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

漫長的暑假在我的手指縫隙間慢慢流逝了。在暑假的最後兩天裏做一下總結:回憶這期間最大的收穫就是帶孩子中的感悟。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促動着我這個新手媽媽迫切的需要一部寶典來指導我:如何對付家裏的這個小可愛、小調皮,如何讓她掌握更豐富的語言、如何讓她體驗生活中的情感,她鬧脾氣、她不肯吃飯、她搗亂時候,我該怎麼處理等等這些棘手的問題。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於是,我捧起了這部優秀的教子經典,每個家庭的枕邊書。本書通過一個個天才誕生的生動事例,澄清了一些教育誤區,闡述了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不同尋常的綜合素質,觀點精闢,具有極強的可讀性與可操作性。

我對於書中的第二章節特別有感觸。第二章介紹了老威特對大家公認是傻子的兒子卡爾威特沒有放棄,他按計劃教育小威特,讓大家大吃一驚的是,這小威特八,九歲時就能熟練地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希臘語6種語言,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4歲數學論文發表,6歲授予法學博士學位,命為柏林大學法學教授。小威特的成功是父親早期教育的成果,他的父親也被人們深深銘記。

精華之一:早期教育——孩子潛能發展的遞減法則。 假若一個孩子的理想能力能達到100分,那就是意味着孩子的潛能能有100分,大多數具有100分潛能的孩子若任其自由發展,他的潛在能力也許只能發揮出二、三成,如果,我們把一半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細心發掘,引導,孩子真的就可以具有60、70、甚至80、90分。孩子的潛能發展遵循絕不可逆的遞減規律,比如:生下來孩子有100分潛能,堅持合理教育,他就有100分的能力;若是5歲開始教育,再優秀的教育,他也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10歲開始教育,他就只能成具有60分能力的人,就是説教育越晚,孩子發揮的潛能就少,這就是潛能遞減規律。 精華之二:從“做”中學,要讓孩子主動學習和提問 “不要強迫教育”是卡爾威特教育的一大法則。教育的法則是建立的興趣的基礎上,只有當孩子對所學的內容發生了興趣之後,他才會開始教學。比如老威特是這樣教兒子讀書:先買來有趣的小人書和畫冊,然後講一點書裏的內容,並告訴他:“如果你識字就可以自己看懂這些書了”。有時候他只告訴威特:“這本書上的故事非常又去,但是爸爸沒有時間講給你聽,你自己學着吧”。故事對小威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他的識字願望被激發起了以後,威特父親的教學往往事半功倍。

父子兩每天一起出去散步,在他們散步的這兩個小時裏,他們總會探討各種知識。比如:父親會摘下一朵野花,告訴威特關於野花的知識,或者捉只小蟲教他昆蟲的知識,所有的草木和景物都能成為教育的素材。威特父親總是先喚起小威特的求知慾,然後根據興趣把這些問題進行生活化的教授,而不是嚴格的學科知識講解。要是遇到自己也不懂的問題,就一起查資料尋找答案。另外,威特父親還經常帶小威特旅行,如到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植物園、工廠、礦山、醫院和保育院等,這不僅僅開闊孩子的眼界,而且豐富了他的知識。並且威特父親要求小威特要詳細記錄,待回家後向母親彙報見聞,這既鞏固了他剛學的知識,又提高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精華三:遊戲教學。威特夫婦為小威特准備了一套炊事玩具,讓他用炊事玩具學做各種菜。有時他們一起玩做菜的遊戲,讓威特當主婦,媽媽當廚師,並且還有一定的獎懲措施,使威特在遊戲中獲得做菜的知識。其實類似這樣的遊戲還有很多,例如演劇式遊戲,即演出書本上或歷史上的某些情節;建築遊戲,即如何用一些事先準備的木塊搭房子等。

精華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這一點要説的`就很多了,在此做簡單説明。威特父親注重培養威特的善行,從小就給他講自古至今勸諫善行的各種故事,讓他背誦各種道德詩,附近的人們有了災難,威特父親總是帶着威特前去慰問,以培養他的憐憫之心。在習慣培養方面,威特父親讓他注意飲食,講衞生,養成敏捷靈巧、精益求精的習慣。這些習慣的培養都是在實際生活中傳受的,比簡單的言傳要深刻得多。

精華之更多:

“不能強迫孩子學習”,“用心比用錢的作用大得多”,“千萬不要給孩子玩物喪志的機會”,“最應該在德育上對孩子下功夫”,“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的健康是至高無上的”,“千萬不能用太多的條條框框束縛孩子”,“鼓勵孩子時,別隻會説漂亮話”,“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自己去碰碰壁”,“千萬不能讓孩子驕傲自滿”……合上書,閉上眼睛,這些沉甸甸的字條猶如星光繼續在腦海中閃現。但願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2

最近讀了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先生寫的一本書叫《早期教育與天才》。

現在的人並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誰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夠出眾,得到全面的發展呢?但是他們對早期教育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範圍。大多數家長都有早期教育的觀念,而且很多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收效並不明顯。為什麼呢?其中書中有部分讓我印象深刻,老威特並沒有因為兒子對畫畫工具產生強烈的興趣而開始決定培養小威特的繪畫才能。而是讓小威特盡情地把玩這些畫畫的工具,並不強迫他去畫,也沒有給他定格成為畫家的目標。有些家長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説的一句話對現在的許多家長很受用,也很經典:“真正的藝術是來自於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本能衝動。”可以這樣説藝術本質是不可學的,或者説藝術本身是無法學習的,能夠學的只是技術和技巧。

早期教育從何開始是最理想的呢?書中介紹了最早可以在懷孕期間就可以開始了。本人非常欣賞音樂教育。並不僅僅是因為根據老維特的經驗“音樂往往能造就天才”,而是因為音樂的確是美妙的東西。因為它不需要語言來解釋其中的奧妙。你可以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甚至是目不識丁的人,還可以是一個身有殘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聽力,你就能毫不費力的從音樂中享受到它表達出來的東西。

書中小賽德慈的母親在教小賽德慈“快樂、興奮、幸福”時,小賽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覺得這幾個詞都差不多,所以母親在多次講解後仍不能明白他們的差別。母親用迷人的吉他聲告訴他,小賽德慈專注的聽着,母親輕鬆地彈奏了一連串的音符,並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彈奏的:“你明白了嗎?這就是快樂的感覺。快樂是個形容詞,快樂就像一弦上彈奏出來的音符。”“哇!原來是這樣!”從那以後小賽德慈在對詞彙意義的把握上顯得很輕鬆。也許有的家長認為那是因為小賽德慈的母親會彈吉他,可以藉此教育,如果我們不會音樂那怎麼辦呢?在此我想説的是,音樂是能夠直接觸動人心絃的'工具,我們可以利用音樂來達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孩子的另一個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

並不是説每個家長必須什麼都具備,但是知識面應該做到博而廣。另外我還體會到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必須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遵循兒童的天性,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開啟兒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2)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個向孩子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應該在向孩子傳輸知識的同時,讓孩子逐步掌握獲取、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善於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財富。(3)天才兒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結果,那麼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會變成庸才,所以早期教育並不是一勞永逸,必須堅持,否則,早期教育就會徒勞無功。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人生重要的一課。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自己考慮問題的空間,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滿足感,極為重要。給孩子增強信心的機會,讓孩子去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悦,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認識現實世界,培養教給孩子處理事情的方式和能力,讓孩子有能力應對困難,面對現實,不受阻力影響的心理。培養良好的性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點:(1)要遵循兒童的天性,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開啟兒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2)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個向孩子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應該在向孩子傳輸知識的同時,讓孩子逐步掌握獲取、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善於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財富。(3)天才兒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結果,那麼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會變成庸才,所以早期教育並不是一勞永逸,必須堅持,否則,早期教育就會徒勞無功。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人生重要的一課。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自己考慮問題的空間,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滿足感,極為重要。給孩子增強信心的機會,讓孩子去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悦,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認識現實世界,培養教給孩子處理事情的方式和能力,讓孩子有能力應對困難,面對現實,不受阻力影響的心理。培養良好的性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3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在自己崗位上認真鑽研教育理論的同時,同時也特別關注早期教育。因為我覺得,任何教育都不是由完全隔離的幾個教育時段組成的,任何教育時段間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段時間我讀了日本作家木村久一所著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一書。這本書介紹了卡爾·威特的父親及其追隨者的教育理論和方法。這本書引進的早期教育學説,對提高日本人的民族素質,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而這本書,在中國也是同樣的頗受歡迎,成為家長和教育者視之為珍寶的案頭必備物。這本書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一系列教育實例向我們訴説着教育的真諦。 本書是關於外國早期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的世界名著,可讀性強,可操作性強,因而適合於普通家長更適合於我們這樣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人閲讀。書,總是有着無形的神奇力量,讀過此書,感覺到身心放鬆,對於孩子的未來教育壓力減小了許多。豁然開朗之餘,找到了克服困難的許多把心靈鑰匙。

在我國,獨生子女的教育已成為並不得不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子女的良好教育不僅是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家長考慮的頭等大事,而且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長、社會、環境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影響,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換言之,家庭給予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不可逆轉的。

現在的人並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誰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夠出眾,得到全面的發展呢?但是他們對早期教育的認識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範圍。大多數家長都有早期教育的觀念,而且很多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收效卻並不明顯。為什麼呢?其中書中有部分讓我印象深刻,老威特並沒有因為兒子對畫畫工具產生強烈的興趣而開始決定培養小威特的繪畫才能。而是讓小威特盡情地把玩這些畫畫的工具,並不強迫他去畫,也沒有給他定格成為畫家的目標。有些家長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説的一句話對現在的許多家長很受用,也很經典:“真正的藝術是來自於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本能衝動。”可以這樣説藝術本質是不可學的,或者説藝術本身是無法學習的,能夠學的只是技術和技巧。還有書中小賽德慈的母親在交小賽德慈“快樂、興奮、幸福”時,小賽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覺得這幾個詞都差不多,所以母親在多次講解後仍不能明白他們的差別。母親用迷人的吉他聲告訴他,小賽德慈專注的聽着,母親輕鬆地彈奏了一連串的音符,並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彈奏的:“你明白了嗎?這就是快樂的感覺。快樂是個形容詞,快樂就像一弦上彈奏出來的音符。”“哇!原來是這樣!”從那以後小賽德慈在對詞彙上意義的把握上顯得很輕鬆。也許有的'家長認為那是因為小賽德慈的母親會彈吉他,可以藉此教育,如果我們不會音樂那怎麼辦呢?再此我想説的是音樂是能夠直接觸動人心絃的工具,我們可以利用音樂來達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另一個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

而且這本書還向我們闡述了威特受到的不一樣、不平凡的教育。如果看到威特的優秀表現,我們很可能會認為,他一定是光坐在書桌旁啃書,從而使天真浪漫的少年時代在毫無樂趣之中度過了的苦孩子。然而,事實正好相反。正如德來登在一首詩中寫的那樣:沒有比品嚐真理的滋味更幸福的了,嘗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難忘的。威特的成長過程中,單純坐在桌旁專心致志的學習時間是很少的,他有着充足的時間盡情遊戲和運動。正是在這些我們認為是浪費時間的過程中,他知道了很多其他兒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他對每件事都有成熟的看法,因此孩子們都喜歡跟他玩。即使有的孩子無理取鬧,他也會圓滿處置,絕不做同他們爭吵的傻瓜。

自古以來,人們就説“學者必痴呆”,可是威特無論小時候還是長大後都不是枯燥乏味的書呆子,而總是帶給別人快樂。他的才華絕不是偶然的,他具備了做人和作為學者的圓滿人格。讓我們在今後的教育中,吸取威特天才教育的精髓,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深入思考、深層研究、不斷實踐,努力尋找一種教育的真正平衡,以此來讓我們教育的孩子告別“書呆子”,更告別“調皮蛋”,做一個正直、聰明、健康、快樂的人吧。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4

看完《愛的教育》,我才明白,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也是我最需要的,是“愛”。“愛”會影響人的一生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的父親。他要求他的孩子努力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或粗魯的警告,而是像春風吹柳樹那樣温和的勸説。為了説服孩子努力學習,父親給了孩子很多已經工作的人不要忘記學習的例子,讓孩子進一步瞭解閲讀的重要性。千千有成千上萬努力學習的孩子,你必須成為千千成千上萬孩子中的一員。

温柔的父親用他堅韌而善良的筆觸打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為他非常清楚什麼最觸動了這個小男孩的心。他從來不在兒子面前裝大,因為他是父親。相反,他學會了和兒子交流,像知心朋友一樣善良。他教育兒子,做人最重要的是勇敢,勇敢的面對成長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如果你對不起任何一個朋友,都要勇敢道歉,認錯,請求原諒。這不是一個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的“愛”教育也讓我感觸頗深。有一次,她兒子在家閒着,她就帶他去了殘疾兒童學校,但是讓她兒子呆在學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他對兒子説:“我不讓你進去的原因是,像你這樣健康的孩子進去,讓那些不幸的殘疾孩子看看他們有多難過,也許他們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的孩子來説,心裏有陰影。現在好人的幫助已經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你讓他們看到比自己更健康更幸福的孩子,你又會暴露他們的傷疤。因此,母親教導兒子要為別人着想,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困難,都應該伸出一雙温暖的手來幫助他們。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5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説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教師的一頭自我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教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研究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到達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供給主動進取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供給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饋。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礎。

教材是教學資料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供給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靠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研究,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景,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第三 ,重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

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儘管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情景做了充分的預設,可是在課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景發生。應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主角。做到:心中有案,行中無案,寓有形的預設於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不斷捕捉、確定、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裏生成的各種各類信息,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有了火花生成時,不要被這種火花電倒,應當採取進取的鼓勵態度,如果學生的這種火花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研究或展開的,則留到課餘或其他條件成熟時再研究,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全程參與和關注,不要簡單的佈置學生下課之後再研究,然後就不了了之,學生由於受到年齡、心理方面的影響,不可能會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機會也就這樣消失了。而在課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則必須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來,要讓學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課堂上能研究的還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來的並且是有價值的,教師都會很重視,並且會和我一起想辦法創造條件去進行研究。時間一久,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會培養出來。

第四、“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僅在於成功的講解,並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科學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新課程下的數學練習應成為一種生活,一種活動,應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複。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薰陶,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得以培養,思維方法得以訓練,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最終,我覺得撇開教師這頭,學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學的一個保證。我這幾年一向教低中年級,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學生的計算本事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計算本事相對低,或者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太大。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課堂要有效,教師一般都想在短時間內進行必要的練習。而低中年級的數學課,計算是貫穿全過程的。如果計算本事差,要想加大練習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談了。有時候,還只能放慢上課速度來照顧全體。所以,我覺得在低年級,抓好口算教學,提高學生的口算本事,是至關重要的。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6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着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説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是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讓他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老師們對學生如此關愛,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高爾基曾説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徵。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説,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脱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我這樣一位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雨果曾説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説教。師德,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着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7

五月上旬,市委書記張同志和區委李同志對區教育發展作了重要講話,這兩次講話指明瞭宿城區教育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深深觸動了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心靈。這讓我們對未來的教育發展充滿了希望,也感到培養與時俱進一代新人任重而道遠。我們每所學校,每位教師都要堅持改革創新,注重學校和個人的內涵發展,開創教育新局面。

一、堅持改革競爭,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改革創新是永恆的發展動力,競爭能激發活力,要有效解決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問題,必須用創新的思路,改革的方法,建立和完善有利於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體制和新機制,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步伐。

現在引入的“能者上,庸者下”的優勝劣汰競爭機制,全面激發學校發展和教師個人發展的內在活力,調動了我們的工作熱情,要求我們要敢於創新,勇於超越,敢於競爭。加強自身業務進修,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學習型、專業型、知識型、奉獻型的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在改革競爭的大潮中站穩腳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也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出一支敬業高效的師資隊伍。

二、創新教學理念,探索教育新思路

現代教育,致力於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學校,我們的教師應努力深化教學課程改革,打造自主創新的課堂,勉勵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創新,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保護學生創造性思維。我們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都應團結協作,凝心聚力,爭取教師教學有特色,上水平,辦出特色學校,打造品牌學校。

三、注重內涵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按照規律、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方針,我們每所學校一手抓硬件設施投入,一手抓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省政府的扶持下,在全體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校的教學設施,實驗條件不斷完善,各種儀器設備,實驗室,圖書室,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學等配備硬件設施進入校園,為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我想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我們更應把握機遇,努力工作。

市委張書記提出中國小要努力培養出理想遠大,視野開闊,知識紮實,思維活躍,才藝多能,身體強壯的一代新人。這一目標給我們今後的工作指出了明確的教育目標。“想當將軍的士兵,才是好士兵”,我們的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偉大的抱負,作為教師更應教育他們“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的孩子也許上不了大學,但可以學習本領技術,將來的農村需要的不是壯漢,而是頭腦機靈,身懷絕技的技術員。

“要想學生有所創新,教師更應有創新的教育方法。”學生要讀書、求知、明理,要有活躍的思維。教師更應有把握教學規律的能力,因材施教,教育孩子會學習,學好習。我們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組織多種多樣的興趣小組同樣學校的教育方式,老師的教育方法要多種多樣,使每位學生都有廣泛的愛好,每位學生都有特長。當然,這對我們教師來説要求也更高,也更有挑戰性。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8

開學四天了,每天備課,上課,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各種情緒。每日課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覺的進行反思,反思自己今天的課堂中,有做的不夠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許這種自我反思在自己的範圍內太封閉,但是我還要向老教師們去學習優秀的經驗。我讀了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李老師在書中説“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是啊,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自己獨立的個性和愛好,和不同的精彩人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對於“放手”這個詞的理解,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並相信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和自主權,讓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創造,體驗活動的樂趣,教師要把握大的方向,並給予指導。

俗話説:“多讀書心中有主,多寫筆下就生花。”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閲讀他們有興趣並且能夠培養他們內在文化素養的書籍。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

選擇一種合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尋找和完善,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出一種和諧、愉悦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

《面向個體的教育》帶給我很多的感觸,也讓我明白教育和學習一樣是長時間的事情,不應該帶有功利心去看待,我要多讀書,多向周圍的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和智慧,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9

“為了學生好”,是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也是現代教育的行為表現,更是當下社會對教師教育、教學提出的更高的職業要求。

一、“為了學生好”,要求現代的校長、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思考,有自我的價值判斷與選擇,也應有不斷追求現代教育的願望與素養。

首先,學校教育要融入社會,當下教師發展與學生幸福成長是學校教育的本質需求。為了學生好,不能將教育落到追逐教育名利上,即不能將“為了學生好”作為追求個人及學校名利發展的藉口與手段。“為了學生好”,是社會及學校的要求,更是學生成長的需要。其次,學校教育應有自己的發展座標,當下教育應以“為了學生好”為自己的價值選擇與實踐追求。尊重瞭解學生、理解激勵學生、引領發展學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理想與現實的目標,學校教育應關注師生共進,人與社會共融,併為師生找到自覺成長的路徑。最後,“為了學生好”應有自己的意義,也應有自己的路徑。“為了學生好”。真正的意義在於“班級幸福、教研探究與學校進步”。“為了學生好”,是教育幸福成長的過程,而不是教育的盲目與教師的盲動。“為了學生好”,有合理提倡與違背拒絕之分;不是無奈,而是有為。“為了學生好”,詮釋着教育的目的與手段的一致,即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已完成的手段,教育手段是未完成的目的。

二、“為了學生好”,就是要基於學生,基於教育,變革教與學的組織,不斷滿足他們的成長需要。

第一,從學生“心靈”開始。學生“被好”,多是將人當物了,或是簡單告訴了,最終並不是經過學生自己努力的好。它折射出教遠離了學,是庸俗、低級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應該瞭解學生,用心靈去呼吸、用微笑去喚醒,用熱情去投入,用主動去轉彎,用自主去引領。第二,從學生“課程”人手。“為了學生好”,追求適合的教育。教育需要進入兒童的世界,創造兒童發展的環境,因為促進學生成長的元素是豐富的,我們要更多地整合“為了學生好”的教育元素,讓“為了學生好”不再是師者的監督、教訓甚至專橫的代名詞;讓教學走向尊重、理解、相信兒童,實現理解與執行的無縫對接的狀態,遠離教育的空想。實施適合學生的教育,就是“為了學生好”的開始。能做好適合,就能實現“為了學生好”的目標。圍繞“為了學生好”,要考慮到國家需要與個人發展的結合,思考與把握想象適合、現實適合與將來適合之間的辯證關係。追求大多數學生好,追求一個人的大多時候的好。不斷豐富為學生好的適合課程,是教育有所作為的日常追求。學校應該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為他們提供適合自己成長的課程。第三,從學生“成長”出發。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不是教師通過教育能造出的,且很難改變其性格,改變其生長,他需要是一個自然成長的過程。教育要自然,要做促進學生髮展的事,不做阻礙學生髮展的事。“為了學生好”,有着教育生態的標準,那些企圖人為地去製造教育發展環境的做法是值得反思的。“為了學生好”,是教育現實,而不是教育理想,更不是教育夢想;是教育的“肥料”“雨露”與“陽光”的結合,而不是教育成“災”的託辭。

三、“為了學生好”,要重視教育制度的創新與發展,是學校進步的追求。

“為了學生好”,是教育的目標與宗旨。它不但內涵豐富,而且其追求的過程也是動態的。首先,要建立起“為了學生好”的現代教育與學校制度,因為它保障着教育的進步與社會的適合。評價學校是否為了學生好,是評價學校是否進步的重要標準之一。我們不僅要明白什麼是“為了學生好”,更要將學校進步點放在“為了學生好”上。這樣,不同的學校一定會有不同的好的標準,而且過程生動、內容豐富的一面將得以體現。其次,好學校本應“為了學生好”,“為了學生好”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能為了自己好。師生生活在學校之中,建構着教與學,且一起在教與學的活動中實現着“為了學生好”。

“為了學生好”,需要我們改變教育的姿態,也要我們重構學校的價值,更要我們傾聽兒童的聲音。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0

上午第二節,我在七班上課,正講着,就聽見門“吱”得一聲被推開了,聽到響聲,全班同學都扭頭向門口望去,沒辦法,我也只好結束我的講話,走下講台,邊走邊安排大家做題,課堂時間太寶貴了,可不能把時間耽誤了。走到門口,原來是隔壁辦公室的王老師,她看到我焦急的對我説:“剛才學校教導處通知:七年級各班班主任馬上到教導處開會,有課的安排好課也要去。快點去吧!”聽完她的話,我點了點頭,並向她表示謝意。 然後扭頭就回到了教室,同學們都在認真做題,但也有很多同學不時朝外看着,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嘴裏還在小聲的嘀咕什麼,顯然課堂的正常教學受到了影響,我看看鐘表,離下課不到十分鐘時間,稍作思量,便決定等下課再去開會,雖然會去晚一些,但我真得不想中斷我的講課,我還要和大家一塊討論做題呢!再重要的會議,再要緊的事,也得等下課呀!我認為:學校裏的事應是學生的學習最重要,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當我告訴同學們,要開一個緊急的會議,但我決定下課再去,同學們紛紛歡呼起來,劉佳明同學還大聲叫好。接下來的做題,同學們更加認真,並在最後的三分鐘內,由賈佳文組長上台把今天的數學題講解了一番,她講得非常好,我和同學們都為她鼓起掌來。

下課後,同學們紛紛給我讓開道路,我匆匆的離開教室,三步並作兩步,一路小跑趕到學校教導處,值得高興的是,雖然晚到了幾分鐘,但並沒有影響具體工作,旁邊一個班主任小聲問我:“你是下課才來的吧!”我點頭“嗯”了一聲,心裏不免有些慶幸,雖然剛才跑得我上氣不接下氣,但我在盡最大可能的做到兩全其美,學校安排的工作固然要做,但我實在不願意讓人打斷我的講課,不願意中途離開我的學生們。

其實,要使一節課能夠順利、圓滿的完成,教師起到關鍵的作用,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導演,是主持人,是一場演出的主角。我認為:課堂45分鐘,就是老師和同學們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一場演出,任何同學、老師,包括家長都無權打斷劇情的發展,再重要的事情,也要等演出結束之後……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1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我的教育心》,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這本書是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自傳”,是他30年從教經歷的全程寫真。李鎮西老師是教育屆的名人,很早就聽説他的大名。我很喜歡他的坦率、真誠,不居高臨下,不故作高深,像一個長者,不像一個説教者。該書真實地展示了一個青年教師的成長曆程,展示了是如何一步步在教育山路上攀登,一次次身心投入班級活動,一次次心心相印的靈魂交融,一次次山窮水復的躊躇迷茫,一次次峯迴路轉的絕處逢生……有精彩的成功案例,但更有不少令人歎息發軔深省的失敗教訓,對真誠的教育者來説,這些失敗的教訓同樣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全書中文字樸素,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着華美,流暢中滲透着憂慮,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動着智慧…… 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裏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我一直固執的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相當少,怎樣悲觀的估計都不過分,而且到現在,愛心越來越成為教師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功者的“成功祕訣”:那就是和學生一起成長,體驗成長樂趣,就可以擁有一顆快樂之心!全書中貫穿一個主題:反思、樂趣。作者試圖通過自己的教育經歷,告訴同行:如果我們僅僅把教育當作一門職業,那將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動——會為學生累,為家長累,為領導累,為社會累……但如果我們把教育當作一項事業,那麼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願的! 現實生活裏,教師感覺到苦和累,的確作為一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很忙、很累,但忙和累是現實,關鍵是要像李老師一樣,從忙和累中體驗到樂趣,和學生一起經歷、一起歡樂、一起成長,就是師生交往的最高境界吧。

李鎮西的教育思想,也提醒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人民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師德;而師德的靈魂是師愛。第一,有愛就有教育。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優秀教師共同的特點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教育、熱愛學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説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位學生。伸出温暖的雙手,獻出真誠的情和愛,扶持他們一步步長大。第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隊伍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決定性因素,必須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師隊伍,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好人民教師隊伍。教師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這些事情卻連着千家萬户,連着祖國的未來。老師們不僅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敬業奉獻,做出不平凡的光輝業績,在危急時刻也同樣能夠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做出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沒有廣大教師的艱苦奮鬥和獻身精神,就沒有教育事業的今天,就沒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第三,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李鎮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師德是密不可分的。

托爾斯泰説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我的教育心》是李鎮西在教學長河中跋涉的成果,沒有對教育的愛,就不會有足以令人動容的這許多案例。教書育人,説的容易做的難,李鎮西做到了,我呢?我們呢?我將繼續為之長考!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李鎮西老師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吧,學習他記錄自己的教育故事,學習他樂在其中的好心態。這樣以來,我們每個普通教師,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教育心”!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2

我校組織全校新一輪高一教師參加了“計劃”遠程教育培訓。雖然天氣炎熱,而且網絡和網站不穩定但擋不住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學員們每天都是按時到場,學習期間總是認真的收看視頻,記錄筆記。

這次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緻,有專家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課堂實錄;還有耐人尋味無窮的經驗之談。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為期十三天的國培計劃的高中英語教師培訓。

本次培訓,讓我們來自偏遠山區的教師學員得以聆聽眾多專家、學者乃至國內的學術界權威人士的講座,傾聽他們對英語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英語教育方法等。十三天的培訓雖然很短暫,但卻帶給了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給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電機會。本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穫頗豐!

專家引領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精闢,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多位教育名家的講座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飽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

如xx老師作的專題講座《新課程理念的課堂實施》,讓我走出以往口語交際教學的誤區,讓我也明白: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要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選擇合適的交際話題、營造交際的氛圍,還要讓學生“能”交際(也就是要創設交際情景和形成交際共體),創設交際情景需要做到模擬真實情景、提供典型案例、設計問題情景等。為我今後可以交際的教學指出了方向。

xx老師的《門道與熱鬧》,指出我們新課改課堂教學的誤區,要求我們明確“重點”,突出“意識”,處理“關係”,落實“環節”教給我們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我們以後走岐路……我深深感悟到:英語的課堂應是充滿色彩、充滿詩意、充滿生命力的課堂;同時又是有實效的課堂。

本次培訓,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的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我們不僅聆聽專家的講座,以及對我們作業的點評,而且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

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各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這對於我們今後的教學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覺得這次培訓是非常有效的,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它讓我們的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雖然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台階。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3

安全駕駛學習心得體會及保證書最近一段時期,我參加了增加準駕車型的學習培訓班,通過理論知識和駕駛業務知識的系統培訓學習,對交通法規和安全駕駛等基礎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對安全駕駛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如何遵守交通法規,做安全駕駛、文明行車的楷模,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我的體會總的一句話就是:“一慢解百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座車出行時,經常會看到公路兩旁樹立着高大醒目的交通安全牌:

“十次出事十次快”,“酒後嚴禁駕車”,“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請注意交通安全”等等。這些語重心長的話語,也許當時的人們對此理解並不深刻,但對於參加學習培訓和即將從事車輛駕駛的我來説,理解更透了,感觸更深了。回想以前交通事故,哪一起不是車速太快引發的,哪一次不是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真是“車禍猛於虎”啊。安全行車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裏面確有一定的道理,就像老師傅開車一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操作,一個小小的眼神,一兩秒鐘的時間,就把這些道理全部包括在內了。因此,當我們駕駛車輛時,應時時刻刻遵守交通法規,避免危險事故在我們身上重演。以下是我在學習駕駛期間總結出來的幾點意見,不對之處多多包涵,多指教。

一、準時參加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學習,及時瞭解安全新形勢,通過每一次聽課和其他培訓學習,工作上吸取大家的經驗教訓,穩重駕駛是安全行車的重要保證,安全學習是定期提醒我們對安全提供警惕,一點都不能鬆懈。

二、在城市道路行車,一定要按規定的車速,規定的路線行駛,不闖紅燈,不搶道路,觀察行人的狀態,要以人為先。

三、在風雨季節路面可能有積水,要看清楚是路面積水水深情況,過路時發動機轉速一定保持平穩,以低速檔行駛,過完水路面後,要踩幾下剎車排出車輪裏面的積水,不然會影響剎車安全,如遇暴風雨視線不清時,要靠邊停車待行,等暴風雨過後再行,一定要做到四防,即:“一防視線不清,二防行車撞人,三防車輛側滑,四防涉水陷車”,駕車出行時時刻牢記。

安全駕駛,就是要自覺維護交通秩序,做到“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開文明車,行文明路,以實際行動爭做交通安全、文明行車的模範,做一個懂法守法的駕駛員。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4

這幾天,我用心讀了全區教育工作會上馬局長的工作報告,強調全區上下務必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教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從戰略高度看教育,從長遠發展抓教育,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行動起來,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態度,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推動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要積極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教育、理解教育,努力形成人人關心教育、人人重視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馬局長要求,要準確把握,大力推進當前教育五項重點工作。

一、要在全區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事業、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大力宣傳捐資助學、支持教育發展優秀民營企業家的善舉,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興教助教。要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鼓勵社會力量投入教育、興辦教育,發展教育產業。要切實關心廣大教師,想方設法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在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確保廣大人民教師生活上受關心、待遇上有保障、社會上有地位。努力營造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支教為榮的社會環境。

二、是要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

三、是要建立一批功能完備、設施一流的學校。區委、政府不惜財力,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老師辦公、學生住宿以及教育教學器材裝備,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教學一流、管理現代、設施完備的學校。

四、是培養一批品學兼優、健康突出的學生。要注重學生品德教育,先成人、再成才。要德智體美兼顧教育,激發學生興趣和活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教育學生有一技之長,重點培育技師、技工、一線工人等各類人才。

五、是要建立一套發展教育的創新機制。各級、各部門要認真研究、探索和學習有利於教育事業跨越發展的先進機制,力爭在短期內使全區教育

工作水平上一個新台階,讓府谷縣的教育事業發展與縣域經濟發展步調一致。

通過對比,我發現自己所做的工作與區委政府的要求還遠遠不夠,我深深的認識到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人格,這也將是越來越多的人所要形成的共識。所以下一步的工作我將從以下方面去努力完善,儘量做到更好。

通過讀書,逐步提高自身理論、業務水平。

現在社會在飛速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用當初在學校裏學到的那點知識去教學生已經遠遠不夠啦。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要徜徉在書的海洋中,多讀書:讀教育名著,讀教育刊物,讀教材教法等,不僅要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且要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只有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才能坦然面對學生,才能坦然面對課堂改革。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5

在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對於“健康”一詞進行詳細地描述時,我不禁感慨,這往往是我們如今的教育者最疏忽的,卻是最重要的。

他説:“連續幾小時地坐在氣悶的教室裏,從事單調的腦力勞動,缺乏多種室外的活動,總之,處在一種‘氧飢餓’的狀態中,孩子們整天呼吸着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空氣,學生長久地坐在充滿二氧化碳的房屋裏,會引起內分泌腺的疾患,而內分泌腺對食物消化的作用是很大的。”

所以,平常要多給學生一些鍛鍊的機會:

一、做好兩操。學生每天都要做眼保健操、早操,這是他們運動的好機會。要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讓學生做好、做到位,並且能讓他們有保護自己身體的意識。

二、豐富的課外活動。課間操後的活動是培養學生團結、益腦的活動。

三、利用晨會時間多與學生討論每天的一日三餐問題。提醒學生吃好早飯;中午、晚上的餐食要有營養。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四、教室要注意通風,保持地面乾淨。學生們一天待在教室的時間很長,長時間坐在那裏只會缺氧。如果環境不好,更不會利於他們的身體健康。所以要讓他們注意教室的通風,保持地面乾淨、教室整潔。這樣才能使身心愉悦,使大腦保持清醒,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學生只有擁有了好身體、充沛的體力和活力,才能去盡情吸收書本上的各種知識,才能不讓“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一句空話!

早期教育與天才的心得體會 篇16

本學期在學校課程安排下,我瞭解並學習了與我日後教師工作相關的一門課程—《現代教育技術》。

剛開始看到課表有這門課程的時候,就直接把這門課定義成如何去學習製作好的PPT和怎麼運用計算機教學設備。因為在以往的觀念中,老是上課基本都是通過PPT演示、播放視頻和word文檔等來向大家講授課程,所以腦海中對教育技術便有了自己的理解,而這個理解就是老師如何教大家制作PPT的各種技巧以及一些多媒體器材的運用。但是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才發現自己對《現代教育技術》這門課程的理解是不正確的。

現代教育技術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是以信息技術為主體,通過PPT、視頻、動畫、網絡教學等其他信息化技術來向學生表達和傳授每門課程,從而更好的使學生理解和學習每門課程。使教育技術更具有時代性,更加科學化和系統化。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髮生着改變。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高等院校內,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化現象,個別老師借用黑板粉筆等方式來授課反而會讓人感到奇怪。因此可以看出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學習和使用,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

現代化教學綜合了課堂講授、書本教學與電化教學的長處,把各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多方面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懂、理解快、記得住,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和生動活潑的教育效果。其特點是:

一、學習方式方面:

傳統的學習方式不外乎聽老師用PPT講課、播放視頻、去實驗室做實驗以及完成課後作業等進行學習。而通過網絡教學讓學生可以在他們覺得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接受教育和培訓,並且可以隨時中斷學習,然後再從中斷的地方重新開始,這樣便可以做到不用去教室也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假設學生在課堂上面有些內容不明白或者有些東西沒及時記下來,學生可以通過拷貝老師的上課課件或者通過網絡課程重新學習一遍不明白的地方,從而解決這些問題。

二、教學環境方面:

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豐富了教學內容,使老師的教學內容圖文聲像並茂,生動形象。特別是在演示和實驗方面的仿真功能,能使許多抽象的和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

三、教學質量方面:

通過教育技術的學習能使教師更能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培訓自己,不斷接受新知識,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從而更好的去教導學生。教與學的有效結合,才能使教學質量不斷地提升。

廣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通過推廣和普及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的將現代化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才能不斷提升教育活動的質量、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現代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zjgq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