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近代史心得體會

近代史心得體會

中國近代史理論問題研究,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以下本站小編為你帶來近代史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近代史心得體會
近代史心得體會篇1

通過學習近現代史,聽老師生動的講解,我對中國近代的屈辱和艱辛有了更加深 刻的印象,同時也為從屈辱和艱辛中體現出來的民族 精神而感到自豪。一方面,我對中國近現代的這一段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體會。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和苦難中奮起,為了爭取民族獨立、自身解放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富裕,進行過長期的英勇奮鬥。正是這些鬥爭,粉碎了外國侵略者滅亡中國的陰謀,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在我們上中學就學習過中國近現代史,但那時的我僅僅是把這些歷史事實當做故事來學習來背誦的。我根本沒有往歷史深處思考這些歷史事實,它們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以及帶給我們的啟發。這些本是我們學習歷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卻被我們所忽略了。

唐太宗説過: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毛澤東也講過:歷史是值得注意的。只有認真學習近代史、瞭解中國的榮辱史,我們才能做到以古為鏡、知古鑑今,建設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歷史終究是歷史”,輝煌和恥辱都已流逝而去,但歷史的精神和寶貴的經驗教訓是我們必須深刻理解並銘記於心的。進入大學後,我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綱要讓我第一次深刻的懂得了學習近現代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學習近現代史。綱要不僅讓我更加細緻的瞭解到中國在近現代所發生的歷史事實,更重要的是這些歷史所表達的歷史意義,以及通過這些歷史事實對今天的我們將有怎樣的啟示。常言道:前車之鑑,後車之師。要想更好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早日將中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就必須以史為鑑,從歷史的成功與失敗中吸取經驗與教訓。

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開始,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使得中國由獨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有封建逐步成為半封建的國家。清朝以前,中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處於世界的巔峯。到了清朝,當朝統治者以此為傲,閉關自守、固步自封,並由此帶來的危機逐一爆發。毛澤東曾説過,落後就要捱打!由於中國的糜爛、腐敗,西方資本主義的殖民狂潮席捲中國,使得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格局。

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一味賠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國家爭先入侵中國,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清政府被迫簽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條約。反外侵鬥爭的幾十年裏,中國政權和經濟都遭到嚴重衝擊,中國人民在深受封建統治者的壓迫同時,經濟負擔更加重、政治壓迫更加深。

中國近代歷史是一部恥辱的歷史、也是悲壯的抗爭史。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客觀面對歷史,不忘國恥、奮發圖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科學是發達的、社會是進步的、人是要自強的,我們要認識這一點,“落後就要捱打”,我們必須要自強!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走什麼樣的道路就已經成為了國人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或是資產階級革命,但最終都失敗了,資本主義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這一百多年的歷史證明了這個結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鬥,在探索中壯大,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使人民真正的當家做了國家的主人。終於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舊中國120xx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結束了,是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並由此開始了我國的現代史。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隨着時代的進步中國共產黨也與時俱進,相繼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指導方針。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艱苦的鬥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歷史終究是歷史”,輝煌和恥辱都已流逝而去,但歷史的精神和寶貴的經驗教訓是我們必須深刻理解並銘記於心的。雖然中國近現代史在國中、高中階段我們也曾學習過,但每次學完都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悟,畢竟不同層次的知識結構和生活閲歷就我們自身對歷史的把握和理解而言是有差別的。通過大學的進一步學習,我也形成了新的思想。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保持黨的先進性”。從鴉片戰爭起,中國開始慢下了發展的步子,在世界的地位也一蹶不振。雖然當時也是疆域遼闊,人才濟濟,但清政府的統治模式已被歷史的車輪所趕超,思想守舊的清政府統治階級還以“量中華之物力”而沾沾自喜,“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終於“起視四境,而‘豺狼’又至矣”。中國從成立以來,也遇到過挫折,走了許多彎路,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不斷努力地開闢、前進,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縱觀人類歷史發展進程,每一代人都肩負着獨特的歷史使命。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希望,充滿風險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決定中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性世紀。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事業的希望,“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信息革命的飛速前行,經濟政治的競爭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當代青年的視野更加寬闊,信息更加豐富,思想更加解放,面對的問題和矛盾更加複雜,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加重大。

經過一個學期《中國近代史綱要》的學習,我深刻的瞭解了中國是從怎樣的坎坷中走,未來將怎樣走。我也明確了作為大學生肩負了怎樣的歷史任務,明白要怎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近代史心得體會篇2

這個學期選到姚桂榮老師的課,非常幸運。在她的帶領下學習了中國非常重要的一段歷史。半個學期的學習,使我對中國近代史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我覺得中國近代史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必要進程。在我看來1840年開始到1949年這一百多年,是中華民族為走向新世界而經歷的一次涅槃,偉大的祖國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才能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鴉片戰爭前,中國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制國家。但清王朝這個封建地主政權腐朽沒落、妄自尊大,所以封建制度其實已危在旦夕。 《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所謂的文明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這個古國的大門。此後,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無數次的生靈塗炭,數以千計的不平等條約,香港,澳門,台灣被迫淪為殖民地。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亡國滅種的危機一直威脅着千年古國。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一代民族精英覺醒:魏源等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洪秀全領導的反清農民起義;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圖強”;孫中山的國民革命。正是他們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為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同仇敵愾,英勇奮鬥,前赴後繼,拼搏不息,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篇章。

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着英勇的鬥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衝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着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1920xx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誌着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着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近代史是先輩們為了保衞祖國,用鮮血譜寫的歷史。學習中國近代史,所學何用?當然是為了祭奠那些無辜喪命於外敵槍炮下的萬千同胞, “致遠號”二百五十名將士以艦殉國的英勇悲壯,要緬懷“戊戌六君子”、“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以及無數革命先驅捨生取義的愛國之舉。然而,最重要的意義是從這段苦痛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勵精圖治, 輝煌的歷史我們應該應以為驕傲,但屈辱的歷史我們更應該牢記,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更是一部推動史,她告誡我們不要驕傲,更不要氣餒,因為有千千萬萬的希望在等着我們,激勵着我們。振奮自強,做好今天的事,寫好中國的未來史。

姚桂榮老師是一位非常幽默又博學多才的老師,教學方式多樣,各種影視資料和課堂展示內容充實又有趣。如果説要給《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堂提建議,那我只怕是班門弄斧了,還不如説看法更恰當些。我認為,歷史總是有時間順序,有因果關係的。一件事情的發生總是有它的緣由,如果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把歷史事件用一條主線串起來會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比如有的老師上課:“上一節課我們講了鴉片戰爭,這一節課我們講太平天國運動。”然後開始講。而有的老師:“上一節課我們講了鴉片戰爭,我們知道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鴉片戰爭在前,太平在後,大體説太平天國是農民比較盲目的起義,他最終是在中外絞殺下滅亡的,這節課我們就來講太平天國運動”(舉的一個例子)可以把例如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等的歷史事件處理處一條清晰的思維線,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記憶,並且對其有着深刻的認識。另外,我覺得可以多結合當時世界發展的趨勢,多方面多角度的品評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像老師對慈禧,江青,李鴻章的評論就很好,我們要看到他們的缺點,但對於他們的長處我們也應該加以學習。

以上就是我個人這一學期來的收穫和一點小想法,雖然只是對中國近代史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但個人覺得這段歷史應該被我們每個人銘記。另外老師的幽默是獨一無二的,希望老師保留您的風格。

近代史心得體會篇3

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我對中國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新時代接班人的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今天,還應當瞭解中國的昨天和前天,回顧近百年的中國人民奮鬥的歷史——困惑與希望交織、污穢與崇高輝映、黑暗與光明搏擊,構建了中國近代史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又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 近代史的開端1840正是大清帝國中後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並逐漸發展壯大,而中國由於閉關自守、固步自封,已經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長期的閉關鎖國和居功自傲,是帝國的統治者處於“天朝大國”美妙夢境中,將其它國家的人稱為“番”或者是“夷”這種帶有歧視性的字詞。不接受他們的技術,不允許他們的通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當朝統治者心中虛幻的泡沫而已。豈不知,當我們都沉睡在東方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的時候,與我們處於地球向對面的英國,進行了他們的工業革命,為他們“日不落”的黑暗意圖做足了充足的準備;而處於清帝國的背面的羅宋國的沙皇的改革和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大和的明治維新都取得了十分古大的成果。隨着野心和掠奪的需要,以不列顛為主的國家將他們罪惡的貿易伸向了古老的中國。雖然政府幾次三番的頒佈過禁煙令,可是在缺少科學和文化的中華土地上,鴉片貿易在清朝橫行霸道,削弱了中國人的意志和文明,懶惰,好逸惡勞等等惡習出現在了一勤勞著稱的中華領土上。有外國人稱中國是沉睡的東方之獅,那些愚昧的中國人還開心的認為這個評價很好,因為他們覺得,因為是沉睡的,那麼終有一天他將覺醒,然而,他們卻殊不知,這個概念的出現來源於羅宋的雜技表演,馴獸師為了讓兇暴的獅子不具有威脅性,將餵了鴉片的肉餵給獅子食用,這樣平日

威風凜凜的獅子也只有淪為階下囚。

英國鴉片貿易這樣的意圖令人心驚。當虎門銷煙的硝煙還在空中盤旋,1884年,英國用炮火轟開了封閉的國門,洋人的熱兵器在對抗清朝傳統的冷兵器時就如同戳破一個紙娃娃一樣的簡單,最終的結果是以清政府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如大家所熟識的一樣,中國由一個封建國家成為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中國腐朽的清政府使列強一次又一次的入侵,簽訂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中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各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野心,日本也對中國進行軍事政治掠奪,在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之後,中國與八國聯軍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會的深淵。

從此這個歷史上的天朝大國的天空變得黑暗,開始在風雨中飄搖零落。特別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歷史事件,至今人染令我扼腕痛惜。之後一個接一個的戰爭,和賠款割地使清廷日漸衰弱,雖然一些擁有一定見地和知識的官僚和資產階級開展了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為整個腐朽的中華大地帶來了一絲清冽的微風,但是由於清政府已經沉痾已久,無論是在那個方面,這一陣清風絲毫挽救不了中國的病痛。面對列強囂張的氣焰中華民族開始尋找出路,中國先進分子和人民羣眾開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這時中華大地上出現了點點新光,那時一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他帶領革命黨人成立了同盟會,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由於革命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袁世

凱篡奪了革命成果。辛亥革命最終沒能讓中國脱離困境。

在1920xx年,這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劃時代的一年裏,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五四運動的熱情點燃了星星之火——中國共產黨人的誕生。這燎原之火點燃了華夏大地的熱情和生命,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之下,風雨飄搖了許久的中國人終於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在經過了艱苦卓越的抗戰以及各種各樣的考驗之後,中國共產黨人終於帶領了中國走上了一條光明的道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顯著的提高,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誌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同時在短期內鞏固了新政權、確定新目標,基本上建立了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制度,使國際地位得進一步的提高。從1950年到1953年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制度大幅度的提高了國家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1997年香港迴歸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中華人民從此挺直腰桿面對世界,祖國的恥辱得到洗禮,中國人終於在經歷了這段屈辱的近代歷史後可以抬頭挺胸的向前邁進了。並在之後的幾十年中中國在

東方崛起,國際地位蒸蒸日上,成為了今天舉足輕重的強國。

歷史雖已塵封,但是它不應該被忘記,更不應該被忘卻。經歷了那段屈辱的歷史,便知道了災難的沉重。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走出了那片陰霾,我們再日益的強大,我們會盡力的丟掉過去,但是我們絕不應忘記那段歷史;我們的民族,有着很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我們的人民,有着博大的胸懷,但是這也絕不代表我們會一味的容忍,俗話説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因為這段歷史,我們緊密的團結,因為這段歷史,我們更愛我們的祖國,愛它的堅韌不屈、愛它的百折不撓。這也更確定了我們要為國家奉獻的決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rpq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