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精選16篇)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精選16篇)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

最近讀了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先生寫的一本書叫《早期教育與天才》。

現在的人並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誰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夠出眾,得到全面的發展呢?但是他們對早期教育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範圍。大多數家長都有早期教育的觀念,而且很多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收效並不明顯。為什麼呢?其中書中有部分讓我印象深刻,老威特並沒有因為兒子對畫畫工具產生強烈的興趣而開始決定培養小威特的繪畫才能。而是讓小威特盡情地把玩這些畫畫的工具,並不強迫他去畫,也沒有給他定格成為畫家的目標。有些家長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説的一句話對現在的許多家長很受用,也很經典:“真正的藝術是來自於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本能衝動。”可以這樣説藝術本質是不可學的,或者説藝術本身是無法學習的,能夠學的只是技術和技巧。

早期教育從何開始是最理想的呢?書中介紹了最早可以在懷孕期間就可以開始了。本人非常欣賞音樂教育。並不僅僅是因為根據老維特的經驗“音樂往往能造就天才”,而是因為音樂的確是美妙的東西。因為它不需要語言來解釋其中的奧妙。你可以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甚至是目不識丁的人,還可以是一個身有殘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聽力,你就能毫不費力的從音樂中享受到它表達出來的東西。

書中小賽德慈的母親在教小賽德慈“快樂、興奮、幸福”時,小賽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覺得這幾個詞都差不多,所以母親在多次講解後仍不能明白他們的差別。母親用迷人的吉他聲告訴他,小賽德慈專注的聽着,母親輕鬆地彈奏了一連串的音符,並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彈奏的:“你明白了嗎?這就是快樂的感覺。快樂是個形容詞,快樂就像一弦上彈奏出來的音符。”“哇!原來是這樣!”從那以後小賽德慈在對詞彙意義的把握上顯得很輕鬆。也許有的家長認為那是因為小賽德慈的母親會彈吉他,可以藉此教育,如果我們不會音樂那怎麼辦呢?在此我想説的是,音樂是能夠直接觸動人心絃的工具,我們可以利用音樂來達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孩子的另一個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

並不是説每個家長必須什麼都具備,但是知識面應該做到博而廣。 另外我還體會到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必須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遵循兒童的天性,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開啟兒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2)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個向孩子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應該在向孩子傳輸知識的同時,讓孩子逐步掌握獲取、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善於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財富。(3)天才兒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結果,那麼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會變成庸才,所以早期教育並不是一勞永逸,必須堅持,否則,早期教育就會徒勞無功。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人生重要的一課。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自己考慮問題的空間,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滿足感,極為重要。給孩子增強信心的機會,讓孩子去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悦,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認識現實世界,培養教給孩子處理事情的方式和能力,讓孩子有能力應對困難,面對現實,不受阻力影響的心理。培養良好的性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2

它發展的機會,就會一個個地枯死,就會發生兒童可能能力遞減的現象。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原因就在於此。早期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養成 這是一本專門闡述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書。作者在書中提出,早期教育造就英才,對於兒童的教育越早越好。因為,兒童的可能能力是有着遞減法則的,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可能能力的實現就越少。產生這一法則的原因是這樣的,每個動物的可能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發達期,而且這種發達期是固定不變的。當然,有的動物可能能力的發達期是很長的,但是也有的動物可能能力的發達期很短。不管哪一種,如果不讓它在發達期發展的話,那麼就永遠也不能再發展了。同樣,兒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其發達期給一個完全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斯特娜夫人也認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

整個國小階段都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最佳階段,作為國小教師我們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為學生的未來着想,切實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從小培養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探求知識、釋疑破難;使學生的個性充分張揚,潛力充分顯現,培養一批又一批鮮活的有時代特色的創新人才。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3

首先得承認,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在這個權威缺失的時代,我們沒有必要去為自己創造一個權威。縱觀此書,作者提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的主要觀點有:

1. 孩子生來存在天賦上的差異。

2. 越早進行早期教育越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兒童的潛在能力是不斷遞減的。

3. 教育是社會之本,家庭是最好的學校,父母在子女教育問題上有着重大的責任和義務。

4. 要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5. 環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現在的人並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誰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夠出眾,得到全面的發展呢?但是他們對早期教育的認識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範圍。大多數家長都有早期教育的觀念,而且很多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收效卻並不明顯。為什麼呢?其中書中有部分讓我印象深刻,老威特並沒有因為兒子對畫畫工具產生強烈的興趣而開始決定培養小威特的繪畫才能。而是讓小威特盡情地把玩這些畫畫的工具,並不強迫他去畫,也沒有給他定格成為畫家的目標。有些家長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説的一句話對現在的許多家長很受用,也很經典:“真正的藝術是來自於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本能衝動。”可以這樣説藝術本質是不可學的,或者説藝術本身是無法學習的,能夠學的只是技術和技巧。

拿什麼讓孩子們終身受益呢?父母一直在尋覓的教育寶典,從何而來?教育是一門藝術!愛因斯坦説過:“孩子生來都是天才,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扼殺了他們的天才。”此句話道出了早期教育肩負在家長身上的重責!本書作者也説到:“從某種事實來看,天才還是庸才,與其説是由先天的遺傳、稟賦等因素所決定的,莫如説石油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等因素所決定的。早期教育是一個事實根據。”教育要從早從小開始,早期的教育是黃金時期,不可錯過,同時我也堅信“無論什麼樣的人,上天都必然賜予他一項出類拔萃的才能!”

最後,要指出的,在閲讀本書的過程中,時刻能體會出濃濃的愛意,能體味出一種深沉的人文主義情懷,能體會到"父愛如天空,母愛如大地"的深情厚誼。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閲讀過這本書的教師,不僅能把這份深沉的愛獻給自己的子女,同時也能把它獻給廣大的學生。我同時堅信,愛是創造天才的唯一方式!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4

我終於讀完了吳曉波的《大敗局II》,感受頗深。書中介紹了很多商界悲劇,看到了很多明星企業的隕落。在這本書中,吳曉波分別用健力寶、科龍、華晨、迅馳、三九等9個企業的經典敗局,講述20xx年到20xx年發生在中國商界的很多興衰往事。吳曉波將其9個敗局案例稱為中國式失敗,讓人感歎不已。

吳曉波認為,中國企業存在於一個獨特的中國式商業環境。在過去的三十年裏,中國一直處在一個轉型的時代,法律制度在建設和完善之中,許多企業往往需要穿越現行的某些法規才能成功,這造成很多企業不時要處在灰色的中間地帶,企業家不可避免地遭遇商業之外的眾多挑戰。如同作者本人在書的最後強調的一點:本書所描述的失敗都發生在一場史無前例的偉大試驗之中。在此前提下,這些失敗的企業具備三大失敗共性因素:政商博弈的敗局、創業原罪的困擾和職業精神的缺失。

按照作者的總結,該書至少給當今企業家如下警示:

首先,企業應更策略性地應對宏觀政策。在中國這樣一個特定的政治環境下,在中國這樣一個文化背景下,在中國這樣一個政府主導的改革開放、政府引導的帶有計劃又帶有市場經濟性質的經濟環境下,政府是裁判,政策是規則。要想贏球,首先得尊重裁判,遵守規則。企業要結合自身實踐,順應政策潮流,小心謹慎、妥善應對。誰逆宏觀經濟政策而行,誰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其次,規避創業原罪,創新營運發展模式。原罪是一個變革時代的必然現象。但是,隨着政策漏洞的彌合,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反商業賄賂的常規化,進行規範化的經營,構建良性的基於企業原點的經營環境生態平衡,將直接關係創業企業和創業者的安全和效率是創業企業不得不察之事。

第三,補足和重振職業精神。從敗局中可知,必須規避兩大中國式企業家性格缺陷:其一,不要違背了商業的基本邏輯,失去了對管理本質的把握,不要無比兇險的大躍進;其二是遏制企業家內心慾望的膨脹,任何超出能力極限的慾望,一味求大求快,都將引發可怕的後果。

由此可見,從人治到法治,形成決策科學化、流程標準化、考核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將是創業企業生存發展、長治久安的必修課。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從這個意義上説,現存的企業是幸運的,《大敗局II》中的失敗企業和企業家,讓後來者獲得許多有益的借鑑。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5

列寧説過:“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每一個黃炎子孫都不應該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都不應該忘記圓明園曾有的輝煌和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造成的永久傷痛。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所創造的這一園林是個世界園林的奇蹟。園內彙集天下風光的迷人風景和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築藝術,景物也豐富多彩、巧奪天工,美不勝收。這樣一座具有國際性的文化藝術瑰寶被毀滅了。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也都同樣懷有無比的憤怒和痛惜的感情。

而造成這場事件發生的人,也可以説是我們自己。如果當時我們能夠齊心協力,那些“法西斯”也不會這樣猖狂地掠奪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財富!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也同樣學到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齊心協力,萬眾一心,而且也不能太自私。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6

月光下,窗台邊,一股清涼,幾聲蟬鳴。恍惚間我好似到達一木造日式建築民宅,捲簾門上有一個信件投遞口,門上方有一塊招牌。藉助微弱零碎的月光,依稀看見“雜貨”二字。

這座殘舊古老的房子坐落在一條僻靜的街道上,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投遞口,第二天就可以在牛奶箱得到回答,這是“解憂雜貨店”。

冷意從身上每一寸肌膚侵入,刺得自已麻木卻不禁顫抖,發現周圍是漆黑一片,沒有一絲光亮,像是溺水了一樣,彷彿要窒息了一般,卻又無能為力,這就是面臨選擇的滋味。由每位諮詢者都是這樣嗎?恰恰相反,他們即使焦急無奈,但是他們的心臟強而有力跳動着,只遵從自已的內心,無論如何絲毫不動搖。就像月兔,沒有留下照顧病危的男友,而是參加毫無希望的奧運會,就像克郎,沒有繼承家業安順一生,而是追逐沒有未來的夢想。

這又是為何?

其實就像浪矢爺爺説的一樣“這麼多年諮詢信看下來,逐漸明白,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儘管他們的結局並不幸運:月兔男友離世,奧運會落空,但她帶給了男友夢想,明白了比奧運會更珍貴的道理。克郎為了救人喪生,也沒有了大紅大紫,但他的《重生》流傳百世,被後人歌誦讚揚。每個人心房裝着一縷小小的光芒,雖不璀璨耀眼,但卻能給迷途的人一絲希望。諮詢者擔心這絲光亮過於渺小,經不起考驗,卻不知能照亮前方的路,便足矣。

別人可以給你支持,給你鼓勵,卻給不了所謂的答案,所以一定要順從內心,即使輸了也沒關係,但一定要留下自己的足跡,證明自已曾來過。其實人生經歷的美好風景不在於如願以償,而在於陰差陽錯,心之所向便是陽關大道。

《解憂雜貨店》告訴我們的道理好似珍寶,即使佈滿時光的塵埃,也阻擋不了它散發魅力的光芒,就算是時光也抹不去它的痕跡。

把臉輕輕貼在書的扉頁,就像冬日裏的暖陽撫着我的臉龐,《解憂雜貨店》給我帶來的温暖就像三月春風,撥動心絃。初看,我看到了社會的殘酷,人民的無助;細看,我體會到了人物間細膩又不易察覺的愛:月兔男友看似不願月兔錯失良機,自甘墜落,才在自已最後光陰讓月兔離開,實際是月兔男友不願因為自已,讓月兔陷入兩難,讓自已愛人痛苦,才讓她去追夢,自已承受孤獨死亡。克郎父母看似怨恨兒子不顧家,不孝順,去追逐不切實際的夢想,實際是克郎父母在克郎受到親戚責罵時,挺身而出,讓他勇敢追夢。

但這種愛沒有用語言講述出來,沒有親暱的動作表達出來,而是通過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眼神,話語,才讓人們看到這溢出來的滿滿的關心和愛。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左心房一下子被猛烈地撞擊,幾絲光芒一下子被打翻,溢了出來,温暖了整塊心田。

諮詢者的心裏破了個洞,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正在流失,就像無邊的黑洞,而三個小偷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補上了自已內心的空洞。諮詢者的真心實意洗滌他們內心表面的污穢和塵埃,填補了內心的空缺,也幫助了小偷,這種善心愛意的幫助和傳遞,何嘗不是種温暖呢?

這些温暖沒有驚豔了時光,但卻温暖了無數歲月,每每想起,心房好像被填得滿滿的,只覺得一紙一片,在無盡歲月中,依然於素色中呈現着奪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歸來。

夜深了,窗外的華燈亮起,映出了一片樹影,斑斑駁駁的光影投射在書上,照亮了一排全體加粗字-------《解憂雜貨店》。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7

《復活》是19世紀末,俄國文壇上出現的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長篇小説。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出生於俄國一個大貴族家庭,本人是伯爵,早年受西歐啟蒙主義思想的影響,因此在他的前期創作中,既不滿於農奴制,又憎惡資本主義社會的“禮貌”,幻想透過温和的的手段調和矛盾,獲得社會的“和諧”。但是十九世紀後期的俄國的現實,社會的激烈變動,加上他本人緊張的思索,使他完全否定了他所屬的那個階段,成為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廣大農民羣眾思想情緒的表達者。同時,他又提出“勿以暴力抗惡”“道德自我完善”主張,“博愛”被他當作了救世新術。這方面,恰好在《復活》中都有所體現。

托爾斯泰在這部小説中塑了一個豐滿而複雜的形象——涅赫·柳多夫公爵,這是一個“懺悔”貴族的典型。涅出於貴族闊少的劣性,誘姦了天真純潔的農奴少女瑪絲洛娃,從此把她推入墮落和不幸的深淵。但是,這不僅僅僅是他個人的惡行,而是貴族階級對他影響的結果。是貴族家庭養成了他的種.種惡習,貴族社會紙醉金迷的生活風氣又使他墮落,因此,他是貴族地主階級罪惡的體現者。

他由於青年時期受過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的影響,個人身上的善良天性,並沒有完全泯滅,加上他有尋根究底的好思索的性格,因此十年後,當他“再見”到瑪時,才被她的悲慘遭遇震驚,產生了懺悔之心。他先是承認自己“犯了罪”,決定替被冤枉判刑的瑪上訴,申冤,藉以挽救她,也為自己贖罪,當他奔走於各級政府機關時,看到了統治的黑暗,他憤怒起來,揭露了法庭、監獄、社會的黑暗。這個時候,他又成了貴族地主階級罪惡的揭露者和批判者。不但如此,他還對革命者產生了同情心,決定交出土地,到西伯利來亞去,有了投向人民的意願和傾向。

他的懺悔和對本階級的背離,證明貴族地主階級內部的分崩離析。他的這些活動成了反映俄國社會黑暗現實的一面鏡子,從中不難看出當時社會制度的罪惡本質。

女主人公瑪絲洛娃的悲慘身世在舊俄社會裏很有代表性,她是一個被凌辱的下層人民的典型。托爾斯泰第一次在作品裏採用普通人民作為主人公。這與他的世界觀轉變有關。瑪是農奴的私生女,叁歲成了孤兒,受地主太太的收養,有了半婢女半養女的身份,但是在嚴酷社會裏仍然逃脱不了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先是受到貴族少爺涅赫柳多夫的誘騙和拋棄。繼而被主人驅趕,無家可歸,孤苦無依。她走投無路,最後淪落為妓女,在痛苦的深淵裏掙扎了八年。一個平民婦女,本來也有善良的天性和純潔的情感,卻不能獲得正常公平的生活權利。黑暗的社會一步步地逼她走上墮落的境地,使她完全成了這個社會的犧牲品。

之後,由於涅的懺悔感動了她,她最後逐步轉變,由戒絕煙酒,不賣弄風情到悔恨自己的墮落。最後,她沒有和涅結合,而是跟着革命家西蒙鬆走了,説明她已理解革命者的思想感情,獲得了新生。到達了精神和道德“復活”的過程。

從這本書中,能夠看出托爾斯泰是怎樣透過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來體現自己的思想主張的,也能看出當時沙皇專制是怎樣的黑暗。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8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小説《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關於夢想與追尋的書,小説講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巴黎不僅肉體受着貧窮和飢餓煎熬,貧病交加,躺在小閣樓裏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幾乎一命嗚呼。而且為了尋找表現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他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傑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着夢想,斯特里克蘭德卻在追逐他的噩運,更準確的説是一個被夢想俘虜的人在追逐自己的噩運。別人的人生是在不斷做加法,他卻在做減法。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蘭德拒絕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國人”,他甩掉一個一個身份,如同脱去一層一層衣服,最後一抬腳,赤身裸體踏進內心召喚的冰窟窿裏去。小説裏的那個“我”問他:“難道你不愛你的孩子們嗎”?他説:“我對他們沒有特殊感情”;“我”再問他:“難道你連愛情都不需要嗎”,他説:“愛情只會干擾我畫畫”。別人也許會同情他的窮困潦倒,他拿起畫筆時,卻覺得自己是一個君王。 這樣的人當然可惡。他的眼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自私,沒有責任心,不屑和“社會”發生任何關係。但他又很無辜,因為他的眼裏豈止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如果説他與別人有什麼不同,就是他比別人更服從宿命。夢想多麼妖冶,多麼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或者利祿,或者求功名利祿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斯特里克蘭德拒絕成為“人們”裏面的那個“們”。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讀完這本書,我的腦子定格在查爾斯的最後時光。一個太平洋孤島的叢林深處,一間簡陋土屋裏,那位因麻風病而毀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畫的滿牆壁畫中,聆聽波濤洶湧的顏色——對,那時他已經失明,只能聆聽顏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風,紅色是尖叫。我承認,此情此景不能喚起我絲毫的憐憫,因為心中唯有敬畏——駭然與敬畏。我想這就是傳説中的寧靜。我想這就是傳説中的勝利。雖不信神,我想這就是那個人們應當在胸前劃一個十字架説“阿門”的情景。

他的頭腦裏只惦記一件事,彷彿生來就是為這件事而來。他為了能做到渴望的這件事,可以拋棄一切,完全出自內在的激情和熱情,有種“時不我待”的契機,如若不去做這事就會感到時時不安與惶恐,完全沒法生存及生活下去。可以説,他的整個身心全都被這件事給拽住了,就像他給自己挖了一個洞,有東西拉着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你可以説他“六親不認”、“太自私了”,但他確實是在做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成的重要事情。他厭倦自己的碌碌無為、按部就班,當別人問他是否會想以前,他笑笑,“我不想過去。對我來説,最重要的是永恆的現在。”

原來,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活着只為追求真理,而這真理就是那些自己認可並喜歡的事情。而心心念念做喜歡的事情,什麼時候啟程都不晚,也許某時像有人指引一般,讓你靠近,明白自己來到這世上真正的意義。

斯特里克蘭德的人生只能作為理解他作品的一個入口,卻不具任何普遍意義上的借鑑價值。相對而言書中真正聰明的倒是二流畫家戴爾克?施特略夫,他知道自己不具開創性的繪畫才能,便專心畫畫餬口。他有自己的畫室,過着舒適安逸的生活,也具有極高的藝術鑑賞力。他完全明白創作的痛苦,“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

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當然,故事裏他低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天才的破壞力,但這只是情節的偶然,不是施特略夫的必然。

施特略夫雖然藝術才能極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畫些庸俗的題材,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欣賞思特里克蘭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畫中藴含的藝術之美,即使這種藝術之美還未能被當時的主流審美情趣接受。出於對美本能的嚮往,他無私地資助思,幫助他。他雖然是個平庸的畫家,但是在為人上卻有偉大之處。他自己無法創造美,但是他那種欣賞美的才能以及對人的熱忱正直,讓他變得偉大而不平庸。這是普通人而能偉大的典型例子。我很喜歡他,因為我覺得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才能是天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確實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達到的。

施特略夫曾説過的一段話:“為什麼你認為美——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會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一個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隨便便地就能夠撿起來?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創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毛姆讓施特略夫這樣一個毫無才能的畫家來講這句話,表現出一種特別的張力。一個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氣去感受體會想象那些天才所經歷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蘭德和施特略夫這兩種人生,一個是偉大的不幸,另一個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個人能夠選擇的話,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卻在選擇的同時又都對遙遠的偉大趨之若鶩,不斷幻想非凡的蒞臨。但要知道,“偉大”實在是一條靈魂的不歸路. 如果狠不下心來傷人傷己,那還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為理解了美,意識到了天才的可貴,也不得不忍受無窮的屈辱與折磨來完成他的理想主義。到最後,真正的理想與結果根本無關,就好象斯特里克蘭德必須畫畫,哪怕失明;而他畫畫這件事卻與畫根本無關。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與現實。正像毛姆説的那樣,如果你忙於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抬頭看天,也便錯失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而遙遠的,就像人們追尋的夢想,但追尋的過程也許孤苦,甚至最後會一無所得;‘六便士’象徵着世俗、瑣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價值。你的要的究竟是‘月亮’還是‘六便士’?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9

我們借了一本書《波莉安娜》是一本讓我積極向上的書,書中的波莉安娜是一個活潑的女孩。

波莉安娜是個活潑快樂陽光的女孩。波莉安娜也是一個可憐的女孩。她喜愛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已經上了美麗的天堂。這個可憐的家庭裏只剩下波莉安娜和她的波莉姨媽,但姨媽的冷漠深深刺透了小女孩的心。小女孩卻想到爸爸教她的“快樂遊戲”,無論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要去想方設法尋找這件事美好的一面。於是,波莉安娜便行動起來。小女孩的開心、活潑,使一直沉在“冰冷口袋”中的波莉姨媽也變得熱情起來。漸漸地,全鎮的人都變得活躍起來。

波莉安娜——這個勇敢而善良的小女孩在我的心裏深深紮根。實際上波莉安娜也有痛苦,她沒有父母親,還先前來到波莉小姐家受冷漠,只是她並不願意用自己的痛苦去埋沒快樂。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快樂其實就在我們的眼前,如果我們善於經常去發現它,那麼快樂這個寶貝就是你的了。正是波莉安娜告訴了我快樂是需要分享的,她那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純潔樸實的心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願意和波莉安娜一起過快樂的生活。

品以單純的童心和樂觀、健康的精神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來自生命本質的、元氣十足的“快樂”,給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尤其是那些正身處艱難時期的人們帶來了莫大的鼓勵與慰籍。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0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時期間住在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景。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在漫長的25個月內,按你記錄了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反思。但居住在密室裏的人,最後還是被納粹逮捕,被解送到波蘭的奧希維茲集中營。他們八個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着走出集中營,他在以後的日子裏,一直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人民共享。

我認為安妮是個活潑開朗、敢作敢當的女孩,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8個人居住在密室中的人每天白天提心吊膽。有一天晚上,大家都出來活動時,聽見有小偷在偷東西。密室中的3個男人們立刻就去抓小偷了,而安妮在上面聽着下面的動靜。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小偷跑了,他們卻變成了替罪羊。幸運的是,當警察趕到時,他們已經跑回密室了。

《安妮日記》是一本好書,希望大家也能去看。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1

在即將大學畢業的這一年,我終於鼓起勇氣在內心承認:我原本就真的很討厭閲讀。但是在興趣愛好那一欄居然也能“厚顏無恥”的寫下“閲讀”二字,如今讀完加布瑞埃拉·澤文的《島上書店》後開始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要麼是不自知,要麼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喜愛。

我想從喜愛閲讀與否的源頭開始談起。是誰告訴我們一定要多閲讀?要多讀書的原因是什麼?就我個人而言,在國小習完常用漢字進階國中學習的時候,語文老師就強烈推薦我們要多閲讀,會有各種好處,好處之一就是:作文會寫得特棒!應該就是那時候起,我的生命中開始各種名著書單氾濫了,首當其衝的是“四大名著”,有同學一口氣幾百塊四本買回家就開始躺在書櫃當“吸塵器”,不知是出於書太厚的畏難情緒,還是“名著就是無聊書的代表”的刻板印象,對於有名著二字的書一直無法讀下去,身邊也沒有對名著熱愛沉迷到難以自拔之人,加上不讀名著作文倒也寫得也不賴,於是一顆不愛閲讀的心彷彿也更加心安理得了。總結下來:最初不愛閲讀一是畏難導致不能體會閲讀的樂趣,二是推薦者功利目的性太強,導致我把閲讀與苦讀二者混淆。

反觀《島上書店》,主人公A·J與其第一個妻子同為書籍愛好者,在結束博士學習後選擇回到家鄉小島是因為對書籍的熱愛和對小島文化傳播的執着;圖書銷售員阿米莉亞熱情耐心地向店主推薦自己出版社精選且自己細讀過的書籍,並因此發現人之交往趣味相投的重要性,尋得終生伴侶;雅拉的媽媽將兩歲的她遺棄在書店便是認準了這個絕佳的成長環境,雅拉也在書的浸泡中成為閲書無數的小作家;原本不愛閲讀但對偵探推理感興趣的蘭比斯亞警官,在書店老闆的推薦下接觸推理類書籍,並發現自己愛讀很多種類的書,愛與人交談書的內容。從剛開始與人交談的裝逼,到談吐得體,勇敢追求所愛,到書店主死後接手經營小島書店,這個初次見面被A·J認為具有配角性格特點的人,竟在閲讀的影響下擁有了勵志的主角光環。這本書和煦地傳遞了很多閲讀給人自然的美好和改變,然而這些改變都基於:因為某些原因,他們開始執着於對閲讀的喜愛。

對閲讀的喜愛?如果沉迷各種題材的青春文學也是對於閲讀喜愛的一種,那麼我想我也是體會過那種快樂的。“課桌上一本教材,課桌下一本小説”,這種現象曾是我愛閲讀的至高體現,因為這,一直在家長面前偽裝成苦讀好學生的我,也被班主任無情的揭露了真面目,直到今天我媽都能回憶出當年班主任口中我對小説的“熱愛”場面。其實這些書是真好看,不然怎麼可以在白天高強度學習10多個小時後,晚上秉電筒夜戰到凌晨?然後第二天醒來還有不鬆懈的五門大月考。但看青春文學這些是閲讀嗎?我不知道,在它們被作為”禁書“的狀態下,我認為“青春傷痛文學”們,應該是不能被稱之為閲讀的,因為它們不被提倡,因為它們沒有在中國小生必讀名著的書單上,因為沒人説它們對寫作文有好處……

其實在成年後,與朋友討論到讀過的喜歡書籍時,我愧疚地説自己沒讀過什麼書,因為那些讀過的書不是名著,於是在討論時它們居然地位低賤到連書都不是了……這位朋友説其實書不分好壞貴賤,是書就自然有它的意義,自己喜歡就好。聽到這些我竟輕鬆不少,為自己無力裝博覽羣書而鬆了一口氣。區分閲讀的道路上多一點這樣的公正平靜之人多好。

離開青春文學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沒有主動閲讀的慾望,從20__年至今我有個最喜愛的歌手叫許嵩,最初喜歡他就是因為十分欣賞他的詞作,然而人家是真的閲讀愛好者,博覽羣書,句句歌詞都是看似流暢易懂實則引經據典。彼時的我好想寫出辭藻華麗而又言之有物的詩句,但作為閲讀知識儲備極度缺乏的小天真只能崇拜而又無力,那時流行博客,這個明星總是久久才會更新一次博客,每每更文都是自成一派,見地極深,他的詞曲創作、行文風格和思維性格,我都歸結於他讀書多。而我不愛讀那些晦澀難懂的名著,於是喜愛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那一部分,成了我對他喜愛的一部分。

那些喜愛閲讀的人應該是自己喜歡上的吧,沒人拿槍指着他們説:這個對寫作文有好處,你給我讀啊!那些喜愛閲讀的人應該是自己很喜歡某本書的故事內容、某個作者的敍事風格、某一類型的書……那些喜愛閲讀的人應該是某個時期或者某個原因開始喜歡上讀書的吧,反正他們應該是發自內心喜歡上閲讀的。

最近一年的時間我開始喜歡沒事找書看,但是這個沒事找書看的初行動源自於:一段沒朋友、心靈荒蕪、情緒無所寄託的時期。那是去年獨自在深圳實習的日子,每天上班往返將近一小時的公交,下班後獨自刷完所有電腦網頁和手機應用後閒得發慌的日子,我走進了一家稱重賣書的小店,10塊錢買了本書開始每天公交時間看一點,看書坐車時間過得倒也不知不覺的快,一段時間過去第一本書看完,當我企圖再去稱本書回來看時,那家小店竟然關門大吉被一家攝影店取代了,於是人生第一次鄭重的走進了新華書店,選了本原價正版書開始看,當書再一次被看完後,我發現看書這愛好好像挺燒錢的……

實習期間我經歷了比較大的情緒波動,儘管極力隱藏但現在想來應該還是被察覺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實習期間的老闆在茶水間突然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傳達他的讀書體會,他説:人的一生無法經歷很多的體驗,但是閲讀可以,無論讀什麼書,它可以讓你看到更多世界,打開自己的眼界,找到書本與生活的契合點,也許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能説出這番話來的人,應該也是很喜歡的閲讀的,這種推薦讀書的方式是這些年來最温暖人心的外力,將我向喜歡上閲讀的方向輕輕的推了一下。

也只有自己開始體會到閲讀的樂趣,才會開始自己選擇書籍,喜歡上閲讀。

因此反推過去,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討厭閲讀的?

是從將苦讀移情到閲讀上開始討厭閲讀的,是從功利心太強而未達目的開始討厭閲讀的,是從懷疑書“中自有黃金屋”開始討厭的,是從給書籍分三六九等使得書而不書開始討厭閲讀的,是從閲讀的樂趣太過遙遠開始討厭閲讀的……

如果你因為很多原因像我一樣討厭閲讀,那麼你可以試着在情緒恰當的時候開始讀一本帶插圖的童話,你會有收穫的,無論是對故事情節,還是對一顆開始接近閲讀的心。

因為《島上書店》説: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2

《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寫的四大喜劇之一。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在威尼斯生活着很多不同經歷,不同品格的商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安東尼奧。他聰明、勤奮、慷慨大方,博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事業發展很快。最近又一批買賣即將成功,這使他萬分高興。

這時,安東尼奧的朋友巴薩尼奧,正匆匆走來,原來他深深的愛上了鮑西婭公主,想去求婚。但他覺得只有自己穿上最好的衣服才能和公主相配,但他現在很貧困,因此只好向安東尼奧借錢。安東尼奧答應了朋友的請求。但他全部的財產都在貨船上,但貨船還沒有到岸。那麼只有向夏洛克借錢了。夏洛克是一個心胸狹窄、貪圖小便宜的人,他一直很嫉妒安東尼奧的才華。當他得知安東尼奧要向自己借錢,心中暗暗高興。於是,在條約裏寫到:“如不按時還錢,就要從你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安東尼奧冒着生命危險答應了。巴薩尼奧和鮑西婭結婚了。但是,一個壞消息傳入了他們的耳中。安東尼奧的船隊沉沒了,夏洛克逼他馬上還錢。但安東尼奧現在一貧如洗。夏洛克把他告上了法庭,準備按條約上説的去做。

在法庭上法官説:“你只能從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允許有一滴血,要不然你就是違約。”可夏洛克根本做不到。最後法官判夏洛克敗訴,並把他財產的一半分給安東尼奧,另一半歸國家。事後,安東尼奧才得知那個聰明的法官就是鮑西婭裝扮的.為了救朋友她想出了這個妙計。不久大家得知了一個好消息:安東尼奧的船隊並沒有沉沒,現在已經抵達港口了。我被莎士比亞小説裏的每一個情節所感動,也從中感悟到了很多人世間的道理。從安東尼奧、巴薩尼奧、鮑西婭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都有對朋友真誠、友好的一顆心.為了朋友的幸福,安東尼奧冒着生命危險滿足了朋友的需要,為了讓朋友得到幸福,寧可犧牲自己。

鮑西婭既聰明又善良,她用自己的智慧,換回了朋友的生命。但是一提到夏洛克,我的心頭就充滿了厭惡:他心胸狹窄、貪婪、兇狠,世界上難道還有這麼狠毒的人嗎?我覺得讀書可以讓我懂得好多人世間的道理,分清善惡,指引我的未來——做一個善良聰明,有愛心的。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3

“一篇敍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現代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1942年,歷經坎坷的女作家蕭紅離開了人世,她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年幼生母病故,繼母與她感情淡漠,父親專職頑固,只有祖父最疼愛她。走進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在呼蘭河這座小城內,自由自在地玩耍,為人們的迷信感到悲哀,形形色色的人給他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祖父的園子是蕭紅的小天地,在那兒,自由自在地玩,沒有人會管你。讀到那兒,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畫——女孩,在園子中亂跑,植物滿園子亂長,祖父樂呵呵地看着女孩……多美的一幅風土畫呀!這不就是一個孩子所向往的生活嗎?但那座小城也不是歡樂的地方,可憐的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都博得了作者的同情。小團圓媳婦,從一個活潑美麗的姑娘,到一個病人,到被一家人折磨死。可她的婆婆卻不認為是在折磨她而是對她好。有二伯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他三十多歲到張家做長工,六十多歲了還一貧如洗。他性格古怪,老廚子也因此奚落他,孩子們罵他、笑他,這不正是那一串串悽婉的歌謠嗎?

“呼蘭河這座小城裏,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現在埋着我的祖父,”除了祖父,這座小城內已沒有什麼可以讓蕭紅留戀的了。19歲的她離家出走了,在尾聲中,她寫出了對幼年自在生活的懷念,那景、那人、那情,她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祖父和她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即使在她最困苦時,她也記憶猶新。

這本書讓人感受到了強烈的鄉土氣息,讓人讀後餘香滿口。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4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很多書藉,而最吸引我的是楊紅纓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叢書之《超級市長》,當我捧起這本書時,一下子就被那裏面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故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當主人公馬小跳看到報紙上要競選市長的消息時,有了積極參選的想法。於是第二天上學時,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朋友們,朋友們都不敢相信他的話。因為在他們的眼裏,馬小跳是一個不聽話、也不求上進的同學,他們覺得馬小跳沒有能力來掌管這個城市。但朋友們向他投去的質疑的目光並沒有削減馬小跳參加競選的熱情,他依然執着地去了報名點。前來報名的人絡繹不絕,隊伍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長龍。初賽即將來臨。馬小跳也全身心投入到競選的準備工作當中。他做了民意調查,問了市民想過的生活;他學了跆拳道,因為強硬的身體素質也是作為一名合格市長的基本條件……當一切條件準備就緒,馬小跳就盼望着初賽的來臨,希望能在初賽上一展身手,競選成功。終於盼來了這一天,馬小跳早早來到現場。先是抽籤決定表演順序,馬小跳飛一樣跑上去卻抽到了最後一位,但馬小跳並沒有因此而影響到心情,依然十分認真地靜靜地觀看別人的表演,比賽現場上午還熱熱鬧鬧,下午卻因為大部分人表演結束而顯得冷冷清清了,看錶演的觀眾已經散去大半,但朋友們還在為馬小跳加油打氣。輪到馬小跳上台了,他從容地走上舞台,把這段時間所學的才藝一一展示給評委們看,雖然中間出了個小插曲,但馬小跳還是應對自如……表演結束了,馬小跳得到了第三名,他也因此獲得了一大批粉絲的喜愛,他的粉絲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跳跳糖”!粉絲為他拉票,為他加油,他的票也越來越多了,馬小跳覺得這樣真好。最後,馬小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為市民服務的好市長。

從這本書中,我讀到了馬小跳的執着、無畏和自信。儘管朋友們都向他投去質疑的目光,他依然堅持着他的決定;儘管競選的工作如此繁瑣,他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儘管參賽的隊伍有如長龍,他依然信心滿滿。因為執着,他敢於付出;因為無畏,他敢於克服;因為自信,他敢於挑戰。我要學習馬小跳的這種精神,相信不管是在將來的學習還是生活中,具備了這些,一定會讓我事半功倍!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5

英國的培根曾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宋代的蘇軾也曾雲:“腹有詩書氣自華。”兩位在文學領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認為,讀詩,可以提升人的智慧與情操。放眼我國五千年的歷史,唐朝的詩歌發展最為昌盛,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經典之作。

讀到了《唐詩三百首》,我初識的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一讀之下竟欲罷不能,從此,我便沉浸於詩的世界。

最初讀詩,讀的是朗朗上口的語句;再讀詩,便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而後,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愛在清風微拂的傍晚,於柳樹下,讀一首唐詩,或讀李白的豪情,在現實中飲酒放歌;或讀杜甫的雄渾,讓自己多一份憂國憂民;或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在內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當此時,總是心潮澎湃,彷彿自己也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

我向來垂青富含思想的詩歌,因為它們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行路難”的困境;當我與朋友道別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成為心中的慰藉。詩,融入了我的生活,無論失意得意,無論悲愁歡喜,詩,一直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許多中華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遺棄,對外來事物的狂熱追求使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忘記了中國的古文化,忘記了唐詩,他們寧願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事物。曾有一則新聞報導: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面對這個結果,我不禁震驚,難道中國文化的內涵不及外國文化嗎?並非如此,相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國文化是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粹。試問,如果每個中國人能夠多讀一首唐詩,多一份對詩歌的熱愛,又如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細讀唐詩,它能給予你智慧;品讀唐詩則可以使其勉勵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紛繁的今日,不妨覓一個清靜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詩,來領略其中的感悟。

早期教育與天才讀書心得 篇16

週末午飯後,兒子突然叫我寫“散步”讀後感,很少拿筆的我實感為難,為了完成任務,於是,拿起課本讀了起來。

“散步”記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互敬互愛,融洽合睦的生活場景,讀着讀着被作者濃濃的親情所感動,更勾起了我對親情的思緒無限……

我想起我小時候的那個年代,印象中雖沒有“散步”文中的那些影子,只有父母日出日作,忙碌生機的場面;那時,我除了上學讀書外,其餘時光均在幫助家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兒時的那個家添點生活所需;有時偶能出下遠門,父母總是忙這忙那,不停地叮囑,站在路邊默默地送着我漸漸遠去的身影,然後,數着時辰盼着我歸來的日期……幕幕情景,也依然是跟“散步”文中那樣充滿着幸福,享受着親情。

而今,自己已是孩子的父親,為人之父自感責任之重,平時,習慣於忙自己的事情而疏忽和孩子的溝通;離開自己多年的父母也沒能接過來好好照顧她們,陪她們説説話,散散步。為此,心中充滿歉意。

人們都説,人到了中年最累,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身上責任重大,既要贍養父母,又要教育孩子,可誰又能説這不是一種幸福。願這份責任能給我們一家人也能擁有“散步”文中的那種融融之樂。

兒子進到國中後大不一樣了;學習主動起來了;成績也上去了,在班上和全年級都排在了前面;還當上了班幹部。這次的家長會感覺就是不一樣,當上台替兒子領獎狀時,感到特別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mn09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