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通用16篇)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

近日,青少年保護題材電影《少年的你》彷彿在一夜之間,將校園霸凌推到風口浪尖,引起了人們巨大的關注。作為成年人,我看完電影后最大的感觸就是心疼,太心疼了。心疼影片裏的所有面對重重壓力和成長煩惱的少年,心疼那些迷茫無措的青春,痛惜那些不經意間就會犯下的彌天大錯,有的時候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未成年人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社會都要解讀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未成年人的保護問題,校園霸凌只是其中的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摸索在社會邊緣苦苦掙扎想要“走出來”的羣體影像,也反映出全社會在青少年保護上的一些薄弱環節。

原生家庭能做點什麼?

原生家庭對未成年人影響很大,幾乎每個人身上都留有父母的影子。家庭結構殘缺、家長工作忙碌疏於引導,社會經驗不足的孩子容易被壞人利用,衝動之下做出追悔莫及的行為。為未成年人的成長創造有利的家庭環境,給與適當的關懷和指導,儘可能減少性格偏激因素,減少衝突矛盾爆發。

學校能做點什麼?

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結合,加強青春期教育引導、心理矯治,預防其滑向犯罪的深淵,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也就是説對未成年人要“嚴管又厚愛,寬容不縱容”。學校可以增設強制報告制度,解決“發現難”的問題;建設校園欺凌防控制度,加強培訓教育,明確學校的責任和義務。

社會能做點什麼?

最近,兩部關於未成年人的法律迎來大修。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去年發佈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校園暴力案呈逐年下降趨勢。要加強對未成年人司法規律的探索,完善法制建設,用法治的陽光雨露,共同呵護祖國花朵健康成長,還社會以安寧。

孩子,無論你在哪裏,我們都會盡全力共同守護你們。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2

近日,電影《少年的你》將校園暴力這一問題再次拉進公眾視野。有觀眾感歎:“我逃離了校園暴力,卻陷入了更深的職場暴力。”每每爆出發生校園暴力事件,都會備受社會各界矚目,而職場暴力卻少有人提及。

實際上,校園和職場都是叢林法則的受害場所。當施暴者帶着校園裏的處事法則走入社會,校園暴力便成為了職場暴力,咒罵與拳頭變成了暗搓搓的“手段”,明槍變成了暗箭。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防範校園暴力延伸到職場。

與校園裏的“小霸王”相似,職場的小圈子中也存在着很多“領頭羊”,他們往往會在周圍人對自己的崇拜、認同中找到自我價值。殊不知,真正的自我價值是從為社會作貢獻中得到的。那些從欺凌同學中尋找快感和存在感的孩子,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通過教育尚有修正三觀的機會,然而成年後還以做小圈子裏的“老大”為榮的人,更加需要被教育,更加需要反思。這些“老大”的言行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極有可能出現暴力的延續。

與校園暴力不同,職場暴力通常是冷暴力,表現為孤立、排擠、冷落、諷刺、負面八卦等。因為成年人很少會血氣方剛地用拳頭解決問題,職場暴力顯得更加“文明”。事實上,這些冷暴力可能比肉體衝突對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尚德商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工作中被無視對一個人的幸福感的傷害最大。在研究人員Robinson調查的1300個案例中,那些遭受過排斥的人更容易對工作產生不滿,健康方面的問題更嚴重。智聯招聘也曾經做過一個關於職場冷暴力調查,發現近七成被調查的白領都表示自己曾經遭遇過職場冷暴力,遭遇職場冷暴力後,只有16.9%的人表示會積極尋找解決辦法,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會整日鬱悶,嚴重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與孩童相比,成年人習慣了“打掉牙往肚裏咽”,更加懂得隱忍和自我調解。很多人因揹負着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不得不為生計奔波,在職場暴力中默默投降,艱難前行。

更多時候,職場暴力是一種羣體無意識的行為。《少年的你》中有句台詞:“人長大了才學會同情,只是那時,你不知道。”然而,成年人通常將同情給予孩童、老人、弱者,卻往往會忽略同齡人。我們很難意識到,一些試探性的討論、茶餘飯後的談資、同事朋友間的玩笑,怎麼會無形中傷害了他人呢?筆者認為,歸根結底是我們缺乏共情能力。如果我們能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言語暴力的惡劣性,就不會覺得那些看似正常的言論非常正義、合理了。

無論是校園暴力還是職場暴力,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交往出現的問題,這要求我們做到“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是由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的。通常我們在“暴力溝通”的時候,腦中誘發興奮與刺激的因素將大量分泌,從而使得人變得容易激動,並且有產生過激行為的傾向。他認為,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點、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便於改善人際關係,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不論是校園還是職場,有人際關係存在的地方,難免會出現暴力。當社會各界都在為避免校園暴力作出努力時,我們不能放棄對職場暴力的關注。莫讓校園暴力延伸到職場,我們任重道遠。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3

影片《少年的你》熱映,把校園霸凌這個話題再次推向公眾面前。在影片中,女主陳唸的好友胡小蝶因為被霸凌而自殺,陳念則被侮辱毆打,壓抑而沉重的氣氛,讓人全程揪心。

遺憾的是,類似情節不僅存在於影視作品中,現實生活中校園霸凌的嚴重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影片的描述。今年7月,江蘇宜興一女生在公園裏被一羣女生瘋狂扇耳光,且被逼下跪,挨個喊“爸爸,我錯了”。其中一名施暴者還肆無忌憚地叫囂:報警也沒有用,警察找不到我。今年4月,甘肅隴西一國中生被5名學生強行毆打致重傷,送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做?如果遇到突發的校園霸凌,要儘快逃離,立刻向最近的人羣跑去,並大聲呼救。對於已經遭遇校園霸凌的學生,應及時向家長、老師、學校或公安部門反映,不能選擇沉默和忍受。當校園霸凌已經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要及時報警。如果你看到同學正在遭受校園霸凌,你應該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學校尋求幫助,如果遭受暴力欺凌者受傷嚴重,則應立即報警。

校園霸凌問題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中既有校園管理的原因,也受教育、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需要全社會廣泛關注,綜合多種力量治理。

小北曾對陳念説“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的少年意氣固然感人可貴,可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要做的是零容忍,需要的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無法告訴少年們如何“長大”,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營造一個儘可能沒有波折的成長地。面對校園霸凌,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敢站出來,向校園霸凌説不。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4

最近,隨着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校園問題再一次引發熱議,其實,校園欺凌一直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校園是知識傳播的陣地,人才培育的搖籃,校園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更是無需多説。

教師是校園文明創建的“標杆”。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教師不僅肩負着“授業解惑”之重任,同時也是傳播道德和文明的使者。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文明的傳承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也是學生前進方向的標杆。當前各地開展的師德教育活動就是規範教師行為準則的標尺。因此,教師在校園文明創建中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要按照師德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具備帶領學生投身到校園文明創建的資質和本領,真正發揮榜樣的作用,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學生是校園文明創建的“根本”。校園是教學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總和,一個小型學校有幾百學生,大中型學校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如此眾多的羣體靠少數教職員工來管理,有時難免顧此失彼。因此,創建文明校園在很大程度上要發動學生、依靠學生。學生是校園文明創建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學生守則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爭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這是校園文明創建的基礎和關鍵所在。

家長和社會是校園文明創建的“輔助劑”。在校園文明創建過程中,還應喚醒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家長和社會各界都應積極投入到校園文明創建之中,因為校園文明事關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事關中國夢接班人的培育,牽動着社會各界和每一個家庭。因此,創建文明校園不單純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學生的事,也是我們每一位家長和社會各界共同的事業。

當然,校園文明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在校園環境、校園生態、辦學條件和基礎建設等方面,還需要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多方發力,建立長效機制,校園文明創建才能制度化常態化。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5

最近電影《少年的你》的熱映,又將校園暴力拉近了人們的視野。

近年來, 校園暴力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在我國城鄉中國小校園內, 以鬥毆打架、欺侮學生、勒索錢物、殘害師生、逞兇作歹為典型表現形式的校園暴力行為有蔓延發展的趨勢,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學生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難免行為會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行為出現偏頗。同時,學生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學習,很少有時間或精力去關注其他知識的汲取,普遍法律知識淡薄。在學習上、生活上、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的時候容易產生挫敗感乃至自卑感,這種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導極易產生暴力事件,暴力行為成為青少年宣泄自己不良情緒的一種途徑。

其次,當代家庭離婚率的上升導致單親家庭逐漸增多,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關愛和安全感, 從而形成攻擊性人格。有些孩童還會在家裏遭受家庭暴力, 從而養成性格孤僻、偏執和狂暴,經常成為校園暴力的主角。

再次,學校德育教育不到位,在升學率和就業率的壓力之下,很多學校往往只重視學生的智育而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或者是雖然開設與此相關的課程也是應付了事,多半學校還是隻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視。

最後,一些中國小周邊環境惡劣,一些網吧、遊戲廳、歌舞廳等不宜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無視有關規定向未成年人開放,嚴重損害了教學和諧環境。在影視文學作品、電子遊戲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暴力、場面,催生了校園暴力。

針對此現狀,筆者呼籲,唯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徹底根除校園暴力,還師生一個安靜祥和的讀書環境。

首先,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當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開展心理諮詢、心理問題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避免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產生過激行為。教育學生掌握科學的自我心理調試方法,學會合理控制情緒。引導學生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次,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兒童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父母要堅決杜絕家庭暴力,要與孩子建立友好、穩定的關係。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對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夠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預防校園暴力至關重要。

再次,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周邊的不良環境, 如網吧、娛樂場所等按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取締、清理和整頓和嚴格管理, 以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儘量杜絕學生在校外租房居住, 避免受到各種外來傷害。

最後,還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和管理,加強對教師的普法教育, 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倡人性化管理, 在學生管理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自尊心、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預防校園暴力事件必須要依靠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為我們的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給他們一個和諧、舒適、快樂的校園。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6

由肖央、譚卓、陳沖、姜皓文等主演的劇情犯罪片《誤殺》,目前正在點映中,12月13日正式上映。看這部電影前,我沒有做任何功課,只知道主演裏面有肖央、譚卓和陳沖,算是衝着演員和題材類型去看的。直到電影結束後,我才從電影片尾的字幕中知道,原來《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當下有一點點小失望,因為如果這是原創劇本的話,我對它的評價將會更高。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歡和觀看體驗。所以,如果你沒有看過原版本的話,我推薦你走進電影院看一下《誤殺》。

01 惹不起也躲不起

面對自己得罪不起的人,你會怎麼做呢?躲得遠遠的,大概是很多人會選擇的辦法。所以,在《誤殺》裏面,店主頌恩會勸告李維傑不要因為打抱不平招惹到那個欺行霸市的小警察。可是,誰又能保證,如果我們不去招惹別人,別人就一定不會來欺負自己嗎?

李維傑想不到,這樣的事偏偏讓自己還在讀書的大女兒平平遇上了,她被女警長拉韞的兒子素察強暴了。平平惹不起素察,自己的家境和對方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所以,即便被傷害了,平平也沒有立刻告訴父母,也許她真的有想過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痛苦,等待時間去消解一切。

於是,她想到了躲。然而,素察卻讓她無處可躲,善良的平平沒有想到對方根本沒打算放過自己,甚至留下了視頻來作為要挾。

坦白講,素察的結局挺慘,但我真的同情不起來,因為是他的惡行把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拖入了一場無妄之災。電影中,平平的母親阿玉説過這樣一句話:“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我把它作為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不僅是因為這句話直接點明瞭整個故事的起因,更是因為這句話在現實中得到了諸多印證,禽獸和惡魔從來不分年齡大小。

02窮人沒得選

既然躲不起,那就只好面對了。這是平平和母親兩個人共同的選擇,辦法有兩個,一個是選擇報警,一個是把視頻搶過來。

前文我們已經提到過,平平的家境和素察的家境不在一個量級,對方的父親是議員,母親是警長。更何況,素察已有惡行在先,戳瞎了一個男孩子的眼睛,最後也不過是賠錢了事。所以,在報警上面,李維傑一家沒有勝算,反而有可能讓女兒的遭遇公之於眾 ,或者被對方反咬一口。

於是,在丈夫出差在外,沒有人可以求助的情況下,阿玉選擇了和女兒一起見素察。其實,即便從素察手裏搶過來了視頻也是沒用的,對方早就有了備份。

平平想要遠離素察,最後卻沒得選;阿玉想要捍衞女兒的尊嚴,結果也沒得選;等到李維傑知道一切的時候,他已經更沒得選了。

03 被溺愛的人生

這部電影留給觀眾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是孩子,而有的孩子卻成了禽獸、成了惡魔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偷和他的母親》。大意是説有個小孩和母親相依為命,有一天,小孩慌慌張張地從學校跑回了家,告訴媽媽自己偷了同學的鉛筆,媽媽心疼孩子沒有責備。後來又有一天,小孩又從別人的晾衣架上偷了一件衣服,媽媽還是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最後,孩子長大後成了江洋大盜,判了重刑。兒子要求母親上前説幾句悄悄話,沒想到一口咬掉了母親的耳朵,母親開始罵兒子不孝。兒子卻説:“如果當初我偷鉛筆的時候,你能夠及時糾正我的錯誤,我也不會落到今天的地步。”

這個故事想必應該有很多人聽過,其實講得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反觀《誤殺》裏面的素察,他固然可惡,但如果父母能夠在他第一次欺負別人的時候給予嚴厲的教育,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作為母親,陳沖飾演的拉韞在教育方面有兩個致命缺陷。第一,對孩子百依百順。16歲的素察想要開車,母親立馬贈送豪車。第二,當面袒護。在父親斥責素察到處闖禍的時候,母親不僅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反而袒護孩子“錢都已經給對方了”。母親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沒有批評我,這樣做沒什麼錯”,“既然沒有錯,那我下次還這樣做”,“錯了也沒事,媽媽會幫我解決”。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素察就是在母親的溺愛中長大的。所以,當他對平平步步緊逼的時候,他不知道後果會多嚴重,在他有限的認知裏,即使後果再嚴重,“媽媽可以用錢幫我解決一切”。

此外,父親對素察粗暴式的教育同樣值得我們深思。一個溺愛的母親,一個粗暴的父親,孩子只會在依賴中不斷反抗,路就這樣越走越偏,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最後,對孩子的教育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如果你不好好教育他,社會會教育他。只是,我們都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7

國慶檔除了三部紅色的主旋律電影,還有一部很可愛的動畫電影,叫《雪人奇緣》,從名字上來看,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了《冰雪奇緣》,然而去看的時候,你會發現內裏其實根本不一樣,或許它更接近於温馨的科幻電影《E.T.外星人》,或着從主角外形設定上來看,笨拙、可愛的大毛,它看着又似乎很像《金剛》中的大猩猩。

但不管怎樣,在這部電影裏面,我們看到的主要還是關於愛的解讀,這種愛,是圍繞着家庭而發生的,也圍繞着友情和青梅竹馬之間的愛情來發生的。

女主小藝是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女孩兒,她原本小提琴拉得很好,可是因為教她拉小提琴的爸爸不幸去世了,她就封閉了自己,很少再拉小提琴。但是,小藝她爸爸以前很喜歡去旅遊,她爸爸也去過很多的地方,給她帶來了很多漂亮的明信片。

爸爸走了之後,她就特別珍惜這些明信片,每當看到明信片上那些經典的旅遊景點,她的心就會蠢蠢欲動,想要去見識一下這些美麗的景點。因此,她特別地拼,拼命地、努力地去賺錢,做各種各樣的兼職,賺取綿薄的收入,儲存着這些錢,想要有一天,能如願一個人去這些地方旅遊。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她不由得就變得越來越男子氣,也越來越難以對家人敞開心扉,包括親愛的奶奶,包括敬愛的媽媽。每一次她進出家門,都會在奶奶的嘮叨中與關愛中接受了一場“語言的洗禮”,奶奶對她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對於大人的嘮叨,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並不是特別關心。

自然而然地,她也就總是打個馬虎,假裝接受,假裝聽明白了,隨便搪塞幾句,就回到自己的房間或離開自己的家。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在自己家的屋頂上來了一個神奇的物種,純白色的皮毛外,碩大的身形下,隱藏着一顆温暖善良的心的大毛。在與這個神奇的生物的接觸下,她才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性情,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這個神奇的生物,讓他可以安全地回到屬於他自己的家。

在這個小藝擅自決定的,對他(大毛)敞開友情幫助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就不僅僅是小藝對於大毛的幫助了,反過來講,其實這場冒險,是大毛對於小藝的救贖。

大毛看到了小藝收藏的明信片,也知道了小藝喜歡拉小提琴,因此在小藝決定幫助他回家的路途上,他儘可能的繞遠路,帶着小藝、鵬鵬他們兄弟倆一起進行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大冒險,穿過黃山,路過樂山大佛,甚至還在稻城亞丁展開了一場美得令人流淚的“油菜花衝浪”, 像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裏》一樣,瞬間讓人心動、激動地想大聲尖叫。

聽説,在《神奈川衝浪裏》所畫的浪花,葛飾北齋他所描繪的那個1/5000秒的瞬間,就是人與人之間能相互理解的那一瞬,《雪人奇緣》也不外乎是在這個片段中,達到了全片的高潮。

那是一場極致的、關於自然之美與愛的冒險,也是小藝他們幾個人之間,心互相“融化”的瞬間,在這美好的“油菜花浪”之下,他們才真正地接納了彼此,真正的明瞭了對方的心意。

比如鵬鵬的哥哥小俊,一路上為了能夠保持和小藝他們同行,歷經了千辛萬苦,甚至把自己最在意的行當都給賣掉了,包括手機。他自己一直很在意的外貌、個人形象、限量版服飾,也都變得邋里邋遢。也懂得了如何去安慰別人,比如在“衝浪”的這個過程中,小藝的小提琴不小心因為撞擊而壞掉了,他也知道了該如何去安慰她。

幾個人一路跌跌撞撞地向前行走,也在這跌跌撞撞中學會互相尊重,互相的理解,互相的包容,互相盡心竭力地為對方考慮。大毛也一次次的展現了自己的魔法能力,不僅幫助大家逃離危險,逃離追捕,也在魔法的幫助下,幫小藝修復了小提琴,偷偷地為小藝保管她與爸爸的合照……

電影最後,自然是大完美的結局,他們一行人如願地到達了珠穆朗瑪,到達了大毛的家鄉,讓大毛與家人團聚。也在不知不覺中,令反派波老闆變回了“年輕的自己”,回想起自己真正的初衷,成了真正的自己,把對雪人的“追求”,轉變為對雪人的愛,希望雪人能夠回到他的家鄉與父母團聚,就好像避免雪人和自己一樣錯失家庭一樣,他的心,變得又軟又暖。

小藝也在經歷了這麼多冒險之後,開始理解到奶奶和媽媽對自己的苦心,開始明白了自己最近瘋狂地賺錢,而導致與她們產生的隔閡是多麼不對。確實,有的温暖,只屬於一個叫“家”的地方,小藝,結束了冒險,迴歸了家,也迴歸了對奶奶與媽媽的愛之中。

所以,其實《雪人奇緣》並不僅僅是一場冒險,它更是一場救贖,將愛,慢慢地傳遞,從一場又一場的冒險中,告訴人們,愛的重要性,以及愛與愛之間的無私,關乎親情,也關乎愛情與友情,愛,在《雪人奇緣》裏面,成為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大放異彩。

而我,也不得不大愛《雪人奇緣》。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8

接近影片的最後,當肖央飾演的李維傑站在鏡頭前説出“真相”時,相信很多觀眾會和我一樣發出疑問:與其如此為何不一開始就認罪,現在這樣不是白忙活了一場嗎?

同行的朋友勸我:不然的話這電影要怎麼演下去,你何必這麼較真呢?正如肖央在片中那句已經走紅的台詞:“只要你看過1000部電影,就會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我也想説的是,只要你看過足夠多的電影,就知道這樣的設計並非只是要讓電影“演下去”這麼簡單。

這一切要從李維傑這個人物塑造説起。從那位黃毛同事的話中,你便知道他國小都沒畢業,從那位警察的報告中,你也可以知道他沒有父母從小就是孤兒,正是這些經歷讓李維傑更加珍惜現在的家庭,也更加看重孩子的教育,然而正處在青春叛逆期,三觀也正在形成當中的大女兒卻成為他的一個難題。

想必很多窮苦出身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經歷:會嫌棄自己的父母,抱怨他們不能給自己更多,特別是在和同齡人的對比之後,這種情緒可能就會愈發強烈。而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訊號,如果處理不好,不但和父母之間的距離會越發疏遠,甚至有可能會誤入歧途,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國小時明明成績很好,可到了中學卻逐漸變成了另一個人,因為他們是沒有辦法獨立邁過心中這道坎兒的。當然也有些幸運闖過這一關的人,但他們卻也急切想要和過去的自己切割,終身無法以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活着。

而面對同一屋檐下卻越來越陌生的孩子,大多數父母通常卻是無能為力,片中的李維傑同樣如此,忍痛掏了參加夏令營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他和女兒漸行漸遠的內在問題,在女兒眼中,他變成一個一無是處的小氣鬼,形象越來越卑微。而看到女兒怒氣衝衝的背影,他也是束手無策只能是一聲歎息,他無法在女兒心中樹立起一個偉岸的形象,也無法將父愛有效地傳遞給女兒,這正是他痛苦的根源所在。

所以,當“處私刑”意味濃厚的“誤殺”發生之後,李維傑的第一反應是要保護家人保護女兒,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一種“證明自己”的強烈潛意識在驅使着他。正如影片最後李維傑在警車裏那番獨白:“很遺憾重新拉近彼此的距離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但我希望這件事讓你真正成長起來。”他所做的這一切,正是為了讓女兒可以感受到父愛,同時重新樹立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形象。而編劇和導演也正是用這樣一種近乎殘酷的方式告訴我們:有效溝通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共同的責任,不要等到悲劇發生時才悔不當初。

而李維傑最後的自首同樣是基於此。無論是拒絕接受佈施的僧侶,還是高高聳起的佛塔,彷彿都在告訴他“人在做天在看”。李維傑是一個好人,所以儘管他能騙得了所有人,但終究還是騙不了自己的良心。同時他這麼做也是要給女兒看:哪怕你有一萬個正當的理由,人終歸還是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一次父親替你扛下了,但你也丟掉了最後的保護傘,接下來的路必須自己去走。當然這次“瞎折騰”還順帶解決了黑警,摧毀警長丈夫的選情,這些可以説是邊際效益了,所以無論如何李維傑都沒有“白忙活”一場,這樣的結尾處理比簡單加一句字幕應付審查可是要用心多了。

而親子關係這個話題,除了在李維傑“正義”這一方得到展示之外,在陳沖飾演的警局局長拉韞代表的“邪惡”一方身上也得到了對立的展示。和一無所有的李維傑相比,權貴家庭的拉韞則擁有一切。一邊是李維傑捨不得3000塊給女兒的夏令營費,一邊是拉韞給兒子買了汽車,一邊是李維傑為了保護女兒捨身取義,一邊是拉韞為了兒子以身試法,同樣都是不擇手段,但她和兒子的關係,有比李維傑和女兒更親近嗎?答案當然是並沒有。可見,金錢在親子關係中雖然重要,但絕非是最重要的。看了1000部電影的李維傑可,以發現世界上沒有什麼離奇的,而我們看了一部電影也該多少明白一些道理。

當然本片引發的疑問遠不止這一個。譚卓飾演的妻子問丈夫,為什麼不把換屍體的這件事告訴自己,肖央飾演的父親回答道:“我沒有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不能説他是撒謊,但至少是沒有説出全部實情。因為儘管預演了許多遍,但李維傑深知不可能萬無一失,特別還是二女兒更是如此,畢竟小孩子有太多的不可控性了,所以他必須要瞞着她們,這也是他最後的一道防線。

至於死者的屍體究竟藏到了哪裏?我傾向於還在那口棺材裏,在原有的遺體下面,否則以李維傑的一己之力,似乎很難做到人不知鬼不覺。至於開棺當天下的暴雨,讓其他人都忽略了棺蓋上的血跡,警犬也無法正常工作,也算是“蒼天有眼”幫了李維傑一個忙,也是編劇合理的戲劇化處理。不過後來和豆友討論後覺得,還是扔到了新的施工地點埋在了地下比較合理,影片中也給出了他去鋪光纜時盯着看若有所思的畫面,唯一的疑問就是他如何做到轉移屍體的?

除了令人感慨的親子關係外,本片最成功的地方,還在於它出色完成了一次商業類型片的嘗試。監製陳思誠儘管有同為罪案題材的“唐人街系列”成功在先,但畢竟還是更偏向於喜劇風格,然而《誤殺》則截然不同,它是依靠故事和人物來推動劇情發展,而且幾乎沒有車戰槍戰這些動作戲,完全仰賴於場景切換和演員表演,依然能做到讓人時刻提心吊膽,從這一點講導演已經成功了。

説起表演,肖央讓我大吃一驚,看來即便是離開了喜劇,他依然是一個好演員。當然最讓人大呼過癮的還是陳沖的表演,她不但張弛有度細膩過人,而且十分有層次感,在丈夫和孩子面前的温柔,在警隊下屬面前的嚴厲,在審訊犯人時的狡猾,在懇求對方説出真相時的悲慼,她總是你能準確地展示這個角色複雜的每一面,所以還是希望陳沖能多演戲啊,尤其是主演電影!

不知道《誤殺》能否衍生為一個IP,但從開頭和結尾來看,至少續集並非沒有可能,希望到時候陳沖可以捲土重來,這一部裏肖央和她雖然為男女一號,但兩人其實並沒有太多對手戲,所以不負責任地暢想一下:李維傑逃出監獄,拉韞東山再起,兩人在亦正亦邪中繼續過招,新仇舊恨接踵而至,是不是聽着就有點激動呢!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9

很久很久沒有這樣一部讓人華語電影,可以讓我在100多分鐘裏沉浸在影片所呈現的破案、復仇的燒腦劇情裏了。

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庭被個權貴混蛋小子攪亂了生活,家人為了保護自己,反殺了他,卻迎來了更猛烈的調查報復,然而在電影的最後幾分鐘中,劇情再次翻轉,被埋在泥土裏的羊扭轉了“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肖央真的是影片中最大的驚喜!

本來對他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上一部《唐探2》、《情聖》裏,本次出演了李維傑這個角色,將一個心思沉穩的父親,和一個矯捷敏鋭的幫逃者演繹的出神入化。

陳沖可以説是再一次貢獻出了教科書般的演技,每一次的怒吼都讓人對她的角色恨入三分。譚卓則是一如既往的細膩動人。全員演技在線,作為一部國產商業電影實屬難得。

説回電影故事,影片的情節遠比電影平台上的故事簡介來的更錯綜複雜、燒腦刺激,細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不是一部單純的娛樂商業片,而是一部相當嚴肅的電影,它探討的不僅僅是表面的這裝反殺案件,更是正與反的對立,以及女性世界的崛起。

影片中,李維傑的大女兒收到了警察局長兒子的強暴,卻遭遇了來自警察局長一家更殘酷的調查,明明受害的是女性,可揹負痛苦的還是女性及其家人。

在日常的新聞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那些關於女性受害的新聞,在網上評論的隻言片語中,總是輕而易舉的能夠看到有人説“誰讓她穿的這麼少,活該!”等言論,令人心寒。

在中國這樣的父權文化下,權利是具有絕對的強制性的,這種強制中就帶有暴力,在這樣的大環境裏,女性便是暴力最大的承擔者。《誤殺》卻用了一種幾乎是浪漫性的語境,安排了一場高智商逃脱,在某種意義上來説,這是中國第一部不物化女性的電影,這是一部為女性發聲的影片。

整體來説,這部電影屬於中上之作。

實力戲骨同台飆戲,人物性格塑造到位、情緒也表現的很飽滿,讓人能夠完全沉浸在情節中。作為一部年底的賀歲大片,實在是再完美不過了。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0

一直比較喜歡川航,親切,坐過好幾次都是晚點起飛卻能準時到達,最喜歡川航的白煮土豆🥔。一直有句話説川航機長以前開戰鬥機的,最初以為是玩笑話,後來才知道是真的。

看過514川航事件的紀錄片,劉機長的採訪,還有第二機長和乘務長,很真實。特別是採訪劉機長,説當時腦子裏什麼都沒想,因為沒時間想,只一心集中精力想着怎麼把飛機開回去。還有副駕駛被吹出窗外,也直説沒辦法拉他回來,靠風的吸力被吸回來後也幾乎沒有什麼配合。後來主要靠第二機長進艙來配合了,還幫機長摸背。據説副駕駛全身大面積凍傷,聽力受損,能回來已經不錯了。

紀錄片裏乘務長的採訪也讓我對空姐刮目相看,心理素質得多高。那樣的狀態下還能穩住聲音發廣播,我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請相信我們。希望永遠都不要説這句話。

再説回電影,還原度很高了,因為是電影,不做專業評價。特別是那句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真實的錄音存在的,真的想哭。最後的天氣惡劣那一段是電影效果添加的,如果不知道真實事件可能會被那一段感動,但知道現實的,反而會被前面在電影裏相對平淡的那一段打動。

感謝所有機組人員!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1

一個是為兒子賺錢治哮喘的代駕兼網吧總管,一個是公款挪用千萬面善心黑的會計,一個是表面光鮮的網絡主播。三個小人物因為騙保的陰謀而結識,卻因為一次次的陰差陽錯使得惡有惡報,各得懲罰。

柳巖非常出人意料,片中的自述我隱約也能看到她自己這些年走過來的影子,大家都在黑她是靠胸上位沒真本事,但是她用這部片子狠狠的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演技,把網絡女主播背後生活的苦澀隱忍演的活靈活現,好像我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她生活。另外她也很巧妙的展示了人物的聰明,誰説女主播就出了錢六親不認?雖然的確見錢眼開,但也會用愛努力撐起一個家。對吳海是非分明的大眼睛,對主任啥都明白的小躲閃,對悠悠還不掩飾的疼愛,和對家人毫不猶豫的維護。她在上山的車上偏偏不睡,她去見主任堅持騎自己的電動車,她在墜河後的紮實泳功…也許這些避險只是巧合,也許是她看破不説破,但不管是什麼,這些巧合讓她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讓她一點一點,慢慢收穫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大鵬把吳海這樣一個社會底層小人物在人心向善和兩眼一閉心一狠之間的搖擺不定和不斷試探着做出選擇演的非常巧妙和恰如其分。多一份不多,少一分不少。在看到淼淼上山不困打亂計劃的時候他是真的生氣,但在看到電視上淼淼為了他吃自己從來不吃的辣椒去比賽,給自己贏回來一個電動車的時候也是真的感動。他一直在去毀她和去愛她之間搖擺,最後終於下定決心選擇向善,飛奔去救淼淼。他們三人在水中互按腦袋都想把對方溺死的時候,是真的下定決心了吧。

壞人演得徹底,因為是真的讓我想掐死他。他也把脆弱和恐懼以及為了保住自己不顧一切演的透徹。對悠悠放煙,對自己開煤氣,看到大鵬在門邊又忽然想到反過來坑這個老實的隊友…他一個眼神,他一個手抖,就能看到他的從心和心黑,老演員,可以的。不過還是希望生活中這樣的人少一些,實在過不下去了也不要黑化到這個程度,人狠起開真的六親不認,太可怕了。

方言也是很大的亮點,讓人更接地氣能夠迅速融入影片,重慶的小市民生活。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2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一位農民朋友眼中的“當代神農”,“米菩薩”,離我們的生活如此遙遠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觀看電影《袁隆平》,讓我對“雜交水稻之父”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在平凡中見到了偉大。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滿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奮力跋涉,把綠色的夢想書寫在大地之上,在佈滿荊棘的實驗叢中躑躅前行,嘔心瀝血。歷經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為生命中彌足珍貴的雜交水稻事業無怨無悔,傾其一生;經歷數十載的不懈探索和艱難實踐,袁隆平終於成功了!他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影片通過再現袁隆平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進行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並取得成功的風雨歷程。表現了袁隆平心憂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話説:“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袁隆平取得這些成果不是靠運氣,而是經過一次次的實驗,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報。我想,他成功的“祕訣”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正是有了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峯。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鮮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呢?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李時珍經過長期艱苦的實地調查,編寫成了《本草綱目》。

我們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線,經過“加速”到“衝刺”中展示,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發揮美麗人生!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3

8月20日晚,在里約熱內盧小馬拉卡納體育館,中國女排在萬名現場觀眾和億萬電視觀眾的見證下第三次捧起奧運會冠軍獎盃。

里約奧運會上,泳壇少女傅園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讓國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風。而隨着中國女排的登場並且最終摘得金牌,很多國內網友才明白,原來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讓我們在激動落淚之後能夠感受到昂揚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現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隊員用一記接一記的重扣打出來的,用一座接一座的獎盃鑄起來的。但是不可否認,3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發展並非順風順水,也曾遇到低谷,經歷失落,但女排姑娘們面對失敗與低潮,永不言棄,奮力爭先。哪怕是遭遇大賽的失利,面對獎牌的旁落,姑娘們仍舊沒有絲毫的懈怠,仍舊用訓練場上的汗水與傷痛告訴自己,也告訴國人,希望的啟明星仍舊懸掛在前方。這次奧運會之旅同樣如此,中國女排開賽之初備受打擊與壓力,但正是不言棄的精神幫助她們走到了最後,也笑到了最後。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要想奪冠,都離不開拼搏與奮鬥。女排姑娘們站在奧運最高領獎台上時的風光,我們都看在眼裏,但是她們在日常訓練中所付出的汗水,卻是我們看不見的。而她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正是無數個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結果。正像郎平所説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里約奧運已經結束,“女排精神”所藴含的意義卻早已經超越了體育的範疇,被視為融入各項事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讓我們向女排姑娘們致敬,向團結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致敬。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4

這是我今年到電影院看的第二部電影,想去的原因是這是真實事件改編,並且喜歡袁泉姐姐和張涵予,對配角也都沒有惡感。這部電影賺足了大家都眼淚,我都哭了好幾次。看完電影的時候我就想,我以後再也不敢不看飛機上的安全教育短片了(我以前總是再起飛之前多刷一會兒手機,而不看短片),再也不會對空乘人員抱有偏見了(我以前總認為空少空姐是個吃青春飯華而不實的職業而不夠尊敬)。

這部片子閃光的地方在於,沒有把英雄形容得完美,比如力挽狂瀾的頂樑柱機長(張涵予飾)業務能力過硬,但平時總是板着一張臉,過於嚴肅;另一位機長(杜江飾)再危難面前衝到駕駛艙,同事並肩作戰,他是英雄,但已婚的他也會在規則允許的時間裏去和美女乘客搭訕……有了一些小的缺點,這些人物的形象才更加真實。

對於其他的演員,我認為沒有人演技很差。演技被大眾詬病的楊穎,我認為在這部片子裏演技不錯(當然戲份少),張天愛的角色也不錯(如果身姿可以是正常的挺拔就更好了,不過無傷大雅),歐豪的演技超出我的預料(我看他的上一部作品還是左耳了,並且一直覺得他不是科班出身演技一般),真的很不錯。袁泉焦俊豔李現李沁陳數的演繹也很符合角色和影片。演藏族小男孩和老兵的演員(原諒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演技也很好。

看完電影唯一的一點遺憾是我個人認為關曉彤的角色(航天愛好者)有一點點突兀,當然這點突兀不是因為她的演技,而是因為出現的邏輯和時機,我看完電影后猜想這個角色可能是作為關心飛機情況的普通羣眾的代表而出現的,但是要是能處理得更細膩一些可能更舒服。

在我為數不多的走進電影院的幾次記憶中,當電影院的燈亮起,很少人會看片尾,但這次當燈照常亮起的時候,很多走到門口的人又返了回來,看看演員和真實人物的合影,看看真實事件的情況,大家用不約而同的行動和注目,向英雄致敬。

作為曾經關注過真實事件的觀影人,我給這部影片打十分並不是因為我覺得它十全十美,而是因為這真的是一部好的影片,它能引起人的共鳴,敍事節奏得宜,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5

學校組織的路演,雖然只有一個故事,但全片絕對值得看。葛大爺演得是真好,故事和對白包袱很足,笑點不少,感動的點也挺多的,童年的記憶一點一點湧入腦海。十一一定去影院看!

正經説話部分

提起20xx年,一定繞不過兩個話題,奧運會和汶川地震,北京你好這個故事剛好cover了這兩個話題。不過新奇的點是甯浩導演沒有直接從宏大的角度,和民族情懷來説,而是選取一個小人物,北京的哥(葛優飾)的遭遇來表現。裏面包袱還挺多的,三四分鐘就有一個,全場起碼笑了五六次,最後連續幾個笑點。作為一個喜劇主題是合格了!

推!

電影《少年的你》心得體會_少年的你由我們共同守護 篇16

昨天去看了電影《受益人》的點映,整體看下來之後,感受頗多。電影是以一個犯罪故事為故事線,但是這不是一部犯罪電影,或者説,不能把它當做一部犯罪電影來看,電影裏面的每個人物都有着鮮明的人物風格,吳海是個心懷善念的人,為了給自己患有哮喘的兒子治病,為了賺錢買藥,而不惜去做一些別的事情。好友鍾振江是一個很明顯的貪污,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想方設法還上錢,想出了殺人騙保的思想。吳海(大鵬 飾)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在好友鍾振江(張子賢 飾)的慫恿下,刻意結識了一個與他同樣身處邊緣和底層的網絡女主播淼淼(柳巖 飾),決心醖釀一場別有用心的婚姻騙局。甯浩監製,申奧執導的首部劇情片《受益人》,既可以説是沿襲了這種純粹的黑色幽默和本土美學氣質,劇情跌宕起伏,代入感很強,有笑有淚;又有着非常顯著的個人特徵和高完成度,幾處蒙太奇鏡頭的剪輯都非常直截了當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和進展,同時節奏乾淨利落,一點沒有在無用的劇情上耗費時間。演員方面,大鵬、柳巖、張子賢的表現都各有千秋,特別是柳巖飾演的直播網紅形象讓人驚喜。她很自如地將自身經歷融入到角色當中,兩者之間發生了重疊,最後“卸粧”看的讓人感動。當然,最後行車記錄儀的第三者視角將整個事件的進程還原,寫實又富有新意,讓整部電影構成了一種情感和敍事的呼應。 第一點是柳巖的演技,不論是劇中隨着劇情如何轉換,還是職業和場景的轉換,柳巖的演技都很成熟也很真實。另一點則是其中的劇情,其實並不像我們管中窺豹看到的預告片那樣發展,與其將它臆想或揣測為其他類型的影片,看完我更願意把《受益人》定義為一部愛情喜劇。至少在感情觀方面,電影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啟發。 我們經常把愛情分為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並且認為愛情就是認定了一個人非他不可的。 而看完這部影片,我萌生了“騙局”也會滋生感情的想法,甚至萬物皆可滋生愛情的想法。事實上,每個人會心動的對象其實是一類人,或者説是每一個集合了你喜愛品質的集合體。而在電影中,有的人認為“我喜歡的人,兜裏有100塊錢,能把99塊錢給我就好了”。那如果我被問到,男女主角在什麼時候真的相愛時?我覺得答案是:攤開錢包,錢包中花了99塊,真的只剩一塊錢的時候。 花費99塊錢時候的歡愉是真的,剩下1塊錢如何盤算還能繼續生活,箇中滋味是複雜的,但也是生活。電影的片名為受益人,事實上自始至終,並沒有什麼撕破臉的清算。反而讓我看到的是,就算破碎的人生,用勤勞的努力,也可以受益。就算是目的並不算單純的感情,只要認真付出,撥雲見日,也可以受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3we6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