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依託資源優勢 打造特色水產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示例

依託資源優勢 打造特色水產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示例

博湖縣因擁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而得縣名。縣轄五鄉兩鎮,駐縣單位有巴州種畜場、農二師25團、27團種馬場、寶浪油田項目開發經理部等,總人口5.66萬人,由漢、蒙、維、回等18個民族組成。全縣總面積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現為164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43.2%。縣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水產、蘆葦、旅遊、石油為主的資源優勢,是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湖內有鯉魚、池沼公魚、草魚、鰱魚、赤鱸等30多個淡水魚類品種,是博湖縣優勢和特色的集中體現。

依託資源優勢 打造特色水產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步伐示例

近年來,博湖縣委、縣人民政府按照“水陸並進”的經濟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以博斯騰湖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加大水產資源開發力度,積極推進水產產業化進程,把作大作強水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重要措施來抓,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認識培育水產支柱產業的重要性

博斯騰湖具有良好、無污染的水域環境和豐富的餌料資源,適合魚類生長繁衍。博斯騰湖水產業經歷着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過程。80年代前利用原始漁業資源;80年代後建立漁政管理體制,實行漁業許可制度,走以法治漁的道路;90年代以後進入漁業捕撈、加工經營新階段;到目前的養殖、捕撈、加工、銷售綜合經營的產業化初級階段。博湖縣水產產業化體系雖已初步形成和建立,但產業鏈條不健全,產、供、銷一條龍運行機制沒有形成,發展機制不健全。博斯騰湖目前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其巨大的資源極不相稱,巨大的資源開發空間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礎條件。

“九五”期間,自治州提出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博湖縣在對博斯騰湖經過多年開發利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1998年,提出了“水陸並進”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強化管理抓水產”的思路,博湖水產業日益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在2001年縣第六次黨代會上,將水產業做為我縣的五大支柱產業提出,並做為當前首要扶持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提出了“湖泊經濟”的發展口號。近幾年,我縣經過對水產資源的不斷深入開發利用,水產綜合效益不斷提高。到2002年,博斯騰湖水產品產量達到4090噸,直接經濟效益達1200餘萬元,比建縣初期增長了一倍多。

二、積極創造水產業發展的優越環境

為進一步挖掘博斯騰湖水產資源潛力,博湖縣委、縣人民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推出水產業發展步伐。一是加強水產養殖開發的組織領導。2001年底成立了主管副縣長為組長的水產養殖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對沿湖灘塗、沼澤地和被淹沒土地進行實地勘察,初步劃出了4萬畝適宜進行水產養殖開發地帶,由縣人民政府統一規劃進行實施。二是積極制定水產發展優惠政策,相繼出台了《博湖縣水產養殖開發帶優惠政策》(博黨辦[2001]142號)、《中共博湖縣委員會、博湖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水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博黨發[2003]7號)、《關於博斯騰湖圍欄養殖管理的實施意見》(博政辦[2003])60號)等一系列文件,採取水產養殖政府每年貼息50萬元,大湖苗種投放資金政府每年保證不少於100萬元,配齊技術推廣服務網絡,以及水、電、税收、水產基地建設和水產市場開發等給予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縣內外水產發展投資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積極建立與水產科研院所的長期合作與技術交流。博斯騰湖水產資源的的開發利用離不開水產科研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我縣在多年的水產合作過程中,與上海水產大學、大連水產學院等水產院所建立了長期的交流合作關係,並多次邀請專家、學者來我縣進行授課和實地考察。同時聘請了本地多年從事水產工作的3名退休高級工程師共同研究開發博斯騰湖水產資源。

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優化水產品種結構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野生、無污染的天然綠色水產品前景廣闊,名、特、優水產品的發展潛力也日益增強。為此,我縣一是在穩定天然捕撈量的同時,採取一年四季活魚上市的方式,保證天然野生魚類的均衡上市。二是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充分利用湖濱水產養殖的自然優勢,大力引進養殖新模式、新技術,引導漁民和農牧民打破常規傳統的養殖方式,精養名特優水產品種,以無公害產品為主,主養赤鱸、雲斑鮰、蝦、蟹、烏鱧等。減少鯉、鯽、鰱、鱅魚等常規魚類養殖。目前沿湖水產養殖户已達70餘户,面積達5000餘畝,其中名特優品種佔到了30%以上。三是通過不斷探索水產開發的新模式,積極引進先進的水產發展理念、經驗和技術,多渠道快速實現名特優水產養殖品種的引進和推廣。經過對博斯騰湖水產資源的多年開發、管理、利用經驗,2003年,經自治區水產專家組論證同意,我縣對博斯騰湖西南小湖區整體承包經營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公開招商,引進了浙江紹興市多年從事水產發展的投資商。通過浙江發展水產業的成功經驗和方式以帶動和發展沿湖的水產發展,儘快扭轉我縣傳統土地為本的發展觀念,真正實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快速推動我縣經濟的發展步伐。目前,我縣已吸引內地3名大户來博湖縣投資開發水產養殖,他們成功精養的蟹、蝦等名特優品種,極大地帶動着我縣農牧民發展水產養殖的信心。這是外來户的加盟,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管理經驗,而且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特別通過西南小湖區整體經營承包的成功運作,使我縣與浙江紹興市越城區成功締結為友好縣區,這將為聯合開發博斯騰湖水產等自然資源,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不斷髮揮水產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我縣在建立水產業龍頭企業之前,一直以捕撈鮮魚,出售凍魚的傳統生產方式緩慢發展,年產量停留在2000—2200噸左右,漁業生產工具原始而單一,經濟社會效益很低。80年代,初步建起了魚製品企業,開始生產商品魚罐頭,但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生產方式,使魚製品產銷量很低,水產漁業效益低下。隨着池沼公魚資源的迅速壯大,1998年在原有的魚罐頭食品廠、水產飼料加工廠、水產供銷中心的基礎上,合併組建了以水產產業化為目標的水產龍頭企業---藍翔水產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抓生產經營的基礎上,不斷實施對企業的技術改造。通過完善設備,建設標準化質量保障體系,積極與國內先進省區市進行橫向技術交流和合作,實現了加工技術的順利嫁接和有效跨越,擁有了自己的水產品牌—“斯騰”,取得良好效益。1999年,藍翔公司生產的水產加工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企業也由原來年產量250噸的魚製品廠發展到年產3000噸的現代綜合水產企業。形成了凍烤系列出口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其中池沼公魚製品在日本市場被評為特a產品。池沼公魚產品出口也填補了新疆魚類產品出口國際市場的一項空白。

為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水平,2002年初,我縣以內引外聯的方式引進遼寧丹東誠豐公司,組建成藍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企業整體產權出讓,使企業進一步適應市場,做強做大。公司擁有罐頭廠、養殖場、烤魚車間、急凍車間,以池沼公魚深加工為主,年生產能力在3000噸左右,產值在1500萬元以上,年出口創匯200—300萬美元。主要產品包括公魚系列和魚製品罐頭食品,其中公魚系列散烤公魚、帶卵氣烤公魚、油炸公魚、水煮公魚、單凍公魚、串烤公魚、鯽魚串、烤麥穗魚、河蝦串等產品出口日本、韓國深受歡迎。目前,在各種水產品的出口的同時,國內各省區都有“斯騰”品牌的產品。2001年公司所產的辣味魚罐頭被國際農業博覽會評為名牌產品,公魚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騰湖”水產品被評為新疆農業名牌產品。公司採用綠色環保加工工藝,開發綠色特色水產食品,已取得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正在積極申報naccp認證。2002年,企業經自治區外經貿廳審批獲得產品直接出口權,實現了為當地直接創匯的能力。藍翔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不斷髮展壯大,在不斷地調整博斯騰湖水產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水產品附加值,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龍頭帶動作用。

五、繼續強化水產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不斷強化提高兩個漁場和一個養殖場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確保苗種供給、捕撈這一基礎性水產經營環節的正常運轉。通過養殖場多年發展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逐步實現了養殖品種向高產、高效、優質的方向發展,目前養殖場已經成為我縣一個重要的優質特色養殖基地。自2001年以來,我縣已完成本地野生名特優品種赤鱸、雲斑鮰的人工繁殖及人工馴養科技攻關,2002年實現人工繁育赤鱸苗100萬尾,雲斑鮰20萬尾。2002年,成功完成了南美白對蝦、雲斑鮰、赤鱸、翹嘴紅舶、加洲鱸、螃蟹、湖藕等7個項目的科技攻關,為今後大面積規模化養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開發建設博斯騰湖水產苗種早繁基地。該工程已於2003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年底竣工。早繁基地主要是利用博斯騰湖特色優良魚類品種及國內外名特優品種建設年產早繁良種魚(蝦)苗1—2億尾,培育大規格優良魚類品種100噸,供應本縣養殖開發帶、大小湖資源增殖及南北疆市場所需的優良品種,示範養殖部分名、特、優商品魚的綜合良種生產基地。基地的建成,將為博斯騰湖乃至新疆的漁業發展起到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時開工建設的博斯騰湖水生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也將於今年完工,該中心將集科研、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生產以及保護動物經營於一體,3—6年可實現博斯騰湖流域水生野生動物放流及魚類生物學、人工繁殖、魚苗魚種培育、飼料、魚病防治的關鍵技術,極大地改善博斯騰湖流域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

三是加大水產品牌宣傳促銷力度。轉變觀念,樹立品牌意識和原產地保護意識,積極申報博斯騰湖野生魚類綠色水產品認證。建立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示範基地,申報無公害水產品認證。加大“博斯騰湖牌”、“斯騰牌”、“西海牌”商標宣傳促銷力度,不斷擴大博湖水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佔有率。今年採取了設立博湖魚銷售專營網點,縣財政補貼網點建設經費10萬元的方式,建立建全營銷網絡,保證常年供應博湖鮮活魚、凍品魚和軟包裝半成品魚,通過產品均衡上市,樹立博湖魚的品牌,把博湖綠色水產品更好地推向了市場。

六、做好技術推廣和服務

良好的水產技術服務是發展水產養殖必不可少的條件。針對我縣水產養殖起步晚,農牧民發展水產養殖顧慮較多等因素,我縣在積極扶持鼓勵和大户帶動的情況下,在水產養殖開發工作的重點鄉、鎮配備水產專業技術人員任職或掛職。基本上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網絡體系,使每一個養殖村都產生了1—2名養殖技術骨幹。同時漁業科技人員每年到鄉、鎮舉辦3至4期養殖技術培訓班,年底統一舉辦養殖技術研討會,促進農民養殖技術提高。通過加強漁業科技部門和養殖户的結合,參與或帶領養殖户舉辦水產專業協會等服務組織,在農牧民養殖户中推廣應用漁業科技部門及時總結制定重點養殖品種的規範化養殖技術,定期向養殖户提供技術資料和市場信息資料,更好地促進生產和銷售。

七、積極推進水產資源整體開發經營步伐,加快水產產業化體系建設

按照整體整合博斯騰湖水產資源目標,大力實施水產產業化經營戰略,根據目前湖區水產漁業資源由我縣統管的經營管理現狀,加快資源整合和生產經營優化組合步伐。充分利用博斯騰湖資源優勢,實現博斯騰湖資源的增值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水產產業化體系建設,實現博斯騰湖水產資源的產業化整體經營目標。通過主攻大湖增值與保護,發展湖濱、湖灣養殖,提高大湖產出能力,規範小湖生產經營,搞活流通加工,樹立品牌形象,強化以法治漁,以科技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做大做強水產業,帶動農牧民增收。

到2005年,實現水產業(含蘆葦業)佔農業總產值由目前的13%提高到18%;到2010年,實現水產業(含蘆葦業)總產值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25%。通過整合實現全博斯騰湖水產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整體經營,實現水產業的飛躍發展,力爭把我縣建成疆內乃至西北最大的集水產苗種繁育、水產品加工、生產、批發、銷售為一體的水產基地,把水產業做成博湖縣名副其實的第一支柱產業,為推動博湖乃至巴州的經濟作出積極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en4p6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