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精選27篇)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精選27篇)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

今天又是心血來潮,看到書架上有本朱光潛的《談美書簡》,正好電腦被兒子霸佔,不如拿來讀讀。一開篇第一封信關於讀書的議論就於我“心有慼慼焉”了,對自己也是一個指導,因為自覺不算得真正的讀書人。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精選27篇)

第二封信是談動,“閒人大半易於發愁,就因為閒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倒是真的。每天閒時都做着同樣的事,上網、聊天、聽音樂、放音樂、唱歌,時間一長便覺無聊,因為畢竟不是正事。哪有忙着正事的人會發愁呢?即使正事讓你發愁也不可能給你時間正兒八經的坐着發愁的,而是會拼命想方設法去解決,也就是説發愁的人往往發的愁也是無關緊要的。

可,“閒愁最苦”,不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嗎?大概是因為閒愁是有時間想來想去,於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愁吧。於戀愛中的人來説,閒時會胡亂猜測,胡思亂想,對方專一嗎?是否也在思念自己?或是根本就是在和別人説笑?於自戀中的人來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都非常重要,今天別人議論自己了嗎?自己的表現是否完美?完全沉浸在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當中了。怎會不苦?

不過,愁有用嗎?“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一個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對自己的看法不外乎這兩種吧,或是偉大,或是渺小,都不該在閒時發愁。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黃昏還用如此細膩且深入淺出的文筆,將深奧的美學知識娓娓道來。對朱光潛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書中,老先生“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和整理”,也算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在《談人》裏,老先生指出“原始人類對美的追求和所從事的藝術活動,如人體裝飾、歌唱、音樂、舞蹈等,都直接源於原始民族休養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美學,原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於我們身邊。其實,冥思細想,美無處不在。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傳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國畫、筆酣墨飽的書法、國之精髓的京劇、名揚四海的瓷器工藝……

現代文化下人們更是發展了更多美學的分支。我們生活的現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現代感的同時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讓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體現,生態綠化的興起,不正是體現人們在往更高層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時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種對於美感的滿足從而欣喜,這也成為一種美。

文學美,就是人類先進思想的結晶,中間許多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更是成為了美的代表。《巴黎聖母院》中年輕貌美的吉卜賽女郎在危急時刻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給他救命之水。奇醜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之後屢救吉卜賽女郎,為她報仇雪恨。你能説卡西莫多不美麼?《老人與海》中窮困交加的聖地亞哥終日與海為伴,與比船還大的槍魚奮戰兩晝夜,並擊退啦鯊魚無數次的攻擊,雖然最後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們能説他不是美的代表嗎?還有《弱種子也要發芽》裏的老農,得知“我”的孩子聽力受損,看到他把弱種子拋棄很難過後,“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以既誇張又慈愛的姿勢,抓起了那些癟種子”,讓它們“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鮮、肥沃的土壤裏”,此刻的老農在震撼人心的感動中能説不美嗎?

什麼是美?如何學好美學?我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美學,就真的不懂美了麼?難道一定要學好美學,才算懂美?朱光潛先生書中舉例的杜甫詩句“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確告訴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達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質的美了。文學美,建築美,都可歸於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的話已經為我們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確方向。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3

剛剛扣上談美一書,便提筆來寫感,頗有幾分應付之意。但事實並非如此。於我,一個從未考慮過什麼“美”是什麼,並幾乎不與藝術沾邊的高中生來説,讀這本書真的有些吃榴蓮之感,首先是無從下手摸不到頭腦,其次便是內容的苦澀。因此,我實屬是怕不立即記下點什麼,怕是白讀了這篇佳作。於一門生疏的知識,我隨時頗為認真讀過,但僅僅一遍,還只是汲取了九牛一毛,本該讀上二遍,三遍···可假期已近尾聲,只能推到下一假期了。

於此,淺談一下我的拙見。

這次使我真正瞭解了美的範圍,我想這也是我受益最深之處。當然,美的範圍無人可以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因他是一個極為廣闊的領域。語言、聲音、畫面、勞動生產、建築···皆屬美的範疇。人與自然,世間萬物無一不是美得締造者。可這之前,我只狹隘的認為藝術品之美,人之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此處的藝術品也只是狹隘的定義),用心領會2,我們時時刻刻都與藝術接觸,都在與美接觸,依據動聽的話語,一道虹,一片發人深省的文章···沒有人可以給美下一個完美的定義,正如文中所説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眼中的美。美是頗具人性化和人道主義的。而美與美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即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沒有脱離美感的客觀美的單獨存在,正如朱老所舉,沙漠中再宏偉的建築,沒有得到主觀美感的肯定,誰又能説他是美的呢?而美感是人的人性化的一種傾向,不同人的傾向不同,因此沒人會了解且統一所有人的傾向,也就無法給美一個確切的定義。這裏所説的沒事一種傾向,就大大的擴展了美的含義,這就可以用我們所説的內在美和外在美來解釋。我們一般人眼中與思想中的美,都是我們表面所看到的,也就是外在美。可其實不然,我們心中冥冥中有一種自然地傾向(這貌似就要用生理學和心理學來解釋了),就像巴黎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加西莫多,他即使外貌醜陋,可卻擁有一顆感恩高尚的心,這時我們便產生了一種自然地傾向,傾向於欣賞加西莫多,也就是他的內在美。而同時,美感變產生了。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4

德國詩人歌德在一八二四年的《關於藝術的和感想》中有一段著名的語錄:

詩人究竟為一般而找特殊,還是在特殊中顯出一般。前一種程序產生出寓言詩,其中特殊只作為一個例證才有價值。後一種程序才適合詩的本質。它表現出一種特殊,並不想到或明指出一般,誰如果生動地掌握住這特殊,他就會同時獲得一般而當時卻意識不到,或是事後才意識到。

朱光潛認為,這種提法很好地解決了形象思維與文藝思想性的關係問題。我認為,這涉及到藝術典型在創作過程中是從共性出發還是從個性出發的問題。具體在我們的寫作活動中,以小説寫作為例,這個原則可以指導我們怎樣來塑造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我們應選擇一個典型的環境。環境包括具體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個環境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是藝術的真實存在,因而它具有特殊性,小説的故事都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發生。

其次,我們要選擇的這個人物形象也要是典型的,他有自己的個性,即使你寫的是一個普通人,其實也要寫出這個人的特殊性。國小生作文中常常把人寫成一個樣子,通通是“高高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其實就是把人物類型化了,不符合典型人物的原則。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我們筆下的人物都要有個性,不然就不符合客觀規律,當然就不符合寫作的規律了。

再次,要樹立用典型人物形象來表現一般規律的寫作原則。正因為我們筆下的人物是典型的,所以他更真實,更能反映生活的原貌。因為典型,還原了生活多姿多彩的面貌;因為典型,囊括了生活的一般的本質。

最後,為了要塑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我們首先要善於觀察,找到一種事物與它事物的區別,對事物的特殊性要深入挖掘。其次,就是要表現出這個人物的特殊之處,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最後把人物置於一個典型環境中,讓人物的性格與命運在環境中碰撞、融合。這樣我們就能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來呈現生活的本質。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5

朱先生自己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裏,我把自己擺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裏,我把我自己擺在後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

“我無論站在前台或站在後台時,對於失敗,對於罪孽,對於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個熱心驚讚。”

朱光潛的《談美書簡》是先生新近送我的一本書。對於朱先生,我雖有耳聞,但他的文字卻是首次得見,真是歡喜得不得了。樸實流暢的文字和隨和真誠的作文態度正是我所喜歡的。首先讀的是朱先生當年從海外寄給國內青年人的《十二封信》,其中談論的都是青年人生活中極其普通的話題,但同時也是極易引起青年人困惑的問題。比如,讀書與作文,動與靜,情與理,人生與我。讀朱先生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真是一種享受,夏丏尊當年在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寫的序裏説,朱先生的這些信“就是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下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圖近利”。看來夏先生對這些信太瞭解了,單就這句話就引我一頭扎進了這些信裏。

“談人生與我”是最後一封信,其中講到朱先生自己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裏,我把自己擺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裏,我把我自己擺在後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這兩種眼光真是獨特,朱先生真是一個很有“趣味”的人。關於“人生與我”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一輩子都未必真正思考過。然而,不論思考與否,我們卻由不得不受這個問題的影響。人來到世間,活在現世,快樂與否,幸福與否,都與這個問題脱不了干係。同樣是人,有的樂觀,有的悲觀,有的積極,有的消極,有的有出世的態度,有的有入世的精神,有的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有的終其一生只感到索然無味,這個中滋味也多半受這個問題掌控。既然如此,如何看待人生與我的關係,可是決定我們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大事,也是關乎每個人一生的大事,我們最好還是學習一下,思考一下。

朱先生看待這個問題的眼光非常獨特。他把人與草木蟲魚一樣看待,同時也把自己與草木蟲魚一樣看待。他説人類比其它萬物感覺到苦,是因為人覺着自己比草木蟲魚重要,同樣,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覺着苦,也是因為這些人覺着自己比另一些人重要。這些見解實在精彩!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也許有人會反駁,人是萬物之靈,怎能與草木蟲魚同日而語?!當然,這樣的説法無可厚非,但人家朱先生講的是一種看問題的方法,我們就沒必要糾纏於什麼低等與高等的差異問題了。順着朱先生的話想一想,的確,人幹嘛非要那麼在意自己呢。説實在的,這偌大一個天地間,多我一個,少我一個,我欣喜也好,悲苦也罷,實在是無礙於“天地之和”。看那些草木蟲魚,無論和風甘露,還是悽風冷雨,不都是一樣地活着,草木該繁茂時即繁茂,該凋零時即凋零,蟲魚該強健時即強健,該衰老時即衰老,誰也沒有覺着自己幸運或者不幸,欣喜或是悲苦。惟獨我們人類,七情六慾俱全,最易自艾自憐,自尋煩惱。

既然把他人把自己都當作草木蟲魚看待,人生豈不慘淡?事實上恰好相反,朱先生看人生的眼光似乎全在“趣味”二字。無論看人生的喜劇,還是人生的悲劇,總帶着欣賞的成分,總覺着有趣味,總能尋到美的感覺。也許正是這種眼光,這種特質,使朱先生最終功成名就,開我國現代美學之先河。可是,古往今來,多少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慨歎着人生的無趣無味,又有多少人在無趣無味中苦度了一生呢。現在看來,人生到底有無趣味全在你自己的一雙眼一顆心,朱先生眼中的喜劇別人未必能看到,朱先生眼中的悲劇別人也未必感受得到。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人生也就少了許多把玩的對象,自然毫無趣味可言。許多人終其一生,全部的注意力只在一己身上,悲喜全從自身而來,這樣的人生難免趣味無多。

學了朱先生的眼光,我發現人生的喜劇遠遠多於悲劇。比如,之前總看不慣某些人身上的毛病,甚至厭惡,如今換一種眼光,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還真是趣味無窮呢。如有的女人不論別人是否感興趣,總愛在人前誇讚自己的老公,其實無非是要告訴大家其老公如何如何能幹,如何如何能與達官顯貴同進同出,如何如何享盡人生浮華,我之前很反感這樣的人,覺得她們無聊膚淺。現在換了眼光,把自己放在後台袖手旁觀,便覺得這種女人也着實可愛,於是也便能以另一種態度欣賞她的津津樂道與沾沾自喜了。欣賞之餘,還意識到自己當初也不免有狹隘之嫌,的確,她們能在這些事上尋到無盡的樂趣和人生的滿足感,我們又何必嫌惡呢。還有,之前很看不慣一些口是心非的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總是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以前的一位同事,一次如廁時見到了A同事,A同事剛燙了捲髮,我的這位同事就誇讚説,哎呀,你的頭髮燙得真好看,多麼適合你的臉型和氣質。

A走後,B同事也來如廁,剛巧,B同事也剛剛燙了捲髮,我的這位同事馬上又扭頭誇讚道,哎呀,你燙的這個髮型真好看,剛才我看見A,她的頭髮燙得一點兒都不好,還不如不燙呢。一邊説着一邊興沖沖地往外走,誰知話音剛落,便看到A還站在衞生間門口,這位同事當時窘得無地自容。後來在工作中屢次遇到這樣的人和事,雖不如這個例子典型,但總是大同小異。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總不免從心裏鄙夷其兩面三刀,説話辦事不講原則,做人沒有誠意。但現在換個眼光看,便也覺無妨大礙。一個人是什麼樣的脾性,他的話該如何聽,時間久了周圍的人自然會有共識,這樣的人若能從口是心非中獲得些樂趣,就隨他去,若能獲得些教訓,也算是得了生活的教化,豈不更好,我們完全可以拿它當個喜劇看看,實在無妨。

如此這般,人生的趣味真是多了去了。

人生的悲劇我見得不多,但也並非沒有。比如我的同胞哥哥,由於學業無成,一直未尋到合適的工作,有幾年遊手好閒,苦悶之餘便生出一些事端。爸媽眼看着兒子一步步誤入歧途,家庭也墮入困境,二老終日愁眉不展,悔自己沒有教育好兒子,歎自己不該一次次縱容遷就。哥哥也終日愁苦,悔自己做錯了事,辜負了青春好年華。他們都是我至親至愛的人,看着他們愁苦,我也愁苦,覺得父母不幸,哥哥不幸。 現在學了朱先生,換一種眼光看,正所謂“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人生的路有千萬條,但每個人只能擇其一,有的人一生道路較多坦途,有的人較多磨難,雖説有時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但更多時候人在命運面前也是無能為力。至於為何有的人命好,有的人運差,似乎千百年來也沒人説得清,佛家講前世,講因果,講輪迴,就是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不論信與不信,我們卻或多或少不能擺脱命運的安排和捉弄。既然如此,儒家所謂的“知命”就是立身處世的根本。順也好,逆也罷,我們都須在這世上走一遭。

面對人生的悲劇,埋怨毫無作用,有時連抗爭也未必管用。之前我也埋怨哥哥不懂事,做事不負責任,也怪怨爸媽太驕縱兒子,對兒子的事大包大攬。可這些都於事無補。後來,我逐漸冷靜下來,換了一種做法,既不埋怨哥哥也不責怪父母,而是盡己所能做些實際的事。我讓哥哥離開原來的環境,到北京自謀生路。大半年下來,他雖生計艱難,但至少平靜了心情,端正了生活態度,而且能憑藉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爸媽看到兒子終於自食其力,心也漸漸安定下來,我從他身上也越來越多地看出堅定與信心來了,家裏又有了歡聲笑語。朱先生説,“悲劇也就是人生的一種缺陷。它好比洪濤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見出莊嚴,在黑暗中見出光彩”,我想,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朱先生在文章最後寫道:“我無論站在前台或站在後台時,對於失敗,對於罪孽,對於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個熱心驚讚。”這樣的人生態度讓我倍感温暖。一副冷眼,一個熱心,便道盡了“人生與我”的關係。我們對待人生的悲喜劇,對待他人,對待自己,都既用得着一副冷眼,也用得着一顆熱心,一副冷眼能讓我們氣定神閒,從容大度,既不要自命不凡,也勿隨了世俗去,一顆熱心能讓我們發現趣味,發現美,既關愛他人,也顧到自己。

文中還有一句話也啟迪了我的心智。朱先生説,也許有人認為他拿人比禽獸諸物,會將其視為異端學説,那他本可以搬出古聖先賢來為自己的理論辯護,如孔子所謂“知命”,孟子所謂“儘性”,莊子所謂“齊物”,宋儒所謂“廓然大公,物來順應”,和希臘廊下派哲學,他都可以拿來作為護身符。但朱先生認為不必如此,因為“我雖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聖先賢的聲威”。這句話之於我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它使我認識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個人更應看重自己的悟性,而不要被古聖先賢嚇得畏首畏尾縮手縮腳。之前,我一直很有種自卑感,覺得自己沒有生在書香之家,對於人文哲理,雖有興趣,可缺少底藴,更談不上學養,後來年紀稍長,漸漸有了些人生體悟,也想偶爾抒發一下情懷,但常常缺少勇氣,羞於表達,生怕被人笑話,在古聖先賢面前出了醜。讀了朱先生的這句話,總算對待自己也有了另一種眼光和態度。

古聖先賢與我,時代雖有古今之分,天分雖有高低之別,但同樣為人,人性大抵是相通的,每個人從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也是相似的多,不同的少。只是有的人悟得深,有的人悟得淺,有的人悟得早,有的人悟得晚,有的人能將悟到的東西説出來總結出來,有的人説不出來總結不出來。但無論如何,總不至於有大區分,既然如此,何必擔心在同類面前出了醜。我只要相信,我於這個人世間體悟到的必是人類真理中的一部分,我的理由就是理由,不必顧及古聖先賢是否説過,或是如何説的。這樣的話説出來,不知會不會引起誤解,以為我竟然膽大妄為到不把古聖先賢放在眼裏。事實上,朱先生的這句話並不能減少我對古聖先賢些微的敬畏之情,只是讓我有了勇氣重視自己。單為這個進步,我也該好好感謝朱先生。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6

朱光潛的《談美書簡》是美學經典,它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我們學文的人都應該看看,因為它對我們的藝術鑑賞能力將有很大的幫助。在戲劇和小説方面,“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章節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讀懂戲劇和小説。

德國詩人歌德在一八二四年的《關於藝術的和感想》中有一段著名的語錄:

詩人究竟為一般而找特殊,還是在特殊中顯出一般。前一種程序產生出寓言詩,其中特殊只作為一個例證才有價值。後一種程序才適合詩的本質。它表現出一種特殊,並不想到或明指出一般,誰如果生動地掌握住這特殊,他就會同時獲得一般而當時卻意識不到,或是事後才意識到。

朱光潛認為,這種提法很好地解決了形象思維與文藝思想性的關係問題。我認為,這涉及到藝術典型在創作過程中是從共性出發還是從個性出發的問題。具體在我們的寫作活動中,以小説寫作為例,這個原則可以指導我們怎樣來塑造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我們應選擇一個典型的環境。環境包括具體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個環境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是藝術的真實存在,因而它具有特殊性,小説的故事都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發生。

其次,我們要選擇的這個人物形象也要是典型的,他有自己的個性,即使你寫的是一個普通人,其實也要寫出這個人的特殊性。國小生作文中常常把人寫成一個樣子,通通是“高高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其實就是把人物類型化了,不符合典型人物的原則。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我們筆下的人物都要有個性,不然就不符合客觀規律,當然就不符合寫作的規律了。

再次,要樹立用典型人物形象來表現一般規律的寫作原則。正因為我們筆下的人物是典型的,所以他更真實,更能反映生活的原貌。因為典型,還原了生活多姿多彩的面貌;因為典型,囊括了生活的一般的本質。

最後,為了要塑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我們首先要善於觀察,找到一種事物與它事物的區別,對事物的特殊性要深入挖掘。其次,就是要表現出這個人物的特殊之處,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最後把人物置於一個典型環境中,讓人物的性格與命運在環境中碰撞、融合。這樣我們就能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來呈現生活的本質。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7

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把薄薄的一本《談美書簡》看完,這主要得益於作者嚴肅的寫作態度和讓人肅然起敬的內容。在這個場合倉的閲讀過晨光中,我多次不自覺地進入半睡半醒的狀態。但是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白花,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裏,畢竟還是有了些收穫。

首先,就是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我終於對朱光潛這個人有了新的瞭解。以前由於種種原因我一直以為朱光潛是一個仍然在各大報刊雜誌上寫寫《咬文嚼字》之類的小文章的人,翻開此書之後,我最大的驚訝就是發現朱光潛早已在1988與世長辭,而且在他在世的時候,也是一個“追求真理的美學老人”,絕不是會莫名其妙的咬文嚼字之徒。

這本《談美書簡》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用回信的方式統一進行回答的小書,因此可以説比較淺顯易懂,雖然不是系統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啟發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較具體、完整地講解了在文學與戲劇作品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作為文學與戲劇中的人物,除了是故事中的人物之外,還應該是環境中的人物,因此創作者在創作故事的時候應該把握好人物個性與典型性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表達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效果。這樣的觀點貫穿在這一節的始終,可以使讀者在解讀當代一些文學、電影中的“實驗作品”的過程中,得到一些除了溢美之詞之外的評價。雖然在這個強調個性的年代裏,這種典型性並不如作者寫書的時候那麼強烈,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一想法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正是這些貌似平易近人,實則各有性格的角色,豐富了我們單調的電視屏幕,讓生活豐富多彩了起來。同樣,這樣的想法也可以讓我們明白為什麼近年來講述各種小人物的電影在國際影壇開始叫好又叫座的發展起來。

再比如,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一節中,我們看到了這位多年來把心血傾注在美學史研究上的學者把浪漫主義、現實主義門派以及其歷史和影響向讀者娓娓道來,無論是對於想要擴展知識的讀者還是對於有志於美學研究或者文學創作的讀者都有非常的益處。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身為作者的朱光潛老先生在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者的作用,並不能夠從中見識到他的研究成果,然而在這樣一本可以作為啟蒙書籍來讀的小書中,我們需要的不正是一位可以引人入勝,帶領我們觀看勝景的好導遊嗎?作者的確非常成功地充當了這樣一個角色。

説完了作者的優點,我很想再講一些我在讀這本書是對於寫作方式的看法。

作者在書中曾經多次指出,大家在做美學研究的時候,不可以總是概念套概念,整篇文章沒見什麼具體分析,都是概念。由於這本書寫於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幾年,受舊思想的影響還很大,我認為作者在有的時候也犯了這樣的錯誤,作者是一個研究了很多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者,寫的書也如同馬克思主義要求的那樣,非常辯證的看待一些問題和觀點,即使是套概念也套得很有一套,讓大家在套中套裏也自然的學到了東西。

另外一點就是,作者在每一次批判或者支持某一個觀點的時候,總是舉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文章或者信件作為論據。我承認馬克思他老人家創立了非常完善的思想體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一應俱全,我也相信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於美學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和認識,我更確信中國的和平崛起是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上的一大勝利,但是我想説的是,如此普遍、廣泛的舉出他們的文章做出不可置疑的論據來使用,甚至不加點評或者邏輯推理的承認是絕對的真理,是否本身就是違背了辯證的思想呢?這是否可以擴大為中國人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中的一大失誤呢?

提出以上的兩點內容,我並沒有批評朱光潛老人,更沒有否認馬克思主義否認黨的指導思想的意思,畢竟時代不同了,人們看事情的角度和想法也很自然地產生了變化,然而我認為,以上的這兩點,正是我國大部分政府與黨的文獻中廣泛存在並且應當試圖避免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兩點正是中國共產黨讓人感受到形式主義存在的主要原因。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8

《談美書簡》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讀者提出的問題用回信的方式統一進行回答的小書,因此可以説比較淺顯易懂,雖然不是系統完整的美學著作,卻也從一些很重要很關鍵的角度對美學的入門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啟發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較具體、完整地講解了在文學與戲劇作品人物與環境的關係。他首先回顧了這一理論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進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夠體現社會歷史發展的某些規律並且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環境則是典型人物所處的能夠反映社會歷史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具體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應生活在典型環境中,而不能與環境相脱節。在這裏,共性是通過個性來表現的,是在特殊中顯示一般。文學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見出必然性,是與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一理論分不開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一節中,我們看到了這位多年來把心血傾注在美學史研究上的學者把浪漫主義、現實主義門派以及其歷史和影響向讀者娓娓道來,無論是對於想要擴展知識的讀者還是對於有志於美學研究或者文學創作的讀者都有非常的益處。

在《談美書簡》中,作者以親身的經驗,談到了許多治學為人的道理。對於怎樣開展學術工作,他教導説:“我們乾的是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弄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恆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礙和干擾的勇氣……是敷敷衍衍、蠅營狗苟地混過一生呢?還是下定決習,做一點有益於人類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門科學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態度,認清方向,要‘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這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內容不謀而合。所也説:無論做什麼工作,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9

初遇《古典之殤》這本書時,看着封面上“自然美學”“心靈美學”等字樣,我只是不屑地聳了聳肩。按照我的經驗,這種什麼什麼美學的文章通常空洞乏味,是我鮮少涉足的高大上領域。隨意地翻開,扉頁上突兀地寫着“紀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彷彿一瞬間受了蠱惑,不由自主地讀了下去。只是讀了序言,便再也放不下這本書。自顧自地陷入一種惋惜與留戀交織的複雜情緒中,我不是一個文青,卻感覺到某種純粹的東西即將消逝的恐怖氣息。我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記起小時候,在院外的石子路上踢踏踢踏地瘋跑,在小河邊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蹲在牆角逗弄石縫間的小昆蟲的日子。原來我也曾離自然這麼近,或者説,離純粹那麼近。然而這些都不在了,不記得是哪一年回去時,舊屋拆作新樓,石子路鋪作水泥地,道旁鮮見搖曳的狗尾巴草,沒有一方牆角容得下我的身影。哦,原來這就叫做消逝。那個我所熟稔的老家,我所牽掛的故鄉,早已無蹤,我在想待我們長大了,該如何寄託我們的鄉愁?是寄託於那個早已消逝的回憶中的完美恬靜的故鄉,還是寄託於那個逐步開發成型的陌生冰冷的城市?莫名陷入了回憶與思考中,這麼早就回憶了,或許是正因“無數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我們不得不堅信“傷逝提前降臨了”而我們的回憶,但是是“對清晨的懷念”。怎樣叫我不害怕?我怕,我怕遺忘,我怕那些完美被時刻沖刷消散,我怕自己變成冰冷的現代人。

“現代人過早地進入了心靈黃昏。”能怪誰?這是這個時代的宿命。想想越來越少見的流螢吧,它們曾影影綽綽的陪伴多少兒童的夏夜;想想日漸停滯的流水吧,它們曾是那樣的奔騰不息,讓孔子感歎“逝者如斯夫”;想想被迫噤聲的小蟲兒們吧,它們曾在每個夜晚不甘寂寞地吟唱。城市夜晚刺目的燈光使螢火蟲們黯然失色,城市的快速發展佔去了無數條河流,城市的喧鬧驚跑了一羣羣自由的歌者。或許我們無法遏制時代飛速前進的腳步,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純粹的完美在眼前消逝?不,不能。古典之殤,本就是人類之殤。應對那些原配文化的消亡,我們怎能袖手旁觀?王開嶺先生心痛地發現這些可怕的消逝,於是帶領我們回憶完美,應對現實。為的就是讓那些仍舊一心想發展,想勇往直前的人們,冷靜下來,別忘了為何要出發。不僅僅是自然的美在消逝,許多生活中看似瑣碎的細節之美,也逐漸湮沒於時代的快速發展中。猛然發現自己早已違背了許多美的生活的規律。我從未體驗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鮮少聽見雞鳴,更別提由雞鳴喚醒一天的生活了。如今的孩子聽見的雞鳴,更多的是動畫片中經過電子處理的所謂“機”鳴,有幾人瞭解雞鳴真正的用途?又有幾人真正體驗過“伴蟲入眠,聞雞起寢”的生活?童稚時期耳熟能詳的《三字經》所言:“犬守夜,雞司晨,蠶吐絲,蜂釀蜜。”萬物各司其職,不逾矩不越位。可時代的發展漸漸剝奪了雞的本職工作,人工白晝把雞刺激得心神不寧,正如王開嶺先生所言:真是生物鐘災難。純粹的自然生活規律被打破了,人們違背了天地之序,人們無法做到“與時俱進”,不是隨着時代的變化發展前進,而是順着自然的時刻規律純粹地生活。於是我很好奇。

為什麼大人們不想想自己的小時候:他們也以前歷過無拘無束的童年遊戲,他們也曾顧慮過那些被長輩們一本正經地強調過的,看似荒謬但十分可愛的美麗禁忌,他們也曾在放學路上和小夥伴們走過一個個拐角,穿過一道道老巷,嘰嘰喳喳,興高采烈,他們也曾在父母不在身邊時被左鄰右舍或街坊們默默關懷,不用擔心什麼綁架、失聯等安全問題。他們比我們幸運得多。但是如今他們為什麼要把世界變成完全陌生的樣貌,為什麼任由時代的自由發展,卻偏偏剝奪了我們享受他們以前享受的純粹童年的權利。這不公平。他們忘記了美,也剝奪了美。説到底,還是這個時代變了,不再純粹。社會上充斥着各種負面新聞,這天那裏一件食品安全,明天那兒一樁醜聞。負能量真的很多,不勝枚舉,我也不敢枚舉。旁的不説,僅一個食品安全,便能衍生出諸多話題,人心惶惶,應對一桌的佳餚也沒了胃口,誰知道這些菜是怎樣來的?誰又能把每一天過得知根知底?不得不説,我們已經習慣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因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如履薄冰,險象叢生,來不及擔驚受怕。更可怕的是,人們習慣於接收負面新聞,甚至樂於聽取這些聽上去離奇、詭異、近乎變態的新聞。我們的時代,早已不再簡單,不再純粹。純粹變成了一種稀有的品質。我不敢再多想這個時代的疾病。我從剛開始正因感覺到某種純粹的東西即將消逝的恐懼,慢慢地轉變為身處一個有些病態的時代而恐懼。但我很慶幸,能夠在還未被矇蔽前看清這個世界的缺點,同時對過去的純粹之美有所瞭解。

我很慶幸我早早的讀了這本書。我們還能繼續忽視古典之殤麼?我們還能繼續麻木地看着時代在病態的道路上策馬奔騰麼?不僅僅是詩詞中反反覆覆提到的美在消逝,先人們津津樂道的美在消逝,童年時耿耿於懷的美在消逝,更多的是純粹的生活態度在消逝,純粹的文化品格在消逝,純粹的人性在消逝。多麼可怕,多麼悲壯。我們能做什麼?我們還來得及補救麼?快快修復記憶吧,恢復自然原本純粹的樣貌,恢復生活原本純粹的樣貌,恢復人類原本純粹的樣貌。

純粹是可敬的。跟隨《古典之殤》,向純粹致敬。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0

翻開一本咖啡色的書的第一頁,一個黑頭髮、綠眼睛、額頭上有個獨特的閃電形傷疤的男孩進入到了我的生命中。

厚厚的七本書,每一本的每一個章節都清晰地刻在我的腦海裏,不用刻意的去回憶,閉上眼,一幕幕場景都在眼前一一閃過,久久不能忘懷。只因為那一次次的感動。

霍格沃茨是一所不為麻瓜所知的神奇的魔法學校。校長鄧布利多,正直善良可是他卻有一段不完美的過去、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但他的智慧他的慈愛讓我感動;魔藥課老師斯內普,雖然因為年輕時哈利的父親等人欺負他而處處厭惡哈利,但他卻冒着生命危險做卧底,並保護着哈利直至自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於是我被他的勇敢他的不記前仇所感動;羅恩和赫敏,他們對哈利真摯的友情讓我憧憬;哈利,他從小失去雙親在姨夫家飽受欺凌,知道他十一歲生日那天,他進入到了真正屬於他的魔法世界後,他有了羅恩與赫敏這兩個生死之交,有了教父小天狼星,有了關心他的鄧布利多和海格,還有待他特別好的韋斯萊一家,還有盧娜、納威等朋友,他還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金妮。

哈利波特系列,一共有七本書,每一本的每一個章節都扣人心絃,疑團重重,直至最後讀者才會恍然大悟,書中的事物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

主人公哈利因為一個預言而被伏地魔追殺,可是哈利母親的愛保護了他,伏地魔的魔咒只在哈利額頭上留下了一道閃電形傷疤,於是他就成了魔法世界家喻户曉的大難不死的男孩,而伏地魔也因此失去了一切力量,從此躲到了不為人知的地方,直到哈利四年級時那場比賽,火焰杯被人變成了門鑰匙,於是哈利和塞德里克被帶去了伏地魔身邊,塞德里克失去了生命,而哈利則死裏逃生,同時伏地魔也得到了所謂的敵人的血,復活了。從此,哈利被人們密切的保護着,直至韋斯萊家的那場婚禮,哈利、赫敏、羅恩三人開始了為了拯救世界也為了鄧布利多的託付而獨自尋找魂器的生活,如此艱辛的一路上,羅恩赫敏始終對哈利不離不棄。最後的最後,霍格沃茨的最後一戰,伏地魔徹底被消滅,人們得到了幸福平安的生活,故事尾聲、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車旁,哈利金妮羅恩赫敏送他們的孩子上車,而哈利額頭上的傷疤已經有很久沒有疼過了。

翻過最後一本書的最後一頁,情緒如潮水般翻湧着,久久不能平息,為了那三人的友情,為了那持續的感動,為了那跌宕起伏的情節。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1

魯迅小時候是個少爺,不能像他的夥伴閏土一樣“雪地捕鳥”、“看瓜刺猹”、“海邊拾貝”、“潮汛看魚”只能看到牆內的四角天空。

讀了這篇課文,我沉思了。現代的孩子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此刻的父母們都期望孩子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他們卻從未思考過孩子們自我的想法!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畫畫,對着鋼琴説話,別人在那玩遊戲我卻躲在牆角揹我的a、b、c……”每當哼起這首歌,我總會想起自我悲慘的童年。作文、奧數、練字、彈琴、英語總把我的星期天毀滅。每當晚上,都要練琴,雖然我心裏無比憤怒,我多麼想像其他同學一樣,像一隻快樂的小鳥,自由自在地在藍天飛翔。每個星期天,天不亮就起牀上補習班,我多麼想在温暖的被窩裏多休息一下。每一天,還有像小山似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做完的作業。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歡快地嬉戲、玩耍,我卻在補習,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的童年沒有歡聲笑語,沒有快樂的記憶,只有拼命地學習!“被課本包圍的書桌,找不到童年的下落,做不完的作業為什麼,好想去麥當勞坐一坐,爸爸媽媽老師聽我説……”

此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園丁們為了讓我們快快開放,使勁澆水、施肥、壓得我們傷痕累累,全天下的父母呀!雖然你們是真的期望我們有成就,請不要扼殺我們純潔的夢想,給我們快樂的一片藍天吧!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2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書籍能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樂趣和豐富至極的知識,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小時候,書籍就給我帶來了樂趣。我喜歡聽故事,每次聽媽媽講故事,都會好奇地想:幾張紙罷了,怎麼會讓媽媽講出那麼多精彩絕倫的故事呢是不是有神奇的魔法呢……於是,我興致勃勃地在燈光下研究起“書”來。很快,我就被書中精美的圖畫和有趣的故事迷住了。我看的如痴如醉:《七色花》使我浮想聯翩;《皇帝的新裝》令我捧腹大笑……小小的我,認識了書這個良師益友。

漸漸地,我從一個小女孩變成了一名國小生,開始獨立閲讀中外民着,投入知識的懷抱:《中華上下五千年》介紹了我國悠遠漫長的歷史;《水滸傳》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百零八位綠林好漢鋤惡揚善的光輝形象;《紅樓夢》揭示了富貴下的不安……通過書籍,我來到了一個廣闊的世界,成為一株幼苗,努力地汲取書中的營養,茁壯成長。

書,給予人知識,帶給人樂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俗語,早已告訴我們籠統的讀書理。記得有一次,老師要求我們寫一篇童話。同學們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而我卻胸有成竹,早就想一展身手了。由於老師説,可以模仿(也就是仿寫),於是,我拿來了語文書,決定模仿一篇課文。我在草稿上構思,先把題目換了,叫《昔日的友誼》吧;再把主人公換了,魚兒和鳥兒;然後修改一下對話;還要添上自編的語句段落;最後,抄到小練筆。一篇童話就新鮮出爐了。後來,我的作文得了“甲+好”,老師在文中表揚道:舊中有新,新中懷舊,更加感人。並作為範文在班上朗讀。你瞧,書籍給我帶來多大的樂趣呀!

書,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火把,像一縷明媚的陽光,像一葉細小的扁舟,照亮我人生的道路,讓我在智慧的天空了盡情歡笑,在知識的海洋裏隨心所欲地遨遊。

書籍教我品味人生,享受樂趣,而讀書本身就是一個樂趣。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3

歐·亨利是世界文壇上最傑出的短篇小説家之一,他的文章以“含淚的微笑”打動着世人的心。我最喜歡的是他的小小説《最後一片葉子》。

《最後一片葉子》這篇小説主要敍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年輕的少女畫家喬安西不幸得了肺炎,生命垂危。醫生告訴他的朋友現在藥物已經沒有作用了。喬安西的信念越堅定,她生存下去的希望就越大。但是喬安西卻把自己的生命和長春藤葉子聯繫起來,認為最後一片葉子飄落時,自己也將死去。為了讓喬安西燃起活下去的信心,老畫家貝爾曼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的夜晚用畫筆在牆上畫上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讓喬安西重新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最後活了下去。但是貝爾曼卻被病魔無情地奪去了生命。讀罷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

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小小的一片藤葉,竟然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也有道理。喬安西之所以能夠戰勝病魔頑強地活下去,正是因為她有了活下去的堅定信念,也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幫助她建立起了勇敢地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從而戰勝病魔。生存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在人生中,只要有了堅定的信念,堅信自己不會失敗,永遠頑強地奮鬥,那麼一定能取得成功。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敗,只有有了這種信念,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取得人生的成功。所以,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

天地之間,會有真愛

這篇小説之中的主人公貝爾曼老人是一個極富愛心的人,他也知道喬安西已經喪失了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當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時,喬安西一定會絕望而死。為了挽救這條年輕的生命,貝爾曼老人不顧自己已經被病魔侵蝕的身體,在風雨之夜為喬安西畫了一片永不凋落的葉子,從而幫喬安西找回了希望。這幅畫,是貝爾曼老人一生最美的作品,是貝爾曼老人用心靈的畫筆畫出的絕世佳作。劉歡的一首歌中唱到:天地之間,還有真愛。是啊,天地之間,會有真愛。真愛是無處不在的,像貝爾曼老人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所以,當我們面對困境時一定不要害怕,因為,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讓我們一起努力起來,為自己的生命畫一樹綠葉,也為別人的生命畫一樹綠葉,讓愛在人與人之間不斷地傳遞吧!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4

《春》這是巴金的代表作,我看了以後,心底不禁為他人感歎!這本書都是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中國內地城市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的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

從表面上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事實上這個大家庭裏處處充滿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真是個虛偽的大家庭!因為在這個大家庭裏,我也認識了許多人物:怯弱而背貞壓力的覺新;充滿正義感的進步青年覺民、覺慧與張藴華;敢於抗擊命運的淑英、鳴鳳;花天酒地的克明、馮樂山、克定,還有高老太爺。這些性格與行為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勇於進取、勇於抗爭的覺民、覺慧、藴華。他們都會有美好的未來。就像藴華所説的,這是一條路,一條充滿了危險與挑戰的路,這路上到處橫着青年們的屍體。如果不搏一搏,堅持着,怎麼會擁有自由、美好的青春呢?這條路,淑英、覺慧自由走過了,走到了上海。覺民與藴華攜手走着,要到幸福的明天。而大哥覺新澤經過了這條路,他在長輩的一手包辦下,遠遠的繞開了這條路,但他卻在心中留下了痛苦,也在這條路留下了自己的“屍體”他在長輩的一手包辦下,他失去了很多珍貴的東西,他失魂落魄,就像行屍走肉一般,他已失去了生活的鬥志,這就是一種死亡。該走的走了,該留下的留下了,殘存下來的高家哀嚎着,有的為舊時代的終結的害怕;也有為新時代的到來的惶恐。最終高公館散了,可那個時代人再繼續,掙扎着他們的命運,失去的已經是永遠的消逝,活着的仍在掙扎。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5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新書,叫做《海蒂》,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新書,一口氣看完了。

書中的主人公小海蒂的父親是木匠,在幫別人蓋新房的時候,被一根掉下來的房樑砸死了。因此,小海蒂的母親就高燒不退,不久也去世了。小海蒂的姨媽決定把小海蒂送到她爺爺那兒去生活。於是,小海蒂在爺爺家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還認識了許多小羊和小羊倌彼德。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她的姨媽把她送到另一個地方生活,結識了只能坐在輪椅上的克拉拉。可是,沒過多久,小海蒂就得了鄉思病,這家男主人決定把小海蒂送回家。小海蒂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克拉拉,希望克拉拉來自己家。不久,克拉拉來到住在山上的海蒂家,天天和海蒂形影不離,並恢復了健康。克拉拉的家人非常感謝,問海蒂的爺爺有什麼要求。爺爺只是説:“我不在世的時侯,希望你們能幫我照顧海蒂。!看到這裏,我的眼睛紅了,海蒂的爺爺是多麼愛海蒂啊!

從《海蒂》這本書中我懂得了:愛能讓生活更加美好!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6

我最喜歡上語文課了。因為能夠看很多搞笑的故事。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沉香救母》。我看了覺得十分感動。

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的女神,因為嚮往人間完美的生活,被二郎神壓在了華山下。沉香為了拯救母親,上山拜師學藝,每一天跟着師傅習武練功。幾年過去了,沉香15歲了,他他救母心切,吃吃盡了苦頭,感動了仙人,仙人送給他一把神斧。沉香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最後一家團聚。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沉香真是個孝順的孩子,他為了救母親,小小年紀,吃了很多苦,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就應向他一樣,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做個好孩子。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7

《別和自我過不去》一看書名,便有一股想一口氣將這本書看完的想法。於是便用了幾天的時光,好好讀了下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這本書是李可欣寫的,這本書書從88個方面分析人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是某些你所不能或者不願意意識到的人生側面的反應機制。它們囚禁了你,使你感到恐懼。它們實際上是虛假人生的僱傭軍。你所有的信仰、感覺、思想、觀念和恐懼都透過形形色色的行為表現出來。然而,這些普通的行為能夠揭示出最不一般的動機。透過傾聽自我行為的迴音,你就減緩了反應機器的運行,從而幫忙你深刻的理解自我。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為這些事煩惱:我為什麼總是幹蠢事?我為什麼如此偏執多疑?我為什麼這樣容易喪失信心?我為什麼總是懷疑自我的潛力?我為什麼個性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我為什麼在平靜的生活中也感到心力交瘁?

如果你正在因為這樣的行為、習慣和想法的困擾而得不到你理想的生活,那麼我推薦你看看這本書。

一旦你認識並理解了自我人格中的某個方面,你就有潛力擺脱桎梏來看自我了——將“真實的自我”同虛假外表進行比較。正是這種自覺想楔子一樣插入你行為的機制中。一旦發現了真實的自我,罩在你身上的那層虛假的外殼就變得沒有好處了,因為它惟一的目的就是防止你看見自我。

透過審視自我的各個方面,你逐漸除去虛假的外衣。每當一個反應分析曝光後,你就向真實的自我走近了一步,直到清除所有的屏障。當你逐漸感到真實的自我時,罩在外面的殼開始出現裂縫。然後整個外殼消融殆盡,一個無所畏懼、充滿信心的真實自我最終顯現出來。你會開始理解自我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思考或者這樣感受。

對自我行為的全面理解使你到達了心理上的自覺。這也許並不足以將你從機械行動中立刻解脱出來。但是,你不舒適的感覺會在你的生命年齡中加上一個心理鈍齒。即使你沒有自覺地下決心去立刻改變這種行為,但對此類危害性行為的繼續感知會最終導致變化。在任何狀況下,打破行為反應的機械性後,你的生命就會進入一種新的感知水平。儘管你還有同樣的行為反應,但它們已經不再是機械自動的了。你每次要自覺地決定去做出某種具體行為。即使最頑固的習慣行為也能夠在慢慢消解,直到完全消失。當你的生活不再是機械運動的時候,你就開始看到真實的自我,你就開始了真正的生活。

本書中的88個案例就是讓你能夠獲得一種內省潛力——客觀地看待自我。一旦你有了這種潛力,你就能夠停止生活中的各種機械行為。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8

話説得好,“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其意白見。但礙於《水滸》、《三國》等從牙牙學語起就閲讀,再讀已無多大意義。無奈之中,捧起那“石頭”硬啃起來,倒別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幾條真(天真)知拙(笨拙)見,以供茶餘飯後消遣。

首先,我覺得這本書並不只是單單一本愛情小説所能概括。作者為寫此書,寒窗幾十載,對醫藥、園林、建築、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書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彷彿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怪不得至今還有許多紅學家專門研究此寶。此書所現之人情世故,官場是非,在今天都屢見不鮮內涵之深,可真謂看一遍兩遍不少,讀十遍八遍不多。對於我精讀此書是對吾之文學素養起鞏固、提高,以致於昇華之用,大有相見恨晚之情。

其次,這也是一部悲劇,我細讀一些中外文學名著,大凡流傳下來的,幾乎無一例外全是悲劇。從卡西莫多到寶玉,從羊脂球到阿Q,以致於今日泰坦尼克中的傑克和露絲,都是悲劇人物。正義戰勝邪-惡只能在動畫片中存在,沒有哪朝哪代的讚歌流傳下來。特別是中國的《水滸》、《三國》、《紅樓》都遵循着開業艱難後,強勁攀升,接着平穩走勢,最後直線下跌的原則。這又恰與工商管理碩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產品發展規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規律又彷彿與此緊密相連。一種文明當其躍上頂峯就必將走向衰亡。的確,照現在的環境發展,人類終究有個盡頭,難道這是宇宙亙古不變的定理嗎?難道這是繼柏拉圖哲學中“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論之後,又一種新模式。待以後

有時間再細細思考此問題,作箇中國的蘇格拉低。

第三,我以為程偉元、高鶚的續寫不成功。雖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線原則,沒有生搬硬套強加於前文之嫌,但終究是焊接產物。他倆根據原作的暗示,追蹤前80回的情節,完成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悲劇,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運結局,使《紅樓夢》成了一 部完整的書,從而推動了《紅》在社會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可是,後40回寫了寶玉中舉和家業復興,違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寫和情節構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筆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離,近來又有人寫了後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麼樣也只能阿里基斯追烏龜,紅樓夢的後40回將是一個永遠的迷。

第四,也就是《紅樓夢》鮮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鳳這個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來説,她“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目光四射,手腕靈活日理萬機,指揮若定。寧國府秦可卿的喪事,特意邀請她去主持操辦,她一去就看出寧國府的五大弊端,並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頓措施。王熙鳳威重令行,旁若無人,形成“脂粉鬚眉齊卻步,更無一個是能人”的局面。這位王夫人的內侄女爭強好勝、追慕虛榮,具有很強的權勢欲。賈府這位年輕俊俏,素有“鳳辣子”之稱的女當家伶牙俐齒,處處討賈母、王夫人的歡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渾,無所不至。總之,王熙鳳是一個集漂亮、聰明。能幹、貪婪、狠毒於一身的複雜形象。作者還按照生活的邏輯,表現人物,闡發主題的需要,對眾多的輔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個輔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義,而且能體現出多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來。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是這方面的一個範例。劉姥姥的一進大觀園安排在小説的第六回,當時情節尚未充分展開,作者借劉姥姥這一輔助人物,從社會最底層這樣一個視角,來寫賈府的顯赫氣派。通過劉姥姥這樣一個鄉下的窮老婆子的眼睛,寫出了鳳姐的虛驕、矜持。劉姥姥第二次進入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的關係正處在微妙的階段,賈府在表面上正處於繁花似錦的時期。作者將劉姥姥和賈母這樣兩個地位懸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對比。賈母趁此機會極大的滿足了自己的優越感;劉姥姥則為了討得一些封賞,心甘情願的出乖露醜,充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笑料。劉姥姥第三次進大觀園時,賈府大勢已去,劉姥姥救了巧姐。這樣,劉姥姥無意中成了賈府盛極而衰的見證人。

最後,還是説説它的藝術成就,魯迅曾經指出:“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魯迅所謂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以前的小説敍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敍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紅樓夢》沒有把人物寫某種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沒有把人物當作説教的工具。作者以細膩的筆墨展現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和複雜性。《紅樓夢》打破了傳統小説的單線結構。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戀愛、婚姻關係為中心線索,同時展開貴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寫。在緊緊抓住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戀愛、婚姻悲劇的同時,展開廣闊的社會環境描寫,從而寫出了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

其實,關於紅樓夢中可論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我才剛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讀者》第七期的丫鬟問題,還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礙於自己閲歷淺薄,知識貧乏,無奈只得就此擱筆。再不贅述,還恭請學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循循善誘,多多指教,吳達自當感激不盡!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19

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握一卷詩書,添一杯香茗,盤膝而坐,讓暗香盈袖。

我愛讀書,愛那一本本放在書架上可感可觸墨香飄逸的書,愛那一張張似有餘温留有殘香的紙。當朋友們大談各種體育運動後甘暢淋漓的快樂,我辯不過,也不願辯,我只是單愛那靜坐書屋的靈動美妙,我只是單愛那閒走在花香小徑上的一縷暗香。

課餘間,我總愛矮紙斜行閒作草,悄悄翻動一業一面,改動那一語一言。彷彿自己是那側卧草屋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彷彿自己是那充滿怪異夢想的蒲松齡;彷彿自己是那熱血沸騰、心猶澎湃的羅貫中。

初看紅樓夢,看一個朝代大家族的昌繁與到頭滅亡。總不捨看主人公坎坷曲折的命運,便改動一語一句。當一回李時珍,當一回子翼,將最後結局補完,賈家蘭桂齊芳。雅緻幼稚的語句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我亦愛在燈光下陽光下大聲誦讀每一卷歌書。彷彿自己是那斗酒作詩,“高呼安能催眉舉腰示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彷彿自己是那不染塵事的白衣相卿柳永;彷彿自己是那一代詩聖杜甫。

初念《三字經》,總願大聲誦讀,讀多了,便想背。一句一句,磕磕碰碰,一氣之下,我摔書乾脆不背了。

還是幾日後,一回想決定再努力克服它,一背順多了,之後便如行雲流水。

之後當飛快地背出《三字經》,心裏便百感交加,五味猶生。

累了倦了,出去走走,聞聞花香,鞏固知識,心裏自然特別開心。

散步時,我亦會默默輕吟,會像杜甫一樣不能甘眠,輾轉反側。書中有貧有孽,有孝有逆,有喜有憂。我樂於合上書時不禁淚流滿面,我樂於花一個陽光午後去品書,我樂於在書中永不止步地尋找、追求。

如今,回想那讀書一路,總能感到自豪不已。讀書,是蛹化蝶的壯麗和甜美!

願握一卷詩書,添一杯香茗,盤膝而座,暗香縈懷。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0

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百折不撓的居里夫人就會浮此刻我的眼前,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抱怨自己一無是處,“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名言會告誡我。當我志得意滿時,“一杯水的容量”會提醒我,看似滿滿的一杯水還能容納100多個回形針,自己還有許多能量可挖掘;當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會在我耳畔響起;當我流連於書墨暗香,聆聽諄諄教誨,就會彷彿置身於智者雲集中,心靈得以淨化,精神得以弘揚。讀書,讓我對生活更加自信。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1

利用這個寒假我讀了兩本書:《第五項修煉》和《杜拉拉昇職記》,我從書裏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層的東西,卻也足以讓我受益。

先看的是《第五項修煉》,剛開始看着那些環行線路圖和那些專業術語,有些為難,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麼能以連續幾年名列全美暢銷書的排行金榜。慢慢我讀懂了。呵,那感覺真的像作者彼得聖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個國小生樣端坐着,聽着他從內心深處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為我開啟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經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語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還有那些我還是有些不感興趣的圖表,都在給我以啟迪以思考。

我喜歡那個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會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後慢慢加熱,當温度慢慢上升時,青蛙將變得愈來愈虛弱,最後無法動彈。雖然沒有什麼限制它脱離困境,青蛙仍留在那裏直到被煮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青蛙內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境中激烈的變化,而不是針對緩慢漸進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學習看出緩慢漸進的過程,放慢自己認知變化的步調,並特別注意那些細微以及不尋常的變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運。

《第五項修煉》有五項主要的內容: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團隊學習、全局思考。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彼得聖吉博士的觀點是要我們去發展學習型的團隊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中學到自己需要的理論,並把這項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第五項修煉》字字如玉,發人深思,催人覺醒,授人以漁,引人成功......

讀《杜拉拉昇職記》完全是抱着一種輕鬆愉悦的心情,卻也看到了許多許多的東西。這是一本貼近現代生活的書,是對我們現代生活的一個真實寫照。書中的主人公,那個具有時尚名字的杜拉拉,因她身在世界500強之外企職場,執著上進踏實勤奮,用一般人難有的勤奮,再加上不斷學習聰明的大腦,為她自己加薪晉級換來了機會,最終成長為這個大公司的hr經理,併為自己贏來了理想中的愛情。

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奇怪的事實: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敗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人活着就像航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目標在哪裏都不知道,那麼任何風向對他來説都是不順的"。對於剛剛踏出校門的人們,每個人都會懷揣各種各樣的夢想,然而當你真正步入一個公司,處於一個職位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其實現實與自己所想象的情況是不同的,這樣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則會順流而下,然而時間和實踐證明往往後者會走的更遠、更好、更順利,而前者多會在抱怨中生活。因此,當你發現自己不適應當前環境的時候,我覺得其實改變自己比起改變環境更容易一些,也更實用和實際一些。這樣在工作中不論環境如何改變,你都可以應對自如,因為你本身就在改變。而另一方面,對於工作和環境的不斷變化,在你的身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還應具備的就是"思考"。其實在工作中會思考的人要比只會努力的人更輕鬆、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做為一名現代社會的大學生,我們也很快將要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我認為向杜拉拉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她的善於改變勤于思考。

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你若青澀,便還能成長;你若熟透,便將腐爛。只要你還肯學,就能不斷成長。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2

我覺得《波莉安娜》這本書很好看,中間真實地寫出了波莉安娜是怎樣面對自己的困難,怎樣樂觀堅強地面對人生的磨難,並且幫助別人消除內心陰影的成長過程。

波莉安娜雖然才十一歲,卻在一次車禍中受了傷,但是她勇敢地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僅用她爸爸教的“快樂遊戲”,緩解自身的痛苦,還努力開解身邊的人,讓他們改變人生態度,變得更加開朗高興。即使波莉小姐對她那麼不友善,可波莉安娜也能平靜對待,最終通過快樂遊戲讓波莉小姐漸漸成為大家喜歡的人。

自從波莉安娜來到小鎮,整個小鎮都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象約翰-潘-德萊頓這樣的古怪人,都在波莉安娜的影響下,樂觀向上,他從離婚的陰影中走出後,重新贏得了愛,與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讀《波莉安娜》之前,老師跟我講過:這本書改變了所有美國人,讓他們知道遇到困難,怎樣從容地去解決。“波莉安娜”一詞因此在人們心裏具有了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含義”;小主人公的遊戲也被稱做“天使遊戲”。我讀了以後受益非淺,我想用實際行動改變我的生活。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3

卡梅拉迷路以後,又困又餓,在黑夜裏不知不覺的睡着了。突然一個巨大的海浪把她捲上了聖母瑪利亞號大帆船的甲板,差點被船長煮來吃了。卡梅拉不想被吃掉,她急忙對船長説她可以為船長下雞蛋當早餐。卡梅拉終於擺脱了危險。

讀了這段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慌張,也不要害怕,應該機靈點,開動腦筋想辦法擺脱危險。並找機會遠離危險。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4

暑假裏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父與子》大全集這本書是德國偉大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創作,主要人物就是作者和他的兒子,書中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描繪出父親與兒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一個個幽默的小故事,讓我情不自禁地邊看邊笑,愛不釋手。

讀完這本書,讓我深深感受到暖暖的父子情,有一篇描寫的是爸爸哄兒子睡覺,爸爸絞進腦汁想辦法讓兒子睡覺,可是兒就是睡不着,結果爸爸累的睡着了,這時兒子躺倒爸爸身邊也睡了。

還有一篇是描寫爸爸會把夢與現實搞混,爸爸夢見兒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後,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兒子,其實兒子玩的就是普通的羽毛。

這一個個小故事,裏面都藴含了深深的父子情,由此我也想到了愛我的爸爸,體會到爸爸對我的良苦用心,我也愛我的爸爸。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5

讀書,讓我明白了愛的含義。

愛很平凡,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平凡,讓人不由地生出幾分敬意。我們總在尋找感天動地的愛,卻常常忽略了平凡的愛。當我們狼吞虎嚥地吃着家人為我們精心製作的美味的時候,當我們穿着家人為我們洗熨的衣服清爽出門的時候,當我們躺在家人親手整理的清香舒適的牀上酣睡的時候……我們是多麼的幸福!而此刻,親人們也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快樂,所以他們就快樂。這,就是愛,愛就存在這無盡的關懷中。當我們盡力去做一些家務,這也是愛,愛就在我們的感恩中。愛,有物質的,讓被愛者享受生活;愛,也有精神的,讓被愛者心靈熨貼。為了給愛着的人一個驚喜,許多人用貴重的物品,其實對於家人來説愛就是一份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

愛又是那麼偉大。幾十年如一日地為我們洗衣、做飯;寧可自己吃剩菜,也要讓我們吃好的;寧可自己穿舊衣服,也要讓我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也許你會認為這很平凡,但仔細一想你便知道幾十年如一日是多麼地難!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在家裏的窗台上玩耍,不小心墜下了樓。恰好回家的母親看到後像箭一般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他,小孩毫髮無傷,母親卻因此嚴重骨折。那一刻,母親飛奔的速度匪異所思,簡直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是什麼讓母親擁有如此神奇的能力?是愛,是無私、偉大的愛,創造了奇蹟!

也許大部分時候,平凡與偉大會互相矛盾。而在愛中,卻那麼和諧。是愛在創造奇蹟,一個平凡與偉大的奇蹟!

除此之外,書還教會了我自信。因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相信自己,從而展現自己,推銷自己走向成功!既然決定了,就去做,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書也教會了我寬容,我們要把自己的長處最小化,缺點最大化;把別人的長處最大化,缺點最小化。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地完善自己。

同學們,讀書吧!因為生活需要一些感動;心絃,需要愛與智慧的手指來撥動。被打動的心會柔軟起來,品格也就在柔軟的心田裏得以塑造!同學們,讀書吧!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同學們,讀書吧!讓我們一起與書為伴,擁抱明天。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6

“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一這是為班級所有孩子共讀一本書提供的書籍,作為老師的我也理所當然地和孩子們一起閲讀啦!看到這個題目,我就被吸引了,爸爸怎麼能被裝在口袋裏呢,他是有多小,口袋能有多大,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口袋呢?故事的主人是一個國小生,名叫楊歌,還有他那個只有拇指大的爸爸。楊歌的爸爸本來也是個身高一米八、五大三粗的壯漢,但是因為他總是挨楊歌媽媽的罵,每罵一次,身體就變小一點,到了最後,就變得像拇指一樣小了。變小後的爸爸什麼都不能幹,只能呆在楊歌的口袋裏,當他的“教育部長”,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但是,他的爸爸喜歡搞發明,他自從變小後也從不閒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拋出一個“偉大的構想”,比如“聰明飯”、“搖錢樹”什麼的,有發明天賦的他總能夢想成真。不過,這些發明最後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幸運,反而將大家都還得慘兮兮的,讓人心有餘悸。

故事圍繞楊歌爸爸的每一次奇怪的發明而展開,因為他只有拇指那麼大,所以每次發明都要拜託楊歌收集材料,還要幫他瞞着他媽媽,這在楊歌看來可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楊歌每次都是被迫的。

像他發明的魔藥能使家裏的仙人掌能夠走路,雖然惹出了不少麻煩,但是還能幫忙抓小偷,不能不説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家很窮,楊哥也是相貌平平,成績平平。有一次楊歌喝了他爸爸研製的新魔藥,變成了一個天才少年,這讓楊歌很受歡迎。但是到最後楊歌發現這並是真正的自己,他還是想找回那個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讓人深深認識到,生活中並沒有什麼真正的使人變聰明或漂亮的魔藥,也不可能有裝在口袋裏的爸爸,不要心存幻想,要實實在在的生活,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談美書簡讀書心得體會大全 篇27

讀了《藏地密碼》,除了書中唯美的文詞,令我感動的還有主人公卓木強巴那種執着、堅持的精神,在當今社會裏,很難再有這種不為名利錢財而耿耿忠於自己理想的商人了,而他卻為了自己的理想棄億萬家產於不顧,他是多麼富有激情,多麼自信,是一個勇於追求自己理想的年輕人。

追求目標達成的堅定精神,遇到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都是現代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應該具備的品質。也許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遇到這樣的故事,但是,我們卻終其一生都應該去追求,追求自己堅定的夢想,追求卓木強巴這種頑強的精神。

千百年來,西藏一直被一種神聖而又神祕的氛圍所籠罩,接受着全世界範圍內對其懷有嚮往之心的人們的虔誠仰望。即使今天西藏已開放為全球旅遊勝地,成為大眾談資、文化符號,我們依然對她的歷史知之甚少。而《藏地密碼》為我們揭開了西藏神祕的面紗,帶領我們走向西藏,走進那神祕的古代文明,走進那跌宕的佛苯歷史。如果沒有《藏地密碼》這本書,我們也許很少會觸摸到這個神聖地域最不為人知的古老機密。感謝這本史詩般的探險小説,它用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西藏這一千年來最隱祕的故事。

讀了這部還未完結的着作後,更加深了我對西藏,對藏文化的敬仰與好奇。希望有一天我會親自到西藏來看一看、走一走,親自體驗一下西藏雄渾秀麗的自然景觀、高大奇絕的地形地貌、異彩紛呈的人文景觀、色彩繽紛的民俗風情,聽一聽關於西藏神祕的民間傳説,品一品藏族人民香甜的酥油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0pk3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