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議案 >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有哪些?那麼,下面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內容僅供參考哦。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1

案 由: 關於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提案

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別研究辦理

提案人:

內 容: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民族在任何時代發展文化,必須重視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離開了傳統文化,就丟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發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並將淪為外國文化的附庸。近年來,正當許多發達國家努力發展自己文化的時候,我們卻忽視了具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觀念的淡漠,文化發展的滯後,將會帶來嚴重後果,我們正面臨着西方文化巨大沖擊的考驗。對此,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將文化建設做為戰略任務,制訂了一系列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加快了發展步伐。為貫徹中央精神,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推動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現就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關鍵在教育,教育重點在廣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課堂主要在各級學校。為使傳統文化代代傳承,實現中國文化的振興和發展,建議在大中國小普遍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將傳統文化教育做為學生必修課程,列入教學大綱,納入學校教育重要內容。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領悟傳統文化精華,弘揚傳統美德,激勵傳統民族精神,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強教師隊伍培養

傳統文化教育質量取決於教師水平。由於多年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及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教師的自身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難以承擔傳統文化教學任務,因此搞好傳統文化課教學,必須從培訓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入手。通過培養訓練,形成一支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傳統文化教材,熟悉教學方法,有獨立教學能力的中國小教師隊伍;一支高學歷,高水平,學者專家型的大學教師隊伍。

三、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教材建設

近年來,教育部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有關大學和出版部門先後編寫出版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歷程》等書籍,有的已作為大學傳統文化教材進入大學課堂,為大學傳統文化課教材建設打下了基礎,創造了經驗。希望在此基礎上,集中有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強對現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儘快編寫規範化的大學教材。同時,各地要結合本地域特點儘快為中國小編寫好傳統文化教材,並不斷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質量,逐步將全國傳統文化課教學引向健康發展軌道。

四、在縣級以上城市建立中國傳統文化園

借鑑全國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設經驗,利用博物館、展覽館、公園和現有各類教育基地等場所,為廣大青少年建立中國傳統文化設施和活動,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園,使其成為學生的校外課堂和羣眾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動中心。

五、營造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輿論環境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拓展傳統文化的輿論空間,在學校、工廠、軍營、車站、機場、碼頭等各種公共場所,設置標語、圖片、宣傳畫等載體,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廣大羣眾處處生活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時時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新聞媒體要通過設專欄、辦專刊,介紹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傳統文化研討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形成輿論環境;要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為題材的創作演出活動,讓傳統文化走上藝術舞台,進入影視節目和文學作品;要進一步加強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宣傳,完善法規、制度措施,強化全民保護意識,培養弘揚傳統文化的社會風氣和良好習慣。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2

教育始終被社會視為推動社會進步有力武器,教育問題倍受關注,義務教育、高職教育、高等教育如今在我國取得了較快發展,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不少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功不可沒,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樣,都是在探索中前進,難免會存在不足,本委現特就此找出相關問題,並提相應解決思路。

一、存在的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31年曆程,改革開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的教育改革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也已進行了15年,其間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初見成效,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不少素質型人才。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當今社會尚存的各種與教育息息相關問題:

1、口號天天喊要給中、國小學生“減負”,但現實是學校的實際操作並未給學生“減負”,課餘家教之風盛行,學生負擔未減反增;

2、高等院校為社會輸出的本應是應用型人才,但由於高校教學的專業設置並未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導致課堂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脱節,形成了用人單位難招到合適人才,學生則存在畢業則失業的雙重尷尬;

3、掃盲工作關乎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但在各地的掃盲工作中,教育過程走形式、考試找人代替現象非常嚴重,掃盲率完成得不錯,但實際效果卻事與願違,掃盲工作形式化現象嚴重,這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4、不少80、90後青年,思想浮躁,缺乏鬥志,不願付出只求收穫,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重偏離實際。

如何針對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切實進行教育改革,如何將改革措施落到實處並取得實效,如何矯正身系祖國未來的下一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解決的思路

1、給中、國小學生“減負”,要將具體措施落到實處,把學生“減負”工作責任制層層落實,從政府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到教育部門負責人,到學校校長,再到班主任甚至任課老師,層層簽訂責任書,加強監督考核,形成長效機制,在教育綜合考核評定工作中引入“減負”工作考核指標,實行“減負”工作不落實的一票否決制,不斷規範教育市場,嚴禁學校老師變相給學生加負;

2、高校教育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堅持教育服務社會的方針,加強調研,結合實際深入開展改革工作,將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密切掛鈎,增加工作技能方面的課程,真正為社會及時提供所需人才,同時也解決現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3、掃盲工作形式化,緣於工作方式“一陣風”,監督機制不到位,所以要使掃盲工作真正取得實效,就得將掃盲工作納入經常性工作來抓,加強經常檢查與突擊檢查工作力度,同時建立起暢通的監督機制,接受社會的考評監督;

4、在中、國小德育課程中,應針對當代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課程內容,同時建立起家庭、社會和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引導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於教育方面的提案3

近年來,上幼兒園難,上幼兒園貴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因學前教育資源缺乏、質量不高以及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期望過高所引起的社會矛盾相當突出。

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不足,公辦幼兒園數量不足,企事業單位自辦的幼兒園大多已關閉,民辦幼兒園大部分質量不高,合格的幼兒園又得不到必需的扶植。

現有資源分佈不均,農村、城鄉結合部、西部、城市某些新區幼兒園的配置率很低,政府對幼兒園的投入也有很大差距。對某些幼兒園撥發的經費過高,擴大了官民、貧富差距,奢侈浪費,也不利於幼兒健康成長。

民辦幼兒園得不到政府的經費支持和業務指導,完全依靠學費或導致收費高,或導致質量低,甚至完全不合格。教師和輔助人員大多不合格,政府缺乏監管。

在城市和農村都有不少幼兒進不了幼兒園,特別是農村的留守兒童和城市中的外來人員子女,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也使未來的學生在入學時就已存在巨大差異,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和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原來的幼兒師範學校和專業基本已撤消,相應的專業和學位不足,造成學前教育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下降,人才匱乏。造成

家長和社會對學前教育提出越來越高的不恰當要求,期望值過高,學前教育國小化、成人化,過於注重知識才藝,忽視人格、行為規範、興趣,童真。盲目追求重點幼兒園、實驗幼兒園、國際化幼兒園、雙語幼兒園加劇了入園難,高收費和名目繁多的額外收費。

為此提議:

政府大幅度增加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原則上應保證本地實際居住的學前兒童都能獲得生均經費。對企事業單位及民辦幼兒園,只要驗收、監管合格,應與公辦幼兒園一樣按生均經費額度予以資助。

調整幼兒園的分佈,使公辦、民辦幼兒園的分佈大致能符合學前兒童的分佈,對農村、城鄉結合部、新居民區等資源不足地區要增加投入,切實改變這種狀況,使留守兒童、外來人口中的兒童同樣能進幼兒園。對低保人員及其家庭的救助,應包括學前教育的因素。

規範公立幼兒園的收費,對某些奢華、高標準的公辦幼兒園,要在原收費標準上加收超標準部分,以利社會公正。

在職業培訓和高職、高校中恢復或增設幼教專業,增設幼教類學位,按我國學前教育的需要大力培養不同層次的幼教人才。對現有幼教人員應由政府提供培訓,儘早實行資質准入,淘汰不合格人員。

政府、專業人士、媒體都要普及學前教育的基本常識和科學原理,引導家長和社會理性對待學前教育,避免對學前教育過高的期望和對幼兒的過高要求,正確理解“起跑線”的意義,避免惡性競爭和盲目投入。

在經濟發達地區應考慮提前實施學前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延伸到高中階段與提前到學前階段兩種方案中,建議選擇後者。在其他地區應以普及為主,確保需要進幼兒園的兒童都能入學。

標籤: 提案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yian/dgjo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