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精選13篇)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精選13篇)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1

通過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大學聯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精選13篇)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着“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複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複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繫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複習“影響工業佈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瞭解到工業佈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佈局的影響會隨着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説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後以上海寶鋼為例,瞭解影響其佈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麼,並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佈局有什麼不同,並分析原因,從而説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麼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佈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後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並説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學複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於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像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的複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複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着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準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一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類型。

(2)為什麼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麼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複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並瞭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大學聯考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採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法論知識所佔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大學聯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佈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佈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佈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準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複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後,提出:  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代表。討論之後進行大組彙報。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後進行的大組彙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籲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後,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鋭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並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説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瞭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2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三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反思這兩個多月來的地理教學,本人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

一.認真研討考綱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新大綱和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分析對比考綱的變動情況,研究近幾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把握大學聯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複習有明確的導向。

二.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分析近幾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的特點: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幹、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紮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輪複習階段,切不可盲目追求進度,要穩紮穩打,注重立足課本、夯實基礎,突出主幹知識,重視圖表的判讀、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學科語言的運用,力求使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絡。並在此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轉化,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去辨析和認識與人類生存或環境相關的具體問題。

三.重視圖表教學

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從地理圖表中正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問題,是歷屆大學聯考文綜地理試題的一個重點。但地理圖像繁多、龐雜,在教學中教師應對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維能力、最能體現地理特色的地圖,如:等值線圖(等高線圖、等温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壓線圖等)、日照圖、經緯網圖、(中國和世界)區域圖、地質構造圖等給予充分的重視,要指導考生進行圖文互換、變換角度,學會從圖表中提取對解題有用的地理信息並加以描述,從而提大學聯考生的地理綜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達能力。當然,對地理圖表的分析、簡圖的繪製也應該成為考生經常性的練習。

四.優化練習,提高練習的針對性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收集各地的模擬試卷,根據考生的具體情況和大學聯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組合練習試卷,並對練習進行及時評講,規範專業術語,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既能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3

通過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大學聯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着“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複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複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繫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複習“影響工業佈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瞭解到工業佈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佈局的影響會隨着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説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後以上海寶鋼為例,瞭解影響其佈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麼,並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佈局有什麼不同,並分析原因,從而説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麼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佈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後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並説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學複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於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像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的複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複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着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準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一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類型。

(2)為什麼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麼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複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並瞭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大學聯考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採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法論知識所佔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大學聯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佈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佈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佈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準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複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後,提出:  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代表。討論之後進行大組彙報。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後進行的大組彙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籲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後,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鋭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並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説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瞭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4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三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反思這兩個多月來的地理教學,本人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

一.認真研討考綱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新大綱和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分析對比考綱的變動情況,研究近幾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把握大學聯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複習有明確的導向。

二.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分析近幾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的特點: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幹、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紮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輪複習階段,切不可盲目追求進度,要穩紮穩打,注重立足課本、夯實基礎,突出主幹知識,重視圖表的判讀、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學科語言的運用,力求使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絡。並在此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轉化,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去辨析和認識與人類生存或環境相關的具體問題。

三.重視圖表教學

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從地理圖表中正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問題,是歷屆大學聯考文綜地理試題的一個重點。但地理圖像繁多、龐雜,在教學中教師應對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維能力、最能體現地理特色的地圖,如:等值線圖(等高線圖、等温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壓線圖等)、日照圖、經緯網圖、(中國和世界)區域圖、地質構造圖等給予充分的重視,要指導考生進行圖文互換、變換角度,學會從圖表中提取對解題有用的地理信息並加以描述,從而提大學聯考生的地理綜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達能力。當然,對地理圖表的分析、簡圖的繪製也應該成為考生經常性的練習。

四.優化練習,提高練習的針對性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收集各地的模擬試卷,根據考生的具體情況和大學聯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組合練習試卷,並對練習進行及時評講,規範專業術語,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既能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篇五:高三地理教學反思

通過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大學聯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着“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複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複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繫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複習“影響工業佈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瞭解到工業佈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佈局的影響會隨着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説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後以上海寶鋼為例,瞭解影響其佈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麼,並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佈局有什麼不同,並分析原因,從而説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麼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佈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後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並説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學複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於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像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的複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複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着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準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一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類型。

(2)為什麼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麼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複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並瞭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大學聯考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採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法論知識所佔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大學聯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佈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佈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佈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準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複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後,提出:  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代表。討論之後進行大組彙報。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後進行的大組彙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籲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後,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鋭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並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説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瞭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5

從2______年秋季開始,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我們一方面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種.種問題,品嚐新課程改革給師生帶來的諸多成功喜悦,同時我們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顧慮。下面我談談自己前一階段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回顧

在一個多月的教學過程中,高一年級地理備課組應該説基本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們也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儘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備課組教師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為此高一年級地理備課組在每週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我們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向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轉變。在一個多月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大體總結出了以下三種課堂教學模式:

①講述—領悟型。這種課型主要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運動”等,對於這些內容,我們在課堂上首先採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後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②自主學習—探究型。這種課型主要圍繞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於理解的章節而進行。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閲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佈置學生提前預習或蒐集相關資料),然後由學生根據自學或課前預習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③實踐活動型。這種課型主要是針對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內容而進行。新教材與以往教材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增加了大量學生活動的內容,這些內容有的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或在教室內完成的,那麼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這種課型主要就是讓學生動手、動眼、動耳等,如教材P34的探索“模擬海陸熱力性質”、P50的探索“模擬水循環”等內容就可以把它單獨設計成一節實驗課。還有教材中的“厄爾尼諾”、“科羅拉多大峽谷”等案例研究的內容,就可以把它設計成一節地理網絡教學課,讓學生去電子閲覽室進行資料查找、研究等(當然教師要進行調控)。此外,結合其它課型的學習內容,有時也可以適當地組織一些活動課,如在學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後,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宇宙、太陽系、地球等的瞭解,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觀看VCD《宇宙與人》(或其它與宇宙探索相關的內容)。

總之,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變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也必須因教學內容、因學生實際等進行。此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信息化趨勢明顯增強,而且我們學校又是寶安區數字化校園試點學校,因此備課組要求每位教師加強信息技術與地理課堂教學的整合,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並應用於課堂,從而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備課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我們的具體做法有: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要求有記錄,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②組織各類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無論結果如何……此外,備課組還根據普通班和實驗班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在實驗班增加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佈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都選用不同的標準,從而滿足實驗班學生學習的需要。

4.大力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突出各類實踐活動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在一個多月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組織了幾次旨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活動。如學期一開始,我們在每個班分組進行了課題研究——“尋找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的證據”;在學完第一章內容後,我們組織學生參觀了我校的天象館與天文台;國慶期間,我們組織了高一年級(上地理課的班級)學生地理小論文大賽等。

5.在學生作業設計、課堂測試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這些探索主要包括我們在每章學習結束後給學生一個學習小結(相當於作業),學習小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知識再現,形式主要是一些填空或知識歸納性質的表格或知識網絡,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完一章內容後再回過頭去熟悉一下本章的一些主要基礎知識和知識體系;第二部分是基本能力訓練,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結合基礎知識形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能力拓展與延伸,題型有選擇題或綜合題,一般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做,其目的主要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地理的需要;第四部分是交流與反饋,主要是針對一章的教學讓學生提出相關的意見或進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其目的主要是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也幫助教師對教學進行積極反思,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6.此外,我們還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到地理學科而言,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地理圖表的分析、處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因此,高一年級地理備課組強調在教學時要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重視上述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也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和社會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

二、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困惑與反思

一個多月的教學,我們盡力把新課程改革的種.種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有收穫,同樣也有困惑,這些困惑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

1.作為教師,我們(其它學校教師也一樣)始終對新課程改革的評價體系顧慮重重,我們很難不去考慮大學聯考與各種質量檢測,這一點是我們轉變教學觀念的關鍵。

2.新教材、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諸多的不配套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如教材與課程標準、教材與輔導資料之間不配套、諸多實踐活動設備缺乏、學校的某些規章制度與新課程改革之間也存在不協調等等。

3.教師對新教材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高度概括、高度濃縮,有些地方出現了一些新概念(如衝擊地震),對於這些內容教學中應如何把握教學的標高,還有教材中眾多的探索、閲讀、案例研究等內容,對於這些內容,究竟要處理到何種程度才算適宜,我們大多數教師心中也沒有底。此外,部分探索與案例研究的內容也不符合教學實際或學生的實際,如教材P50“模擬水循環”的探索活動,活動時間長,效果也不明顯,很難在課堂上實施,又如P14案例研究“太陽活動與旱澇的關係”、P56的案例研究“厄爾尼諾”的內容,對於高一學生來説,難度有點太大。

4.學生也是影響新課程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高一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瞭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尤其在一些學生基礎較差的學校或普通班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難度更大。還有,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不重視和認識不足始終是影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今後教學的幾點想法

經過一個多月的摸索,我們對新課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漸適應,後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學段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不斷改進,為此高一地理備課組經過認真研討,對後一階段的教學達成以下共識:

1.作為教師,繼續加大對新課程改革理論學習的力度,同時加強備課組內、備課組之間的相互聽課活動,充分調動備課組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後一階段要重點在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課堂上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認識、如何進一步落實分層次教學等方面下功夫。

2.在總結、反思前一階段教學的基礎上,我們後一階段的教學要重點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係,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這幾方面的關係主要包括:①過程與結果的關係,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與落實基礎知識的關係,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的各種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並非意味削弱知識的學習,而是強調能力的培養要以知識為依託、為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對立;②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的關係,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不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無論課堂教學、還是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教師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③關於不同學習模式與課堂形式的關係,新課程改革針對現行教育的弊端而強調研究、探究性學習,並不排除接受性學習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課究竟採取何種學習方式或課堂教學模式,要因人、因時、因課程內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言堂”、“滿堂轉”不對,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參與是正確的,但要注重區別學生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參與還是形式參與,真正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才是有效的;④各類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的關係,普通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應該還是在課堂,因此任何忽視課堂教學的行為都是錯誤的。

3.進一步開展各類實踐活動,通過前一學段的教學,我們發現,學生對各類實踐活動興趣濃厚,期望也較高。因此後一階段我們將繼續強化這方面的工作,如加強研究性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適當組織學生走出校門等。

總之,新課程改革已走到我們面前,作為實驗者,我們只有加強研究,努力實踐,積極應對,這樣才能搶佔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制高點,也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有助於教師自身的發展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6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閲讀材料,貼進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的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注意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輕鬆愉快的心理狀態,來積極思維與想象。如:每節課的開始,我總是對學生説:"這節課,讓我們來共同研究,一起探討有關……的問題。"我覺得過去經常講這節課學習或今天上第幾章……,總還有點居高臨下,我教你們跟我學的味。上課期間,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課堂提問經常問"你説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看?"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也經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等語氣來及時讚揚鼓勵。這樣做,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記得有天在七年級(16)班上課時,一位男同學突然舉手問:"老師,你説海拔越高,氣温就會越低,可我想,喜馬拉雅山的海拔那麼高,應該比別的地方離太陽更近,氣温怎麼會低呢?"氣候一章已經上完,這個學生卻在幾天後提出疑問,説明他上課時認真聽、認真學,也認真想了,可總是解不開。在書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解答了這個問題,並當眾表揚他愛動腦筋,敢於提問。這件事提醒了我,書本沒有講到的知識,可能有的學生會去想,也可能有的學生心存疑問,苦苦思索又覺與書本無關,就算了。我很快在別的班級上課時舉出這個事例,並鼓勵同學們質疑問難。

每當空閒之時我還在反思:一些學生在上堂課的表現,思緒是否還遊離在課堂之外?為什麼個別學生上課時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課經常不帶書?曾試着和他課後交談以示關愛,於是曾經,他聽課認真,不再幹擾課堂,而一段時間後又恢復原樣……或許是因為沒有及時賞識他的各種變化?還是因為沒有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差生轉化還有哪些好對策?都值得在以後的教學中去思索、去探索。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7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劉麗靜老師在“森林資源”一課中以好大一棵樹的歌曲導入,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受和情緒體驗,激發起他們對森林資源內在聯繫的認知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實踐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學習的認知情境和氛圍,恰當地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自然地獲得知識和技能並促進智能和心理機能的發展。劉老師在本節課講解到位,屏幕的景觀吸引學生探索森林資源的奧妙,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情境,在教師指導下找出教材的重點。挖掘教材中的內容,拓展了教材內容。

通過本節課的觀摩,瞭解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中學生如何成為真正的主體,怎樣實現主體的參與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僅取決於把舞台讓給學生,還在與教師如何成功地引導和組織教學。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還在於是否激發了學生興趣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在創造中學會創造。同時,不斷引發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發現引向深入。

教師和學生應該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關係,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彼此分享思考,見解和知識,實現教學相長的過程。學生大腦並不是空蕩蕩的容器,而是一口藴藏着豐富水源的深井,所以我們要相信學生,把機會交給學生,跟學生一起走進新課程。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8

第一對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對學生要做到:不管是哪堂課,不管是哪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必須認真聽。現在我感覺絕對不能放縱學生,不能讓學生以地理是副科為藉口而不認真學或者甚至是違反紀律干擾我的教學。現在七年級3個班,我對每一位學生都是一樣的要求:上課必須認真聽講,作好筆記和我佈置的作業,積極思考問題。當他們有分神,做小動作,甚至講小話時,我都馬上上前提醒,如屢次犯錯則施之以措辭嚴厲的批評,再輔之以叫起來讀地理課文和閲讀資料,我覺得這樣對他們有好處,且他們能接受老師的批評和關心。如果他們不聽課,看其他與地理無關的書籍時,我都是當場繳獲,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們明白,上地理課時看其他書是多麼愚蠢的一件事,哪怕你多麼地不喜歡地理,多麼地學不進地理,地理課都不是耍課,都不是可學可不學的課,要打好基礎,老師一律對其他書的沒收是要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要他們在七年級對地理知識就有最基本的瞭解,否則以後學習地理知識是如何的艱難。我跟他們講,現在很多高中生反映高中地理很難,總結原因大多是讀國中時根本就沒怎麼認真學地理,或是根本就沒學過地理,因此七年級就必須學好地理,不能重蹈覆轍。對學生唯有嚴格要求,學生才會真正地尊重這位老師,這是我的真實體會。不管學生有多麼的不情願,有多麼的反感和抵制老師的批評和教誨,老師都不能害怕心虛或是心軟,尤其是新老師,一定要度過這一關,對學生要嚴而又嚴。

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學生對某一科有興趣,課堂上不該有的“活動”就會少許多,對老師的關注和對知識的渴求就要多許多。國中時期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因此我上課儘量旁徵博引,縱橫捭闔,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舉一反三,不時抽學生回答問題,或是發表看法,形式新穎活潑,不拘一格。沙區國中地理教學用的是湘教版教材,此教材活動題多,有利於發揮學生思考能力的作用,因此我基本上在講述活動題時都是抽學生來回答,或是闡述觀點和意見。在啟發學生思路的時候我是不拘一格,儘管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我也覺得理所當然,要讓學生的大腦活動起來總比壓抑好,學生有表現自己的天性和慾望,老師要儘量滿足,有時候我還組織學生辯論,儘管有些學生給出的答案另類,我都是鼓勵他們回答。當然對少數故意大聲吼叫,有意擾亂課堂正常教學秩序的學生則要另當別論。我還建議學生多到新華書店去轉轉,關於地理方面的百科知識都可以去了解,比如《中國國家地理》、《中學生地理百科知識》和《華夏人文地理》等雜誌可以多去看看,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經久不衰。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方面,我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地理地圖冊》是學生必須要看的,不但要看,而且要看懂看透,要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有我還帶有一些有趣的圖片,有時候電視報紙上有的問題我會在課堂上提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如20__年暑假重慶的乾旱問題,重慶大學城最終落户虎溪鎮的原因,修建三峽水庫的利弊分析問題等等。記得上“地圖”這一節時,為了讓學生能對在地圖上如何判別方向有深刻的認識,我讓全班同學畫出學校的簡圖,圖上可有指向標,註記和文字説明,很多學生都欣然完成任務。

第三一定要因材施教。《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教學任務是不是我們一定要完成呢?我看不一定,因為《教學大綱》是針對具有一般知識能力基礎的學生,且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對於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和基礎特差且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都差的學生來説,要靈活處理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具體的教學方法之間關係的問題了。比如在講述《俄羅斯》這一節時對有的班級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摩爾曼斯克港為何是個終年不凍港?而有的班級我只是告訴他們摩爾曼斯克港是一個終年不凍港。對於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漏洞百出,可以説全班沒有一個學生回答正確了,但我還是給他們鼓勵,表揚他們的思考精神。摩爾曼斯克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在北極圈以北,屬於極地氣候,按理來説摩爾曼斯克港一年中很長時間是冰封的,但我們同時也從報紙上,電視上得知俄羅斯經常在巴倫支海舉行軍事演習,他們演習的軍艦就停靠在摩爾曼斯克港,有時候冬季也在演習,為何?學生認為正是因為極地氣候,所以終年不凍;還有的認為摩爾曼斯克港在北冰洋沿岸,有北冰洋的作用,所以不凍。我引導他們看地圖,在結合上學期所學的氣候洋流問題,告訴他們海水終年不凍,關鍵是水温,氣候是影響水温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洋流呢,這裏有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來,終年不凍就順理成章了。還有課本第78頁的活動題,題目要求説出上揚斯克和莫斯科的氣候各有什麼特點以及氣候不同的成因,對某些學生我只要求答第一問,而另外一些我要求兩問都答,尤其第二問難度較大。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第一問都能回答準確,只有少部分學生誤以為-48℃比-17℃要高。很明顯上揚斯克冬季氣温比莫斯科低許多,而夏季則與莫斯科相差不大,降水量來説上揚斯克不莫斯科全年都少,所以我引導學生總結上揚斯克又幹又冷,那裏人口稀少,而莫斯科屬於温和的温帶大陸性氣候,是俄羅斯首都,人口稠密。第二問就是原因分析。我引導學生從氣候,地形,地理位置來分析。首先讓他們看《地理地圖冊》第39頁,就氣候來説,上揚斯克屬於極地氣候,所以又幹又冷,且冬夏氣温相差大,莫斯科為温暖的温帶大陸性氣候。上揚斯克位於東西伯利亞山地,海拔較高,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所以更加劇了兩地的氣候差異。第三地理位置,上揚斯克緯度更高,且更靠近北冰洋,冬季北冰洋是個寒極,寒冷氣流對其影響大過莫斯科,而莫斯科雖是温帶大陸性氣候,但受盛行西風影響使其冬夏季降水都不太少,冬季氣温不過於太低,因此雖聖彼得堡比莫斯科緯度更高,也曾作過俄羅斯的。

通過知道學習較為認真的學生看地圖,跟着我的思路分析思考後得出來的答案可以使他們印象更為深刻,同時對實在對地理不敏感的學生以及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可以起到示範作用,可以使他們在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學到地理知識。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9

本人本學期擔任高三年級的地理教學工作,反思這兩個多月來的地理教學,本人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

一.認真研討考綱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新大綱和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分析對比考綱的變動情況,研究近幾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把握大學聯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複習有明確的導向。

二.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分析近幾年大學聯考地理試題的特點: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幹、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紮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輪複習階段,切不可盲目追求進度,要穩紮穩打,注重立足課本、夯實基礎,突出主幹知識,重視圖表的判讀、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學科語言的運用,力求使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絡。並在此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轉化,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去辨析和認識與人類生存或環境相關的具體問題。

三.重視圖表教學

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從地理圖表中正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解決問題,是歷屆大學聯考文綜地理試題的一個重點。但地理圖像繁多、龐雜,在教學中教師應對那些最能考查考生思維能力、最能體現地理特色的地圖,如:等值線圖(等高線圖、等温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壓線圖等)、日照圖、經緯網圖、(中國和世界)區域圖、地質構造圖等給予充分的重視,要指導考生進行圖文互換、變換角度,學會從圖表中提取對解題有用的地理信息並加以描述,從而提大學聯考生的地理綜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表達能力。當然,對地理圖表的分析、簡圖的繪製也應該成為考生經常性的練習。

四.優化練習,提高練習的針對性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收集各地的模擬試卷,根據考生的具體情況和大學聯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組合練習試卷,並對練習進行及時評講,規範專業術語,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既能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篇五:高三地理教學反思

通過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實踐,我覺得應從大學聯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學活動,不斷探索改進,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襲着“死背書,多做題,拼時間,低效率”的老路。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們應該從單純複習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複習活動,教師講解多啟發多聯繫多分析,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例如在複習“影響工業佈局的區位因素”的相關內容時,我首先以魯爾鋼鐵工業區為例,讓學生回憶影響該工業區產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區位因素,從而瞭解到工業佈局是多種區位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作用因素對工業佈局的影響會隨着社會、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説明影響工業區發展的因素是發展變化的。然後以上海寶鋼為例,瞭解影響其佈局的區位因素又是什麼,並分析它與魯爾鋼鐵工業區的佈局有什麼不同,並分析原因,從而説明某種工業部門是什麼指向型工業,只是針對某一特定時期、某一特定地點而言。同時指導學生分析影響鋼鐵工業佈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的總體趨勢又該是怎樣的?最後請同學分析比較長江沿線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並説出它們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高三地理教學複習實踐中,我們有時會發覺由於學生對所有基礎知識已經學習過,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沒有一定的新意和難度,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項和智能強項,也有與此相適應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學生知識面有寬有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認知能力有強有弱。教師必須正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個體差異。比如可以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進行認真的構思和設計,文字材料,圖像信息,多媒體等等,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幹知識的複習中,大氣環境是個難點,而其中的有關天氣、氣候、季風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如果還像講授新課那樣複習,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於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做了精心準備,試着編寫了這樣一個案例,通過案例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案例如下:赤壁之戰前夕,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營精心準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際,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其實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準確的天氣預報而已。

然後提出下列問題:

(1)赤壁位於我國哪一個省?試分析當地的氣候類型。

(2)為什麼東亞能成為世界最為典型季風氣候區?

(3)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

(4)這個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欠東風”的現象?

(5)孔明為什麼又能夠借來東風?

(6)你認為季風除了對軍事產生影響以外,還會對哪些方面有影響?

這樣通過案例將要學習的內容轉變成一個個小問題,教師只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這樣不僅複習了天氣、氣候、季風等知識,並瞭解形成該氣候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的多。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的,學生學習也更多的是對課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從近幾年大學聯考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來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採分點幾乎沒有,需要記憶的觀點和方法論知識所佔的分值和比例越來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結合材料的分析和應用上。記得有一年大學聯考中就有讓學生分析蘭州化工廠佈局是否合理的題目,當時就有同學只是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對化工廠的佈局進行分析,忽視了環境效益對工業佈局的影響,認為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與標準答案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會選擇一些有關材料和學生一起討論、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複習有關廠址選擇的問題。我在給出了大量有關“食鹽”及“食鹽化工”等背景資料(略)之後,提出:  某公司正考慮在某鎮附近建一新的食鹽及食鹽化工廠,給出了某鎮的一部分地圖以及一些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對照地圖和資料,討論:圖中“公司提出的地點”和“議會提出的地點”相比,哪一個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廠管理人員、議會代表和社區代表。討論之後進行大組彙報。同時強調:(1)考慮問題時,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實際問題。(2)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比較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利弊得失,從而優選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問題都應該採取科學的、辯證的、全方位的態度和方法。

在隨後進行的大組彙報中,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學,從工廠經營必須取得更大利潤的角度,希望工廠建在距原工業區較近的地點;扮演工廠管理人員的學生,從方便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的角度,建議工廠建在距交通線較近的地點;扮演議會代表的學生,從保護綠化的角度,呼籲新建工廠不能破壞樹木,工廠應建在沼澤地;扮演社區代表的學生,從維護社區環境的角度,要求工廠建在與常年風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後,在自由發言時間,學生們比較了上述意見的利弊得失,一致認為,雖然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綜合大家的意見,從整體、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是公司提出的地點比較合適。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鋭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一節教學中,有一位學生提出:“我認為植樹造林並不一定能解決荒漠化的問題,因為樹木生長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會造成進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變少,反面會導致荒漠化的加劇。”這個觀點與教材相反,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後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新的勇氣,其實學生的思路也不是一點也沒有道理。於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了自我批評,並在後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新。

這就是説作為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與同學個別溝通,瞭解他們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平時上課也多從他們的能力角度講解,以求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10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互動、師生交往、師生合作的過程。課堂上教師應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助手,學生應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形式,啟發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經過我的教學實踐證明:要想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為此,我認為在國中階段地理課堂教學中應着重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一、處理好新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觀的關係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環境,發揮平等中首席的作用。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髮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這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要屏棄陳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把握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契機。要參透新課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內藴涵的深層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論事,按部就班,錯失“動態生成”的施教良機。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角色轉換的關係

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核心是學生的主體參與,上課是師生一起分享理解、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而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這必然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

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國中地理教學中要屏棄強制性的統一思想、統一語言、統一行動,淡化教師權威,允許多元思想並存。與學生真正建立一種彼此接納、彼此敞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着精神交流與人格碰撞的新型師生關係——師生平等的民主關係。

三、處理好學習活動與地理雙基的關係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在實驗操作或深入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學習,或者是從他人的經驗中通過再發現來學習。實踐證明,只有在夯實“雙基”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條件地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自由發展。因此,在國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融於有趣的活動中,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樂”中學。

四、處理好創設寬鬆氛圍與學生自律的關係

新課程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但所謂的“寬鬆”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而不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課堂上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就需要地理教師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做到收放有度,成分利用自己的調控能力,將課堂調控藝術與學生自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演繹到最佳狀態。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鍼對性指導。隨時監控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幫助學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律作用,及時提醒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調整學習狀態,以飽和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多交流、討論有價值的或有意義的話題,達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的效果。

五、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係

新課程認為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人格構建的文化中介,亦即“教材是範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教材是師生髮展的平台”。要求教師應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用教材促進學生髮展,教會學會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因此,國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着眼,整合教材、教具、圖書、資料、網絡、教師自身、學生等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的創造性。對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進行創造性的實施。從周圍地理環境和教材中優選整合教學策略,優選整合教學資源,從激發學生超越於知識之上的智慧、靈感、激情和創造性發面,來改善和優化整個教學流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體制發生重大變革的今天,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儘快轉變教學觀念,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11

一、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的影響因素

在高中地理活動教學中,教師由於受到傳統地理教學觀念的影響,將傳授地理知識,使學生到達應試考試的要求作為教學目的,從而構成了過多重視教學結果,而忽視高中地理教學過程的現象。因此,教師認為地理教材中章節後面的活動資料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將這部分資料簡單地為學生指點一二,並沒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將完成教學目標當作教學的重要資料。教師為了到達教學目標,將超多的地理知識生硬地教授給學生,很少將地理知識產生的具體過程講述給學生,僅要求學生理解、記憶以及運用地理知識。還有的地理老師正好相反,過分強調了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動”資料,在課堂上對這部分資料進行詳細地講解,反而忽略了地理課堂應講述的重點資料,從表面上看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事實上卻很難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難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

二、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1。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活動”資料,使學生用心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習是一種主動理解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理解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資料是一個不錯的選取。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地球形狀”時,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用心性,能夠讓學生在課前用紙折一個帆船,準備一個球,模擬船在球體上航行,平視球面上遠航歸來和去遠航時船的桅杆、船身先後看見的順序,然後再作一個比較,平視放在桌子上平移的紙船,看看二者的區別。教師還要讓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做好認真記錄,根據觀察到的事實狀況得出地球是球體的結論。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潛力、分析潛力、思維潛力以及溝通潛力,還使學生切身地體會到了發現知識的過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僅能夠使學生快速地學習地理知識,還能夠加深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生的知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中“活動”的資料,將這部分資料作為教學素材,既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同時也高效地完成了課後練習任務。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有助於教授學生基礎的地理知識,同時又能夠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潛力,從而

實現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效果和水平的目的。

2。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資料精心安排教學活動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幾乎每個章節後都設置了活動資料,這些活動資料具有必須的差異,有的活動資料側重考查學生的探究潛力,有的側重考查學生的實踐潛力,有的側重考查學生的思維潛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對這些“活動”資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如有的活動資料能夠應用在課堂教學的導入部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活動資料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教學中的重難點資料,教師能夠利用這部分資料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解決地理難題及理解地理難點知識的潛力;有的地理“活動”資料有助於為學生蒐集相關的地理資料帶給必須的指導作用,教師能夠利用這部分的資料使學生在課堂上展開激烈的討論和交流,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思維潛力、分析潛力以及溝通潛力的目的;有的地理“活動”資料能夠幫忙學生對所學資料進行鞏固,加深學生對所學資料的印象,教師能夠將這部分資料安排在課堂的最後,以便為學生帶給充足的練習資料,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潛力;有的地理“活動”資料,教師能夠將其與所教的資料結合,為學生布置一篇小論文,提高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的潛力。教師還能夠將這些活動資料適時地穿插在地理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有效提高自我的教學

效率和教學水平。總之,教師要善於挖掘地理“活動”的資料,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提高學生地理學習水平的目的。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12

在現代的教學中,我覺得現在我體驗最深的一條是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嘗試創新的教育理論,做到教、 學、 做合一的教學,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在實施過程中的標誌性體現。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人從事地理教育教學近12年,經歷了幾次的課改,這次的課改,讓我感受很多,下面僅從地理教學方式上進行反思。

一、 注重雙方交流溝通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意味着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並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閲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面對這樣的教材,你該如何使用?又該怎樣上課?怎樣發揮教師的作用?怎樣挖掘學生潛能?……需要地理教師冷靜、積極地不斷反思,才能適應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

三、啟發學生“多問”

學習的興趣和願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學生具有好奇心,這正是追求知識的原始動力,是求知慾的嫩芽。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會對某一事物特別感興趣,並由興趣發展為熱愛,由熱愛進一步發展為對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會提出各種各樣看似無稽實有深意的問題。這時,作為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正確地引導他們多問的習慣,教師可作饒有風趣的講解,並以豐富的感情色彩去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切不可因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教師的意圖或教師一時難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壓制。

四、引導學生“好動”

九年制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提出的“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其實也就在於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讓學生“聽”科學。片面追求升學率,追求高分,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只能束縛學生的行動。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實際中去加以應用和發展,這樣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創造力呢?明科此理,身為人師者,切莫把“好動”視為缺點,就把學生從“靜”中解放出來,並熱情鼓勵,耐心引導他們動手,使他們在“動”中去增長知識,去形成能力。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

地理教學反思案例 篇13

一、做好備課工作,以教材為依據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入新課

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學前,首先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做好新課的備課工作,熟讀教材,瞭解課堂教學的目標,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教學的重難點,以教材為依據設計相應的探究性問題引入新課。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採用直接講述知識的教學方式去引入新課,這種直接灌輸的教學方式不但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還不利於學生學習潛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探究性學習潛力的鍛鍊。以教材為依據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入新課,不但能夠很好地活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氛圍,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提高學生在新課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地球的運動”這一節的教學時,能夠結合這一節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由於太陽直射點的變化,所帶來的晝夜長短變化的全球分佈規律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全球分佈規律”來設計相應的探究性問題,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給地球自然環境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從而導入新課。

二、結合生活實際,貼近自然構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情境

許多學生在進行高中地理學習時,往往會認為高中地理知識點過多,而且許多知識記憶性較強,離自我的生活實際較遠,導致許多學生對於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存在必須的畏懼感,缺乏高中地理學習的興趣。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學與實際生活較遠,產生了知識與應用的脱節。所以大部分學生在進行高中地理學習時往往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點記憶不強,常常出現記不清、記不全的現象。從而在必須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習的效率,不利於學生高中地理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能夠將高中地理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構建探究式教學情境,從而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的教學時,則能夠聯繫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構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情境,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除了地震給人們帶來嚴重影響,還有哪些災害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影響呢?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這一節課就來學習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三、重視課堂互動,在高中地理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課堂互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課堂互動水平的高低決定着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務必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要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潛力為核心。具體而言,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能夠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採取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針對探究性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獨立分析問題的潛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潛力,讓學生之間透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取長補短,提升學生學習潛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學為例,教師能夠設置探究性問題―――“人口增長對資源有哪些影響?”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對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以及森林資源等資源的影響,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四、加強教師指導,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探究式教學過程的學習主體是學生,然而學生由於其知識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在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標性,導致探究式學習過於盲目,效率過低,這一問題也是許多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往往會過於“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視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必須要加強教師對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指導,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對於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並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探究性學習。以“濕地資源的開發保護”的教學為例,教師能夠採用梯度設問的方式去逐步引導學生,例如,“什麼叫做濕地?”“根據濕地的構成原因能夠將濕地分為哪幾類?”“我國濕地在空間分佈上的特點?其分佈與哪個氣候要素密切相關?”“濕地水分的蒸發,可在附近地區構成降雨,具有調節區域氣候的作用。你贊成這種説法嗎?”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動態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實際以及實際教學資料為基礎,合理設計教學模式。然而不論採取何種教學方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精神為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o3oj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