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雙減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雙減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雙減工作的心得體會 篇1

今年全國在中國小掀起了落實"雙減”的浪潮,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是站在了“雙減”工作的主陣地上,更要認真學習領會並貫徹到學習工作中去。

雙減工作的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在我看來,“雙減”是減負提質,並非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也不是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備更多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敢於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

一、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並不是單純的削減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二、增強集體備課,仔細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依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地課時教學目標,並依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地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三、依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情境,培育學習興趣,以“學生髮展為本”,精講簡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穫,從而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圍繞聽説讀寫相結合進行。有目標,避開隨意性。在講解課文中完成。如:每篇課文中的生字,對容易寫錯的,在檢查預習時重點強調,採用集體書空或抄寫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運用各種辦法或近、反義詞,或聯絡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課文中想像説話的訓練點,進行説話練習。課後及時寫下。有了課堂上説的基礎,回家完成寫的任務就輕而易舉。對文中的重點段落指導朗讀,熟讀成誦。減輕了學生業餘負擔。

五、課外作業,細心篩選,仔細編排,如在教學中總結出經典基礎性作業和練習,作為常規試題仔細練習。讓學生作業負擔小,又得到最大的訓練,做到及時高效。每週針對單元目標出好週週練,進行一些操練。

六、設計分層作業:對各班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做作業。同時還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中差生把完成老師的作業當作一件樂事。避免作業中的重複現象,儘量設計精而簡的作業,作業的佈置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逐漸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雙減工作的心得體會 篇2

連續兩天都看關於教育方面的電影 昨天泰國的《天才槍手》今天印度的《起跑線》 我來説説《起跑線》的觀後感: 為了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煞費苦心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這點和我們國家的大多數父母一樣。

當不懂茫然的時候,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 這時候就需要理智的判斷,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而因為媽媽的急於求成,導致爸爸運作了很多非常規手段,一步錯步步錯,一個謊言需要無數謊言來補漏。電影還呈現了富人和窮人為了孩子能進名校競爭。窮人需要付出更多,到最後也不一定會勝利。最後,好在爸爸三觀正直,意識到勝之不武,主動承認錯誤,校長的反應讓他意想不到,才曉得校長也是生意人,所以在演講時,説出了“教育失去了其本質,現在教育是門生意了”這樣的經典台詞!

我想説最貴的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適合的 找準定位,選擇最適合的才是最正確的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那麼也需要因材施教。

雙減工作的心得體會 篇3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滄海桑田,世代變遷,共同富裕順着時間的脈絡,依然勾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和嚮往。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20__年5月20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讓浙江扛起了共同富裕這一偉大的政治責任,成為了全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探路者。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礎和必然路徑。如何在奮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生動詮釋“把蛋糕做大分好”的理念,是三農人生生不息的初心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鎮海區農業體量小,耕地面積約為5。6萬畝,僅佔寧波市的3%,適於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小而精”、“小而強”、“小而美”的獨特樣本。多年以來,鎮海區以市場為導向,立足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形成區域化規模發展,以水果番茄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也成為鎮海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無形中已成為打造鎮海區特色農業響應共同富裕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科學引領打牢產業基礎。深挖農科教合作潛力,內引外聯搭建平台,與省農科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專業種植户基地建立水果番茄中試基地,形成“1+1+X”(1個專家團隊+1個農技服務小組+若干個生產基地)的農技創新和推廣模式。一是積極引進優質番茄品種進行試驗示範,篩選適宜品種在全區進行推廣種植。目前已引進並推廣“桃星”、“碧珠”、“紅蜜珠”、“鳳珠”等番茄品種60餘個,累計種植面積近3500餘畝,畝產商品果6000餘斤。二是推進番茄科學種植體系。通過連棟大棚建設、精準施肥施藥、控制調節光温、水肥一體化等現代化種植措施,增強水果番茄抗逆能力,切實提高水果番茄畝產和風味。試驗表明,通過精準的科學管理,水果番茄的產量可以提高近40%,每畝收益至少2萬元。

區域品牌化促進產業振興。鎮海區立足水果番茄這一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種植結構,調整產業佈局,整合約900畝水果番茄種植基地,形成了水果番茄的規模區域化發展,同時滋生了水果番茄的品牌農業觀光旅遊。一是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集中力量打造“鎮蜜”牌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在近幾年的全市精品番茄評選活動中,“鎮蜜”系列水果番茄連續斬獲近半數的金獎和優秀獎,已然成為鎮海優質農產品的一張亮麗“名片”。二是加強宣傳引領。以鞏固寧波市場和拓展杭州、上海等長三角市場為主要目標,通過互聯網平台銷售、參與現場會展銷、舉辦水果番茄節等線上線下多元化推介模式,切實做好水果番茄市場宣傳,使水果番茄一躍成為“網紅產品”。三是開發農旅融合產業。通過打造南嵐灣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番茄採摘樂園、創設“數字菜園微耕農場”市民全程農業體驗基地等項目,進一步整合周邊資源,打造更為完善的品牌農業觀光旅遊區塊。

數字化改革助力產業再升級。如今,數字農業正成為鎮海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棚膜、遮陽棚、風機、温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土壤綜合傳感器、攝像頭等46個數字化設備,實現了農產品生產的可視化和生產設備的智能化,一鍵啟動或關停。不僅有效降低了用人、用水、用藥成本,使畝收益達到1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而且為今後的種植生產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目前,鎮海區共有6家數字化農場,極大促進了我區農業與現代產業要素的滲透嫁接,提高了農業增加值,推進了農業轉型升級。接下來,將搭建“大户帶小富”數字應用場景平台,加快“三農”數據資源的歸集、管理、融合和共享。依託數字農業,通過技術帶富、質量帶富、銷售帶富,打通生產決策、田間管理、加工分選、精準營銷等全產業鏈條,幫助小農户走向大市場。抓住數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的契機,打破小農户與現代農業之間的壁壘和藩籬,實現與現代農業有機融合。

十餘年來,科技化、規模化、品牌化、智能化農業模式的發展使鎮海區水果番茄成為了區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同時也讓鎮海的農户收穫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征途漫漫,久久為功。在全新的征程上,應以更高標準的生產模式和農產品,帶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構建農村產業發展全新的生態體系和數字體系,進一步推進鎮海區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共同富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gongzuofanwen/k0l3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