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適應新常態心得體會:用新思維新狀態

適應新常態心得體會:用新思維新狀態

【篇一】

適應新常態心得體會:用新思維新狀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系統、深刻地闡述了新常態呈現的新面貌、新特徵,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我國正處於發展方式轉變、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各地區各部門、各行各業都應統一思想認識、轉變傳統思維、調整工作狀態,主動適應新常態,掌握髮展主動權。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些變化,意味着中國經濟走向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新路子,也必然要求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創新創造。對此,有權威專家指出,調整適應新常態“可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三次發展思路的大轉折”。第一次是從革命戰爭轉型到國家建設,第二次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三次是從規模速度發展轉型為質量效益發展。同前兩次一樣,這一次也沒有現成方法可以用,現實環境和發展條件都是新的,無疑將是又一個巨大考驗。

的確,對於企業而言,適應新常態的考驗是嚴峻的。前些年,我國經濟總體處於高增長期,而且一波接一波,前期過剩的生產能力會被隨後的經濟擴張所消化掉,但如果後面沒有新的經濟擴張了,產能過剩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嚴重。能不能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打造競爭新優勢,是很多生產者面對的一場“生死之搏”。對於宏觀調控而言,適應新常態的任務是複雜的。過去要穩增長,可以靠寬鬆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用以擴大貸款、刺激投資,但現在我國的存量貨幣規模相當可觀,財政擴張的空間也十分有限,採取擴大赤字和超發票子的辦法不僅達不到政策效果,還容易掩蓋結構性矛盾,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如何加快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更好實現定向調控、精準發力十分緊迫。

主動適應新常態,需要新思維。這不僅表現在全社會各行業都要根據新的發展環境調整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更表現在具體政策制定和經濟管理部門都要切實領會貫徹中央的精神和部署,在工作思路、發展模式、思想理論乃至心態上儘快調整方向與方法。要打破掣肘發展進步的“路徑依賴”,放下對經濟增速的糾結,深刻理解新常態下的增速換擋,是為了獲得更持續、更強大的發展動力;要保持平常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區間調控、定向調控,決不搞為表面數字好看的強刺激、不去為提高增速而踩大油門;要以“順勢而為”實現“乘勢而進”,充分利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四化”提供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化解“成長的煩惱”,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中高速增長;要堅持底線思維,警惕和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衝擊,力求經濟增長保持穩定,既不超速,也不失速。

主動適應新常態,需要新狀態。新常態既是一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也是新舊增長動力轉換接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釋放的過程,尤其需要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主動作為的工作狀態,需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過深水區的改革勇氣。否則,如果改革紅利的釋放速度慢於預期,不足以抵消原有增長動力的衰減,必然會導致經濟增長持續下滑,進而放大一些領域的風險。在緊迫的形勢面前,不作為是改革的最大敵人,庸政懶政同樣也是腐敗。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按照中央部署加快推進改革,對方向明、見效快的改革,不能“一看二等”,要果斷推出;對涉及面廣,需要中央決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方案、制定策略、適時推進;對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要大膽探索、試點先行,充分發揮改革試點的“偵察兵”作用,找出規律、凝聚共識,為全面推開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篇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各項重大決定和重要舉措出台實施,經濟建設、政治建設、領導作風等漸進到一個新常態。如何適應這一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有所作為,是對每個黨員領導幹部政治素質和思想進步的重要考驗。領導幹部只有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思想觀念,緊跟形勢發展,以新心態適應新常態,始終與之同頻共振、齊步向前,我們就能與新常態融為一體,不為新常態中出現的新事物、新做法而困惑。

新常態是我們黨領導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新階段和出現的新氣象。正如日前人民日報一篇文章所説的,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八條基本要求,在近兩年時間裏,勵精圖治、攻堅克難,給黨領導的偉大事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帶來一系列充滿希望的新變化,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新氣象,並由此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這樣的新局面,可以説是由鋭意進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自覺營造的一種趨勢性的新常態。

對於軍隊黨員幹部來説,首先要適應的是在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形成的新常態。當下中國我們黨正在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改革開放過程中,探深水、涉險灘、攻難關,既要破除體制性制度性障礙,又要掃除固化的利益藩籬。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思想觀念上適應這一新要求,不僅要胸懷大局,勇於改革,參與改革,還要擁護改革,支持改革。特別是在改革過程中涉及到個人權力崗位和既得利益時,要能以大局為重,甘於犧牲個人利益,絕不能成為改革的絆腳石。

其次要適應黨的生活新常態。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落實“八項規定”,再到打“虎”滅“蠅”、“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裏”,直到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的要求,不難看到,我們黨正在把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脱離羣眾和堅持以上率下、示範全黨,不折不扣落實“八項規定”,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作為新常態;把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作成為新常態。在這樣一種追求和政治生態下,我們必須及時調整心態,認清大勢所趨,讓權力迴歸本色,讓廉潔成為本分,真正把黨的宗旨舉過頭頂,做到為人民甘獻生命和熱血。

其三就是要適應國防和軍隊建設新常態。習主席提出的強軍目標是我軍一切建設、改革和發展的指南,我們必須適應這一新要求,進一步鑄牢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教育部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信仰不動搖。要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把消極保安全和危不練兵、險不施訓等做法徹底地從訓練中剔除出去,要把訓練、考核、演習中的弄虛作假行為視為恥辱,真正做到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同時,還要積極適應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一新常態,這既是我軍治軍的光榮傳統,也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要求,黨委和領導幹部不僅要下大氣力加強相關制度建設,整肅軍紀,整治軍風,而且要堅持從我嚴起,從現在嚴起,切實做到紀律嚴明、軍令暢通、令行禁止,以部隊良好的精神風貌提高戰鬥力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4do3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