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通用5篇)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通用5篇)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 篇1

文章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也展示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因此教學這一課最主要的是抓住它的“情”,用文中豐富的情感去薰陶感染孩子,使孩子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通用5篇)

但是我在理清課文敍述的事情後,就讓學生質疑,學生提了以下7個問題:1、18自然段,為什麼老狐狸會救正太郎;2、“閃着金色的光芒有沒有其他的意義。難道只是陽光照射才是金色的嗎?”3、狐狸為什麼不死心,還要救孩子?4、為什麼發現小狐狸被帶走,正太郎的動作表情那麼衝動?5、15段為什麼正太郎剛想揭開鐵鏈又打消了念頭。6、為什麼正太郎給狐狸送吃的呢?7、小狐狸為什麼不吃食物也不會餓死?這些問題,除了極個別的如第2個、第4個確實是有思考價值的,其他多半是關於文章內容的,學生只要好好讀讀書,都能解決。因此這裏的質疑意義不是很大,接下來就讓學生圍繞上面這些問題來學習,逐條解疑,課文就上得興味索然了。學生讀書的目的就是理性地去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了。脱離了情感和體驗的語文教學必然是枯燥無味的。在以後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課堂提問一定要經過認真篩選才好。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 篇2

《金色的腳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二十四課,是一篇閲讀課文,講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裏捉回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它們冒着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並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給老狐狸餵食的正太郎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後來,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裏,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課文展現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歌頌了愛的力量。同時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表達了作者的創作意圖: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類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好!

我的教學重點是老狐狸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正太郎為狐狸做了哪些事?老狐狸又為正太郎做了哪些事?從中你體會到什麼?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抓住課文導讀部分提出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地去讀課文,並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隨機板書。課後,我認為如果在他們讀課文時説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查閲工具書,就把讀課文與預習聯繫在一起,還能讓學生養成學會自己學習的習慣。

在新課導入時,我問學生你們讀過哪些關於描寫狐狸的文章,結果課堂靜悄悄的。我又引導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什麼文章?有的學生想起來了,説是《酸的和甜的》,我又問你們學過哪些寫狐狸的成語,有學生説“狐假虎威”,我就請他簡單地把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並及時鼓勵表揚。這時我就進入主題:今天,我們又來學習一篇關於狐狸的文章,看看課文寫的狐狸和你心目中的狐狸有什麼不一樣?後來我覺得如果接着問: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狐狸嗎?可能就會有學生回答“狡猾”,那麼就能與本課中的狐狸形成鮮明對比。

課文中老狐狸救正太郎的事很令我們感動。在閲讀動物救人的材料後,我就叫學生説説現在想説的話。這是我在教學設計中沒有想好的,是臨堂的發揮,我覺得加上這一點很好,許多學生都説出了應愛護動物,應保護動物的主題,正與本課的教學難點吻合。只是閲讀材料較長,用的時間相對較多,課堂氣氛此時最沉悶。如果用的時間短一點,效果會更好些。

在小練筆這個環節,我要求學生續寫《幸福的狐狸一家》。但後來想如果只是給主題,不限制題目,題目自擬,這樣會讓學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這只是第一課時,我只能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不能斟字酌句,抓住疑難之處進行點撥,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更詳細地瞭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我起到主導的作用。肯定沒有十全十美的課,也只有這樣才有進步的空間。重興中心國小老師的評課中讓我受益匪淺,看到了我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再接再厲,向40分鐘要高效果,要好成績。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 篇3

略讀教學對我而言如同一位陌生人,在着手備課前一無所知,後來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後明瞭一些,但還是很模糊。課上完後聽了闕老師和吳老師的點評有了些許收穫。

一、偏離略讀教學軌道

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閲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而我此課的教學卻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文章分析和人文教育上。課前設計的那張表格也成了過場,沒有好好利用。其實問題還是在於沒有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所以學生對這張表也沒有很好的完成。現在我回過來想想,要是在課堂上再給學生多點時間用15分鐘來初讀課文完成這張表格,那麼在接下來的反饋中也就可以用10分鐘左右就可以把整個故事學完。然後再給他們點時間去回讀全文,最後用2分鐘時間總結一下學法,也就是本單元的訓練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這種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最後用5分鐘時間去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去閲讀我課前給他們準備的《老牛》,再用5分鐘給他們交流,這樣就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又鞏固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然而我從開課伊始就在看時間,總是把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案放在第一位,沒有更多地去考慮學生是否真的讀透讀懂了。在品讀課文時也一樣,只關心自己下一步的教學環節,還是沒能走出教案的框架。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些理論知識只成了腦袋中的擺設,沒能發揮出來。

二、略讀教學方法與技巧指導不到位

本課要交給學生的略讀方法是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我在課上也就只給學生點出這一點。沒有再深入指導,其實是我把這句話當成了擺設,自己也從沒去思考過,何為用較快的速度。所以當被問及這問題時我啞口無言。是呀!其實很多時候,不是還是在於我們教師自身缺少思考,自己都處於模糊狀態,又怎麼能 讓學生明白呢,可悲呀!想來,這一堂課也給了我充分的準備時間,可我在備課的過程中,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結果又把略讀當成精讀來教。要是在備課時我能在略讀方法上多思考一點,也許就能讓學生知道用較快速度閲讀也就是用默讀來讀。更可笑的是當我發現學生讀書時聲音較輕時還鼓勵他們大聲讀出來!想來都覺得失敗。

總之在這堂課上我感覺自己總是遊離在精讀與略讀的十字路口,既沒達到精讀的方法培養,也沒達到略讀教學的培養運用的目標。

三、環節設計畫蛇添足

在略讀教學中一般不提倡小練筆,而我在這堂課中讓學生站在小狐狸、老狐狸和正太郎的角度去寫話,這一環節可以説是人文過足,工具欠缺。在略讀課堂上顯得有些畫蛇添足之感。其次也浪費了太多時間,要是在最後能把這部分時間用在課外閲讀《老牛》上,我想會更理想。

在這次的活動中讓我有種挫敗感,但我沒有後悔,因為在這次同課異構,精讀與略讀新課程中讓我認識到了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也觸摸到了略讀教學的一些門道。在其他幾位上課老師的課堂上學到了不少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在吳老師和闕老師的點評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首先,略讀教學重在教學方法的指導和運用,略讀教學是橋樑,在平時教學中一定要架好這橋樑。還學生一片略讀方法的訓練場。讓他們更好更快地在略讀中成長起來。

其次,略讀教學要捨得放,把更多時間還給學生,但在這段時間裏要讓學生明確閲讀學習的方法和任務。切記放任自由。教師用相對少數時間給學生方法上的指導。略讀教學其實略的是教師的教,學生還是要學得精。

第三,教師在方法的引導和運用時,要適時適量,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並非多多易善。

第四,把握好沈大安所言的略讀教學的三大任務:把握大意、學習略讀、拓展延伸。 

關於略讀教學雖然現在還很迷惘,但我相信在我們不斷嘗試與探索中肯定會有一片明朗的天地。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 篇4

這篇略讀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敍述了小男孩正太郎與狐狸之間的傳奇故事。本課的訓練重點:一.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圍繞訓練重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

1. 以舊引新,揭示課題。

通過前三課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那麼,在寓言和童話故事裏,往往與“狡猾”一詞緊密相連的狐狸又與人類發生了什麼的故事?這一節,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課-------《金色的腳印》。

2. 快速閲讀,瞭解內容。

讓學生快速閲讀課文,找出文中的有關角色;默讀課文,找出角色之間的關係(根據學生的彙報,老師適機板書,形成角色之間的關係鏈);根據板書,學生試着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先自己説,再與同桌説,後面對全班説,最後集體説)。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向來是學生的弱項,今天這種關係鏈式的板書大大降低了學生概括文章的難度,效果甚好。

3. 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根據學生的選擇,隨機安排朗讀內容。由於課文較長,沒能讀完重點段落,但學生已經從文章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了狐狸一家濃濃的親情以及正太郎與狐狸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

金色的腳印教後反思 篇5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説明有序,淺顯易懂。作者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説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動地説明了灰塵與人類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

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響應學校提倡的“先學後教”的教學新模式,以學生自學為主,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從而發現知識、獲取知識,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適時點撥引導。為此,在導入課題時,先板書灰塵二字,讓學生説説灰塵有哪些危害?然後讓學生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是怎樣?接着讓學生初讀課文,將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相印證,看看有哪些異同,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檢查字詞,重點理解:“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這一諺語,讓體會到原來灰塵在人們心中的危害是那麼的大。再接着,讓學生默讀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請學生用一段話回答課文第2自然段的設問:“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最後,還引導學生想: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麼道理?這讓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事物。

領悟説明文的表達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學生理清線索、理解內容之後,我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上學到的閲讀方法自讀自悟。圍繞“作者是怎樣説明灰塵的特點和作用的”這一問題熟讀精思、討論交流。並啟發學生注意作者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並認真體會這些説明方法的作用。

在讓學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我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兩面性,學生舉了好多例子,如人類生活離不開水,但洪水氾濫,會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廢品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但如果利用不恰當又污染了環境等等。

學習了這篇課文,練筆也很有必要。為此,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我讓學生以“假如沒有……”為題,寫一次小練筆,讓學生深刻理解使用假如句子的應用並蒐集有關灰塵好處的資料,讓學生動手能力得到施展的同時瞭解到灰塵與我們人類的關係。

本課總體教學感覺還可以,作為一名新手能得到前輩們的表揚和指導,深受感激和安慰。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教案處理不夠到位,深知領悟本文的説明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方向把握有失偏頗。有些教學完全可以在學生預習之時完成的,卻在課堂上重複,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等。這些都是在今後教學上應該多加註意和改進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3w7m3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