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鎮扶貧工作情況彙報

鎮扶貧工作情況彙報

近年來,鶴浦鎮黨委、政府在市縣扶貧辦的大力關心與支持下,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契機,結合本地實際,採取多項行之有效的措施,認真抓好經濟建設和扶貧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鎮扶貧工作情況彙報

一、鶴浦概況及貧困現狀

1、鶴浦概況。鶴浦鎮北瀕石浦港與石浦鎮相望,西隔蜊門港與高塘島相對。轄區由寧波第一大島——南田島及周圍40個島礁組成,面積102平方公里,其中南田本島面積約90平方公里,下轄34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常住人口3.5萬,外來人口近1萬。鶴浦鎮海島資源豐富,擁有78.31公里海岸線,19.5萬畝淺海,2萬畝灘塗,2.2萬畝耕地,8.5萬畝山林。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根據海島實際,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海中心城鎮”這一中心,積極實施“工業強鎮、海洋興鎮、生態惠鎮、商旅促鎮”發展戰略,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飛速發展,相繼獲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五好鄉鎮黨委、市文明鎮、市生態鎮、市雙擁模範鎮、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市信息化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

2、貧困現狀。我鎮地處海島,發展經濟底子薄弱,農村貧困現狀嚴峻。主要表現在:一是貧困人羣仍然龐大。XX年全鎮農民實際人均收入低於4000元的農户有1006户2038人,其中低保户404户610人,五保户39户39人。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三大片:一片分佈在靠山的樊嶴片,另兩片分佈在以百丈片、四都片為主的純農業村。二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低。部分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困難,如文山前、蟹廠、大百丈等貧困村,近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始終徘徊在5000元。三是基礎設施落後。最主要是出島難,經三門口大橋至石浦需要30分鐘,且道路難行,農副產品出運極不方便,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加之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我鎮每年都要遭受強颱風等自然災害的襲擊,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條件艱苦。

二、特色產業

1、船舶工業。鶴浦現有大小船舶企業13家,其中規模以上船舶企業4家。XX年至XX年,鶴浦鎮從本地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出發,根據市場需求,建成象山縣首個臨港型船舶工業基地,實現我鎮船舶工業第一步跨越。XX年,鎮黨委、政府為徹底解決我鎮船舶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投資6億元啟用萬壽塘1300畝土地建設船舶基地二期工程,使我鎮船舶企業實現國際標準化造船模式,全鎮船舶企業的年生產能力也由原來的53萬載重噸提高到105萬載重噸,可新增產值約15億元,實現我鎮船舶工業第二步跨越。XX年,我鎮船舶修造業實現產值17億元,約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骨幹支撐作用日益明顯,造船能力也大大提升,振宇接到8艘德國萬噸級多用途船隻訂單,東紅承造的5.2萬噸級多用途船於XX年5月順利開工使得我鎮造船技術水平在全縣率先達到“5萬噸級”水平。

2、海洋捕撈。鶴浦鎮是寧波市第二漁業大鎮,漁業人口近1萬,擁有大小漁船610餘艘(其中250馬力以上鋼質漁船393艘,漁船鋼質化程度達到92%),總噸位54991噸,總功率110165千瓦, XX年實現捕撈產量約11萬噸,漁業產值9.3億元。近年來,由於底層經濟魚類資源嚴重衰退,我鎮積極調整漁業產業結構,通過政策引導,養護和合理利用近海漁業資源,積極發展遠洋漁業、加快發展養殖業,水產品深加工及配套服務產業,努力增加漁民收入,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3、水產養殖。我鎮共有海淡水養殖面積27470畝,主要產品包括紫菜、梭子蟹、文蛤、對蝦、蟶子等,XX年總產量達到7650噸,實現產值6900萬元,位居寧波市前列。境內擁有省級現代化海水養殖示範園區和省內規模最大的紫菜加工育苗中心,其中紫菜年產量500噸,產值XX萬元,被譽為“浙江省紫菜之鄉”;梭子蟹年產值達8000多萬元;脱脂大黃魚、南田泥螺、鶴浦帶絲等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其中脱脂大黃魚等產品還獲得省優質農產品的稱號。養殖業的發展促進了水產加工業的發展,現有寧波金宏水產、象山海鮮王、元虎等水產加工龍頭企業5家,擁有省著名商標6個,名牌產品7個。

4、林特產業。全鎮枇杷種植面積達萬餘畝,其中樊嶴枇杷種植面積8000餘畝,並被評為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省級綠色農產品;“象山紅”柑橘種植逾萬餘畝,落實柑橘標準化栽培示範基地5500畝;建成500畝南方早熟梨棚架栽培基地和100畝海島東魁楊梅優質栽培示範園。為加強技術、營銷指導,XX年組建了南田島果蔬開發有限公司,並充實了枇杷、柑橘產銷協會力量,鶴浦鎮以牛頭山枇杷公司、象山海鮮王有限公司為龍頭,走出了一條“公司+基地+農户”的產業模式。

三、近年來主要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鎮根據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積極推動扶貧工作,通過項目實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XX年,全鎮預計實現社會生產總值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4%;財政收入26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比上年增長32%;農漁民人均純收入達8200元,比上年增長6%。近年來,鶴浦鎮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海中心城鎮”這一目標,牢固確立 “工業強鎮、海洋興鎮、生態惠鎮、商旅促鎮”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壯大以船舶修造業為主的臨港產業經濟,不斷着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推進城鎮化建設,全鎮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加快發展臨港工業。堅持扶優育強原則,培育現有優勢企業和產品,重點扶持東紅、博大、振宇、振鶴等造船企業,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支持東紅公司組建企業集團,以骨幹企業的發展帶動產業整體升級;加快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投資6億元建設船舶基地二期工程,推進東紅、博大等船企信息化建設、流程再造等技術改造,實現企業質的提升;在加快船舶製造業的同時,扶植髮展盛泓、金寶達、偉鬆等船配企業,同時引進專業從事生產機械、鑄造、配件等船舶上下游產品的企業,打造專業化船舶配套企業生產基地,實現船舶製造業與配套產業集羣式發展;鼓勵企業及個人發展修船、拆船等相關產業,充分發揮環石浦港港口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進一步加強修船技術的研究,提高大型船舶、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修理和改裝能力,以永潔船廠為試點支持造船企業利用現有船塢設施和技術裝備,開展修船業務,實行修造並舉。

二是推進重點工程建設。近年來,我鎮先後啟動了船舶基地二期、黃金坦水庫、盤基公路、110kv變電所、中心衞生院和中心幼兒園等多項重點工程。其中船舶基地二期、黃金坦水庫、盤基公路已基本完工;國家一級漁港也於XX年初完成工程招投標並進入全面施工階段,目前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60%,預計年底主體工程將基本建成;旨在解決企業發展用電難的110kv變電所工程於去年年底已經啟動,目前正在加緊施工中;中心衞生院和中心幼兒園兩個工程已經完成政策處理,工程報批工作即將完成,今年下半年可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預計明年可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

三是加快城鎮化建設。鶴浦工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繁榮了消費市場,直接帶動了賓館、餐飲、商品零售、休閒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鶴浦鎮的個體工商户數從XX年的260餘户發展到XX年的460餘户,從業人數超過XX人,有效促進了人口、資金、物流等要素向中心城鎮集聚。我鎮抓住有利時機,加速推進小城鎮建設。先後完成了商貿區一期和二期、市民休閒廣場、船舶工業基地一期和二期、盤基碼頭和南田路改造等重大項目及一大批市政工程建設,總投資近10億元。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實行“四定”管理模式,保證城區整潔、有序,鎮中心商業街鶴西路獲得“寧波市鄉鎮街容衞生達標路”榮譽稱號。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城鎮建成區面積從XX年的1.39平方公里增加到XX年的4.2平方公里,鎮建成區人口超過2萬人。

四是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以務實為民為本,切實抓好以教育、衞生、扶貧等為重點的各項民生保障工作,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投資485萬元在鶴浦國小建成全縣農村學校首個塑膠運動場,投資170萬元對中學和幼兒園部分教學設施修繕,投資1200萬元建設中心幼兒園,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出台《海島教師獎勵辦法》,每年投入近50萬元對教師進行獎勵;加大衞生事業投入,抓好規範化社區衞生服務站建設,投資1500萬元建設中心衞生院;設立海島生育關懷基金,募集基金270萬元;加大民生保障事業投入,每年改造農户危房100户,投資230萬元完成敬老院改造,投資150萬元建設外來民工公寓樓;深入實施扶貧幫困工程,以扶貧項目實施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脱貧致富,大力開展農漁民技能培訓,促進農漁民轉產轉業,我鎮貧困户由XX年的2035户減少到XX年的1547户,減少24%。

四、主要扶貧舉措及成效

1、主要成效

近三年來,我鎮共向貧困村投入扶貧資金1801.34萬元,其中改善村內道路投入312.98萬元,修建機耕路投入227.04萬元,河道拓寬投入150萬元,村企聯合建造廠房和外來民工公寓樓投入852.1萬元,補助困難學生226人發放補助金45.9萬元。積極改造農户危房407户,幫助92户貧困家庭解決就業問題。大力推進枇杷柑橘等特色農業、海水圍塘養殖、村企聯合等項目,促進壯大集體經濟。據統計,XX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村有2各,佔6%;10-20萬元的有9個,佔26%; 5-10萬元的有11個,佔32%; 5萬元以下的村有12個,佔35%。全鎮貧困户由XX年的2035户減少到XX年初的1546户,減少24%。在市級掛聯單位的關心支持下,6個結對村按照發展規劃,着力做好扶持項目,共完成16個項目,市級掛聯單位到位資金200餘萬元,幫助6村建設村內道路8300米,機耕路3600米,農民會所和自然村辦公樓3座,宗建設面積930平方米,村內河道砌坎1000米。

2、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漁民轉產轉業。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鎮根據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大力發展船舶工業,打造以船舶基地為主要特色的工業園區,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加快農漁民轉產轉業。XX年,船舶工業實現產值約17億元,為鶴浦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船舶工業的發展也為本地農民提供了約6500個就業崗位,帶動了賓館、餐飲、商品零售、休閒娛樂等服務業的發展,從業人數達到約XX人,切實解決了鶴浦富餘勞動力轉崗就業問題。

二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經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發展高效精品農業是促進農村致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認真調查分析了各年的產銷行情,引導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展經濟作物種植和海水養殖等產業。XX年,我鎮枇杷、柑桔種植面積達16700畝,銷售枇杷XX噸,實現產值1500萬元,從事枇杷生產的農户平均增收1萬元;紫菜、貝類、藻類、魚蟹及海珍品養殖規模逐年擴大,通過海水圍塘的調改承包,增加了樊嶴、高坎頭、牧童嶴等村集體經濟收入35萬元。同時,大力扶持了農產品和水產品加工企業發展,通過“公司+基地+農户”模式,實行農户與公司訂單合作,確保銷售渠道,從而解決了農民種植和養殖產出品的銷售問題。

三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鶴浦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34個行政村,依託海島資源,深掘各村優勢,通過“靠海吃海”、“靠山吃山”、“築巢引鳳”等途徑,有力推動集體經濟再上台階。我鎮組織紅衞塘沿線12個村對紅衞塘水產養殖塘實施公開招標,最後以每畝1377元的承包費中標,使發包收入一下翻了5倍。此外,後龍頭村建成舊船修理場、網場,每年增收約8萬元;金七門因地制宜,建成紫菜、蝦皮加工廠,每年收益約2萬元;馬小坦村擬建八排門漁家樂項目,將傳統產業進行延伸和提升;牧童嶴村近700畝山林實現承包,其中門前山山坡150畝東魁楊梅基地,承包款為5.9萬元每年;貓頭山、洞頭嶺等地勢較高的400畝山坡地,承包款約1.2萬元每年。今年五月份,我鎮投入322萬元組織小灣塘、五利、文山前三個經濟欠發達村籌建鶴浦外來民工公寓樓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用於出租給鶴浦外來務工人員,可增加三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

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特殊的地理環境,落後的交通條件一直是制約鶴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是徹底改變鶴浦面貌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們克服困難、積極籌措資金,加快了“二橫一縱”公路網絡建設。其中盤基公路明年年初可實現通車,完成由盤基公路延伸至蜊門港大橋的等級公路建設,建成浦港西路雙向四車道,連接18米寬濱海大道,串連沿線15個村居。全面完成農村二次改水工程,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改進農田排灌系統;全面清淤整修現有的各類水庫,增加庫容量,投資3500萬元基本建成黃金坦水庫,保障全鎮工農業生產用水。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動建110kv變電所,改善全鎮生產生活用電難狀況。

五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網絡,解決貧困户生活困難。積極落實扶貧救助政策,XX年,全鎮共向低保户、殘疾人、困難學生家庭等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55萬元。XX年,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完成任務數的100%,城鎮醫療保險完成任務數的86%,工傷保險完成任務數的100%。成功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達29510人,參保率97.2%;城區醫療服務站撤併工作有序開展;累計醫藥費補助支出32萬元,完成農民健康體檢26712人,新增醫療服務點2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覆蓋率達到100%,提高了農民抗災、救災的能力。

六是加強適用型技術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近年來,隨着我鎮船舶工業的發展,用工需求量大幅度提高,特別是技術工人出現了短缺。針對這一情況,我鎮今年推出“一個工種、一套方案、一本教材、一個基地、一個崗位”的“五個一”培訓模式,對我鎮的富餘勞動力開展船舶製造、機械等方面內容的適用型培訓。同時,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在工藝品製作、水產養殖、禽畜養殖、特種農業等重點行業也開展了技術技能培訓。大幅度提高了農民素質,增強了農民就業致富的技能,有效緩解了農民的就業壓力和企業的用工需求。XX年,完成農民就業培訓26期,有2495人接受了培訓,完成目標數的120%。

五、存在的問題

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落後的基礎設施限制了集體經濟的發展。鶴浦鎮地處海島,屬於交通末梢。交通條件的缺陷和基礎設施落後,使得廣大村集體光有招商引資之心,卻不能為企業提供便利的條件,另一方面,由於鶴浦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抗風險能力較低,農村集體產出水平也隨之降低。

2、狹窄的收入渠道制約了集體經濟的正常運營。農村税費改革以來,村集體的提留、集資、義務工等統統取消,這對收入來源較為單一、總量較小的鶴浦農村來説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村委會不具備法人資格,無法從金融部門進行融資,農業項目只支持農民個人,無法支持集體經濟。村集體缺乏資金,發展無門的現象普遍存在。

3、低下的管理素質成為影響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受城市化進程的影響,許多有本事的農民紛紛離開了土地,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一員。在鶴浦,除了外出打工,廣大農漁民仍然繼承着“靠上吃山,靠海吃海”的傳統,出海捕魚、上山下地是主要的生產方式。在臨港型經濟興起後,許多農民紛紛洗腳上岸,投入到新的經濟實體當中。一方面,村幹部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和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思路和方法。村裏缺乏懂經營、會管理的綜合人才和科技人才,村幹部後繼乏人;另一方面,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限制,管理人才不願意到農村發展。

六、XX年主要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船舶工業的發展對推動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扶貧幫困工作作用顯然。XX年,我們將繼續加大力度進行技術創新,體制改造,提升船舶企業檔次,擴大產業利潤,發展壯大船舶工業。同時,加強政策引導,探索有效途徑,積極幫助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發展適宜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進一步加強宣傳發動,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幫困工作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單靠政府的關懷遠遠不夠。我們將以和諧社會建設為目標,加強宣傳,廣泛發動,動員全社會、各階層的力量,深入開展結對幫扶、村企共建等活動,形成扶貧幫困工作合力。

3、進一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全鎮現在等級公路5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擁有量48.3公里,不足全縣的70%。今年,我鎮計劃新建和擴建11條機耕路,方便農民的生產作業和交通運輸。開掘疏浚河道5公里,新建抗旱泵站5座,襯砌渠系13公里,改造農户危房100户。

標籤: 情況彙報 扶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jnwq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