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5篇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5篇

近日,青少年保護題材電影《少年的你》彷彿在一夜之間,將校園霸凌推到風口浪尖,引起了人們巨大的關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5篇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5篇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1

最近,隨着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校園問題再一次引發熱議,其實,校園欺凌一直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校園是知識傳播的陣地,人才培育的搖籃,校園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更是無需多説。

教師是校園文明創建的“標杆”。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教師不僅肩負着“授業解惑”之重任,同時也是傳播道德和文明的使者。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文明的傳承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也是學生前進方向的標杆。當前各地開展的師德教育活動就是規範教師行為準則的標尺。因此,教師在校園文明創建中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要按照師德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具備帶領學生投身到校園文明創建的資質和本領,真正發揮榜樣的作用,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學生是校園文明創建的“根本”。校園是教學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總和,一個小型學校有幾百學生,大中型學校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如此眾多的羣體靠少數教職員工來管理,有時難免顧此失彼。因此,創建文明校園在很大程度上要發動學生、依靠學生。學生是校園文明創建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學生守則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爭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這是校園文明創建的基礎和關鍵所在。

家長和社會是校園文明創建的“輔助劑”。在校園文明創建過程中,還應喚醒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家長和社會各界都應積極投入到校園文明創建之中,因為校園文明事關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事關中國夢接班人的培育,牽動着社會各界和每一個家庭。因此,創建文明校園不單純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學生的事,也是我們每一位家長和社會各界共同的事業。

當然,校園文明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在校園環境、校園生態、辦學條件和基礎建設等方面,還需要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多方發力,建立長效機制,校園文明創建才能制度化常態化。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2

近日,青少年保護題材電影《少年的你》彷彿在一夜之間,將校園霸凌推到風口浪尖,引起了人們巨大的關注。作為成年人,我看完電影后最大的感觸就是心疼,太心疼了。心疼影片裏的所有面對重重壓力和成長煩惱的少年,心疼那些迷茫無措的青春,痛惜那些不經意間就會犯下的彌天大錯,有的時候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未成年人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社會都要解讀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未成年人的保護問題,校園霸凌只是其中的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摸索在社會邊緣苦苦掙扎想要“走出來”的羣體影像,也反映出全社會在青少年保護上的一些薄弱環節。

原生家庭能做點什麼?

原生家庭對未成年人影響很大,幾乎每個人身上都留有父母的影子。家庭結構殘缺、家長工作忙碌疏於引導,社會經驗不足的孩子容易被壞人利用,衝動之下做出追悔莫及的行為。為未成年人的成長創造有利的家庭環境,給與適當的關懷和指導,儘可能減少性格偏激因素,減少衝突矛盾爆發。

學校能做點什麼?

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結合,加強青春期教育引導、心理矯治,預防其滑向犯罪的深淵,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也就是説對未成年人要“嚴管又厚愛,寬容不縱容”。學校可以增設強制報告制度,解決“發現難”的問題;建設校園欺凌防控制度,加強培訓教育,明確學校的責任和義務。

社會能做點什麼?

最近,兩部關於未成年人的法律迎來大修。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去年發佈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校園暴力案呈逐年下降趨勢。要加強對未成年人司法規律的探索,完善法制建設,用法治的陽光雨露,共同呵護祖國花朵健康成長,還社會以安寧。

孩子,無論你在哪裏,我們都會盡全力共同守護你們。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3

近日,電影《少年的你》將校園暴力這一問題再次拉進公眾視野。有觀眾感歎:“我逃離了校園暴力,卻陷入了更深的職場暴力。”每每爆出發生校園暴力事件,都會備受社會各界矚目,而職場暴力卻少有人提及。

實際上,校園和職場都是叢林法則的受害場所。當施暴者帶着校園裏的處事法則走入社會,校園暴力便成為了職場暴力,咒罵與拳頭變成了暗搓搓的“手段”,明槍變成了暗箭。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防範校園暴力延伸到職場。

與校園裏的“小霸王”相似,職場的小圈子中也存在着很多“領頭羊”,他們往往會在周圍人對自己的崇拜、認同中找到自我價值。殊不知,真正的自我價值是從為社會作貢獻中得到的。那些從欺凌同學中尋找快感和存在感的孩子,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通過教育尚有修正三觀的機會,然而成年後還以做小圈子裏的“老大”為榮的人,更加需要被教育,更加需要反思。這些“老大”的言行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極有可能出現暴力的延續。

與校園暴力不同,職場暴力通常是冷暴力,表現為孤立、排擠、冷落、諷刺、負面八卦等。因為成年人很少會血氣方剛地用拳頭解決問題,職場暴力顯得更加“文明”。事實上,這些冷暴力可能比肉體衝突對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尚德商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工作中被無視對一個人的幸福感的傷害最大。在研究人員Robinson調查的1300個案例中,那些遭受過排斥的人更容易對工作產生不滿,健康方面的問題更嚴重。智聯招聘也曾經做過一個關於職場冷暴力調查,發現近七成被調查的白領都表示自己曾經遭遇過職場冷暴力,遭遇職場冷暴力後,只有16.9%的人表示會積極尋找解決辦法,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會整日鬱悶,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與孩童相比,成年人習慣了“打掉牙往肚裏咽”,更加懂得隱忍和自我調解。很多人因揹負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不得不為生計奔波,在職場暴力中默默投降,艱難前行。

更多時候,職場暴力是一種羣體無意識的行為。《少年的你》中有句台詞:“人長大了才學會同情,只是那時,你不知道。”然而,成年人通常將同情給予孩童、老人、弱者,卻往往會忽略同齡人。我們很難意識到,一些試探性的討論、茶餘飯後的談資、同事朋友間的玩笑,怎麼會無形中傷害了他人呢?筆者認為,歸根結底是我們缺乏共情能力。如果我們能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言語暴力的惡劣性,就不會覺得那些看似正常的言論非常正義、合理了。

無論是校園暴力還是職場暴力,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交往出現的問題,這要求我們做到“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由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的。通常我們在“暴力溝通”的時候,腦中誘發興奮與刺激的因素將大量分泌,從而使得人變得容易激動,並且有產生過激行為的傾向。他認為,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點、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便於改善人際關係,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不論是校園還是職場,有人際關係存在的地方,難免會出現暴力。當社會各界都在為避免校園暴力作出努力時,我們不能放棄對職場暴力的關注。莫讓校園暴力延伸到職場,我們任重道遠。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4

影片《少年的你》熱映,把校園霸凌這個話題再次推向公眾面前。在影片中,女主陳唸的好友胡小蝶因為被霸凌而自殺,陳念則被侮辱毆打,壓抑而沉重的氣氛,讓人全程揪心。

遺憾的是,類似情節不僅存在於影視作品中,現實生活中校園霸凌的嚴重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影片的描述。今年7月,江蘇宜興一女生在公園裏被一羣女生瘋狂扇耳光,且被逼下跪,挨個喊“爸爸,我錯了”。其中一名施暴者還肆無忌憚地叫囂:報警也沒有用,警察找不到我。今年4月,甘肅隴西一國中生被5名學生強行毆打致重傷,送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如果遇到突發的校園霸凌,要儘快逃離,立刻向最近的人羣跑去,並大聲呼救。對於已經遭遇校園霸凌的學生,應及時向家長、老師、學校或公安部門反映,不能選擇沉默和忍受。當校園霸凌已經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要及時報警。如果你看到同學正在遭受校園霸凌,你應該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學校尋求幫助,如果遭受暴力欺凌者受傷嚴重,則應立即報警。

校園霸凌問題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中既有校園管理的原因,也受教育、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需要全社會廣泛關注,綜合多種力量治理。

小北曾對陳念説“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的少年意氣固然感人可貴,可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要做的是零容忍,需要的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無法告訴少年們如何“長大”,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營造一個儘可能沒有波折的成長地。面對校園霸凌,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敢站出來,向校園霸凌説不。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5

最近電影《少年的你》的熱映,又將校園暴力拉近了人們的視野。

近年來, 校園暴力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在我國城鄉中國小校園內, 以鬥毆打架、欺侮學生、勒索錢物、殘害師生、逞兇作歹為典型表現形式的校園暴力行為有蔓延發展的趨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學生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難免行為會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行為出現偏頗。同時,學生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學習,很少有時間或精力去關注其他知識的汲取,普遍法律知識淡薄。在學習上、生活上、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的時候容易產生挫敗感乃至自卑感,這種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導極易產生暴力事件,暴力行為成為青少年宣泄自己不良情緒的一種途徑。

其次,當代家庭離婚率的上升導致單親家庭逐漸增多,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關愛和安全感, 從而形成攻擊性人格。有些孩童還會在家裏遭受家庭暴力, 從而養成性格孤僻、偏執和狂暴,經常成為校園暴力的主角。

再次,學校德育教育不到位,在升學率和就業率的壓力之下,很多學校往往只重視學生的智育而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或者是雖然開設與此相關的課程也是應付了事,多半學校還是隻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視。

最後,一些中國小周邊環境惡劣,一些網吧、遊戲廳、歌舞廳等不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無視有關規定向未成年人開放,嚴重損害了教學和諧環境。在影視文學作品、電子遊戲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暴力、場面,催生了校園暴力。

針對此現狀,筆者呼籲,唯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徹底根除校園暴力,還師生一個安靜祥和的讀書環境。

首先,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當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開展心理諮詢、心理問題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避免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產生過激行為。教育學生掌握科學的自我心理調試方法,學會合理控制情緒。引導學生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次,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兒童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父母要堅決杜絕家庭暴力,要與孩子建立友好、穩定的關係。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對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夠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預防校園暴力至關重要。

再次,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周邊的不良環境, 如網吧、娛樂場所等按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取締、清理和整頓和嚴格管理, 以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儘量杜絕學生在校外租房居住, 避免受到各種外來傷害。

最後,還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和管理,加強對教師的普法教育, 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倡人性化管理, 在學生管理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預防校園暴力事件必須要依靠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為我們的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給他們一個和諧、舒適、快樂的校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wwy6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