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小班入園焦慮心得體會(通用3篇)

小班入園焦慮心得體會(通用3篇)

小班入園焦慮心得體會 篇1

幼兒分離了自己的家人,周圍的環境變的陌生,小朋友也是陌生的,他那受驚的眼神和不安的表情,反而哭鬧的更兇、更強烈。他們失去了感情依託,打亂了他的依戀,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小班入園焦慮心得體會(通用3篇)

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呢?為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應該在孩子入園前,對孩子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進行調整,以減少孩子入園後的焦慮和自卑。

1、鼓勵

家長對孩子上幼兒園的行為表示肯定和讚賞。在和鄰居朋友們玩耍時,故意大聲表揚孩子認識的小朋友,並得出結論:“難怪呀,原來是上了幼兒園呀,我的寶寶如果上了幼兒園也會很棒的……”這樣,孩子對幼兒園會有一種期待的心理。

把孩子要入園當做家裏的一件喜事來討論、迎接:“我們寶寶長大了,要到幼兒園裏去學本領啦!”讓孩子覺得入園是件高興的事,使等待入園的過程充滿了樂趣。

常常給孩子描述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比如,上幼兒園可以認識新朋友,可以跟老師學本領,可以參加各種有意思的活動,有好玩的遊戲等等。孩子要是任性、不聽話,就對他(她)説:“如果你表現好,才能讓你到幼兒園玩。”

2、睡眠

家長應詳細瞭解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如:早上入園時間、上下午吃點心的時間、午餐時間、午睡時間等,然後在入園前的兩三個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習慣調整到與幼兒園一致。主要包括:早睡早起,每天午睡,獨立入睡,

3、吃飯

家長在家裏不給孩子餵飯,鼓勵孩子自己吃。吃飯時間要固定,而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飯,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或邊玩邊吃,吃飯的時候不能隨意走動。家長要鼓勵孩子對各種不同的食物都願意嘗試,並適當吃一些較硬的或纖維較粗的食物。

4、表達

告訴自己的孩子:在口渴時會向成人要水喝,身體不舒服時會説出或用手指出具體的地方(例如:頭痛、肚子痛等)。孩子如果尿濕了褲子,要及時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助換褲子。

5、接送

家長送孩子入園後離開時,應自然地與孩子道別。對那些仍然有些擔心的孩子,家長可以答應早一來接他(她)回家,並且要説到做到。家長來接孩子時,不要接了孩子馬上就回家。幼兒園應允許家長陪幼兒在户外活動場地的活動器械上玩一會兒。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家長要表示應該結束了,並答應他明天再來玩。這樣,幼兒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

小班入園焦慮心得體會 篇2

每年新生入園,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為了使幼兒儘快熟悉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我園教師在歷年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在深入瞭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家庭狀況的基礎上,嘗試採用幼兒園教育趨於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園適應

1、標記——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們將認識標記安排在幼兒與家長共同來園熟悉環境的時候。老師事先將每位幼兒的標記製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標記圖案佩戴胸前。標記成為幼兒來園後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孩子們非常喜歡。

2、牀位、座位自選

入園幼兒可隨意選擇小椅子,和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坐在一起。對於睡覺牀位的選擇則尊重家長和小朋友的意願,將相識幼兒的牀鋪安排在一起。教師還根據不同幼兒的睡眠習慣,允許幼兒和自己喜歡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當孩子哭鬧較厲害時,老師將事先準備的小食品分發給他們(量不能多,以免影響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時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時,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樣,一個個喊着:“老師給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規的培養

1、設立規則明確、要求統一。良好的常規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準,如搬椅子的姿勢一定要兩邊手,聽到哪種音樂就坐在哪種線條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動,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小班幼兒收玩具,總是隨便亂放,玩具筐裏的'玩具跟什錦菜一樣,每一種都有,老師具體提出要求並做示範,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塊一塊地拿。幼兒學會輕放的方法後,我再逐步要求幼兒快,並學習收得快的方法:兩隻手同時收;將幾塊相同的積木疊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幫別人收……。

3、要注意常規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常規培養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幼兒穿脱摺疊衣服的常規培養我實施的“序”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培養目標是:認識自己的衣服和正反,會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學期的培養目標是:在老師幫助下會穿脱衣服,初步學會扣鈕釦,初步有放整齊的意識。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的培養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後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提高為主;後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

4、採用兒歌等藝術形式培養良好的常規。在培養和訓練孩子們正確洗手環節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後順序弄錯,就是細節達不到要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洗手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乾淨。”這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後順序。

5、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經常與孩子談“愛”,我們把“愛”融進一天活動當中,如吃飯好、睡覺好、來園不哭、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經常會説:“寶貝,真乖,老師愛你”。我還注意捕捉幼兒在園一點點的進步,及時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小臉或摸摸他的頭以表示鼓勵或獎勵小貼貼。

此外,我在幼兒常規培養時經常採用一些遊戲的方法,教會孩子怎樣做,懂得遵守每條常規的道理。例如:我用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介紹一日生活的常規,讓孩子多次練習,他們就會做了。良好常規的建立需要我們老師做個有心人,平時加強檢查,堅持不懈。

小班入園焦慮心得體會 篇3

常規管理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採取的措施。

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比較好動,如果沒有良好的常規,保教活動就不能很好的實施。小班孩子可塑性大,好習慣易於培養,壞習慣也容易形成,如果壞習慣一旦形成,矯正起來要進行再教育,則事倍功半,十分困難。如果能在小班時期形成良好的常規,那就有利於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使孩子終身受益。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得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概念,瞭解什麼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在家都是父母、祖輩的心肝寶貝,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由家長包辦或代辦,根本不需要孩子自己動手,因此他們不瞭解哪些是需要養成的生活習慣,哪些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許多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就更加沒有準確的概念。因此,我們教師就得先把有關生活常規的概念傳遞給孩子,如吃飯前要洗手、睡覺時要把鞋子放整齊、小椅子要輕拿輕放、玩具玩好要放回原處等等。

對於孩子來説,他們更傾向於接受鮮活具體的標記暗示,而厭倦老師的一些枯噪説教。所以我們依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徵和思維特徵,我們會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個漂亮的代表自己的小標記,還把一些要求、規則繪製成形象有趣、色彩鮮豔、幼兒易接受的標記圖,設置在相應的環境中,來提示孩子們兒作出相應的行為反應,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地引導。標記使我們省去了不少苦口婆心,同時又使幼兒遵循常規時更有章可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0v9x8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