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對稱》教學反思(通用25篇)

《對稱》教學反思(通用25篇)

《對稱》教學反思 篇1

講過《對稱》這節課,各位領導和老教師們給我評課,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自己也認真的反思了在上這節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發現自己在備課、講課、課堂組織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稱》教學反思(通用25篇)

1. 講課的細節處理不當。語言中帶有口頭語,口頭言,導入語言太羅嗦,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如“感知”“識別”這些詞孩子們不是很理解,在黑板上粘貼圖畫找對稱軸時,那張圖畫找的不好。

2. 課堂組織過中,給學生發言和展示自己的機會比較少。

3. 課堂時間安排上,前邊的授新知講的太快了,以至後邊的全部練習做完了,課堂時間還沒用完,這説明上課時間把握不好。

4. 本節課的一個重難點,找出幾條對稱軸,講的方法不是很好。

5. 課件和講課的內容是一致的,不能點快或點慢。

針對自己在本節課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誤的地方,我也接受各位領導和老師的意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以下的措施:

1.在講課的細節處理上。口頭語要去掉,如“咱們班同學”改為“我們班同學”,語言不帶口頭禪,導入部分要儘量簡練、清晰。學習目標中遇到的詞要儘量換成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在黑板上貼的圖片紙的兩半採用不同的顏色,對比更明顯。

2.在課堂組織中,要利用“兵教兵”給孩子更多發言和展示自己的機會。

3.課堂的時間安排上,要把時間分配好,留有彈性的時間,這樣課堂時間才能利用的更充分。

《對稱》教學反思 篇2

活動一:觀察對稱現象,感知對稱圖形。

觀察圖片討論:“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特點?”接着當學生交流了“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時,教師追問:“你怎樣證明它們兩邊都一樣呢?”這時引導學生把圖形對摺後,發現圖形的左右兩邊重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圖形的一半。這一活動的開展,是把學生觀察到的形狀讓學生用對摺的方法親手驗證。學生通過對摺,很形象直觀地發現“只能看到一半”,這一觀察——討論——動手驗證的過程,既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為下一環節“剪紙”做了很好的鋪墊。

活動二:動手剪對稱圖形,在活動中加深體驗。

“剪一剪”的活動,讓學生先自己探索剪對稱圖形的方法,並嘗試着剪一剪,當學生有不同的剪法時,可引導學生比一比:誰的剪法好?説説怎樣剪,剪出來的圖形才能對稱?這樣,讓學生在具體實踐活動中思考“我怎麼沒有想到先對摺後再剪呢?”從而很自然地引出“對稱軸”的概念。這一活動的開展,以激起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和慾望為前提,將觀察、思考、操作有機的結合,充分感知對稱圖形及“對稱軸”的概念。

《對稱》教學反思 篇3

一、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慾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有疑問才能思考和探究。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只有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有意義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心裏產生一種懸念,進而達到以疑激學的目的。本節課一開始,教師用彩色剪紙呈現給學生美麗的蜻蜓、蝴蝶、飛機圖,談話:“今天,從圖形王國裏來了一家人,看!都誰來了?”教師用漂亮的圖畫和圖形王國抓住了學生的“童心”,引起了學生的好奇與疑問。此時,教師提問:“為什麼説他們三個在圖形王國裏是一家人呢?”這個既富有童趣又有挑戰性的問題與學生好奇、想刨根問底的心理產生了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慾望和學習的熱情。

二、搭建體驗探索的平台,開展有序、有效的實踐活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本節課教師在課堂上展開了觀察對稱圖形——發現特點——動手剪對稱圖形——欣賞與應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學習活動。

《對稱》教學反思 篇4

活動一:觀察對稱現象,感知對稱圖形。

觀察圖片討論:“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特點?”接着當學生交流了“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時,教師追問:“你怎樣證明它們兩邊都一樣呢?”這時引導學生把圖形對摺後,發現圖形的左右兩邊重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圖形的一半。這一活動的開展,是把學生觀察到的形狀讓學生用對摺的方法親手驗證。學生通過對摺,很形象直觀地發現“只能看到一半”,這一觀察——討論——動手驗證的過程,既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也為下一環節“剪紙”做了很好的鋪墊。

活動二:動手剪對稱圖形,在活動中加深體驗。

“剪一剪”的活動,讓學生先自己探索剪對稱圖形的方法,並嘗試着剪一剪,當學生有不同的剪法時,可引導學生比一比:誰的剪法好?説説怎樣剪,剪出來的圖形才能對稱?這樣,讓學生在具體實踐活動中思考“我怎麼沒有想到先對摺後再剪呢?”從而很自然地引出“對稱軸”的概念。這一活動的開展,以激起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和慾望為前提,將觀察、思考、操作有機的結合,充分感知對稱圖形及“對稱軸”的概念。

《對稱》教學反思 篇5

應該説《中心對稱》這節課的教學效果與我設計的預期效果差不多。學生的配合度比較高。師生的研究學習互動的氛圍比較活躍。

1、設計流程:圖片欣賞-----中心對稱圖形-----應用-------圖片欣賞------成中心對稱----性質與判定----應用-----練習與反饋----小結。

2、主要用意:通過觀察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欣賞圖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中,中心對稱的美,從實際圖片的設計着手引入新課,在圖形的運動變化中進行概念的教學,在觀察中思考中心對稱的性質以及如何識別。在例題的選擇時注意加強中心對稱的應用。在問題預設中注重學生的發展。出現問題或疑問時,加強了引導。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按教材課本的要求,我讓同學們欣賞圖形、感受圖形、識別圖形,進而理解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體會對稱中心的位置以及意義和價值,並感受中心對稱圖形與成中心對稱的轉化關係。在上課時,讓學生們欣賞圖形,觀察圖形,然後再理解圖形,進一步識別圖形,從而把概念教學融入其中。教學時根據新授內容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應變並解決問題。以教學案為裁體,協調好課本教材、教學案和課件,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上課以學生為主,加強學生的活動性、參與性,有意識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討論“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時,注重從整體的眼光中看待問題,讓學生學會相互轉化。當學生出現把對稱中心這個名詞説成中心點時,我及時板書加以強調。在板書設計中注重書寫跟數學思想方法有關的內容,如“整體、組合、分割、轉化”這樣做使得學生學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做到了潛移默化。在遇到預設不到的問題方面,充分地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解決,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對學生將會出現的問題作估計,課上解決,課後反思。

3、不足之處: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請學生畫一個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的點時應在分析後進行現場演示,這樣更加符合學生學情。三、我對學生的營造快樂學習研究氛圍並不夠。

今後的努力方向

(一)導學方面問題解決:體現新知識中數學問題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設計一些問題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可以將導學內容得以掌握,並能獨立自學解決一定的數學問題;

(二)例題分析與變式訓練中的問題解決:例題分析體現數學問題的呈現方式,並進行變式訓練。

(三)課堂練習與課後作業的問題解決:課堂練習的反饋與反思,作業問題的反饋與反思;學生態度與積極性的培養。

《對稱》教學反思 篇6

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心對稱知識時一方面要用這一知識作類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軸對稱概念對中心對稱概念的干擾,在教學中本課在揭示了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加強了和軸對稱圖形的辨析,並在練習中掌握它們的區別,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

同樣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這兩個概念又充滿了辨證關係,當把某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圖形就是中心對稱圖形;如果把這個圖形的組成部分看作兩個圖形,則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成中心對稱。所以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其概念是相對而言的。這兩個概念有助於學生辨證思維的培養,同時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繫的正確理解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在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後,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明確這是中心對稱圖形,接着將圖形標上字母,並把兩個三角形塗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把這個圖形看作兩個三角形,動畫演示讓其中一個三角形繞一點旋轉180度與另一個三角形重合,從而揭示兩個圖形關於某一點成中心對稱的概念,這樣通過動畫讓學生明白了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概念之間的區別

像這樣運用直觀形象的演示來演繹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還的比較好的。

《對稱》教學反思 篇7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經歷,體驗和自主探索”,突出過程性目標,實現 教的轉變、學的轉變、課堂氣氛的轉變 。下面以《中心對稱》一課為例,進行反思。

一、關於概念的教學

中心對稱概念的引出。學生在八年級上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我設計先複習軸對稱概念和性質。本課在揭示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時,加強了和軸對稱的辨析,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這一概念,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的轉變:本節課我把自己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中心對稱圖時,我只給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把對稱中心定在不同的位置。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讓學生通過畫圖歸納出中心對稱的性質,達到激發學生自覺地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的目的。

三、學的轉變: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讓學生設計上面的各種類型圖,學生自己去解答, 學生通過自主活動發現了規律,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課堂氛圍的轉變:整節課以 流暢、開放、合作、 隱 導 為基本特徵,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徵,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 對話 、 討論 為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較為寬鬆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髮現的價值。

五、重視知識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的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 本節我設計如下聯繫生活的題:利用中心對稱測量河寬

六、不足之處

1、軸對稱的概念強調不到位、不夠細緻,尤其是對稱點的概念。給學生消化理解的時間太短。

2、沒講中心對稱與旋轉對稱的關係。

3、聯繫生活的例子離學生經歷太遠,如舉測小口瓶子的內徑,能使學生親自動手就更好了。

《對稱》教學反思 篇8

這篇課文,講中國台灣小朋友只見過用棉花做的雪,沒有見真的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的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願望。課文藴含着海峽兩岸人民企盼祖國統一的願望。

本課教學,通過讀、想、説的結合,在情景中學習課文,努力實現情感的交融。

一、欣賞雪景,走進“雪”的世界

一開始上課,課件中的雪景展示,把學生由生活中的“看雪”,回到課文中的“看雪”,在現實與虛擬的空間裏,留一條通道——看雪,“雪”中的個味不同。這算是營造了學生閲讀期待的心理。

二、品“雪中景”,悟“雪中情”,體驗文字美

將老師看到的雪景這段文字從文章中提出來,進行教學。是考慮到這段文字很美,也是觸發學生產生去“看雪”的直接動因。在教學指導中,將寫雪景的句子與寫活動的句子分開教學,側重點放在第一句。旨在通過教學,讓學生將視頻中直觀感受的雪景,再通過文字的感悟,去感知雪景的美。所以在指導朗讀的時候,第一是看到什麼,去體驗“雪花、雪毯、銀裝、潔白”的美;第二是體驗雪中的動態美。那“飄着、鋪着、披着”像唱歌一樣。這樣的設計,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所悟到的達到了預見的效果。而第二句的活動,則不着重點,只是讓學生體驗一下心情,悟着“雪中情”。如此“情”“景”相融,課堂上是書聲琅琅。

二、“讀問句”,理心情,感受鄉情。

本文中的四個問句,是教學的另一個重點。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朗讀,體會出問話時的心情。在引導的時候,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將心情的變化,有試探到驚奇,由驚奇到羨慕,由羨慕到盼望。圍繞“看雪”在情感上產生波瀾。在指導讀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語文知識的滲透,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老師微笑着點點頭”在不同的語境中的含義。課文中是回答問題,表示看過真的雪;在課堂上是表示肯定與讚許。二是“爭着問”,對學生進行詞語積累的教學,認識新的詞語。在指導朗讀時,注意對學生心理情境的渲染,在對比的反差中,產生學習期待。

三、讀詩句,一家情,邀請“看雪”

出示小詩歌讀一讀,激發學生邀請中國台灣小朋友來看雪的熱情,昇華主題。

《對稱》教學反思 篇9

按照我們“六六大順”組在前些時候的三年級集備教案,我開始了我的《科利亞的木匣》的教學。但是實施下來,我發現這教案和我們兩個班的學生不太協調。

目標上,基本是按照集備教案來確定的,在我兩個班的教學中,我都嚴格地和學生們一起去達到這四個目標,達成情況比較好。但是在具體的過程實施方面卻不盡如人意。第一課時的學習,我按照蔡老師在教研綜述上所傳授的“字詞——書寫——理解大意——分段”進行,當這些都完成了,我發現已經沒有時間進入對課文第一段的講讀了。而且我也覺得不必要一段一段來進行講解課文,這樣對學生的牽引性會很大。第一段的講解完全可以在接下來的課文學習科利亞埋木匣環節中進行。由於在第一課時的完成情況是這樣,而我也認真拜讀了第二課時的設計,我認為不太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於是我將教學適當進行了調整。

在第二課時中,我先是讓學生對課文大意進行了回顧,再通過讀文,並通過一個問題“讀了第一部分的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讓學生在朗讀過後自己説知道的東西。他們有的説:“我知道了科利亞他為什麼要埋木匣。”有的説:“我知道了科利亞他埋木匣的過程。”有的説:“我知道他媽媽也在埋木箱。”……在學生説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把“木匣”和“木箱”進行區分,可以把第一段“科利亞剛學數數,只會數到十”進行講解,而並非如教案所示。在“挖木匣”的段落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對比科利亞和媽媽的挖木匣結果來進行。而且我還和學生一起親身做了實驗。這樣,就把科利亞在11段中的思考和本課的啟發水到渠成地流瀉,讓學生的體會一下簇擁而上。

我記得我剛踏入教壇的時候,我們這有老師跟我説過:只要覺得是適合本班學生的,那就是最好的設計。也許在集備時候的教學設計對某些學校的學生是適合的,那隻能説明那是適合該校學生最好的設計。當然,我的教學或許有很多紕漏,但是我一樣堅信:只要覺得是適合本班學生的,那就是最好的設計。

《對稱》教學反思 篇10

在教學《乞巧》《嫦娥》這兩首古詩時,正好看了國小生古詩文的教學要注意“三要三不要”。三要:詩句要反覆朗讀;詩意要大致理解;全篇要熟練背誦。

三不要:介紹背景不要過全;詩句翻譯不要過細;意境體會不必過深。教學本課時我就借鑑了這“三要”和“三不要”。

讓學生從談自己的讀書收穫出發,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課堂生成來進行。有個學生講到“乞巧”的意思時,好多學生都做了補充,我也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知道的對學生做了補充介紹。突然感到課堂的“三不要”中的背景不要過全,我這是不是介紹過多了?但是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又不錯,我犯難了,深感教學不易啊!

《對稱》教學反思 篇11

現就中學作文教學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寫作文的重要性。

對於語文,作文分數比例是讓人不敢忽視的,在150分的總分中作文就佔了1/3甚至更多,這是一個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見,寫作教學真可謂是語文學科教學的“半壁江山”。尤其對於普通班的學生,就算他們的基礎和閲讀比較差,但是卻不會影響他們在作文方面拿多一些分數。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光我們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知道你基礎再差都要去寫作文,特別是在考試中,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作文寫得差就胡亂完成甚至不寫。

其次,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

寫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情實感從哪裏來呢?那就是現在生活,我們只有在仔細觀察現實生活,從生活實際出發,對現實生活進行思考,才能做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現實生活,讓他們體驗生活,從中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領悟能力,讓他們從中學會獨立表達,寫出發自內心的話語。引導學生留心生活,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是寫好作文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充分認識現實生活,讓他們體驗生活,不但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能讓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自己的筆墨描繪下來。因此,我們平時應該多引導學生去參與社會活動,仔細觀察,認真尋找其中的素材,那麼他們的習作一定會絢爛多彩。

第三,避免面面俱到。

在以前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在文體、立意、謀篇到譴詞造句做到面面俱到,且字數一般不得少於600字。但是,這樣的要求卻並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因為大多數學生完成這樣的一篇作文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而且,由於一次作文花費的時間多,而語文又不能僅上寫作課,寫作的次數很有限,每學期僅六至八次作文,訓練重點又不突出,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難以提高。並且,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學生很難取得成功,受到老師的表揚。長此以往,在多次失敗的打擊下,學生就會對作文產生厭倦、害怕甚至對抗的心理。在這種消極情緒的支配下,又怎能寫出好作文呢?因此,在作文訓練中我們最好進行某一方面的訓練,而不應面面俱到,希望學生能一次性地就寫出一篇上好的作文來,對普通班的學生更是如此。

《對稱》教學反思 篇12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的引領為主線,以學生的探究為核心,以發展學生的思維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為契機,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用中學。在本課中注重了一下幾個方面:

1、注重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力求使課堂體現生活味,數學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如:在鞏固應用的最後一題,讓學生用今天所學的算式來表示生活中的例子(看算式説情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提取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豐富了學生對加法的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也在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和思維的靈活性。在探討“4+1=5”的計算方法時,變老師講學生聽,為學生先獨立思考,動手擺小棒,主動與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時,針對學生的思維的差異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想到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但我還是組織學生對“看組成想加法”的方法,跟其它算法進行比較,讓學生髮現這種方法是最簡潔、最實用的,培養學生多中選優的數學思想。

3、充分發揮了課堂教學評價的魅力。在教學中,我盡最大可能對學生的一舉一動進行客觀分析,並用各種方式對他們作出較合理的評價,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一直在關注着他們。同時較全面瞭解了學生的學習現狀,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初步形成。

4、注重培養學生説完整話,提數學問題的習慣。如:讓學生觀察圖並把圖意完整表達出來及提出數學問題考考大家等。

不足之處:

1、學生的傾聽和回答習慣還需要加強培養。雖然開學到現在,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和回答習慣,但在本節課中還是有出現個別同學在老師沒説完或同學沒回答完時,就急衝衝的把答案説出來。

2、學生互動學習還有待於訓練。還有部分同學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計算方法)較好地與同學交流,在今後教學中我會先培養學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與同桌一起分享,怎樣通過同桌合作來獲取更多的知識、來解決學習中的某些難題,使學生學會初步與他人合作的方法。

《對稱》教學反思 篇13

《孔雀東南飛》這部文學作品,是保存下來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敍事詩,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講述了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悲劇。魯迅説“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個愛情悲劇的骨架被亦柔亦剛之美填充着血與肉,極富浪漫主義的將“雙飛鳥”“自名為鴛鴦”的結局與“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起興開篇首尾呼應,緊緊地將讀者的心絃扣住,不僅讓人欣賞“有價值的東西”的美,還讓人忍受愛情這“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的痛苦,是美與悲結合完美的文學作品。

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註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且本文故事情節在民間廣為流傳,被改編成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影響深廣。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串講。因此,教學本文可從語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在教學時,可利用電教手段,或閲讀有關資料,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本課時主要探討劉蘭芝的人物形象塑造,讓學生自己找到相關語段,自己先行朗讀、討論、分析,教師加以引導、歸納。以下的教案為有順序的,但實際操作由學生的回答而定。分析中探討人物性格及其命運,並聯系當時社會環境。設置探究課題:蘭芝究竟為何離開焦家?劉蘭芝聰慧美麗,勤勞能幹,知書達禮,焦仲卿與她又情深似海,可是焦母為何非休她不可?封建社會婦女被休,一般被認為奇恥大辱,會遭人鄙棄。為什麼劉蘭芝被休後身價反而更高了?談談你是如何認識縣令太守為子求婚的?既然這種可能微乎其微,為什麼詩中出現了那樣的情節?他們可以不死嗎?焦劉二人的死有其必然性嗎? 尋求劉蘭芝殉情的真正原因。

正堂課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對人物分析也追求一個“水到渠成”的效果,應該説,教與學是愉悦而有收穫的。

《對稱》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出示秋季收穫南瓜的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從實際情景中引出計算問題,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計算問題的過程。首先,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們展示採南瓜這兩幅情景圖,讓孩子們在觀察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結合情景圖理解算理。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列豎式,讓孩子觀察、比較中,發現連加連減豎式簡便寫法的簡便之處,從而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其次,我在教學連加連減過程中,加入了兩個練習環節。第一個練習我設計了三道連加題在花朵中,三道連加題難度逐漸增加大,既訓練了孩子的口算能力,也給孩子在動手筆算過程中體會簡便寫法的簡便之處。與此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計算也可以是很有趣的。而另外一個練習,我採用比賽的形式,讓孩子在送小蜜蜂回家的過程中,完成連減的練習。

練習中,既鞏固、加強了孩子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孩子互相幫助的情感。在教學的最後,我還設計了一隻沒有算式只有得數的小蜜蜂,讓孩子思考,哪些數連加或是連減可以讓小蜜蜂回家。學生在剛才原有的基礎上,再加上整節課的練習,學生想出了許多算式。這一環節我拔高層次,讓學生在思考和計算中發散他們的數理邏輯思維,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既鞏固、加強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又培養了學生互相幫助的情感。但是在這次的教學過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我在和學生一起觀察連加豎式的時候,我經驗不足,在對於一些豎式上的小毛病,我沒有抓住這個教學機會,讓孩子去發現那些小毛病,因此在連減計算過程中,仍有這樣的小毛病存在。

《對稱》教學反思 篇15

教學時,我採用學生自學、自悟為主,教師加以適當的啟發、誘導、點撥,達到長文短教的目的。我讓學生初讀課文,瞭解大意,理清敍述順序。抓描寫了武松吃酒的內容,通過武松與店家的對話,集中表現了他豪放、倔強的性格。抓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來勢洶洶和武松“一閃、一閃、一閃”的竭盡全力、沉着機敏,表現武松的機智勇敢。我還抓住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品析武松無所畏懼的精神。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而後思考:

三碗酒過後,店家為什麼勸他不要喝了?武松是怎樣説的?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後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交流。學習課文8~12自然段也是同上第3自然段的方法,先出示自學提綱:武松和老虎搏鬥,課文分為哪幾個階段寫的?每一個階段各有什麼表現?表現了武松的什麼性格?

同學們讀後能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就是進步。我先肯定了同學的思考,我再請同學們聯繫武松性格特點及自己的實際來理解,同學們領悟到:這樣的描寫,非但無損於英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樸實、豐滿、逼真、可信。

《對稱》教學反思 篇16

一、學習課文。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發現不認識的字和拗口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學生提出有兩個字音讀不準:“滌”,“鮮”。當堂有學生予以正讀。一個句子難讀:“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師稍加朗讀,大家就明白了。然後是對照註釋翻譯課文,不懂的先畫下來,待會兒提問。這一步用的時間稍長,學生的提問也較多。但絕大部分問題,學生能自己解決,極少數問題,老師點撥一下即可。翻譯完後,我提了兩個問題:作者寫蓮有哪些特點?為什麼要寫這些特點?對於第二問,我原先以為學生回答不出來。結果,學生不僅正確地回答了出來,而且還聯繫到以前學過的《行道樹》。這不禁使我有些自慚,以前太低估了學生。?

二、評價課文。這裏有兩層含義:課文裏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這是讓學生髮現問題的最關鍵之處。一開始,學生由於習慣了老師的滿堂灌,沒人發言。我就引導大家:你自己認為課文哪裏寫得最好?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愛蓮説》的主旨、結構和寫法,一點一點地全“拼”了出來。老師該講的,學生都講到了;老師沒講的,有些地方學生也講到了。比如以前作為難點分析的,是作者以蓮自況,追求高尚情操,諷刺污濁世風的觀點。學生在分析的時候,不僅讚揚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還結合社會實際,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受賄的醜行,説他們連古代的周敦頤還不如,真該要他們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對稱》教學反思 篇17

對學習素材感興趣,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重要前提。百數表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因為之前有了百數圖,教師又告訴大家百數表裏藏着很多的小祕密,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孩子想尋找祕密的好奇心,這些看似單調的數字寶寶,會藏着哪些小祕密呢……這時候的百數表在孩子的眼裏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東西,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誘發了學生參與的意識,使學生想探究。所以孩子們的彙報就很精彩,可以橫着看,豎着看,斜着看,跳着看,思維一下子就活躍了,課堂就更富有生趣。

在學生了解了百數表排列的規律後,出現了不同層次的練習,第一層次直接在百數表裏找缺少的數字,這時候的百數表裏除了缺少的數,其他的數是其全的;第二層次缺少了大部分的數,只給了與要找的數有關聯的;第三層次只標出了百數表的行與列,直接要求孩子們找數;每一個層次的練習,既有孩子們的獨立練習,也有小組的共同努力。探究的過程,必定是一種親身的經歷,就象在解題時,我往往採用先讓孩子在得不到任何提醒的狀態下解題,也許錯誤率很高,但是在經歷錯誤以後,他們就會想尋找正確的方法,尋找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失敗的體驗為獲取成功奠定了基礎。

此外,還要讓學生會探究。例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先把剛開始在百數表裏圈好的數,為他們找一找在百數表裏的位置,孩子們很快找到了,接着老師請小朋友觀察,行、列數之間有什麼小祕密,孩子們通過討論、比較發現,行數減一就是數的十位,列就是個位。但是就幾個數而言,是否百數表裏所有的數都有這個規律呢?這個結論僅僅是猜想,正確與否必須通過研究、探索,進行科學驗證。首先得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我要驗證什麼?我可以怎樣來驗證?只有讓孩子經歷那種屬於自我的探究與發現過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接着大家一起找了幾個數,發現都有這樣的規律,這時老師出了這樣一題第三行第十列,是哪一個數?有的孩子脱口而出:20。這個答案有孩子提出不同意見:是30。如何驗證。有孩子提議直接看百數表。果然是30。為什麼前面找到的規律不適用了呢?難道找錯了。後來大家一起找了列是10的數,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第十列的數都是整十數,所以得出結論,不是找錯了,而是百數表裏的規律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第一列到第九列之間的數,還有就是第十列的整十數。

至於此,所有的探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當孩子回顧探究過程,尋找自己的發現,欣賞自己的成果時,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在自主探索後的成功滿足感,體現了愉快學習的理念,同時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樂趣。

《對稱》教學反思 篇18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貫徹新課程理念,貫穿創新精神,突出個性化,在每個環節安排和細節處理上都作了精心預設,因而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總結起來主要有:

(一)深入理解和領會文本內涵,準確預設本課教學目標。

在備課時,我反覆閲讀文章,並且大量閲讀了各位名家對本文的解讀,同行們對的教學設計方案,讓我對文章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理解,汪曾祺平淡而有韻味的語言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家鄉的熱愛,對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和發現生活樂趣的心態都是應該讓學生從學習中有所體會的。這樣的認識讓我很清晰地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瞭解端午文化,領會作者熱愛家鄉、珍愛民俗文化的深厚情感;探究寫作技巧,品味富有特色的語言;體驗平凡生活中藴含的人生趣味,善於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和詩意。目標並不繁多,而是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可以力求在課堂上完成,讓學生有所收穫。

(二)注重誦讀訓練,在讀中品味語言。

我一直認為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書聲琅琅是語文課堂的重要標誌。對於像本文這樣有韻味的文章,自然少不了朗讀的訓練。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時引導學生朗讀、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詞語句子,使學生深入領會文中的思想情感。接着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合作探究,體味好詞好句。學生在朗讀討論後,找到了許多體現情感,以及語言特點的句子(比如:對比、字詞生動、文白夾雜甚至一些標點符號的體現等)。語言離不開生活,為了讓學生的語言發展得更好,我讓學生在分析時先朗讀,自己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後再説一説自己的感受。這時我適當地給予一些評價、點撥。比如:在體會作者對家鄉鴨蛋的自豪之情時,學生找到了作者拿其他地方的鴨蛋與家鄉鴨蛋那對比的句子,但分析不夠到位。我提示説:“作者還有哪些話沒説出來,意猶未盡呢?”教學就轉入了情感體會,學生立刻融入角色,揣摸音調、神態、領悟作者的心理感受。

(三)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課堂評價以激勵為主。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獲得的知識才能刻在他們的頭腦中。本節課通過三個活動對整節課進行串聯,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如在講到“欣賞鴨蛋,感受童年端午”時,引導學生在文章中尋找具體的語句體會感受,結合自己的童年感受,體會作者的快樂童年。學生參與度很高,在樂中學。

另外,在整個教學流程中,我牢牢把握住一點:自己要做一個平等的對話者,熱心的促進者,機智的引導者。因而處處循循善誘,凡對學生稍有創意之探究即予以熱情鼓勵。將自己當作學生中一員,為學生着想,經常與學生同讀、同練、同議;在學生可能遭遇困難之處,充分預測後率先示範而不包辦代替。相信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也是輕鬆愉快的。

(四)注重文本聯繫實際,培養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

“注意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是新課標的精神,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教室走向社會,從課內走向課外,使語文教學更加鮮活,更加有趣,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與體驗,這是一種“大語文”的學習概念。在分析體會完課文的情感、語言後,我把作者對家鄉高郵的感情與同學們對自己家鄉的感情聯繫起來,利用講述家鄉的民風民俗、風味小吃,很自然地引出學生對家鄉的一種自豪之情,並趁勢讓學生自己嘗試寫一種家鄉的風俗或特產,以達到聯繫實際,情感昇華的目的。學生的的表現也給課堂增色不少,不少學生雖然篇幅較短,但卻寫出了家鄉風俗的特色,很有感情色彩。

當然,本節課雖在備課時經過了精心準備,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處:

(一)朗讀教學還顯單薄。

朗讀時,主要抓住了語言的修辭角度進行理解,對字詞的運用分析較淺,對一些有特別作用的標點符號沒有進行體會。如“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對破折號的運用沒有順勢讓學生進行歸納,學生不理解的情況下,朗讀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到位。

(二) 教學環節設置較多,不敢取捨。

本課的設計中,看似只有三個活動環節,但不少環節對時間的要求量都是較大的。一個課時的設計,我沒有能大膽的取捨教學內容。如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這一環節中,“以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文章內容”這一設計有些虛浮,學生大多是經過事先的預習或參考書獲得的知識,而非本身的思考。

另外,在各環節的串接上,還是有不夠智慧的地方,流暢度不夠。

(三)對文章主題的理解不夠深入和多元。

本文主題的理解各人的體會是不一樣的。我將之定位為:對家鄉的熱愛,對民俗文化的熱愛,課堂上也是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的思路。 但學生有智慧的,有的學生就對之有了更深的體會,如普通人的小快樂等。在教學中,我準備還是不充分,語文智慧的火花出現了,但卻沒能讓它閃爍起來。

總的來説,本節課還是較為成功的,也得到了各位專家和老師的認可。但學無止境,在收穫的同時,更加深了我對語文教學的理解,對新課標的領會。我行走在路上,將繼續努力。

《對稱》教學反思 篇19

“圓圓的、綠綠的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魚兒的涼傘……”布魯納説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本課語言生動優美,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這樣的文本載體,將有利於我的教學夢想得以較完美的實現,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激趣,綻放快樂的火花。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愛幻想,又非常喜歡小動物,所以在課堂上我儘量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活潑的氛圍,讓學生愉悦地學習課文。首先採用多種策略創設不同的激趣情景,看畫面、聽音樂、做遊戲、猜字謎、戴頭飾、表演等多個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識字”與“讀文”的學習,使學生融入課堂、融入文本。當看到屏幕上出現:圓圓的、綠綠的的荷葉、亮晶晶的小水珠、可愛的小青蛙——這些優美的圖畫,學生無不為之動情,無一不對課文產生想學、想看、樂學、愛學之情。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思想。

教師的語言是激起學生興趣的法寶。我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極富啟發性,如“同學們你們坐過搖籃嗎?小水珠躺在荷葉這個‘搖籃’上是什麼感覺呀?——請大家閉上眼睛,感覺一下小水珠的心情。

《對稱》教學反思 篇20

學生閲讀的心理活動規律包括:複雜的思維活動,複雜的情感活動,複雜的語言實踐活動。一般來説,這三種活動總是有機結合、難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動的趨向性(如好奇、興趣、動機等)又往往對思維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產生制約和影響,因而情感活動呈現不穩定性,具有調控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要讓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慾望,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教師要以文本為依託,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展的陽光跳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準確捕捉學生的閲讀情感活動並予以適時引導。

我通過引導,讓學生潛心會文,通過直覺思維,感性體驗,吸收精妙語言,逐步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藴。學生們再次分角色朗讀時,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入情入境。練習5分鐘以後,當我讓小組上台表演時,有幾個小組的學生鬥爭着要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被調動了起來,他們不但能夠大膽地分角色朗讀,有的還邊讀邊做動作!真是有聲有色,情境再現課堂之上。

《對稱》教學反思 篇21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温暖。古今中外流傳着無數頌揚人間真情的 故事。在第六單元,我就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了一趟愛的旅行,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既體會到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摯的友情,也感受到了海峽兩岸的血脈親情,而《給予是快樂的》以其新穎的故事和獨特的觀點感染了每一個人,這個外國文學作品有很強的人文性,在謀篇佈局上也很有特點。

在導入部分,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你曾經因為什麼而獲得過快樂?”大部分同學都會因為獲得了別人的給予而快樂,這和我要上的《給予是快樂的》的觀點剛好相反,但沒關係,因為他們將會因為本節課的學習而知道,不僅僅被給予是快樂的,給予同樣是快樂的。

接着,我讓學生先整體感知,弄清一個問題“文章中都有誰在給予?”學生邊回答我邊板書,然後讓學生根據人物示意圖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明白我們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的可以用“主要人物幹了一件什麼事”的方式,不知不覺中教會了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接下來的環節,我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看看文章哪個部分最讓自己感動?説説讓自己感動的原因。在交流的時候,有的同學抓住了人物的對話來感悟,如從“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中感悟小男孩一心只為弟弟着想的美好心靈。有的同學抓住小男孩和保羅的動作來感悟人物的心靈……課堂上,同學們暢所欲言,圍繞着“給予”,談論着感動,教室裏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最後,我照應開頭,問了同學們另一個問題“學了本文,你還會因為什麼而快樂呢?”現在同學們都能圍繞“給予”來説,有的説會因為幫助同學搞衞生而快樂,有的説會因為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快樂,有的説會因為不讓老師操心而快樂……此時此刻,看着學生的回答,不得不誇獎他們長大了。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指導上我時刻以學生為主體,重點着眼學習方法──自讀自悟。全文以“給予是令人快樂的”貫穿始終。本課教學沒有華麗的課件展示,有的只是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重點句子的賞析,但卻讓學生感悟到了人物的美好心靈,上了人生美好的一課。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想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閲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慾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我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麼理解?然後以這兩個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繫語境,探究詞句意藴

由於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裏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藴。如在課文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我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覆地品讀,想想這裏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麼,意在讓學生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三、設身處地,探究人物內心

“把心放到課文中去”,是一種很好的閲讀方法。其實就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帶着自己敏鋭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個來回,獲得身臨其境的閲讀感受。本文中,雖然語言雖然平淡樸實,但如果細細品味,人物美好的內心世界就能躍然紙上。如“我希望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弟弟,你等着……一樣美。”等語句,我想通過學生反覆品讀,與課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內心的一些想法,從而讓學生由外在的語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內心世界。

四、熟讀深思,探究文本內涵

由於本文思想內涵較為深刻,學生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理解“給予是快樂的”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弄清事情經過,理解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為什麼説給予是快樂的?這樣通過一個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在頭腦中得以整合,再聯繫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探究課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讓個性化的體驗在深入探究中不斷昇華。

五、實踐運用,探究文本外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讓學生在讀書中探究文本內涵以外,還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適當地讓學生學會運用,學會實踐,在運用和實踐中擴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課的結尾,我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格言,以及讓學生課後用心靈去完成一次作業,意在讓學生在運用語言和生活實踐中真正懂得 “給予是快樂的”。

《給予是快樂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聖誕節前夕,保羅偶然結識了一個生活貧困的小男孩,在短暫的相處中,小男孩的言行強烈地震撼了保羅的心靈,使他深深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文章的重難點是從文中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這堂課的典型特色是具有濃濃的語文味。人物心理細膩的變化,是這個文本的特點。我在上這篇課文時,首先是從“快樂”一詞去導入,讓學生説説自己認為什麼是快樂的,很多學生談到“過年了,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紅包,可以穿新衣服”“六一兒童節,也會很快樂,因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得到老師的表揚,會感到很快樂”……我抓住他們回答中的“得到”説“得到確實是讓人快樂的”可是今天學習的課文——《給予是快樂的》“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予為什麼是快樂的呢?然後讓學生根據自讀要求自學課文,在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後,引導學生如何抓能表現小男孩的內心世界的語句,通過朗讀和感悟,引導學生走進小男孩的心靈深處。學生的理解就此走向豐滿而深刻。最後,在學生充分感受了保羅和兄弟倆相互的給予和關愛之後,再一次回到“快樂”一詞上,現在,你認為什麼是快樂的呢?很多學生談到了“幫助別人,別人快樂我也快樂”“幫助媽媽做家務也很快樂”“別人傷心時去關心安慰他人,為別人分解憂愁自己快樂”……這堂課,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捕捉教學的資源,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學生對快樂已經由簡單的“得到是快樂的”上升到“給予他人也是一種快樂”上,感情升成自然,達到心靈的共鳴。

當然,本節課是一節閲讀課的教學,因此,對閲讀課上教的深與淺我把握得還是不夠,整堂課下來,課堂上提問的問題過於細碎,沒有完全體現出閲讀課教學“放”的特點,這是今後自己需注意的地方。

由此,我想到,對文本的解讀和捕捉關鍵詞、關鍵句的能力,對於一個語文教師來説是多麼重要!語文教師理應憑着自己對語言獨特的感受,帶領學生走進語言的精微隱祕的深處,指點學生髮現並欣賞琳琅滿目的語言世界,進而將自己的言語睿智傳遞給他們,喚醒他們沉睡的言語感覺,點燃他們的言語悟性和靈性,使他們逐漸獲得言語領悟能力和創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説的“語文教學是一種言語感覺和言語智慧的傳遞,是用教師的言語感悟和言語睿智,喚醒鴻蒙未啟的學生的言語靈性和悟性。一個缺乏言語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師,是無法敲開學生的言語心智法門的。”

《對稱》教學反思 篇22

本節課是本單元《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個內容對於學生來説有點困難,雖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接觸,但畢竟這些經驗還是模糊的。為此,我充分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與知識經驗,讓他們在具體的環境中操作、辨認,增加他們自己探索、體驗的機會。

本節課,我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先設計“找同學”的遊戲,讓學生感受到,由於自己所佔位置不同(即所面對的方向不同),找到的前後左右的學生不一樣。由於面對的方向發生變化,所以自己前後左右的同學也在發生變化,雖然前後左右的學生髮生了變化,但找到的這四個同學所佔的方向沒有改變,從而引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揭示課題。

在新課的教學中,我充分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感受並理解新知。

如:首先借助學生已有“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經驗,將學生帶入操場,辨認“東、西”方向。由於南、北兩個方向學生較難辨別,我又藉助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來幫助學生對“南、北”方向的理解。在學生已經基本知道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後,我又設計讓他們説説校園內四個方向的建築物,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這四個方向。

第二層次的教學是要幫助學生建立方向感。我又採取讓學生分別面朝南、西、北四個方向,説説前、後、左、右分別是什麼方向。雖然剛開始,學生敍述有點困難,但隨着方向感的逐步建立,他們也較清楚的辨別出了各個方向。

為了發展學生的方位觀念,我又讓學生回到教室,觀察、交流教室裏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麼。從學生的反饋中,我明顯感受到學生已經能夠清楚的辨別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在教學的最後,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瞭解“方向”在我們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我又拓展了兩個小故事——“環球旅行”和“小雁歸隊”的故事。增加這個教學環節,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方向”在咱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雖然這是本學期的第一節新授課,但我認為今天的教學是成功的,整節課老師充當的只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學生在玩一玩、認一認、辯一辯的活動中掌握並理解了新知,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對稱》教學反思 篇23

《長征》已經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不管從哪個角度説,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也不能讓學生忘記那段歷史。現在,也有好多歷史家研究長征,更客觀地評估長征,有好多作家拿起筆,重新寫起長征。長征對於中國人來説,早已經不是簡單的歷史事件了。從我們讀書時,課本從國小到高中,甚至到大學,都有這一素材。寫這一思考,我用“紅軍+長征”在百度中搜索,搜索到217000條信息,這足以説明長征是一門課程,是一門中國人要學的課程。蘇教版在三年級下冊首次將“長征”引到教材,旨在引領學生讀長征,研究着長征。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長征”的事,按我們的一般認識來看學生們並不陌生,因為這方面的電視劇、電影、書等還是非常多的。但現在孩子因為喜歡遊戲,喜歡卡通,喜歡動畫[題外話:中國還沒有創造出一部動畫式長征大劇],因為“長征”是成人的世界,也許沒有更多的信息走進孩子的大腦,瞭解了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瞭解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就能把這篇文章的本質呈現與學生了。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之前所要研究的。

“菩薩兵”這篇長征小故事,給予學生的是什麼?一是讓學生知道朱德(我問過三年級的老師,一個班38人,有37個人不知道朱德,1個人説的也是所問非所答);二是引領學生知道那時的藏民是如何生活的(課文寫的不是很詳細,學生閲讀後也能夠粗略地知道一點)(那時的藏民還是農奴制);三是軍民魚水情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四是這篇文章以《菩薩兵》為題,“菩薩”一詞要讓學生理解,我們不要把菩薩一詞理解成迷信,引導學生明白這是一種信仰,“菩薩”是佛教用語。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僅次於佛的人,這也是菩薩一詞的本義。是藏族同胞對這支部隊的稱呼。而在這一課中其意思還有着“心地慈善的人”的意思。這同樣也是藏族同胞對這支部隊的稱呼。另外還有“兵”這個詞的理解。教學中,我們不能把落腳點只放在朱總司令上,這篇文章不是單單歌頌朱總司令的,而是歌頌朱總司令這支隊伍的。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長征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羣體的事。最後一個自然段:“他們説:‘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雖然意思有多層,但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明白,這個團隊的力量改變了藏族同胞的認識。

為什麼要開動員會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思考着。在研究長征史上,人們不會忘記許多會議的,每一種會議都有着一定的目的。為次動員會為什麼開?一是紅軍戰士不理解藏族同胞,説明這個會議要開;二是藏族同胞不理解紅軍,這個會議要開;三是行動起來才能讓藏族同胞理解;四是並不是所有軍人都能夠統一的,開動員會是統一認識;五是春耕時候,不搶種不行,這是硬任務,也是一次命令性的大會……所以,在思考這個動員會時,我感覺到,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思考這次動員會,因為這個會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沒有這個會,熱火朝天地幹是難以出現的。

這篇文章傳遞的信息非常多,僅僅靠課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説,這裏的未知數太多了,因此,用這一課引領學生讀讀長征方面的書,還是可行的。學生如果能主動去讀了,長征就不會那麼抽象了!

《對稱》教學反思 篇24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閲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兒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而無私的母愛.

在教學中,我除了培養學生獨立閲讀課文的能力外.還重視學生説的訓練和情感培養,先讓學生採用多種方式把課文讀熟,理解文中的重點句段所表達的含義.然後對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句段各抒己見.説的時候要着重抓住“我”和“母親”的情緒做對比:“我”因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砸東西,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母親”不但不責怪“我”,反而等“我”情緒恢復平靜後撫慰“我”,還説要帶”我“去北海看菊花。經過對比,學生懂得母愛的無私和偉大,也更體現出 “我”對“母親”深深的愧疚、熱愛、懷念之情。

學生説感受:“‘我’暴怒時.‘母親’卻偷偷的躲在一旁流淚,使我想到我平時也是那樣對待我的媽媽的,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親人.不能等失去了他們後才去悔恨”;“當‘我’答應‘母親’去公園看菊花時,她卻突然暈倒送去醫院,從此與‘我’訣別,臨終時都沒能和‘我’説上一句話。體現母愛的偉大和無私!同時也表達‘我’對‘母親’的愧疚、懷念之情” 渲染氣氛,創設情景。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我説:“又是一個深秋或清明節,假如你是作者‘我’,在‘母親’的墳前,你會對‘母親’説些什麼呢?”學生紛紛演説,真情流露。最後一個舉手的是平時很少發言的男生,我們都知道他父親去年才去世。此時全班同學都把目光移向了他,我也給他投去温和和鼓勵的眼神,他站起來沉默了約5秒鐘後才説:“媽媽!我來看你了,是妹妹推着我來的。又是一個深秋,我帶來了你喜愛的菊花,我終於明白你堅決要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的原因了,但晚了,還沒出門,你就暈到被送去醫院,我沒想到你的病已經變成這樣,誰知道這一去竟是訣別,連你臨終的話語我也沒能親自聽到,媽媽,可我清楚你要對我説什麼,你是要告訴我要像菊花那樣堅強的活着,好好的帶着妹妹活着.........”説到這,他已泣不成聲“我也想對我死去的爸爸説:爸爸,你放心吧!我和媽媽也會堅強的活着的........”同學們聽到這已經是淚流滿面。我也被深深的打動了。

本文情感深摯,輔導學生用心的讀,用情地讀,就會被“母親”對“我”的愛所深深的打動,你會跟着“我”一起痛,一起哭,一起懷念,一起在愛的支持下,堅強地 面對人生。

作者透過一些細小的情節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從而也使我想起作者史鐵生苦難的一生,“沒有經過苦難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嗎?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生是幸運還是不幸?.......我想感受那些經歷過大苦大難的人所體味到的人生況味和所獲得的人生價值”這是宋秋雁在《走過苦難-----記我無比敬仰的作家史鐵生》一文中的節選。使我想起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貫穿情感性教育和挫折性教育是有必要的。

史鐵生在《合歡樹》一文寫道:“我坐在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喚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喚她去了。”我似乎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穿過。”讀着這些蒼涼的文字,感受到他經歷的磨難和痛苦是不可理喻的,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是寫不出那樣凝重悲壯的文字來的,也永遠感受不到在那蒼茫的底色下汩汩滾落的熱流!

通過對《秋天的懷念》的閲讀,讓學生受到了偉大母愛的薰陶感染,接受了一次“愛”的教育;還提高了學生的自讀能力。

《對稱》教學反思 篇25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世界,他會用自己獨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獨特的心靈世界。在閲讀過程中,同樣會有他自己獨特的感悟。作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的感悟。新課程提倡個性化閲讀,“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桂林山水在作者的眼中,在作者的筆下真得很美。學生從閲讀中能很快地體會到這一點。在教學片斷中,我讓學生感受文本的美,學生很快就從文中找出優美的語句説出自己的感受。同時,我更讓孩子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桂林山水的美,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學生説能看見小魚在水中眨眼睛,要知道魚的眼瞼是一層透明的薄膜,那麼水有多清啊!而螺螄的蠕動又能感受到水的清洌。這樣的回答引起孩子的共鳴。雖然沒有文本描繪得那樣優美,可我認為這更符合學生的特點,閃爍着童趣的靈性。閲讀教學要讓學生用心感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47qo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