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性格教育心得:培養健全人格,要讓孩子有自己的錢

性格教育心得:培養健全人格,要讓孩子有自己的錢

回想小時候,10歲時我就開始自己掙錢,寒假到糖果廠去包糖,每斤的工錢是一分二。一斤硬糖,大粒的約有七八十顆,小粒的則有一百二左右,一天下來,包個一百來斤,可以掙一元多錢,比很多大人的工資都高了。因此,我頗有些財大氣粗,每天收工回家,總是將袖套和圍裙一甩,大模大樣地坐到桌邊:“快端飯來!”

性格教育心得:培養健全人格,要讓孩子有自己的錢

一個寒假過去,掙的錢除了交自己的學費,還能餘下不少。再加上每次考試得的獎金,我很小就有了自己的錢,放在一個牛皮紙信封裏,壓在枕頭下。

五年級的時候,看見放學路上的商店裏有一件很好看的紅花衣服,很想要,但媽媽不給我買。每天經過那個店,都要隔着玻璃看半天。終於有一天,下了狠心,揣上自己的牛皮紙信封,去把那件衣服買了。回家的時候,心很忐忑,一路都在心裏和媽媽舌戰。直到踏進家門的瞬間,心一橫,“反正是我自己的錢!”才徹底坦然了。後來媽媽並沒有責怪我。

錢真是個好東西!沒有錢,你就不能獨立,很多時候就必須受制於人,就沒有尊嚴,更談不上自由。

孩子還小的時候,自己不能掙錢,經濟上必須依賴父母,很多時候就連人格也附屬於父母了。很多父母將物質上的滿足作為控制孩子的重要手段,孩子為了吃到一顆糖而想盡辦法,為了得到一個玩具甘受屈辱,更有甚者,一些父母會在盛怒之下發出威脅:“老子養的你,你再不聽話……”這些對孩子的人格都是損害。

當然,很多父母是出於好心,怕孩子管不好自己的錢,養成亂花錢的毛病,更怕有錢就學壞,於是在經濟上嚴格控制孩子,甚至根本不給予任何經濟上的權力,一切都由父母包辦。

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讓孩子學到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保持冰清玉潔的高尚人格了呢?我看未必。

我認識一個孩子,他家裏並不窮,但家長在經濟上控制很嚴,幾乎不給他零花錢。但他卻經常進網吧,打遊戲,吃肯德基,買各種時髦物品……他哪來的錢?掙的!他掙錢的方法有幾種,最主要的是陪玩——陪有錢的同學吃喝玩樂,他自己也就搭便車消費了。在他班上有一個小團體,一個有錢的同學團結了幾個無錢的同學,每週給他們發工資,條件就是要聽他指揮。跟着這個老大,他也有一小筆收入。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家長知不知道這些事,如果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社會不是真空,有各種各樣的人存在,每個人又都有各種各樣的慾望,最終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靠經濟手段來控制孩子的行為,並不是一個根本的辦法,錢是為人所用的,問題在人而不在錢。

要培養有尊嚴的人格,一方面要學會控制物慾,學會正確對待錢;另一方面,也要擁有自己的錢。

首先,你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屬於自己的錢,那就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中國的孩子幾乎沒有勤工儉學的,一是沒有機會,二是沒有意識。現在成年人就業都難,誰還會為孩子們保留一些掙錢的機會呢?何況城市裏很多家庭也不需要孩子掙錢來貼補家用,孩子很少承受經濟的壓力,也就沒有動力去掙錢。

但人終究是要自立的,寄生蟲並不快樂,因為沒有尊嚴。孩子需要鍛鍊掙錢的能力、理財的能力,這並不只是個經濟問題。現在城市裏出現“啃老族”,很多年輕人不僅吃住在家裏,工作要靠父母幫忙找,婚嫁要靠父母幫忙操持,買房靠父母,連生了孩子也要靠父母帶,一方面是年輕人壓力大,另一方面,確實有人格的缺陷,他們把依賴父母看成理所當然,不覺得成年以後還不能自立是一件可恥的事。

自尊要從小培養。讓孩子在經濟上有一定的自主權,就是培養尊嚴的開始。

很多父母也曾經嘗試過讓孩子通過勞動得到自己的錢,但又因為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而難以善終。一位母親説,她每週給學前班的兒子5元零用錢,每洗一次碗另給5角,如果家中人多、碗多,有時一次也可掙1元(平均一隻碗1角、一口鍋2角)。可小兒有了錢,除了買他喜愛的卡通書外,也常常買一些畫片、零食等家長感覺不適合的東西,有時能一口氣買十幾個泡泡糖,還振振有詞:“你們不是説,我自己的錢自己做主嗎?”這位媽媽一直想引導他存更多的錢,買想要的書籍、玩具,可他常常抵不住小東西的誘惑。這位媽媽非常苦惱。

其實,不必太多慮,這是正常的。我們和孩子的價值標準不一樣,我們認為書籍和玩具(我們認同的玩具)有意義,而他買的那些畫片等等沒有意義,但在他的價值體系中,可能正好相反。這個孩子已經非常好了,才學前班,就能憑自己的勞動掙錢,不簡單!對這些錢,他確實是有支配權的,我想我們應該尊重。至於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買多少才合適之類的問題,不能放任自流,但也不宜橫加干涉,我們的每一點建議,都要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後決定權還是在他。

錢既然已經給了孩子,就要讓他自己作主,自己的錢自己不能作主還有什麼意義?

魯魯長大以後,常對小時候買了很多無用的東西感到好笑,“太不值了!”但能夠得出這個結論,也是因為當初他買過這些東西,這是他自己得出的認識,是他自己的感悟,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孩子是在各種經歷中成長的,從來沒有用過錢,也就不會獲得關於錢的基本知識,也不會懂得在經濟社會中人應該如何生存。

記得魯魯四年級去上課外班,上課的地點在一個小衚衕裏。因為鄰近一個學校,衚衕口就有好幾家專門賣學生用品的小店,吃的、用的、玩的,什麼都有。魯魯每次去上課,都要帶五毛錢,課間就去小店裏買包零食。其實,明明知道是劣質品,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因為每個同學都買,他不買就成了另類。儘管我對此很不滿,但也沒有停止他的零花錢,只是告訴他為什麼不能去買那些劣質食品,以及如何選擇安全的商品,寧肯多花一點錢,也要儘量買好的。但這樣一來,就反而還要多給他一些錢。如果孩子完全沒有錢,或者錢太少,他又抵擋不住物質的誘惑,反而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人生有很多錯誤是必不可少的,人就是在各種各樣的經歷中積累經驗。其實,這個階段也只是持續了一年,到六年級,彷彿是突然之間,他們就成大孩子了,就再也不到那些小店去買東西了,就是讓他去他也不去。

要相信孩子,他不傻,他的一切選擇都有合理性,只是我們要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不必多慮,到了該買書的年齡,他自然會買書,該存錢的年齡,他自然會存錢的。

孩子要有自己的錢,這不僅是指擁有錢,還要會支配錢,自己是錢的主人而非奴隸。

魯魯某些時候很節約,吃雪糕,即使兜裏有好幾塊錢,他也只買一元的;買文具,一個修正帶、一支熒光筆、一個小本子,諸如此類,寧肯晚用一天,多走點路,也要到學校旁邊的小店去買,因為可以便宜點。他知道小區附近的幾個商店,同樣品牌的東西,哪個貴一點,哪個便宜點,因為他通常都會去比較。

但某些時候,他卻很豪爽。二年級學架子鼓,買鼓的時候,我們開玩笑讓他自己出錢,結果他真的自己出了,一套鼓四千多,幾乎將他出生以來所有的壓歲錢全部耗盡。四年級,陪我去買高壓鍋,四百多元,他爽快地付了帳,説是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五年級,他爸想買個電動剃鬚刀,他馬上答應送老爸一個,揣了二百元一起去買,結果錢不夠,我贊助一些,算是與他合送;六年級,汶川地震,他一口氣就捐了三百。

這些錢都是他平時積攢起來的,從三年級開始,我每週給他七元零花錢,六年級漲到十元,生日給個一百兩百的,有時考試考得好,獎勵個五塊十塊,就這樣積少成多,都由他自己管着。他並不是特別看重錢,但能夠存得起來,也能夠用得出去,這正是我很欣賞他的地方。

我並不主張一味地節儉,該節儉時節儉,該豪爽時豪爽,錢就是拿來用的,會用錢才會做人,花錢也是一種人生態度。錢是拿來用的,是生活的保障、事業的基石,會用錢的人,可以用它去開闢人生的道路,實現自己的理想。錢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幫助我們實現美好人生。

當然,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掙錢是個艱苦的過程,在這條路上,有的人走得順一些,有的人走得曲折一些。對於家境窘迫的孩子來説,剋制物慾是無法避免的事。家裏沒錢,這沒有什麼好羞愧,更沒有什麼好抱怨,因為家裏不管錢多錢少,那都不是你自己的錢。要告訴孩子們,一個有尊嚴的人,要自己去掙錢。相信自己,好好努力,將來有一天,你也會有自己的錢,完完全全屬於你自己。

人的財富觀,實際上就是人生觀、世界觀的體現。愛財而不貪財,慷慨而不濫施,享受而不奢靡,一句話,就是恰到好處,這是需要極高的智慧和極深厚的修養才能達到的,也許終身不能如願,但可以作為一個理想,為之而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dr03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