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電影心得體會(精選11篇)

電影心得體會(精選11篇)

電影心得體會 篇1

7個part,前夜34分鐘,相遇20分鐘,女排19分鐘,迴歸19分鐘,奧運20分鐘,白晝流星22分鐘,護航15分鐘。

電影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奧運和女排的題材本來是沒怎麼期待的,被葛大爺活靈活現的演繹和小朋友兩難選擇的可愛真香了😂汶川地震和女排多年後的奪冠部分兩位導演的處理👍。

迴歸這一部分同樣讓我記憶深刻:導演用0分0秒這一時間將談判桌上的博弈、莊嚴的升旗儀式及港警的更換頭徽3條故事線串聯了起來,遺憾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體現護衞隊的辛苦訓練。

白晝流星感覺強行將扶貧和航天聯繫在一起,陳凱歌為了捧兒子也是煞費苦心了,台詞幾乎都由他兒子在説,特寫也是一個接一個,然而適得其反,在另一表演者的襯托下,台詞爛表演爛的短板更是暴露無遺。把多佔了的2分鐘時間分別還給女排和迴歸,讓這兩位導演把故事講得更完整不更好?

相遇有些失望,本來70週年推介晚會上述説的兩彈元勛鄧稼先的事蹟很是感人,然而公交車上的傾訴實在尷尬。

作為首尾的前夜和護航也都還不錯。

另,王菲的唱法不適合這首莊重的歌曲,普通話唱清楚不行嗎?

電影心得體會 篇2

國慶,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從前夜、相遇到奪冠、迴歸,到奧運、護航,最後到白晝流星,短短七十餘年的時間,新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強國。感動之餘,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現代化國家的標誌和?是經濟發達、科技先進、政治民主?可是,洋務運動引進了現代化的技術和工業,戊戌變法引入了現代化的政治制度,中國依舊不是現代化國家。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電影不僅是從科學家、外交官等社會精英的角度去展現歷史,還從小孩、出租車司機、軍人和少數民族等普通人的角度去展現歷史。而我們翻開《史記》、《資治通鑑》、斷代史等史書,看到的無一不是王侯將相,鮮有普通人。確實,在近代以前的中國,絕大部分人沒有參與國家的運作,心中沒有“國家”這個共同體的概念。民國時期以魯迅為代表的很多進步人士痛批中國人是一盤散沙、行屍走肉,不僅看到自己同胞受苦受難無動於衷,而且為三元里的英國人和八國聯軍充當帶路黨。

當不認同“國家”這個共同體概念時,就不會為了“國家”而努力,就只有眼前的利益,而無國家的大義。這樣,人民羣眾沒有凝聚力,高效的協作沒法發生,現代化的國家也就無從説起了。所以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是關乎所有人的,同時所有人認同且參與的全階層想象共同體。國家的意義在於想象共同體!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可以看出,中國做出的每一項成就,從電動升旗到載人航天,都需要大量精密、複雜、深度的協作。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化分工協作的過程。

在原始社會,分工協作靠的是首領和血緣;在封建社會,分工協作靠的是宗法的人際關係;而在現代社會,分工的規模已然達到非任何一個個人或團體所能支配的程度,這個時候,“國家”的觀念是關鍵。

首先,現代分工是基於契約的,這就需要國家的專制力量為現代化制度、特別是法律背書,以約束人們的行為。其次,“國家”的概念可以凝聚人心,能讓每一個成員為之拼盡全力,從而激發人們的動力。拿破崙為什麼能橫掃歐洲?因為法國大革命shi法國較早有了民族國家的意識,每個法國人在“國家”觀念的鼓舞下奮勇殺敵,而不像其他國家的戰士只是因為和封建主的契約而作戰。為什麼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轉折點?因為在民族危亡之際,中國人在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的過程中找到了對“國家”的認同感,開始形成“國家”共同體的觀念,中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日子裏,通過觀看這樣一部影片,我認識到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去愛這個國家,深切地認同這個共同體,然後付諸行動,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盡一份力。

電影心得體會 篇3

沙溢導演處女作選擇這種喜劇親情風格也算穩妥。電影集結了很多元素,説多了怕劇透。我個人很喜歡那幾場小安吉戴上頭盔想象的畫面,但對沙溢塑造的這個角色欠人錢還如此理直氣壯表示不能理解。故事其實非常簡單,電影中有些情節其實能感覺到導演沙溢刻意為之,是為後面埋梗和做感情鋪墊,但略顯宂餘。笑點是有的,有幾個點還算新穎,電影院裏整體氛圍算良好。因為我個人缺乏角色的經歷,當電影院裏有人哭的時候我還ok。表揚結局,當我以為結局又要落入俗套的happy ending時,它留下的是一個缺憾但真實的結局。總的來説,如果選擇在暑期檔,春節檔,六一檔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觀影選擇;國慶檔的話,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小家庭可以作為換一種觀影體驗的不錯選擇~最後想説,長大後的安吉如果願意走演藝事業,請讓他出道!

電影心得體會 篇4

這一生無悔入華夏看完了《我和我的祖國》,我這一場上座率100% 比較喜歡的是《北京你好》《奪冠》《前夜》《北京你好》真的是我覺得不錯的,裏面靠鳥巢連接了汶川地震還有鳥巢的建設者印象深刻的幾幕——林治遠(黃渤)在旗杆上進軍禮任素汐在人海中看着遠處的高遠(張譯)微笑“三年了,一個信兒也沒有,哪怕往門縫裏塞個紙條也好” 鼕鼕舉着電線杆像超人一樣,身後是一塊迎風飄揚的牀單以上三處是我稍微有點淚目的地方還有任達華一個人坐公交配上配樂以及最後他一個人站在天台山那兩幕很感慨歐豪靠房頂上吼,但是不知道他大喇叭吼着鎳鎘幾個人能聽懂😂可能近幾年淚點提高,並沒有出現讓我大哭的情節,當然後面的女生哭的稀里嘩啦比較不滿意的地方,一個故事二十分鐘確實很短,有些故事感覺沒怎麼看就完了《相遇》靠任素汐的大段獨白撐起《迴歸》並沒有我當初看預告時那麼感動最受不了的是《白晝流星》首先拋開事實——陳飛宇和劉昊然演的這種普通人能不能進入到飛船降落場地,就陳飛宇説方言的那個聲音我就受不了,這個電影有湖南話,四川話,還有香港話,都很讓人接受,但是陳飛宇説出來的內蒙話就很彆扭,以及他和劉昊然顛覆形象式的表演但是他的場景確實拍的很好看《護航》我在看的時候感覺就是《小歡喜》+《小別離》+佟麗婭和雷佳音演員組大聚會,當然情節上還算不錯七個小短片切換的方式也讓我不太能接受,就是靠寫字的方式切換,比較喜歡《相遇》和《奪冠》的切換,靠任素汐屋內和屋外的不同表現來切換,稍微自然的銜接了一下電影中好多情節都用配樂來襯托,基本上都是那種很宏大的最後大合唱部分,華為mate30 pro出鏡着實打了波好廣告七十年靠大事件中的小人物來展現,讓我們知道這些大事當中普通人的冷暖和這件事的不容易,真的很棒,謝謝我的阿中,我愛我的阿中祝我的阿中生日快樂明天就看閲兵式

電影心得體會 篇5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心得:小人物見證大時代

在競技賽事裏,中國女排於國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動的。1984年女排姑娘首次奧運折桂,用“三連冠”站穩巔峯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團結拼搏、不畏困難、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個時代的精神符號。

作為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故事之一,由徐崢執導的《奪冠》正是借一個小男孩的視角回顧了1984年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歷史瞬間。《奪冠》重現了中國女排奧運賽場的英姿,同時將鏡頭聚焦到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記錄80年代全民歡騰共為女排喝彩的場景。

重温國人驕傲記憶 女排精神凝聚人心

各位聽眾,各位聽眾,台灣同胞們,海外僑胞們,現在我們向大家轉播,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排球決賽,這是由中國女子排球隊對美國女子排球隊……

現在中國隊侯玉珠在發球,美國隊一傳沒有到位!打探頭球!好球!郎平把球扣中了!

在黑白電視機裏,央視解説員宋世雄傳來了捷報,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熟悉的解説聲音響起,喚起了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八幾年的時候,在弄堂裏,大家一起看女排比賽。這個給我的印象是特別特別深刻。”作為《奪冠》的導演,徐崢將自己的女排記憶融入電影中,當時十二歲的他經歷了中國女排首次奧運奪冠的時刻,成為了這段歷史的見證人。

當女排隊員站上領獎台,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國歌聲迴盪在體育館裏……這一切組成了觀眾們記憶中的經典畫面。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近,注意力也相對集中,“所以一場比賽,它的話題從頭到尾,始終貫穿。帶給我們精神世界的充實感是很強烈的。”徐崢説。

在故事中,徐崢將女排精神與時代情感緊密結合,通過獨特的敍事風格,將35年前洛杉磯奧運會那場激動人心的女排決賽“搬到”上海弄堂裏“現場直播” ,以弄堂的鄰里情,再次重温女排傳奇,重現中國女排首奪奧運冠軍的巔峯時刻。

徐崢回憶道:“那個時候大家看這麼一場比賽真的是萬人空巷,在80年代也是在改革開放剛開始的這個階段,帶給我們中國人一劑強心劑,種下了一顆自信的種子。”運動是最能夠凝聚人心的,徐崢表示,女排精神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女排,也不僅僅是運動,“它所產生的這種凝聚力,是能讓你感覺到,你跟你的祖國之間有這麼一種相通的感覺。”

小人物見證大時代 小情懷點燃大夢想

黑白電視機擺在弄堂中間,前排馬紮、中間椅子、後面踮起腳尖,鄰居們層層疊疊聚在一起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比賽……

房頂的天線時不時需要有人手動的尋找信號,每當中國隊得分,歡呼聲彷彿能穿破天際……

徐崢將兒時對上海的記憶在《奪冠》中情景再現,還原了80年代老上海石庫門弄堂的生活氣息。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那個在房頂舉着天線手動尋找信號的小男孩。通過小人物見證大時代是徐崢對於《奪冠》的創作理念。

徐崢認為,每一個故事都應該樹立一個英雄,可以是民族英雄,也可以是平民英雄。“像在電視機裏大家看到的女排,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她們在世界體育的大舞台上,站上了巔峯。而我們故事所講的這個主人公,是一個小孩,一個普通人。”當他在天台上舉起天線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英雄,徐崢笑稱:“(做音樂的時候),我跟作曲老師説,‘您就照着超級英雄那個來’。我覺得在那個時刻,在在下面看比賽的觀眾心裏,他跟超級英雄是一樣的。”

1984年的女排姑娘用“三連冠”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弄堂裏的小男孩為了保障其他人觀看直播放棄了看比賽的機會,徐崢説:“我們這個故事的核心,其實是講個人為祖國默默奉獻的那一刻,那一點點能量。那種能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都具有一種信念。無數感人的瞬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是真正的跟國家之間的那種血脈相連。”

電影心得體會 篇6

珠穆朗瑪峯雪人,和尼斯湖水怪齊名的神祕生物。幾百年來,人們為雪人是否存在而爭論不休。作為一名神祕學愛好者,我當然對此秉持着“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大自然對於鋼筋混泥土中居者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不正是來源於這些若隱若現、若有似無的存在嗎?

《雪人奇緣》滿足了一部分神祕學愛好者的心願,將這個傳説中的生物搬上了大銀幕。在尼斯湖水怪被數次改編成電影之後,珠穆朗瑪峯雪人也終於成為了故事的主角。但不同於水怪的陰鬱可怖,作為主打合家歡的動畫電影,夢工場將雪人“萌”化了。柔軟雪白的長絨毛,清澈空靈的大眼睛,還有那些被刻意設計的如幼童般的小動作……在“萌物”大行其道的影視市場上,雪人的形象輕而易舉博得了觀眾的好感。

萌,象徵着無害,萌物天然地易被歸類到真善美的陣營。當社會集體情緒因高壓的生活環境而越繃越緊時,萌物意味着一個可以讓我們卸下防備的時刻,一個能夠把對世界的敵意流淌而過的出口。所以《銀河護衞隊》中的樹人格魯特僅憑一句台詞就俘獲了大量人氣。

雪人大毛若想在主流審美體系中獲得大眾(尤其是女性和孩子)的喜愛,“賣萌”便成了不可或缺的技能。它胖乎乎毛茸茸,它會睜大眼睛歪着腦袋聽你説話,它在乘火車時會把頭探出去吹風,它忠於友情並拼盡全力維護朋友的人身安全……這些特徵,和“人類最好的朋友”狗狗如出一轍。

講述人與動物之間情誼的電影,十有八九都是催淚彈,養過寵物的人尤其易被這彈藥擊中。因為這情感不曖昧不復雜,沒有了我們日常中的巧言令色,只剩下了人類最珍視也最稀缺的東西——忠誠、默契與愛。雪人大毛與女主角小藝之間的感情便是如此:兩個都需要被救贖的靈魂遇到了彼此,一個微小的動作和眼神便融化了對方的鎧甲,從此生命與生命之間產生了牢固的紐帶。

相比於單純講述跨物種情誼的影片,《雪人奇緣》的題材顯然更偏向奇幻。既然採用了動畫的形式,並搬出了傳説中的珠穆朗瑪峯神祕生物,那不妨把想象力釋放得更為徹底一點。

當小藝、阿俊和鵬鵬跳上貨船,決心護送雪人大毛回家的這一刻,《雪人奇緣》便正式擰開了想象力的閥門。雪人與狗狗的不同之處在於,雪人擁有強大的魔力。這一設定不僅幫助主角們在一次次危急時刻化險為夷,影片基調也因此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幾乎所有的少年,都做過一個有關出門遠行的夢,在地圖上描出一條又一條線,期待有一天能真正用腳步去丈量;也有很多少年,做過一個關於神祕朋友的夢,那個最酷的朋友可以帶領他去領略更加斑斕的世界;或許還有一些少年,做過有關於魔力的夢……

觀看《雪人奇緣》的過程,彷彿一次少年夢成真的過程。相信小藝在跳上貨船追隨大毛前的那一瞬間,觀眾在現實中也經歷了無數次類似的心理鬥爭:是轉頭回歸到原定的軌道,繼續過枯燥但安全的生活;還是不顧後果地跳出圍城,與庸常的生活脱鈎?

本片故事背景發生在中國,主角們的冒險途徑的地方也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旅遊勝地。大山大河,名勝古蹟,在影片中不再是高飽和色的“網紅”照片,也不再是人山人海的擁擠場面,大毛施展魔力,將我們熟悉的地方變成奇妙幻境,的確令人有一種歎為觀止的感動。

在野外飢腸轆轆時,大毛利用魔力,讓藍莓樹提前結果。哪知魔力失控,藍莓大過足球,主角們不得不展開了一場“藍莓大逃亡”。

抵達黃山時,不巧遭遇追捕隊。大毛把蒲公英變成巨大的降落傘,載着幾個孩子越飛越遠。

之後戈壁逗趣,竹林談心,油菜花海幻化成真正的海浪,將載着主角的小船從雲南小鎮一直運送到樂山大佛腳下。

至此,小藝終於明白,原來一路上不僅僅是自己在護送大毛,也是大毛在默默地幫助她完成夙願。樂山一幕,堪稱全片最唯美的片段。至此,阿俊的“寶貝戰靴”在淌過污泥後變成了真正的戰靴,小藝也解開了父親去世的心結,重新奏起了小提琴。大雨應着琴聲而落,彌勒佛的眼中蓄滿雨水,彷彿因這樂聲的悲切而落淚。雨過天晴後,石刻的青苔上竟開滿了白色小花,仿若生命的回春。主角們再度上路了,大佛低垂着眼眸,神色慈悲,彷彿在目送他們離開。

最後一行人抵達了喜馬拉雅,雪山巍峨,雲遮霧罩。正反兩派的最終之戰也在這裏展開。大反派在雪人大毛的魔力下墜落懸崖,“偽反派”波老闆也得救並助力了雪人大毛回家之路。。

主角們一路跋涉,領略過中國各種地貌和氣候,但在《雪人奇緣》的設定之中,他們不需要理會環境的兇險,不為食物和水源所困擾,甚至在雪山上也不太擔憂高原反應和體温下降。在某種程度上説,原本變化莫測的大自然在這部電影中不僅是賞心悦目的背景裝飾,更成為站在了主角陣營的重要角色。主角們冒險途中唯一需要與之抗爭的,只是人性中的惡。

值得一提的是,《雪人奇緣》在國慶檔上映,相比其他慷慨激昂的主旋律大製作電影,這一部閤家歡的動畫片似乎顯得有點特別。但剝開奇幻冒險故事的外衣,影片表達的核心是最能引發中國人共鳴的家庭觀,而一張張美如仙境的風景畫,向世界輸出中國印象的同時,也以極温柔的方式喚起了國人的自豪感。

電影心得體會 篇7

我們看電影向來沒有計劃,都是到電影院後再臨時決定,看《戰狼》也只是因為時間點不錯。過去在影院看的幾乎都是歐美大片,一直對國產影片沒啥大的期待,不過看了後覺得還算過得去。

吳京保持着一貫的武打場面頂級水準,整個片子節奏也不拖沓,幾乎一會兒一個小高潮,幾位配角表現也很不錯,全場基本沒有齣戲感。

不過還是有幾個讓我感覺比較不好的地方,算得上不小的Bug。

首先是僱傭軍,不管這幫人過去如何牛逼,現在來做僱傭軍,無非是求財,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正如他們在某島上救敏登一樣,那才是他們應該乾的活,可是接下來這幾個哥們乾的事就匪夷所思了,幾個人幾條槍兩輛車,居然入境去挑釁PLA,而且是PLA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腦子抽抽了吧,對他們有何好處,就為了證明自己NB?再NB你也是僱傭兵啊,挑釁大國武裝力量,雞蛋碰石頭,不合算。

其次是戰狼中隊的戰鬥力實在是菜的可以,演習時被僱傭軍偷襲搞不過也就算了,後來有計劃的叢林追擊,被對方狙擊手圍屍打援,看起來毫無戰鬥素養,要不是主角開掛,好多兄弟都要交代在這了。後來被各種地雷搞得狼狽不堪。看不到迂迴,看不到配合,看到的是被幾個僱傭兵牽着鼻子走,如果這就是特種兵中的特種兵,那PLA也太弱了。

另外可以選擇地面轟炸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派遞 地面部隊進入叢林搜索追擊,而且還是雷區,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是米國碰到這種情況,他們會做出那種選擇,我覺得十之--會是直接轟炸了。

還有,在即將開始叢林行動時,每個人都換上紅色的國旗臂章,我不清楚實際戰鬥中是不是這樣,但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聰明的舉動,紅色太可能暴露士兵的位置了,尤其是在叢林中,不過也有可能是我錯了,沒準實戰中就是這麼幹的。

最後,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劇話從首長嘴裏説出來時,一片整個格調就降了一大半,其實這種大國強軍情節不是不能講,但用劇情去表現出來最好,直接説不來,就格調太低了,所謂曲徑通幽,太直接了顯得比較粗魯。況且整部影片已經足夠主旋律,正能量了,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迎合部分"熱血青年"把話説得這麼直白。何況只是打擊入境武裝分子,算不上雖遠必誅吧。

其他也有不少劇情硬傷,不過不細追究的話倒也無傷大雅,整部影片還算是同類題材中比較優秀的吧。

電影心得體會 篇8

最近熱映《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輻射了大學聯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是一個青春期少年們從迷惘孤獨,走向彼此救贖,終與世界和解的成長故事。《少年的你》的首要意義是,它較之於之前關注校園欺凌的電影更進一步,更全面、更深入也更尖鋭地聚焦了校園欺凌。

最近一段時間對於有關“校園欺凌”事件的報道相當多,手段及其兇狠,行為及其惡劣,畫面觸目驚心,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孩子。越來越多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小打小鬧”不再是嬉戲玩耍,而是惡意中傷他人。大多數校園欺凌事件都存在惡意辱罵、毆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況。校園暴力事件性質惡劣,但多數施暴學生因“未成年”“口頭批評教育”為藉口而免於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

當看到青少年被人毆打、辱罵時,我們應該及時伸出援手,多説幾句,多問幾句,也許就能避免一次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也能讓一個孩子少受些傷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整治校園欺凌事件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無論制度多麼完善,法律多麼健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發自內心的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嚴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才是整治校園欺凌事件的一劑良藥。

電影心得體會 篇9

攀登是成功了,電影卻翻車了……

一開始是抱着較大的期待去的,畢竟是國慶檔這麼一來頭,卡司也是陣仗不小。[以下按觀影時序展開評價和思考,含輕微劇透]

從徐纓(章子怡飾)這個角色的回憶展開,讓我有點意外,儘管這種敍述模式在電影中並不少見,但據此前對這部影片的認識,敍述者為登山隊員似乎更合理一些。看完我才明白,第一視角給了徐纓,八成就是為了給後面的愛情線做鋪墊……

片子進入插敍,開始講登山。雪山實景拍攝,場面確實震撼,運鏡和特效可以説到位了,風聲、冰裂開的聲音、鐵鏈崩斷的聲音都讓人身臨其境,心也跟着揪一下。(那時候覺得,蠻好蠻好)

可是,老隊長好像都還沒説台詞呢,就領盒飯了?!於是方五洲(吳京飾)接過重任,帶領雪山F3實現首次登頂。其實片子到這裏,“為捍衞領土而登山”這個主題就基本結束了,也讓人很意外,畢竟此前宣發的重點都集中在這一主題,影片三分之一還沒過就結束了。這就要説到敍事節奏問題了,雖然F3的生活經歷了大起大落,但是就情節而言,始終缺乏小高潮。我甚至產生了一種想離場的衝動,這我在以往的觀影體驗中是沒有的。那時看了看時間,放映還不到一小時。

後來因種種原因,時隔多年又有了更多次攀登。登山隊召集了新成員,方五洲依然是一員猛將(這身體素質真是好啊!)可是曲松林(張譯飾)卻因為第一次攀登時凍壞了腳,被切掉了半個腳掌,與接下來的登山任務無緣。新人物的加入,稍微豐富了一下電影的內容,但也僅止步於此。因為編劇們似乎並沒有把着力點放在羣像的刻畫上,角色一多每人平均戲份減少,失去了展現人物弧光的空間。靠感情戲顯然不能彌補這一欠缺啊喂,可在如此有限的時長裏,加塞了兩對人物的感情戲,這樣的人物處理真的不明智。況且正面的塑造本就容易臉譜化,英雄人物更甚。演員的演技都沒有問題,實在是劇本給的空間太少了,着實可惜……但配音多處跟口型對不上,有點不太應該(不過不清楚是不是因為審查等不可抗因素,所以不妄加評判)

綜合來看,影片值得稱讚的是取材和特效。但是對於取材的切入點,展現太倉促,而特效又因為對幾次攀登的重複展現慢慢失去吸引力,相似的航拍、手持鏡頭、特寫及跳切容易讓觀眾產生疲勞。所以,我認為電影完成度並不高,像是一篇圍繞主題思想但不太合格的命題小作文。

【個人向】子怡姐姐現在這個年紀還能演少女,這種狀態好讓人羨慕啊……

吳京身手真好,聲音始終偏小夥子,但是考慮到人物的年齡跨度,感覺後半段聲音處理地更穩重低沉一點可能會更好……

以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登山的時候不要當扛相機的那一個?!(慘還是李國樑最慘)

電影心得體會 篇10

只有偉大祖國偉大黨才能給人民帶來好日子! 看到英烈和偉人感動的熱淚盈眶!

祖國在偉人的帶領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1949年,中國人民第一次真正站了起來,大家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團結在偉大領袖的周圍,生活越來越好,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變成全世界最幸福人民最快樂的國家!人民應該緊緊團結在偉大領袖周圍,聽黨的話感謝黨的恩情!

中國越來越強大,我們在偉大的領導人的帶領下,緊緊團結在領袖們的周圍,為祖國的人民幸福生活做出新貢獻!

電影心得體會 篇11

全片的節奏比較高低起伏,沒有像開過山車那麼刺激,但也有像坐大擺錘那樣的緊張。影片開頭的描述平淡細碎,更像是在為後續的激烈、刺激做伏筆。空中激烈的緊張刺激感表現出來了,而機組人員的專業性也有比較合理的體現。在劇情的高潮階段,我身邊傳來了哭泣聲,掩面而泣的那種。也許是因為緊張,也許是因為這種信任、萬眾一心的精神而感動。整體來説,影片的情懷比較濃烈,思想高度大於故事性,可以把影片看做一個有記錄意義的災難片。

演員演戲演成什麼樣,會比較好?我覺得就是這個角色,讓人相信!相信演員演的這個人真的是這樣子的。《中國機長》這部劇裏面,很多演員讓我有了相信感。張涵予遇到危機沒有恐慌,依然用最大努力去保持平衡,這個時候他如果恐慌反而齣戲,因為一個人要保全機人的命。袁泉的眼睛裏堅定,她身着制服,去調解無理取鬧的乘客時的態度,你能相信她就是那個空姐組長,在遇到飛機故障時她的堅定眼神、用力的手指讓你感受真正訓練有素空姐的素養。還有李現,他的聲音温暖有力,遇到事的時候不慌張,危機解除的小表情鬆了一口氣,都符合他這個角色本身的面貌。我覺得這部電影中大部分的演員都演繹得平實又自然,與角色貼合,讓你能相信角色,相信這個電影本身。

電影在敍事上,如果能在支線的處理上更明晰一些更好了。比如杜江去撩的美女,比如愛好者追蹤這起事件上,表達不是特別清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g4xg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