩點”、和“一些從事違法食品生產、銷售、倉儲、餐飲活動”等都具有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長此以往,不僅威脅我市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將嚴重損害政府聲譽、法制尊嚴和人們對社會誠信、道德建設的信心。

據我瞭解,近年來競管市委市政府相繼出台了與食品安全相關的許多法規章程,初步構建了我市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體系,促進了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化水平,然而,這些法規章程的制定與實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我市的食品安全問題。這主要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尤其是分片分段監管、多部門監管的狀況,不僅造成監管不到位,而且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着交叉和空白地帶;二是生產經營方面存在漏洞,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為追求利潤,違背法律和道德,隨意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有害物質,而政府部門對此監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食品衞生安全方面的違法行為;三是消費者缺乏食品衞生安全意識,不少消費者貪圖小便宜,致使不法食品製造商有機可乘,不安全、不衞生食品具備生存空間;四是執法力度不夠,不排除少數執法者不作為、亂作為、隨意執法甚至腐敗現象,嚴重干擾了維護食品安全工作的正常開展。

鑑於我市存在以上食品安全隱患的實際情況,我建議:

一、認真整治食品生產環節。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加強對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和檢查,建立相應的追溯制度。

二、加強食品衞生安全監測。改革和健全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衞生監控體系,明確責任,消除監管空白地帶。

三、市、鎮(街道)要構建食品衞生安全評估評價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相關標準和相關認證。

四、市主流媒體要加大食品安全衞生的宣傳力度。大力普及食品衞生安全知識,努力做到在全市各個領域形成重視食品衞生安全的濃厚氛圍。

五、市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對於不作為、亂作為、隨意執法、貪贓枉法的行為要及時進行嚴厲的打擊。要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人的處罰、打擊力度,建立嚴格的追究制度,發現一起重罰一起,罰到再也不敢做違法的事情。同時建立嚴格有效的預防和監督機制,從源頭上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六、市、鎮(街道)要強化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食品衞生安全問題根本上是社會誠信問題。因此,要以“抓兩頭、提中間”(即抓標杆示範,抓失信打擊,提升中間企業羣體的誠信水平)為思路,加大誠信體系建設力度;要讓誠信教育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在全社會形成重法治、講誠信、守秩序的良好氛圍;建立生產經營者誠信信息平台,提高失信成本,建立實施“黑名單”制度,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個人,在銀行貸款、建設用地、供水供電等方面形成圍追堵截之勢;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户,採取強硬的治裁措施嚴禁再次從事食品生產經營;要加大對失信、違法等行為的曝光力度,遏制破壞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總之,食品衞生安全關係千家萬户,是一項羣眾性和政策性都很強的系統工程,應動員全市人民共同參與。政府要有步驟地組織食品衞生安全宣傳活動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在每個鎮(街道)、社區、鄉村,設置專兼職食品安全信息員。各鎮(街道)成立食品安全諮詢投訴和救援中心,開通舉報熱線,對舉報製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活動的有功人員實行獎勵,負責受理有關食品安全的諮詢、投訴和應急救援工作,健全食品衞生安全監督網絡,充分發揮社區和鄉村食品衞生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的耳目和幫手作用。只有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人民積極參與,食品衞生安全才有保障,平安樂清才會穩定。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1

黨的xx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措施。我市森林生態環境質量雖與周邊縣(市、區)相比總體上要好些,但隨着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森林資源質量下降,生態環境退化問題已凸顯,對我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不利影響。主要體現有如下六個方面問題:

一是社會破壞森林植被問題突出。火燒山、盜伐林木、造林煉山、非法佔用林地等問題的發生,危害了我市的森林植被安全,造成水土流失。

二是農民羣眾消耗森林資源問題突出。據有關部門測算,全市3.5萬户農户大部分使用薪材做燃料,户平均年燒柴5-6噸,累計年消耗薪材15萬噸以上。加上烤煙、茶葉加工、餐飲業用柴等,全市年用柴消耗森林資源達20萬立方米。且大部分薪材都是闊葉樹幼林。

三是加工企業消耗森林資源問題突出。雖然我市工業耗材與往年比較,有較大減少,近年每年林業部門採伐指標在縮減,但全市現仍有20多家木材加工企業,同時還有幾十家作坊式的鋸板廠,這些企業都在大量消耗森林資源,每年僅消耗闊葉樹原木就達1萬多立方米。有的加工企業業主受利益驅動,非法收購木材。此外,我市周邊地區新上了較多的木製品生產企業,也對我市森林資源保護造成嚴重影響。

四是生產行為破壞森林生態問題突出。竹山墾複、竹林擴鞭採伐竹林中的林木,人為破壞了森林多樣性環境;生產食用菌、燒炭砍伐闊葉林問題仍有發生,直接破壞森林資源。此外,非法開發茶山、果山,砍伐茶果山中的林木等問題仍禁而不絕,造成森林生態的破壞。

五是非法開礦破壞森林植被問題突出。近段時間,一些人員假借探礦名義,未經任何環評等手續,在我市鄉村到處隨意開挖山體,並將棄石、棄土隨意丟棄,有的甚至傾倒入河道,造成對森林植被、山體和河道的破壞,並造成環境污染。

六是羣眾不積極保護生態林問題突出。生態林、水源涵養林其價值主要體現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上,由於禁止經營活動,林農從中受益明顯減少。國家對生態公益林實行補償政策,但由於受財力限制,目前補償實際是管護性的補助,省上每畝每年補償只有5.5元,與實際產生價值相差十幾倍,林農得不到有效補償,對林地劃為生態林反應強烈,甚至出現牴觸情緒。

上述六個方面的問題存在,客觀反映出我市森林資源保護形勢仍不容樂觀。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上更高水平。為此建議:

1、努力增強羣眾保護森林資源的責任意識。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運用各種形式、渠道,廣泛宣傳《森林法》等森林資源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讓我市人民充分認識到保護好森林資源,就是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家園,使人人自覺承擔起保護森林資源的使命。

2、着力限制對森林資源的消耗。一是加快新農村建設,積極推廣使用沼氣、煤炭、電能、太陽能和風能等能源替代薪材,減少農户,加工企業、餐飲業消耗薪材;二是消減木材加工企業,減少木材消耗量。對一些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粗製加工原木,尤其是闊葉木材的小型加工企業,要採取關停措施。對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含量的木製品加工企業,要鼓勵以外購原料為主。嚴厲查處、打擊加工企業非法收購木材。加強原木、薪材的運輸管理,嚴厲打擊盜伐、偷運行為,並禁止原木、薪材外流。同時,不再審批新上木製品加工企業;三是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業。開發生態旅遊項目,變“砍”森林為“看”森林,努力從生態旅遊中增加農民收入;四是加快發展非木質森林資源產業,鼓勵扶持林下種植藥用植物、野生疏菜、野生花卉、養殖禽類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3、完善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措施。一是完善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逐步提高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彌補林權所有者的一些損失。探索建立我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按政府和受益者一起合理承擔的原則,來多渠道籌集補償基金。補償基金可來自:①各級財政補助資金;②從生態旅遊的景點門票收入中提取的資金;③利用水資源產生收益中提取的資金。如開發水電站可從發電收入中提取;④社會各界捐贈的資金等。二是探索建立完善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按照有利於國家、集體和林農,有利於嚴格保護,有利於責、權、利統一等原則,探索、改革完善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機制,切實管護好生態公益林;三是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林權流轉和經營機制,提高林農管山、護林和造林的積極性,提高林農的效益,從而促進管護好森林資源。

4、改變傳統不良的造林營林方式。嚴格限制採伐天然林,禁伐天然闊葉林。對人工林也應採取擇伐,不可皆伐,禁止砍光煉山再造林。不能以發展新種竹類,新植其他林木為名,毀壞森林植被生態;不能以竹林擴鞭,砍光其它林木;不能以發展茶、果業,不論山地坡度陡緩,進行破壞生態植被。發展竹業應向低效疏林地、毛草山地發展,更不可剃光煉山新種竹類;發展茶果業應向緩山坡、毛草地、荒地、荒灘地擴展,切不可毀林種茶果,人為破壞植被生態。此外,林業採伐也應按照砍大留小、砍成留幼、砍密留疏、砍樹留草的原則,進行科學採伐,不進行煉山造林。要逐年減少採伐量,逐步擴大造林。同時,採伐區應按科學定位不得超過45畝,採伐區之間距不得少於200米。

5、嚴厲打擊破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打防結合、標本兼治”的要求,密切協調,認真履職,加強檢查,嚴格管理,及時掌握破壞森林資源的犯罪活動,全方位、多層面布控防犯網絡,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確保我市森林資源安全。對假借探礦名義,亂挖、亂採礦石,破壞山體、森林植被和河道的行為,要嚴厲懲處。禁止再開礦山。

6、建立森林資源保護責任制。一要建立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構。形成聯動機制,定期召開協調機構成員會議,分析形勢,協調部門採取聯動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二要落實保護責任制,各級各部門要明確責任目標,層層落實森林資源保護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有效的保護責任機制體系。各基層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要分片包乾、各負其責,建立護林隊伍,加強巡查,責任到人。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2

關於加強殘疾人文化生活及社會保障的提案

一、案由:

近年來,我市的殘疾人事業有了一定發展,殘疾人的生活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殘疾人的康復、教育、就業和扶貧等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盲道、輪椅斜坡和停車泊位等)有了很大進步。但我們還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把成績估計得過高。與國家要求和殘疾人事業發展較快的城市相比,我市的殘疾人事業發展得還不夠均衡,在一些工作上存在差距和死角。特別是我市對殘疾人事業工作缺乏理性認識,某些工作僅僅流於表面或被動應付,缺少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抓緊抓實;沒有將殘疾人事業當作一張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擴大對內對外影響的政治品牌去打造。因此,有關部門不作為只有安頓勞累之苦,而缺少開拓創新之功。

在殘疾人工作上,我們缺少甚至沒有在國內叫得響的活動、榮譽、名次、品牌。比如,近幾年來,我市沒有舉辦過較大規模的殘疾人文藝匯演和特殊體育運動會;沒有以市政府的名義,對殘疾人自強模範和扶殘助殘先進個人、集體進行宣傳、表彰和獎勵;沒有在媒體上開闢殘疾人事業的欄目或節目以及開展“殘疾人事業好新聞”評選表彰活動;沒有爭辦過全國性殘疾人文體活動或工作會議;殘疾人的特殊教育工作滯後於全國乃至全省水平;福利企業生產出現滑坡,殘疾人就業十分困難等等。

應該強調指出:上述問題的存在,既不是我市沒有經濟實力,也不是受工作條件限制,關鍵在於有關部門對科學發展觀缺乏政治敏鋭力,對建設和諧社會缺少科學理解力,對發展殘疾人事業缺失開拓創新力,所以才導致了我市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不協調、不適應的情況,進而影響和妨礙了殘疾人事業的健康發展。對此,廣大殘疾人頗有微詞。

二、建議:

為了動員社會力量,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及和諧社會環境,儘快扭轉我市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不協調、不適應的局面。

1、成立市殘疾人事業宣傳文體工作組織委員會。組委會主任由市委主管宣傳和意識形態工作的副書記或政府副市長兼任,成員由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文廣新局、體育局、教育局、日報社、總工會、團市委、婦聯、社科聯、文聯和殘聯等部門負責人蔘加。具體組織、領導、協調和指導全市殘疾人事業的新聞宣傳、理論研討、文藝活動、體育競賽等工作。省殘聯下撥到市殘聯政策補助款應透明監督並及時發放。

2、市殘疾人宣傳文體工作組委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部署一個時期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理論研討、文化藝術、體育競賽工作,要求有關部門認真做好有關會議、調研、演出和競賽的籌備事宜;作好“全國助殘日”“世界殘疾人日”“盲人節”“聾人節”“愛耳日”的慰問宣傳慶祝活動;在媒體上開闢殘疾人專欄或手語節目,設立“殘疾人事業好新聞獎”和並對成績突出者進行表彰獎勵;幫助殘疾人作家協會出版“殘疾人作家叢書”,並在資金上予以傾斜;組建市殘疾人藝術團進行巡迴演出,宣傳人道主義思想,展示我市殘疾人良好形象,為殘疾人事業募集資金;組織優秀殘疾人事蹟報告團,向全社會宣傳殘疾人自強不息的事蹟,營造殘健共融的良好氛圍;與國際國內殘疾人組織進行聯繫,開展交流,擴大社會影響,提升我市對外形象等等。

3、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推進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工作。鑑於我市近年來福利企業數量大幅度減少,殘疾人按比例就業難以推進的情況,市政府相關部門應對我市福利企業和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採取應對措施或起草、出台相應的政策,對假冒福利企業進行的清理、整頓;因房租,水電氣,人力等成本增加,對幫助殘疾人就業的優秀企業進行扶持或政策優惠。才能使更多的企業家投入辦慈善。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3

吳忠市人大會關於調查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的議案

為了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人民羣眾飲水安全,根據市人大會20xx年工作安排,市人大會調查組8月12日開始對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進行調查,並於9月份召開的市第四屆人大會第20次會議上,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同時,就此項工作開展專題詢問,現將有關事宜建議如下:

議案主要內容

一、市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情況

(一)城市水源地劃分及建設情況;

(二)城市水源地保護部門責任落實情況;

(三)城市水源地水質監測情況。

二、飲用水供應系統建設情況

(一)輸水、供水管網建設情況;

(二)供水安全生產情況;

(三)城市供水及居民終端用水水質達標監測情況;

(四)城市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建設情況;

(五)供水管理服務情況;

(六)市區飲用水供需情況。

三、市四屆四次人代會“關於實施市區城市供水水質提標改造工程的議案”辦理進展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4

保護好大夥房水庫的一池清水,讓2300萬人用上更加清潔的飲用水。

3月6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孟凌斌和柳長慶分別向大會提出建議,希望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大夥房水源地的保護力度。

大夥房水庫是全國城市供水九大重點水源地之一,是我省中部七個城市2300多萬人口的飲用水源地,對促進遼寧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着更加顯著的作用,保護大夥房水庫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年來,為了保護水源地,省及地方政府都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大夥房水庫的水質完全達到了飲用水的標準。然而,來自水庫上游居民生活污水、農業種植的化肥農藥等污染卻難以根除。

為化解這一隱患,柳長慶代表建議在水源地上游地區發展有機農業,為此,有關企業在東港市建立了4300多畝的綠色生態示範園,採用生物科技、光電技術種植有機水稻,不用一滴農藥,不上一兩化肥,經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省水稻研究所現場測定,畝產有機水稻517公斤。所產水稻,已經通過中國檢驗認證集團365項指標檢測,完全符合有機稻米標準。

目前,相關企業已經在清原滿族自治縣流轉土地3000多畝,按此模式種植有機水稻,未來5年,種植面積將擴大到105萬畝,徹底清除水庫上游地區的化肥和農藥污染。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5

兩會之關於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議案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在活動中相互聯繫的道義憑藉。當代大學生羣體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堅守誠信道德,把誠實守信當作人生的第一要義,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一是大學考試中的舞弊;二是大學生學術研究中的誠信危機,包括畢業論文抄襲剽竊,偽造各類技能證書;三是大學生經濟信用問題,如惡意拖欠學費,不履行助學貸款承諾等;四是大學生求職信用缺失諸如虛假求職,頻繁違約;五是大學生的社會生活的信用危機。

鑑於此,從學校的角度探索大學生開展誠信教育的對策,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瞭如下建議,可以説頗具使用價值。

第一,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人無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觀念。

第二,建立健全大學生誠信檔案。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道德教化的教育層次上,還應當在實施教育的動態過程中,適時把握學生的誠信狀態。內容應包括:大學生本人承諾書、學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品行説明、學習成績、健康狀況、經濟狀況、信用記錄等。

第三,建立切實可行的誠信評價體系。基於誠信檔案,對學生誠信狀況按級別科學分類,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標準,建立誠信測評體系。

第四,完善的誠信監督和懲罰機制。高校的紀檢部門建立科學完備的監督制約機制,用制度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誠信品質。每年定期檢查、核實相關職能部門對學生誠信品德的評價狀況,收集師生反映的情況彙報。

總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一項長期、艱鉅而又緊迫的任務,需要全民參與。全社會要形成統一的道德風尚,柔性的道德要與剛性的法律,維護公共道德秩序,約束非誠信的行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形成良性教育循環的格局。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6

一、案情簡介

劉某給個體老闆王某當司機,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現在王某拖欠工資不給,劉某能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訴王某索要工資?

二、律師解答

在本案中,劉某不能就向王某索要工資問題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劉某雖然未與老闆王某簽訂勞動合同,但勞動關係依然成立,劉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但劉某需要提供證據能夠證明事實上勞動關係的存在,例如:打表記錄、工資條、工作證、工作服、同事等等。但劉某不能直接到法院進行起訴,因為本案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而我國實行的是勞動仲裁前置程序,未經仲裁裁決法院不予受理,即勞動爭議仲裁程序是訴訟的必經程序,勞動爭議當事人要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就必須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不服的,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由民事庭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

三、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7

《關於進一步加大分佈式光伏政策支持力度的提案》

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分佈式光伏發展,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鑫明光(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等會員企業建議:

1.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保障已安裝分佈式光伏的穩定收益。建議將現有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由1.9分提高到3分錢,來解決現有的補貼資金缺口以及未來光伏裝機量大幅增長的問題。針對當前部分百姓不相信20年的光伏補貼政策能夠持續,收益的不確定性導致分佈式光伏發展受阻等問題,建議國家出台文件保障20年補貼的穩定性。

2.出台國家標準對部分建築類型強制安裝分佈式光伏。建議出台國家標準,對滿足以下條件的既有和新建建築強制要求安裝分佈式光伏系統,來促進分佈式光伏的發展:1)年綜合能耗超過1000噸標煤的工業企業;2)年用電量超過300萬千瓦時的商業企業;3)新建建築屋頂面積達20xx平方米以上;4)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高於1.5噸標煤的工業企業。

3.出台政策針對多層住宅小區以及高壓自管小區鼓勵物業安裝分佈式。民用多層住宅由於存在產權共有問題,往往要取得整棟單元樓的鄰居認可才能安裝光伏系統,高壓自管小區的用電也存在產權界定問題。建議出台政策鼓勵小區物業來出面安裝分佈式光伏,並實現與業主利益共享。

4.免除分佈式光伏發電增值税。免除分佈式光伏發電產業的增值税,作為促進分佈式光伏發電的重大財税政策實施。

5.簡化流程解決併網難的問題。建議國家出台政策,簡化和統一併網要求條件與流程。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8

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於20xx年陸續到A建築公司在外省的建築工地工作。期間,該建築公司拖欠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工資合計420餘萬元,夏某等於20xx年1月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了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請求裁決A建築公司承擔工資給付義務,並提交了張某等4名工程承包人制作的欠薪表等證據。

A建築公司辯稱:本案屬於合同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範圍。同時認為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提供的工資表未經己方確認,不具有法律效力。就仲裁主體問題,該公司還辯稱,該案中,該建築公司下屬分公司以總公司名義與B 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外省某工程協議,因這家開發有限公司違約,分公司未進場施工就撤出外省某工程,並終止了與開發公司的承建合同 (但就此A公司未提交相關證據)。因此,A公司認為,本案與自身無關。

查明事實

仲裁委調查發現,20xx年1月A公司承包了B公司的外省某工程,A公司項目部將部分工程發包給張某等4名自然人,張某等4人招用了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在外省工程從事建築工作,其所欠工資數額A公司也無相反的證據加以否認。

裁決結果

該案的裁決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立案後第三天,仲裁委員會認定A公司作為外省某工程的總承包企業,應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承擔用工主體責任。鑑於春節將至,為暫時緩解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生活困難,在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的請求下,先予裁決A公司自收到先予執行裁決書之日起,先行給付夏某等100餘農民工工資120萬元; 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的工資不足部分待開庭審理後再進行終結裁決。

先予執行裁決書下達後,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4條的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當地人民法院先予執行,該部分先予執行款已經執行到位,並兑現給了夏某等100餘名農民工。

第二階段,20xx年2月,當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裁決A公司在裁決書生效之日起15日內一次性給付夏某等100餘名職工工資420餘萬元(含先予裁決執行的120萬元)。

權威分析

該案的審理中,首先需要準確認定用工主體責任。

原勞動保障部 《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認定的通知》 (勞部發[20xx] 12號)規定了認定勞動關係應當具備的四項要件:一是當事人雙方主體資格合法,即一方必須是依法成立的用人單位,另一方應當是符合法定最低就業年齡的個人;二是用人單位各項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包括工資報酬、勞動紀律、獎懲規則等;三是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也就是説勞動者為了獲取報酬,在用人單位的指揮和監督下從事勞動;四是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該 《通知》還特別規定:建築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 (國辦發[20xx] 1號)規定: “在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總承包企業 (包括直接承包建設單位發包工程的專業承包企業)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總責, 分包企業(包括承包施工總承包企業發包工程的專業企業)對所招用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負直接責任”。本案中,相關證據證明,A公司外省某項目部將部分工程發包給張某等4名自然人,A公司作為施工總承包企業,其下屬項目部擅自將工程發包給自然人,由此所產生的後果,應由A公司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其次,需要從嚴把握仲裁裁決先予執行事項。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4條規定:“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仲裁庭裁決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係明確;(二)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 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

由於先予執行裁決書會立即生效且對被執行方來説沒有救濟渠道,仲裁委員會應對適用條件嚴格把關,防止給用人單位造成利益損害。本案處理時正值年關,如不裁決先予執行,將會影響100餘名農民工回家過年,因此,本案適用先予執行。

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 篇19

方城縣人民政府督查室相關工作人員就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進一步保護好南水北調沿渠線鄉村道路建設,從而讓沿線羣眾更好的服務護渠工作”的提案答覆市政協委員時天範。

方城縣人民政府在答覆中談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方城段過境長60.794公里,途徑8個鄉鎮,65個行政村,122個村民小組,是中線工程過境最長的縣級單位,其中獨樹鎮涉及8個行政村、19個自然村。為最大限度減輕工程對羣眾生產生活的影響,自20xx年開始對涉及羣眾影響較大的出行道路、灌溉設施等項目進行摸底排查,並通過設計計劃,先後投入資金4370萬元,對沿線組生產道路、管理道路和灌溉設施進行了復建,基本滿足了沿線羣眾生產生活需要。提案中涉及的韓莊至孫窪道路被毀問題,經核實該道路屬村村通道路,南水北調因工程需要在韓莊規劃一處土料場,佔地673畝,涉及韓莊、孫窪、馬庵三個行政村,為便於施工,方城段第八標項目部借用了韓莊至孫窪村道路並導致原瀝青路面嚴重破損,根據地方道路“誰借用、誰恢復”原則,八標項目部承擔復建任務,在縣政府的高度關注下,現已完成修復。

為確保北上渠水常清永潔,暢通北流,進京入津,方城從幾年前中線開工即開始謀劃,尤其是20xx年9月以來,方城縣委、縣政府在南陽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緊密圍繞高標準打造“生命之渠、生態之渠、景觀之渠”的要求,全力精心規劃建設南水北調中線生態廊道,使之成為方城的民心之渠,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時天範委員指出: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工程浩大存在各種不利因素,確保工程建立在節水、治污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要努力把可能造成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南水北調工程成為可持續發展工程。方城縣縣委、縣政府要保護好南水北調沿渠幹線鄉村道路建設,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從而讓沿線羣眾更好的服務護渠工作,把南水北調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標籤: 議案 通用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yian/4ryg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