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

只有把握好形,才能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堅持從實際出發,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經濟發展保持向上向好的態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範文篇1

同志強調,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內在必然性,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這提示我們,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前提是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那麼,如何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呢?科學的路徑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正確看待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辯證關係,科學把握新常態的特點、規律和趨勢。

在發展方位上既看“時”又看“勢”

所謂時,是指時局、時機、時點;所謂勢,是指態勢、趨勢、走勢。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既要注意看時,又要注重看勢。

時是新常態靜態屬性的反映。看時,就是觀察經濟發展新常態所處的時代座標,全面把握我們面臨的時機、背景、條件。應看到,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此進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同時應深刻認識到,新常態是我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經階段,也是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深度調整、艱難復甦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的必然反映。

勢是新常態動態屬性的體現。看勢,就是觀察經濟發展新常態所處的歷史座標,準確把握其面臨的變革、走向、趨勢。應把握好經濟發展的來勢,看到在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後,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雖然有所回落,但綜觀全球,它仍是一列快速行進的火車,對世界經濟發揮着有力帶動作用;把握好經濟發展的大勢,看到全球產業分工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我國以低端製造為主的產業結構已難以為繼,推動製造業邁向中高端已刻不容緩;把握好經濟發展的走勢,看到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湧現,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的驅動力逐漸增強,大規模走出去正在發生,市場在探索產業發展方向中的力量進一步顯現。

只有審時度勢,把時與勢有機結合起來,由表及裏、由靜而動,才能對新常態的發展方位瞭然於胸。只有審時度勢,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搶抓經濟發展先機,把握經濟發展規律,爭取經濟發展的更大作為。

在發展升級上既看“形”又看“型”

所謂形,是指形狀、形態、形式;所謂型,是指類別、結構、性質。不執着於形而在意於型,注重根據形的變化用心塑型,是推動經濟發展轉型的成功之道。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既要注意看形,又要注重看型。

形是新常態的外在表現。看形,應把握經濟發展的速度、規模、態勢,把握經濟存量的規模和經濟增量的變化,把握經濟發展的投入產出和質量效益。

型反映新常態的內在規律。看型,應看到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的大轉型。把握髮展方式的轉變,認清經濟發展正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把握經濟結構的轉變,認清經濟結構正由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把握動力支撐的轉變,認清經濟發展正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改革促動、開放帶動;把握增長領域的轉變,認清經濟發展空間正由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只有把握好形,才能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堅持從實際出發,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經濟發展保持向上向好的態勢。型是經濟發展規律和趨勢的反映,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本質特徵所在。只有自覺在塑型上下功夫、求實效,才能以新方式適應新常態、以新結構引領新常態、以新動力支撐新常態、以新業態拓展新常態,全面打造新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升級版。

在發展機遇上既看“近”又看“遠”

所謂近,是指眼前、近期、現在;所謂遠,是指今後、長遠、未來。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把遠近結合起來,是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經驗。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既要注意看近,又要注重看遠。

正視新常態“最痛處”、解決“最難處”、爭取“最好處”。看近,應正確對待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暫時困難、結構調整的“陣痛”,積極化危為機,着力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促改革,實現即期經濟發展目標。

看到新常態帶來更多更長遠的發展機遇。看遠,應深刻把握新常態下的增速換擋,有利於克服資源消耗多、效率低下、產能過剩、泡沫積聚等痼疾,為進一步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騰出空間;新常態下的結構優化,有利於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條件;新常態下的動力轉換,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統籌用好“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不斷激發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

只有在“近”字上聚焦,才能立足當下,從現在做起,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創造條件;只有具備“風物長宜放眼量”的開闊胸襟、做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及早謀劃,才能抓住我國發展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實現經濟發展長遠目標上贏得主動、贏得優勢。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範文篇2

“十三五”規劃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此,“十三五”規劃的制訂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十三五”時期,我國應該如何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回答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充分認識新常態會帶來哪些新的變化,進而在清晰地把握好未來五年甚至更長一個時期宏觀環境和發展背景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大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力度,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充分認識新常態帶來的新變化

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即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到當前的中高速增長。一個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下行週期,經濟增速在波動中放緩,今年第三季度已經回落至6.9%。這是週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相互疊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結構性因素佔據主導地位。經濟增速放緩,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實際上是供給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一方面,已有的供給因為供大於求出現了過剩;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缺乏相應的供給難以被滿足。進入新常態,一系列重大的、階段性的變化集中顯現,這既表現在需求側,也表現在供給側。

從需求側來看,20xx年我國城鎮户均達到1套房,20xx年每千人擁有汽車超過100輛。按照國際經驗,進入這樣一個階段之後,房地產和汽車市場的需求都將發生明顯變化。從我國的具體情況看,房地產投資在20xx年至20xx年年均增長24%,今年前三個季度已下降到2.6%;汽車產量過去十年年均增長17.9%,今年前三個季度卻下降到0.9%。不僅如此,隨着房地產需求和汽車市場需求的下降,鋼鐵、水泥、玻璃、輪胎、電子、家電、家裝等關聯行業的市場需求也在下降。

從供給側來看,20xx年以後,我國16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820萬人,隨着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資源供需形勢發生變化、生態環境硬約束不斷強化,以往那種依靠生產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實現經濟增長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與此同時,過去一個時期製造業迅猛擴張而形成的巨大產能,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當前面臨較為嚴重的過剩局面,特別是鋼鐵、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傳統行業,產能過剩更為嚴重,利潤水平大幅回落,有的行業甚至出現全行業虧損。

由此可見,新常態更具本質的變化特徵還是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在需求側已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如果仍然一味地擴大投資和產出規模,雖然短期內對經濟增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着投資的邊際效用逐步遞減,其結果,不僅會使產能過剩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會明顯減弱,進而還會錯失結構調整的機會。因此,新常態下,面對經濟下行暴露出來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加大供給側的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和資產重組,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活力和動力。需要強調的是,在市場需求已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不主動調整也會被動調整,而被動調整付出的成本會更大。

加大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力度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重要窗口期。過去一個時期的經濟下行壓力,固然帶來了一系列嚴峻挑戰,但也是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重要機遇。因此,“十三五”時期要充分用好經濟下行形成的倒逼機制,把握好窗口期的寶貴機會,下決心推進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

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是有效出清過剩產能。過剩產能特別是“殭屍企業”造成資源沉澱,影響要素流動和資源再配置,還會延誤結構調整的時機,使潛在風險不斷積累。可以説,近一個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狀況持續惡化、工業品出廠價持續回落,與產能過剩是分不開的。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7%,到今年9月份工業品出廠價連續43個月負增長,表明產能過剩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只有下決心出清過剩產能,促進資源優化再配置,結構調整才能有效推進。因此,“十三五”時期要下決心推進供給側結構調整,更加註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產能過剩,完善企業退出機制,推進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

動力轉換要把握好新舊動力的相互關係。新舊動力並存是今後一個時期的基本特徵。舊的動力如鋼鐵、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產業板塊體量較大,雖然高速擴張期已經過去,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對經濟增長仍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短期內也難以找到體量相當、帶動力相近的新興產業板塊來替代。今後要通過技術改造和產業重組,讓舊動力煥發青春。與此同時,要着力培育新的動力,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逐步替代傳統動力。

無論是結構調整,還是動力轉換,都要着力提高要素生產率。在生產要素供需形勢發生趨勢性變化、企業綜合生產成本普遍提高的情況下,迫切要求從提高要素生產率中挖掘新動力。只有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投資回報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才能有效對衝要素供需形勢的變化,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家和全社會創新潛能和活力,發揮創新在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中的積極作用,真正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十三五”時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需要從多個方面展開。

第一,增強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創新是提高要素生產率,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的關鍵。一是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經濟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和催生未來產業、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活力的根本途徑。二是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能製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三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鼓勵企業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四是激發企業家精神。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家,企業家最核心的功能是創新,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建設科研基礎設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定產業標準和商業規則,維護市場秩序,減輕企業家創新風險。五是構建有利於創新發展的體制。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強化金融支持創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創新用好培養和吸引人才的機制。

第二,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過去一個時期,產業發展的基本模式是“鋪攤子”,主要是擴大產能和規模。隨着市場需求變化和產能過剩壓力增大,產業發展需要從“鋪攤子”為主轉向“上台階”為主,核心是提升產業價值鏈、產品附加值。一是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引導製造業朝着分工細化、協作緊密方向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細轉變。二是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支持企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杆推進技術改造,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三是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更好發揮國家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四是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構建新型製造體系,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牀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進入國際前沿水平。五是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製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第三,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鎮化是最大內需所在。20xx年,我國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僅為54.77%,相比較於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空間,特別是已經進城的兩億五千萬農業轉移人口,如果能夠實現市民化,消費傾向和消費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購買能力和對工業品的需求將大幅提升,就會釋放出巨大的消費需求。城鎮化發展還將創造高鐵、地鐵、機場、地下管網、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以及市政設施和住宅等巨大的投資需求。“十三五”時期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一是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鎮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户,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加快落實中央確定的使1億左右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户的目標。二是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繼續推進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全面實行身份證制度,改革徵地制度,健全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制度,建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嚴格農村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三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更多采取“補人頭”方式,有效消化現有的存量房地產。

第四,推進企業“走出去”構建全球化生產運營體系。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一方面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支持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生產企業到海外建立生產基地,逐步將直接進口資源轉變為進口原材料。拓展高鐵、核電、特高壓電網、通信、航空等大型成套設備的國際市場空間。

綜上所述,創新是走向未來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以創新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進企業“走出去”構建全球化生產運營體系。要通過創新引領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心得體會範文篇3

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中國的發展方向,被清晰地表述在五個詞彙當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理念引領了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份重磅文件的通篇。

20xx年來,首次就五年規劃《建議》向全會作説明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全文正式對外公佈。

根據中共中央就《建議》向xx屆五中全會作的説明,《建議》的起草工作始於今年2月10日。文件起草組成立9個多月來,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討論修改。其間,中央政治局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分別審議建議稿。

這也是中共中央近20xx年來首次向全會就五年規劃《建議》向全會作説明。

表示,《建議》的起草充分考慮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要求。

第一,“十三五”規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第二,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為此,建議稿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以這五大發展理念為主線對建議稿進行謀篇佈局。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着力點的集中體現。

第三,“十三五”規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必須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的短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比如,農村貧困人口脱貧,就是一個突出短板。《建議》分三大板塊、八個部分,其中,第三至第七部分構成第二板塊,分別就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進行闡述和部署。

根據《建議》,“十三五”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xx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為此,“十三五”期間(20xx-20xx年)將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

經濟增長底線是6.5%以上

作為經濟步入新常態後編制的首個5年規劃,《建議》對增長方式、增長目標的考量都與過去有了巨大的區別。根據《建議》,未來5年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就《建議》向xx屆五中全會作説明時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要着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沒水分、可持續的增長,着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十三五”期間,經濟要在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xx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

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發展空間格局得到優化,投資效率和企業效率明顯上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等。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認為,“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是有條件的。從全球來看,和平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這一點沒有改變。而且中國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他表示,中國經濟確實面臨着下行壓力,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根據就《建議》作的説明,要確保到20xx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的目標,20xx年至20xx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

實際上,經濟總量積累到一定規模以後,增速持續放慢是一個規律。20xx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了10萬億美元,在此基礎上,如果按7%增長,相當於每年增加一箇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

北大中國國民經濟增長和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十三五”時期經濟在6.5%左右時,20xx年人均GDP在1.1萬美元左右,考慮到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實際中國人均GDP會更高一些,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的標準。“如果能進入到高收入國家,則等於是擺脱了中等收入陷阱,不過那時還只是高收入國家的下游水平。”蔡志洲説。

《建議》涵蓋大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十三五”規劃建議受益股大盤點

xx屆五中全會閉幕,萬眾矚目的十三五規劃也出爐了。根據各大券商研報,整理出一份較為完整的十三五規劃受益板塊龍頭股。

美麗中國

環保產業作為十三五規劃受益板塊之一,已經板上釘釘之事。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曾發佈相關內容,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已經寫入五年規劃,環保產業鏈也愈發引人注目。太平洋證券、渤海證券、國泰君安、平安證券、廣發證券、廣證恆生、東北證券、東吳證券、中投證券等十多家券商發佈了關於環保行業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報告,力挺環保產業鏈投資機會。

粗略統計,蒙草抗旱成為近期環保產業鏈表現最好的個股,10月以來漲幅高達79.3%,成為該行業龍頭股。此外,大禹節水、福建金森、永清環保、豐林集團、萬邦達、中電環保等個股漲幅也超過30%。

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也是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列出的此次五年規劃的十大目標之一。以此推論,農業信息化、農機板塊兩大概念是較為確定受益十三五規劃概念板塊。農業信息化概念股在A股市場還較為稀缺,目前智慧農業、神州信息兩公司確定有農業信息化業務。農機板塊方面主要有一拖股份、新研股份、星光農機等個股。

健康中國

繼“美麗中國”概念去年橫空出世以來,健康中國概念也在近期得到了熱烈響應,相關標的近期股價暴漲。專家表現,健康中國有望寫進十三五規劃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此推論,醫藥醫療產業成為十三五規劃受益板塊,概率也不小。

統計,九安醫療成為該概念板塊龍頭股,10月以來漲幅超過127%。另外樂金健康、蒙發利漲幅超過80%,健康元、寶萊特、華邦健康、海虹控股、仟源藥業等個股漲幅超過40%。

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目前主要包含3D打印、機器人等兩大概念板塊。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民近期表示,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將於今年10月底完成。數據顯示,金自天正、博實股份、賽象科技、GQY視訊、瀋陽機牀、海源機械、華麗家族、三豐智能等個股10月以來漲幅超過50%,領漲概念板塊。

數據中國

在人民日報微博發佈的“十三五”規劃十大目標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等措辭都或多或少與科技有關,尤其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因此有專家認為,大數據、雲計算、信息安全等產業有望受益“十三五”規劃。

數據統計,大數據概念股中,同有科技、拓爾思、天璣科技等個股概念較為純正;雲計算概念股中,超圖軟件、國脈科技、紫光股份等個股近期漲幅較大;信息安全板塊中,北信源、藍盾股份、任子行、美亞柏科、啟明星辰等個股近期走勢較強。

二胎概念

全面實施兩孩政策已得到xx屆五中全會確認。二級市場上,頻頻收購幼教資源的威創股份無疑受益二胎放開,嬰兒保育設備龍頭戴維醫療、奶粉生產商貝因美等,受益最為直接。

國企改革

“改革體制機制”也是“十三五”規劃十大目標之一,國企改革有望得到進一步促進。從目前來看,國企改革主要有軍工領域的改制整合,央企層面的整合以及地方國企的改革。

軍工題材股方面,國泰君安認為沿着改革和發展兩條大主線,根據催化劑的直接程度,受益標的排序首先是航天三劍客,航天動力、航天長峯、航天科技;

此外還可關注電科四大天王國睿科技、衞士通、傑賽科技、四創電子;以及內生外延高成長、低估值的軍工平台型“民參軍”公司的銀河電子和軍工測試龍頭,工業4.0新寵東華測試。

央企改革概念股,市場關注點則主要集中在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等旗下A股上市公司上。地方國企改革概念股則主要集中在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身上。

新能源汽車

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由來已久,近段時間更是頻頻發佈各種政策大力支持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上游的鋰電池產業鏈、下游的充電樁產業鏈無疑是受益最大的。

鋰電池產業鏈方面,多氟多、國軒高科、欣旺達、滄州明珠等個股是龍頭;下游充電樁,上海普天、動力源等個股表現最佳;整車、汽車部件方面,比亞迪、宇通客車、江淮汽車、萬向錢潮等個股龍頭效應顯著。

低碳概念

低碳經濟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方向之一,是值得中期關注的佈局方向。未來一個階段,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啟動準備工作有望加快落實,關於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核心及配套制度也有望加速落地,低碳經濟主題有望持續迎來政策催化劑。

在減排技術主線下,建議關注中電遠達,相關公司還有凱美特氣;在減排設備主線下,建議關注中材節能和華光股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6owv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