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校長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校長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校長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校長心得體會 篇1

我們的畢業典禮總是定點在“三百年劇場”,它位於哈佛紀念堂與懷德納圖書館之間那片無邊綠茵中。通常,哈佛每年會有兩個演講:一是畢業紀念日演講,一是畢業典禮演講。前者先於後者,並且專屬於哈佛學院應屆畢業生,演講嘉賓由大四學生委員會物色。這種演講一般被稱作“搞笑演講”,一些着名諧星和幽默作家在演講中所講的那些很有味道的笑話,讓我們笑破了肚皮,也令家長臉紅。

而使全體畢業生如沐春風的畢業典禮演講,則幾乎永遠都是“嚴肅”的,它由哈佛校友會敲定演講人選。校方行政管理人員做不了主,誰來演講還得看學生、校友的意願,得體現出他們的興趣與價值取向。有人為此會説畢業典禮演講是觀測哈佛社羣的“精神指標”.

你腦海中浮現的演講可能是一場勸誡畢業生去做未來領袖、主宰世界的説教,可是,哈佛畢業典禮演講者最不可能鼓勵我們去憧憬、去實現做人目標。

我20__年畢業時,畢業紀念日演講嘉賓是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畢業典禮演講嘉賓是比爾·蓋茨。一個曾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另一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此二人如果不講權和錢,會講什麼呢?

克林頓提到一個概念:“ubuntu”.意為“我因你而成”.即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而是社會的一分子。他亦談及我們不應將自身視為個體去追逐個人的成功,而應為全世界兄弟姐妹的福祉奮鬥。非洲的艾滋病不是隻屬於“非洲”,印度尼西亞的海嘯不是隻屬於“印度尼西亞”——我們思考時不應將其看作“他們”,而應視為“我們”.他敦促我們“花盡可能多的時間、愛心與精力去考慮那99.9%的人”.

比爾·蓋茨講了自己與妻子梅琳達如何捫心自問“以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怎樣能最大化地造福最多的'人”這一歷程。他致力於推進創新型資本主義。在其中,市場力量可以更好地服務於貧困者,極具説服力的闡釋:如何利用紛繁複雜、讓企業與政府獲益的現代科技與創新,在發展中國家拯救生命、改善生活。

他向我們發出挑戰:以你們過硬的文憑、才智和天賦,能否應對重大的全球問題,為更多人的幸福貢獻力量。他也為我們送上離別的祝願:“我希望,你們將來評價自己的標準,不單單是以職業上取得的成就,也包括你們為改變這個世界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你們如何善待那些遠隔千山萬水,除了同為人類之外與你們毫無共同之處的人們。”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兩場如出一轍的演講。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但我會問:為什麼不是這樣?我們,作為穩拿“好工作”的頂尖大學畢業生,有年輕的活力,有社會的認可——我們沒什麼輸不起的。我們也許以為自己所向披靡、高人一等,從而面臨迷失自己謙遜與對全人類同理心的危險。但也恰恰由於這種優勢,我們隨時能以最佳準備狀態服務於最富挑戰性的願景,投身於最具挫折性的目標。這不是要我們犧牲健康、財富或快樂去為其他人做牛做馬,事實上,我們應該並且必須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有所行動,這不只是藉由個體層面的同情與憐憫,還包括在夢想和卓越層面上進行革新與創造。我們不必放棄自己的生活,恰恰相反,我們可以通過為更多人幸福的奮戰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認為,像名校的畢業生,身處一個獨特而資源豐富的位置,就該為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為未來一代又一代人賴以生存的世界全力以赴。我盼望全世界畢業生們,同樣接受這一挑戰,放低身段併為此努力。

校長心得體會 篇2

本文為哈佛校長Drew GilpinFaust給20__屆本科畢業生的演講,喜歡其中的一句話:人生之路很長,總有時間去實施備選方案,但不要一開始就退而求其次。有時候,我們確實缺乏一種勇氣,一種承擔風險、放手一搏的勇氣。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很美好,但生活,總是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東西。Followyour heart.

這所備受尊崇的學校歷來好學求知,所以你們期待我的演講能傳授永恆的智慧。

我站在這個講壇上,穿得像個清教徒牧師——這身打扮也許會把很多我的前任嚇壞,還可能會讓其中一些人重新投身於消滅女巫的事業中去,讓英克利斯和考特恩父子出現在如今的“泡沫派對”上。但現在,我在台上,你們在底下,這是一個屬於真理、追求真理的時刻。

你們已經求學四年,而我當校長還不到一年;你們認識三任校長,我只認識一個年級的大四學生。所以,智慧從何談起呢?也許你們才是應該傳授智慧的人。或許我們可以互換一下角色,用哈佛法學院教授們隨機點名提問的方式,讓我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回答你們的問題。

讓我們把這個畢業典禮想象成一個問答式環節,你們是提問者。

“福斯特校長,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在哈佛苦讀四年是為了什麼?福斯特校長,從你四十年前大學畢業到現在,你肯定學到了不少東西吧?”(四十年了。我可以大聲承認這個時間,因為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然包括我獲得布爾茅爾學位的年份——現在好像都能公開查到。但請注意,當時我在年級裏還算歲數小的。)

可以這麼説,在過去的一年裏,你們一直在提出問題讓我回答,只不過你們把提問範圍限定得比較小。我也一直在思考應該怎樣回答,還有你們提問的動機,這是我更感興趣的。

其實,從我與校委會見面時起,就一直被問到這些問題,當時是20__年冬天,我的任命才宣佈不久。此後日漸頻繁,我在柯克蘭樓吃午飯,我在萊弗裏特樓吃晚飯,在我專門會見學生的工作時段,甚至我在國外遇見畢業生的時候,都會被問到這些問題。

你們問我的第一件事不是問課程,不是教師輔導,不是教師的聯繫方式,也不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實際上,甚至不是酒精限制政策。你們反覆問我的是:

“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去了華爾街?為什麼我們哈佛畢業生中,有那麼多人進入金融、諮詢行業和投資銀行?”

要思考並回答這個問題,有很多方式。比如威利·薩頓式的。當他被問及為什麼要搶銀行時,他回答:“因為那兒有錢。”

你們中很多人都在經濟學課上見過克勞迪婭·戈爾丁和拉里·卡茨兩位教授,根據他們從70年代以來對學生擇業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大同小異。他們發現,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金融行業有極高的金錢回報,還是有很多學生選擇了其它工作。

確實如此,你們中有37個人已經和“為美國而教”簽約;有一個會去跳探戈,去阿根廷研究舞蹈療法;還有一個將投身於肯尼亞的農業發展;一個拿了數學榮譽學位的人要去研究詩歌;另一個要去美國空軍受訓當飛行員;還有一個要與乳癌作鬥爭。你們中有很多人會去讀法律、醫學、或其他研究生。

但是,絕大多數人選擇了金融和諮詢,這與戈爾丁和卡茨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克里姆森報》對去年的畢業班作了調查,結果表明,參加工作的人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做出了上述選擇。

雖然今年經濟不景氣,這個數字還是達到了39%。高額的薪水、幾乎難以拒絕的招聘方、能與朋友一起在紐約工作、享受生活,以及有趣的工作——有很多種理由可以解釋這些選擇。你們中的一些人本來就決定過這樣子的生活,至少在一兩年之內是這樣。另一些人則認為先要利己才能利人。但是,你們還是問我,為什麼要走這條路。

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自己更關心的是你們為什麼問這些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如果戈爾丁和卡茨教授的結論是正確的;如果金融行業的確就是“理性的選擇”,那麼你們為什麼還是不停地問我這個問題呢?為什麼這個看似理性的選擇,會讓你們許多人覺得難以理解、不盡合理,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出於被迫或必須,而非自願呢?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困擾你們這麼多人呢?

我認為,你們問我的其實是生活的意義,只不過你們提出的問題是經過偽裝的——提問角度是高級職業選擇中可觀察、可度量的現象,而不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令人尷尬的形而上學範疇。“生活的意義”——是個大大的問題——又是老生常談——把它看成蒙提派森的某部電影的諷刺標題或者某一集《辛普森一家》的主題就容易回答,但是當作藴含嚴肅意義的話題就把問題複雜化了。

但是,暫時拋開我們哈佛人自以為是的圓滑、沉着和無懈可擊,試着探尋一下你們問題的答案。

我認為,你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你們不想自己的生活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而且還要有意義。但你們又不知道如何協調這兩個目標。你們不知道在一家有着金字招牌的公司裏幹着一份起薪豐厚的工作,加上可以預見的未來的財富,是否能滿足你們的內心。

你們為什麼擔心?這多少是我們學校的錯。從一進校門,我們就告訴你們,你們會成為對未來負責的領袖,你們是最優秀、最聰明的,是我們的依靠,你們會改變整個世界。我們對你們寄予厚望,反而成了你們的負擔。其實,你們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你們參與各種課外活動,表現出服務精神;你們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透露出你們對這個星球未來的關注;你們積極參與今年的總統競選,為美國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現在,你們中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把以上這些成績與擇業結合起來。是否一定要在有利益的工作和有意義的工作之間做出抉擇?如果必須選擇,你們會選哪個?有沒有可能兩者兼得呢?

你們問我和問自己的是一些最根本的問題:關於價值、關於試圖調和有潛在衝突的東西、關於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認識。你們正處在一個轉變的時刻,需要做出抉擇。只能選一個選項——工作、職業、讀研——都意味着要放棄其他選項。每一個決定都意味着有得有失——一扇門打開了,另一扇卻關上了。你們問我的問題差不多就是這樣——關於捨棄的人生道路。

金融業、華爾街和“招聘”已經變成了這個兩難困境的標誌,代表着一系列問題,其意義要遠比選擇一條職業道路寬廣和深刻。某種意義上,這些是你們所有人早晚都會遇到的問題——當你從醫學院畢業並選擇專業方向——是選全科家庭醫生還是選皮膚科醫生;當你獲得法學學位之後,要選擇是去一家公司工作,還是做公共辯護律師;當你在“為美國而教”進修兩年以後,要決定是否繼續從事教育。

你們擔心,是因為你們既想活得有意義,又想活得成功;你們清楚,你們所受的教育是讓你們不僅為自己,為自己的舒適和滿足,更要為你們身邊的世界創造價值。而現在,你們必須想出一個方法,去實現這一目標。

我認為,你們之所以擔心,還有另一個原因——和第一個原因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那就是:你們想過得幸福。你們趨之若鶩地選修“積極心理學”——心理學1504——和“幸福的科學”,想找到祕訣。但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幸福呢?

我可以給出一個鼓舞人心的答案:長大。調查表明,年長的人——比如我這個歲數的人——幸福感比年輕人更強。不過,你們可能不願意等待。

我聽過你們談論面臨的種.種選擇,所以我知道你們對成功和幸福的關係感到煩惱——或者更準確地説,如何定義成功,才能使之產生幷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只是金錢和名望。你們擔心經濟回報最多的選擇,可能不是最有意義或最令人滿意的。但你們想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樣生存,不論是作為藝術家、演員、公務員還是高中老師?你們要怎樣找到一條通向新聞業的道路?在不知道多少年之後,完成了研究生學業和論文,你們會找到英語教授的工作嗎?

答案是:只有試過了才知道。

但是,不論是繪畫、生物還是金融,如果你不去嘗試做你喜歡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東西,你會後悔的。人生之路很長,總有時間去實施備選方案,但不要一開始就退而求其次。

我將其稱為擇業停車位理論,幾十年來一直在與同學們分享。不要因為覺得肯定沒有停車位了,就把車停在距離目的地20個街區遠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車位已滿,再繞回來。你們可能喜歡投行、金融或諮詢,它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選擇。也許你們和我在柯克蘭樓吃午飯時遇到的那個大四學生一樣,她剛從西海岸一家知名諮詢公司面試回來。她問:“我為什麼要做這個行業?我討厭坐飛機,我不喜歡住酒店,我不會喜歡這個工作的。”那就找個你喜歡的工作。要是你在醒着的時間裏超過一半都在做你不喜歡的事情,你是很難感到幸福的。

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你們問問題,既是在問我,更是在問你們自己。你們在選擇道路,同時又質疑自己的選擇。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只是不知確定自己所選的路對不對。這是最好的消息。這也是,從某種程度上説,我們的錯。

關注你的生活,對其進行反思,思考怎樣才能好好地生活,想想怎樣對社會有用:這些也許就是人文教育傳授給你們的最寶貴的東西。

人文教育要求你們自覺地生活,賦予你尋找和定義所做之事的內在意義的能力。它使你學會自我分析和評判,讓你從容把握自己的生活,並掌控其發展路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文”才是名副其實的自由。它們賦予你開展行動、發現事物意義和作出選擇的能力。

通向有意義、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讓自己為之努力奮鬥。不要停歇。隨時準備着改變方向。記住我們對你們寄予的厚望,就算你們覺得它們不可能實現,也要記住,它們至關重要,是你們人生的北極星,會指引你們到達對自己和世界都有意義的彼岸。你們生活的意義要由你們自己創造。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們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定要經常回來,告訴我們過得如何。

校長心得體會 篇3

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其本質意義都是一樣的,在於自己的成長。用學習的方式來旅行,對外看懂世界,對內明白自己。

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

一句“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哈佛德魯·福斯特。

以下是這位校長在哈佛的一次演講,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走出去,看這個世界。

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

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我對自己的一個要求,也算是一個規劃。

這個習慣似乎從小就有,一直持續到現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對我來説,用學習的方式來旅行已成為一種傳統,而它的意義在於自己的成長。

1、旅行讓我們真正認識這個世界

世界越來越小,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種的第一次。

孩子們身處的世界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科技讓我們的國籍變得模糊,讓通訊變得快捷,讓我們不得不適應各種多變的社會環境。

所以,孩子們的將來必定是和各種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瞭解整個世界也成為了他們的必修課。

前不久,由教育界、商界領袖共同組成的“美國新勞動力技能委員會”剛頒佈的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四大技能中把“瞭解整個世界”作為首項標準列舉出來。

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侷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

所以,孩子們和我一起品嚐其他國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線和公共標誌;欣賞形式各異的建築;體會種類不同的宗教現象;體驗和陌生人的相處;適應各種氣候狀況;甚至是那裏的空氣中瀰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會聽到孩子們這樣的話,這個和我們那裏不一樣,這個一樣,也總會比較,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好。

我們在這樣的比較中睜大了自己的眼睛,擴張了自己的毛孔,也擴展了彼此的胸懷。

當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寬容,才能更加坦蕩。實際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已經成為“瞭解世界”的重點。

2、我們應該怎樣旅行?

瞭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種,通過書籍、影像資料和別人聊天都能讓我們瞭解世界,但哪一種都沒有身臨其境的學習更重要。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閲人無數。而我們的一貫做法是“行萬里路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閲人無數,行萬里路後思索回顧。”

每次到一個陌生國家之前,我們都會和孩子們一起進行長達一週的培訓,其中包括語言、文化、當地情況和攝影技巧。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之前的一個月就讓孩子們開始閲讀相關的書籍,並且在培訓中很好的讓孩子們對文藝復興有基本的瞭解,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了盧浮宮的神祕和拿破崙的傳奇。

簡單的語言培訓讓孩子們可以自己通過海關簡單的詢問,可以讓他們自己找到方向,而當地公交行政標誌減弱了他們的陌生感。

到陌生的國家之後,孩子們開始驗證之前獲悉的資料是否和眼前的一切吻合,開始在陌生的城裏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工具開始行走,開始和當地人和事之間有了碰撞和交流,開始需要藉助當地人的幫助來完成一件件我們事先策劃好的任務。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們真實的社會。

我還記得在慕尼黑他們使用地鐵公車的運用自如;在柏林到科隆火車站轉車的時候他們的忙中有序;在瑪麗婭廣場寫毛筆字引來老外們的圍觀;在羅馬奔波於各種噴泉之間完成城市任務;在菲森的草坪上和外國小孩們踢球。

只有讓他們充分自由的接觸這個社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溝通能力,加強團隊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孩子們需要和當地的人接觸,更重要的是要用當地人的方式生活,使用他們的交通工具,看他們經常去的博物館,不僅僅是在那裏走馬觀花,而是停留在那裏,認真地欣賞。

如同我們在盧浮宮整整呆了三天,相比較旅行團對於“盧浮三寶”的照相工作,我們是何等的自由。夜晚,我們在埃菲爾鐵塔前草坪上的遊戲,看到這個雄偉的鐵質建築夜晚的亮燈後,踩着巴黎夜晚的燈光晃晃悠悠的坐着地鐵後來青年旅社。

帶着激動和疲憊、收穫與成長,我們完成了旅程,但這並不是一個結束,我們離開了那裏,但卻把對陌生國度的思考也一併帶了回來。

除了留在腦子裏的回憶,我們還有日記、明信片、相片,我們還有各種類型的小組討論,這些都會讓一次旅程的收穫變得更長更厚重,直至我們下一段的重新開始。

3、“認識自己,瞭解世界”

每一次到陌生城市或者國家,從學習和成長入手的旅行方式都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在大腦裏構建自己的思考模式。

他們知道在陌生的地方需要向哪些機構需求幫助,他們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資源去完成任務,而當一個人處於陌生環境下,他的優點和弱點都會顯示的異常清晰,這無疑給了我們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

不僅是孩子們,每次,當我和孩子們面對這樣的陌生衝擊時,我也在成長,我也每一次都看到了更加清晰的自己。

當孩子們在成長中一次次的面對陌生的環境,那麼,當他們長大後要面對的各種陌生環境都不會讓他感到害怕,因為他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種模式。

很多人會説,孩子太小了,讓他們在七八歲出國他們能記住什麼?更別説在低幼的孩子了。他們什麼都不懂。

其實,這是我們對孩子們的誤解,通常情況下,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獲得什麼,我們會通過他的表達或者他的改變作為判斷的標準。

但對於一個生理和心理成長期的孩子們來説,他們的表達能力不足以讓他們清楚有效地表達他們的收穫反映他們的成長。

於是大人們很武斷地説,他們年齡太小了,對他們來説沒有用,以後都記不得。其實,也許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説,等到十多歲的時候他不記得了,但對於他在接下來一年的成長絕對意義非凡。

也許我們不用帶他們出國,但是經常到不同的環境看到、聽到、感受到一樣和不一樣,能適應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能在陌生喧鬧的人羣中鼓起勇氣去聽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

從小開始的一種旅程是擴展生活的廣度的起點,我喜歡那句話:

Life is not adestination,but a journey

生活不是目的,而是旅程

校長心得體會 篇4

“教育”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説,並不陌生。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

獲得知識?掌握技能?

取得成功?贏得尊重?

還是,享受樂趣……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查德·萊文曾説過:“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下三位不同領域的名家對教育的本質有着驚人一致的認知,也許,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走出去瞭解整個世界

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哈佛女校長:走出去瞭解整個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一句“我不是什麼哈佛的女校長,我就是哈佛的校長”,讓人們記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以下是這位校長在哈佛的一次演講,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到底為什麼一定要走出去,看這個世界。

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侷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當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寬容,才能更加坦蕩。實際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已經成為“瞭解世界”的重點。

尤其是,我們需要説服公眾並時時提醒我們自己大學不是營業性公司,不是國家安全的工具,不是急於在世界上強行推行自己社會觀點的軍事機關。許多組織可以提供諮詢或幫助解決社會問題,或開發新的產品,或推行新的軍事目的,但只有大學或類似的學術機構能夠發現為提出創造性解決辦法作基礎的知識,只有大學能夠教育出永遠作出判斷性決策的人。許多人可以成為企業家,律師或者有影響的顧問,但是隻有具有安全和自由保證的學者才能去探求科學真理。閲歷可以鍛鍊我們的判斷力,使我們更加成熟,但只有教育能同時發展智能,啟發新的興趣,樹立志向,提出重要問題,加強理解力的多重目的。只有這些,才是大學給以學生的真正貢獻,而不是閃閃發光的大學牌子,或其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影響。

為了説明基本目的崇高價值,讓我引用洛厄爾校長另一段話來結束我的演講。雖然洛厄爾對於哈佛的將來所面臨的重大事件和變化並不比我們今天知道的更多,但他確實知道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什麼。他説:“學生們一代接着一代,如同海浪一浪接着一浪衝向陸地。有時候是靜止着,有時候則帶着暴風雨的怒吼。不論我們認為人的歷史是單調的或是狂暴的,有兩個事物總是新的,這就是青春和對知識的追求,這也正是一個大學所關心的。我們學校的年齡已經可以用世紀來計算,但只要她熱切的追求這兩件事物,她就永遠不會衰老。隨着時代的變遷,為達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可能改變,但目的本身是永遠不變的。

美國"大聯盟"(Math League)思維探索活動競賽試題靈活、生動,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同時貼近生活。讓學生理解數學、欣賞數學,激勵學生創新,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同時學習數學會使人富有創造性和靈感,使用邏輯推理,有理性,靈活、快樂地生活、工作和做決策。現在關注公眾號偶愛數學並回復美國大聯盟真題,就可以免費獲得歷年競賽真題。我們也會在競賽結束後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競賽的詳細解析。領略美國最為普及、最受歡迎的數學思維探索活動的原貌,讓學生理解數學、欣賞數學,激勵學生創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

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理查德·萊文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__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他曾説:“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理查德·萊文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併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正如《大學的理念》的作者約翰·亨利·紐曼所説:“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説服力,鼓動時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

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約翰·亨利·紐曼

教育不改變生活環境

卻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20__年,美國已故小説家大衞·福斯特·華萊士曾在凱尼恩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華萊士是在西方有卓越影響力的作家,被譽為“近20年來最有創造力的作家”。

演講的一開頭,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演講中提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牀,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後去超市、做飯,放鬆一會就得早早上牀。因為,第二天又得周而復始,再來一遍。

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裏,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教育能讓你活得幸福幸福

取決於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教授這門課的泰勒·本·沙哈爾教授認為:“幸福取決於你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並總結出了以下12點有意識地獲得幸福的思維方式:

1. 不斷問自己問題。每個問題都會開啟自我探索的門,然後,值得你信仰的東西就會顯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

2. 相信自己。怎麼做到?通過每一次解決問題、接受挑戰,通過視覺想像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學會接受失敗。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條一直上升的直線,而是一條上升的曲線。

5. 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其中,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

6. 記錄生活。

7. 積極思考遇到的一切問題,學會感激。感激能帶給人類最單純的快樂。

8. 簡化生活。貴精不貴多。對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説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係。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為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運動。

11. 做事有三個層次:工作、事業、使命。找到你在這個世界的使命。

12. 記住: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個誠實的父母。

校長心得體會 篇5

這次聆聽李校長教學問題講座,我受益匪淺,不但懂得了一些理論知識,更讓我的思想接受一次教育,儘管我不算年輕,但還有朝氣,我不但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要努力做一名專家型教師。

語文在國中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現在我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表現:

1、漠視語文

漠視語文的學生表現為對語文的學習抱無所謂態度,常常是上課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課後作業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2、應付老師,平衡自己

這些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只是滿足於上課聽講,課後完成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滿足於老師問起時,有“我已認真學過了”的回答;捫心自問時,也可以“我已努力過了”聊以自慰。他們從不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作積極的思考,從不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學習始終處於被動狀態。

3、擔憂焦慮卻不知所措

這類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但由於基本功差和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儘管在語文學習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試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出現倒退,於是,他們便對語文學習失去了信心,怕上語文課,怕碰語文書,對能否學好語文存在憂慮。

4、投機取巧

有些學生不是不能學好語文,也不是不知道語文重要,而是認為考試閲讀不考課本,試題全部來自課外,抱着投機取巧的心理,對老師提出的緊扣課本、多讀文章、培養語感的要求充耳不聞。期待等到考場“超常發揮”。

二、成因

1、認識的偏差

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詞語的積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閲讀、一次一次説話的練習、一個一個片斷的寫作,就像砌房子一樣,一塊石頭、一個磚頭、一抹水泥、一張瓦片、一顆釘子、一根木條,你就得一點一滴的壘和砌,嫌麻煩就不行。而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認為上課聽聽、課後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着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學生偏科,因素很多。語文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

三、改進措施

1、變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的主體需要。教師要善於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

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於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

3、“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當好“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語文;通過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充滿自信;通過在教學中引導、發現,使學生不斷習得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信心和基本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便會落到實處。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4、要正確處理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關係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但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5、正確處理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的關係。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一方面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應僅限於讀書、寫字、答問,而應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小課堂連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寬語文教學的途徑、形式。教學內容、形式、途徑要向自然、社會、現實生活開放,也就是説,必要時語文教學要走出去。還要重視課外閲讀、課外習作的指導,使學生把課內學習所得遷移到課外學習中去。課內閲讀教學中決定了語文課文的經典性、基礎性和示範性。課文應當是精品,文質兼美,在思想內容上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在用詞、造句、佈局、謀篇、文風等方面有一定的典範性。因而課文也就成了知識、能力、思想教育和審美情趣的載體,為重要的是課文能夠使學生掌握帶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學會從特殊到一般,舉一反三,更好地在課外進行其它類似文章的學習閲讀。閲讀教學離不開課外閲讀,二者必須相互結合,互補互助。課文閲讀教學是基礎,對課外閲讀起着指導作用;課外閲讀是課內的延續和補充,反過來豐富並深化課文的閲讀學習。真正做到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6、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必須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較強的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習作等能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基礎不僅是紮實的,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核心是獨立思考能力,還有豐富的想象力。怎樣培養呢?比如,在識字教學中培養獨立分析、識記字形的能力;在閲讀教學中培養讀文章想畫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勵學生髮表獨特感受和個人見解,説真實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學中引導觀察,鼓勵發現,提倡寫個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練習。

校長心得體會 篇6

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通過聽課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同時也從這些老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們身上,學到了許多。現在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1.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滿堂灌,追求花樣,華而不實。講課的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來獲取新知的。比如:陳亞萍老師的《白鷺》一課,該教學設計十分完美,教學策略新穎,思路清晰,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既能很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本課知識、提高技能,還能適當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受到了參會教師的普遍好評。

2.展示的課教學理念都很新,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新課標下學生的生物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注重了學習的過程性和實際效果。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間合作交流下進行教學的。在這次展示課活動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師都體現到了這一點。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學生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通過聽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的交往狀態,思維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

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的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師生、生生沒有真正的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應當創設情景,巧妙的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知識衝突,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説。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的到發展。

4.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再見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展開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課堂,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的被關注。

5.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藴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聯想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

1.教學備課未達精細巧妙

對於備課,我感覺到了它的重要性,各位教師之所以課堂上運用自如,就在於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學內容的要旨,而我平時備課還打不到這種嚴謹的態度,今後我會盡力做到極致。

2.課堂教學缺少角色換位

平日的數學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各位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這種教學態度的必要性。

3.教學效果稍欠紮實高效

隨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收益到了很多,既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我在課堂上很少涉及這麼多方面,唯恐時間和精力上不允許,造成了課堂教學的低效,今後我應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教誨學生,做到課堂教學向紮實高效邁進。

總得來説,通過這次的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校長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帶着對事業的追求、對工作中的困惑、對教育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參加了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第九期國小校長培訓班的學習。在培訓中,通過“理念、管理技能、視野”等方面的專題培訓,我從眾多的權威、同行那裏汲取了中國教育當前最先進、科學、實效的思想與信息,使自己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角度、分析問題的思路得到了拓寬,深刻領悟了“思想與思想的交流過程”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智慧與智慧的碰撞過程”就是“一個心門開啟另一個心門的過程”的深刻含義,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着幸福與洗禮,在洗禮中體驗着收穫與快樂。我的成績與收穫頗多,簡單總結如下:

1、學習期間,我們結識了一些有修養、學識造詣很深的學者和老師:楊鐵鋼書記、程春英所長、付紅霞老師、單松濤老師、肖傑老師,李淑文、徐鳳霞等知名校長,班長、學委、生活委員等我們的好同學……在感歎他們學術造詣高的同時,自己收穫着思想與理念,學習中逐漸感受到對知識的渴望,他們的講座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深入淺出,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發人深省。他們具有的執着不屈的辦學精神、兼容幷包的辦學思想、鋭意創新的辦學態度,足以讓我們受用終生。

2、學習期間,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名校的辦學底藴和文化氛圍:機關一小的校園文化,東胡二小、湖濱學校的課堂教學,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覺得每次學習參觀都是不虛此行。通過參觀機關一小的校園文化建設,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校園文化建設,是凸顯學校特色,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基本途徑,並不是“做”花瓶,而是提升內涵。它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整體安排全面考慮,需要從細處入手,通過細節求實效。通過聽湖濱學校和東胡二小的4節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學校辦學底藴的積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定時間的歷練,正如教師的課程改革理念一樣,需要長久不間斷的培訓打磨才能入心入腦,教師的基本功更是需要周而復始的錘鍊才能堅實。

3、學習期間,讓我們感受了異地培訓參觀學習的異樣效果和無窮魅力。xx年11月我們21位培訓學員在班主任付老師的帶領下,前往課程改革的前沿山東濟南青島孔子故里曲阜。10天的學習,我學得開心愉快!濟南市長清區實驗國小潘校長所做的《實施精細管理,打造品牌學校》,泰安師範附屬國小周校長所做的《走內涵發展之路,辦優質特色學校》,曲阜實驗國小馬校長的《文化發展學校,特色鑄就品牌》以及青島洮南路國小薛校長的《揚科研風帆,創學校特色》等專題報告,圍繞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治校理念,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展示了學校的亮點和特色。給我們每個學習者很大的體會,引發了我們結合本校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進一步體會到“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至理名言總結的精妙之處。異地的先進經驗和辦學思想拓寬了我們的視野,通過溝通交流,南北方思維火花的碰撞,定能綻放出耀眼的焰火。

培訓班即將結束了,但我們有太多的不捨,我們多想再在一起交流學習、我們多想再在一起溝通了解,這種集中授課和外出考察學習的方式,是聯繫實際研討、參觀、考察借鑑,實踐總結提高的模式,是十分符合校長們的特點和需求的方式。本次培訓內容的設計和選定注重突出專題性、針對性、時代性和前瞻性,使校長們真正學習到了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信息、最有價值的教育改革和管理經驗,真可謂取到了“真經”。

通過培訓參觀學習,我深深感到自己作為教學校長的責任,一定要努力工作,在本校教師隊伍建設下功夫,做到以下幾點:

1、“量體裁衣”促進教師教師主動發展。將根據教師不同特點、需要,幫助他們制定、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通過幫助使學校每位教師們找準位置,發揮好個人才能,享受到育人快樂,體驗事業成功。

2、指導、服務到位,幫助教師快速發展。教師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不同問題,因此我將協助校長為教師尋找專家,適時地給予教師理論、實踐等多方面的指導,對於教師中好的經驗、方法及時要鼓勵總結推廣,對於存在的問題幫助分析解決,還要給教師創造機會、提供舞台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喜悦。

3、加強團隊建設,深化教師發展。 創造努力工作的氛圍,敬業的氛圍。使教師在互相幫助中進步、在互相激勵中前行。

4、強化教師培訓,推動教師跨越發展。要想教師跨越發展,你、必須解決教師的教育教學觀,進一步轉化教師的觀念。而觀念的轉變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時間和反覆磨合,需要要有一個逐步認識和接納的過程。任何一項工作或事業的成功,無一不是重在落實,貴在堅持,因此我將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提升素質促進轉變。

培訓即將結束了,但我所學所思所感將延續到工作中去,並將在我今後的工作中化作源源不竭的動力,“理想猶如天上的星星,我們猶如水手,雖不能達到天上,但是我們的航程可憑藉它指引”。我們期盼着,未來的優質教育行列裏,有你,有我,我們一起攜手同行。

校長心得體會 篇8

7月10日至11日,我有幸參加了聊城市農村國小校長培訓,一天半的學習生活,緊張而充實。聽取了市教育局徐局長的重要講話,學習了馮明才主任對市教育局文件的解讀,領略了莘縣教育局的3+1工程、東昌府區教育局的1168工程,欣賞了開發區顧官屯聯校的做法,聆聽了南京市浦口區行知國小楊瑞清校長的學術報告,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更進一步明晰了辦學思想與理念,明白了一名合格校長應該具備的素養,明確了一名校長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影響與引領。通過學習,我感受頗多,現將我的收穫與思考彙報如下:

一、一名稱職的校長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嚴謹的治學辦學態度。

1、校長要具備堅強的意志和過硬的工作作風。校長要耐得住繁瑣、耐得住平淡、耐得住寂寞,堅持理想,率先垂範。

五里行知國小校長楊瑞清做的《走在行知路上創造精彩人生》的學術報告,讓我為之深深動容。楊瑞清校長師範畢業之際,申請到偏遠而艱苦的農村國小去踐行陶行知先生的辦學思想,並號召同學與他一起去追逐理想。當時許多人不理解他,甚至説他出風頭。但是,他到村小去了,去得堅決而義無反顧。之後的困難可想而知,期間他也面臨幾次更好的、能夠讓我們怦然而動的機會,但是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勤勉與無私,影響並帶動了一個成功的團隊,他、他們成功了。他的成功無不説明一名校長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努力、再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2、校長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校長不僅是學校的行政領導,更重要的是校長要以自己紮實的專業基礎與較高的專業水準引領團隊發展。

馮主任對校長的闡釋讓我深切的感知到校長是一位思想者、創新者、設計師、實幹家、引路人。這説明一位校長必須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更讓我知道了這種源自校長有過人的學術修養而形成的學術研究感召力在學校教科研中比單純的行政命令與領導優越程度之所在。正是因為校長擁有淵博的學識、深刻的見解和遊刃有餘的實踐駕馭能力,老師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過程中才能夠由外在的命令與服從昇華為內在的羨豔與追求。

3、校長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與實踐是引領學校教學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第一步。

我原來單純的認為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只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的。其實不然,自主、合作、探究意識應該牢固的樹立在校長心目中,並積極主動的應用到日常工作之中。校長自己這樣做了,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就會有機的遷移到老師的工作實踐中,遷移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二、校長應該遵循學校辦學的客觀規律,學習和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創新工作方法,不斷超越。

1、以人為本,提升管理實效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成為時代的呼喚,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內容就是:寬容、理解、尊重、信任。我們當今學校管理的基本理念,那就是以人為本做服務。

徐局長的重要講話使我意思到了堅持教師第一,為教師的發展搭建平台。學校要把教師視為辦學之基,把教師第一的人本管理思想做為學校管理的基本理念。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使老師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性得到最完善的發展。教師在學校事務中體現着主人的地位,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讓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一方面可以激發其主人意識和工作責任感,激發其主動精神和創造意識,提高教師的自我價值,增強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於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增強了認同,使全體教職工對學校的管理更具信任和歸屬感,使學校與教職工形成一個整體,使每個教職工明確到了人的成長,發展與學校事業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榮辱與共的,從而提高教職工的自豪感、責任心和使命感,體現出教師是學校的主人。

互相尊重,培養學校的人文精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學校獨特的人文精神就是山之仙,就是水之龍。顧官屯聯校的文化立校給我們做了引導,那就是培養人文精神,就要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團結、尊重、寬容的組織氛圍,在他們的管理中,體現了校長對老師的人文關懷,人心換人心,換來的是上下一條心為學校事業嘔心瀝血也無怨無悔的氛圍。

每一個人都用行動在證明,我們辛苦着,但我們快樂着。在學校管理中,校長努力營造一個尊重的環境,學校教師得到了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這樣一來,教師便懷着一種快樂的心情為學校而工作,從上而下的成員都做到了自己管理好自己,實現學校的自動化管理。

2、讓學習成為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

教育需要創新,創新離不開學習,從這一點説,學習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創建學習型學校,讓學習成為一個學校的特質,校長首先要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徐局長的重要講話中能夠感受到,抓法律法規的學習是學習,抓教師的培訓是學習,抓課堂教學改革、構築高效課堂是學習,抓讀書活動、大力開展振興閲讀工程更是學習。管理藝術,方式,優秀案例在管理實踐中我們也常有運用,但我們缺少的是沒有像名校長那樣的總結、提煉,沒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認識,沒有找到它的理論依據,也沒有把它當成是管理藝術,原因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理論水平低,好多正確的管理方法已經實踐,但不是教育理論或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也沒有通過反思形成理論。因此要構建學習型學校,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校長必須學習提高,這種學習提高必須是經常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知名校長對學習的執着與堅持。校長要有一個好習慣——學習,那我們的眼界大開了。

校長心得體會 篇9

靈璧縣教師進修學校於8月10日至15日,舉辦了全縣校長任職資格教育管理培訓班。我於8月10日在中心校領導的安排下參加了本次培訓,聽了馬樹喜督學的《有效教學與校長課程領導力培養》、張立凱校長的《成功一定有方法》、劉成校長的《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踐與思考》和鄭飛校長的《有效學校管理》等的專題講座。雖然學習時間短暫,但體會頗深,對如何當好一名校長有了更深的體會。下面就本次學習培訓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創新觀念。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校長自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着學校的整體工作、思路走向和教育效果,因此,校長一定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擯棄錯誤觀念,改變陳舊觀念,確立新的教育理念。眾所周知,校長是學校工作的領導者、決策者、指揮者,是行政班子的領頭人。現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校長擔負着育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要求校長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活動去達到。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校長的責任不僅僅是管理好一所學校,教育的特殊性還決定校長要有一種歷史責任感,要為未來負責。上級領導把一所學校交到你的手裏,既為你實現辦學理想提供了機遇,也給你提供了體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場所,同時

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良機。因此,校長要明確自身的角色,要以行政權威管理學校,更要以人格魅力影響師生,要帶頭學習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做一個理念新、知識廣,能力強的專家型校長。

其次,狠抓質量。學校工作必須以教學為中心,教學質量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校長一定要把提高質量作為工作的核心內容來抓。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抓教學,必須聚精會神抓質量。具體要落實“樹、抓、重、建、解”五個字。“樹”,就是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校長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提高質量進行。校長還要千方百計把狠抓質量的這種意識轉化為教師、家長、學生的意識,並使之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抓”,就是抓好教學常規工作。校長要抓好教學常規管理。要深入教學第一線,抓好教師的教育教學計劃及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和下班輔導。要優化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要質量。“重”,就是重檢測和督促落實。質量檢測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瞭解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手段之

一。校長要制訂科學檢測方法,嚴肅檢測紀律,合理公正檢測學生素質。要注重有效督促與檢查落實。校長抓質量不能僅僅停留在會議的傳達和文件的宣讀上,必須深入每個班集體,認真檢查,聽取建議,不斷髮現問題,總結經驗。“建”,就是建設好教師隊伍。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因此,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學識淵博、

思想活躍、治學嚴謹的教師隊伍,是校長的重要任務。校長應鼓勵教師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歷層次,通過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業務素質,通過教研教改等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只有全面提高了教師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才會得到根本保證。“解”,就是要解決好三個矛盾。一是中心工作與非中心工作的矛盾。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校長必須集中精力抓好。學校工作的多樣性,決定了校長還要抓好其它工作,如安全、衞生、建設等。這時,校長就要學會“彈鋼琴”,讓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協調發展。二是教學常規與教改教研的矛盾。以教興研,以研促教,教與研在教學實踐中是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校長要創造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聽課、評課、教學比武、專題研究等途徑開展好教研活動,以教研促教學,向教研要質量。三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矛盾。校長抓質量,不僅要激勵教師的“教”,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第三, 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就要求我們的校長要有創新意識,敢於跳出舊模式,積極探索,大膽改革,改進管理方法和教法,努力開發師生的創新潛力。知識經濟時代,要求我們的校長,在其位謀其政,與時俱進,勤奮工作,無私奉獻,不斷學習,以身作則,提高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也只有這樣,校長才能與時俱進,以敏鋭的戰略眼光審視今天,憧

憬明天,在日益迫近目標的奮鬥中,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在提高民族素質和為培養創新人才方面,不負時代和民族的厚望,完成校長光榮的歷史使命。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轉變了觀念。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倍努力,真抓實幹,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營造良好、和諧的育人環境。

如何當好一名農村國小的校長

校長心得體會 篇10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下,我這幾天的學習和培訓,令我耳目一新,深受啟發,收穫很大,充分理解了校長應具備的理論素養和能力素質。也充分理解了“教育的發展關鍵看學校,學校的發展看校長”這句話。校長要善於學習,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學校才有生機和活力。通過這次學習,我也明白了作為一個校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開展工作,打開局面。

一、精心設計好學校的品牌

校長是是學校的、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更是學科帶頭人,教師的勤務員。俗話説:“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校長的工作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業務上的指導,其次才是行政管理。”因此,校長必須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貫穿於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影響、帶動教師,把自己的辦學思想轉化為教師的行動。同時,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與揚棄,努力形成學校內在的精神累積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種精神累積和管理理念是一所學校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更是學校品牌的意義所在。

要當好一名校長,其次就要當好“班長”,帶好“班子”,指揮好隊伍。一名好的校長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當好師生的公僕,站起來能當傘,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鎮守住自己的學校,正確處理好班子間的工作、生活關係。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互相支持不撤台,做到思

想同心,事業同幹,做到層層分工,層層把關,層層負責。把握好班子建設的四大問題:一是思想建設問題;二是班子團結問題;三是科學決策問題;四是表率作用問題。校長要公道正派,不搞小圈子,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帶好班子,去影響班子。校長應多一點人情味,少一點火藥味;多一點教育渠道,少一點空洞説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個成員,讓他去想辦法、出思路,遵循現在是同事,永遠是朋友的理念,從各方面關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誼。

要當好一名校長,最後要把崗位當作幹事的平台,精心謀事,在想幹事、會幹事上下功夫。事無俱細,一項一項完成,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在事業上要用心、用力、用德。工作中要做到三多:就是多記他人的好處,多看他人的長處,多想他人的難處;三不: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校長要善於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俗話説:流水不腐,户樞不蠹,不滿足現狀,能為學校提供活力,能有效地調動工作積極性,能挖掘潛力,積聚智力,增加活力。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只要有利於學校的發展,作為一名校長應當剛則剛,當柔則柔,非原則性問題採用避雷針效應。用完善的制度來支撐學校,做到制約機制周全,有操作性、實效性、易被師生採納。

二、全力打造高效的師資隊伍

教師在學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只有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紮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才能帶領着學生穿越知識的海洋。有人這樣説過“知識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財富;學習就是生命。”,教師職業具有像醫生、律師一樣的專業不可替代性。”

“先有名師,才有名校”。作為一名校長,應鼓勵教師多讀書,努力創造讀書、學習的機會。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實質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書永遠是成長的階梯,作為教師,至少要讀三類書:前沿性理論書、名著、教育文章。正如培根説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作為校長要為教師創設一種讀書的氛圍、讀書條件,真正讓教師成為社會中讀書最多的人羣。同時引導教師勤於反思,行成於思毀與隨,沒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鼓勵教師平時多做教育教學隨筆,積累教育教學案例,如上網交流,做讀書筆記等等,都有利於教師的成長。

三、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校長的管理水平。一所學校質量的高低,是否有競爭力,關鍵看這所學校校長的管理能力。這次培訓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和掌握了管理工作的四點要求:

1、目標定位:作為一名校長,首先必須認真制定短期、中期學校建設的目標,師資的配備和質量目標。質量目標制定後首先找到比的座標;其次找到質量的內涵;第三是質量的類型。

2、教育理性:校長要有明確的理念,有正確的“人才觀”,全面理性的“育人觀”。無論是大會還是小會,讓他深存於教師;掌握主線,找準新的質量增長點;改變增長方式,分析各位教師的潛力,做到思想工作與嚴格管理結合起來,大膽管理,嚴格管理,用規章、用情感管人。

3、精神重塑:一所學校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精神是信仰和信念的依託、理想的支點、動力的源泉。我所在的學校由於多種原因,教師缺乏精神支撐,我在認真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我校教師首先要有團結協作精神,其次是敬業精神,再次是奉獻精神,第四是拼搏精神。

總而言之,通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明確了“一個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的深刻內涵。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我會“以人為本”,轉換觀念,辛勤工作,不斷深化學校內部改革,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全面提升我校的綜合競爭能力,力爭將我校辦成一所家長信賴、學生嚮往的學校。

校長心得體會 篇11

20__年的暑假校長培訓結束了,兩天的學習生活,緊張而充實。聆聽了各位優秀校長的精彩報告,學習了同仁們對學校管理經驗的個性解讀,領略了兄弟學校各具特色的辦學理念,欣賞了各學校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讓我更進一步明晰了辦學思想與理念,明白了一名合格校長應該具備的素養,明確了一名校長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影響與引領。回來之後,結合我校實際,及時梳理思路,確定今後工作的方向。現將我的收穫與思考彙報如下:

一、深入研究小組合作學習

我區各學校的課堂教學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一直是我們研究的一大主題。深入學習太谷經驗聽取兄弟學校報告我發現合作時機的選擇很重要,當所學問題的難度不高時,學生能夠獨自解決時,就不要合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當出現的問題學生獨自解決不了時,就讓兩個學生合作完成。如果問題的難度更大一些,可以是二分之一組合作或是發揮小組整體的作用來解決完成。然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關注一些更細節的問題。如:小組成員的發言順序、問題的提出、質疑、檢驗等,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怎樣保證全員參與、全程參與,讓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我們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找到合適的的方法。

二、建立完整的評價系統

建立完整的評價系統對於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有力的保障。我們將繼續梳理已建立的評價系統,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在校活動的各個方面:紀律、衞生、作業、到校、以及課上學習等。評價時以小組為單位,調動和激勵小組的整體積極性,並且關注個人評價。評價的結果以計分的形式呈現。在學校總體的要求下,各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可以就細節的評價做個性化的修改,讓評價方式更豐富,讓評價系統更具有激勵性。關於對評價的解釋,學校每學期進行兩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其餘為教師自行解釋,只要教師做得合理,學校不干預。

三、加強學習習慣培養

在初次制定新課程改革工作計劃的時候,我校也是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如: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積極合作的習慣、樂於讀書善於積累的習慣、規範書寫的習慣等。一學期下來,從整體而言學生是有了很大變化,但是經過學校反覆地檢查和教師自查,尤其是聆聽各位校長報告對比自己以往做法,卻發現有的工作做得還不到位,學生的良好習慣還沒有真正地養成。學校再一次把這一工作提出,要求各班主任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紮紮實實地做好。

我們一直努力在課程改革之路中探求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也許還有很多不足,然而有這麼多美麗的風景足以吸引我們,讓我們去欣賞,去效仿,去學習,我們走在課改的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

校長心得體會 篇12

通過前些天的培訓學習,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講課的老師從理論的深度與親生的實踐相結合,從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校本教研,信息化教學等方面的闡述,使自己收穫很大,下面就從我的學習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學校管理的要素

學校管理的要素有三個方面;人、財、物,管人是管理的主體核心,是各要素中居於首位的因素。財是辦學的基本支持力量,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重要基礎,錢一定要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物是辦學實施基礎,是實現學校工作目標的重要物質保障。校長要管理好學校首要穩定人心,規範辦學行為,管理上要講求藝術,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樹立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思想,為教師搭建展示才華的舞台,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

二、課堂教學要求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解決過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如重知識輕創新,重結果輕過程,重形式輕效果,重教法輕學法,在課堂上要有平等和諧的氛圍,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把課上成充實的課、豐實的課、平實的課、真實的課。

三、要注重校本研訓

校本研訓應成為學校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校建立校本研訓的獎勵制度,建立評價監督機構,從組織型,自主型兩個模式進行校本研訓,集體學習理論,集體備課、評課,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也自主學習、自己反思,寫心得體會,要通過教研活動,研究小問題真現象,要讓教師寫教育敍事、寫日記教育教學真實的事情,提倡教師終身閲讀,努力長舌書香校園。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因為信息化教學可以促進教師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所以校長要增強教師的信息素質,讓教師在其它學科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術,學校要不斷充實資源庫,調動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穩定性,讓每位教師都能熟練應用多媒體,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教師幸福的教學。

我想隨着社會進步和發展,教育將會對校長提出更高的要求,會有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實踐與創新,才能勝任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總而言之,通過學習,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職責。知道了一個好校長是成就一所好學校的關鍵,清楚地意識到了身上肩負的神聖使命。今後的工作中,一定把此次學習所獲、所悟、所感,應用並指導自己的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改革與創新,尋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的發展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校長心得體會 篇13

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通過聽課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同時也從這些老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們身上,學到了許多。現在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1.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滿堂灌,追求花樣,華而不實。講課的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來獲取新知的。比如:陳亞萍老師的《白鷺》一課,該教學設計十分完美,教學策略新穎,思路清晰,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既能很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本課知識、提高技能,還能適當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受到了參會教師的普遍好評。

2.展示的課教學理念都很新,都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新課標下學生的生物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注重了學習的過程性和實際效果。現在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間合作交流下進行教學的。在這次展示課活動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師都體現到了這一點。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學生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通過聽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的交往狀態,思維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的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師生、生生沒有真正的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應當創設情景,巧妙的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知識衝突,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説。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的到發展。

4.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再見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展開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課堂,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學生的需要,沒有真正的被關注。

5.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入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藴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聯想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

1.教學備課未達精細巧妙

對於備課,我感覺到了它的重要性,各位教師之所以課堂上運用自如,就在於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學內容的要旨,而我平時備課還打不到這種嚴謹的態度,今後我會盡力做到極致。

2.課堂教學缺少角色換位

平日的數學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各位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這種教學態度的必要性。

3.教學效果稍欠紮實高效

隨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收益到了很多,既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我在課堂上很少涉及這麼多方面,唯恐時間和精力上不允許,造成了課堂教學的低效,今後我應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教誨學生,做到課堂教學向紮實高效邁進。

總得來説,通過這次的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通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校長心得體會 篇14

在陝州國小跟崗學習的幾天裏,我的心一直被一次次感動衝擊着,思想的潮水在不時地翻滾澎湃着。當我走進一個如沐春風的教育殿堂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所學校的成功,不是因為做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漂亮事,而是因為有一羣人向同一個方向不停地努力而形成的一種狀態。在這裏,我看到了一個高度協作統一,執行力強的領導集體;一支作風紮實,團結高效的教師隊伍;一個明事理、知榮辱、善思辨的學生羣體;而這也正是陝州國小獨特的學校文化和豐富的教育內涵所展現出的真實縮影與寫照。

陝州國小這個高度民主、高度自治的團隊帶給我的震撼,讓我不得不對學校文化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談教育管理,可真正的教育管理是什麼?我想從陝州國小簡約大氣的校園和校園中高度成長着的人可以看出:最高層次的管理不是制度的管理、不是行為的管理,而是心理的管理、思想的管理、精神的管理、價值觀的管理,歸根到底是文化的管理。學校一旦確立起了純正的、超凡脱俗的高品質文化,必定給學校注入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現在,辦學水平的競爭,表面上看是成績的競爭、規模的競爭、設施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但歸根到底競爭的核心還是學校的“文化力”!因為,有了好的學校文化,沒有人才也會培養人才,吸引人才,進而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質量。失去了文化支撐,師生的精神家園將逐漸荒蕪,學校的辦學層次將流於平庸,學校將失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任何建構精巧的課程改革方案都將在學校層次上變味甚至流產!由此可見,學校的“文化力”就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

下面,我想就陝州國小的學校文化建設談談自己的思考和體會:

一、學校文化建設之共識化。首先,學校要旗幟鮮明地提出超越功利目的的價值觀。學校的核心價值觀不要多,但要使每一位員工都能明確:學校的教育思想是什麼?學校的奮鬥目標是什麼?學校的質量標準是什麼?其次,要使教職員工的價值觀與學校的核心理念達成高度一致。如果不認同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根本談不上合作與默契。教師每天做着與自己價值觀相悖的事情,根本談不上效率和質量。陝州國小張校長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教育學生六年 影響人生六十年”的教育思想。“《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國小教育‘要從行為習慣養成入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就説明基礎教育重在它的基礎性,是大眾教育,是素質教育,是生活教育,是養成教育。而作為從事基礎教育的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形成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理想信念,意志品質等,影響並引領今後一生的發展。”這是跟崗學習期間與我們座談交流時,張校長關於這一教育思想的解讀與闡釋。這一核心價值理念的確立,也得到了學校師生的廣泛認同,而有了認同就能闡發出一系列和諧一致的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並最終形成強大的文化力。

二、學校文化建設之規範化。要把學校的核心理念細化成師生可操作的、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學校制度必須特別強調程序性。因為再完美的規章,一旦沒有可操作的、嚴密的程序設計,都有可能變成權力的工具而被濫用。陝州國小“規範、有序、有效”的管理準則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治校有道、治教有方、治學有成”的品牌學校的逐步完善。為了實現“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辦學目標,踐行“教育學生六年,影響人生六十年”的教育思想,陝州國小的規範化管理內容涉及到學校各個環節的方方面面。大到學校發展規劃、管理制度的制定,小到學生問好、午休條的查閲,雖然學校管理如此之細,但卻井然有序,卓有成效。讓我感受很深的是,這所學校無論是領導、中層,還是教師、學生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職責範圍,既不模糊擴大或縮小,又很好地體現了規範化的協作。你從兩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到他們學校管理文化的規範程度:一是入校師生禮儀儀表中鞋襪的要求;二是學校集會、教師例會時的準時安靜。

三、學校文化建設之情境化。人不僅擁有發達的智力,同時還擁有最為豐富的情感。人的情感是具有強大功能的,可以激發人的學習動力、強化人的道德觀念、使人產生幸福感等等,所以説忽視情感因素的文化建設註定是失敗的。在陝州國小的多功能報告廳有這樣一句話:教育就是一次次的感動。曾經我也揣摩過,思考過,可終是覺得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但在陝州國小的跟崗學習中,這句話在我的頭腦中因為一次次身臨其境的感動而越來越清晰和明朗。週一早晨的升旗儀式上,威武的國旗護衞隊隊員讓我感動;師生們莊嚴肅穆的神情讓我感動;聽音樂響起、國歌唱起、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這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強烈地震撼着我的心靈。在“花開的聲音”教師讀書交流報告會上,當聽到蘇曉喜老師緩緩讀到“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終結。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説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説也沒用”時,我的眼淚無法抑制的奪眶而出,我知道在場的很多教師都在感動的同時,更深地理解了陝州國小行為理念中“孝行天下”的真正含義。還有“六一” 隆重而莊嚴的入隊儀式上,當一年級的小同學難掩興奮,昂首挺胸地走上台前,當和藹的老師在激昂的隊歌聲中為孩子繫上紅領巾時,當小隊員的家長面露無比欣慰的表情時,當中隊長們從校長手中鄭重地接過隊旗時,孩子們一定記住了這個特殊而難忘的時刻。他們內心的激動,臉上的自豪,已經無聲地告訴我們“紅領巾”對他們的意義。這些真實的感受和體驗,這些心靈的感動與震撼不是課本中的文字,老師的説教可以替代的。泰戈爾曾經説過:“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是的,真正的教育像水的載歌載舞,輕柔、舒適而又不露痕跡,它存在於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於無言的感動之中。

從這一精心的育人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陝州國小讓文化理念通過情感這個中介,巧妙地滲透在傳統儀式中,精彩的活動中。他們精心設計升旗儀式、開學典禮、運動會、新年聯歡、校園文化藝術節、畢業典禮、入隊儀式等活動,讓師生們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莊嚴肅穆,體驗激動人心,從而整體、形象地感知學校文化。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説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因為我看到了,感受到了,所以我相信,有感動的教育是有希望的教育。在感動中觸碰心靈,靜默飄香中我們聽到花開的聲音;在感動中啟迪智慧,身心成長中我們汲取知識的力量;在感動中昇華道德,向善明理中我們收穫幸福。因此,可以説感動就是教育的真諦。

四、學校文化建設之人格化。人格化包含了人的尊嚴、名譽、價值、個性和道德品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體制下成長的人都會呈現不同的人格化特徵,也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概況:人格不同,命運不同。而在高品質學校文化的薰陶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身上,都會攜帶着學校的光榮傳統,體現着學校的辦學理念。陝州國小在學校落實了三大教育:靜心教育、幸福教育、“新三好”教育。靜心教育讓教師去除浮躁,提升境界,讓學生修正行為,提升效率;幸福教育讓教師少了抱怨,多了思考,讓學生健康成長,童年幸福;而“新三好”教育:在家做善良孝順的好孩子,在校做文明禮儀的好學生,在社會做誠實守信的好公民,則全力營造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在學校文化體系建設中學校還明確提出了禮儀目標:輕聲細語創佳境,微笑交流傳真情。制訂出台了禮儀規範,開展了“教師禮儀競賽”、“學生班隊風貌禮儀展示”等活動。通過文化對人的影響,我們看到了陝州國小師生間平等、坦誠地交流,互助、真誠地合作,看到了他們共同以主人身份來完成教育與學習的積極狀態。所以教育不再只是單一的傳授,而是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中智慧和人格的生成。當師生的人格高高地樹立起來時,便從一個只會工作、學習的“平面人”轉變為一個能生存,會生活高度成長中的“立體人”。

五、學校文化建設之理想化。教育是充滿理想的事業。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多遠;一所沒有理想的學校,也不可能走多遠;學校教育的理想境界應該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台,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台,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的理想空間。陝州國小的學校文化核心價值觀拋卻了世俗的功利,讓理想的旗幟高高飄揚。學校通過活動、課堂、班會、閲讀,樹立榜樣等各種途徑、方式影響和教育師生樹立、矯正、強化自己的理想。馬克思曾經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説過: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所以在學校文化的薰陶下,陝州國小的教師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工作中就有強烈的衝動、願望、使命感、責任感,就能在工作中不斷進行自我挑戰;學生心靈深處種下理想的種子,就能在健康成長髮展的階梯上不斷攀登,成長為一個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六、學校文化建設之可視化。學校文化可以通過各種載體獲得清晰地表達。陝州國小的雕塑、校徽、標語、建築物、校園環境,鮮明地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讓人們一走進這座學校,就會立即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而無論是辦公室的格局、教室的佈置,還是印刷品的設計,檔案材料的裝訂都協調一致,無聲地詮釋了學校打造精品,注重細節的管理文化。還有師生的言談舉止,服飾儀表,待人接物,精神風貌,其本身就是高品質學校文化的體現。再有學校的運動會、師生演講、校園文化藝術節、讀書成果展示精彩紛呈,讓大家看到了學校文化影響下的教化成果和結晶。而文化大廳二樓視覺效果統一的榮譽牆,高懸着體現學校現有辦學水平,激發廣大師生集體榮譽感的獎牌,與之相呼應的是師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發表作品的獲獎證書的登記、拍照和存檔,把榮譽亮到醒目的地方,不僅是對全體師生的鞭策鼓舞也是陝州國小一道含金量最大、值得驕傲的校園文化風景。可以説陝州國小的學校文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通過各種載體瀰漫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很多沒有讀懂的教育真諦,很多沒有悟透的教育思想,很多沒有看到的教育創新點……一週的跟崗學習時間不長,卻也讓我清晰地認識到,陝州國小的學校文化不是掛在牆上、留在嘴上的響亮口號,而是在特定的校園環境下,在教育實踐中,經過倡導、培育、積澱和鞏固,逐步形成的學校師生認同和遵守的價值觀念與行動指南。它既是學校一切規章制度的理論依據,是處理問題的原則,也是一切教育行為的導向。因為在陝州國小有序、和諧、積極、向上的工作、學習氛圍中,我們看到了全體師生友善的交往態度、健康的行為習慣、積極的思維模式、高效的工作學習方式。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學生六年,影響人生六十年”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陝州國小這支團隊一定會實現他們“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辦學目標,培育出“品學兼優、明禮誠信、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一代新人。

校長心得體會 篇15

順時代的潮流,作為校長應該意識到,在開放的教育中培養現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養自主人,在科學的教育中培養創新人,在和諧的教育中培養健康人。

我從8月16日起參加了宿州市教育局舉辦的全市國中校長培訓班的學習,經過兩期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新理念,受益匪淺。下面就我的學習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重抓隊伍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學校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擔任育人任務的教師首先要發展,故我們把隊伍的建設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來抓。

(1)抓中層領導隊伍建設,我們從思想作為建設着手,增強各校基層領導幹部的學習,工作的自覺性和實效性,強化基層領導的示範作用,重點抓四方面的內容:抓學習、抓制度、抓務實、抓和諧。

(2)抓黨員隊伍建設。我們要求每位黨員嚴格要求自己,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在工作中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使每位黨員教師的教育理念,思維方式,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走在前列,真正地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3)抓教師隊伍建設。要號召全體教師以構建和諧社會,科教興國為指導方針,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以新時期現代的教師的標準,加強自我修養,提升教師品位,提高育人能力,提高工作藝術。要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做到骨幹引領,資源整合,共享互贏,從而引領全鄉教師把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實現教育事業振興上來。

二、抓學校的規範管理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歸根結底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抓好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從校本、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重創新、講實效,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的方法和教師創新能力、教育教學藝術的提高,為每一位學生全面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最佳的營養“套餐”。其次要強化教育教學質量目標的調整,各校務必要求真務實,分別制定出各層面的質量目標,並要根據既定目標,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落實目標,提高質量,在實施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其結果,更要關注實施的過程,總結和反思,從而激勵教師、學生,有效地工作、學習全面和諧的發展。要以規範管理年位契機,使學校管理規範化。

三、立足本職、更新理念、凝聚人心

校長的職業角色主要是領導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學科帶頭人,是學校領導集體的帶頭人,正如張德文教授所講的:“一個好校長能帶出一所好學校”。做一個有教育思想的校長,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要依據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結合本縣教育局的精神要求,以及本校的實際情況,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明確辦學目標,規範辦學行為,運用教育規律選擇高效能的方法統籌全校工作,科學地確定一定時期內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與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這些工作任務,取得一定的效果,不忘自己的使命,把學校辦成師生共同發展的平台,當好師生和家長的服務員角色。客觀公正,公平的評價教師工作,以合理、合法、合情的層次協調好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人際關係要堅持“以感情留人,以事業留人”的原則,營造一個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凝聚力,發揮團隊作用的、團隊精神,學校才有更大的發展,因為在新的世紀,情商將成為成功領導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校長要更新觀念,以培養學生為目標,抓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理念也就是教育境界,只有符合教師、學生實際的理念,才能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校長要以激勵競爭為基點抓學校管理機制建設,以師德素質為核心抓教師隊伍建設,以教育質量為中心,抓教研教學管理機制,以創新思想為指導,抓基礎設施建設。總之,要當好校長非常難,因為要當好老師、學生、家長的服務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四、學校必須走科學發展之路

學校要發展,教師要發展,學生要發展。校長要樹立科學的教科研理念,有超前的教育意識,要帶頭搞教研教改,積極參與,使校長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走進教師,與教師學生共同發展。學校要把教研教改的主攻方向放在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堂結構、提高高效課堂和加大力度關愛學困生,轉變學困生兩個重點之上。引導教師研懂教材、改進教法,與學困生交流思想,建立相互信任,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幫助學困生解決心理上的障礙,能力上的障礙,思想上的障礙,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樹立信心,相信自我,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學習,走出困境,我認為轉變一名學困生比培養一名優秀生意義更大、更重要。校長要引導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科學安排講與學的時間分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併發揮教研組的作用,學校每學期各教研組都有教研教改的主攻方向和解決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有一個主攻點和解決的問題,真正把教研教改落實到實處,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只有教師的專業發展了,素質提高了,學校才能真正得到發展。

五、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學校的文化建設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生存與發展方式,表現為學校的整體思想,心理和行為方式,決定着學校戰略及相應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和策劃,決定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發展的速度,決定着校內各種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整合,塑造着學校的社會形象,因而學校文化建設理應成為學校戰略發展的重中之重,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結構主要有精神層面,執行層面和形象層面,三種層面相互聯繫和制約,但精神是核心,執行和形象是兩翼,把學校建設成“綠色生態”校園。

總之,通過培訓,使自己更清楚地認識到,在開放的教育中培養現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養自主人,在科學的教育中培養創新人,在和諧的教育中培養健康人。

校長心得體會 篇16

20xx年8月16日到17日我有幸參加了“高平市教育大講堂”校長培訓,校長培訓心得體會。本人通過學習收穫頗豐,特別是在學校制度化管理、養成教育、高效課堂、引領式教學及教育思想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認識,為我校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規範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我深刻認識到這次培訓學習,不僅是一次理論性學習,更重要是如何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有機結合,來更有效指導學校工作,努力使學校工作更好的適應新形式下學校發展的新需求。

聽了四位校長的講座,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與認識。

一、做一名專家型校長,把學校建設成一個精神特區。

管理型校長要質量,專家型校長要的使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以前的教育只是片面強調教學工作,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把孩子當成出成績的機器,忽視了他們的快樂,忽視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雖然教學工作是學校的核心工作,成績是衡量學生好壞的重要參數,但不是唯一參數。學校應該是一個讓學生安全、健康、快樂成長的地方;學校應該是一個讓孩子的理想、品格、習慣朝着正常人的方向發展的地方;學校應該是一個讓孩子知識、能力、情感都能快速增長的地方。

因此,作為校長一定要明白“學校如果不抓成績不是學校,只抓成績辦不好學校”的道理。把學校建成精神特區,是優化學校環境的需要。學校要抓文化建設,抵禦外來不良思想影響,營造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氛圍。辦好學校必須營造校園小氛圍,必須滿足教師的精神追求,讓教師充滿激情和力量。教師的人格魅力,職業態度和精神修養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優化育人環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充滿激情的工作環境。校長要成為學校精神領袖,要培養教師熱愛教育的情懷。

學校要全員發動,全面推進,全力以赴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教育觀念的轉變必須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要堅持科研新校,組織教師通過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採取拜師會等方式,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深入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以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利用天平理論充分樹立學生的自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素質教育的本質是解放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變講堂為學堂,變學會為會學。

激情是一種昂揚的、積極的心態,它可以提升自信,激發靈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身心的潛能,極大地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沒有激情的學校是沒有希望的學校。要建設名校,提高教育質量,還必須養育廣大師生的激情,打造一支富於激情的教師隊伍,培養一羣富於激情的學子,創建一種激情文化,讓校園生活激揚飛越。

二、做教育教學的參與者,學會科學評價。

作為校長一定要深入教學第一線,脱離教學第一線的校長在教學管理中是沒有發言權的。有一句話説的很好:一位好教師不一定是一個好校長,但一個好校長一定要是一個好教師。只有這樣,才能以自己優於其他教師的教學業績來説話,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影響全校教師,引領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組織,引導、參與的作用。因此,課堂中不是看教師講得多麼精彩,而是看學生學得是否主動,學得是否精彩。這就得有思想觀念的轉變,教育觀念的轉變。

三、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學校的動力之源。

點燃教師的激情,盤活整個教師隊伍應是校長的職責之一。那麼,要點燃教師激情,校長就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放大教師的閃光點、優點與長處;二是為教師提供成功的機會;三是大力宣傳教師的成果。因為教師的成長一樣需要得到學校領導的認可與肯定,一旦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家長的認可,往往就能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與衝動,並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同時還能激發和鼓舞其他教師,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競爭態勢。

四、學會用先進的思想武裝自己。

只要我們善於學習,敢於借鑑,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可借他山之石,讓我山之石也成玉。

五、校長要樹立以下幾種意識

1、學習的意識

社會的發展寄託於教育,教育的發展關鍵看學校,學校看校長。校長要善於學習,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學校才有生機和活力。要當好一名校長,首先必須勤於學習,學習是進步的先導,不學習是落後的象徵。作為一名合格的校長要認真學習黨的大政方針和相關的教育法規,做刻苦學習的典範,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創新。

2、服務意識

一名好的校長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當好師生的公僕,站起來能當傘,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鎮守住自己的學校,正確處理好班子間的工作、生活關係。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業同幹,做到層層分工,層層把關,層層負責。從各方面關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誼。

3、教育質量意識

校長工作的核心是務必狠抓教育質量,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的立足之本,是師生的榮譽。一所學校質量的高低,是否有競爭力,關鍵看這所學校校長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校長的管理水平。

4、創新改革意識

校長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課程觀、人才觀、價值觀,樹立現代教學觀、學生觀。以科研為先導,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倡導教師改革創新出效益,教師必須不斷認真學習、領會。在現有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農村教育可以説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校長心得體會 篇17

我有幸參加了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中國小校長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學習,為期11天的學習時間裏,受到很大的啟發。也使我進一步理解了校長應具備的理論素養和能力素質,提升了校長的領導力、管理力、執行力,實現學校快速發展。應該説,這次學習不僅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更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雖然時間很短,但受益匪淺。

此次培訓學習的主要形式是前沿理論學習、掛職學習名校管理經驗和考察參觀。教育部原副總督學郭振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梅玲、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嚴寅賢、北京第十四中學校長王建宗、北師大亞太實驗學校校長徐向東、北京光明國小原校長劉永勝、北京五中原校長吳昌順、北京八中原校長龔正行、北京建華實驗學校校長李金初、北京國小校長李明新等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就校長的領導和力和執行力、生態課堂的構建、學校常規與特色的有機融合、辦學育人的核心素質修煉、學校辦學思想特色形成與實施策略、學校特色建設與文化建設的思考、校長的角色職責和使命、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學校教師們的教育智慧和敬業愛崗精神的樂於奉獻、讓基礎教育迴歸本真等為參培校長作了理念超前、發人深思、有借鑑作用的講座,在培訓中專家們還與我們參培校長進行了互動交流。

本次學習,不僅使得我們有機會和專家們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交流。中國基礎教育科研信息網研修培訓中心組織我們參培校長參觀考察了北京一零一中學、第十四中學等名校。北京一零一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市屬重點中學,在半個世紀的歷程中,歷經坎坷,堅持改革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形成了“全面育人”的辦學特色。北京市第十四中學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重點對外開放單位。該校老師師德高尚、嚴謹篤學,嚴格的師徒掛鈎制度、學期評優制度、聽課制度、師生共同評課制度和鼓勵教師教書育人、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管理機制都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可以説,這些名校有一個共同特點,注重品牌建設、辦學特色突出,使學校各項工作獲得長足進步,並獲得很高的社會認同。

這次培訓,我獲得了幾點深切感受:

一、對校長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的角色地位理解更深刻。從教育部原副總督學郭振有的《校長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到王建宗、徐向東等名校校長的《通過突出“特色”,提高辦學效益》、《學校辦學思想特色形成與實踐研究》等專題報告,演繹了這些名校怎樣一步步打造學校特色。精闢的論述,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導着我,促使我反思而奮力前行。

二、認清形勢,明確了我今後工作的目標,心底踏實了。培訓讓我更加理解了學校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讓我們更明白了獨特的辦學視角和管理思想決定了學校今後的發展。伴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校長負責制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校長自主權首先體現在辦學思想、辦學特色及課程設置等方面。校長,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校之長”。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校之長,應該擔當好改革發展、全局工作等重要角色。

三、找到差距,增添措施。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深感我們的教育與北京等發達地區的教育不僅是教育投入的不足與教育觀念的落後,還有管理意識的粗放隨意。作為我們這個教育相對滯後的地區,首先要規範辦學行為,通過制度規範辦學,也要根據教育發展的多元化或特色發展的需要,在辦學評估與學校管理等方面給予一定的選擇性,這樣才能促進大邑教育的快速發展。

幾點思考:

1.怎樣做好學校課程改革及學校發展的設計師

學校的改革發展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在學校各項規劃和計劃的制訂過程中,校長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這些規劃和計劃其實就是校長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所謂校長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長對教育的本質和育人功能的理性認識,對教育發展趨勢的總體把握,對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關係的深刻理解。然而,校長決不可以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斷或一廂情願去制訂、設計學校規劃,而需要充分依靠全體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力量,羣策羣力去完成。校長不能把自己的既定想法有意無意地強加給老師,而是以和諧、民主、尊重的姿態去感召和激發教師的智慧,以自己先進的思想、開闊的視野、豐厚的積澱去引領教師的智慧,使他們積極地、自覺自願地參加到學校規劃的制訂和設計中來,以集體智慧構建學校的發展藍圖。只有這樣,學校的規劃和計劃才能被大多數教師所主動接受,才能成為激勵大家奮發進取、努力工作的行動指南。

2.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師能力素質,在改革創新上做教師的引路人。沒有改革就難以發展,缺乏創新發展就會滯後。作為管理者,我們究竟可不可以通過一種有效手段,讓教師反思自己的能力素質是否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崗位,自己是否還應該繼續學習,不斷完善自己。能否制定一套激勵機制使我們的教師樂意的、主動地接受培訓,將“要我培訓”轉化為“我要培訓”。如何構建一種新型的學校文化,為教育管理者與教師搭建了平等對話、交流的平台,為教師形成終身教育思想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對學校教師而言,校本培訓以教師為本,以教師發展為目的,培養教師的主動參與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對學校管理而言,校本培訓強調一切“以學校為中心”,學校管理有了更廣泛的自主權,逐步由“外控式”管理向“內控式”管理轉變。使教師培訓不再是一種外在的負擔,而是一種使學校更快更好發展的內在激勵機制,是學校變革、教師發展、素質提升的興奮點,讓學校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地研究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我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思考較多的問題。

3.如何將學習名校特色教育的辦學經驗轉化,最終形成晉原鎮初級中學獨特的辦學特色。“着力生命教育,打造活力校園”是我校在地震災後提出的學校辦學特色。晉原鎮初級中學的現實情況是一所單設國中學校,全校有29個教學班,學生1396名,教職工134人。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近年來逐漸老齡化,平均年齡已經超過43歲。教師總量雖超編,但是學科配備不合理。學校地處大邑縣晉原鎮城郊結合部,生源背景參差不齊,留守兒童數量龐大;由於種.種特殊的原因,近年生源素質下降趨勢明顯,形成了辦學的外部壓力。震後,特別是20__年學校遷入新校區以來,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社會效應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通過學習考察,我深深地知道:作為校長,唯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才能促進教育內涵發展,使學校教育辦學水平更彰顯教育的生命力。希望通過全體晉原國中人的共同努力,實現“着力生命教育,追求和諧發展”的辦學目標。

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薰陶,用一生的時光來完成,還我們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總之,校長培訓,時間雖短收穫頗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學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寧靜之心,少一點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點功利,多一份淡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校將抓住時機,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使各項工作取得超常規和跨越式發展。我們將繼續以科研為先導,以德育為首位,以教學為中心,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實施“以生命教育為核心,以立人教育為目標”的素質教育,在教育現代化的號角聲中,不斷實現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新跨越。

校長心得體會 篇18

帶着渴望,懷着激動,也帶着對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幾點困惑,我於20xx年九月二十四日來到山東教育學院,參加了萊蕪市國中校長任職資格培訓,開始了為期兩週的學習培訓,至今已經結業。回顧兩週的學習,我與來自萊蕪各區的44位同學每天徜徉於美麗的校園之中,聆聽着在教育學院專家教授的報告,分享着各位校長的辦學經驗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操作方法。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校長的教育智慧,使我萌發了“走向行動”的渴望。這次培訓使我受益非淺,它讓我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強化了學習與研究意識。同時也讓我對下一步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非常感謝市區教育局為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也非常感謝教育學院老師們的辛勤工作與無微不至的關心。

一、此次培訓的主旨

這次任職資格培訓,按照中國小校長崗位規範要求,對新任校長進行以掌握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通過培訓,提升校長的依法治校的能力,宏觀思維的能力;提高領導與管理能力,強化校長終身學習與教育的理念。兩週的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思想深處有了很多觸動,受到許多啟發和幫助,當然這一切仍需要去不斷探索和實踐,在實踐中去踐行。

二、培訓內容

本次培訓完成兩個模塊的學習,這兩個模塊分別為:

模塊一:聽取專家教授的報告

模塊二:拓展訓練

本次培訓共有《人本管理專題研究》(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周桂珍研究員)、《國外教育改革動態》【省教育學院副教授劉文華(大)】、《中學教育科研》(省教育學院院長助理張福建教授)|、《新課程改革與學校內涵發展》(省教育學院院長李清民教授)、《我國儒學教育傳統的形成與發展》(省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系王維婭副教授)、《校長的任職資格及崗位培訓》(省教育學院研究員)、《追問課堂——基於“成全生命”的思考》(省教育學院齊健教授)、《學生全力保護問題研究》(省教育學院姚國副教授)、《現代外國教育思想》(省教育學院王維教授)、《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省教育學院副教授劉文華(小)】、《中學生心理髮展與教育》(省教育學院苗軍芙教授)等十幾位專家的專題講座。這些講座從當代中國教育發展的宏觀背景分析,教育與管理科學理論和方法,對國中新課程改革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開拓了我的視野,打開了我的思路,同時也為我的困惑找到了答案。

下面就參加這次培訓班學習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校長要善於學習,善於思考。

校長要擅長學習。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知識經濟一日千里,不學習就要落伍,就難以指揮落實。校長的工作不能沒有學習的支撐,沒有學習的工作不會有生命力,研究也無法深入。因此,校長要不斷系統地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要做教師學習的領跑者。尤其注意學習先進單位的經驗和優秀校長的治校方略,把自己真正武裝起來。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成為教學的行家裏手,專家型校長。

校長還要擅長思考。通過不斷思考而形成正確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並將其付諸於教育實踐中。教育是服務於人的,我們所培養的人將來也要服務於社會。當今社會呼喚優質教育,這就要求校長,不僅僅只把關注點落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還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關注其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體驗及幸福感。要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其科學精神,提升其人文素養,使學生走向智慧之路,健全其人格,增長其才幹,享受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而這一切都要有先進的教育觀和課程觀。校長的核心領導力在於課程與課堂。校長要把先進的辦學理念通過教師轉化為課堂行為。這也要求校長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領學校的發展,同時要具有一定的課程開發與指導能力(對課程的理解,對教學的把握),對學校現狀的評價與診斷能力。能夠整合學校的資源,走現代學校發展之路。

二、校長要牢固樹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思想。

無論是學校的內部管理,還是學校的外部保障,法治都將發揮着重要的作用。xx大報告中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提到了很高的高度。目前,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已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攻堅階段,學校作為最基本的教育主體擔負着教育發展的重任。學校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略。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校長,確立依法治校的辦學思路和治校方略,是學校管理的必然選擇。

三、校長要以人為本,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校長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要以教師為本,教育要以學生為本,教學要以學習為本。校長要充分了解教師自我實現價值的需求,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讓教師成為研究者,成為思想者,成為有思想的行動者。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校通過專家引領,校本研修,案例討論,反思實踐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執教能力。真正的課程改革之戰場發生在課堂之中,三維目標的落實是建設新課堂的重要途徑。而最終教育目標的實現要依靠廣大教師,教師的水平有多高,學校的發展就能走多遠。因此,校長要倡導教師備課要有立意,上課要有創意,評課要有誠意,課堂有詩意。通過營造氛圍,搭建平台,提出願景,細化要求,不斷實踐,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校長要注重學校的德育建設。

學校培養的學生應該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他要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味,健康的品性,優秀的品格,在德育工作中要目標高遠,更要立足於現實,德育教育具有時效性的特點,因此德育內容要創新,要創設情境,要讓學生去實踐,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同時德育工作又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要堅持不懈,要對中學生心理行為要有透徹的分析,要有策略,要使德育課程化、生活化。教育的力量在於久而久之,通過德育的實踐使學生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認同感,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五、校長要從師生需求出發,找準學校發展的切入點,走特色發展之路。

辦好一所學校,校長不僅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羣的學識水平、卓越的管理能力、寬闊的胸懷,更要有前沿的辦學理念,正確的辦學思想和科學的治校方略。堅持走教育科研之路,做面向未來之師,創特色示範學校,育全面發展學生。這樣的學校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

六、正確處理好校長正職與副職的關係

副校長與校長是分管與主管的關係,配角與主角的關係。副校長能否根據一定的崗位要求“準確就位不越位”,不僅關係到班子的整體功能,而且對學校管理整體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作為副職要有助手意識,要有合作精神,要有淡利境界,富有“綠葉”精神。工作中要有容人氣度,堅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原則,以良好的角色形象贏得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總結和思考兩週的學習培訓,真正感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領導、專家所作的報告、講座就是希望我們不斷地追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掌握新的理念和方法,帶領教師在新的課程改革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建設者和勞動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86d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