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條據 >辦法 >

海口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管理辦法

海口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管理辦法

氣象災害時常危害着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隨着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迅猛發展,氣象災害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氣象災害的防禦顯得越來越重要。下文是海口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管理辦法,歡迎閲讀!

海口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管理辦法
海口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管理辦法全文

第一條 為推進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我市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海南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通知》《海口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海口市氣象災害防禦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是對鄉鎮、街道、氣象災害防禦重點單位等的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和組織體系進行評定,促進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落實,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分發、應用能力和氣象災害監測、報告、應對能力,從而確保重大氣象災害發生時能夠有效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第三條 市氣象部門負責全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市氣象災害防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評定監督工作。

市氣象部門應會同市應急辦組建認證專家評估組,開展全市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具體工作。

第四條 市氣象部門應當根據我市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準備情況,對各街(鎮)和大中型企業、中國小校、醫院、車站、賓館、酒店等氣象災害防禦重點單位和重要公共場所是否具備氣象災害應急準備條件進行評定。

第五條 市氣象部門對街(鎮)、重點防禦單位和重要公共場所開展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應當着重評定以下內容:

(一)街(鎮)有滿足“五有”標準(有固定場所、有氣象信息員、有裝備、有管理制度、有長效機制)的氣象工作站。重點防禦單位和重要公共場所建有氣象災害警報點,在災害性天氣和氣象災害影響期間有可以24小時值班且通信暢通的工作場所。

(二)有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分管領導和至少1名氣象信息員,負責氣象災害防禦工作。街(鎮)能及時收集上報氣象災情信息,必要時,積極協助市氣象部門工作人員開展氣象災情現場調查。

(三)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每年組織演練不少於1次。有安全的避難場所,並在醒目位置懸掛“氣象災害應急避險安置點”標誌,在重大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可安全安置轉移人員。

(四)有渠道或設備能夠接收市氣象部門發送的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如預警電子顯示屏、氣象網站、手機短信、電話、傳真等,並能保持設備正常運轉和通信暢通。

(五)有及時傳播分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渠道和設施,如預警電子顯示屏、氣象警報器、廣播、網絡等。

(六)積極配合氣象部門開展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活動。

第六條 市氣象部門應會同市應急辦組建認證專家評估組,制定工作計劃,逐步完成全市街(鎮)和重點防禦單位、重要公共場所的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工作。

專家評估組通過派出不少於2名專家,對街(鎮)和重點防禦單位、重要公共場所採取聽取彙報、查閲資料、實地察看等方式進行現場調查考核,並按照《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得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滿分100分)且通過市氣象局和市應急辦複核合格的單位,將評定為氣象災害應急準備工作達標單位。凡通過評定達標的單位,由市氣象局和市應急辦聯合頒發合格證書和標誌。

第七條 市氣象部門對達標的單位每三年進行一次複審。複審不合格或不重新申請評定的,將取消達標單位資格,收回合格證書和標誌。達標的單位也可自行在合格證書有效期滿前六個月內,主動向市氣象部門申請複審。

第八條 通過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評定的單位,在氣象災害應急和防禦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資金安排,給予優先考慮。

第九條 本辦法由市氣象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影響中國的主要氣象災害

乾旱

是在足夠長的時期內,降水量嚴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發而水分虧損,河川流量減少,破壞了正常的作物生長和人類活動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結果造成農作物、果樹減產,人民、牲畜飲水困難,及工業用水缺乏等災害。乾旱是影響中國農業最為嚴重的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據統計,中國農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積達3億多畝,成災面積達1.2億畝,每年因旱減產平均達100億-—50億公斤,每年由於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xx億元。目前,中國420多個城市存在乾旱缺水問題,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個。全國每年因城市缺水影響產值達20xx億至3000億元。

暴雨

是短時內或連續的一次強降水過程,在地勢低窪、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災害;暴雨甚至會引起山洪暴發、江河氾濫、堤壩決口給人民和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中國氣象部門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長江流域是暴雨、洪澇災害的多發地區,其中兩湖盆地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受災尤為頻繁。1983、1988、1991、1998和1999年等都發生過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在熱帶海洋大氣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氣壓低的強烈渦旋的統稱。造成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是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近年來,因其造成的損失年平均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像20xx年在浙江登陸的“雲娜”,一次造成的損失就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風雹

風雹災害是指在對流性天氣控制下,積雨雲中凝結生成的冰塊從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災害。冰雹常常砸毀大片農作物、果園,損壞建築物,威脅人類安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通常發生在夏、秋季節裏。中國風雹災害發生的地域很廣,據統計,農業因風雹受災面積的重災年達9900多萬畝(1993年),輕災年也有5600多萬畝(1994年)。

低温冷凍

低温冷凍災害主要是冷空氣及寒潮侵入造成的連續多日氣温下降,致使作物損傷及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嚴重凍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凍害死苗毀種面積達20%以上。1977年10月25~29日強寒潮使內蒙古、新疆積雪深0.5米,草場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雪災

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範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危害有: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訊、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人民生產、生活影響巨大。20xx年12月山東威海、煙台遭遇40年來最大暴風雪,此次暴風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3.7143億元。

回顧中國歷史上出現的比較嚴重的氣象災害,乾旱、暴雨洪澇以及熱帶氣旋導致的颱風是中國最為常見、危害程度最為嚴重的災害種類。在氣象災害中,乾旱也是中國影響面最大、最為嚴重的災害。旱災的特點是範圍廣、時間長、影響遠。因此,旱災也是中國氣象災害中損失最為嚴重的一類災害。在中國,暴雨洪澇災害是僅次於旱災的氣象災害。此外,雷擊、沙塵暴、霜凍、冰雹、霧災等在中國也是經常發生的危害較大的氣象災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tiaoju/banfa/jmq9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