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師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師沒能把握好高中英語閲讀教學的側重點,訓練方法較為單一,過度依賴應試型強化訓練模式,沒有足夠重視培養學生閲讀策略和閲讀技巧。這在教育部考試中心發佈的大學聯考試題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來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針對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綜合,推測詞義脱離語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斷看不出線索與事實的關係;理解結構找不到句與句、段與段的邏輯關係。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學生的英語閲讀理解能力是通過閲讀獲取和吸收英語書面信息,從而實現書面交際的能力。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在英語語言學習和跨文化交際中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綱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鐘50—70個字的速度,獨立閲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有關人物傳記、故事、記敍文、科普小品等內容的材料,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達不到這一要求。根據教學實踐中的觀察和調查,我發現學生閲讀理解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詞彙量有限。對詞彙理解和掌握是影響閲讀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説,學生的閲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是成正比的,詞彙儲備不足,又會導致學生閲讀障礙重重,喪失閲讀興趣。2.缺乏有效的閲讀策略與技巧。有的學生不懂得閲讀技巧,他們在閲讀時往往從前讀到後,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體的文章,而不是根據不同的文體採取不同方式獲得主要信息,這樣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虧不討好;也有許多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試圖記住所有的內容,習慣於逐字逐句地看,試圖記住每個句子的意思,時間與精力過於集中於一些非考點的細節,而不善於通過整體閲讀去把握文章觀念和理念。

3.課外知識面狹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單薄。有些同學閲讀文章時,對文章提及的事實或現象缺乏感性認識,導致理解過程晦澀,有時甚至會產生理解錯誤。因此,擁有較廣的課外知識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會有助於學生儘快地進入閲讀理解的狀態,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體含義和思路。

4.語言基本功欠佳,對長難句把握不好。閲讀文章中,有些句子結構複雜,從句較多,交叉了很多倒裝,虛擬,省略等較複雜的語言現象,學生如果對語法知識缺乏系統的理解,就會造成一種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礙。5.閲讀動力與興趣不足。閲讀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心理過程,而我們的學生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影響,對閲讀產生畏懼心理,使閲讀成為消極的應付和被動閲讀

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師未充分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閲讀教學中,有幾點不足:1.“仍侷限於傳統的語法翻譯方法和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過多地對課文中的語言點、語法點進行講解,沒有準確地定位好所教課文中的語言知識目標,對所碰到的詞語和語法現象不加選擇或不分主次地羅列和講解。過多重視語言形式,語言能力訓練不足,費時較多。

2.訓練學生歸納文章主旨和大意時,大部分教師只是告訴學生,通過尋找各段主題句、注意段首和段末內容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缺乏較詳盡、明確的指導方法去啟發學生如何尋找主題句和確定文章中心思想,以至學生在確定主題句時,機械地把主題句定為段首句,或段尾句或中間句,而對於隱含在字裏行間的主題信息缺乏思考和分析,失去靈活領會大意的能力。另外,教師設置的閲讀理解題多以考查細節內容或判斷有關內容的正誤為主,缺乏對學生推理和歸納能力的培養。

3.由於高中課文篇幅逐漸加長,教師設置篇章主旨和大意歸納題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缺乏對篇章的主旨和大意歸納訓練,對篇章總體把握不夠,多以試卷中的測試題取而代之,導致學生訓練不足,缺乏把握篇章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4.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普遍發現,學生經常混淆歸納文章主旨和大意題與推斷作者的觀點、意圖題,他們缺乏分辨這兩種設問方式的能力,往往會張冠李戴。不少教師對此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訓練過程中,設問缺乏層次性,未遵循由淺入深,逐步深入的循序漸進原則,一步到位,缺乏梯度。實際上,相當一部分學生把握不準問題的內涵與外延,在閲讀時常常出現以偏概全的傾向。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把排除影響學生閲讀效率的障礙因素作為當務之急,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效率,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指導學生使用正確恰當的閲讀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閲讀理解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一:課堂教學從根本入手,激發學生閲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英語閲讀教學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培養學生閲讀興趣的起步階段,更要注重激發學生對英語廣泛閲讀的興趣。課堂閲讀課教學應改傳統的以講練語法為主的閲讀教學模式為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模式的閲讀。在閲讀教學中,嘗試讓學生閲讀課前對單元相關主題進行大量的熱身活動,如讓學生收集一些相關主題的語言材料,用英語翻譯簡短的小文章,在閲讀課前讓學生朗讀,這一舉措讓學生將課堂閲讀與自己喜聞樂見的東西有效結合起來,培養閲讀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對閲讀材料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其次,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選擇難度適中,貼近生活,題材多樣,知識趣味結合較好的文章。閲讀面的拓展對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和閲讀經驗技能的掌握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對高一的學生,我要求學生養成每日1-2篇閲讀的習慣,閲讀文章難度適中,體裁繁多,讀後講評以學生討論為主,重視學生對文章整體理念的把握,並要求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評説,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了閲讀的樂趣,自然樂於更多這樣的嘗試。

二:紮實的語法基本功是高效閲讀的基本儲備。在閲讀中會遇到大量的長難句,涉及到虛擬,倒裝,主從複合句,省略,非謂語動詞等語法功能分析,許多學生因缺乏語法的系統知識而失分,不能不説語法教學依然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對於高一的新生,系統的語法教學難以展開,我在閲讀教學中採取“舉一反三,適度展開”方法,對於學生閲讀中出現的涉及考題的語法現象,我一般不做説教,而是引導學生分析,判斷,以理解為目的,並適當的援引例句讓學生進行類比,儘量使學生在自然的語言情境中體會語法。

三:閲讀策略與技巧的培養應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首先,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和猜詞、掠讀、略讀等閲讀理解的技能,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每次訓練前,先向學生説明掠讀和略讀的特點,並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意識地使用掠讀和略讀技能進行閲讀。其次,鼓勵學生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進行猜詞。另外,課內外的閲讀訓練都應要求限時,讓學生記錄自己每次的閲讀速度和理解的正確率。並且,課堂教學要高屋建瓴,立足整體,教會學生把握中心句,主題句,對文章觀點進行點評,對作者意圖進行揣摩,對文章結構進行剖析。

四: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是落實英語素質教育的長遠大計。一旦學生的養成了終生閲讀的習慣,一切障礙將迎刃而解。首先,培養學生積累詞彙的習慣。我對學生週期閲讀有一個要求,即每週積累50個生單詞,循序漸進,循環記憶,將詞彙的雪球越滾越大。同時,培養學生寫閲讀筆記的習慣,要求學生能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簡潔、準確地概括出文章的要點。通常在指導學生利用閲讀技能瀏覽全文後,寫出要點,“以寫促讀”的方式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每日一篇,潛移默化,自然習得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增長閲讀經驗和見識,也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並且要求學生克服逐字逐句閲讀的壞習慣,要求閲讀時有緊迫感,集中注意力,着重整體理解。

五: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鼓勵學生用“心”閲讀,要求學生在閲讀時要精力集中,思維儘量跟上每一個單詞,但不要脱離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記硬背.閲讀時要一鼓作氣,才能對文章有一個完整的理解.鼓勵學生遇到生詞時,根據上下文猜測,而不是急於查字典.有些詞並不影響閲讀理解,儘可能不去管它,停下來想,思路中斷,反而會影響閲讀速度.另外還可以知道學生通過短語去記單詞,通過句子去記詞彙,通過課文去記憶句型的方法,真正起到擴大詞彙量。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閲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閲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閲讀。

六: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搞好閲讀教學。高中英語閲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有機結合的過程。它既強調教學材料本身的整體性,也強調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統一性;它既強調教學活動的整體性,也強調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有機統一。

總之,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諸如主旨和大意的歸納能力,不是憑教師的講解便能獲得的,而是要求學生不斷探究分析,從閲讀實踐和積累中,從閲讀技巧和習慣的養成中逐漸自我建構的。教師若能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靈活地在閲讀課文教學中把握好以上幾點,高中英語閲讀教學目標是完全能夠實現的。提高學生的英語閲讀理解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將課堂內外的訓練結合起來,培養閲讀興趣,對學生加強閲讀習慣,技巧,詞彙,語法等方面的指導,規範要求和持之以恆的訓練才能得以實現。教師不能指望在短期內甚至幾節課裏完成,它是一個長期自我探究和體驗的過程。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涉及到的不僅是閲讀能力的培養,也牽動着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那麼,在高中閲讀課的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呢?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談幾點思考:

問題設計是英語閲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鑑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閲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教故事類文章時,可以先對故事細節、實事等向學生進行由表及裏的回答,最後提問推斷歸納性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提問,推想出課文中沒有寫到但又與之關係密切的若干內容,能使學生加深和拓寬對課文人物刻畫、主題表現的領悟,激起他們去主動思考和探索。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慾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

傳統的看法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按韓愈説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閲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陶行知先生也説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會怎樣學習,對學生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並使學生受益終身。

高中閲讀課文長,難度大,抽象概念內容多,形象思維內容少,語法現象較複雜。因此,對學生來説,認真預習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走進課堂那麼學習肯定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麼,學生就聽什麼;教師演示什麼,學生就看什麼。這樣的學習有什麼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並寫出自學筆記、提出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詞。這樣,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入課堂,學習就能由被動變主動,以前在課堂上是學生盲目地跟着老師跑,現在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學生踴躍參與,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揮教學民主,為此,教師要妥善引導,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為此,要做到:

(1)要營造良好的參與環境,寬鬆、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

(2)要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教學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儘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儘量讓學生動。

(3)要創造良好的參與條件,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閲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譬如在教學時,可以給學生這樣的話題讓他們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這樣的討論可以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在討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鍛鍊了同學們的思維,為閲讀奠定了基礎。

閲讀的目的就是要獲取書面信息。因而閲讀時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語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樹材料的閲讀,抓住大意,再深層次地去理解內容。在閲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不同題材、體裁的閲讀材料採取不同的歸納形式去歸納材料內容,快速、準確地獵取文章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由於閲讀材料題材與體裁的不同,因而在閲讀中還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各種不同的歸納方式去歸納、理解材料內容,如可以歸納動詞,顯示事件過程;歸納文章人物,突出重點人物等等,從而在閲讀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閲讀理解能力。

應該説,高中每單元一篇閲讀課文所選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們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體育競技比賽、飲食衞生習慣等等都喚起高中生的注意和興趣。但是,從培養閲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於課文的閲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閲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裏,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閲讀內容視角,擺脱傳統的英語閲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做法之一:每週選擇三到五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課後閲讀,並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閲讀理解題。做法之二:在高中開設英語作品選修班。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廣泛開拓題材範圍,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誌上精選閲讀材料,也可採用一些有聲讀物和視聽讀物(VCD,MTV,Videotapes,etc)。這些材料的特點是題材多樣,內容豐富,且能把握時代特色,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高中英語閲讀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與實用性於一體的好教材,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閲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英語閲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側重培養英語閲讀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也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閲讀教學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學生實踐為基礎來引導學生多看、多讀、多練,通過一系列閲讀培養學生閲讀的技能,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能擴充學生的詞彙量,拓展學生的知識廣度和深度。

首先,閲讀課以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學習和掌握課文內容所涉及的語言知識,還要了解課文內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進而在閲讀方法、閲讀速度、閲讀技巧和閲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上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閲讀教材要進行精選。在閲讀材料的選擇上,要使所選擇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適合教學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閲讀中豐富閲讀體驗,從而提高閲讀能力。閲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新聞報道、科普文章等,要求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涵豐富、難度適中。在閲讀教學的較高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閲讀量,讓學生閲讀一定數量的學科性較強、富於哲理、異國文化較深層次的文章,加深拓寬內容,使之“英語化程度”在多方面同時得到很好的發展。在閲讀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指導。通過廣泛的閲讀,不斷增加知識,反覆循環,從而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同時,學生從閲讀材料中獲得諸如語言背景、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文化信息,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在閲讀過程中,學生還能夠摸索閲讀技巧,積累閲讀經驗,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直接應用能力也不斷得到訓練和提高。在實際教學中要儘量做到課文閲讀訓練與課外閲讀指導相結合,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相結合。

其次,在閲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和要求,需要採取不同的閲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人深、由表及裏、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係,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可以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與句的關係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同時要求學生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信息。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着內在的緊密聯繫,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着很重要的聯繫,所以理清文章結構,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再次,在閲讀教學中,教師不要在閲讀前單獨教生詞,而應該在討論和語境中呈現生詞,並藉此檢測或鞏固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變單純講語法知識為知識講解和能力培養的相結合,變單純講語言結構為結構講解和語言功能應用相結合。語言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的基礎,語言知識的運用促使交際能力的形成,交際能力的提高又促進語言知識的鞏固和發展。

最後,讀過每篇文章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去概括,摘錄其中的重點句子,複述其內容。通過再次閲讀使學生獲得準確的篇章信息分佈,並檢測學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體信息,對課文中的理解障礙。提前將閲讀材料發給學生,要求根據提示進行自學,每堂課開始,要求學生提出自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然後再由他們自己討論解決。課堂上既有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加大了英語信息輸人量,使他們英語語言知識更具交際性,同時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提高對西方文化的鑑別能力,汲取精華,去其糟粕,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4

高中學生在英語閲讀理解方面很薄弱,而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又是高中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部分。近幾年大學聯考的閲讀理解試題除閲讀量較大幅度增加,突出英語國家的文化外,試題還考查了學生對文章整體意義的把握及創新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閲讀速度和記憶思維能力,這就進一步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首先就要總結出學生的薄弱之處,影響學生閲讀最關鍵的一方面是詞彙量。詞彙是學生的一大天敵,一個學生掌握的詞彙量越豐富,對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反之則淺,這樣就無法更好的理解文章。但是許多學生一提到記單詞就怕,常常會記了後面忘前面,我們應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記憶方法來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擴大詞彙量的方法有多種,如注重學習與積累,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多看多讀,積少成多;掌握構詞法,通過詞的合成、轉化、派生及通過近義詞、反義詞等聯想對比來記憶單詞。教師平時要培養學生養成歸納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儘可能多記一些有用的詞組、短語搭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閲讀速度,而且有助於閲讀中把握文脈。同時,教師還應教授學生猜測生詞的方法,遇到大量生詞後,如不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就跳過去,如要求猜測詞義就通過上下文來猜,儘可能地訓練學生的猜詞能力,讓他們明白這些生詞既不是孤立存在,也並非高深莫測,碰到生詞切勿驚慌,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

影響閲讀的第二方面是語法問題。近年來,由於大學聯考英語語法試題分值減少,以及淡化語法的觀點,學生也就片面理解為學不好語法無所謂,導致他們對英語句子或段落進行語法分析的能力差,對閲讀文中的難句和長句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學中加強語法學習與鞏固是極其重要的。

學生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也是問題所在之一。現行大學聯考英語理解共有五篇,閲讀量大,題材、體裁廣泛,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時,問題設項的表述信息量也在增加,而且形成多樣化,不僅有文字表述,而且有符號、圖像、圖表等。五篇要求35分鐘內完成。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閲讀習慣,對每一篇文章進行精雕細琢,逐字逐句閲讀接受信息的話,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答卷,這樣,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的閲讀習慣,克服逐字停頓,回讀等壞習慣,培養學生要善於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到另一個句子,進行連貫性理解培養閲讀理解習慣,必須課內外相結合。進行課外泛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言基礎知識和閲讀技能,而且還能使學生熟悉各種文章體裁和風格,開拓知識面,提高他們對閲讀各種文章的適應。

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應教會學生閲讀時先看問題,後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這樣使學生的閲讀速度大大地提高了,從而節省了寶貴的時間,特別適用於圖形表格類題材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應教會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用略讀、掃讀、跳讀等技巧快速閲讀,搜索關鍵詞、主題句、捕捉時空、順序、情節、人物、觀點,並且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實質。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5

轉眼間,為期三天的繼續教育即將結束,在尹老師的細心講解和自己的潛心學習下,我明白了語文的精髓,知道了教學的重中之重。這次學習讓我對語文知識的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似一盞明燈照亮我今後前進的道路。

通過學習,我知道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只要我們另起一行”,每名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也知道了語文的精髓就是在聽、説、讀、寫四個方面做文章,我的語文課堂也必須時時刻刻從提高學生這四方面為宗旨。概括的説,就是通過語文學習,培養學生具有辨別語音、理解語意、評品話語、即用聽覺去辨別世界;能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同時能運用姿勢,表情,手勢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能正確完成閲讀活動。它包括認讀、理解和一定的速讀能力。能用書面語文傳遞信息,反映客觀事物的能力。學習語文,興趣很重要,語文水平的提高要積以時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從培養興趣入手,必須創造一定的條件,構建一種語文學習的氣氛,為了引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解決精神食糧的不足,語文學習環境不佳的狀況,應有一定數量的藏書,如特別是中外文學名著(古代、現代);應有必要的工具書,如字典,詞典;有條件的話還應訂一些報章雜誌給一些適合學生閲讀的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且注

意引導示範,把精彩內容介紹給學生,以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除此之外,要想有高效的語文課堂,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應該認真研讀課標,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我覺得“開卷有益”確實是一個真理,每當我“開卷”時,總能獲得一些收穫,這正是激勵我不斷學習的動力所在。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6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在這漫漫之路摸索,不斷前進中,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瞭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

我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課標、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自認為做的還不錯。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着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着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繫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

有人説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總之,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做主人。我只做隱形的導向作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越發明顯的表現出來。這是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觀在發揮他的優勢。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7

為了提高國小英語閲讀教學水平,蘆溪縣教育於10月14號上午舉辦了國小英語閲讀教學專題研討會。本次活動旨在更好地探討國小英語閲讀教學策略,學習先進的閲讀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學習。

這個學期,我擔任國小英語六年級、三年級的教學。英語閲讀教學,本來就是件難事。針對國小生,就是難上加難。PEP教材結構從對話開始,在簡單的問答上開始累積知識點。

在學生的潛意識裏,英語就是你問我答,從沒把整體的閲讀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至於他們見閲讀就害怕。作為老師,我也有這樣的恐懼感。閲讀教學不知從何下手?看慣了師生之間的互動,閲讀教學老師們都從對話入手,在對話中解決問題,殊不知我們竟忽略了閲讀的目的Reading,把讀遠遠地甩在了課的最後環節。

在聽完周汝芳老師六年級的閲讀課和吳小蓮老師四年級的讀寫課之後,我受益匪淺,對國小英語閲讀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新型的閲讀課要求將閲讀看作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途徑,強調學生通過閲讀鞏固語言知識,通過閲讀來學習英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而我在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而不是赤裸裸的將生詞教授給學生。老師可在學生閲讀之前及時給學生提供有關課文內容的背景知識材料,指導學生預習。不主張老師包攬一切,象教詞彙、句型那樣面面俱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閲讀教學中很重要,讓學生們自己根據上下文猜意,理解。讓他們根據老師所設置的任務尋找信息,記錄一些有用的詞語等。

以上這些能力的獲得都離不開老師的悉心啟發與指導,比如:怎麼讓學生忽略一些生詞尋找出關鍵詞句,怎麼在書上做各種標記,怎麼根據上下文猜意,怎麼推測結果等。當學生獲得了這些學習策略,他們的閲讀能力自然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不等於什麼都得讓學生獨立操作,有些難度較高的閲讀篇章可以讓同桌或在小組成員一起合作完成。但是國小生的閲讀能力畢竟十分有限,因為他們的語言量小。老師對閲讀方式的指導直接影響到他們對閲讀的興趣與信心。

老師可對一篇閲讀材料設置幾個有針對性的任務,先設置最簡單的任務,學生粗粗瀏覽一遍就可以找到答案,然後逐步增加難度,在完成教師精心設置的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從粗略地閲讀逐步進展到精細地讀,直至讀懂,讀透全文,最後學生的感覺是憑自己的能力找到各種信息與答案,讓學生對閲讀有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閲讀的興趣。

在閲讀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可以向教師提問,請求幫助。通過略讀和細讀的結合,每名學生都能透徹理解全文。如果效率高,速度快,餘下的時間還可以進行朗讀比賽或創造性表演。

老師也可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真實自然的語境的創設,貼近學生生活,更利於激活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聽完這堂閲讀課後感覺有些方向,但實施起來仍然有些棘手。國小英語閲讀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研究。作為國小英語老師,我深深體會自己責任重大,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勤於反思和總結,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充分發揮閲讀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8

今天我對國小教學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學習,知道了國小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研究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目標的素質化的諸項教學模式及相應的教學策略。在使用課堂教學模式要注意: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沒有一種教學模式能夠適用於一切教學內容。一堂課不一定使用一種教學模式,可以是幾種教學模式的優化組合,可以按教學內容把相應的教學模式通過優化組合來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只有深入淺出,而沒有終止。社會發展會給教育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學模式也應隨着教育要求的改變而改變。運用教學模式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隨着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的設疑、啟發等也相應地逐步提高。教學模式可以體現在一堂課中,也可以體現在一個單元或更長一個時期中。教學模式應人(教師與學生)、因時、因課而異,運用教學模式不應死搬硬套,教師應該在借鑑他人教學模式的同時逐漸進入既符合自身特長又符合客觀條件的自我式的教學模式之中。研究教學模式應與教學僵化區別開來,研究教學模式,就是提倡根據素質教育需要,採用多種有效模式進行教學,反對教學模式的單一化,研究教學模式的最終目的是進入高於一般教學模式的"無模式"境界。教學模式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特別時在閲讀教學中的作用。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英語閲讀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讓知道以後的英語課堂的發展方向,讓我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比如,我在講解pep國小英語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b的readandwrite時,以前對教學模式和策略不熟悉時,我就簡單的準備了歌曲,讓學生活躍,進入英語的學習氛圍,準備活動簡單的歌曲歌謠,也不知道對今天的教學有沒有幫助,隨便找一首。在學習了教學策略後,我注重了歌曲歌謠的選擇,儘量選擇與本課教學內容有關的,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對本課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或提前感知的歌曲歌謠。

教學模式中告訴我們閲讀教學中的重點是如何指導學生閲讀,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就帶領學生閲讀幾遍,找出課文的重難點和學生一起解決,讓學生熟讀課文。這個方法較為笨拙。在學習了教學模式和策略後,我知道了如何指導學生一遍遍去讀課文。第一遍讓學生帶着簡單的快速問題,這樣老師可以省力,不用帶學生去讀。只要給出問題和閲讀提示就行。第二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教師出示有關本課重點的問題,注意精度的閲讀提示。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重難點,可以圈一圈、畫一畫。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正確良好的閲讀習慣。最後一遍是大聲讀並且注意指導學生的書寫。以前的教學師生都很累,一遍遍枯燥的讀課文,學生沒有興趣,教師累哦的嗓子疼。通過教學模式的學習與應用,教師的角色轉變了輕鬆了,變成了課堂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學生成了課堂得主導者,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學會知識,並且有情趣的學習。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做這樣的角色。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更輕鬆有趣。

在模式與策略的學習中,我認識到有一點我們應該改進。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4a部分的let’sread時,這篇短文內容較少,沒有學生不熟悉的知識,我們在按部就班的套用教學模式,再設計pre—reading這一環節我認為就沒有必要。我覺得在準備環節多設計一個活動,複習鞏固有關本課的基礎知識就可以了。

這是我的一些學習心得與體會,只針對我個人的教學的是而言,我以後還要認真學習國小英語教學模式和策略,讓我的英語課堂更加完美。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9

5月12日我們學校迎來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鮑校長一行,非常幸運地再次聽到鮑校長的英語閲讀課。每次聽鮑校長的課都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對於我們英語老師來説,英語閲讀教學,本來就是件難事,針對國小生,就是難上加難。

英語閲讀教學基本可分為三個部分:讀前活動(Pre—reading),閲讀中活動(While—reading),讀後活動(Post—reading)。在鮑校精彩的英語課中,我見證了課堂藝術的魅力。整節課堂,詼諧有趣,引人入勝,課堂笑聲不斷。鮑校長上的課是Seasons。通過和學生談論天氣引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真實自然語境的創設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使學生暢所欲言。在教學中,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學習語言,通過師生信息交流、多媒體設備的輔助,在此環境中學生利用了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鮑校長在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作用是協調、促進和指導。整一節課創造了一種積極寬鬆的氣氛讓學生得以充分調動、充分發揮,使學生感受到自信、充實、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且完成了閲讀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我發現原來閲讀課的活動也可以這麼豐富,那麼有趣。我個人覺得閲讀課後感覺有些方向,但實施起來仍然有些棘手。國小英語閲讀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研究。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勤於反思和總結,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充分發揮閲讀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由於受年齡特徵的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所致。如果硬性將一些孤立的單詞、句子灌輸給學生,讓其去背讀這些孤立的語言點,勢必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那麼國小英語教學還得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做起。蘇霍姆林斯基説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同行們的探討我認為國小英語教學需要教師在與學生建立起親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基礎上,應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學中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國小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有力保證。

三、四年級學生注意力可持續20分鐘左右,

五、六年級學生則在30分鐘左右。那麼,作為教師,應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

1、注意的對象要新穎、生動、形象、鮮明。

例如,教師在教授“蘋果”這一單詞時,如果能採用懸念的方法出示實物,並配以卡通形象的圖片和單詞。那麼學生每次在吃蘋果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聯想起這個情景從而記起這個單詞。

2、注意對象的遊戲化。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遊戲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兒階段,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如果把所有的教學內容設計成有趣的遊戲,讓學生在愉悦的遊戲中學習,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動物單詞的時候,可以分組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或形象,以此鞏固和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二、採用逐步導入,創設情境的情感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開展豐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課外活動使活動與教學緊密結合,其具體方法如下:

1、熱身運動。

這屬於課前的一種導入形式:用一個有趣的遊戲或者歡快的歌謠,讓學生將注意力從課餘活動中導入到課堂。但同時熱身運動又需要一種輕鬆活潑的氣氛,讓學生感覺從一種遊戲轉入另一種遊戲。

2、單詞呈現。

作為所涉及到的新的內容的開始,單詞呈現是整個教學活動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由於國小生處於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本身就是一個抽象無形的東西。所以,教師在呈現單詞的時候,不能千篇1律,要出“奇”招,出奇制勝,充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首先把單詞卡片的一個角落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猜一猜是什麼類型的單詞,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提示學生,最終呈現出單詞。

3、單詞遊戲。

單詞遊戲是教師在教授完新單詞後採用的一種鞏固和複習的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使用的教具創設出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讓學生在開心的遊戲中既能鞏固所學的東西,又能學到新的東西。但是在創設遊戲環境時,教師特別要注意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遊戲中去。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掌握遊戲所要達到的效果:對於低年級只要求會讀,所以創設遊戲時,要側重於讀的方法。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既要會讀又要會寫,並要進行相應的聽寫以豐富學生的詞彙量。例如,在教授動物單詞時,教師就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小組,讓他們比賽猜單詞,那樣既可以鞏固所學單詞,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如果教師能設立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小物品作為獎勵,就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了。

4、句子的導入及講解。

國小生接觸的句子一般分為陳述句和疑問句。教師在教授時,應該採用先教授陳述句,然後通過陳述句導入疑問句的順序。例如在教授“What is your favourite fruit?”時,可以先創設情景引出“My favourite fruit is———”的陳述句,在熟悉陳述句後,引出疑問句,學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把所學的內容,如單詞、句子、語法點,以輕鬆愉快的歌謠和歌曲的形式呈現,這樣便於記憶,以此作為對所學內容的複習和鞏固。

三、溝通

作為一個教師,授課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溝通,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知道課堂教學中是否還有學生不能接受的方法和方式。這樣有利與於教師更多地瞭解學生的性格特徵以便因材施教。

1、與學生的溝通方法。

(1)每次上課時提前幾分鐘到課堂,與學生聊聊天,加強交流,不僅要做一個嚴師,還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2)熱忱相助。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積極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當學生讀錯音、做錯題時,要耐心幫助他們,同時還要説一些鼓勵的話,如“It’s OK,no ’s OK!”等。

(3)師生情感交融。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之中,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2、與家長的溝通方式。

與家長建立平等的關係。很多家長都認為,教師是權威,高與他們,所以在關於孩子的學習方面,他們完全依賴於教師。但是教師每週每個班就幾節課,雖然教學中儘量顧及到全體,但難免有疏漏,如果孩子所學的課程能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必然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要讓家長明白他們是平等的關係,都是可以督促孩子學習的。

我認為,國小英語教學應針對不同年齡特徵的學生,寓教學於豐富、生動乃至於引發學生極大興趣的教學方法,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好的方法。雖然説“教無定法”,但它是有一定的教學規律可尋的,我們國小英語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英語閲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

新英語課程標準把閲讀技能目標描述為:朗讀課文並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的相關信息。根據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來猜測生詞或詞組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發展和可能的結局。通過推理、提取篩選、重組加工信息,解決各種問題。進而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策略,形成閲讀興趣,最終提高閲讀能力。通過今天聽了三節閲讀教學的診斷示範課,談談我的認知和想法。

1、教學觀念上的問題:在日常教學中,閲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意義。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日常教學中的問題:在閲讀教學中,大多數時候把閲讀當精讀;教學過程就是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有時候把閲讀當作課外閲讀上,劃詞組,對對答案。學生自讀後僅瞭解一下故事情節。由於教學方法單、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閲讀興趣,很能鍛鍊他們的閲讀能力。

3、教學方法上的問題: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閲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對英語閲讀教學的研究不夠、實踐不多,忽視了對教學方法的研究。

4、在課程設計上的問題: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閲讀雖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學生閲讀量和閲讀時間得不到保證,閲讀僅是體現於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訓練。上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問題的設置過於單一和簡單。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作為教師,要重新理清思路,加大對閲讀理解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閲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閲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一、閲讀材料的選取

在國中階段,閲讀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立足於教材的基礎上,我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教學特別是每個單元的reading來培養學生的'閲讀技巧,瞭解基本的語法、句法知識。可以把它拿出來作為單獨的一節閲讀課進行指導訓練,在有效利用某種方法對課文進行指導之後,我還利用課外的閲讀材料來進行對學生閲讀方法的鞏固訓練,同時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課外材料的選擇要根據所練閲讀技巧以及學習階段的不同,選取難易適度、長短適中、題材不同的閲讀材料,作為教材內容的有益補充。利用課外閲讀材料增加詞彙量、鞏固閲讀方法、提高閲讀興趣,最終達到培養閲讀能力的目的。

二、閲讀方法的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閲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和要求,採取不同的閲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閲讀。常見的閲讀方式有:

1、略讀: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幫助理解,為細讀作準備。在進行閲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主題句,抓住中心,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係,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的銜接、句際關係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的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得文章表達的正確的信息。

2、跳讀:尋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數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關鍵詞,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及時態等,抓住文章脈絡。

3、細讀:分段細讀,注意細節,注意語言結構,處理語言點,抓住主要事實,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結構的內在聯繫,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着內在的緊密聯繫,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着很重要的聯繫,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推讀: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係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法或語法。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閲讀速度又形成了一種能力,這也是英語閲讀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但是若遇到了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閲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5、概讀:要求學生從每篇標題,到各個部分都進行概讀、以歸納出要點,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度,這樣就能瞭解全文的概貌。概讀還有助於學生把握上下文之間的意義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對於這些閲讀方法我們要在閲讀課的過程中一點一點進行練習,每節課選擇一種主要的閲讀技巧讓學生來練習,然後進行綜合運用,不能急於求成。並總結一些做題小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握主旨推斷法。在某些情況下,文中並沒有直接提到與題目相關的信息,但我們可以通過文章前後的邏輯關係以及暗示來推敲作者的意圖,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以主旨為核心答題。

三、有效的閲讀提問

英語閲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狀,即一問一答多,獨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學生回答少;直接給答案多,分析過程少。因此我們要設計問題誘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

1、提問設計要設階梯,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我們儘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依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2、提問設計應有“度”。我們認為這個“度”必須是廣義的,它應該包括提問設計的難度、深度(鋪墊性設問)、亮度(講究感情色彩,抓住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和新接受信息不適應而產生的心理失衡,提出問題,打動學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點、難點,問得集中,施行濃縮法,加大問題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問設計中的難易度的把握。提問有一定難度,才能激發學生求知慾,調動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

3、提問設計要“巧”。在英語閲讀教學的提問設計中,教師對題型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從縱向看,它必須考慮因課堂教學流程中各個時機、環節的不同而不同;從橫向看,則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有所區別。這就要求教師匠心獨運,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説,①要採用多種提問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選擇比較式、填充補續式、追蹤探因式、檢查整理式等。②要講究操作調控方式。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提問的對象、提問的方式、答問的評價等。③要講究提問的邏輯:問題要合理,問域要適度,概念要清楚,表達要明確,答案要未知。在英語教學中,提問設計的“巧”,越來越顯出其重要作用,既能節省教學時間,又能提高教學質量,此法必須持之以恆。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學習國小語文教學策略,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瞭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

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培養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加強對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訓練他們的閲讀思維,我們提出了《高中英語閲讀教學策略研究》。

在進行《高中英語閲讀教學策略研究》的題研究以,我們每個成員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我對以下幾點感觸頗深。

一、閲讀材料至關重要

閲讀材料就像我們做美食的食材。新鮮、和口味的食材才有可能烹製出我們喜歡的美食。同樣,新穎、有趣的閲讀材料對於閲讀教學的成功至關重要。

二、教學方法錦上添花

教學方法就象是烹飪大師的廚藝。教師就是一個個身懷絕技的烹飪大師。英語閲讀教學過程就是烹飪大師烹製美食的過程。大師們通過對精挑細選好的精品食材進行加工。好的廚藝讓優質的食材變得讓食客們(學生們)愛不釋”口”,全盤消滅。當然,每個烹飪大師的工藝不盡相同,烹製出的美食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三、評價激勵事半功倍

及時、恰當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閲讀結果進行評價。教師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讚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誘發其學習興趣,內化學生的人格,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評價及時。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説:“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時機是他們興致高,心裏想做的時候。”所以在堂上,教師的激勵性評價應該選擇在最佳時機,要及時。事過境遷的激勵性評價,對學生是不起作用的。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並取得進步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他們讚許與肯定,激發他們繼續積極主動的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評價應該客觀、公正。既不能把學生説的一無是處,又不能言過其實説成十全十美。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了錯誤時,教師要及時指出並加以糾正,不能還説你回答的“很好”“真棒”,這樣對學生是一種誤導,學生會認為老師是在諷刺他。教師客觀、公正的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比如,某個學生的字寫得不好,老師可以這樣説:“你的字寫得很正確,如果再寫工整、美觀一點就更好了。”這樣的評價語言,對學生既起到了激勵引導的作用,又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裏發出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由此可見,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必須帶有賞識的眼光,必須動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當學生得到老師真誠的欣賞與肯定後,他們會充滿自信,自我激勵,不斷地進步。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教不是為了教。是指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為最大目標。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交際是語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閲讀是語言交際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閲讀不僅僅幫學生獲得興趣,開闊視野,汲取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能擴大詞彙量,促進聽説寫的能力發展。對於低段二年級的小朋友,在還沒有學會26個字母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果很好的結合所學知識讓他們理解和朗讀一篇短文呢?這是在我校校本教材改版後所遇到的一個問題。所以在國小低段怎樣正確處理英語課程中閲讀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語言技能包括聽説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説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聽、説、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閲讀是理解是吸收書面信息的重要手段。那麼如何開展國小低段英語閲讀教學呢?

1、選擇閲讀的語篇國小生年齡小,英語知識有限,在用英語閲讀時存在一定的語言障礙,詞彙的有限會給學生閲讀帶來困難,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在學生閲讀前,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為學生創造足夠多的機會學習閲讀材料中的單詞和句子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對即將要閲讀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為獲得更好的閲讀效果做鋪墊。比如要孩子們閲讀一篇小猴子找水果的短文,我們可以先複習或教授水果單詞,並且學習一些其他相關的句型。

2、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閲讀需要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思考。在短時間內,低段學生的思考能有一定的深度嗎?當然不能,在閲讀之前,可以花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找出不能讀出來的單詞。在學習了拼讀法之後,學生有能力去拼讀一些簡單的單詞。所以這也是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然後讓他們深入思考,根據上下文猜猜陌生單詞的意思。當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適當提示一些信息,並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3、逐步滲透詞彙在閲讀教學中,將影響學生閲讀的難點詞、短語逐個地滲透到各個環節中,讓學生在更加簡短的語篇過程中理解並掌握這些詞和短語。這是繼前面第二點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的一個深入探討。閲讀的目的就是理解文章,陶冶情操、拓展視野,開發思維能力,這一切的前提就是理解單詞和句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繫。然後把知識從書面上搬到實際生活中去運用,這才是閲讀的意義。而不是像對話課教學一樣,刻意將它們逐個進行教學。

4、昇華練習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有不同的'閲讀教學目標和閲讀教學內容。低年級英語教學一般只要求學生能看圖識字。國小低段的閲讀,幾乎都是配有插圖的,所以更加降低了難度,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興趣。就像如同一個簡短的故事,大部分情況下,可以結合動作繪聲繪色地表演出來。老師可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力,小組合進行roleplay,然後表演出來。這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閲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想而知,學生能夠表演出短文,那他肯定對文章已經理解了,並且已經運用到實際。所以,設置情景,讓學生利用生動的肢體語言,對短文進行一個昇華的練習,而不是僅僅讀出來。學無止境,閲讀也無止境。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需要不斷地鍛鍊學生的思維及想象力,提高總的文化素質。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模式,但無論哪一種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都應該是學習對象的激活者、示範者、指揮者以及管理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體現當代教學模式的特點。

高中英語閲讀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在社會快速發展變革的今天,伴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信息化技術與國小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已經成為深化國小語文教學改革、促進教學效率提升的一種有效途徑。二者的融合,不僅能夠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知識記憶力,也可給學生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在“玩中學”,且使得學生伴隨着悦耳的音樂和精美的圖像,高效率地完成國小語文學習任務,取得優異的成績。

一、國小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突出知識重點、難點,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在國小階段,培養學生文章理解能力是教學重點。在這一背景下,可嘗試於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技術,將枯燥乏味的語文漢字和語文教學文章進行生動形象的展示,幫助學生在逼真情境和形象生動的畫面感染下,透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彷彿身臨其境,有效把握文章主旨,達到最佳的文章閲讀效果。

(二)調動國小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國小語文教學活動開展時,若將語文教學內容製作成PowerPoint圖文兼備的幻燈片,可讓學生通過對投影屏幕內容的觀看,全面瞭解本堂課所學內容,激勵學生自主完成語文知識的學習,主動了解本堂課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流程等等,自主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集中精力學習所教內容。

二、國小語文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輕鬆、愉悦的語文課堂氛圍,不僅能夠讓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課堂知識,也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挖掘自身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知識的學習。信息技術,是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它可為學生提供更多互助合作學習機會,增加師生互動頻率。所以説,必須將信息技術引入國小語文課堂上,達到高質量語文知識教學目的,並讓學生通過雙向互動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進行《多夢的季節》一課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在課前與國小生進行溝通交流,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夢想,並利用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技術形式展現國小生的夢想,並積極引導學生表達自身一直以來的夢想。

(二)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國小語文教學中,老師多采用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採用口頭語言講授的模式,並在黑板上進行粉筆板書,將教學重點利用粉筆單一地進行傳授,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悶頭記錄課堂教學重點,缺乏學習積極性。此時,若引入信息技術,可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以情境化教學方式增強語文課堂魅力,吸引學生學習課堂內容。例如,在進行《清明》這首古詩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杜牧在寫這首古詩時的人生處境,幫助學生內化所學內容。

(三)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積極開展語文課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國小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有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知識,所以國小階段的語文教學應該注重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觀察日記、課外練筆、寫作競賽、朗誦會、演説會等活動的組織。同時,在這些活動組織時,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其中。如,藉助信息化技術宣傳“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演講主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更好地激發學生表現慾望。在信息化教學模式開展時,應結合“藝術來源於生活”這一思想,突出“生活化”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特色,且站在新型教學模式高要求背景下,從各個方面對老師的教學提出更進一步的指導,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即老師應該將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國小語文生活化教學中,將教學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表達形式進行展示,不斷豐富語文課外教學活動,從而生動形象地進行直觀通俗的表達,提高國小語文課外教學的豐富程度,提高國小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伴隨着信息化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國小語文教學不但需要傳授語文教學知識,還需要利用現代多媒體等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並在相對寬鬆的學習空間內深切體會逼真的教學情境所傳遞的內容,吸收內容,高效率完成知識的學習,且善於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解決中,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y08d8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