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通用19篇)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通用19篇)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關於文言實詞和寫作手法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是學生們能夠質疑,能夠思考,並能夠在思考中有所收穫,實在是一件可與而不可求的幸事!或許這就是我們追求的課堂生成吧?!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通用19篇)

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注意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字詞解釋和文義疏通讓學生在預習中對照課後註解完成,有疑難小組交流解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2

《湖心亭看雪》的教學目標中我把重點定在:通過想象,感受雪後西湖凝靜蒼茫的意境之美,學習白描手法的運用。就是希望培養學生的文學感悟力,去品析雪後西湖的空靈靜謐之美。並在預習導案中設計了三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

在課堂上學生也能品析出雪後西湖的蒼茫、寂靜之美,但因課堂前半部分學生對字詞疏通方面質疑太多,使得課堂前鬆後緊,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賞析,來品讀,讓教學重點沒有凸顯出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掌控,突出課堂的教學重點,體現學生主體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個設計體現了四有:有目標,有自學,有討論,有讀寫;其次,三語(導語、過度語、結語)在備課的時候在考慮到了;同時整個環節基本符合:自學釋疑、整體趕製;訓練操作、合作探究;反饋矯正,讀寫鞏固;延伸遷移,聯繫實際。以上這些在上課時都體現到了,而且,在合作探究質疑環節,由於學生質疑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我又適當加入了一個討論,自己感覺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當然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在最後的結語處只強調了學生要選擇自己的痴事去追求,卻沒有強調追求的前提是痴事的正確性。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3

本堂課主抓關鍵詞“痴”,以朗讀貫穿課堂,同時引用史料,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

導入部分以一副“雪景圖”為例,引發學生對雪的感悟,説到對古詩的記憶,大家都很自然的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它以其清遠的意境、孤高的情懷讓世人讚歎,從而引出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關於雪的文章——《湖心亭看雪》。

帶着“舟子是如何評價張岱的”?這個問題聽完視頻朗讀,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關鍵句子“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緊接着又用一個問題“用一個字概括呢”抓住了本課的核心詞語——“痴”。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痴”是痴呆、傻子的意思,張岱肯定是不會作此解釋的,從而就激發了學生一探究竟。

接着一讀文,找“痴”行,初悟痴心。很多學生都找到了“獨往湖心亭看雪”這一句,我順勢一問,下雪天去外面看雪,這樣的舉動是痴的嗎?是傻的嗎?學生都笑了,此時,他們領悟過來,是在“大雪三日”的情況之下,“湖中人鳥聲俱絕”,夜晚還獨自一人去湖中賞雪,加上如此條件,才是“痴行”,同時這個“獨”字又體現出了作者的“孤獨、孤傲”。

二讀文,品“痴”景,再悟痴心。主要抓住本文的寫景句,其一為“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三個“與”字,能否去掉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儘管很多學生沒有見過茫茫雪景,不過,他們發揮想象,能夠領悟到萬物融為一體的蒼茫意境。其二“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也用了一個對比體味對於量詞的運用,分別改為“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餘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在笑聲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借縮小的量詞來表現人、物渺小,與蒼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對比的藝術效果。

三讀文,議“奇遇”,三悟痴心。主要是抓住“金陵人”這個特殊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詞語來理解作者。當然這個“金陵人”的發現也是破費工夫的。請學生把目光鎖定到酒後話別這句話,問他們能不能發現什麼問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我換一種方式——如果我問你叫什麼名字,你答你是順德人,行嗎?學生恍然大悟,找到了作者答非所問的地方,也把視線聚集到了“金陵人”,再讓學生説説金陵的歷史地位,以及見解張岱的身世,也就能理解張岱的故國之思了。再聯繫《紅樓夢》中所説——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至此,學生較容易理解作者所説的“痴”了。

本堂課在上課前花了長時間備課,上完課,自己覺得比較舒暢,學生也跟着老師的節奏,用一課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教學任務,像類似比較短小的文章,大可不必字字解釋,句句翻譯,抓住文章的核心,一一拓展,會受到更好的效果。

當然,沒有任何一堂語文課是完滿的,首先,本文巧妙的將記敍、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先讓學生感知再讓學生去總結,這樣的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於白描手法的處理,定義給學生講的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4

回顧這節課,我覺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反思如下:

1、成功的地方在於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如在讀、議、品的環節裏,我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學生喜歡哪句我便導哪句,打破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而改為學生學,老師導,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如在學生讀得有滋味時,老師也參與他們的朗讀。學生讀之後自己再讀,把自己當作了學生參與到學生朗讀中,學生再反過來評老師的朗讀,從學生的評議中,我巧妙地指導了學生的朗讀。這樣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這種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

2、對文中重難點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説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還可以,但是對本文寫作上的特點出力不到位,使學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將記敍、描寫、抒情 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讓學生先感知一下,讓學生去總結,理解會更深。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5

本堂課主抓關鍵詞“痴”,以朗讀貫穿課堂,同時引用史料,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

導入部分以一副“雪景圖”為例,引發學生對雪的感悟,説到對古詩的記憶,大家都很自然的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它以其清遠的意境、孤高的情懷讓世人讚歎,從而引出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關於雪的文章——《湖心亭看雪》。

帶着“舟子是如何評價張岱的”?這個問題聽完視頻朗讀,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關鍵句子“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緊接着又用一個問題“用一個字概括呢”抓住了本課的核心詞語——“痴”。我們現在所理解的“痴”是痴呆、傻子的意思,張岱肯定是不會作此解釋的,從而就激發了學生一探究竟。

接着一讀文,找“痴”行,初悟痴心。很多學生都找到了“獨往湖心亭看雪”這一句,我順勢一問,下雪天去外面看雪,這樣的舉動是痴的嗎?是傻的嗎?學生都笑了,此時,他們領悟過來,是在“大雪三日”的情況之下,“湖中人鳥聲俱絕”,夜晚還獨自一人去湖中賞雪,加上如此條件,才是“痴行”,同時這個“獨”字又體現出了作者的“孤獨、孤傲”。

二讀文,品“痴”景,再悟痴心。主要抓住本文的寫景句,其一為“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三個“與”字,能否去掉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儘管很多學生沒有見過茫茫雪景,不過,他們發揮想象,能夠領悟到萬物融為一體的蒼茫意境。其二“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也用了一個對比體味對於量詞的運用,分別改為“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餘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在笑聲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借縮小的量詞來表現人、物渺小,與蒼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對比的藝術效果。

三讀文,議“奇遇”,三悟痴心。主要是抓住“金陵人”這個特殊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詞語來理解作者。當然這個“金陵人”的發現也是破費工夫的。請學生把目光鎖定到酒後話別這句話,問他們能不能發現什麼問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我換一種方式——如果我問你叫什麼名字,你答你是順德人,行嗎?學生恍然大悟,找到了作者答非所問的地方,也把視線聚集到了“金陵人”,再讓學生説説金陵的歷史地位,以及見解張岱的身世,也就能理解張岱的故國之思了。再聯繫《紅樓夢》中所説——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至此,學生較容易理解作者所説的“痴”了。

本堂課在上課前花了長時間備課,上完課,自己覺得比較舒暢,學生也跟着老師的節奏,用一課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教學任務,像類似比較短小的文章,大可不必字字解釋,句句翻譯,抓住文章的核心,一一拓展,會受到更好的效果。

當然,沒有任何一堂語文課是完滿的,首先,本文巧妙的將記敍、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先讓學生感知再讓學生去總結,這樣的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於白描手法的處理,定義給學生講的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6

在引導學生明白葬禮的意義後,我進行了拓展延伸,出示了人們破壞環境的圖片,讓學生談想法,以及自己可以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使學生的情感昇華到關心人類的未來和命運,樹立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感和緊迫感。

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對於調動學生的情感有很大幫助,讓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情境。

但是,由於自己對文本的解讀、主要是自己駕馭課堂能力的問題,沒有安排學生寫寫自己學了文章的感受,比較遺憾。如果讓學生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定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完美的體現。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7

《影子》是一首兒歌,易讀成誦,描寫的是學生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但卻又是最易讓學生忽視的,因為學生的觀察是無意識的,我們應該將學生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真正達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關注學生生活,才能引起學生的極大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從生活體驗入手,問“你們見過影子嗎?”“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影子?”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初步感知:“有了光線,才有影子”的知識,然後通過做“找影子”遊戲,讓學生知道了“影子與光源”的關係,其次明白“影子”隨“光源”移動發生的變化,讓學生探究“你還會在哪裏看到自己的影子?” 讓學生再現過去生活,體驗感受影子的存在。即讓學生在活動中游戲玩耍,在活動中體驗學習,在活動中感悟道理,一切結論都是學生自主探究與發現的結果,學生的思維靈感達到了顛峯。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8

新考教材也好老教材也好,倒數的教學編排沒有多大的變化。本人倒數教學也已經經歷了許多次。每次教學都在探索,意圖尋求最好的教學,當然,這實在是可想而不可及的,總是有喜有憂。

喜:

1、激發興趣

在課的導入部分,聯繫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由倒影和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問題――倒數,從形象直觀上感受顛倒位置,既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了充分的準備,為學生較好理解倒數的意義做了鋪墊。再讓學生求算式的積,讓學生在自我感知活動過程中,初步認識倒數的特點,再寫出類似的算式。充分展開小組討論,觀察算式,發現規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與同伴説一説倒數的特點。在學生自我發現的基礎上,引出“倒數”的概念。

2、改變方式

《倒數》這一課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接受,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下章節分數除法教學打好基礎。我在備課時考慮到我的學生情況,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讓學生經歷提問、驗證、爭論、交流等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自探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理解倒數的意義自主總結出求倒數的方法。為了讓學生獲得充分的經歷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再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探索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

3、獨立思考

相信學生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中每一個問題的提出,要使學生不是坐等聽別人講,而是能養成先自己積極思考的習慣。

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當學生有困惑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集體智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決困惑。在教學中,我對於探求“整數有沒有倒數”、“0和1有沒有倒數”、“小數有沒有倒數”這幾個環節,便充分發揮合作交流的作用,羣策羣力解決問題。

憂:

1、老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去巡視會發現,發言的機會往往被好生搶去,個別學困生在探究過程中,發言機會較少。在探究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好生的作用,培養好生不僅自己會學,還要幫助身邊的同學,讓每個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裏,都有所提高。

2、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發展性領域得到拓展,而知識訓練所用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練習的形式、內容,老師都必須精心、合理的設計,以保證做到“事半功倍”。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9

説實在的,在過去的現代散文教學中,我大多采用的是傳統的重講解、重分析的“講讀教學法”。學習專家毛洪其老師的講座時,其中有句話讓我深受觸動:“既然屬於文學作品,那麼我們的散文閲讀教學,也就界定為一種審美閲讀,而不是着眼於信息篩選和處理的信息式閲讀。”因此,在《周莊水韻》的教學設計中,我對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有所刷新和改進。這篇課文的教學令我較為滿意的地方有以下幾個:

1、以畫導入,營造氣氛好。

本文本來就是一篇文字美、景物美、意境美的散文。為了切合這個“美”字,我從優美的畫面入題,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被周莊的美吸引且陶醉,並在美的享受中對周莊的有關建築風貌有了深刻印象。

2、對有關語文知識教學能落到實處。

如遊記知識的鞏固及字詞、修辭知識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較好的掌握理解。

3、朗讀指導為學生的閲讀理解指引了方向。

在學生朗讀前,我要求學生把握好本文的感情基調,注意朗讀時的語調和節奏停頓,有助於學生把握文章的韻味並進行創造性閲讀。

4、教學目標一完成得較為理想。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抓住了周莊景物的主要特徵,從不同角度來描寫周莊水韻。在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時,我從本文的整體脈絡(總分結構)入手,讓學生把探討的重點放在了“作者三次遊周莊的情景及感受”的描寫上,並佈置學生完成表格作業,使學生對作者三次遊周莊的時間、觀察角度、景物特點和詳略安排瞭然於心。

當然,對於這堂課的教學,我也感覺有明顯的不足:

1、因為時間關係,我對學生朗讀過程中出彩和欠缺之處,忽略了進行有的放矢的鼓勵性評價和具體有效的指引糾正。只是在學生讀前作了指導,而讀後只是用一句“好”或“讀得好”草草帶過。

2、雖然課前我很想一反過去的“講讀教學法”,但事實上,我感覺自己在課堂上還是講解、分析得較多,對“散文閲讀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還是突出得不夠。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0

在上這一課時,學生對於非典很是陌生,所以我在第一課時開始時瞭解並觀看了有關非典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非典抗戰前線。第二課時從也信這個人物入手又安排了一組許多人與葉欣的遺像告別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了“花圈如海,淚水如雨”的動人場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什麼葉欣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這樣帶着問題去研讀課文。第三課時安排了:面對葉欣的遺像,假如你是她的同事、孩子或她曾救治過的病人,你會對她説什麼?然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不止葉欣一位醫護人員,還有許許多多,又出示了一組醫護人員的照片,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犧牲的這些醫護人員的肅然起敬的感覺。結束時讓學生觀看醫護人員在抗擊非典戰鬥中工作的場景,又一次把學生帶入情境中,更體會了他們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而且更能理解課題用“永遠的白衣戰士”比“永遠的白衣天使”更恰當,説明他們不僅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是犧牲在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的,而且“白衣戰士”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和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1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來看,我認為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能力去進行初步的自學歌曲的能力,當然這也是要在來勢的指點下來完成,而並不是學生完全的自學。這應該就是我們所説的,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吧。本節課我也是從這點出發來考慮的課程安排,因為這首歌是一首朝鮮歌曲,所以首先是進行反覆聽歌曲,讓學生自己來感受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唱法上的區別,在這裏學生們都很快就能抓住歌曲情感上的主題思想。通過課件瞭解朝鮮得風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以感受本歌曲的異國風格。在學生們抓住歌曲的特點之後便很快學會了第一部分的齊唱,而難點是後半部分的二聲部合唱,學生們

不容易形成和聲的效果,在這部分的學習中我的教學設計上有些不足,沒能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讓學生演唱時達到和聲的效果,在此還有待經驗的吸取和教學的磨練,並且要以學生為主題,以參與藝術時間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2

柏拉圖説:“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裏的”。我非常的喜歡這句話,併力圖以它來做為我教學的精魂——讓學生樂學、好學。本課是第六單元《短文兩篇》之其一,是人與自然渾然交融的精品之作,融入了作者的細膩情思。本節我圍繞一個“美”字進行教學,雖取得了一定教學效果,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現反思如下:

一、 小組合作討論不是膚淺功夫。

對於小組合作的任務,我只停留在了對文本釋義的層面上。讓學生邊讀邊譯,小組合作解決重難點,而對於文章中體現的作者情趣、思想感情等未讓學生進行深層的對比思考和探討。特別是對“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一句中體現的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之情體會不深。所以,我認為搞好小組合作教學的關鍵是對學生徹底放手,相信學生,深度的問題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合作激情。

二、 綱舉目張,有效教學。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優雅。我的初衷是把文章與《三峽》對比教學,結果設計地內容過多,課堂結構過於宂雜。在處理思考問題“這兩篇短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試加以説明”時,只是把思想感情做了簡單的對照,未能聯繫時代背景進行深入的分析。既想把文本知識説透,又想把兩課對比深化,結果是的兩項都渉入不深。想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所以教學中一定要敢於放棄,抓住重點進行教學才能綱舉目張,有效展開。

三、 有“讀”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

自讀是基礎,誦讀是重點,悟讀是關鍵。古文教學中我一直本着“自讀,通大意——誦讀,理文脈——悟讀,重積累”的原則進行。在自讀,誦讀的基礎上悟讀,美讀。文中的“高峯入雲”的“入”、“猿鳥亂鳴”的“亂”、“沉鱗競躍”的“競”······都是極富表現力的詞語,如果能讓同學們賞析、體會這些詞語的美妙,我想讀起來肯定是另一番效果。沒能賞析語言美,不能不説是這節課的遺憾!由於條件限制,教學情境也未能達到更好,學生朗讀未能真正放開,那種由衷的美讀未能引導到位。有“讀”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所以我想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種因素,如加上舒緩的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努力讓學生做到體會文章之美,美讀,悟讀。

課堂上還學生一片自主的天地,給學生創設一個鍛鍊的機會。課堂上留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為學生創設一個討論的氛圍,讓課堂成為智慧閃爍的課堂。這樣才能真正的置學生於主體的位置,真正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才真正是學生的課堂!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3

漢語拼音已經教學一個月多了,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了一些學習漢語拼音的經驗。執教了an en in一課,我作了充分的預習準備。但還是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課前導入,我採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去摘韻母蘋果,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發言很積極,學習積極性很高。

二、在掌握an、en、in發音時,我讓學生自己觀察、找規律,然後再進行尾音-n的發音教學,掌握髮音規律。之後學生能在互相交流中得出韻母“an en in”的發音方法。這樣使學生學得快,掌握得好。在檢測時,發現學生基本都能準確地讀出。

三、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鍛鍊孩子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聲母與an、en、in相拼的音節詞時,我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先由老師帶着小朋友重點學習第一組音節,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引出所要學的前鼻韻母。在學了這三個前鼻韻母之後,又利用語境歌幫助孩子們練習聲調,最後利用詞語的拼音連線進行鞏固。這樣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又增強了學習興趣。同時我採用了多種的形式,比如男女生讀,開火車讀等給孩子們練習新學的韻母。

但是我沒有把“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更好的落實,在指導拼讀時還不夠全面,不夠紮實和深入,導致整堂課流程有些快。而且,我所使用的激勵性語言表達不夠清楚,對學生的鼓勵平淡而過。

總之,在教學中,由於經驗的不足,我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如:課堂時間設計不太合理,致使鞏固環節顯得倉促,在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的時候沒進行有效的指導。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努力改正的地方。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使自己能更靈活駕馭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發揮。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4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實施了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詞句,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上成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

讓事實來説話是最後的論證方法。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課文,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讓學生聯繫實際來理解課文,那樣會更輕易與作者產生共鳴。特殊是學習蒲公英被空飲料罐砸這一部分,我問學生“你們平時有沒有被空中砸物砸過啊?時你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結果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説想上前跟那些亂扔垃圾的人理論,有的説要教育那些人不要亂扔垃圾,從而與作者產生了共鳴,自然而然地樹立環保意識。

一節課下來,總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首先在時間安排上,把握得不夠 好,以至於後來的總結部分內容講得不夠完整。再者是對於“蒲公英的夢”應該進行更深刻的挖掘,這樣才能和後來“蒲公英的不快樂”進行對比。相信自己,一切會更好。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5

《女媧補天》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神話故事。文章清楚有序地描繪了生動逼真的自然災害場面,想象奇特豐富。我通過查閲資料得知本文教學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閲讀受到我國曆史文化的薰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40分鐘的時間,要把這兩個目的達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課堂中我採用了師生角色互換的辦法引導學生學習,收效甚好。

師生角色互換就是老師不再是“教”,而是“導”,學生不再是 “聽”,而是跟老師“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學中,針對“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這一目的,我這樣提問:“我查閲資料,聽説《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想象力非常豐富,可我就是找不到體現想象力豐富的語句,請同學們幫我找找,跟我講講好嗎?”學生頓時在小組內沸騰起來。幾分鐘後,我到學生中找個位置坐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台來“教”我。有的小組説天出現大窟窿後的情景描寫想象豐富,讓人感到恐怖;有的小組説女媧尋找五彩石的內容想象豐富,體現了女媧的辛苦;有的小組説女媧冶煉五彩石的部分想象豐富,展現了女媧的強大神力……

針對“感受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這一目的,我問:“女媧為了拯救水火中的人們,他做了哪些事呢?誰講給我聽聽?”學生們先是一片寧靜,然後舉手高呼:求雨神下雨滅火,造船救人,找五彩石……

我接着説:“女媧做這些辛苦不?”

“辛苦。”學生們異口同聲。

“從哪些地方知道辛苦的?”我搔搔後腦勺。學生都笑了。

片刻,學生爭着舉手,有的説求雨神不容易,有的説找五彩石忙了幾天幾夜,有的説煉了五天五夜……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6

《火燒雲》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描寫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被大部分版本的教材選用。文章描寫的是鄉村傍晚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大自然景象的瑰麗和變幻無窮,表達了作者對火燒雲的讚歎之情。全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形象,把火燒雲的動態之美描寫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這篇課文的另一個特點是,想象豐富、有趣,能引起讀者無限遐想。它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變化的。在設計本文的教學過程時,我力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一、 抓住一個“奇”字,想象情景美

課文第1小節寫火燒雲上來時,地面的景象。作者描繪了火燒雲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馳神往!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一個“奇”字,啟發學生思考:

1、什麼是火燒雲?並用情境讓學生領會“燒”字的妙用。

2、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發生了哪些神奇的變化,你體會到當時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 抓住一個“多”字,領略色彩美

課文的第三節主要描寫火燒雲的顏色紛繁豔麗,變化萬千,教學時,啟發學生思考:

1、你還讀出火燒雲的顏色變化有什麼特點?表現在什麼地方?

2、“還有説也説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你能説出來嗎?

3、引導學生讀出顏色的美,並積累這些詞語

為了讓學生感受火燒雲的顏色美,我在理解完書中幾種顏色後,又及時的進行擴展詞彙的練習。“想想天空中火燒雲還會有哪些顏色?”並且要求像課文那樣,分三種形式來説(金燦燦,半灰半百合色,梨黃)。學生的思路被激活了,個個情緒高漲,相互啟發,短短的幾分鐘,他們就説出了多個不同形式的描寫顏色的詞語,既加深了對火燒雲顏色美、變化多的理解,又發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三、 抓住一個“變“字,深悟情感美

課文一直在“變“中描寫火燒雲,由霞光之美寫到色彩美,再到姿態美,而這三種美都是美在變化中,有靜態美,有動態美,從而抒發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火燒雲還會變出什麼形狀?(指名學生想象説話)我在文本拓展部分中設計了一個練説的內容:火燒雲的形狀難道只有這幾種嗎?天空中還可能出現什麼?什麼樣子?怎麼變化的?通過這樣的提問,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框架,也促進學生的想象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確。學生們有的説像一條龍,有的説像是一隻貓,也有的説像是金字塔……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高漲,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此時,他們主動地實實在在地進入了語文學習和語言思維的鍛鍊中。最後,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寫奧運會開幕式的禮花,做到讀寫遷移,激發美好情感。

四、抓住一個“讀”字,在讀中錘鍊語言美

《火燒雲》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課文描寫了日落時晚霞的美麗景象,以“變”字統領全篇,且節節有“變”,使自然之美、人與物之美在“變”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文注意錘字煉句,有時一個字,就含不盡之意。比如“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一句,一個“燒”字,道出了火燒雲的範圍之大,氣勢之宏,色彩之豔。文中還用了很多疊音詞,如‘笑盈盈”“紅通通”“金燦燦”“偏偏”以及“跑着跑着” “恍恍惚惚”等,不僅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感,而且形象地描繪出火燒雲的色彩、形狀變化及人物的情態。

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火燒雲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火燒雲乃至自然景觀的喜愛。

對本文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貫穿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思想,教學中引導學生自讀、自思、互相討論、大膽嘗試。通過教學,讓學生受到大自然美的薰陶,也懂得美是要我們去發現的。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7

第一環節, 在組織幼兒觀察大嘴怪的活動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們都看到了什麼?幼兒一般關注比較顯眼東西,有的説眼睛一個是圓的,一個是三角形的,有的説它的眉毛也很奇怪。可就是沒人注意到嘴巴。我想這回糟了,怎麼能引入正題呢?我靈機一動,忙用手有意識的指着那張不太顯眼的嘴巴,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幼兒就爭先恐後説了出來。反思,由此可見,老師的範例有時在課堂教學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環節:打扮大嘴怪,幼兒在過程中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材料來打扮不同形象的大嘴怪;例如:有的像恐龍、有的像飛機、有的像長髮美女、連太陽公公也成了孩子手中的作品,更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們把口袋倒過來裝飾,在我眼中認為的頭髮在孩子的口中變成了鬍鬚,由此可見孩子們是多麼有創意啊!從活動開展的效果看,這個環節非常的成功,不但順利的完成了第一個目標而且幼兒的想象也遠遠地出乎了老師的意料。

第三環節:説説我的大嘴怪。在這一環節中,課堂氣氛空前高漲,孩子們爭先恐後的介紹自己大嘴怪,如:裘嘉宇小朋友興奮地説我喜歡大恐龍,我用即時貼剪了正方形作為恐龍的眼睛、三角形作為它的鼻子、最後還剪了一個大大的半圓形作為大嘴巴,在嘴巴上我還貼了一些尖尖的牙齒,恐龍看起來更兇了。他的話音還沒完,其他幼兒早已高高的舉起小手等待着。聽了孩子們的講述我從內心發出感歎,這些可愛的孩子真是太了不起了,不但能大膽的構思出不同形象的大嘴怪,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那麼的驚人。由於時間的原因不能讓每個幼兒一一講述,只能在延伸活動中,組織他們互相介紹。

第四環節:愛吃空氣的大嘴怪。在引導幼兒探索大嘴怪喜歡“吃”什麼的時候,幼兒都能積極思考,大膽猜測。雖然幼兒説出了很多結果,但始終沒有説出正確的答案。這時,我並不着急,我相信通過我的引導和演示幼兒能得到啟發。事情不出所料,孩子看完演示之後馬上異口同聲的説:“原來它喜歡吃空氣啊!”我還沒來得及開口“發號施令”幼兒就迫不及待的想讓自己的大嘴怪儘快的吃飽肚子。這個環節使幼兒興趣達到了頂峯,幼兒在幫助大嘴怪吃東西的過程中體驗了遊戲的樂趣,並且也從中瞭解到,空氣是無處不在的科學知識。

總之,本次活動的每個環節開展的都比較順暢,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地參與其中,通過大嘴怪的裝飾與講述提高了幼兒的操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並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了遊戲的樂趣。但是在活動的最後,因為時間有點緊,教師在語速上有點快,在以後的活動中,教師要合理的把握好每一個環節的時間。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8

課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彩色玻璃窗鑲嵌畫圖片。上課時引導孩子們從紋樣、色彩上進行欣賞。並請同學們介紹自己對彩色玻璃窗的相關知識:彩色玻璃窗鑲嵌畫,早在羅馬式時期就開始使用,一般使用於教堂,公元13—14世紀又得到長足的發展。教堂裝飾中採用彩色鑲嵌畫和窗玻璃畫,這種透光的畫面在白天的陽光和夜晚的燭光下搖曳,閃耀不定,畫上的聖像和五彩裝飾圖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學生交流討論,如何用我們自己的方法來製作彩色玻璃窗?從而引出鏤空這種表現方法,師在投影儀下示範幾種鏤空的技法。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老師設計的這些鏤空的圖案都有一個什麼共同的特點?(對稱,造型奇特)通過師的示範引導學生也來設計不同的鏤空技法,併到展台上進行演示。欣賞老師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組討論:老師是怎樣套色的?為什麼顏色會這麼鮮豔呢?學生和老師一起交流,得出結論:在鏤空的基礎上,老師使用了不同顏色及紋樣的手工紙來進行套色,從而做出了顏色鮮豔的彩色玻璃窗。欣賞一組窗户造型設計的圖片(師課前手繪的作品),對學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進一步引導。

在小組中選出較好的作品貼於黑板展示,並和老師一起來説説,這些作品的優點,及你最想學習的地方。

整節課充分調動起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們良好習慣得以發展,如課前預習、蒐集資料、合作交流、積極探究、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的作品等。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篇19

《牧場上的家》是一首旋律優美,感情豐富的美國鄉村兒童歌曲。它給學生們勾勒出一副在美麗的牧場上,美國少年兒童自由自在生活的畫面。這節課我主要是結合了工作室課題研究的要求,以展現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轉變來上的研究課,教學內容以體現自主學習方式方法以及對歌曲體驗為主,在自主的基礎上思考、在聆聽的基礎上感受,在感受的基礎上表現,在表現的基礎上升華。

經過老師們耐心的評課,我對自己的課做了如下總結:首先,對於這節課的教案我感覺寫的不夠清晰,雖然自己心裏還是蠻清楚過程的,每個環節的設計意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在教案上沒有明確的體現出來,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在聽課老師的反映來看是不夠具體的,經過胡老師的詳細講解,算是徹底明白教案、案例與實錄的區別了。

其次是要學會對教學進行深度思考。包括課的設計、對學生的全面關注、教學過程時間的合理分配及多媒體的運用,這些看似比較細碎、繁瑣的部分其實對一節成功的課來講起着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們總是講要關注學生、全員關注,其實這個做起來還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年輕一點的老師,像我自己就有點,其實我不是不去關注部分孩子,而是某些時候自己真的忘記要去更多地關注孩子,感覺不敢鬆動自己的上課狀態,怕多看一眼眾多的孩子們,心裏就沒底了,或許還是不夠自信吧!這個還是需要在長期的教學中慢慢經驗積累的。有些相對於弱一點的學生特別渴望被關注,可我們老師真的有時候在上課上到投入時“因為害怕某些學生的犯錯”而對其“視而不見”或者“乾脆不見”,造成孩子漸漸對我們的課失去信心。不可否認的説李老師在這個方面確實做得很好,孩子們那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齊刷刷地凝聚在李老師的身上,這種教學狀態是值得我們工作室所有成員學習的。

還有一方面就是關於評價的問題。我們正在做的課題剛好是與這個“評價”直接關聯的。我上的研究課是“唱歌課”,光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從我們老師方面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引導他們對聲音的處理、歌唱的狀態、音色的調整以及因各種原因導致大部分學生提前進入變聲期的嗓音保護策略等等問題,教師要學會針對教學事件靈活的處理,以便及時的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各個環節的有效性。其中教師的評價要客觀,不要一味的鼓勵表揚,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像音準問題、音色問題我們在鼓勵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概念,怎麼唱是準的,怎麼唱是不準的,什麼聲音是美妙的,什麼聲音是有缺陷的,當然教師如果可以以身示範效果會更好,畢竟面對面心靈與心靈的撞擊和機器與心靈的撞擊效果是很不一樣的。我們的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表揚,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老師就需要更好的運用評價手段,特別是教學改革之後,我們的評價更重要的體現在其診斷的功能上,我們要學會運用評價的診斷功能來促進孩子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逐漸的提高。在這課當中我還是感覺學生對歌曲的總體感受不夠深刻,以至於演唱時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難怪胡老師會説:“唱的還是少了點,感受不深刻是無法更好地表現歌曲。”

沒有什麼公開課是完美的,我們要在不完美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並從中吸取教訓得到成長,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可能今天想的寫的還有些不夠全面,但在今後中的教學中我還是會努力將教學工作做得更細緻一些,儘可能的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音樂的王國中去盡享學習和創造的無限快樂,讓音樂能伴隨他們一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xk3r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