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策劃書 >策劃書精選 >

殘聯扶貧攻堅實施方案

殘聯扶貧攻堅實施方案

扶持貧困地區儘快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貫方針。以下是由本站PQ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殘聯扶貧攻堅實施方案,僅供參考。

殘聯扶貧攻堅實施方案
殘聯扶貧攻堅實施方案(1)

為全面貫徹落實近平xx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政府《關於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決定》,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切實瞄準扶貧對象,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加快貧困羣眾脱貧致富步伐,確保我縣貧困羣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掉隊,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xx對我省扶貧攻堅提出的明確要求為指引,深入貫徹中央、省、市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開發扶貧和保障扶貧兩輪驅動,貧困村發展與貧困户脱貧統籌推進,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銜接,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户,找準致貧原因,區分貧困類型,制定幫扶措施,聚力幫扶,切實把精準扶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為確保我縣與全省同步建成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對象識別到村到户。建立貧困村、貧困户信息檔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冊,縣、鄉(鎮)兩級建立精準扶貧電子信息系統

2、堅持規劃落實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充分利用建檔立卡的成果,精準分析貧困户的分佈、致貧原因、扶持需求等,並精準分類施策,制定減貧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縣有減貧規劃、鄉(鎮)有脱貧方案、村有發展目標、户有致富項目”。

3、堅持項目資金到村到户。扶貧項目資金主要用於到村到户項目的扶持,縣直各單位涉農項目資金要向貧困村、貧困户傾斜,住房、教育、衞生、扶貧、救助、就業等各類社會保障項目要對貧困户實現全覆蓋。

4、堅持幫扶措施到村到户。實施“八個一”幫扶措施,即一鄉(鎮)有一個掛點縣領導、一鄉(鎮)有一個幫扶方案、一村有一個定點幫扶工作組、一村有一個幫扶計劃、一村確定一批扶持項目、一户有一個幫扶措施、一户有一個增收項目、一户有一名幫扶人員。

5、堅持跟蹤管理到村到户。強化扶貧項目實施效果監測,縣、鄉(鎮)、村均建立扶貧項目資金到村到户台賬,對扶貧對象實施跟蹤動態監測管理。

三、目標任務

按照中央和省確定的到2020年扶貧開發工作部署,根據省委、政府《關於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決定》,力爭提前兩年實現精準扶貧攻堅的工作目標,結合我縣實際,具體達到以下工作目標:

(一)貧困村。按照省確定的15個貧困村,從2019年起縣鄉兩級抽調幹部組建駐村幫扶工作組,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同時,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針對15個“十三五”貧困村全部選派“第一書記”,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對具備發展條件的村,按新農村建設要求,實施整村推進;對自然條件惡劣和基礎設施滯後,不具備生存發展條件的,實施整村整組移民搬遷。通過綜合施策,分步實施,使貧困村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指標接近全縣平均水平,農民安居樂業,確保全縣貧困村到 2020 年基本實現穩定脱貧目標。

(二)貧困户。根據省測定我縣貧困發生率,結合我縣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實際,截止2019年底,全縣有貧困人口14326人。從今年起,通過加大精準扶貧攻堅力度,力爭實現以下工作目標:一是確保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於全縣平均增幅,到 2019 年底,具備勞動能力但缺乏發展條件的輕度貧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全縣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勞動能力的中度貧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縣平均水平的50%左右;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處於重度貧困的農户實行重點保障,提高標準,兜牢底線。2019-2020年為進一步鞏固發展精準扶貧攻堅成果階段,穩定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三保障”(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目標。二是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户危舊房改造任務。三是貧困户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到2019年,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貧困户都有一個以上增收致富產業,掌握一門以上就業創業技能。

四、工作重點

(一)精準識別

1、精準摸底。按照國家制定的貧困對象識別辦法和程序,堅持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的原則,把真正貧困的人口納入扶貧對象。為確保特困人羣的真實性、精確度,在前兩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對全縣農村特困對象進行再次核准。

2、科學分類。在前兩次識別和再次核准的基礎上,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科學劃分貧困村、貧困户類型。在貧困村中,區分出基礎設施落後致貧村、產業發展滯後致貧村、村級班子軟弱渙散致貧村等類型。在扶貧對象中,先區分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五保、低保户等託底保障對象和有勞動能力及勞動意願的扶貧對象,再區分出因智、因病、因學、因殘等致貧户及因缺乏生產經營技能或缺少發展資金致貧户,為制定針對性措施,精準扶貧奠定基礎。

3、建檔立卡。按照國家統一的貧困建檔立卡要求,完善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資料,建立扶貧對象幫扶工作信息系統平台,實現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與貧困户信息直通,做到資源共享。

4、動態管理。按照脱貧出、返貧進的原則,以鄉為單位,以年度為節點,以脱貧目標為依據,逐村逐户建立貧困村、貧困户幫扶檔案,及時進行數據更新,實現有進有出,逐年更新,分級管理,動態監測。

(二)精準施策

按照“突出產業扶貧、強化社會救助、建設美好家園”的要求,大力實施“三大扶貧工程”。

1、產業扶貧工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扶貧到户、分户施策,依託我縣現有的烤煙、食用菌、香榧、白茶、毛竹、水產養殖等優勢產業,有針對性地引導貧困户發展1-2項“短、平、快”的種養、加工或旅遊服務業,加強扶貧造血功能。

(1)精準使用產業扶貧資金。充分發揮每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100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金使用的精準。資金使用上瞄準貧困村、貧困户,採取貸款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產業直補、產業保險等多種形式,主要用於扶持貧困户能直接參與、直接受益、穩定增收的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服務項目和其他產業項目。對於缺乏勞動能力或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户,結合土地山林流轉、租賃或入股,積極探索扶貧資金出資折股到户的資產受益方式。對於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貧困户,努力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每年從100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中安排不低於30%的資金,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貧困户發展產業。(縣扶貧和移民局、縣財政局、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烤煙辦、縣商務局、縣金融辦、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列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其它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下同)

(2)精準培育產業扶貧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產業格局要求,因地制宜培植特色扶貧產業;堅持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全縣貧困村都按照“選準一項優勢主導產業、設立一筆貸款風險金、組建一個合作組織、落實一種幫扶機制”四位一體的產業扶貧要求,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貧困人口脱貧致富。大力培育“合作社+貧困户”示範項目,採取貧困户土地、山場、勞動力或扶貧資金入股等多種方式,打造貧困户户户有股份、年年有分紅、持續增收有保障典型。每個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抓好1個產業扶貧示範點,每個村抓好1個產業扶貧示範點。(縣扶貧和移民局、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商務局、縣金融辦、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委組織部、各鄉鎮等)

(3)精準創業就業培訓。積極整合“金藍領工程”、“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培訓資源,實施能人帶動工程,大力培養種養能手、致富帶頭人、農民技術員、農業合作社領頭人。教育部門要針對貧困村、貧困人口,用足用好普惠扶持政策;農業部門、勞動人事部門和扶貧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扶貧對象培訓特惠扶持力度,積極探索培訓課堂進田園、地頭的新方法。對建檔立卡貧困户進行職業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在當年計劃資金內,對凡自主自願參加就業技能培訓並獲得技能證書(技能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實行憑證直接補助。力爭使每户扶貧對象至少掌握1項就業技能或實用技術,實現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促進穩定就業和增收脱貧。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或開發公益性崗位,用於扶持貧困人口就業。到2019年,完成貧困人口技能培訓1000人,實現就業率在90%以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農業局、縣扶貧和移民局、縣財政局、縣教育局等)

2、保障扶貧工程。按照“託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原則,加強特困扶貧對象救助,實施精準特惠救助扶貧。

(1)加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困難羣眾實行“應保盡保”,對全縣開展的農村特困對象摸底調查確定的人員進行政府保障兜底。逐年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對農村低保對象中無收入來源、依靠自身條件無法改變生活狀況的羣眾加大傾斜力度。充分發揮省民政廳掛點幫扶黎川優勢,全面提高農村五保供養能力和水平,到2019年,全面完成農村敬老院升級改造。(縣民政局、各鄉鎮等)

(2)加大醫療保障和保險救助。逐步擴大新農合報銷藥品目錄範圍,對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補助,落實縣級住院新農合補償取消起付線,及在新農合補償基礎上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政策。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推進“費用+病種”的醫療救助模式,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逐步提高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比例。(縣衞生局、縣民政局等)

(3)強化教育救助。凡建檔立卡貧困户子女直接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就讀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等方面的資助政策,保障基本學習和生活需求,保證貧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學,斬斷窮根,阻斷貧困現象的代際傳遞。積極開展“金秋助學”、“圓夢大學”、“春蕾計劃”、“老促會千百十助學工程”等各類助學活動,鼓勵引導企業和社會成功人士設立助學基金。為保障貧困鄉村基礎教育力量,分期分批定向招收教師到貧困鄉村學校任教,並建立貧困鄉村教師獎勵激勵機制。(縣教育局、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縣扶貧和移民局等)

(4)完善臨時和社會救助。逐步建立完善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制度及中輕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保障力度。強化民政、殘聯、婦聯、紅十字會組織慈善救助的職能,搭建政府部門救助資源、社會救助項目與貧困農户救助需求相對接的信息平台,鼓勵、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愛心人士開展慈善救助。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健全完善促進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政策,引導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和企業設立社會救助扶貧公益基金、組建慈善救助機構。(縣民政局、縣殘聯、縣婦聯、縣紅十字會等)

3、安居扶貧工程。打好安居扶貧攻堅戰,幫助扶貧對象建設美好家園,縮小發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

(1)加大扶貧移民搬遷力度。順應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優化村莊、人口布局的要求,對不宜居住的貧困村自然村莊和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貧困羣眾,按照羣眾自願、規模適度、梯度安置的原則,紮實推進移民搬遷扶貧,依照德勝鎮、厚村鄉搬遷移民集中安置點的成功經驗,有序引導貧困人口向縣城、工業園區、中心鎮或中心村搬遷轉移,幫助改善居住條件,提升發展環境。積極整合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建設、農業、林業、水利、國土、扶貧和移民、煙草、教育、衞生、電力、交通運輸、新農村建設等部門資金,集中用於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搬遷移民的勞動技術、就業技能的培訓,實現搬遷移民有業安置,穩步增加收入。到2019年,實現有搬遷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户應搬盡搬。(縣扶貧和移民局、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建設局、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國土局、縣煙辦、縣教育局、縣衞生局、縣供電公司、縣交通運輸局、縣新村辦等)

(2)加快貧困村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對“xx”規劃15個貧困村未完成的基礎設施和未完成村莊整治的村組,繼續給予扶持。在“十三五”貧困村選定工作中,重新識別確定15個發展條件差、貧困程度深的貧困村。在“十三五”期間,統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政策給予重點扶持。在省每年每個貧困村 20萬元的基礎上,縣級每年整合150萬元以上財政性資金用於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將貧困村宜居自然村莊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新農村建設的村點安排對貧困村全覆蓋,每個點疊加新農村建設資金和扶貧資金給予重點扶持,全面優化村容村貌。力爭2019年完成全縣15個貧困村中20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2020年完成全縣108個行政村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實施貧困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優先安排扶持城鎮供水網管向貧困村延伸,無條件實施集中供水的村莊實施分散供水工程,2019年底基本解決貧困村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力爭2020年,自來水普及率達90%。力爭2019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全面解決貧困村和易地扶貧搬遷村無電和電壓不穩問題,農村通信網絡全覆蓋。土地整治項目優先向有條件的貧困村覆蓋。優先支持貧困村綠色生態環境保護和整治,優先扶持貧困村小型水利建設。(縣新村辦、縣水利局、縣供電公司、縣電信公司、縣國土局、縣環保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建設局、縣扶貧和移民局等)

(3)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將貧困户全部納入農村住房保障體系,優先安排農村危舊房改造指標,對特困扶貧對象住房救助實行“交鑰匙”工程。到2019年基本解決農村特困羣眾的安居問題。(縣建設局、縣民政局、縣扶貧和移民局等)

(4)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支持貧困農村完成薄弱學校改造,切實做好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工作、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以及針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各種資助政策。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讓貧困地區羣眾享有全縣同等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健全農村低保、新農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就業援助、安全住房以及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福利補貼等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管理、公共文化、廣播電視等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縣發改委、縣教育局、縣衞生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殘聯、縣文體廣電局等)

五、幫扶方式

(一)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全縣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都要指派工作組到掛點行政村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户都有幫扶責任人,做到工作到村、扶持到户、責任到人。幫扶工作做到五年不變,堅持一包到底,不脱貧不脱鈎。各鄉(鎮)統籌安排鄉村幹部到各行政村結對幫扶,每名幹部結對幫扶1-2户貧困户。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掛點貧困村,結對幫扶1-2户貧困户,年底跟蹤問效。構建扶貧信息服務平台,實行網上公開,為幹部幫扶提供準確的需求信息。(縣委組織部、縣扶貧和移民局等)

(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將貧困户、貧困村的需求信息與社會各界的扶貧資源、幫扶意願進行有效對接、互聯互通,實現社會扶貧資源的精準化配置。鼓勵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捐贈救助、發展產業、促進就業等各種形式參與扶貧,發揮“1017中國扶貧日”平台作用,弘揚扶貧濟困傳統美德。今後凡是各類社會捐贈資金或項目優先投向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對社會力量救濟性捐贈,先繳入紅十字基金會、慈善基金會賬户,憑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印(監)制的公益性捐贈票據,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税和個人所得税時按規定在税前扣除。對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帶動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符合信貸條件的各類企業給予信貸支持,並按有關規定給予財政貼息等政策扶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主設立扶貧公益基金。率先在東鑫電子商務園設立扶貧公益基金,通過互聯網每銷售一斤茶樹菇捐贈1元錢用於扶貧公益事業。(縣扶貧和移民局、縣民政局、縣紅十字會等)

(三)用好定點幫扶平台。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用足用好國家文化部、省政協辦公廳、省民政廳、江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政策,發揮定點幫扶單位職能優勢,搭建好項目對接、產業承接平台,積極爭取定點幫扶單位的技術、信息、人才及改革試點等支持,加速推進縣域經濟發展與扶貧攻堅。建立扶貧聯繫工作機制,每個幫扶單位定點聯繫一個貧困村,着力推進一批對口扶貧重點項目建設,解決一批難點重點問題,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村、貧困户加快脱貧致富步伐。(縣扶貧和移民局、縣蘇區辦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鄉(鎮)黨委、政府是實施精準扶貧的責任主體,要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要把工作重點放在精準扶貧上,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堅持扶貧開發重大問題親自研究、難點問題親自協調、關鍵環節親自過問,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推動精準扶貧取得更大成效。

(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建立扶貧開發資金持續增長機制,縣政府將認真落實、足額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扶貧資金配套任務,並逐年增加。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國家振興原中央蘇區等方面的各項政策,積極向上爭項目爭資金。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各項涉農資金用於扶貧。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充分發揮社會資金扶貧作用。

(三)密切配合,強化協作。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認真研究制定行業扶貧規劃和計劃,切實發揮行業和職能優勢,從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信息等方面為貧困村、貧困户提供扶持,保證幫扶措施和任務的落實。各有關部門(單位)每半年要向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行業扶貧工作落實情況。各幫扶部門(單位)和個人要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溝通,通力協作,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推進。扶貧部門要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牽頭協調,整合資源,調動各方力量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四)健全機構,建強隊伍。切實加強扶貧移民幹部隊伍能力建設,充實工作力量,提供必需的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各鄉(鎮)要儘快適應精準扶貧工作,充實扶貧和移民辦公室工作人員,落實專門幹部專門負責扶貧移民工作。鄉(鎮)扶貧專幹享受扶貧工作津貼,保證其待遇不低於鄉(鎮)農、林、水、計生等部門工作人員的待遇。

(五)選好班子,夯實組織。鄉(鎮)黨委要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突出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鼓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羣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幹部、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等到貧困村工作,向貧困村派駐黨支部“第一書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實現扶貧目標提供組織保障。鼓勵和支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級集體積累,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六)強化考核,嚴格獎懲。把扶貧攻堅的實績,作為各鄉(鎮)和縣直各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有行業扶貧任務的部門及定點扶貧單位,把落實扶貧責任的情況列入績效考評和年度班子考核的內容。嚴格實行獎懲制度,對在幫扶工作中有實招、幹實事、見實效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黃牌警告,並要求限期整改。

殘聯扶貧攻堅實施方案(2)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推進扶貧開發和殘疾人事業的安排部署,認真貫徹市委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根據市殘聯《關於印發《畢節市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畢殘聯通〔2019〕18號)文件精神,紮實抓好我縣殘疾人精準幫扶工作,切實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加快殘疾人脱貧致富、同步小康,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羣體,需要格外關心。長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殘疾人工作,大力推動了我縣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疾人收入水平得到較快提高,生存發展狀況得以明顯改善。但是,由於受多種因素影響,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殘疾人仍是我縣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困羣體,也是推進我縣扶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加大殘疾人扶貧開發力度,促進殘疾人與全縣人民同步實現小康目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納雍的重要內容。為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抓好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措施,着力把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xx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近平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一屆七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履職、社會參與、殘聯協調”的原則,堅持普惠與特惠相結合、兜底保障與促進增收相結合、政府扶持和社會幫扶與殘疾人自強自立相結合,以“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為統領;以扶貧攻堅“六項行動”為切入點;以“六個到村到户”為抓手;以提高殘疾人基本素質和生存發展能力為重點;以增加殘疾人家庭收入、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為目標,採取更加有力、更具實效的措施,加大貧困殘疾人扶持扶助力度,全面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促進貧困殘疾人儘快脱貧致富、實現同步小康。

(二)目標任務。到2019年,列為精準扶貧對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基本擺脱貧困;到2020年,殘疾人家庭收入接近或達到當地平均收入水平,確保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殘疾人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得到穩定的制度性保障,殘疾人全面平等享受教育、住房、康復等服務,參與社會和自身發展狀況明顯改善,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

三、工作重點

(一)着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增強貧困殘疾人自我發展功能。注重抓好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扶持和鼓勵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開辦學前教育班,扶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增設特殊教育幼兒園(班),支持普通幼兒園招收殘疾兒童入園,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兒童學前機構,多渠道滿足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注重抓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建立以普通學校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送教上門為補充的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體系,做到全覆蓋、零拒絕,着力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鞏固率,到2020年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和殘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狀況達到全縣平均教育水平。注重抓好殘疾人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必須正常錄取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學生,同時大力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提高殘疾人就業和創業能力;注重抓好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努力滿足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注重抓好殘疾人職業培訓,依託有關院校或相關培訓機構,充分利用“雨露計劃”、“陽光工程”、“圓夢行動”等載體,整合社會各類培訓資源,針對殘疾人需求與特點,積極開展各種就業技能、崗位技能和創業培訓,在3年內對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分批培訓,力爭每個殘疾人扶貧對象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促使貧困殘疾人自我發展功能得到切實增強。

(二)着力實施康復救助工程,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出台的殘疾人康復保障政策,縣財政部門每年應按上年度所轄常住人口人均0.5元的標準預算安排殘疾人康復經費。各級殘聯組織要注重實施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貧困聽力障礙殘疾人助聽器適配、貧困視力殘疾人助視器適配、貧困殘疾人矯形器和假肢裝配、貧困聽力言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貧困自閉症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貧困智力殘疾少年兒童康復訓練、貧困腦癱殘疾少年兒童康復訓練、貧困肢體殘疾少年兒童矯治手術、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等康復項目,同時廣泛開展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努力拓展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復服務”目標,切實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確保“康復一人、造福一家、温暖一片”。

(三)着力實施保扶並舉工程,加快貧困殘疾人脱貧致富進程。做到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及時從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方面給予困難殘疾人社會救助,並幫助貧困殘疾人解決參加城鄉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努力提高殘疾人蔘與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總體水平。同時,逐步建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專項保障制度,真正使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的“三無”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基本生存得到有效保障。做到應扶盡扶,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要求,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貧困標準的農村殘疾人及其家庭整户納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範圍,確保不漏掉任何一個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扶貧對象。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户”、“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户”、“小額信貸到户到人”、“殘疾人康復扶貧貸款貼息”等扶貧模式,輻射帶動更多殘疾人增收致富。同時,根據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實際,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和“一户一法”的要求,切實幫助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找準發展路子、制定增收措施。各級各有關部門在安排扶貧項目資金和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時應重點傾斜貧困殘疾人家庭,有效改善貧困殘疾人家庭住房條件及生產生活設施,着力扶持貧困殘疾人發展特色產業、切實增加收入、儘早擺脱貧困。

(四)着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幫助貧困殘疾人穩定增加收入。深入開展殘疾人自強創業行動,鼓勵殘疾人自強自立、積極創業,特別要鼓勵農村殘疾人發展種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鄉村旅遊業等,扶持城鎮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加工業、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並充分利用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等,切實為殘疾人創業提供場地、設施等服務,努力幫助殘疾人實現創業夢。深入開展殘疾人巧手創業行動,積極幫助盲人開辦盲人按摩機構,解決更多盲人就業;大力支持殘疾人發展具有民族特色、有競爭優勢的地方產業,積極培養殘疾人能工巧匠和民族文化傳承人。深入開展殘疾人陽光就業行動,大力扶持各類福利企業和集中安置殘疾人企業,加強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吸納更多殘疾人就業。深入開展殘疾人同步小康創業就業行動,全縣每年扶持創建2個以上殘疾人創業就業示範點,輻射帶動殘疾人創業就業。同時,切實推進分散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各類企業和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應按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併為其提供適合的工種和崗位,為殘疾人穩定增加收入創造良好條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統籌協調工作。為使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有組織、有保障,特成立領導小組如下:

組 長:鄭成芳 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副組長:張 慧 縣人大副主任

郭太軍 縣政府副縣長

龍 穎 縣政府副縣長

宋幫達 縣政協副主席、衞計局局長

成 員:胡云超 縣政府辦副主任

劉 樓 縣殘聯理事長

朱 江 縣扶貧辦主任

王光良 縣教育局局長

蒙文燕 縣財政局局長

潘 登 縣民政局局長

張升科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尚金海 共青團納雍縣委副書記

楊曉君 縣婦聯主席

林煉深 縣衞計局副局長

尚金濤 縣殘聯副理事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殘聯,尚金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日常工作,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要求,制定細化工作方案,確保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好精準幫扶對象數據庫。扶貧辦和殘聯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貧困標準的殘疾人全部作為扶貧對象進行扶持。同時,將所有符合扶貧條件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基本情況和數據錄入電腦,建好殘疾人精準幫扶對象數據庫,推行農村貧困殘疾人幫扶工作精細化管理,加快殘疾人扶貧開發進程。

(三)強化定點聯繫結對幫扶。各鄉(鎮、街道)政府(辦事處)要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定點聯繫扶貧、縣直單位定點幫扶貧困村和幹部駐村幫扶貧困户的優勢,開展“遍訪貧困殘疾人家庭”活動,摸清貧困殘疾人家庭基本狀況。對列為扶貧對象的殘疾人及其家庭採取幹部駐村“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進行精準幫扶,做到幹部到户、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因地制宜、分户施策。積極幫助殘疾人扶貧對象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徑、改善基礎設施、落實增收項目,促使貧困殘疾人儘快脱貧。

(四)加大扶持扶助力度。堅持政府主導,將各級各類扶貧項目資金重點傾斜殘疾人扶貧對象,充分整合部門項目、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並聚焦貧困殘疾人家庭。縣財政局每年按上一年度徵收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總額的30%預算資金用於殘疾人培訓、就業、創業,資助貧困殘疾在校大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等。扶持殘疾人創業就業和發展生產、資助考取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的困難殘疾人及其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團縣委應切實發揮青年志願者組織的作用,以“心手相牽,共享陽光”為主題,深化助殘“陽光行動”,切實為殘疾人多辦好事、實事;婦聯在推動婦女小額貸款和“巧手錦繡”計劃時,應優先幫助符合條件的殘疾婦女獲得項目扶持,參與繡娘培訓;金融機構應創新金融機制,改善金融服務,努力增加殘疾人貧困户信貸的投放;危改部門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時,應重點將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納入改造範圍,幫助其改善居住條件,實現住有所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實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網絡招聘服務周等活動時,應積極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務必增強扶殘助殘意識,積極參與殘疾人扶貧開發,通過“幫、包、帶、扶”等方式,着力改善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環境,千方百計提高殘疾人收入。

(五)注重抓好宣傳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和互聯網,以羣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和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化理念,廣泛宣傳殘疾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勵志精神,大力宣傳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扶殘助殘的先進典型,傳遞匯聚正能量,努力營造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積極引導和鼓勵殘疾人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積極參與和融入社會,與全縣人民一道攻堅克難,同步奔向小康社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ngxuan/lxl8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