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林業立縣 產業富民

林業立縣 產業富民

林業立縣 產業富民

林業立縣 產業富民

中共沐川縣委辦公室

沐川縣立足山區優勢,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在實踐中確立了建設中國西部“綠色明珠”的發展目標和“紙電興沐川,開放促發展”的發展思路,堅持林業立縣,產業富民,大力實施“大林業、大產業、大生態”的林業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走“以林促紙、以紙興林、產業互動、協調發展”的林漿紙產業化發展路子,着力推進以永豐公司為龍頭的林漿紙產業化經營,實現了經濟發展、生態改善、富民興縣的目標。

一、實施四大工程,着力打造林業大縣

1985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根據沐川實際,做出了“從綠色崛起,靠興林立縣”的戰略決策,積極實施“85-4”部省聯營造林工程、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工程和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帶動了廣大農户栽竹造林,造林總面積達到95萬畝,全縣森林面積達到14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2.8%。

(一)科學規劃,嚴把造林質量關。按照生態優先、經濟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以竹為主,適地植樹,結合海拔高度和立地條件,將高山區規劃為生態公益林區、中山區規劃為商品經濟林區、低山河谷區規劃為特種經濟林區,科學選擇樹竹品種,精心編制造林作業設計方案。採取“定點育苗,科學壯苗,定向供苗,嚴格檢疫”的辦法,確保種苗質量;抽調林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組按規劃指導農户整地、打窩、栽植,統一規範種植;派出由林業、國土、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人員組成的驗收組,對造林地塊進行實測驗收,保證驗收數據真實準確。

(二)以造為主,保護與管護並重。實施85-4造林工程,5年營造杉木11.6萬畝;實施世界銀行貸款造林工程,6年造林23萬畝,實施世行貸款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5年造林4萬畝;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營造公益林12萬畝;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退耕造林17.2萬畝。在大力推進四大造林工程的同時,切實加強天然林資源保護和已造林竹的管護。劃區保護天然林15.8萬畝,封山育林11.5萬畝,完成森林撫育10.2萬畝。加強森林防火,實現了連續24年無森林火災。

(三)科技興林,提高森林資源質量。積極推廣撐綠雜交竹3號1.5萬畝,楊樹5.5萬畝,巨桉2500畝。建成麻竹、楊樹、慈竹示範片5000畝,注重林區合理佈局,優化了林竹品種結構。加強林竹豐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每年培訓竹農1.5萬人次以上,建立縣、鄉、村、組茨竹豐產示範片4.67萬畝,慈竹畝產提高30%以上。推廣竹蟓防治綜合技術,慈竹上林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大力推廣苦筍、大頭麻竹地膜覆蓋技術,提早出筍期,提高出筍率,增加竹農收入。

(四)興修公路,改善林區交通條件。根據林區分佈,制定了林區路網規劃,利用以工代賑項目工程、世行貸款項目工程和林農投工投勞建設林區公路。通過林權、林地使用權轉讓,引進成都石人公司投資250萬元修建楊村鄉“蓉楊公路”20公里,實施村村通以工代賑項目工程,實行以獎代補,投入資金355萬元,新修和改造林區公路750公里,實施世行貸款項目工程,發放低息貸款76萬元,補助建設林區公路76公里。全縣林區公路里程達到790公里,林區通車率達到76%。

二、推進林漿紙產業化經營,加快建設林業強縣

縣委把推進林漿紙產業化經營作為實施“大林業、大產業、大生態”林業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林業強縣,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措施,以豐富的林竹資源為基礎,着力培育竹業經濟,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了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共融。

(一)培育龍頭企業。沐川始終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實施林漿紙產業化經營的關鍵來抓。支持永豐公司先後投資3.5億元,進行了五期技改擴建,公司規模從一個小型造紙作坊發展成為擁有資產5.7億元,年造紙能力8萬噸的現代化造紙企業。公司產品從單一的包裝紙發展到20多個品種的高檔文化用紙,暢銷全國,分別獲得部優、省名牌產品和行業評比第一名。企業規模和利税名列全省造紙行業前茅,現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輕工協會優秀企業,“aaa”級信等級企業。支持永豐公司投資5.6億元新建10萬噸製漿項目,力爭2005年實現20萬噸製漿造紙生產能力;支持健全造紙廠改擴建;支持沐鑫竹業2.5萬平方米竹壓板生產線建設,林竹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二)建設原料基地。龍頭企業的不斷擴張,原料需求的急劇膨脹,促進了林竹原料基地建設。一是政策啟動。利用退耕還林政策,支持林竹公司在尊重農户意願的基礎上,採用租地造林、合作造林方式建成原料基地6萬畝,與1.5萬户林農簽訂了9萬畝竹材收購合同。租地造林和合作造林農户均享受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在退耕還林政策補助期內,林竹收益由公司和農户按8.5:1.5分成,補助期滿後按4:6分成,既解決了退耕還林政策補助期滿後農民的生存問題,又解決了企業的原料需求,實現了企業與農民的“雙贏”。二是示範帶動。在永福鎮建立了4萬畝縣級林竹示範基地,引進香港凱胤集團凱樂公司、天森公司、石人公司等業主,建設林竹基地6.8萬畝。通過政府、業主、農户不同形式的示範基地建設,帶動了林竹基地發展,全縣6年累計造林36.26萬畝,湧現出栽竹造林專業户千畝以上的6户、50畝以上的700多户,專業户、專業村、專業鄉鎮逐步增多。三是利益驅動。對農户利用荒山造林栽竹的,在享受退耕還林配套政策的同時,政府按每畝獎勵鄉鎮和林農6-15元,及時減免退耕還林農户農業税。四是科技推動。縣林業局利用各鄉鎮林竹協會,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引進雜交竹、麻竹、楊樹、巨桉等速生豐產品種,大大提高了林竹產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僅引進雜交竹,單產就由原來的每畝600公斤左右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收入增加1倍多。

(三)創新運行機制。一是利益分配機制。林竹公司與農户簽訂收購合同,推行訂單竹業,實行保護價收購。公司與農户在原料基地建設中實行股份合作,收益按比例分成,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二是風險保障機制。林竹公司從銷售收入中,提取1%的資金作為風險保障基金,在市場受到衝擊時,補貼林農,保護農民利益;積極鼓勵林農參加財產保險,減少水災、火災、風災等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三是信息服務機制。林竹公司和鄉鎮林竹協會,通過組織種植技術培訓,指導病蟲害防治,推廣優良品種,提供市場信息,成為龍頭企業聯接農户的橋樑與紐帶,實現了千家萬户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對接。

三、林紙產業逐步壯大,三大效益成效顯著

沐川縣立足山區優勢,堅持把林業擺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地位,着力培植林竹資源,積極推進林紙產業化經營,發展生態經濟,走出了一條“林業立縣、產業富民”的新路子,取得了三大效益。先後被列為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全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試點縣、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縣、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科技示範點。

(一)林竹資源迅速富集,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四大工程的實施,加速了沐川林業的發展,使荒山披綠,翠竹成蔭。活立木蓄積量從1985年的70萬立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500萬立方米,立竹蓄積量從1985年的28萬噸增加到2003年的145萬噸。森林覆蓋率從1985年的27%上升到2003年的62.8%。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解決了貧瘠、缺水、陡坡地的水土保持問題,過去頻繁發生的山體滑坡、泥石流、大面積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逐步減少,危害逐年減輕,全縣增加水源涵養能力111.24萬立方米,每年減少水土流失量950萬噸。

(二)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實施林紙產業化經營,推動了造紙業的快速發展,全縣造紙生產能力從1997年的4萬噸增加到10萬噸。2003年,林紙產業產值達到3.95億元,佔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的近三分之一;林紙企業上繳税金2610萬元,佔全縣財政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林農靠出售林竹產品人均收入達到57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永豐紙業、沐鑫竹業、健全造紙廠等一批龍頭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林紙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三)三大產業協調發展,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林紙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農業、運輸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實施林下種草養畜工程,形成林草結合、林畜結合、林藥結合的複合經營模式,拓展了林業產業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林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大量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從1999年的1.6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3.9萬人,農民務工收入增加7000萬元以上。林紙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全縣糧經作物比由1997年的2.5:1調整為2002年的1.6:1,全縣三大產業由1997年的36:28:36調整為2003年的27:36:37,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y66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