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規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規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內部各層次、各環節整體科學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機體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組成的系統。下面小編與大家分享規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歡迎閲讀。

規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規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的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或一定的規格。制度是整個社會的遊戲規則,更規範的講,它們是為人們的相互關係而人為設定的一些制約。規章制度的主要包括:勞動合同管理、工資管理、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工時休假、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

實行制度化管理的好處是什麼?所謂制度化管理是指單位治理中強調依法治理,法制規章健全,在管理中到處都有規章制度約束,因此必須管理制度完善,並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單位的制度化管理這種模式的最大好處有這樣幾點:

一是可將優秀人員的智慧轉化成為單位眾多職員遵守的具體經營管理行為,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的行為體系;

二是能夠發揮單位的整體優勢,使單位內外能夠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由於單位中的員工能力及特點的差異,使單位生產經營管理產生波動;

三是為單位員工能力的發揮制定了一個公平的平台,不會因為遊戲規則的不同、評分標準的不同,對員工努力的評定產生大的誤差;四是有利於員工更好的瞭解單位,能夠更好的規範單位的工作流程,讓員工能夠在其中找對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順暢;五是有力於單位員工的培訓,有利於單位員工的自我發展,單位員工由於有統一的標準可供參考,可以自己明瞭自己工作需要達到的標準,能夠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的度量,自己可以發現差距,有自我培訓發展的動力和標準。

一個國家的管理靠法制,一個單位的管理靠制度,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但是在一個單位要真正實現制度化管理,抓好隊伍建設,實現各項工作的突破,是要有一定的開創力。就如何實施好制度化管理。

1、要想實現制度化管理,必須從領導班子抓起。俗話説“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所以説,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從領導抓起,從領導班子的制度化抓起,也就是説一個單位的制度化管理,必須從領導集體的制度建設開始。

2、要想實現制度化管理,必須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制度是規則,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因此制度首先要讓大家瞭解和認可,否則,就是一紙空文。有的單位制度制定的不少,可是單位成員卻説不清楚,甚至有的制度制定時考慮不周全,在實踐中無法執行。

3、要實現制度化管理,必須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在一個單位,只有科學合理,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還不夠,還必須建立與這配套的相應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檢驗規章制度落實情況、評價規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於操作的方法。

4、要實現制度化管理,必須不能放鬆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曾經説過:“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實行嚴格的規章制度後,必然會有部分成員感到不適應,甚至牢騷滿腹,這就需要我們有實事求是行之有效,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做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堅持制度的標準不變,消除他們的疑慮,化解他們的不滿。

同時我們也應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使單位上下所有成員都把思想政治工作當作一種必須遵守執行的制度,使他們在工作之餘能得到必要的心理慰籍,出現困難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他們就會感到無時不在的關懷,而自覺工作和執行各種規章制度,由些可見,始終堅持政治工作領先,思想工作領先的原則,是實現制度化管理的一個重要的保證。

【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制度是一種行為規範。黨的制度就是把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體現在黨的領導工作中和黨的生活中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和概括,上升為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共同遵守的黨內規章、條例、規則的總稱。加強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必須注重抓好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的鮮明特點,它對黨的建設包括支部建設,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鄧小平在題為<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改革>的重要講話中,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他説:“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

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不是説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説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係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鄧小平這一振奮人心的論述表達了他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新思路。

一、對過去建黨方式的反思

注重從思想上建黨,是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黨的建設的行之有效的好經驗。黨用思想建設的一系列措施,糾正了黨內的錯誤的思想作風,保證了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使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重任。這一經驗的理論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的豐富和發展。應當看到,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強調思想建設而沒有把制度建設擺在應有的地位,是有其客觀原因的。

因為那時黨的建設主要是在戰爭環境和農村根據地進行。由於兵荒馬亂,黨不可能建立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黨本身又處在被敵人圍剿、屠殺的險惡環境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搞好自身建設的內在動力。這種在單一的革命任務和巨大的外在壓力下形成的強大動力,使得黨主要通過思想建設,並輔之以一些簡單的制度來解決黨內的各種問題,這種做法取得很大成功。

但是,黨在執政以後,由於黨的地位、任務、環境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使黨內出現了脱離實際、脱離羣眾的主觀主義、腐化墮落等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單純靠思想建設去解決執政黨面臨的新問題,就表現出一定的侷限性。

而我們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只看到了整個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制度是好的,忽視了具體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的缺陷帶來的問題,因而在實踐上,依然沿用戰爭年代單純強化思想教育,注意作風整頓和主要靠政治運動治黨的路子。這種“運動整黨”的方式,雖然能在短期內發揮一定作用,但由於沒有抓準病根,始終不能正確解決問題,最終還是以整個國家的動亂為代價。

正如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總結的:“歷史經驗證明,用大搞羣眾運動的辦法,而不是用透徹説理、從容討論的辦法,去解決羣眾性的思想教育問題,而不是用紮紮實實、穩步前進的辦法,去解決現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問題,從來都是不成功的。因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解決羣眾思想問題和具體的組織制度、工作制度問題,同革命時期對xx分子的打擊和對反動制度的破壞,本來是原則上根本不同的兩回事。”“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

二、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的錯誤,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深重的災難。在這場十年之久的災難中,整個中國陷入混亂,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大批幹部遭到批判,被趕入“牛棚”或關進了監獄,黨的形象和威望受到嚴重損害。

對於這些問題,鄧小平做出了馬克思主義的回答。他認為,“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當然是黨在工作指導上的失誤,這種失誤是由毛澤東造成的,“毛澤東同志要負主要責任”。但是“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和發展,有着更深層次的根源,這就是在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上存在着一些嚴重缺陷。對此,鄧小平做了精闢的論述。1980年,鄧小平在主持<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起草工作時提出:“過去有些問題的責任要由集體承擔一些,當然,毛澤東同志要負主要責任。

我們説,制度是決定因素,那個時候的制度就是那樣。”他還説:“單單講毛澤東同志本人的錯誤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一個制度問題。毛澤東同志説了許多好話,但因為過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稍後不久,在同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的著名談話中,鄧小平在回答“如何避免類似‘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錯誤?”的提問時説,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

他説:“我們過去的一些制度,實際上受了封建主義的影響,包括個人迷信、家長制或家長作風,甚至包括幹部職務終身制。我們現在正在研究避免重複這種現象,準備從改革制度着手。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現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文化大革命”使我們黨和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經受了嚴峻的鍛鍊和考驗,從錯誤和挫折中認識了黨和國家建設的規律和途徑。鄧小平的論述為後來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走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設新路子”奠定了基礎。

三、制度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作用

在黨的建設包括支部建設中,之所以強調製度建設的重要性,我們還可以從制度本身的特徵去加深理解。首先,判別是非,制度具有明確的規範作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加了黨的建設的難度,使一些違背民主集中制的錯誤行為多樣化、複雜化,這就需要有判明是非的尺度。有了制度就有了明確、具體的標尺。有了這樣的標尺,既便於衡量,也便於檢查監督,有利於防止和及時糾正各種形式的不正之風。

另外,有了這樣明確的標尺,也有利於劃清不正之風和改革中一些不當措施的界限,保護廣大黨員羣眾投身改革的積極性。因為制度本身就是一種規範,黨的制度在調整黨內生活和黨內關係時,對有關的職責、權限、權利、義務、程序等,或是作質的界定,或是作量的界定,對於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怎樣去做,規定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瞭然。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些人在改革中鑽空子。

第二,糾正錯誤,制度具有強制作用。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糾正當前“民主不夠,集中也不夠”的錯誤,必須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幹部對貫徹民主集中制自覺性和堅定性的認識。然而,思想教育不是萬能的。一方面,思想教育的成果需要用制度建設來鞏固;另一方面,人們思想覺悟的提高需要有一個過程,並非所有的黨員都有高度的自覺性。在許多情況下,單靠思想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強制作用。制度一經頒佈,對每個黨員、黨的幹部都產生強制性、約束力,並有一定的機構保證其實行。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違反制度搞不正之風,就會受到批評,情節嚴重的,還會受到紀律的制裁。這種強制作用是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第三,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制度具有保障作用。制度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從制度制定之後到其修改之前,始終保持其應有的效力,它不會因領導者的更迭而廢止,也不會因領導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在黨的建設中可長期發揮作用。將黨的優良作風包括民主作風用條文的形式保存下來,流傳下去,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正如江*民同志所説,我們黨在七十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建黨經驗,有着優良的傳統和作風,如何發揚光大,如何持之以恆,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使之制度化,建立一整套科學嚴密的組織制度。黨的隊伍是不斷更新的,有了健全的科學的制度,就能夠保障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優良作風不斷繼承發展,代代相傳。

正因為制度建設在黨的建設中顯示出的獨到的特點和長處,基層黨支部一定要下大氣力,把支部的各項制度建設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37z9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