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心得體會(精選3篇)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心得體會(精選3篇)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篇1

經過將近三年的本科學習,我們對法學已經有了一個系統的認知,法學基礎理論素養也已基本形成,但是距離法律實踐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可以説是理論與實際相脱節。這次模擬法庭的舉辦,為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平台,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方法和方向都有着巨大的指導意義。參與者與旁觀者的體會永遠是不同的,旁觀者能看到別人的不足,參與者卻能從身心兩方面去感受和發現自己。經過此番演練,我感觸頗多,受益匪淺。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心得體會(精選3篇)

本次模擬法庭,我們以晉江康亞鞋業有限公司訴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中心支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為例,運用所學過的相關知識具體地制定了法庭實施計劃,認真做了庭前準備工作,進行了細緻的人員分工和會場佈置。為使得整個模擬法庭的程序合法、執法嚴謹,保證法庭審理的莊嚴神聖,在正式開庭前我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練和演習。

總的來説,我們這次實踐是比較成功的。通過實踐,我們加深了對有關法律知識的掌握和對我國司法制度的瞭解,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思想上增強了創新意識。此外,非常榮幸的是我扮演了人民陪審員的角色,擔任了合議庭的組成人員之一,這對我來説是一次十分難忘的經歷,它讓我真切地體驗到了坐在審判席上的風采,極大地激起了我學習法學的熱情,我必定會永遠記住這段經歷。

下面就這次模擬法庭活動談談我個人的總結和看法:

首先,作為人民陪審員,在整個庭審過程中需要我表述的內容是不多的,所發揮的作用也比較有限,但我還是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當中,靜靜地聆聽、觀察、思考,感知着整個民事案件審理的程序和意義。由於我負責本次模擬法庭中所涉及的包括《立案審批表》、《舉證通知書》、《開庭通知書》、《傳票》等在內的相當一部分法律文書的寫作,並在此過程中查閲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對法律文書的格式和內容都有了深刻的記憶,寫作水平也有了較大的突破和提高,這點是值得欣慰的。

其次,我深切地體會到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基本原則的重要性。它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必須查明案件的客觀事實以及當事人之間真實的法律關係,並在此基礎上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把法律作為處理案件的唯一標準和尺度。而要想查明案件事實,就要求證據必須是全面的,既要有原告一方提供的,又要聽取被告一方的,必要的時候人民法院還可以依職權主動調查,然後全面分析,綜合判斷,務求抽絲剝繭,還事件以本來的面目。此外,它還意味着案件在審理程序上也必須嚴格依照相關程序法的規定辦理,不允許任何階段的顛倒和超越,否則就是違法。

再次,我覺得律師在訴訟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最終的糾紛解決方式,民事訴訟直接關係到當事人權益的實現,而體系龐雜的民事訴訟實體法和程序法卻是當事人很難全面掌握的,律師可以在專業上為其提供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作為法律專家,律師同樣掌握着運用法律分析案件的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監督法律的正確實施,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當然,這次模擬法庭還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比如原告方在舉證的時候對其證據證明象的交代不是很明確;雙方律師在詢問證人的過程中要求其做了過多推論性陳述;審判人員之間的分工稍微有失合理;審判長在歸納爭議焦點時有所疏漏等。在不斷總結和反省的同時,我會盡量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最後,經過這次實踐,我深刻認識到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識還只是冰山一角,學的還不夠深,理解的不夠透。其實法學專業知識面是非常廣的,它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想在該領域有所建樹,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和代價,不僅要有紮實的法學理論基礎,能夠正確理解法律法規,在實踐中還要能靈活運用。總之,本次模擬法庭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是我大學生涯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篇2

我是,是第五組的成員,在民事模擬法庭中擔任被告代理人 民法,是民事法律的簡稱,即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民事模擬法庭是依照法院的民事法庭而進行的,它是學生在大學時期瞭解和運用法律,學習法律的最好實行的方法,它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瞭解和運用法律,使同學學習到更多的法律知識,讓同學們瞭解和學習到更多的法律程序,讓同學在出入社會後少點錯誤,為同學們多積累點經驗,為同學們出入社會打下基礎。

經過民事模擬法庭以後,讓我看清了法庭的相關程序,讓我明白了民訴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追究其相關民事責任的活動,讓我明白在我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我們應採用什麼方式,什麼訴訟請求維護自身的權利,並用相關的法律來約束自己,在法庭上,法官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公正司法,公正審理。對案件認真負責,要堅持為人民負責的原則,用相關的法律維護人民的利益,訴訟當事人要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手段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使犯罪嫌疑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並同時監督法庭和法官,使法官不舞弊,運用法律知識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使社會趨於穩定。 經過民事模擬法庭以後,讓我懂得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用相關的法律知識來約束自己,時常心中有法律,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和解決事情,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相關的法律知識,在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及時地運用相關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解決事件.

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篇3

根據學校的安排和部署,我們沙縣電大春法律班全體同學在指導老師的組織下,於20xx年12月2日在沙縣人民法院分組進行模擬法庭實踐活動。在模擬法庭中,我代表案例1劉三被打傷案中的原告代理人。通過該次模擬法庭實踐活動,我對於教材中民事訴訟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方面的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受益匪淺,從中我深有體會:

一、學習法律一定要理論聯繫實踐

學習法律如果只學了課本上的法律理論知識,而沒有理論結合實踐的活動,那麼法律理論知識就顯得空洞,枯燥無味。假若沒有一點的實踐知識,在我們畢業後,如果有一天遇到法律問題,可能仍然會束手無策,不知從何下手,這樣,僅有的一點法律理論知識也派不上用場。理論必須付諸實踐,如果只講理論,不要實踐,那麼,理論便成了一句空話,毫無意義;實踐必須有理論作為指導,拋開理論,盲目實踐,實踐將迷失方向,成為一隻無頭蒼蠅。因此,理論必須聯繫實踐,實踐離不開理論。模擬法庭實踐活動,將書本生硬的案例活生生地展現在同學們眼前,不僅豐富了同學們法律專業知識,而且還鍛鍊了同學們實踐操作能力,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法治社會必須貫徹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我國已進入法治社會,依法治國全面展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基本原則。通過這次模擬法庭實踐活動,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一原則的重要性。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必須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以當事人之間真實的法律關係,作為解決糾紛的根據。這種情況必須是全面的,既有原告一方提供的,又有被告一方提供的,還有人民法院自己調查的,然後全面分析,綜合判斷,務求查明真象,弄清當事人之間真實的法律關係,還事物以本來的面目。我們可以依照法律規定,適用已知的證明材料,去查明未知的案件事實,而不容偏聽偏信,主觀臆斷,憑推測想象辦事。在適用法律方面,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實,明確當事人之間的是非曲直,確定權利義務關係,保護受損害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制裁侵犯國家集體和他人權益的民事違法行為。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案件的要求,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的統一;沒有做到以事實為依據,就無法做到以法律為準繩。因此,要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地查明案情,準確地適用法律,正確地解決糾紛。

三、加強法制觀念,促進依法治國。

當前是依法治國的時代,我們在行政執法過程中仍然存在着重執行,輕程序的做法,所在要注重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公民尊紀守法,尊重社會公德,還可以利用典型案例,結合形勢,因地因時制宜,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教育,提高羣眾法律意識,加強道德觀念,預防糾紛,防止糾紛激化與轉化,減少訴訟,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發揮治本作用。沒有在電大學習法律知識之前,我對法律的認識還比較粗淺,有很多基本的法律知識還一知半解,通過在電大的學習,特別是在“模擬法庭”以後,我深刻言聽計從認識到法律就在我們自己身邊,法律連着我和你,學法知法守法是多麼重要,今天這個案件可以清楚的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法律,要善於運用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依法辦事。必須不斷加強觀念,提高法律意識,學會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來處理身邊的是是非非。

四、法海無涯,學無止境。

法律專業的知識面非常廣,涉及到生活中方方面面,從這次模擬法庭實踐活動,本人深深感到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識猶如冰山一角,學的不透,理解不夠。要想在法律專業有所建樹,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不僅要有紮實的法律理論基礎,理解掌握法律法規,在實踐中還要能靈活應用。如在我參加的模擬法庭案例中,涉及到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問題。另外,還涉及到《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知識。在程序上,人民法院當事人委託人享有哪些權利,承擔哪些義務,開庭審理階段,訴訟主體依哪些順序發言,其內容又是怎麼,無一不是由法律所規定的。而且,法律法規是隨時着社會的發展不斷健全和完善的,所以國家經常都會頒佈新的法律法規。如今,學法守法用法已慰然成風,有利於法制社會的建設。

總之,通過參加“模擬法庭”社會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希望以後能夠多參加類似的實踐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gw3r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