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中學三年發展規劃範例

中學三年發展規劃範例

一、現狀分析

中學三年發展規劃範例

(一)區域背景

1.地理位置

xx中學座落於xx區的中心地帶,北臨森林公園和大房郢水庫,辦學環境幽雅,交通便捷。

2.學校發展趨勢

為了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教育的要求,明確今後學校發展的目標、進程和工作思路,現制訂xx中學三年發展規劃(2017.1-2020.1)。

(二)內部狀況

1.學校概況

校 名:xx市xx中學

性 質:區屬公辦初級中學

基建狀況:校園佔地40.3畝,擁有教學樓2棟、綜合實驗樓、辦公樓各1棟,及室內外體育場。各種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每個教室配備班班通,並配有高標準、現代化的各種功能等專用器室。

規 模:現有教學班36個,在校學生近1800人,教職工120人。

2.師資狀況

在校教職工 116 人,專職教師115人,行政管理崗1人。平均年齡達33歲,35歲以下72人。學校黨、政、工領導班子健全,教師隊伍結構良好,高級職稱22人、中級職稱5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本科以上114人,佔98.3%,其中研究生8人,計算機、普通話合格率100%,擁有省、市級教壇新星8人,國家、省級優質課一等獎6人,市、區骨幹教師7人,市、區級優秀教師18人,區級教學能手35人。辦學積澱雄厚,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3.發展分析

⑴發展面臨的機遇

①.社會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各級教育部門“xx”教育規劃發展綱要”的制定與落實,推動x中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校教育改革,為x中發展提供廣闊平台。

②區是教育強區,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新一輪學校佈局和學區規劃調整,促使x中教育改革步伐加快。

③.學區內人口密度增加,提供生源。 

④.在“xx”期間學校辦學美譽度提升,吸引的教育資源。

⑤.對外交往的加強和社會多元化的發展促進x中教育向縱深發展。

⑥.名師學科引領以及x中教育人對自身專業成長不懈追求,學校辦學綜合實力的提升。

⑦.年輕教師多,幹勁大,積極要求成長和成熟,並經過六年的教育實踐,x中教師教育經驗逐漸積累,日趨成熟。

⑵發展面臨的問題

①.學區內學生增多,整體素質與老城區差距進一步增大。

②.部分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提升有待加強,教育教學的理念需要進一步更新。

③.師資力量不足,學科分佈不均勻,師德素養需要進一步提升。

④.隨着辦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學校硬軟件設施有待加強。

⑤.辦公經費不足,影響學校進一步發展。

⑥.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以及特色建設積澱,提升教師融合度,發揮x中精神隱形作用。

二、 指導思想與辦學理念

1.辦學指導思想: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辦學目標:建設現代化、示範性、高質量、有特色的x州名校,培養基礎厚、素質高、能力強、有特長的優秀人才。

3.學校一訓三風

校訓:至善唯真

校風:博學  慎思  篤行 

教風:修德  愛生  精業  樹人

學風:勤學  善思  追求  成功

4.辦學策略:管理強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榮校

5.辦學特色:陽光教育陽光環境:

文明有序、乾淨整潔、佈局合理、功能齊全、綠意盎然;

2、陽光管理:

以人為本、決策民主、制度人文、教育為主、尊重個性;

3、陽光教師:

愛心育人、慧心做事、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品位高雅;

4、陽光課堂:

以生為本、民主平等、因材施教、活力和諧、輕負高效;

5、陽光學子:

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文明守紀、學識寬廣、個性鮮明。

三、三年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xx”期間,將全力鎖定目標規劃,挖掘和發展“愛智共育,德潤一生”陽光教育特色,着力打造辦學理念先進,教育質量上乘,教師素質良好,學生個性張揚,管理制度完善,人際關係和諧,文化氛圍濃厚,學校特色凸顯的xx市名校。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教育合力。按陽光教育理念,紮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教育隱形作用。

2、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突出愛國主義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深化課程改革。把課程改革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按規定開足開齊課程,重視地方教材使用和校本課程開發,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和實施小班化教學。

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完善人才培養評價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創新教育內容和方法。培養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技能、方法,努力提高學習效率;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形式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

5、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完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嚴格控制作業量和考試的難度、次數,降低過高的課程要求,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6、區、市級特色學校創建。充分挖掘辦學經驗和優勢,逐漸凸顯學校陽光教育特色,力爭在兩年內創建成xx區特色國中,五年內完成xx市特色學校創建。

7、擴展教育資源,增加教育影響。伴隨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影響力增強,x中優質教育資源的進一步擴大,在“xx”發展末,進一步擴大xx中學辦學規模。

(二)具體目標:

⑴創建xx市特色學校、xx市綠色學校、xx市體藝“2+1”示範校和省級足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⑵師資隊伍:加大對教師培養力度,提高教科研素養,搭建名師成長平台,促進教師成長的層次性,大力開展名師、教育專家培養制度。到2020年,具備研究生學歷的專任教師比例提高到10%,本科學歷99%。培養市級學科帶頭人1-2人,市級優秀教師1-2人,市級骨幹教師4-6人,市級以上“教壇新星”1-3人。

⑶教育科研:大力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使教科研常規化,制度化。在“xx”期間,課題研究區級以上1-2項,校本教研課題6項以上,課堂教學評比市級一等獎3-4人,省級一等獎1-2人。

⑷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素質教育,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改革,拓展第二課堂內容和空間,加強環境教育,豐富學生社團活動,增強科技創新實效,培養文化知識厚澱,具備2+1模式(2項體育技能加一項藝術專長)的新型人才。其中會考各項指標名列xx前列,會考穩定在xx市初級中學第一梯隊,168達線率平均達37%以上,各種活動獲獎省級以上30人次,市級100人次。

⑸班主任隊伍建設。重視對班主任的培養,特別是優秀班主任的培養,探索施行首席班主任制,市級以上優秀班主任1-2人,培養市級以上有影響力的班主任1人。

⑹硬軟件建設:在“xx”期間,加大對教學硬軟件投入,使學校硬軟件條件成為xx市一流的學校;

⑺在“xx”末期,根據xx區教育形勢和學校佈局調整,以xx中學為依託,積極創辦xx中學分校,擴大學校優質教育資源。

四、策略措施

(一)依法治理

1.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加強法制教育,規範從教行為,完善適應新形勢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使學校管理實現現代化、人文化、科學化、制度化、系統化。

2.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建設。按照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要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懲防體系建設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

3.積極完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學校各項制度,深化教職工聘任與上崗制度,提高制度執行力,完善評價考核,不斷健全對教師、部門、年級組、教研組和備課組的評價考核機制,積極完善教職工各項績效考核評價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改革新局面,充分調動各方面辦學的積極性。

4.努力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大力推進處室制度文化。不斷完善部門功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學校中觀、微觀各個層面的可操作性制度,使學校與處室的執行力有更明顯提高。

(二)強化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加強德育隊伍培訓,不斷提高育人隊伍的專業水平,增強德育工作原動力。施行班主任首席制,開展首席班主任培訓、舉辦“班主任”,召開德育創新專題研討會(班主任例會),彙編好班主任案例集(重在心理輔導),有效開展班主任先進工作經驗交流活動,切實提升德育隊伍的“軟實力”。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學校德育主題有序貫串到每學年、每學期、每月甚至每週的活動中。以“陽光教育、全面發展”為主題,建設好“陽光德育”,努力形成符合我校實際的德育特色。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課程建設為主渠道,以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為主途徑,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全面開展與學科課程相銜接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全員德育、全程德育、全境德育的工作新機制。

4.健全德育激勵機制。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維度出發,把德育與教師的評優獎懲、職務晉級、職稱評聘等緊密掛鈎,與學生的先進評比、素質評定等有機結合,建立一套有利於調動師生積極性、有利於提高師生素質、有利於促進德育工作持續發展的激勵機制。

(三)優化育人環境

1.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爭取區財政、區教體局的支持,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效益。爭取儘早完成數字化的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檔案室、微機室、校史館和圖書室實驗室實施配置,5年內完善各類設備設施,實現校舍整體改造裝修升級。

2.完善校園功能。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於校園規劃與日常的校園管理中,建設陽光校園,全面提高師生的環境素養。優化校園網絡系統,更好地發揮計算機網絡的作用,促進現代教育方式與手段的形成,全面展示多媒體網絡教學這一亮點,推動教育改革和管理創新。

3.提高服務水平。要繼續做好對辦公室、教室、校園綠化、教學用品等方面的管理服務工作,引進信息化管理手段,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4.營造育人氛圍。不斷創新辦學理念,推進辦學目標,培育學校精神,為豐滿我校特色國中的內涵奠定理論基礎。認真回顧6年辦學歷史,依據實際,逐步建設具有我校辦學品位和特色的學校文化。

(四)實施人本管理

1.構建新型管理模式。從理論和實踐上處理好校長負責、黨支部監督、教職工廣泛參與的學校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參與辦學的主動性,引導發揮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2.規範學校辦事程序。不斷理順決策程序,堅持一般事項的決策由學校決策機構以決定的形式發佈執行,凡涉及學校全局及廣大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必須事先廣泛調研,經學校教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後方能付諸實施。各部門堅持“公平、公正、優質、高效”的辦事原則,所有教職工都要遵循辦事規範,一切按制度、按程序辦事,拒絕個人特權。

3.搭建平等對話平台。不斷完善反饋制度,凡教職工對學校決策持不同意見的,可通過正常途徑向學校工會反饋申訴,或直接向校長提出。全面實施師生懇談制度,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加快學校決策與信息的傳播速度。嚴格落實校務公開工作,確保全校師生的知情權,倡導相互尊重、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

(五)依靠科研引領

1.加大教科研硬件投入。每個教師配備一台筆記本辦公電腦,實現無紙化辦公、多媒體網絡教學,教科研網絡交流,提高教育質量、辦學效益和工作效率。

2.加大教科研的宣傳力度。讓教職工從思想上重視學校的教科研工作,讓“科研興校”、“教育教學研究聚焦於課堂教學”的理念紮根廣大教師心中,形成廣大教師重視、投身教育教學研究的氛圍。

3.加強教科研的制度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科研的規章制度。形成既有自己特色又符合教育科研規律的課題管理制度、獎勵制度、教師個人教科研檔案制度等。

4.健全教科研的管理機制。選拔師德好、業務能力強、勤於鑽研、有較強表達能力的教師,組成學校科研骨幹隊伍。構建骨幹研究與全員研究相結合、專題研究與一般研究相結合的科研模式,逐步開創組組有課題,人人搞研究,項項出成果的“羣學、羣研、羣績”的羣眾性科研局面。

5.推廣教科研的優秀成果。要通過舉辦課題研究成果展示課活動、彙編教育論文集、課題成果集等形式,為教師們提供教育教學思想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成果。

(六)深化教學改革

1.構建和諧教學模式。積極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追求“輕負擔、高質量”教學模式,課堂結構探索“自主學習、交流點撥、反饋提升”三步教學法,達到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和諧;追求學生知識掌握與能力發展的和諧,重視學生主動探索精神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追求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的和諧,重視通過對學習中認知過程、思維過程的體驗來發展學生的能力;追求共性與個性發展的和諧,強調和鼓勵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追求教師適度控制與學生主動學習的和諧,強調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的主動學習。

2.落實全面發展措施。要從制度建設、人員配備、方法創新等多個角度,總結出一套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我校實際的學生培養新模式,既要關注學業成績的“三率一分”,更要重視學生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爭取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3.完善三級課程體系。組織力量逐步探索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和整體方案,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努力開發出適合本校學生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校本課程,為每一個學生自主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並做好校本課程評價工作,確保校本課程實施。

(七)加快隊伍建設

1.創建和諧的領導集體。創學習型領導集體,在實踐中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教育理論,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創專家型領導集體,主要領導班子成員具有較高的研究、指揮、決策和協調能力,分管領導成為某一方面的權威;創實幹型領導集體,走在前列,幹在實處,勇於創新,一個骨幹引領一個學科,一個組長支撐一個年級,紮實推進學校各項工作,全面深化素質教育。

2.打造優質的師資隊伍。提升師德修養,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規範教育行為,做到依法治教、依法執教。定期評選各類先進個人,大力弘揚正氣,形成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和愛崗敬業的良好氛圍。改善智能結構,市、區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和名師比例不斷提高,教師能承擔各級相應科研課題。

3.加強教師成長目標管理。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明確個人發展目標,鼓勵教師朝着“一年穩講台,三年出成績,五年有特色、十年成名師”的方向努力,促進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4.加強年級組建設,形成團結、進取、陽光、有特色的年級組團隊。

(八)擴大教育合作

1.積極開展區域教學研究。主動承辦和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雙向路子,拓展教師視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積極就各校共同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開展有效探討。要在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構建教學質量提升機制和績效工資考核機制等方面發揮作用,促進我校教學質量提高。加強“合作交流”,繼續與市、區名校以及阜陽三義學校、長豐下塘實驗中學開展教研聯誼活動,充分利用好各校資源,引導教師瞭解教改動態,把握會考的發展趨勢,有效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增強實效。

2.不斷健全德育網絡。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德育網絡,有效舉辦家長學校,深入開展警校共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通過優化德育資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讓全社會來關心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3.加強學校對外宣傳工作,擴大學校影響力,不斷吸引教育資源。

標籤: 中學 規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4ord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