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程門立雪心得體會(通用3篇)

程門立雪心得體會(通用3篇)

程門立雪心得體會 篇1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北宋時,有個叫楊時的人,他十分好學。千里迢迢去大學者程顥、程頤那裏去求學。一年冬天,他和同學去老師那請教問題,到了門口,恰好老師在午睡。同學要敲門,楊時不讓,説就在門口等一會兒吧。等了很久,下起了大雪,兩人凍得渾身發抖,仍然站着。老師一醒來,看見二人仍在雪裏恭恭敬敬地站着,心中十分感動。由於他十分尊敬師長,虛心求教,所以受到人家門的尊敬。

程門立雪心得體會(通用3篇)

我要學習楊時和遊酢尊敬老師的品格。尊敬師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老師帶領我們在遨遊知識的海洋,和我們一起編織夢想。是老師教我們知識,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把他(她)的青春年華獻給我們。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在老師累的時候給老師端一杯熱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所回報,讓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有所報答。並且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程門立雪心得體會 篇2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説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遊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説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我被楊時和遊酢尊師重道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

我要學習楊時和遊酢尊敬老師的品格。老師帶領我們在遨遊知識的海洋,和我們一起編織夢想。是老師教我們知識,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把他(她)的青春年華獻給我們。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在老師累的時候給老師端一杯熱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所回報,讓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有所報答。並且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在虛心的同時,還要懂禮貌,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去請教他人,只有虛心人才會不斷進步,只有禮貌,才會得到他人的肯定。在求學路上,不但要虛心,還要禮貌。反之,你不禮貌,不好好對待他人,就沒人願意幫助你。 在求學路上,不僅要虛心求教,同樣文明禮貌也是相當重要的。

程門立雪心得體會 篇3

當前,少數黨員幹部“臉好看,事不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臉好看,事不辦”,是在糾“四風”、正作風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不良症狀。患這種病的典型表現是:樹“正氣”但不辦事,守規矩但不作為,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

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堵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羣眾隔開。現實生活中,無形之牆有“硬牆”和“軟牆”之分。“硬牆”好拆,比如臉難看、門難進等問題,但“軟牆”卻難拆。何謂“軟牆”?就是搞“為官不為”那一套。譬如有的單位門開着、人也在,態度也熱情、説話也客氣,辦事卻依舊很難,要麼這次説你缺這個,要麼下次説你少那個,來回折騰好幾趟;有的被告知“業務已受理,請耐心等待”,之後便石沉大海;還有的當面説不合規、不好辦,私下找關係後才肯辦。諸如此類,白巖鬆也深有體會:“這堵軟牆就是相關部門的回覆態度很好,但是給出的回覆卻浮於表面,而且遲遲看不到根本改變。”這樣的“軟牆”,比之“硬牆”,更容易傷老百姓的心,更容易降低黨員幹部在羣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為官不易”決不能搞成“為官不為”。事實上,“為官不易”和“為官不為”一點也不矛盾。共產黨人為官,既要幹事,又要乾淨。“為官不易”就是保證幹事的乾淨。“巨匠是在嚴格的規矩中施展他的創造才能的。”只有“為官不易”,才能保證為官者幹好事、幹成事、不出事。否則,還像以前一些人那樣,搞權錢交易,不收禮不辦事,必然會受到黨紀黨規的懲戒。

做官何為?荀悦在《申鑑·政體》中説:“治世所貴乎位者三:一曰達道於天下,二曰達惠於民,三曰達德於身。”再通俗點講,“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封建官吏尚且如此,共產黨的幹部應有更高的境界。我們常講,“打鐵還需自身硬”,強調“自身硬”,就是為了更好地“打鐵”,為了更好地給老百姓辦事。不去“打鐵”,不“為民做主”,“自身硬”又有何用?所謂“打鐵”,就是要敢於為民請命,敢於啃硬骨頭,做到平常時愛人民、關鍵時為人民、危險時護人民。

有些人之所以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根子裏是公權為公、當官為民的思想樹得不牢,公權為私、當官發財的觀念根深蒂固;職業道德、公僕情懷樹得不牢,市場交易、利益交換的觀念根深蒂固。殊不知,黨員幹部身份是公職、公僕,職責是公務、公幹,維護的是公益、公利,倡導的應該是擔當、責任、使命,恪守的應該是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堅持的應該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如果把市場上的那一套用到為官做人上,搞不送禮、不辦事,或者守規矩、不作為,就不配人民公僕的稱號,遲早要被人民羣眾掀翻在地,被黨組織清理出黨員隊伍。

“為官不易”當是“擔當不易”。共產黨人做大事不做大官。做大事就要捨得奉獻,就要吃苦吃虧,就要敢於擔當、擔起所當。在深入開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今天,“為官不為”已為時代所不容,“為官避事平生恥”必須印刻在每名黨員幹部的心頭。面對羣眾處理具體問題時,不能再拿“領導不在”“條件不具備”“情況很複雜”等理由為自己的不作為來辯解,而是從羣眾關切的問題做起,從羣眾身邊的小事抓起,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在解決具體問題中讓羣眾看到新氣象新變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erlm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