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祕書基礎 >

淺談《出師表》的藝術特色

淺談《出師表》的藝術特色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公元233年,蜀大敗於吳,劉備病故。自此,吳魏日漸強盛,蜀國形勢十分嚴峻。公元227年,蜀漢已從街亭慘敗中初步恢復過來,由於通好了吳國,免除了東顧之憂;平定了南方叛亂,“軍資所出,國以富饒”。在後方日益鞏固的情況下,諸葛亮決定出師北上伐魏,臨行前,寫上這個表給後主劉禪,告誡他廣開言路,獎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淺談《出師表》的藝術特色

本文屬朝廷奏章,為上行文。是篇政治色彩很濃的公文,同時也是享有盛譽的文學作品。

感情上情真意摯,發自肺腑。臣子對帝王言事,少不了粉飾虛浮之辭,然本文卻情真意摯,語語出自肺腑,綜觀全文,通篇貫穿着一條濃厚的“報先帝,忠陛下”的感情主線,具體以第六、七段為例,在第六段中,作者先自敍生平,以“布衣”寫明自己的身份;以“躬耕”、“苟全性命”、“不求聞達”表明自己無意於功名的志趣;用一“卑鄙”概述了自己地位的低微。然而,先帝“猥自枉屈”,三顧草廬,“諮臣以當世之事”,如此寬容的氣度,委身以重任,教人如何不感激!更何況,是“敗軍之際”“受任”,“危難之間”“奉命”!歷史選擇了他,他當然會竭忠盡智於先主。及至第七段所敍臨崩託孤,他深感責任之重大,恐“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還要“獎率三軍,北定中原”,為的是報答先帝,效忠後主!

建議直陳事理,條清縷晰。文章開頭指出了形勢的嚴峻: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蜀漢疲敝,形勢這樣危急,但國家仍有希望——“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這樣,作者懇切地提出了三條建議,其一,“誠宜開張聖聽”,目的在於“光先帝遺詔,恢弘志士之氣”,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作者認為必須清除“妄自菲薄”的思想,防止“引喻失義”的做法。其二,賞罰要嚴明,作者認為,無論是對宮中的內臣,還是府中的朝官,都應賞罰分明,以取信於民。其三,“親賢臣,遠小人”,作者對文臣武將瞭如指掌,文中除了極力稱讚他們的品行才幹外,還特別提到先帝對他們的讚譽和賞識,説明他們是值得信任的。但劉禪即位後,“聽信嬖暱小人,或難於進言,或言之不省“(清丘維屏語),這不能不讓諸葛亮憂心,他引用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先漢的“興隆”與後漢的“傾頹”作對比,説明能否親賢遠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興亡。三條建議中肯、充實、清晰。

表達上以議為主,兼及抒情記敍。《出師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議論,但是又不是孤立地“議”,可以這麼説,這個議論是以“報先帝,忠陛下”的抒情主線為載體的。在向劉禪的建議及對他的期望中,行文寓情於議。開篇第一句話,就飽藴了對先帝早逝的痛惜之情;追述先帝對賢臣的“殊遇”,以及他的選賢舉能“以遺陛下”和歎息痛恨桓、靈二帝,對比當朝現實(劉禪輕信讒言,寵幸小人)則處處流露了對先帝的懷念崇敬;在論及後主與作者、宮中近臣的職責時,兩次提到先帝,表達了對後主的希望也流露了作者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思想感情。在追敍自己身世及受命以來“夙夜憂歎”和盡忠盡職之舉時採用的是記敍,也是寓情與敍。

句法上駢散結合,結構上處處照應。漢賦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峯。漢末,散文受詩賦的影響,明顯地向駢儷化方向發展,“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些文字句式整齊,音律和諧,從全篇來看,駢散結合,使文章顯得縝密而不呆板,舒徐而不蕪雜。另外,文章多處照應,文末“諮諏善道,察納雅言”與首段“開張聖聽”相照應;例舉文臣武將與“侍衞之臣”,“忠志之士”相照應;“若無興德之言……以彰其咎”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相照應,通篇結構緊湊,一氣呵成。

總之,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形式來説,《出師表》都是傑出之作。

(作者單位:益陽安化縣委辦公室)

標籤: 淺談 出師表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mishu/gqr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