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精選17篇)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精選17篇)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

提高師德修養和素養,是新時代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義務教育法》賦予我們的義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理念,樹立教育新風。新的《義務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還有統一性和強制性。這三個基本支點雖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為,但是對於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卻非常關鍵。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通過學習《新義務教育法》這段時間來,我對教育這個事業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精選17篇)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應試教育這根指揮棒的指導下走入了誤區,不少“恨鐵不成鋼”的教師和“望子成龍”的父母心目中“好學生”、“好孩子”的衡量標準就是學習成績,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視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質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卻忽視了做人基本素質的教育。我認為,這其中的”學會做人“應該是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核心。學校是培養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的地方,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我們培養的每一個學生無論將來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須是一個“人”,也就是説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因此,“學會做人”教育應該成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標。

德育滲透並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長期積累,潛移默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的師德、情操、教學素質、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隱形教育的影響,是保證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有良好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過硬的教學本領和基本功,才能使教書育人達到最佳的統一,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用心走進學生心靈,以智取人。以下是本人在教育工作中的心得和體現:

一、生活上的關心,使學生體會到愛心。

俗話説:“話是開心斧,情到自然開。”學生處於發展階段,極渴望自己能作為被關心的對象,又加之現在許多的父母因為工作和掙錢的緣故,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沒有父母更多的關心,教師在生活上的關心無疑是對學生在情感上的雪中送炭。當天氣變冷時,我會及時督促學生加衣服,有時瞭解學生的狀況,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樣學生能體會到教師的温暖,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因為他們得到的不僅僅是老師物質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賦予,他們體會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有一席之地,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樹立了克服困難的決心,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生活上的關心、物質上的幫助,甚至在很多情況下,你一句問寒問冷的話語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潤着學生的心田,愛如清風,如陽光,給學生帶來和諧、温暖。

二、輔導上的耐心,使學生樹立信心 。

學生在校,以學為主,他們的主要活動是學習,主要精力也應放在學習上,但現行大綱的知識要求及教學方式,只對少數學生適宜,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目標過高,特別是評價上重結果,輕過程;重分數,輕品質,許多學生因為一直用功,效果不佳,教師如果再不加以誘導,久而久之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在輔導上,儘量體現分層要求,嚴禁“一刀切”的做法。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基礎、愛好,教師都要心中有數,對成績好的學生,重思路點撥,再讓他們自己思考,對中等生,點撥思路後再根據其反應確定輔導重點,盡力幫助他們饒過或突破思維障礙,對困難生就要從基礎開始,分散難點,分解問題,特別注重輔導後進生是否聽懂,鼓勵不懂多問,教師一一耐心輔導,直到學生清楚明白為止,切不可操之過急。在教師輔導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創造成功,用成功教育激勵學生,盡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使學生樹立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在我所教的班級(一)班有一名學生,平時對學習總是心不在焉,多次教育,均不見成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班上請學生秀一下誰的發音最好,有的的同學推薦這名同學,他果然不負眾望,很流利的把我要求的文章大聲的念出來,而且發音真的標準好聽,我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誇了這位學生一番。從此這個同學象變了一個人,對我安排的各種工做都積極負責的去完成,學習成績也漸起色,尤其是本學期的英語聽力進步很快,現在還是班上英語科早讀領讀代表。

三、課外談心,和學生交心

學生是發展的獨特的工作對象,教師必須經常瞭解學生的心理諮詢狀況,與學生談心,通過學生的語言直接或間接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教師一次推心置腹的談心,一次信賴的目光,都有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做更進一步的交流,但教師的一次微笑,一次期待眼神,温和的語言,學生都能從中有所感悟。而在課外活動中,就有更多的機會,應主動接近學生,以朋友的姿態和學生交談,共同挖掘生活中、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更全面深刻的瞭解他們的心理諮詢。對於外向型的學生,教師可以直接與他們交談,以學生生活中的現象為題材進行交談,瞭解他們對一些現象的認識,分析他們的心理諮詢特徵,對個別問題可以開門見山的提出,如對班上紀律的看法,對學習的認識,對自己的評價等等。對於內向型的學生,教師則必須首先接近他們,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適時加入他們的活動,細心分析他們的言行,或在集體活動中借題發揮,正確誘導,真正從心靈上與學生交流,達到全面瞭解學生心理諮詢狀態的目的。

四、教導誠心,使學生有恆心。

教育如果沒有情感,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應以誠相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不可不結合實際空口説教,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在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要一味責怪,應從造成的危害和影響等方面進行教育,用尊重學生的愛心、誠心換取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主動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養成自律的良好習慣,逐漸達到持之以恆。比如這個學期,班上有兩個小男生在我的英語課堂上,因為一點小矛盾,兩個大打出手,當時情況很惡劣。剛好就要到下課時間了,我沒有大聲的訓教他們,而是先把他們的情緒冷靜下來。下課後把他們倆留下來談心,讓他們知道他們今天的行為時多麼的惡劣,他們這樣做對他們自己,對班上其他同學還有老師造成了很大影響,兩人經過我的開導都意識到自己不該那麼衝動,不該向對方動手,最後兩人在我面前,彼此道了歉,還寫了檢討書。

有這樣一句話説得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沒有什麼都不行的學生,問題在於老師站在什麼角度看,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堅信用情、用愛、用智、用心則是保證學生心理諮詢健康的最好良藥。

五、教育上精心,激發學生學習熱心

課堂教學是師生合作的過程,所謂“師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滲透,相互配合。這就要求教師的授課應精心,促進學生學習熱心。心理諮詢學研究表明,當某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濃厚的穩定的興趣時,他就能積極地思考,大膽的探索事物的實質,對事物的觀察也變得敏鋭,邏輯記憶力也會加強,想象力也豐富,因此,教學上動腦子多用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其次,突出學科特點,多應用直觀教具,設置懸念,遵循“從做中學“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好奇心是先導,求知慾是動力”的教育理念,讓教學的“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的學從“要我學”過渡到“我要學”,進一步發展為“我能學”,教師在整個知識的傳授中切實起到指導的針對性,讓學生自主的邊做邊學。蘇霍姆林斯基説:“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們的手和手指頭接觸到創造性的勞動時,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會覺醒起來。”所以,教學上多為學生創設情景,創設實踐的機會,對學生的發展,教學效率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方法:增補一些趣味英語視頻,英語電影,英語話劇;舉實例突出與生活、社會的緊密聯繫;講課時適當穿插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小故事、科學設想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從而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科情感。這個方法在二班體現得最好,原先壓根不學習英語的個別男生也開口讀英語了,上課也認真做筆記了,雖然他們現在看不見他們的進步,但他們的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心裏,這也是他們的進步。

總而言之,教育要實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師必須研究學生,只有用心走進學生的心靈,講究育人方法,尊重學生人格,民主平等對待全體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聽取他們的意見,耐心細緻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的真誠之心,可獲得學生的尊重熱愛之情。以關心、耐心、誠心、精心喚醒學生的求自信、自律,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發展,成為合格的,對社會有“實用”的優秀人才。這是本人通過學習新義務教育發的心得和體會,也是本人在平時教學中的表現。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2

我這幾天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學習,短短六天的培訓,卻給我帶來了思想上的一次革新,讓我認識到了未來教育發展模式的強大震撼力,感悟到了教育教學的新理念。大家知道,社會在飛速地發展進步中,計算機不斷地更新,人們的觀念也不斷地在變,這個就必然會導致我們的教育方式也要跟隨人的思想而改變。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們擔負着培養未來人才的重任。面對學生一張張渴求知識的臉龐,就會忍不住思考關於他們的未來是什麼。他們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麪對更激烈的挑戰,要想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下一代,就要更新舊的教育觀念,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已進入教育領域,正在成為愈來愈有效的教學手段。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能非常幸運的成為培訓項目的受益者,使我能夠掌握這項技能所包含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思想,對我來説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第一次走進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課堂,聽了主講老師上的課,讓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魅力。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我們每一位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這次培訓中,我們從不明白什麼是“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到後來設計教師演示文稿,扮演學生角色設計學生演示文稿,自己動手建立,上網查閲下載資料,終於理解因特爾未來教育培訓本身就是讓我們不僅要洗腦,還要身體立行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

我們每天在網上探索時,甚至是下載一幅圖片,一段文字等等,都為作業的完成做準備。也可以説,我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作業的,也是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我們要學的東西。其實剛開始做作品時,也存在好多困惑,作品也在不斷的修改,最慘的是,我在第一天完成的介紹我的單元這個演示文稿,竟然在修改過程中不小心被刪掉,急得我直髮脾氣,但因為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再加上放棄休息時間,我還是很快地完成了作業。這裏每一個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任務都在牽動着我們,我們本着做得更好的心態去驅使自己不斷前進,雖然學習很累但我也要克服困難堅持學完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我意識到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勢在必行。是啊,人應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我堅信,我們今天的艱辛和痛苦,一定能換取明天的快樂和幸福!努力吧,同學們,勇敢地接受挑戰,明天會更好!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3

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物質生活有了顯著的提高。我們黨員領導幹部的權力也是在不斷髮生變化,如何正確使用及把握好自己的權力是每個黨員幹部都需要正確對待的問題。翻開《讀本》中一例例觸目驚心典型警示案例證明,少數黨員幹部放鬆了對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抵禦不住誘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淵,以致身陷囹圄,結果令人痛心。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一.我國進入改革開放以來,商品化的大潮來勢洶湧,對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以及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人生取向都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市場經濟的貨幣交換、價值規律侵入了公務活動和黨的生活中來。少數領導幹部沒有經受住商品化大潮的衝擊,放鬆了對自身的要求,出現了“只講實惠,不講理想;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講錢財,不講原則”等現象。我們領導幹部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定自己的信念,牢記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清正廉潔,要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作為自己的目標。

二.權力從產生的那天起,就具有雙重性,是一把“雙刃劍”,這是早已被歷史檢驗證明了一條堅之不破的真理。如果正確運用權力,可以用來有序控制和科學管理社會,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民;相反,如果權力被濫用,就可以踐踏社會公共秩序,貽害於社會,貽害於人民。由於權力的雙重作用,它既可以為社會公眾服務,也可以成為權力佔有者謀取私利的工具;既可以使人大有作為,也可以誘使人走向墮落。因此,黨員領導幹部要懂得權力的雙重性,正確行使權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利益觀,分清私人利益和公共權力的界限,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做到常思貪慾之禍,常除非分之想,常修為官之德,永漠人民公僕的本色。我們一定要用好手中的權力,拒腐防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終生。

三.權力不能沒有制衡,領導幹部不能脱離組織,失去監督。一切權力的運作都需要監督,一切權力的運作也都離不開監督。我們黨員領導們黨員領導幹部的權力必須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監督。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4

進步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極其巨大的影響,其影響波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促使了知識經濟的崛起,世界文化的交匯,各國政治的公開和進一步的民主化。社會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確定,人在一生中不斷學習,發展自己的潛能和不斷選擇未來被認為是人的基本權利。終生學習的重要性更加凸現,終生學習的觀念已被普遍認同。

信息技術在迅速改變社會的同時,也給教育以更大的發展空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它們為教育和學習突破時空的限制,為教育大眾化的同時更加個別化和個性化提供了日益先進的技術支撐。

1.遠程教育以學習者為主體

長期以來,人們認識到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於是在教育理論中不斷探索,提出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然而在傳統教育的`實踐中,受其形式和方法的束縛,卻無法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教育的模式和觀念。在遠程教育中師生處於分離或準分離狀態,教師角色出現了明顯的轉換,由傳統教育中的主導者變為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個組合因素;學習者也從教育的對象變為教育資源的選擇者,利用者。教育技術的界入,使得學習者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確立。當今世界信息量激增,信息傳輸更為便捷,遠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學習資源共享,學習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在人們多種多樣的學習中,學習更是學習者主動的選擇。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歷史地把人推到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上,人必須學會學習,在社會生活中主動地選擇學習,否則就無法生存。

2.多媒體遠程學習材料的設計是憑藉多媒體技術更為個性化的設計

既然遠程教育是以學習者為主體,那麼遠程學習材料的設計就應充分利用教育技術手段之所能,從人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徵出發,考慮下述因素:學習主體的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化需求;不同學習主體對學習時空的特殊要求,人的生理髮展、老化程度和認知特點對學習材料演示的方法、演示時間的要求;學習內容對虛擬學習環境的要求;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對學習媒體的選擇與綜合應用;人的認知、能力、情感的發展特徵與遠程學習形式、過程的相適應,以及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價等等。

這種強調個性化、個別化的學習材料設計要達到的目標是,任何人只要有學習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學習材料,選擇適合個人學習習慣的方式,進行最有效的學習,從而使個性、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3.遠程教育注重對學習者的學習支助

(一)遠程教育有別於傳統教育更具學習個別化的特徵。

學習由學習者控制,學習過程的設計特別要注重對學習者學習支助的設計。對學習者的學習支助要貫穿於學習的全過程中。學習支助,不僅僅是狹義的學習支助,只是答疑和批改作業,還要努力含對學習全過程多方面的的指導。一是要有比較詳細的對個別詳細進行指導的詳細指南。突出學習目標,學習的重點的難點,指導如何控制學習過程,有效地分配學習資源的時間。二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習不同的內容宜採用的不同學習技巧,如何有效地進行自我學習、小組學習和以教師為資源的學習。這要求學習過程有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多種途徑和形式的交互設計。三是要幫助學習者學會自我調節。學習者要學會自我評價,並根據反饋,及時調整目標、內容、方法和進度,以使學習更符合個體的特徵。。這樣,以使每個學習者學會學習,對學習過程的選擇都能達到整體的最優化。

(二)現代遠程教育在終生學習中的作用

倡導終生學習,建立學習化社會涉及眾多因素,諸如:經濟發展的程度、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文化價值的取向,法律保障體系的建立等等。終生學習被普遍認同是社會發展的綜合結果,而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對終生學習的實踐所起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

(1)現代遠程教育是每個人終生學習的最佳選擇

終生學習有許許多多的途徑和方法,現代遠程教育是利用不斷髮展的信息技術所進行的十分人性化。個性化的教育。因現代遠程教育能打破時空的侷限,教育學習資源的豐富,個性化的學習材料設計,有效的學習支助系統,費用相對比較低廉,使終生學習成為可能;現代遠程教育還因其與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人們選擇遠程的方式進行學習,能極大地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學會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學習,從而利於人們在信息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等優勢成為人們終生學習的最佳選擇。

(2)遠程教育促進了終生學習體系的構建

終生學習體系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打破隔離、分割狀態,互相銜接溝通、擴展延伸適應人們終生學習的需要。遠程教育的發展正在使得各級各類教育的功能不斷擴大,有了互相銜接溝通。擴展延伸的途徑,打破了各類教育相互隔離的狀況,以逐步做到相互溝通,使建立終生學習體系的目標能夠成為現實。

(3)遠程教育推進了學習的個別化和個性化

“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提出已有兩千餘年,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為之努力的目標。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作為人的基本權利。從古到今,這些觀念反映到教學和學習上是學習者學習的個別化和個性化。實現了學習的個別化和個性化才能真正體現終生學習的要義。遠程教育因其教育目的、內容、方法的極大豐富和多重組合,學習手段的多元選擇、學習支助的日趨完善等為學習者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大大推進了學習的個別化和個性化。

(4)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教育和學習資源的共享

信息技術的進步使信息在瞬間可以流遍全球,憑藉信息技術,教育和信息資源可以全球共享。由於語言的障礙,至少可以做到用同一語言製作的學習材料在使用這一語言的人羣中共享。中國人口眾多,地區之間的差異比較大,教育和學習資源分佈不均衡,遠程教育能讓經濟、教育落後地區的人們也能和發達地區的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5

xx年10月12日,我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年)》。我在參加集中學習會的同時,還進行了自學。通過學習,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觸頗深。《教育規劃綱要》的制定關乎民族興旺、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對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教育規劃綱要》處處體現着黨和國家重視和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釋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號。下面,我簡要談談自己的兩點學習心得:

一.領會綱要精神,明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內涵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脈絡很清晰,應該説把握住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脈搏。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於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公平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對我們教師來説就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歧視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強化課堂教學,提高資源建設質量,確保教學質量及育人質量。

二. 結合我校實際,大力發展繼續教育

這次綱要將構建“終身教育立交橋”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將努力形成“學習型社會”作為三個戰略目標之一,突顯了黨和國家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的戰略眼光,對於我國實施科教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有着無比重要的意義。

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產業、職業、行業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勞動者的素質有着越來越高的要求。面對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空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及時瞭解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和趨勢,並將其運用於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以不斷地提高和創新,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國家強盛的動力,也是個人發展的必需。21世紀的教育應當是不斷造就人、不斷培養人、不斷髮展人全部潛能的過程。作為指導未來十餘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終身教育立交橋”的提出和實施將使各種教育形式銜接、各種培訓方式並舉、各類學習資源互相融通,為全民終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方便。作為一所現代遠程開放大學,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立足滿足羣眾教育需求,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6

學習“新八德”,提高了我們的道德意識,增強了我們的法制觀念,收穫極大。學習“新八德”與《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通過學習“新八德”教育,我認為一個人成才需具備四個要素:志向、道德、修身能力、學習能力。縱觀古今有作為的人才,其必備條件是有濟世之志,理想遠大,有博愛的胸懷,有聰明才智,有紮實苦幹的精神,有健康的身心。新八德所要培養的人正是具有這些優秀品質的人。志向是一個人為實現奮鬥目標而積極進取的動力之源。俗話説“有志者,事竟成。”學生只有正確立志,才能把握人生成才的正確方向和奮鬥目標;如果沒有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我們的道德修養、文化知識、法律知識增長的願望和動力就不足,很難成長。“孝親、尊師、友學”是成才所必須具備的道德基礎,如果有才無德,則不能稱其為成才,搞不好還會是“危險品”。只有孝親,才能感恩博愛,才能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熱愛事業;只有尊師,才能着重他人、善待他人,才能着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道德文明;只有友愛同學,才能愛他人和愛自己,才能融入團體,團結互助,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長善、救失、守法”是成才祕必須具備的知識基礎,如果只有德沒有才,則也不能稱其為成才,德才兼備才是真正的人才。只有長善,才能學好文化知識和道德知識,增長德才兼備的本領,將來報效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救失,才能不斷改過自強,謙虛謹慎;只有學法,才能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自己、他人和集體的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平等。

學生只有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生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只有做到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落實《弟子規》,才能形成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才能真正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堅持以德為先,立德樹人教育戰略主題。

由此引發了我們對感恩與孝親更深入的思考。

一、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着無數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願犧牲自己。

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矇昧的原始社會。

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於斯。

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製造,還有賴於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儉,並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

二、感恩的缺失與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對於人的道德成長是如此的重要,而現實中我們的感恩之心卻頗為匱乏。透過電視報導,我們能夠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顧父母勤苦和家境貧寒,貪圖虛榮,恣情享受,讓父母傷心落淚,有些學生不知尊敬師長、虛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貧困學生接受了他人的資助而不知感謝,其內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總認為國家、單位虧欠自己很多,還有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置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於不顧,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一種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實值得我們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深思。而《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學習《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

學習新八德與《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今後我們要將“新八德”落實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於教師的心中,讓“新八德”伴隨着孩子們茁壯成長。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7

“忽如一夜秋風來,粧點青海大油田,培訓中心碩果累,全員共築大安全。”“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頭等大事,時刻不能放鬆,安全——是永恆的主題”、“在安全事故中,生命在剎那間逝去,親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如果這一切還不能觸動我們,那麼真的要等親人、朋友這樣呼喊我們時才能覺醒嗎?20xx年11月1日下午,培訓中心黨校院內的多功能廳裏不時地傳出一陣陣掌聲。演講台上,一個女選手神情凝重,正在緩緩講述一段親身經歷的幼兒安全教育事例,台下的觀眾都很認真地聽着,有的不住點頭,有的若有所思。直到她結束演講,走下講台,現場依然一片安靜。短暫的沉默後,便是真誠的掌聲。……”

培訓中心12個基層選手們緊緊圍繞安全這一主題,聲情並茂、鏗鏘有力地講述着身邊的安全事故案例。從疏忽大意引發的觸電人身死亡事故案例分析,到謹言慎行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生;從對耳濡目染、親身經歷的安全事故到嚴格執行安全規程避免安全事故的評述……選手們震撼人心的演講內容、超凡的演講技巧、詮釋了一個個血淋淋的案例背景和許多不為人知的痛觸及悔恨,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極富感染力和説服力的演講使現場氣氛高潮迭起,選手演講語重心長,觀眾聆聽掌聲雷動,動情之處不免有人為之落淚。選手偶爾忘詞的時候,現場觀眾用更加熱烈的掌聲給選手加油、打氣,整場賽事別開生面,精彩紛呈。

本次比賽旨在弘揚安全文化,營造安全氛圍,夯實中心安全基礎。比賽以“安全與責任”為主題,要求參賽選手們結合實際,以演講的方式闡述自己對安全和生命的理解和認識。選手們紛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身邊的發生的一個個事例,給在場的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動活潑卻發人深省的安全教育課。每個基層單位的同志既是演講者又是聽眾,演講是圍繞安全與生命過程中的所感、所想展開的,每個人所講的側重點不同,以事説人,回顧事故經過中,反思事故教訓:有的用親身駕駛經歷述説自己家人每日祁盼親人安全準歸的心聲,有的以心酸沉痛的表情敍述同行因忽視安全和麻痺大意造成家破人亡的故事,警示着大家在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一不與安全連在一起,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工作方針,“安全在於細節,安全生產離不開認真”二字,愚者在鮮血中總結經驗,智者靠經驗避免流血……那些血淋淋讓親人心碎真實的事例,與會者聽後無不動容。

參賽選手以情動人,聲情並茂,各位選手列舉了近年來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用數字説話,震撼人心。除了精彩的演講,選手們的選題角度也不盡相同,有關注細節的《安全,請關注細節》,有貼近生活的《安全=幸福》,有緊扣主題的《安全伴我行》。通過聽這次安全演講使我深深體會到,安全與個人、與家庭、與企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愛油田、愛企業、愛工作、愛生活”是我們每一個員工的心聲!中心的興旺發達,離不開每個員工的辛勤勞動,離不開安全保障。今後我們將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從我做起,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用我們的細心、耐心和誠心,換取生產的安全運行,讓我們一起共創文明、安寧、和諧、美好生活。

“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頭等大事,時刻不能放鬆,安全——是永恆的主題”,朋友們,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讓我們攜起手來,腳踏安全這塊基石,用“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企業生存發展理念,用安全的生活意識、安全的行為方式,去堵百分之一的疏漏,千分之一的僥倖,萬分之一的偶然,將安全教育的理念植入您的心中,植入他的心中,植入所有人的心中,為我們的油田填寫一份份新的安全記錄,譜寫一首首燦爛的安全樂章!這也許是我們每一個油田兒女的心願吧……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8

在實施新《義務教育法》過程中,我有這樣的思考。: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法》告訴我們: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和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卻肩負着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新義務教育法》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

一、德育是我們工作的首位。身為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為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即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應在乎學生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着求真、求善、求美,最後才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師勢在必行的工作。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更為廣闊、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裏,接受全面的培養,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才是一切為了學生,那麼除了針對課堂教學加以改革之外,我對學生的作業佈置中也應該丟掉了以前的簡單重複的內容,改為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分層次設置不同的作業。

導致師德失範現象的因素很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教育理念陳舊,其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裏,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二是教師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質,而教育學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缺乏輕者對學生惡語中傷,重者對學生體罰。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四是教育評估機制,仍以應試成績為核心,教師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延緩了師德建設的進程。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為。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着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師德表現。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須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教育需要的是對學生有愛心,對工作敬業,對自身不斷充實的高素質、強潛能和綜合知識能力完備的教師。希望我能在自己的努力後,早日成為這樣一名高素質的、合格的教師。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9

本人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教育法》、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程,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

當然,法律的實效更多地取決於執行的過程。這種實效不僅在於用法律規範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投入,規範學校的收費行為等。更在於讓其他人有法律的依據,合力打擊那些非法行為。因為法律的實效更多地在於權利意識的覺醒,以及隨之而來產生的監督行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最該學習的法律。不是政府和學校,而是學校、學習橫和家長。只有我們都瞭解了義務教育法,具有了響應的維權意識。才可能形成更嚴密,更有效的監督體系,為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總之,本人將站在民族復興的高度上來認識黨的教育事業,忠心於黨的教育事業,勤勤懇懇,把畢生的 所學貢獻給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事業中,在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不平凡的業績。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0

我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新教育的宗旨是:?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致力於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這種教育理想,正是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刻思索以及對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點燃了廣大教師的熱情,讀新教育,我的心靈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對?新教育的教師專業發展?感慨頗多。 近幾年中國正在全方位積極推行?素質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以往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某些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為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創設實質性的促進學生髮展的各種學習環境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怎樣打造高素質的教師?新教育實驗逐漸摸索出一條?專業閲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專?模式。我深有體會的是前兩點,因為這兩點我們能夠從自我做起。。

1.專業閲讀。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專業閲讀。正像《新教育》所説的:專業閲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為適應新課程改革,

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使教學課堂永遠充滿活力,永遠富有教育教學機智,才能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老師。老中醫、老政治家隨着年齡的增高和資歷增長越來越增值,而教師則不然,很多中國小生喜歡年輕教師,年輕教師除了身上所散發出的青春的活力外,還因為年輕教師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他們之間沒有代溝或代溝很小,與學生很容易溝通。我是一名老教師,怎樣才能在工作中保值增值,永保青春的活力呢?那就是讀書——為自己的未來投資。

讀專業類的書,學習教育的新觀念、新思想。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寒假裏的閲讀學習和聽了有關新教育的兩次專家報告,不能説給自已帶來立竽見影的學習效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開闊的視野、淵博的學識、豁達的胸襟、高超的教學藝術和良好的身心素質構成了教師素質的骨架。而一個樂於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一個永不停止學習的'人,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近期,有關專業類的書,我讀了魏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漫談》、鄭傑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朱永新的《新教育》等,深刻體會到越學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我將不依賴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經驗,努力學習,不求超越他人,但求超越自我。

讀經典文學類的書,豐厚自己的文化積澱。近幾年,一直擔任畢業班教學,每日忙於備課、管教、批改,忙忙碌碌的生活總有些悵然若失。課堂上,講解、練習等應試性教育的思想強烈的佔據了頭腦,教參代替了涵詠吟誦,再美的句子也引不起感情的波瀾,如同課堂上聽不到學生讀書聲一般,課堂之外的我也疏遠了讀書。在課改的大潮中,難以消化各種新名詞、新概念、新模式、新理念。忙碌中卻總感覺缺失了什麼,缺失什麼呢?靜心思量,缺失的就是自我的閲讀,自我的提升。只有讀書,才能擁有源頭活水;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智慧。

2、專業寫作

《新教育》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認為整天和孩子們一起盡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着成長路途上的挫折與失落。可是很多時候,自己只是激動一下,興奮一刻,難過一陣,後悔一回……也沒有付諸筆端,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所説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雲散了?。現在想來,真為曾經流逝的歲月而感慨,真為逐漸模糊的記憶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師應該成為新教育實踐中的?有心人?,要及時地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等。因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這成功的背後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千百年來社會、學校和家庭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這個世代和前一世時代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當下的社會則是工作的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説:?如果離開學校後不再持續學習,這個人一定會被淘汰!因為未來的東西他全都不會。?因此,今天多讀幾本書,就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不斷追求終身的知識成長,未來才有立足的空間。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會更加珍惜時間讀書學習的機會。給一點時間給閲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閲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閲讀,開啟我們因機械學習而遮掩了的心扉。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1

前段時間學習了蔡林森教育思想,蔡校長的先進、獨特的教育理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的教育理念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最初,我看到這句話時,也感到很不以為然,再看看班上那些學習、紀律都提不起來的學生,對他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教育理念非常懷疑。但是又被蔡林森校長卓越的教育成績所吸引,在接下來對蔡林森校長一系列做法的學習研究之後,我徹底相信了,被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征服了。從此“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教育理念便刻在了我的大腦裏。

蔡林森校長説這裏的“好”並不是以同一種標準、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搞一刀切,不是讓後進生也考上清華、北大,而是承認學生的基礎有差異,但經過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明顯的進步,進步了就是好,家長就會滿意。同時,這個“好”不僅包括學習成績的提高,還包括良好習慣的養成,自身素質的提高等多方面。

“差生”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這樣、那樣的原因,缺課太多,問題成堆,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能力而造成的。只要從實際出發,從基礎抓起,給他適宜的條件,再引導他不停地有針對性地補缺,由淺入深地學習,“差生”就一定會變成好學生。蔡林森校長的這一認識,是實現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行動指南。即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想學好的願望,相信每個學生也都能學好,當然每個學生也都能教育好。

現實學校、班級中有學生沒有教好,是因為還沒有找到適合這部分學生的教育方法。我們不是都有成功轉化個別後進生的例子嗎?我們不是經常看到成功轉化後進生的博文(文章)嗎?這也説明一個一個的後進生能轉化好。

洋思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要説責任也不全在,也有學校理念、引導等的問題。我的理念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適合學生的方法。”只要尊重差異,肯下功夫,多想方法,每個學生都能教好。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教育理念,你信嗎?如果信,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多半,如果不太信,不用慌,慢慢來。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2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適應環境。

通過本次心理講座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在心理講座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悦。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本次講座中,對目前中國的南海周邊局勢進行了講解和分析。通過這次講座,我對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如菲律賓、越南之間的利害關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教授還對當前中國實際控制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島礁進行了講解。例如永暑礁,原先是南沙羣島上的一座暗礁,上面有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建立的海洋觀測站;美濟礁,位於南沙羣島中東部海域,天然良港,中國常年在這裏進行沉箱養殖。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這是我們20世紀末提出的國家戰略。這麼多年來,大家對韜光養晦想必有了很深的認識,但韜光養晦的目的是有所作為。因為種種原因,這個“為”大多數人認識的並不多。南海問題也是如此,20xx年,海監船、漁政船巡視南海是中國逐漸恢復在南海恢復行使主權的開始。而在這之前,對於中國對南海的控制情況,國內官方資料除了大陸公開駐軍守衞的七個島礁(即永暑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華陽礁、美濟礁),一直鮮有信息披露。這次講座,可以説為我們揭開了中國對南海實際控制情況的一角。名義上,南海有很多島礁,但其中真正具有戰略價值的卻並不多,雖然南海大多數島礁被越、菲、馬等國侵佔,但我們不和他們爭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但凡實際控制的島礁,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總之,在南海上,我們的步子邁得不算大,但每一步走得都很穩。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3

學習“三個一切”心得體會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對 1840 年以來中國 170 多年曆史進行概括時指出:“我們偉大的人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 業” ;在闡述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根本點時強調,“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羣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 這些表述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體現了我們黨同人民羣眾的 血肉聯繫是黨生存發展的根本,體現了我們黨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的宗旨信念。 而我們黨 90 年壯闊歷程有力證明, 只要在我們黨領導 的偉大事業中,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持續誠心誠意為人民謀 利益,使人民羣眾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利益, 黨就會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會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目前,正在全省宣傳文化系統集中開展的“一切為了羣眾,一切 依靠羣眾,一切服務羣眾”羣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集中體現了黨 的羣眾路線、羣眾立場和羣眾觀點,是學習貫徹重要 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和實際行動。深入領會、認真落實講話 精神就應堅持“三個一切” ,誠心誠意為民謀利,用“三個一切”的 思想改造主觀世界,用“三個一切”的要求改進各項工作,用“三 個一切”的標準檢驗成效。

堅持“三個一切” ,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尊重人民主體地 位,做好羣眾工作。人民羣眾是歷史前進和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 量,是實踐的主體。廣大黨員幹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 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要高 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 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羣眾呼聲,真實反映羣眾願望,真情關心羣眾 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羣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

堅持“三個一切” ,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堅持以人為本, 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 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要始終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 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 所繫、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羣眾 基礎和力量源泉。

堅持“三個一切” ,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堅持深入基層, 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基層是提高幹部的“大學校” ,是鍛鍊幹部的 “大熔爐” ,是服務羣眾的大舞台。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4

根據學院的總體安排,計財處先後組織處室同志學習了《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16號);關於印發《湖南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實施細則》的通知(湘教發[20xx]64號)等文件資料,結合學習活,開展了研討活動。通過學習,深受啟發。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高職教育理念和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重在從觀念上更新廣大教師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評價體系等方面的理解,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努力改革創新,跟上時代的步伐。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得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職教育領域中立足,在眾多高職院校中脱穎而出,如何創新、辦出特色,真正為社會輸送有用人才,應該是我們當前應該探討的,我院提出的“創建質量過硬、特色鮮明的省內一流職院”的奮鬥目標,正是順應了高職教育的發展。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深刻認識高等職業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感。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職教育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我院由三校合併近十年來,經過整合和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績,也面臨諸多難題,尤其面臨加快發展的

艱鉅任務。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我們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有待進一步更新,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普通教師,還存在對高職教育認識不足的情況。所以學校要嚴格管理制度,從嚴治教,規範管理,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完善運行機制,把優秀教師和教學資源向教學傾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強化素質教育,明確培養目標。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質教育緊密結合,使受教育者能夠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樹立守法、用法、護法的法治觀念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從業觀念。要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使學生在樹立遠大理想的同時,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過硬的技能,為社會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實用性人才。

三、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把實際應用作為教育教學的基本途徑。

高等職業院校要及時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根據市場需求與專業設置情況,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羣,輻射服務面向的區域、行業、企業和農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始終把實際應用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途徑,以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職人才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目標。

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實習實訓條件。

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彰顯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着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要緊密聯繫行業企業,廠校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實習實訓條件,建設現代化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根據國內外高職教育的成功經驗,高職學生的培養通過“課堂教學——模擬實訓——實際應用”的鏈式培養模式進行,充分利用現代先進設備和管理經驗使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鍛鍊成長,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中落實人才定位和培養規格的必由之路。

五、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靈魂。

培養創新創業精神是實現人類社會文明發達的源泉,是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動力,也是青年學生成才與成功的保障,更是包括高職教育在內的各級各類教育的靈魂。為此,要在學科專業建設工作中,體現學科專業建設與現代職業崗位羣相結合,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的原則,實習產、學、研一體化,從學科專業建設入手,精心打造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一是高職教育的自身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如辦學體制創新、管理制度創新、學科專業創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創新等。二是經濟與社會發展呼喚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高職人才。三是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高職人才。要培養高職學生的事業開創能力,運用已掌握的職業技能投身經濟建設的大潮,甚至能夠以獨特的視角、獨有的技能、獨立的見地在某一技術和管理領域一顯身手,為經濟發展做出更突出的貢獻。

作為高職教育戰線的一員,人人都肩負着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我們作為財務人員,要牢固樹立為教學服務的意識,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和為教學、為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為湘潭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作出我們的不懈努力。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5

當前有一種聲音認為,現行課堂上推行的合作學習很多流於形式。在有人聽課的時候,教師就會把學生的座位由為講授服務的“秧田式”改為合作討論的“圓桌式”,6-8人圍坐在一起,似乎這樣就是合作學習,似乎這樣就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一位學者評價一節以合作學習為特徵的課,蒐集的課堂數據顯示:課上教師示意學生合作學習達18次,而16次合作屬於低效合作,2次屬於無效合作。

在這樣的課堂上,合作變成了短暫的“合坐”,教師不理解,學生難接受,課後隨即也就像扔垃圾一樣把它丟棄了。這樣的“合作”作秀意味過濃,因而也不可能成為學習的常態。

我讀了張素蘭老師的《合學教育:打造教育動車組》一書後,才逐漸瞭解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1)關注學情決定合作是否順應需要

我們可以把牛牽到岸邊,卻不能按住牛頭強使之喝水。合作學習亦然。合作學習是學生的學習需要,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學生時時處處都需要合作。心理學的“需要理論”是我們推動合作學習時不能不思考的角度。合作學習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教師是否在需要合作的時候設置合作。

(2)小組的合理構建

第一、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應該存在差異,包括智能、性格、成績差異,但差異都不能過大。

第二、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同性別組合優先

由於中學生正處於青春萌動時期,所以在組合小組時,應該首先考慮同性別組合優先,以避免不必要的“感情糾葛”。

第三、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尊重自願,整體協調。

“強扭的瓜不甜”這句話很生動地闡述了一個處事原則:不要強加於人。尊重自願、整體協調的原則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就個體而言,在組合學習小組時要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努力使得願意組合的同學組合到一起,二是就整體而言,要有班級整體的協調,有班級的通盤考慮。協調時,要鼓勵那些班委、團員表現出高風亮節。

第四、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要保障麻煩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

各小組確立以後,要在座次上提供方便。如:1、把學習相對薄弱的同學排在前面,把學習相對較好的同學排在他的後面,當組員回頭去問問題時,給別人帶來的麻煩比較少,有利於合作的穩固與發展。2、一是單獨組成理科合作組、文科合作組;二是組成文科與理科互相補充的合作組。

第五、先觀察後組建,先磨合後穩定

在師生初步瞭解、同學彼此願意的前提下,可以進行合作學習的試運營,然後磨合、調整。

(3) 把複習挪到課上,設置合作複習環節。

在上課伊始,教師留出約5分鐘時間,由學生互相提問、講解、補充、糾錯。

教育家阿希姆·福爾丁斯説過:“任何事情只聽到或者讀到一次,一個月內就會逃出記憶。如果把它教給別人,它便變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會被奪走。”複述學習內容,不但有助於理解和記憶,而且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合作能夠保證複習過程中的全員參與,保證複習質量,使複習具有個性化特點,從而把鞏固性複習或準性複習落到實處。

推演開來,以學情為基礎,在需要印證核實、拓寬加深、複習鞏固、合作探究的環節設置合作學習,在知識重點合作鞏固、在知識難點合作攻關、在知識生長點合作催生、在知識易錯點合作辨析、在知識易忘點合作記憶,這樣的合作才能夠遠離作秀,服務於教學。

(4)深度的合作不同於工具化的“一幫一,一對紅”。

一幫一是單向的,而合作是雙向的。只有把學習優異的學生當作獨立發展的生命體,合作學習才能夠得以深入。在合作學習中,在加深理解、強化記憶、提升興趣的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習優異的學生實現在以人為鏡的對比中反觀自照,在與異樣的思維碰撞時拓展視角,在講述知識的過程中訓練表達,在人際交往中將心比心練達人情。在互相講説的過程中,他們以説激思、以説驗思、以説校思、以説定思,從“聽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講明白”,實現明白境界的三級跳。面對其他同學的錯題,教師還要幫助學習優異的學生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幫人改錯等於幫己防錯,同學出現的錯誤就是自己的學習資源。

(5)是否合理控制小組人數決定了合作能否緊密細緻

小組的學生數量是決定合作能否深入、能否遠離作秀的因素之一。實踐證明,兩人組成的學習小組效率最高。如果合作小組人數太多,就容易造成合作的形式化。

兩個人的談話,彼此都很難“溜號”。三個人談話,其中的一個人就有可能被“邊緣化”,其參與程度會低於另外兩個人。兩人一組最小規模的合作,為處於相對弱勢的學困生創造了充滿心理安全與自由、保護自尊的氛圍,各類學生也都能全身心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之中。

兩人學習小組固定後,教師還可以把相鄰的小組組成大組,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在大組內解決。塔式的組織結構,使學生學習時產生的很多問題被消化在基層,消化在課上。教師要講的,就只剩下那些需要拓展提高的內容,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共性問題。

把時間、問題和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小組規模最小化,小組間彼此聯動,學習優異的學生髮揮輻射功能,這樣就創造了合作學習的別樣風采。學生遇到的問題得到個性化解決,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及時有效的關照,學習優秀的學生也在彼此交流中得到認知拓展和能力提高。這樣的合作學習會因為真實有效而遠離作秀。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凡是合作學習開展得好的教師,都十分注意以科學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並輔之以深入細緻的合作思想滲透。合作學習是葉,合作思想是根。如果只在形式上合作,那麼合作學習就註定只能淪為一個口號,或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標籤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6

“立志、孝親、尊師、友學、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與道德教育培訓課,王局針就日常教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孝親和法治教育,講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並從司法理論與實踐的視角研究現代青少年成長方向目標、素質培養和道德與法制教育等問題。王局長全面透徹的講解在會上大感人心,深受啟迪和震撼。

一、感恩:一種樸素而深廣的倫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係。

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

以上兩種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種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着無數的恩惠,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首先是父母之恩。我們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給予我們以寶貴的生命,又費盡心血將我們養育成人。為了保護孩子,父母甘願犧牲自己。

其次是師長之恩。父母給我們以血肉之軀,而教師和長輩給我們以知識、經驗的傳遞和人生的教誨。沒有師長的教導和引領,我們將何以成人。如果沒有人傳遞知識和人生智慧,人類可能將永遠停留在矇昧的原始社會。

其三是國家之恩。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這片土地上長成,所用之物取之於斯。因此,我們要感念國土之恩。社會要發展,國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這有來賴於政府的管理,有賴於軍隊的護衞,因此我們理應感念政府的恩德,並在自己崗位上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其四是大眾之恩。我們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糧食是農民所種,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製造,還有賴於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們理應尊重所有的勞動者,還要惜福、節儉,並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回饋大眾。

二、感恩的缺失與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對於人的道德成長是如此的重要,而現實中我們的感恩之心卻頗為匱乏。透過報章電視,我們能夠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顧父母勤苦和家境貧寒,貪圖虛榮,恣情享受,讓父母傷心落淚;有些學生不知尊敬師長、虛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貧困學生接受了他人的資助而不知感謝,其內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總認為國家、單位虧欠自己很多;還有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置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於不顧,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一種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實值得我們教育界人士和廣大家長的深思。

首先,我們要從學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況而言,學校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而且只重視與升學有關的幾個學科。“三好”本來是以德為先,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事實上在“三好生”的評比中卻總是將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學習成績。學校有意無意之間在鼓勵學生之間的競爭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這樣一種崇尚個人奮鬥與競爭的環境中,孩子當然很難學會感激和體諒他人。

其次,從家庭教育來看,問題也很多。問題之一: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在物質上的要求總是盡其所能給予滿足,未加節制。古人言“欲不可縱”,又言“欲是深淵”,過度地、不加限制滿足孩子的慾望,結果只能是增長孩子的自私和貪慾。自私的孩子怎麼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麼懂得體諒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寵子不孝”之感歎。

問題之二:家長望子成龍之心本無可厚非,但現在家長將注意力幾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學科學習上,認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就會有好的前途。

問題之三:現在的家長不像從前那樣對老師有尊重之心了,當然這與媒體過多的負面報道也有關係。如果説教學生孝敬父母是學校的責任,那麼教孩子尊敬老師無疑是家長最應當重視的事情。都説現在孩子難教,這與我們家長的身教和言談有絕大的關係。

其實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識和習慣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堅持。

國小階段是一個人道德情感發展的關鍵期,感恩與孝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為一個人的道德發展奠定一種堅實的情感基礎。到了中學,我們更應鼓勵學生為家庭盡責、為報效祖國立志,而這也要從感念父母之恩、國土之恩、大眾之恩開始。或有人言,這些與學習成績有什麼關係呢?我只要成績好就行了。其實從大處着眼,從根本抓起,必將事半功倍。我們不是常常抱怨學生學習不自覺、不認真嗎?如果是為了自己學習,那麼當他累了,不高興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會偷懶、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會自覺約束自己、努力學習,也能夠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因為不這樣做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乃至對不起國家、對不起天下百姓。

其實,感恩的道理很樸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難。如果我們能夠多啟發孩子對父母和老師的感恩之心,多鼓勵同學相互之間的支持和協作,相信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定會生機勃勃、氣象一新。因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際,親子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就有了心靈的交通。在這種充滿支持和感激的氣氛之中,學再多的東西可能都不會覺的累。是故,我們也應當反省,也許並不是孩子們的功課太多,而是我們沒有發現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精神力量。

三、孝應當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中華道德文化是“以仁為本”的,也就是説我們每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內心之仁。但如果沒有內心的仁慈與恭敬之心,外在之“禮”(行為習慣)就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可言。然而這個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慾所遮蔽。因此,如何喚醒或開顯這個仁性良知就成為道德發生學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這樣的一個理路,即從“孝道”開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終能泛愛大眾,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個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們很難説他能夠真愛他人,更不用説去愛集體、愛祖國了。因此,孝的教育應當成為學校德育重要的內容。從字源上説,“教”字左從“孝”、右從“文”,“教”的原義其實就是教人以“孝”。學校孝的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啟發學生感知父母的大愛與深恩。一個能一個真正能孝的人,求學必勤,戰陣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聖孔子説:“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總之,“新八德”教育對學習方法和教學原則所做的這些提示非常適用。因此,我打算將“新八德”教育內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實際教學工作之中。並且進行“新八德”教育時,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應該親自去踐行。因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則力行“新八德”,決不搞個人形式主義!另外,我校本學期也確立了以“道德與法制相結合八德素質教育模式研究”為題目的“新八德”教育課題研究,並制訂了詳細的研究計劃和方案。我要按照學校制訂的計劃和方案,認真地進行每個階段的研究,並做好記錄、總結經驗、形成材料,為課題研究儘自己的一份努力。

有關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錦集 篇17

各位老師、各位專家們:

大家好!

我是xx縣實驗國小的一名語文教師。今天,在認真欣賞了龍江實驗國小韓淑飛老師的一節數學錄象課後,我收穫頗多。由於我一直從事國小語文教學工作,所以對於數學的課堂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可以説,通過這次網上培訓的形式,我可以有時間反覆研讀這節課,從而對國小數學的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來談一談聽了韓老師這節數學課後一點體會,僅是我個人之言,如果有當希望各位同仁給予批評與指正,希望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平台更好地為學生、為課堂、更為我們自身發展服務。

一、創設情境,學以致用

如何去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不僅是看教師的設計多精巧,更應該去關注在一節課中,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節課中,可以説讓我感覺到眼前一亮的是韓老師在教學中,總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我想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進行新知識的.學習,無疑是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生活的距離。學生可以從他們很熟悉的蝴蝶、蜻蜒、飛機等實物上學習到新的數學知識,我感覺對於學生來説是他們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讓數學教學與學習不再空洞,不再遙遠,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慾望。

二、突顯課件的實效性

在課例中,我們常看到一些教師為了上課而進行課件的演示。現代教育技術彷彿只是一個花架子,沒有發揮其應該有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實效性。而不恰當、不準確的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不但不會為我們的課堂增色添亮,相反會讓我們感覺到這些技術成為我們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個花瓶。但在韓老師的這節關於“對稱”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看到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恰當、準確應用對於低年級的國小來認識和理解:什麼是對稱圖形?什麼是對稱軸?這一原本比較難描述的概念,一下子明瞭。特別是對稱圖形的演示,老師做的是動態的畫面,從而使學生輕鬆就理解了什麼是對稱圖形,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直觀。突顯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中的實效性、生動直觀化。

三、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與合作者。在這一節課中,我看到了韓老師充分把這一理念滲透於課堂之中。當老師提出:怎麼樣才能剪出對稱圖形?之後,先讓學生們進行討論,而不是直接去告訴學生如何去剪。在通過彙報的形式,學生懂得了應該如何去正確剪出對稱圖形的方法後,教師仍然沒有急於去説什麼,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説的方法去剪。可以説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充分信任學生,把思索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實踐去解決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此時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傳的過程,而是師導生實踐的共同合作的課堂,真正實現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一理念。

可以説,對於國小數學的課堂教學,我並沒有什麼品味的實踐經驗,我只是在“紙上談課”。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哪個學科,一切為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一切為了學生在快樂中習得,應該是我們不變的原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pzxw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