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論語》學習心得大綱

《論語》學習心得大綱

1

《論語》學習心得大綱

孔子的人才成長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 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 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説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 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也就是個人的價值觀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 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的道理就是説,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 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説,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 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裏平靜。注意!心裏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論語》學習心得2

《認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這裏的“天命”,不妨理解為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即所謂萬事皆有定數,佛家有皆有因果也是此意。“大人”可以解釋為長輩、長官、長者或也可以理解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點“敬畏”的常識。這種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對自己、對世界的清醒認識,始終保持一種謙虛求實的態度。阿q常説的一句話是:“老子先前比你闊得多了。”那是無根據的妄自尊大。比較起來,手裏有權,口袋裏有錢,或者有那麼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毛病。思想家王夫之説得很是透徹:“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聖人有所不敢,故禹、湯不以天下與人,孔子述而不作。人皆有不敢之心,行於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中。”這裏的“不敢”,便是“敬畏”。

《論語》學習心得3--孔子的學習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傳統上認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説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説的是“關於交友的問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説的是“關於胸懷的問題”。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與《莊子·天下》篇“百家之學”的“學”相同。“學”有作動詞用的“學習”,有作名詞用的“學説”等,這裏應為後者,指思想主張,對社會、人生的總體認識。“時”不應解作“時常”或“按時”,而應解作“時代”,也可引申為社會。“習”不應作“温習”講,而應作實踐、採用講。下面的兩句與之相應,第二句中的“有朋”其實就是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這樣,《論語》首章孔子表達的就是這樣的思想:如果我的學説被時代(或社會)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悦嗎?退一步説,如果時代沒采用,可有人能夠理解我的追求,贊同我的學説,或者從遠方來與我一同討論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説,不但社會上沒人能採用,甚至沒有人能夠理解我的學説,我也能夠坦然面對,不愠不惱,正確對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養的君子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這句話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他如此博學,還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精神十分可貴。但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還要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對於提高我們邊檢人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都是有益的。在我看來,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與不善,都可以為師。同時,這句話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加強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孔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出自《論語》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為思考,思維;“罔”讀wǎng,意思為迷惑,昏而無得;“殆”讀dài,意思為沒有信心。這一句話的意思為: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説明了學習與思考是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兩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維活動。只學習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學習也不行。只有將二者正確地結合起來,才算真正懂得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論語》學習心得4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本意:氣質比理性強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氣質強的人則會慢條斯文。有理性,又有氣質的人,就可以成為君子。

大而言之,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人類樸素 的本質,“文”則指文化的累積。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人沒有文化,就會像原始人一樣粗野、落後。“文勝質則史”就是指文化過於發達後人類失去了原來樸素的本質,顯得虛浮而沒有根基,所以要“文質彬彬”,文化的發展要與人類的本質相適應,相 協調。

小而言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 有文化修養就會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 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得節而不切實際。所謂 “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 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廣而言之,“文質彬彬”還可以從寫作、藝術、審美的內容和 形式、內在美與外在美、質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 揮,從而使“文”與“質”成為一對內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範疇 得到深入研究。所有這些,當然不是我們在這裏能夠討論得清楚 的。

《論語》學習心得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論語·學而》“曾子”,孔子弟子,名參,字子輿。

大意是:曾子説:“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別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常温習了嗎?”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當代社會我們也應當時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覺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有沒有對家人或別人撒謊;有沒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沒有做到給自己一定的懲罰。這樣,就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卑不屈的人格,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原句有幾點要注意,“忠”字代表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信”字,有兩種含義,一是誠信,二是信用,這也是我們現在為人處事立世之根本。

朱熹這位大儒家學者加註:日醒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儒家是中國文化的起源,講究修身。《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裏面所講的就是以修身來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成就。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這句話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背景:孔子所處的年代動亂不堪,弒父犯上作亂的現象已經甚為普遍,很多人已經不重視道德的修養,傳統觀念出現危機,這是孔子不願意見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方法。

人如果能做到日三省,則能成就大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j0k6x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