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黨建引領產業化扶貧工作情況五篇

黨建引領產業化扶貧工作情況五篇

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組織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黨委黨建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黨建引領產業化扶貧工作情況五篇

【黨委黨建範文】一

xxxx指出,“抓好黨建促脱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脱貧致富的重要經驗”。作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的國有參股金融機構,西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黨委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把扶貧攻堅作為落實中央要求的政治任務;強化組織帶動,成立脱貧攻堅小組,將原“西藏業務部”改組為“西藏深度扶貧事業部”,把黨員和骨幹放在扶貧一線;堅持精準扶貧,積極探索產業化扶貧之路,推進“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化,激發內生髮展動力,為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貢獻力量。

送民生,增進藏區人民獲得感。公司黨委牢固樹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期盼為念,做好脱貧攻堅工作。西藏自治區自然環境惡劣,受高寒氣候和交通運輸條件影響,自治區生產生活物資供給不足問題突出。公司黨委深入貧困地區調研走訪,瞭解羣眾需求,積極開展捐助活動,累計捐助物資和款項達2100餘萬元,有效解決部分貧困人口困境。公司黨委以民生項目為抓手,完善西藏自治區民生基礎設施,改善人民羣眾生活條件,助推城鎮化發展。目前,地熱發電、拉薩舊城改造、礦山修復、吳孟超醫院等項目已完成前期接洽,預計總投資逾20億元。積極推進健康扶貧,成立“援友健康之家”,着眼於解決全國各地各批次援藏幹部健康問題,通過定期開展健康講座及相關活動,解決援藏幹部開展工作的後顧之憂,還可使廣大藏民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送產業,促進脱貧可持續發展。西部地區產業支撐帶動能力不強,自身造血功能比較弱。公司黨委充分發揮自身連接西藏與內地的金融產業橋樑紐帶作用和槓桿作用,將符合自治區優勢和特點的產業引入當地,以金融手段助推發展,充分調動貧困地區羣眾積極性,引導貧困羣眾通過辛勤勞動脱貧致富,實現“造血式”扶貧真正落地。在產品設計及項目投放過程中,結合自治區資源,以農牧業、旅遊業為重點,堅持走“金融支持產業,產業帶動扶貧,扶貧解決民生”的金融扶貧道路。其中,“犛牛產業萬户脱貧致富”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預計解決1000人就業,輻射帶動牧區近萬户家庭脱貧致富。下一步,公司黨委計劃發展“川酒入藏”、“藏香豬養殖”、“林芝魯朗小鎮”等特色項目,充分挖掘西藏自治區物產特色和民俗風情,以全方位多形式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脱貧致富。

送科技,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公司黨委一方面通過捐贈高科技設備的方式,更新西藏地區的生產設施,填補基礎設施短板,進而提高資源開發水平和生產經營水平;另一方面,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推動西藏經濟轉型升級。目前,公司黨委推進的犛牛項目,通過科技創新將芯片植入犛牛皮下,藉以實現犛牛實時定位;同時設置電子圍欄對犛牛活動範圍進行監控,實現犛牛全流程可回溯飼養,此舉極大提高了犛牛飼養水平和產品附加值。擬在西藏自治區建立“西藏大數據中心”,項目建成後,除能對西藏地區乃至全國的海量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存儲、捕捉、抓取、管理、分析外,還可通過加工實現數據增值,為政府及相關機構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提高工作效率。

送品牌,整合西藏優質資源。品牌扶貧旨在為貧困地區進行品牌人才培養、設計有效的品牌戰略規劃,打造區域品牌名片,提升區域經濟價值。目前,與高原藍公司合作推進的“犛牛養殖項目”,在打通犛牛養殖產業鏈的同時,也在積極構建牛犢認領、精品牛肉、犛牛衍生品三個產品體系。依託空中(互聯網)、地面(體驗店)、定點(合作酒店)三個銷售體系,打造符合區域發展特色的西藏犛牛產品品牌,真正實現“有犛牛、有產業、有品牌”的現代化犛牛養殖產業。

【黨委黨建範文】二

在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瓊林村,村黨支部書記達娃正在給遊客介紹珞巴族的傳統服飾:頭上戴的是熊皮製作的帶檐圓帽,帽後的獸皮用來抵擋射來的弓箭,上衣是由牛皮或者羊皮製作的。從珞巴族的傳統服飾上,還能清楚看到當年遊牧狩獵生活留下的痕跡。

在達娃所穿民族服飾的最顯眼處,懸掛着一顆鮮豔的黨徽。一枚小小的黨徽,折射了近幾十年來珞巴族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全國人數較少的民族,南伊珞巴民族鄉是珞巴族的重要聚居地。長期以來,珞巴族深居山林,以狩獵為生,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小的時候,生活就是今天吃得飽,明天吃不飽的狀態。”78歲的珞巴族大媽亞保回憶道。當時的珞巴族羣眾生活水平連最基本的温飽都達不到,過着十分艱苦的日子。

1965年,國務院正式批准珞巴族為我國第55個少數民族,並由政府出資修建房屋,將散居在南伊溝的珞巴族羣眾從高山上搬遷到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區。從此,珞巴族百姓開啟了嶄新的生活。

下了山,樸實的珞巴族百姓以農業、畜牧業維持生活。20xx年,為恢復生態環境,當地在南伊珞巴民族鄉實施退耕還林,珞巴族多年來耕種的土地被改造成了林地。“當時大部分人都是主動接受的,因為氣候條件的原因,這裏的莊稼產量並不高。”談起當時的情況,達娃印象深刻。

百姓富得快,全靠支部帶。沒了耕地的珞巴族百姓,一時為生計發愁。轉機來自南伊珞巴民族鄉旅遊業的興起,憑着獨特的珞巴族文化和“世外桃源”南伊溝的美景,長期以來“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南伊珞巴民族鄉吸引了外來遊客的目光。然而,當村子裏的外來人逐漸增多時,珞巴族的百姓們一開始還不能適應。“那個時候,遊客多了,老百姓感覺自己安寧的生活被打破了。”瓊林村黨支部書記達娃回憶道。要走致富路,首先要轉變觀念,村子裏的黨員幹部積極給百姓們做思想工作。“在珞巴族的文化裏,老人的話是很重要的。”達娃説。

觀念轉變了,老百姓嚐到了旅遊富民的甜頭。依託着南伊溝的自然美景,南伊珞巴民族鄉瓊林村的百姓陸續參與到旅遊經營中,而旁邊的才召村則主打珞巴族特色文化旅遊。現如今,開家庭旅館,賣特色農產品和小吃,展示珞巴族特色文化……在南伊珞巴民族鄉,珞巴族百姓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現在村子裏的百姓們每年都有旅遊分紅的收入。”南伊珞巴民族鄉副鄉長次仁羅布介紹。

除了帶領珞巴族的百姓們富起來,村子裏的黨支部還根據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放牧是珞巴族百姓的傳統,針對牧場分散、位置較遠的實際情況,南伊珞巴民族鄉積極將支部前移。首先,支部將旗幟進行前移,讓國旗飄揚在南伊珞巴民族鄉牧區的每一個屋頂,提升百姓們的愛國意識。其次,將陣地前移,黨員幹部深入珞巴族羣眾在牧區設立的木屋、帳篷,積極傳達黨的政策和關懷。再次,將服務前移,針對牧區位置偏遠、人煙稀少的問題,黨支部主動將藥品、電筒等物資送到牧區百姓手中。最後,將活動前移,黨組織定期前往牧區舉行升國旗等儀式,增強百姓們的愛國情。

除了在偏遠的牧區,村子裏的百姓們也時刻能夠感受到黨支部的力量。在南伊珞巴民族鄉才召村,一張《才召村黨支部無職黨員認崗認責情況一覽表》引人注目。巡山護林崗、環境衞生崗、民族團結崗、扶貧幫困崗……村子裏的珞巴族黨員積極主動承擔帶頭人的作用。“這些黨員都是咱們村子裏的村民,最熟悉情況,也最能讓百姓信任。”次仁羅布説。

在今天的南伊珞巴民族鄉,旅遊業、畜牧業、林下資源採集業……多種致富渠道盤活了村子的發展道路。數十年前還過着狩獵、採集和刀耕火種原始生活的珞巴人,如今過上了衣食無憂、住房寬敞的幸福生活。“感謝共產黨!”親身經歷了這一變化的亞保老人難掩感激之情。

珞巴族缺少本民族的文字,語言只能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這給珞巴族的文化傳承帶來了極大挑戰。據達娃介紹,近年來,村子裏對於珞巴族文化的弘揚做了很多工作。附近的國小開設興趣班,向孩子們教授珞巴族的民族語言。同時村子裏還會邀請一些珞巴族的老人,向孩子們講述本民族的故事,增加孩子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隨着旅遊的發展,珞巴族的文化有了更好的傳播渠道。亞保大媽利用閒暇時間,將珞巴族傳統的織布、竹編工藝展現給外來人,不僅讓更多人瞭解了珞巴族文化,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旅遊能夠帶動珞巴族文化的傳播,珞巴族文化也能促進旅遊的發展。此外,政府對珞巴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認定,讓民族文化的傳承有了保障。

胸前一枚小小的黨徽,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西藏自治區的人大代表、珞巴族的“代言人”,達娃書記不僅將珞巴族百姓的民意民情、所思所想及時反饋,並且還成了黨的政策宣傳員。“希望珞巴族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看着村子裏一天天的變化,達娃説出了自己的心願。

【黨委黨建範文】三

福建省上杭縣被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以來,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科學統籌,全面佈局,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通宣傳羣眾、教育羣眾、關心羣眾、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截至20xx年2月,全縣共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766場,直接受益羣眾10萬多人次,在濃厚的文明實踐氛圍中,不斷激發和凝聚上杭老區人民昂揚向上奔小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讓新時代文明之樹深深紮根這片紅色沃土。

強化橫向縱向聯動。橫向方面,充分利用縣直各部門資源平台,按照統籌整合、優化配置、共建共享的原則,精心打造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鄉風文明、暖心幫扶等志願服務“八大平台”,有效解決在志願服務活動開展過程中供給不足、供需錯位等問題。縱向方面,成立覆蓋全縣的縣級文明實踐中心、鄉(鎮)文明實踐所、村(居)文明實踐站三級組織架構。廣泛動員黨員幹部、社會公益組織、鄉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離退休人員等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組建600餘支、8萬多名在冊志願者組成的“3+N”志願服務隊伍,着力構建各級實踐機構主動策劃、各級各類志願服務隊伍具體組織、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強化服務項目推動。圍繞打造“愛滿杭川”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總品牌,將“杭川志願者”作為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統一稱號,把所有資源、所有為民助民惠民活動統一納入“愛滿杭川”志願服務體系。由縣級文明實踐中心牽頭,各級所、站以及志願服務隊伍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百姓需求,精心設計主體活動項目和常態化活動項目,並充分利用志願服務“八大平台”,深入基層廣泛開展有價值導向、有文化內涵、有情感温度的志願服務活動。今年重點培育打造“新思想·紅古田”基層理論提升服務、“温暖同行·幫扶助困”志願服務、“幸福家·智慧愛”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精彩演藝·濃情暖意”文藝鄉村行等20多個志願服務項目。

強化線上線下互動。依託縣民情處理中心、三農服務中心、藝術中心、“12345”便民服務中心、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等“六大中心”以及“e龍巖”APP便民服務平台,及時收集彙總百姓訴求,策劃生成志願者服務項目。依託“智多星”APP,實現志願服務項目策劃生成、志願者招募調動智能化、信息化、特色化管理,達到志願資源配置最佳化、服務效用最大化。依託田間地頭、涼亭樹下等百姓生產生活、休閒娛樂集中的地方,在全縣設立100個便民服務和集中宣講點,開展黨的政策理論、鄉風文明等宣講諮詢服務。依託全縣各級各部門官方宣傳矩陣,加強大數據、雲平台、人工智能以及短視頻、微動漫、H5等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以個性化製作、可視化呈現、多終端傳播的方式,在全縣上下大力營造人人蔘與、從我做起的文明實踐良好氛圍。

強化示範引領帶動。根據志願者個人專長和技能特點,重點打造政策理論宣講隊、鄉風文明倡導隊、先進典型示範隊、紅色基因傳承隊、客家文化傳播隊、網絡文明宣導隊、文藝輕騎兵服務隊等七支特色專業志願服務隊伍,積極開展政策理論我來“宣”、鄉風文明我來“引”、先進典型我來“揚”、紅色上杭我來“講”、客家文化我來“播”、網絡文明我來“傳”、魅力杭川我來“演”、困難羣眾我來“幫”等各類富有特色的志願服務活動。選取古田鎮、中都鎮、蛟洋村、射山村等基礎好、條件成熟的“五鎮十村”進行集中打造,由縣領導直接掛鈎負責,為全縣試點建設工作作出示範、樹立標杆,形成可學習、可複製、可借鑑的經驗,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上杭樣板”

【黨委黨建範文】四

20xx年以來,江西省武寧縣針對基層黨建協調工作難、均衡發展難、融合共進難、開展活動難等矛盾問題,探索創建“心連心”聯合黨支部,有效增強基層黨組織對各種社會力量的統籌、整合、引導和帶動能力。

搭建三大載體,構建黨建大格局

以縣委為統領,集中力量構建農村、城市社區、重大項目三個重點領域黨建工作大格局。農村“心連心”聯合黨支部,根據脱貧攻堅分團包片和部門包村劃分的實際情況,由多個具體聯繫包掛鄉鎮的機關黨組織與所在鄉鎮共同建立。城市社區“心連心”聯合黨支部,按照劃片管理的原則,由包片的機關黨組織和街道、社區共同建立。重大項目建設“心連心”聯合黨支部,按照“項目建到哪裏,黨組織建到哪裏,工作開展到哪裏”的要求,採取黨員領導掛靠和黨員幹部派駐相結合的方式,由服務企業的多個機關黨組織與企業黨組織在重大項目中共同建立。

強化聯合“粘度”,嚴格日常管理

通過建立完善四項長效機制,嚴防“聯而不緊、聯而不力、聯而不效”現象。統籌協調機制。每月召開工作例會,大事共議、實事共辦、難事共商。聯合黨支部統籌協調機關黨組織共同參與基層黨羣建設、重大項目建設、民生保障、經濟發展、環境秩序等工作。信息共享機制。建立民情台賬,共享社情民意信息,互相通報工作情況。比學趕超機制。通過參加聯合黨支部舉辦的各種活動、工作競賽,共同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展示黨員先進形象。激勵約束機制。定期將聯合黨支部班子成員、在職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到和志願服務情況,向其所在單位黨組織及上級黨組織反饋彙報。

聚焦基層“小事”,立足羣眾滿意

聯合黨支部通過“五大工作模式”提升羣眾滿意度,使基層黨建工作脱虛向實。黨日活動大聯動模式。每月第一週的星期三組織機關黨組織、黨員與聯繫村(社區)黨員羣眾共同開展“黨員主題日活動”,活動主題除傳統的“三會一課”外,把走訪幫扶、志願服務等利民實事作為重要活動內容。黨組織黨員雙報到模式。機關黨組織在職黨員既在本單位正常參加組織生活,又定期到聯合黨支部分管片區開展各類活動,黨員結對聯繫羣眾開展個性化幫扶和服務,提升黨員意識。黨建創建項目化模式。按照“一個鄉鎮一個品牌、一個村居(片區)一個特色、一個單位一個主題、一個支部一個亮點”的主體要求,先後開展“黨建+全域旅遊”“黨建+精準扶貧”“黨建+美麗鄉村建設”“黨建+便民服務”“黨建+淨我家園”“黨建+平安創建”“黨建+陽光工程”“黨建+重大項目建設”“黨建+社區文化”等項目化創建工作,提升黨組織的服務水平。區域服務共享制模式。建立黨員“連心室”23個,機關黨組織在職黨員定期到“連心室”坐班,開展與社區黨員談心、民情走訪、服務羣眾等工作。同時,進一步完善“生活用品電商超市”“留守兒童輔導站”“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圖書閲覽室”等服務機構。多方參與共建制模式。探索機關黨組織下派黨員幹部兼任黨員樓長、區長、片長,破解社區黨組織黨員幹部力量不足的難題。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無職黨員“亮身份、亮崗位、亮承諾、亮成績”活動,設置民事協調、公共管理、文化宣傳等多類公益崗位,讓無職黨員自主擇崗、主動作為,使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和服務羣眾能力不斷提升。

【黨委黨建範文】五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工委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大抓基層、大抓支部、大抓基本,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推動黨建工作創新,初步形成了“一核、兩化、三強”的工作思路,以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以突出政治功能為核心。燕山工委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中心組理論學習,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使黨的意志、黨的聲音、黨的要求及時傳達到基層,轉化為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服務基層的生動實踐。深化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推進區域化黨建聯盟,跳出“就黨建抓黨建”的圈子,打破“單位黨建”模式下條塊分割的管轄壁壘,在匯聚與整合各類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互動共商、共同參與的方式,統籌設計區域內黨建活動載體,繼而實現跨地區、跨體制的黨組織工作的交流對接,引導各領域黨組織共同擔負起加強基層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的責任。成立黨建品牌“惜時勵志”青年晨講等功能型黨組織,連續9年每週三上午開展晨講活動,通過黨建引領帶動全體青年幹部。重點培育一批政治過硬的先鋒型黨支部書記,掛牌成立陳鳳蓮工作室、陳雙印工作室等一批優秀黨員個人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抓好黨支部規範化、品牌化建設。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按要求對錶對標,弘揚“把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嚴密組織體系設置,把支部建在樓門上、課堂上、項目上,讓黨旗在小區樓門、晨講課堂、施工項目上高高飄揚,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20xx年燕山工委就借鑑工業孵化器的概念,成立燕山黨建品牌孵化培育中心,推進黨建工作創新開展。截至目前,已經有30餘個成熟的黨建品牌入駐品牌孵化培育中心。迎風街道六里社區黨總支的“五味黨課”是最早入駐的黨建品牌之一,通過“專家黨課”上出“原味”、“家庭黨課”講出“甜味”、“微型黨課”體現“辣味”、“情景黨課”追求“真味”、“空中黨課”感受“鮮味”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方法。“微小工作法”是星城街道第七社區黨總支針對羣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推出的黨建品牌,通過解決小問題、開展小活動、做好小事情、講清小道理、渲染小人物,形成了一張服務羣眾的連心網。10餘年持續不斷的黨建創新讓品牌“羣落”有了雛形。星城街道城市黨建品牌集羣、市政市容委“建家”品牌集羣、教委黨委“引領、融合、貫通”品牌集羣彙集眾多黨建品牌,組織力由“單一”轉向“聚合”,同向發力,產生城市基層治理的矩陣化、規模性效應。

打造區域黨建組織力提升孵化基地,強隊伍、強活動、強體系。提升組織力,重在增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和黨員隊伍本領,加強基層黨組織活動效果,強化基層黨組織設置體系。燕山工委在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中,從硬件着手,以黨羣活動服務中心為依託,打造區域黨建組織力提升孵化基地,建設組織力理論室、評估室、技術室,明確組織力提升的目標、途徑,開發構建了集組織力雲架構、組織力孵化機制、組織力提升技術等多重提升體系。同時,在組織力提升工程中,燕山工委注重突出實訓化督導,通過環境輸入的方式,積極與北京市社會文化促進會等社會機構合作,引進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專業師資,將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等專業知識與黨建工作相融合,開發專門性的軟件平台,進行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診斷、評估、培訓。預計5年內,全地區260多個黨支部將全部入駐孵化基地,分批次完成組織力提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6n89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