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黨團相關 >黨委黨建工作 >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

黨的xx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理論成果,這些創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範文一

林佳木

提出的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的強軍目標,體現了新的形勢和任務對軍隊建設的新要求,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與時俱進的最新成果。

國防和軍隊建設新徵程的行動指南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服從服務於這個最高利益。強國夢,對軍隊來説也是強軍夢。強國夢的實現,既依賴經濟實力增強,又依賴國防實力提升。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更趨複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更加艱鉅。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實現中國夢就沒有保障。從政治高度和國家利益全局觀察和思考軍事問題,科學統籌富國和強軍兩大戰略任務,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突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地位。只有落實強軍目標,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國防保證。

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任務的變化,及時提出明確的目標要求,引領我軍建設不斷向前發展。從毛澤東同志領導制定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總方針,到鄧小平同志提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的總目標,到xx同志提出建設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再到xx同志提出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重要思想,都指引我軍不斷取得輝煌成就。提出的強軍目標,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崇高理想,以國家安全環境和軍隊建設現狀為客觀依據,以提高軍隊戰鬥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對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堅持和發展。這一目標闡明瞭強軍興軍的發展方向、戰略重點和基本途徑,是對我軍建設目標的新概括新定位,體現了有效履行我軍使命任務的現實需要,展示了我們黨建設一支強大人民軍隊的決心意志,對於國防和軍隊建設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強軍目標闡明瞭加強軍隊建設的聚焦點和着力點,明確了實現軍隊現代化的戰略佈局和路線圖。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係軍隊的性質、宗旨和本色。三者相互聯繫,密不可分。強軍目標打開了破解軍隊建設發展難題的戰略視野,抓住了我軍建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明確了軍隊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努力方向,為解決我軍建設“兩個差距很大”“兩個能力不夠”的問題提供了方法論指導。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心、獻身強軍實踐,就能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創新發展。

牢記強軍之魂、強軍之要、強軍之基

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充分體現了戰略謀劃、建設標準、發展路徑與價值導向的高度統一。實現強軍目標,必須牢記堅決聽黨指揮的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強軍之基,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80多年來,我軍之所以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經受住各種考驗,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靠黨的堅強領導。新形勢下,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尖鋭複雜,社會思想文化多元多樣,我軍官兵成分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必須把聽黨指揮作為軍隊建設的首要,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部隊的高度集中統一,才能保證一聲令下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不動搖,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動搖,做到永遠忠於黨、忠於社會主義、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當前,最緊要的是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xx權威,確保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xx和主席指揮。

軍隊首先是一個戰鬥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強不強,主要看打仗;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新形勢下,我軍職能使命不斷拓展,但作為戰鬥隊的根本職能始終沒有變,一切活動都要圍繞提高打贏能力來展開。我們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如果有人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軍隊必須能決戰決勝。戰爭形態、作戰樣式、戰鬥力生成模式發生深刻變革,對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強調能打仗、打勝仗,目的在於要求軍隊時刻牢記革命軍人的神聖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堅決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保證。我們要大力強化部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以軍事鬥爭準備為牽引,注重發展新型軍事能力,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不斷提高部隊信息化條件下威懾和實戰能力,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作風優良是我軍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在長期實踐中,我軍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我軍始終保持強大戰鬥力的重要法寶。強調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其要義在於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當前,社會環境日益複雜,能否保持我軍優良作風,面臨許多現實考驗。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韌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更加紮實有效地抓好軍隊作風建設。要旗幟鮮明反對腐敗,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信念不動搖、思想不鬆懈、鬥志不衰退、作風不渙散,永遠保持人民軍隊長期形成的良好形象。

圍繞強軍目標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創新發展

提出的強軍目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我們要堅持用強軍目標統一思想認識、凝聚意志力量、激勵軍心士氣,做到各項建設朝着強軍目標加強,各項改革着眼強軍目標展開,軍事鬥爭各項準備圍繞強軍目標進行,努力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創新發展。

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在行動上。這就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各項建設首位,着力打牢部隊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增進信黨愛黨的思想情感,錘鍊忠誠於黨的政治品格。當前,敵對勢力極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加大對我軍意識形態滲透的力度;我軍所處的社會環境、擔負的使命任務、官兵情況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必須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組織官兵認真學習黨史軍史,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覺,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於黨的可靠的人手中。

能打仗、打勝仗是有效履行我軍職能使命的根本保證,戰鬥力是檢驗部隊一切建設和工作的試金石。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鬥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工作都要向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聚焦。要關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環境的發展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始終保持戰略清醒,做到未雨綢繆。要堅持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相統一,在強軍目標統領下推動部隊建設協調發展、全面進步。要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實踐探索,理清制約部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瓶頸短板和主要癥結,找準強軍目標進入部隊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和着力點,努力在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推動發展上見到實效。要堅持用強軍目標衡量檢驗部隊各項建設和工作成效,切實形成推動強軍目標貫徹落實的制度機制。

作風優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隊,作風鬆散可以搞垮常勝之師。現在,社會環境變化了,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在部隊都會有所表現。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着力糾治官兵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着力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着力構建規範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當前部隊作風建設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有的單位執行不嚴、管理不力,失之於軟、失之於寬。必須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必須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轉作風,領導帶頭最重要,率先垂範最有力。領導和機關的表率作用決定了作風建設的成效。只有言行一致、説到做到,才會有公信力和凝聚力。

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只有國家經濟實力增強了,國防建設才能有更大發展。國防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只有把國防建設搞上去了,經濟建設才能有更加堅強的安全保障。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國家安全與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推動國防實力與經濟實力同步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範文二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基層黨的建設更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不斷加強和創新基層黨的建設,是進一步提高黨的整體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也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輪思想解放活動中,上蓮開發區就是要站在新的起點上,大膽探索,統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新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不斷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創新來源於紮實的功底,創新需要用紮實的基礎工作來做保障,更需要在不斷學習中找準突破口。我們必須提高對學習的認識,通過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切實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擔負起工作職責,為創新黨建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我們有意在提高黨委、支部成員的學習力方面下了功夫,通過以會代訓,日常工作督查、總結交流為大家提供了平台,強化了學習。今年又結合創先爭優、學習型組織建設等活動,由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深入到各村培訓,並由村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學習,在全區範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研究,積極推進黨建工作創新

黨建工作創新,就是要體現出特色,要有精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叫得響,有影響力。

1、要在教育管理上創新。要大膽改變傳統的按單位、按片設立的方式,探索在居住臨近、方便活動、黨員較多的自然莊、兩新企業中設立黨支部;按照從業方式、年齡等劃分設立特色黨支部等;採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方式來靈活設立黨組織,使黨員活動與管理更便利、更容易,進一步激發黨組織的活力。

要堅持有利於黨組織教育管理,有利於黨員發揮作用,有利於黨員參加活動的原則,充分考慮黨員實際,在管理教育上堅持分類指導,避免千篇一律、“一刀切”。

在活動開展的時間上、活動內容上要分層次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黨建活動的豐富性和吸引力;在教育管理上要推行分類管理:對離退休黨員實行“能動式”管理;對外出務工流動黨員要實行“強化式”管理,對在崗黨員實行“雙重式”管理,一方面要強化組織、紀律、制度規範管理,同時也要強化崗位責任制,履行好工作職責。

2、要在實現工作方法上創新。科學的方式方法是實現創新工作的保障。一要創新黨員幹部教育培訓方式,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增強培訓的實效性。要繼續深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進行開放性培訓,可以以鄉鎮黨校為依託進行提高性、技能型培訓;以遠程教育為載體進行普及性培訓,通過培訓,把我們的黨員幹部培養成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引路人、帶動全面進步發展的中堅力量;二要拓寬黨員幹部監督渠道,繼續按照“堅持用好的制度來約束管理黨員幹部”的要求,強化對黨員幹部監督措施,把黨建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對黨員幹部的紀律要求等結合兑現承諾制度的實施,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羣眾監督,營造更有利的工作基礎;三要立足區情、村情,深刻分析當前熱點、難點問題,上情下情、主觀客觀條件,克難攻堅,重點突破。培育和樹立典型,發揮典型示範引導輻射作用,以點帶面,系統推進,統籌解決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3、要實現工作載體上創新。要精心設計創先爭優載體,高水平落實好全年黨建工作任務,通過亮點和特色工作抓出成效,抓出精品。針對目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工作,我們的工作中心就是強化黨員的思想意識,提升黨員的文明素質。圍繞這個中心,創新工作載體就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圍繞全面提高村黨員幹部素質、能力,適應新時期下農村的發展來創新活動載體,建立村黨員幹部經常受教育機制。二是圍繞保持和發揚黨員的先進性創新活動載體。通過不斷深化黨內關愛機制,組織黨員幹部開展分片包乾、結對幫扶,為民辦實事等

黨的創新理論書籍讀後感範文三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此時此刻,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經過九十多年艱苦奮鬥,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我們對黨和人民創造的歷史偉業倍加自豪,對黨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歷史責任倍加清醒。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全黨一定要牢記人民信任和重託,更加奮發有為、兢兢業業地工作,繼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繼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完成時代賦予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

xx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五年,是我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五年。

xx大對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為貫徹xx大精神,中央先後召開七次全會,分別就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制定“xx”規劃、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等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部署。五年來,我們勝利完成“xx”規劃,順利實施“xx”規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四十七點三萬億元。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糧食連年增產。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基礎設施全面加強。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效顯著,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生態文明建設紮實展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面推進。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現代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財税、金融、價格、科技、教育、社會保障、醫藥衞生、事業單位等改革穩步推進。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斷加大,城鄉就業持續擴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條件明顯改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農村扶貧標準大幅提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持續提高。

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政治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基層民主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成績顯著。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壯大。行政體制改革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創作生產更加繁榮,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

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城鄉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加強,軍事鬥爭準備不斷深化,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能力顯著增強,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

港澳台工作進一步加強。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同內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動兩岸關係實現重大轉折,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簽署實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形成兩岸全方位交往格局,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和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加強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推動全球治理機制變革,積極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為改革發展爭取了有利國際環境。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繼續推進,思想理論建設成效明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重要成果,黨的建設改革創新邁出重要步伐。黨內民主進一步擴大。幹部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工作開創新局面。創先爭優活動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深入進行,基層黨組織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

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鉅;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羣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範、誠信缺失現象;一些幹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一步認真加以解決。

過去五年的工作,是xx大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年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十年,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我們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契機,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前進過程中,我們戰勝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踐,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及時提出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開拓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廣闊空間。

二〇〇八年以後,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發展遭遇嚴重困難,我們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積累了有效應對外部經濟風險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經驗。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奪取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和災後恢復重建重大勝利,妥善處置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在十分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黨和人民經受住嚴峻考驗,鞏固和發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增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來,我們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

史性變化。人們公認,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實惠更多的時期。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歷史性成就,靠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正確指引,靠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深厚基礎,靠的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angguan/dangwei/37yr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