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縣畜牧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縣畜牧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我國加入wto,給畜牧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何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擴大畜牧業生產規模,提高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在畜產品生產製度和質量管理體制上與國際接軌,實現畜牧業的二次創業?帶着這一問題,我對全縣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

**縣畜牧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一、**縣畜牧業生產狀況

近年來,**縣始終把發展畜牧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緊緊圍繞市場變化,通過政策驅動,龍頭帶動,科技推動,市場拉動,大力發展牛、羊、豬、雞四大支柱產業,全縣畜牧業生產呈現出穩中有增的趨勢。肉、蛋產量年遞增率超過10%,人均佔有量逐漸提高,人民膳食結構和營養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畜牧業總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穩步上升。全縣從事畜牧業生產的勞動力約有7萬人,畜牧業收入佔農民純收入的30%左右,畜牧業已經從農村家庭副業一躍成為農業中最有活力的支柱產業,成為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門路之一。2003年,全縣大牲畜存欄22萬頭,出欄9.5萬頭;豬存欄50萬頭,出欄65萬頭;羊存欄38萬隻,出欄50萬隻;雞存欄362萬隻,出欄410萬隻,肉類總產7.6萬噸,蛋類總產2萬噸,畜牧業總產值9.5億元。

在畜牧業生產上,呈現出了以下特點:一是飼養量大。全縣25.3萬户農民,牛、豬、羊年出存欄達198萬頭,户均7.8頭;雞年出存欄量730萬隻,户均29只。二是區域性強。全縣初步形成了特色不同的四大養殖區,即以太清、城郊、觀堂、王皮溜等鄉鎮為主的養牛區域;以棗集、賈灘、穆店等鄉鎮為主的養羊區域;以鄭集、高集、城郊、唐集等鄉鎮為主的養豬區域;以馬鋪、張店、城郊、任集等鄉鎮為主的養禽區域。三是地方特色突出。在畜牧業生產上,突出地方特色,依託皮革加工、肉食加工、尾毛加工、飼料加工等畜牧相關企業,拉長了畜牧業生產鏈條,帶動了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形成了以牛、豬、羊、雞四大產業為主,其它養殖競相發展的特色格局。四是規模養殖發展迅速。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規模養殖發展迅速,目前,全縣共有規模較大的養牛專業户45户,養豬專業户146户,養雞專業户194户,養羊專業户34户,湧現出了像棗集養波爾山羊、渦北五門養豬、馬鋪三路口養雞等養殖小區和專業村,畜禽飼養量逐年遞增。五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學飼養等技術已在畜牧生產中廣泛應用,縮短了飼養週期,降低了飼養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特別是對畜產品的精深加工,進一步使其轉化增值,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六是對農民增收作用增強。一部分“能人”已經靠發展養殖致了富,過上了小康生活。養殖業已從家庭副業逐步發展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在農民增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2002年,我縣農村人均畜牧業收入達600元。

二、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縣畜牧業的發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發展環境不夠寬鬆。一是部分鄉鎮領導重視不夠,多數鄉鎮沒有出台相應的優惠措施,有的即使制定了一些優惠措施,也流於形式,沒有真正去很好地落實;二是資金缺乏,政府和金融部門不能及時對困難户進行扶持,總愛“結富親”,出現了“有錢的不願幹,想幹的沒有錢”的現象;三是治安條件差,牲畜被盜現象時有發生,農民缺乏安全感。2、產業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縣的畜牧養殖業仍是以農村散養為主,規模化養殖比重偏低,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飼養管理體制,飼養、管理、防疫、治療水平低,對防疫工作重視不夠,疫病時有發生,挫傷了農民養殖的積極性,給畜牧業發展帶來隱患。產業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對畜禽產品的進一步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不長,多限於自產自銷,抗風險能力差。3、畜產品質量不過硬。多數養殖户仍採用傳統的飼養方式,難以適應市場要求。個別養殖户濫用違禁藥物或飼料添加劑(如“瘦肉精”等),也不堅持休藥期制度,難以避免藥物殘留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超標,嚴重影響畜禽產品的質量。對此,**縣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收購時常不注意查驗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免疫標識、消毒等證明,對貨源質量把關不嚴。4、防治體系不完善。由於機構改革,21個鄉鎮獸醫服務站均交給鄉鎮政府管理,防疫經費不到位,防疫網絡不健全,不能及時對大的疫病和畜產品質量監測預報,一些重大疫病,如口蹄疫、新城疫、豬瘟等還時有發生。2004年1月5日我國所有疫病將向全世界解密,全縣一旦出現疫情,疫區畜產品將會限制外調,甚至被銷燬,這將是**縣畜牧業發展的重大隱患。5、畜牧執法力度不夠。對畜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的管理沒有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的標準執行,一些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非法銷售假種畜禽,假冒偽劣獸藥飼料、添加劑,病死病害畜禽肉,嚴重擾亂了畜牧業經營市場。

三、關於**縣畜牧業發展的思考

在畜牧業發展上,**縣具有明顯的現實優勢和潛在優勢。一是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縣氣候及土壤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小麥、大豆、玉米、紅芋、花生、油菜等作物,年可產農作物秸稈63萬噸,可提供飼料糧30萬噸,飼養資源充足,有利於畜禽的生長,很多畜種都能適應這裏的氣候。二是龍頭帶動作用比較明顯。**縣有以鞋城皮革集團為龍頭的皮製品加工業,以四通食業公司為龍頭的生豬屠宰加工業,以張店刷料公司為龍頭的尾毛加工業,以及試量狗肉、孔集滷雞、中原牛肉等畜產品加工特色項目,都可以拉動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縣的四通食業、糧食局萬頭豬場兩家企業已初步通過河南省無公害體系認證。另外,**縣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多,又實施過世界銀行貸款肉牛發展項目、國家秸稈養牛示範縣項目、省生豬基地縣建設項目等,發展養殖有成功的經驗。三是人力資源充足。21個農業鄉鎮都設有基層畜牧獸醫服務站,從業人員380名,其中高級畜牧獸醫師3名,有中級職稱者40名,涉及畜牧、獸醫、飼料、衞檢、養殖、加工、市場營銷等十幾個專業的人員,可為發展畜牧業從規劃、選種、生產、品種改良、疫病監測防治、飼料搭配、產品加工、質量鑑定、銷售等多方面提供一條龍的網絡服務。

如何發揮這一優勢,做強做大畜牧產業?在以後的發展中,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優化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發展氛圍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基礎。應注重從輿論、政策、執法、資金等方面,加大對畜牧業的支持和保護,為其提供全方位服務,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2、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強服務功能

一是完善品種改良體系。不斷增加品種改良網點,加大品種改良服務力度,進一步優化畜禽品種結構,提高良種覆蓋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體系。建立健全規範的防疫服務網絡,積極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務形式和運行機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發生和流行。三是完善信息服務網絡體系。以市畜牧局畜牧服務網為依託,開闢國內外信息網絡的通道和窗口,建立**縣畜牧信息網絡平台,及時反饋縣內、外市場信息,逐步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四是完善購銷體系。積極組建專業養殖協會和經紀人隊伍,在供種和銷售上為養殖户提供便利。五是完善科技服務體系。狠抓畜牧技術培訓,採取科技下鄉、專家講座、現場指導和辦班培訓等形式,加強同農業科技部門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進畜牧業科技水平的提高。

3、突出龍頭建設,提高產業化水平

按照上聯市場、下聯千家萬户的要求,不斷強化龍頭組織建設,積極發揮龍頭組織的橋樑紐帶和輻射作用,促進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一是在發展方向上,把重點放在培植壯大已有的鞋城皮革、四通食業、尾毛加工等加工型和流通型企業上來,提高企業帶動發展能力。二是在發展方式上,重點抓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使孔集燒雞、試量狗肉、中原牛肉等特色加工向規模化、工業化方向發展,提高產品檔次和競爭力。三是在經營機制上,強化龍頭組織和農户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公司+基地+農户”、“市場+飼養場+農户”等經營模式,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四是在發展途徑上,擴大招商引資範圍,多渠道融資,充分利用外資建龍頭。

4、突出標準化生產,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要把標準化生產作為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拓寬銷售渠道、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畜牧業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二是積極開展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證工作。對全縣畜牧企業的生產管理不斷進行規範,保證其產品達到無公害要求。在此基礎上,積極幫助企業進行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證。三是積極開展畜產品市場準入。針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實行市場準入制的問題,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幫助養殖場取得市場準入資格。對進入市場的種畜、飼料、獸藥、疫苗等要加強管理,防止不合格產品進入銷售領域。

5、發展牧草種植,優化產業結構

牧草種植可以推動種植業由二元結構向三元結構轉變,增加土地產出率、利用率;促進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發展,優化畜牧業內部結構,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畜產品品質。一是宣傳發動。大力推廣唐河、新野兩縣種草養畜的經驗,廣泛宣傳種草養畜的意義和效益,提高羣眾種草養畜的積極性。二是搞好服務。舉辦專題培訓班,對鄉鎮基層幹部和種養大户進行集中培訓;畜牧部門組織技術人員巡迴到鄉鎮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舉辦牧草種子購銷洽談會,國內知名草種子公司與種養大户簽訂合同,確保草種質量和售後服務;鄉鎮政府和村組負責協調種草的土地,幫助羣眾解決連片種植的問題。三是種養結合。種草一定要與養畜相結合,因地制宜,因畜發展,以養畜帶種草,以種草促養畜,走農林牧一體化開發的生態型養殖模式,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四是狠抓秸稈開發利用。圍繞養牛和養羊小區、養殖場,推廣秸稈青貯氨化等先進技術,提高秸稈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

6、突出規模飼養,大力發展訂單畜牧業

一是立足實際,建立養殖基地。按照“小羣體、大規模、高科技、高效益”的要求,大中小場一齊上,以場户帶羣體,以羣體促規模,不斷擴充飼養總量。二是加強規模飼養場建設。堅持發展民營畜牧企業,支持、鼓勵農户採取獨資、合資等方式建設飼養場,建議各鄉鎮每年新上3—5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飼養場,不斷增加規模飼養的比重和份額。三是加快小區建設。改變過去分散飼養的模式,興建各類養殖小區,壯大養殖規模,形成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格局,提高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養殖小區全部達到“四統一、四配套”,即統一規劃、統一模式、統一品種、統一服務,環保、生態、市場、公益設施四配套。四是培育龍頭,抓好訂單。因地制宜、依託優勢,從縣域畜牧業資源優化配置、輻射帶動作用發揮的角度,以鞋城集團為龍頭髮展肉牛飼養,以四通食業為龍頭髮展生豬生產,以棗集養羊公司為龍頭髮展波爾山羊、槐山羊的飼養。發揮企業與協會的作用,拓寬市場,在與京、津、滬、深產銷聯建的基礎上,進一步開通與中南、華東等地區大中城市的直銷渠道,取得市場準入資格。

標籤: 畜牧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d3j3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