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通用16篇)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通用16篇)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

一、背景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通用16篇)

村級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黨的xx大以來,以為黨中央立足黨的建設現狀,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強調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近年來,漳州市委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臨着不少問題。比如,黨的領導作用弱化。一些地方的村“兩委”班子不團結,各自為政,甚至有的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有權就任性,攬權獨大,造成隊伍內耗嚴重、村級組織在羣眾中的威信大打折扣,難以駕馭全局;部分村宗族、宗派、黑惡勢力干擾破壞村級事務和村級選舉,使村民自治在現實中異化為“鄉村隔閡”、“村官自治”,陷入有選舉無“村治”、有“官治”無“民治”的怪圈。又比如,村幹部隊伍戰鬥力不強。農村優秀人才多數外出務工創業,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多數不願回農村發展,部分村級組織“後繼乏人”,只能“矮子裏面挑高個”;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後,管理更嚴了,約束更緊了,一些村幹部出現不作為現象。再比如,腐敗問題依然存在。一些村幹部侵佔瓜分集體資源、冒領惠農支農補貼、截留徵遷賠償款、違法佔地建設等問題時有發生,甚至出現“小官巨腐”現象。這些問題嚴重侵害了羣眾切身利益,給每一屆的村級組織換屆都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也危及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漳州市主動適應從嚴治黨的新常態,強化問題導向,致力改革創新,從抓好村級帶頭人隊伍着手,在“四個納入”制度設計層面上探索全面推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強化農村基層黨建這一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工作。

二、做法

1.改革治理體制,將村民自治納入黨的框架內來領導。為改變有些地方村民自治“去黨化”傾向,漳州市委注重改革基層治理體制。一是打破“越俎代庖”的治理模式,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市各地從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入手,理順村黨組織與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的關係,推進村級黨組織書記參選兼任村監委會主任和黨員參選擔任村民代表。對個別長期受宗族、宗派勢力干擾的村,探索將村級黨組織改為鄉鎮黨委派駐的村級黨工委,將符合條件的村級黨支部升格為村級黨委或黨總支,將黨支部建在產業、行業上。全市新成立村級黨工委8個,按照產業、行業等劃分黨支部的村級黨委(總支)10個,避免了“小馬拉大車”現象。同時,採取“支部搭台、羣眾唱戲”等聯繫服務羣眾的新形式,強化黨組織對農民合作社、村級老人協會、宗親理事會等社會組織的統一領導。二是打破“放任自流”的選舉模式,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加強對村級組織換屆工作的領導,對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或當選者,運用户代表表決通過的《村民自治章程》規定予以否決。實行“一村一策”,慎選民主選舉模式。對班子薄弱、確實找不到合適人選的村,採取“先調整後選舉”;對班子不協調的村,採取“先處理再換屆”;對軟弱渙散村,採取“先整頓再換屆”;對長期停滯不前的村,下派縣鄉幹部到村任黨組織書記87名、任第一書記247名,探索推進9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跨村異地任職等。三是打破“鄉村隔閡”的管控模式,強化黨組織的分類施治責任。強化縣鄉黨委管黨治黨責任,建立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常態化機制。市委專門出台配齊配強班子、規範民主管理、專項重點整頓等“八條硬措施”,推動20xx年倒排確定的175個村(社區)黨組織全部轉化。每年確定一批村財薄弱村作為幫扶重點村,出台了土地、財税、金融等優惠政策,實行領導和部門掛鈎幫扶責任制,近兩年來推動了全市122個首批重點扶持村由村財零經營性收入提高到平均5.16萬元,致力解決村級組織“無錢辦事”問題。

2.優化管控機制,將村主幹崗位納入幹部體制內來管理。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觸角延伸到村一級,着力解決村幹部難選、難留、難管和難有作為問題。一是破解濫竽充數格局,實現班子成員精幹化。將過去“以村人口數為依據”變為“以常住人口數和工作量為依據”來確定村“兩委”職數,村“兩委”成員總數比上屆下降6.51%,交叉任職達15.37%,實現職數精簡、班子優化、薪酬提升。二是破解失之於寬僵局,實現目標管理規範化。選前,全面推行“兩定三諾”制度,指導各村科學制定任期目標、村民自治章程,引導參選對象開展紀律承諾、競職承諾、辭職承諾;選後,對村“兩委”進行設崗定責,通過樹規立矩、規範履職,給村幹部安上“緊箍咒”,做到上任有目標、履職有承諾、違諾需辭職。三是破解人才匱乏窘局,實現幹部培養常態化。參照事業幹部待遇,公開招聘回鄉大學畢業生為村級全職文員,解決目前村級文書人才匱乏和後備幹部斷層問題。平和縣20xx年率先招聘首批20名村級全職文員。採取創設幹部培養平台、疏通幹部交流渠道等措施,讓廣大村幹部有幹頭、有奔頭。如優秀村主幹實行“三給”政策,即經公開考錄給“幹部身份”,考試和考核相結合單列招聘給“政策傾斜”,選拔擔任鄉鎮兼職黨委委員給“政治待遇”。

3.創新激勵機制,將村主幹待遇納入財政預算內來保障。注重完善經費保障和考核激勵機制,推動村主幹崗位主業化。一是實行強村與弱村統籌,運轉經費不搞平均化。20xx年市本級財政新增專項資金4963萬元,縣級財政按市縣3:7比例落實配套資金2億元,將全市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統一提高到村均每年10萬元。根據各村實際,實行分檔核撥。將經費撥付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情況相掛鈎,實行以獎代補,消除等靠要思想。二是實行薪酬與績效捆綁,經濟待遇不撒胡椒麪。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標準,將全市現任村主幹基本報酬提高到人均每月1800元(“一肩挑”的20xx元)、大村和重點村2500元。鼓勵村主幹以外的村“兩委”成員兼任團、兵、婦等配套組織負責人和農村“六大員”,按照村主幹基本報酬的60%左右標準統籌確定,實現全市村幹部報酬翻番。強化考核激勵,以基本報酬10%-30%比例設立績效獎金,年終根據履職考評結果分等次核發,打破平均主義。三是實行福利與表現掛鈎,在崗離任不挫積極性。按每人每年保費3000元的標準,為現任村主幹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採取“先繳後補”的辦法,由個人先繳費,年底考核稱職後再發放補助。同時,對以前正常離任退休村主幹,20xx年和20xx年補貼標準分別為人均每月不少於400元、500元,按任職年限、受表彰級別等情況劃檔發放。

4.完善約束機制,將村主幹權力納入制度籠子裏來監督。對規範村務運作、強化村務監督、嚴格“三資”管理等都做出了硬性規定,推動鄉村和諧善治。一是管好議事決策“板子”,避免“一言堂”。健全村黨組織“三會一課”、專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制度,建立村“兩委”坐班值班、周工作例會、代辦服務等日常規章制度,建立農村黨羣聯席會議制,規範農村民主議事決策程序,有效防止村主幹“亂拍板”。如,長泰縣巖溪鎮珪前村以“民推、民設、民建”的村務議事決策形式,20xx年投入資金1046萬元,實施了2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二是紮緊村務監督“籠子”,曬出“明白賬”。大力推進“六要工作法”,引導各村監委會通過列席村“兩委”會議,對重大事項決策和主要村務活動、財務收支實施全程監督,結果及時或定期公開。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各村集體工程招投標、資源資產承包經營等重大事項,都必須提前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再根據程序進行票決。實行財務審批由村黨組織書記、村委主任、村監委會主任“會籤制”,做到相互制約、堵塞漏洞。三是堵住為官不為“口子”,提振“精氣神”。加強鄉鎮村集體會計委託代理服務、招投標監管服務和經濟合同審核服務等“三個中心”建設,強化對村集體“三資”和村民小組財務的管理監督,推動100%村實現“村財鎮管縣督、組財村管鎮督、錢賬管用分離”。建立村公章使用審批管理制度,有效堵住漏洞。實行村主幹述職考評問責制,倒逼村幹部恪盡職守、整治慵懶散奢亂象。全市共有25名原村主幹因考評不合格,在村級換屆時被取消參選資格。立足抓鄉促村,強化鄉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責任,落實鄉鎮幹部分片包村、走村入户、一線服務制度,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成效

1.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實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之後,黨對村民自治的領導得到加強和改進。比如,推進黨組織書記(“一肩挑”的由村副書記或支委)參選兼任村監委會主任、45.9%黨員參選擔任村民代表,有效地破解了少數村黨支部與村委會和村監委會“兩張皮”、“三駕馬車”,以及村委會凌駕於黨支部之上等問題;改變村黨組織書記“就地取材”和村黨組織設置的的傳統模式,既強化了村黨組織統籌協調能力,又有效破解宗族、宗派和黑惡勢力的干擾問題;落實抓鄉促村的主體責任,鄉鎮黨委對村級的管控力度明顯加強,黨羣幹羣關係進一步融洽,黨在羣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比如,20xx年全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成功率達100%,其中村黨組織、村委會換屆選舉一次性成功率分別佔98.41%、92.47%,創歷史最佳;羣眾來信來訪量大幅度降低,舉報村幹部信訪件比上屆減少34.34%,僅發生1起羣體性上訪,比上屆減少83.33%。

2.解決了村級幹部的後顧之憂。隨着政府財政對村級組織運轉保障力度的加大,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村“兩委”成員尤其是村主幹報酬標準、離任村主幹生活補貼的普遍提高,村主幹的“養老問題”得到有效保障,村幹部的政治待遇也相應明顯提高,全市村級幹部隊伍趨於穩定,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全市已有96名優秀村主幹通過公開考錄成為鄉鎮公職人員。其中,龍海市還採取考試與考核相結合形式,從任職20xx年以上、年齡45歲以上的村(社區)主幹中招聘10名作為鄉鎮事業工勤人員。通過系列激勵措施,村幹部的組織歸屬感和經濟獲得感明顯增強,不再認為自己是“體制外的雜牌軍”,從內生動力上真正激發了工作積極性。

3.規範了村級組織日常運轉機制。根據實踐探索,推出一系列村務日常運轉機制創新,以及強化村級班子成員履職考核評議問責制等舉措,真正實現了把村主幹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裏”,實現了村主幹崗位職責的標準化、制度化和規範化,既有力促進了村級黨務村務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又有效糾正了村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大大減少了發生在羣眾身邊“零距離腐敗”現象。

4.維護了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抓黨建、促發展”意識增強,農村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同頻共振”,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提升。20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預計670億元,比增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3896元,比增9.5 %。市委出台了三年內打贏脱貧攻堅仗的“十條措施”,全市 183個貧困村實現下派第一書記全覆蓋,精準扶貧工作有聲有色。“百村富美鄉村創建、百村環境整治”行動有序推進,帶動建成一批“百姓富裕、生態優美、文化先進”的富美鄉村。同時,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化解得到加強,全市受理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7.6%;平安創建活動持續深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完善,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大力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四、啟示

漳州市全面推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是新常態下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體制突圍與機制突破,對於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開創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職業化管理是抓好農村基層黨建的有益探索。漳州市牢牢抓住“村主幹”這個農村工作的帶頭人,探索走出一條新常態下以“四個納入”為基本框架,以村主幹帶動村幹部隊伍為主要脈絡的職業化管理之路。實踐證明,它既抓住了推進農村治理、農村發展這些“關鍵少數”(即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又將其崗位設置為“職業化”,使之類似 “規範化”又高於“規範化”,實現履職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解決的不僅僅是工作隨意、無章可循等“不規範”問題,更注重解決深層次的、內在的“與職業不相匹配”問題,如將村幹部崗位作為“主業”而不是“副業”。針對村幹部本質上仍然是“農民”身份等現狀,改革的方向是立足村主幹的職業特點、規律和使命,將“體制外”變成“體制內”的人來管理,讓他們更好扮演好職業角色、履行好崗位職責、完成好組織願景。針對“職業化”本身是一種量變的過程,走的是一條漸進式改革道路,如今後村主幹逐步實現異地任職等,經過不斷的摸索創新,潛移默化改革,必將引發頂層設計全面落實,推動完善鄉村治理這一根本性問題和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這一實質性問題的妥善解決,確保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得到切實鞏固。

2.系統謀劃是抓好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方法。漳州市全面推行“村主幹職業化管理”,歷經兩輪試點和一年半實踐,先後出台了村主幹職業化管理“十條意見”和《實施辦法》(共十四章62條),對農村基層黨建的人、財、物、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謀劃設計,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突出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比如,在橫向方面,我們既考慮了現任村主幹、村幹部的管理,又考慮了離任村主幹、後備村幹部的保障等;縱向方面,既考慮了村級組織之間關係、村幹部與羣眾關係,又考慮了鄉鎮黨委政府與村級組織關係;要素方面,既考慮了村級組織日常管理與監督,又考慮了村級組織運轉保障、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實踐證明,用系統的思維統籌考慮農村黨建,妥善處理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各種因素,是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3.法治思維是抓好農村基層黨建的根本方向。全面依法治國,鄉村治理法治化是必由之路。漳州市在推進村主幹職業化管理過程中,注重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引導村民履行義務,規範村主幹行使權力,推動農村治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軌道。比如,在基層探索上,漳州各地都在推行的《村民自治章程》,就是農村基層羣眾自發的“鄉規民約”作為“小憲法”在農村的生動實踐。在市級層面上,市級黨委指導、規劃農村基層黨建,法治是根本途徑。從漳州市委的《意見》、《實施辦法》,到各縣(市、區)委的《實施細則》,這些“法”對於治理、規範、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發揮着根本性的保障作用,有效規避了隊伍變化、焦點轉化、村域差異等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在頂層設計上,由於當前涉及村級組織建設的黨內法規和法律,如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因有些多年未修編,已跟不上農村的變化變革,對於新常態下衍生出來的系列問題、重要課題已經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和依據,這給基層探索實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制約,需要頂層設計在更高層面、更高站位上進行系統謀劃、統籌考慮,及時解決基層探索和地方政策無法涉及的領域。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2

一、實施清單管理、台階考核的背景

實施清單管理、台階考核,首先是要解決支部書記落實從嚴治黨“定力”不足的問題。黨的xx大以來,黨中央把從嚴管黨治黨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作出了“全面從嚴治黨,國企尤為緊迫”的基本判斷,包括“中央八項規定”、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等一系列舉措,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和責任。但由於長期以來,企業把追求利潤作為唯一的目的,黨建工作淡化、弱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逐步顯現。受大環境的影響,我們的支部存在抓黨建“定力”不足的問題。有的支部書記要麼認為,黨建工作是“橡皮筋”,可多可少,只要配合行政抓好安全生產就行;要麼是在執行黨的紀律和規矩上,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難就搖擺,打折扣、搞變通,不敢堅持原則;要麼是碰到與黨中央的方針政策或上級黨組織決定相違背的言論、行為時不想監督、不敢鬥爭。等等這些現象長期存在,從嚴治黨的任務就會大打折扣,“兩個責任”就會成為擺設,服務安全生產的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實施“清單管理、台階考核”就是要以量化的指標要求和具體的考核辦法,明確支部書記的“主業”在哪裏、“主責”是什麼,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統籌推進。

其次是要解決支部書記抓工作“精力”不足的問題。“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煤礦基層黨支部書記身處艱苦的一線,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壓力大。據統計,他們除了要履行下井、跟班、值班任務,參加各類會議、協調各項事務外,還要完成大量的專題教育、組織建設、綜治維穩等工作。我們前期做過一個調研,支部書記每年要完成上級佈置的各項指令性任務共計100餘項,每月真正能夠坐在辦公室專心學習、潛心研究自身業務的時間不過5天左右。在有限的時間內開展名目繁多的工作,就有可能出現什麼也抓,但什麼也抓不好,甚至是疲於應付、敷衍了事,就會出現上面佈置的多,下面落實的少的“倒金字塔”怪象。實施“清單管理、台階考核”就是要探索建立起一套重點突出、環節簡化、流程優化的基層支部工作模式,讓基層支部用有限的精力做最有效的事,最大限度保證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

三是要解決支部書記促中心“能力”不足的問題。國有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企業黨組織既要承擔經濟責任,抓安全、提效率、增效益,同時又要履行政治責任,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企業的貫徹落實。尤其是黨的xx大以來,從嚴管黨治黨力度持續加大,對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的壓力大增,隨之基層黨支部書記的負擔也在加大。既得服務生產經營,又得服務安全穩定;既得抓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又得抓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既得抓支部建設,又得抓人才培養和幹部作風建設。特別是抓黨建“第一責任”,黨風廉政建設“主體、監督責任”,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以及抓穩定“第一責任”,等等,這些要求的提出,基層支部工作確實是要求高了、頭緒多了、任務重了、壓力大了。如果支部書記的能力素質得不到提升,就會出現思路不清、辦法不多、膽子不壯、管理不佳的狀況。實施“清單管理、台階考核”就是要通過嚴格的考核問責,倒逼支部書記提升自己的能力,真正把管黨治黨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黨建工作的新成效促進礦井中心工作的提升。

二、清單管理、台階考核的內涵及做法

具體內涵:所謂“清單管理”,就是把從嚴管黨治黨、落實“兩個責任”、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抓安全、提效率、增效益等重要工作的措施,以清單的形式進行明確,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促進支部書記對重點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台階考核”,就是依據支部完成工作清單的情況,確定所能達到的考核台階,根據台階高低確定支部的工作績效好壞,並和支部書記的個人收入掛鈎;“面子掛鈎”,就是在清單管理檢查中,排名系統末尾的和考核總分低於最低標準分的,支部書記要在政工例會上做反思檢查,並在全礦進行通報;“末位淘汰”,就是在落實支部清單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根據造成負面影響程度的輕重,分別給予支部書記誡勉談話、免職、撤職等處理。

具體做法概括起來就是:“抓重點、抓創新、抓考核”。

抓重點。我們把基層支部每年需要落實的百餘項工作進行了層層篩選分類,經過工作試點和反覆研討,最終把38項工作納入支部清單進行重點管理。根據工作的重要程度和性質,把這38項工作分為4個等級。一級清單是重點項,共10項,側重的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不分支部書記水平高低、能力大小,是所有支部的必保項目,也是支部工作的底線;二級清單是基礎項,共12項,側重的是對過程管理的考核,是支部書記必須苦練的基本功,可以根據自身精力多少、能力大小選擇完成;三級清單是創新項,共5項,側重對創新能力的考核,是對支部書記能力和素質的較高要求,重點是要讓支部書記迸發工作激情,不斷在創新創造、破解難題、提升質量上有所作為、有所成效;四級清單是自主項,共11項,屬於支部自主管理項目,不納入工作績效考核,重點是把運行多年、富有成效、形成習慣的基礎工作落實到位,固化下來。支部工作清單不僅列清了具體的工作項目,而且明確了完成的措施、考核標準、牽頭考核部門,條理清晰、一目瞭然。支部一項一項標號落實,部門一項一項現場督查,每季度末進行一項一項檢查、考核、述職、點評,保證經濟責任和政治責任的有效落實。

抓創新。創新是工作的動力。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引導基層支部開動腦筋、創新創造、提升造血功能。這與xx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的思路不謀而合,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抓創新工作的信心。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評比表彰的基礎上,主動適應形勢變化要求,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要求支部圍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責任,在提升抓“主業”定力上創新;圍繞安全效率效益三個重點,在提升促“中心”能力上創新;圍繞“企業發展成就我、我與企業共興衰”主題,在提升形勢任務教育感染力上創新;圍繞礦區和諧穩定,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轉化力上創新;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風氣建設,在提升理論文化滲透力上創新。可以説,這五個方面都是亟待提升並能夠助推企業良好發展的有力舉措。創新工作遵循支部申報、部門驗收、效果評估、推廣應用的操作流程。支部的創新項目要提前進行申報,黨羣部門負責人,包括高級政工師要進行全面評審驗收,根據取得的實際效果確定加分等級,成效顯著、有推廣價值的要組織支部書記進行現場觀摩,以收到學習借鑑、開闊思路、取長補短的效果。去年以來,我們共組織了五次觀摩交流學習,12個基層黨支部就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形勢任務教育、安全宣傳教育、安全不放心人幫教、“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典型做法進行了交流分享,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抓考核。考核是落實的保障,必須體現“嚴”與“實”的要求。支部工作清單共計110分,其中重點項45分,基礎項55分,創新項10分。考核結果分為三個台階,第一台階考核總分是70-80分(不含80分),第二台階考核總分是80-90分(不含90分),第三台階考核總分是90-110分。三個台階對應支部書記個人收入考核係數分別為0.8、0.9、1.0,季度末月從一線、二線、地面支部書記的工資收入中分別提取3000元、20xx元、1000元用於台階考核。在每季度的清單管理檢查中,總考核分低於70分或重點項得分低於40分的,支部書記要在政工例會上做自我反思檢查,同時將支部書記的台階考核係數降為0.7。支部季度考核總分低於60分或重點項得分低於35分,礦黨委對支部書記進行誡勉談話;連續兩個季度總分低於60分或重點項得分低於35分,對支部書記進行免職處理;連續三個季度總分低於60分或重點項得分低於35分,重點工作出現重大失誤,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的,對支部書記進行撤職處理。

三、實施清單管理、台階考核的初步成效

自實施《基層支部工作清單管理台階考核辦法》以來,儘管時間較短,但我們已經切實感受到了這項機制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基層組織生活更加規範。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的質量和效果明顯提升,組織生活實現了歸真歸位,尤其是礦領導班子成員都能夠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政治學習、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主動接受支部的教育薰陶,為全礦黨員幹部做出了示範。二是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實施清單管理以來,我礦黨員幹部講紀律、守規矩,沒有出現違紀違法行為;集團公司連續下發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通報中沒有我礦的問題;在山西省委第五專項巡視組進駐晉煤集團開展巡視期間,我礦的信訪舉報件為零;我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和領導幹部婚喪事宜“廉政提醒函”被列為山西省國資系統的工作亮點進行推廣。三是支部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基層黨支部創新的熱情空前高漲,實現了由被動創新向主動創新、由完任務式的創新向解決問題式的創新、由重形式的創新向重內容的創新的轉變。很多創新項目都非常實用有效,比如,生產技術科黨支部的“喚醒我是黨員活動”、綜掘三隊黨支部的“打好安全宣教組合拳”等。四是黨員幹部黨性意識明顯增強。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期間,全礦廣大黨員能夠把黨性修養轉化為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內在動力,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在應對嚴峻市場挑戰面前衝在前、幹在先,發揮了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我礦一名70多歲的退休老黨員,儘管眼睛老化、手腳不便,主動走進區隊給職工講解老一輩的創業故事,教育引導年輕職工。五是服務中心工作效果突出。從嚴管黨治黨責任在基層黨支部的有效落地,助推礦井邁上了安全生產20xx年長週期的新平台,儘管今年市場形勢依然嚴峻,但我礦的產量、進尺、外運、利潤等各項指標都超額完成任務,今年1-10月份完成利潤9.38億元,已經超額完成全年8.76億元的目標。

“清單管理、台階考核”是我礦黨委落實從嚴管黨治党進行的探索和實踐,也是貫徹“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要求的重要抓手,今後還要不斷完善提升。具體講,重點做到“三個增強”:要增強“清單管理”的針對性。今後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支部清單的內容,做到審時度勢,保證清單管理與時俱進,保持很強的生命力。同時要進一步細化工作標準,避免籠而統之、大而化之的現象,讓支部執行起來更加清晰。要增強“清單管理”的嚴肅性。制度不落實,比沒有制度更可怕。要堅持一季一檢查、一述職、一考核、一通報的運行機制,保證各項工作嚴格兑現落實。同時要加強負面清單管理,形成負面清單的問責辦法。不同負面清單,對應不同的問責辦法。看似無情的考核,其實滲透着真情,是壓力的傳遞,也是對幹部的保護。要增強“清單管理”的實效性。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充分理解基層、服務基層、支持基層,不僅要看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等方面的效果,也要看服務安全、效率、效益的成效,以此倒逼我們進一步思考機制的科學性。

總之,“清單管理、台階考核”已成為成莊礦黨委從嚴管黨治黨的“驅動器”。我們將始終牢記管黨治黨的神聖使命,以更嚴更實的態度,在提升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上不懈努力,以黨建工作的新成效助推礦井持續安全高效發展。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3

一、背景

湖南省汝城縣現有行政村309個,村民小組2779個。隨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村一級在經過了大規模行政區劃調整後,村莊佈局與規劃發生較大變化,村級組織所管理的範圍大大擴大,許多原有的村民小組結構發生了改變。長期以來,在推進基層組織民主政治建設中,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抓好村支兩委班子建設,卻忽視了龐大的村民小組長隊伍建設,導致了村民小組長的法律地位不清、權利職責不明、工作報酬不高、作用發揮不力,村民小組組織逐漸弱化。為此,我縣堅持打破常規,大膽先行先試,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積極強化村組幹部管理,着力推動“最後一公里”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途徑。

二、做法

1.嚴格標準選人才、用能人,調優配強村組“領頭雁”。堅持把村組幹部隊伍建設作為事關全縣發展和諧穩定大局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以村支“兩委”換屆為契機,大力實施“領頭雁”工程。一是定標準,選好羣眾主心骨。村支書、村主任是一個村的主心骨,選得好不好、準不準,關係一個村的興衰。汝城縣按照“內選一批、回請一批、下派一批”的思路,把一批政治素質高、文化水平高、羣眾威信高和發展能力強、協調能力強、服務能力強的“三高三強”型人員調整到村支書、村主任崗位。全縣309個村,調整黨支部書記90人,村主任93人,調整比例達31%。通過調整,一批能人走上村主幹的崗位,全縣村支書中,有處級幹部1名(退休),科級幹部5名(在職聘請),經濟能人452名,其中年經營收入100萬元以上的達到38人,有的向村民承諾不領一分工資,用真心幹事贏得了民心,有的跑項目爭資金,用實績得到了認可,有得帶領羣眾創產業,用增收致富獲得了擁護。二是拓渠道,用好百姓代言人。村民小組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是落實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最後“執行人”,更是向上級反映羣眾意見、需求的“代言人”,兩者相輔相成,只有真正成為羣眾心中的“代言人”,才能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按照“政治可靠、遵紀守法、長期在家、威信較高、服從大局、辦事公道、責任心強”的標準,嚴把村民小組長的“入口”關。注重從致富能手、回鄉大中專及本科畢業生、退伍軍人、優秀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等羣體中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村民小組長。全縣2779名村民小組長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44人,退伍軍人663人,優秀外出務工返鄉農民工294人,致富能手1173人,在致富能人中有75人年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實行村民小組長與黨小組長、村民代表、治安(計生)信息員等一人兼任的做法,村民小組長隊伍結構進一步整合優化。三是強根基,建好基層黨小組。汝城縣把加強村黨小組建設作為新形勢下擴大黨的影響力、滲透力,打造戰鬥堡壘來抓。出台《關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進“三基”工程的實施意見》文件,在黨員3人以上、條件成熟的村民小組建立健全黨小組,對黨員人數不足的村民小組,本着“位置鄰近、便於工作、便於活動”的原則建立聯合黨小組。按照“把黨員選拔為村民小組長、把村民小組長培養成黨員”的思路,積極推動黨小組長與村民小組長互相兼職,提升黨小組長的履職能力。把黨小組長崗位做為培養選拔村主幹部的重要渠道,把各方面表現優秀的黨小組長納入到村級後備幹部隊伍,進行重點培養。在多管齊下的激勵措施下,各黨小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身作則積極響應黨的方針政策。村民小組長中是黨員的達到734人,列入村支兩委後備幹部的283人。

2.與時俱進明職責、強服務,構建為民服務“參照系”。根據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特點,要求各鄉鎮結合實際制定《村組幹部崗位責任制》,明確了村組幹部工作職責。一是當好富民強村引路人。把帶領羣眾致富建小康作為村組幹部的重要職責。要求村組幹部積極投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村民採用新品種、新技術,發展特色產業,拓展發家致富渠道。20xx以來,全縣新創辦各類村級集體企業、經濟實體、種養基地680多個,452名村支書、村主任,860多名村民小組長參與其中,帶動50000多名羣眾參辦,受益羣體人均增收1500多元。大坪鎮上祝村村組長祝常生引進蔬菜老闆,帶領組內羣眾進行土地流轉100餘畝,實現收入倍增。截止今年8月底,全縣有155個村村集體經濟達到或超過4萬元,其中有21個村集體年經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更有職71個村民小組集體年經營收入超過2萬元。二是做好方針政策執行者。積極推動“村為主”工作,把森林防火、綜治維穩、計劃生育、新農村建設等工作重心下移,村組幹部發揮與羣眾天然聯繫優勢,通過細緻入微的工作,加快了工作的落實。縣城至永豐鄉公路擴改工程涉及5個村十多個組,需徵地63畝,徵地任務劃分到村組後,僅半個月就完成徵地任務,建設過程無一阻工現象,有力的檢驗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全縣開展環境整治活動中,村組幹部既當宣傳員、監督員,又當組織者、模範者,掀起了農村環境衞生整治的大風暴。在積極落實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減災救災、規範農村建房等涉及羣眾利益的民本民生工作的同時,要求積極化解村民之間的矛盾和糾紛,促進基層和諧穩定。創新組賬村代管制度,在嚴格落實村民小組集體“三資”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審批權等“四權”不變的基礎上,對組賬實行“六統一”(統一會計隊伍、統一賬本和票據、統一賬户、統一核算記賬、統一開支審批手續、統一檔案管理),確保了組級集體和羣眾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三是甘當為民服務勤務員。把村組幹部手機號碼統一印製成便民號碼薄,發放到每家農户,隨時接受村民的諮詢和需求,在村民有需求時,要求村組幹部接電話後30分鐘內趕到現場,基本實現隨叫隨到。建立趕集日村幹部集中辦公、平常日輪流坐班制度,通過簡化工作流程,縮短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實現羣眾隨來隨辦。提供代理服務,村組幹部幫助羣眾到縣、鄉鎮辦理相關事項,變羣眾跑為幹部跑。四是架好乾羣關係連心橋。要求村組幹部每半月排查一次責任區內隱患問題,及時收集羣眾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把羣眾的所需所盼所難及時反饋到各鄉鎮黨委政府,重要問題再上報縣委政府。另一方面,村組幹部切實擔負起方針政策的宣講員,把最新政策的解讀、政府的工作部署傳達到每家每户,促進了民眾的理解,加快了工作的落實。

3.創新思路建機制、激活力,樹立幹事創業“風向標”。通過與村組幹部談心、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瞭解他們的所思所盼,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勵政策,開創了上下齊心、幹事創業的生動局面。一是用嚴厲獎罰激活力。將縣、鄉鎮確定的重點工作細化分解成考核指標,年終以鄉鎮黨委政府為主體組成考核組對村支兩委、村民小組長進行績效考核。村主幹考核結果與表彰獎勵直接掛鈎,績效考核為“優秀”等次的獎勵3000元,“合格”檔次獎勵20xx元。實行村民小組長績效工資制,由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組成,基本工資由村級根據經濟狀況確定並負擔,效益工資由各鄉鎮財政保障。縣委設立“五十佳村民小組長”,每兩年評選一次,每人給予20xx元獎勵。對考核不稱職的取消年度績效獎勵,對連續兩年考核不稱職的,依照程序予以撤換。把村主幹、村民小組長績效考核與村級工作經費結合起來,對村主幹、村村民小組長考核達到80%以上合格的行政村,從20xx年起村級工作經費提高到8萬元。二是用羣眾口碑驗實效。績效考核時,按每個村民小組户數的10%的比例隨機抽取農户,分別對村支兩委、村民組長履職情況進行測評,分別按“優秀”100分、“稱職”80分、“基本稱職”60分、“不稱職”50分的標準計算平均分,並按20%比例納入績效考核,通過量化評價,防止了平均主義,提升了考核的操作性和實用性。三是用項目建設競優劣。把項目建設作為檢驗村支兩委戰鬥力的比武場,鼓勵村組幹部通過向上級爭資立項、招商引資、自辦企業、引導村民回鄉創業等方式,掀起項目建設的熱潮。比如,大坪鎮20個村,實行了村村有項目,籌集資金3000多萬元,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超級稻、優質蔬菜、板鴨養殖等支柱性富民產業,新修村級公路9條,維修村級公路23公里,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處,解決1.6萬人飲水問題。四是用適度待遇暖人心。汝城縣堅持以人為本,在獎優罰劣的基礎上,用合適的待遇調動村組幹部積極,提升村組幹部歸屬感。縣財政保障村主幹平均工資達到800元/月以上,對連續任職9年以上或累計任職20xx年以上、正常卸職、離任且年滿60週歲的村主幹按每月不少於200元進行補貼。對現任未滿60週歲的村主幹,實行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助。鼓勵各鄉鎮每年對村組幹部進行一次體檢,以人文關懷凝聚人心。建立村組幹部待遇自然增長機制,定期進行調整。

三、成效

村民小組是農村基層組織的基礎和細胞。村民小組長是所有幹部中最基層的幹部,是黨在農村最基層的代表性人物,通過近一年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

1,有力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通過加強村組幹部管理,使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服務力量進一步壯大,服務資源進一步豐富,服務效能進一步優化。如汝城縣土橋鎮在村民小組長中開展“服務我最優、作風我最實、形象我最佳、業績我最強、紀律我最好”的“五最”競賽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共走訪慰問羣眾 4800多人次,走訪企業21家,受理人民羣眾來信來訪105人次,調解徵地補償、水系恢復、山林權屬等矛盾糾紛160起,調處成功率達100%,羣眾滿意率100%。。大坪鎮新南村朱家組組長朱鬆生帶頭捐款20xx元,帶領村民捐款20餘萬元修建羣眾活動中心,有力的檢驗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2.有力提升了基層治理法治化功能。村民小組長靠前做工作,築牢了基層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如田莊鄉在村民小組中推行“組帳村代理”制度,破解了組級財務管理難題。全鄉共代理村民小組資金32萬元,清理收回被侵佔資金5.3萬餘元,減少支出費用4.5萬元。通過強化村組幹部辦法,將過去鬆散化的管理變為規範化管理,村組幹部違法亂紀現象顯著減少,從前兩年的每年一二十起下降到今年的1起3人次。

3.打通了聯繫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村民小組長生活在普通羣眾中間,能及時瞭解羣眾意願,反映羣眾意見,解決羣眾難題,密切了黨羣關係。如大坪鎮東漚一組組長譚改仙以個人名義向信用社貸款5萬多元用來修建村級公路,突破了長期制約村民脱貧致富的瓶頸問題。三江口鎮推行的“三到位、四到家”羣眾工作法,對與羣眾利益相關的事情民主協商到位、耐心説服到位、示範引導到位,羣眾求助幫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細緻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在今年遭受8月3日洪災中就有效化解了災民困難,維護了社會穩定,有力地推動了災後重建。

四、探討

村民小組長的思想優劣、素質高低、能力強弱,將直接關係到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否在村民小組中貫徹落實。通過近一年的實踐,我們認為,要發揮億萬農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主體作用,關鍵要發揮好村組幹部特別是各村民小組長的作用。

1.健全工作制度,進一步規範村民小組長職責。確定村民小組長的話工作內容和職責範圍,建立起村民小組長工作的內容和制度體系,明確工作標準,做到有章理事、照章辦事。制訂村民小組長工作規範,實行年度工作落實完成情況檢查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辦法,加強管理和監督。

2.加大培訓力度,切實提高村民小組長的綜合素質。充分利用村黨員活動室等資源優勢,重點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村民小組長的致富技能。適當組織村民小組長參與外出學習考察等活動,開拓視野,提高能力。健全教育培訓制度,並納入村民小組長的工作責任制考核內容,定期進行檢查考核,充分發揮村民小組長的作用。鼓勵和引導村民推選那些既有文化知識又懂經營管理的年輕人,如科技示範户來擔任村民小組長。同時加強培訓,增強其帶頭致富的本領。努力通過多種方式把黨員培養成能人,培養成小組長。把小組長培養成能人,培養成黨員。

3.強化激勵機制,適當提高村民小組長的報酬待遇。強化物質激勵。村民小組長的報酬待遇要與村級經濟狀況相適應。同時,創造條件為村民小組長提供醫療、養老等基本保障,解除後顧之憂。鄉鎮、村每年可進行評比活動,表彰一批優秀村民小組長,樹立先進典型。重視政治激勵。重視村民小組長的成長,及時將優秀的村民小組長髮展入黨,開闢進入村級班子的渠道,真正做到從政治上關心,工作上幫助。

4.完善選拔制度,改善村民小組長隊伍結構。要改變結構不合理現況,必須在健全選拔制度的同時,注重充實一批有學歷、有能力、會熱心為民辦事的中青年加入到村民小組長隊伍中來。要把那些人品好、威信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年紀較輕的農村黨員,通過法定程序推選為村民小組長。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4

一、幹部心理健康關愛“陽光行動”背景及發展情況

基層幹部是直接面對羣眾、深受社會監督、承擔基層基礎工作的羣體。基層幹部的精神狀態一直為各界關注。針對幹部壓力大,心理調適能力相對欠缺的問題,從20xx年開始,温嶺市在全市範圍內探索實施幹部談心談話全覆蓋,出台了《温嶺市“新鄉鎮幹部”成長規劃》,鼓勵教育局、公安局、衞計局以及部分有條件的鄉鎮先行試點,開展以論壇、讀書會、文體活動等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動和麪向幹部的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20xx年以來,温嶺市吹響全面開展幹部心理健康關愛的號角,於6月出台《關於開展幹部心理健康‘陽光’行動的實施方案》,吸納全市155名心理健康專業人才組成志願者隊伍,集聚教育局、衞計局、團市委等有關部門的優勢資源,開展了“525”心理健康行動、青年幹部心理運動會、“陽光機關”建設、“陽光”警營、“向陽花”女幹部心理關愛活動、幹部心理健康講座、幹部心理運動會等系列活動。同年8月,在温嶺市委黨校成立浙江省首個幹部心理健康關愛中心。

六年來,温嶺市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累計服務幹部10000多人次,參與“陽光行動”1323人次。相關工作得到了台州市級領導的批示肯定和《浙江日報》、《台州日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

二、實際成效

經過近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温嶺市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夯實基礎,建強陣地,打造“身邊的關愛中心”。一是打造“陽光家園”。投入60萬元在温嶺市委黨校建立省內首家縣級幹部心理健康關愛中心,總面積約300平方米,設個別諮詢室、心理測評室、心理反饋室等10個功能區,置有放鬆沙發、發泄假人、音樂按摩椅和沙盤等專業設施。在教育局、公安局、衞計局等重點部門建立關愛中心二級站點,擴大幹部心理關愛覆蓋面。二是組建“陽光團隊”。中心從教育系統、衞生系統、科研院所等機構聘請擅長情緒管理、睡眠障礙諮詢、家庭婚姻關係輔導的諮詢師10名,建立專兼職心理輔導師隊伍,負責中心的預約接待、心理諮詢輔導、設備維護工作。同時注重加強後備隊伍建設,專門組建幹部心理關愛志願者隊伍,定期組織交流活動,共吸納志願者155人。三是集聚“陽光智庫”。挖掘體制內人才資源,組建有心理專業背景的幹部人才庫,目前庫內持國家二級、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幹部有76名,各自在本單位(系統)發揮心理輔導作用。與浙江師範大學、人眾人拓展訓練公司等進行合作,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案例的診斷、評估、培訓等服務。整合了黨校、教育局、電視台等資源,開發製作“自我意識”、“生涯規劃”、“情緒管理”等宣傳小視頻12個,開發“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沙盤輔導”等課程4個,上傳到微信平台和幹部培訓網站供點擊學習。

2.創新載體,分類施策,打造“大家的關愛平台”。一是為重點對象提振信心。將被問責、家庭遭受重大變故、在督評考核或重點工程中表現不佳的領導幹部列為重點關愛對象,發放關愛中心預約卡,開展多頻次談心談話。僅20xx年開展談心談話310人次。以縣鄉兩級換屆為契機,組織各鎮街道、相關市級機關班子參與換屆心理體檢,提升班子凝聚力和戰鬥力。如換屆試點結束後,該市新河鎮組織全體班子成員到中心開展以“溝通無極限”和“生命年輪”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促進了班子成員的相互瞭解溝通,凝聚了共事感情。二是為中層骨幹緩解壓力。針對一線中層幹部工作任務多、責任大、責權不對等易引發幹部抑鬱、焦慮、倦怠等的問題,重點採取表彰鼓勵、心理體驗、團體輔導等形式,緩解壓力、激發鬥志。如在温嶺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表彰大會現場,設立“金犁獎”,對在破難攻堅行動中表現出色的16個破難攻堅先進個人和5個先進集體給予表彰鼓勁;專門組織“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點工作中的300餘名中層幹部,開展“一人一故事”心理劇體驗,通過模擬情景讓幹部在和諧輕鬆的狀態下參與心理干預和教育,提高一線幹部的心理承壓能力。三是為年輕幹部明志解惑。針對一些年輕幹部閲歷不夠、工作經驗不足,在處理工作事務、人際關係上出現評判偏差、自我懷疑等問題,健全年輕幹部培養鏈,幫助年輕幹部明確未來2年、5年、20xx年的發展目標,形成職業規劃意識。通過分層培養、結對幫帶、實績考評和下沉一線“摔打鍛鍊”等方式,結合青年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專項行動,為年輕幹部加油充電、指明方面,讓年輕幹部更有追求、更有朝氣,目前該市有250名通過公開招考的新鄉鎮幹部進入鎮(街道)中層崗位。

3.深化管理,全程跟蹤,打造“長效的關愛品牌”。一是建立“一人一檔”。共設置67套專業量表,在公務員考錄與分配、幹部提拔等環節,根據不同對象設置人際關係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個性性格等方面的測評,建立幹部心理健康檔案,實行保密管理。並根據幹部培養與提拔的規律,建立幹部心理檔案五年一更新的制度。如組織201名20xx年新錄用鄉鎮幹部參加了《心理健康狀況自評量表》、《公務員工作壓力問卷》、《人際反應指數量表》等測試,並及時向其所在單位及個人反饋性格特點、壓力狀況等,作為崗位設置、能力培養的參考依據。二是建立“三色預警”。結合幹部心理檔案“體檢”數據,跟蹤監測,建立分色預警機制,為幹部的調任提供參考性意見。對心理抗壓較強的“綠色”幹部,通過“加壓蹲苗”使用到工作任務較重的重點崗位;對心理壓力較大的“黃色”幹部,提前介入,積極開展談心談話;對心理壓力已經超標的“紅色”幹部,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視情轉換崗位。三是建立“真情關愛”。根據當前擔負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特點,定期到鄉鎮開展講座、團體輔導等活動,以減輕鄉鎮幹部的負壓感,激發職業榮譽感和幹事創業積極性。同步開通中心微信公眾號、開設“我愛我”電話熱線,為基層幹部提供預約、諮詢服務,目前已接到預約電話103個,共到各鎮(街道)開展講座和團體輔導活動76次。

三、成功經驗

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讓心理重壓下的幹部得到有效釋壓,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提升了幹部隊伍的戰鬥力,是一項重要而新穎的黨建課題。温嶺市系統開展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在浙江省內縣級單位屬於首創,在全國也走在了前列。

一是實現了“零散化”向“系統化”轉變。緊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四鐵”幹部隊伍建設的契機,大抓黨建引領作用,打破“零散化”心理幫扶格局,形成心理援助的系統思維,構建起立體化的心理援助模式,即依託縣級幹部心理健康關愛中心主陣地作用發揮,在轉變心理健康工作理念的基礎上,建立以心理援助機制為核心,隊伍組建、機制改革和組織文化建設為保障的“一核三翼”心理援助模式。

二是實現了向“自發型”向“制度型”轉變。改變過去心理關愛無規可依、無章可循的做法,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規範和制度,注重與轉型升級、從嚴問責、容錯免責相關制度保持無縫對接,既充分調動幹部積極性,又充分激發幹部的創造力和幹事熱情。如在探索從嚴問責工作中,根據幹部心理變化情況,將談心談話全覆蓋、容錯免責等措施與即辦制、幹部能上能下等工作緊密結合,力促打造幹部鐵軍。

三是實現了“部分關注”向“全員重視”的轉變。關愛幹部心理健康,是重要的黨建工作,要重視人、制度和環境因素。注重抓好領導主體責任,讓上下齊心,各盡其職,讓地方黨委真正重視這項工作在黨委工作部署中的重要性,讓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在全體幹部中入腦入心。通過廣泛宣傳,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髮展觀,理順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的對內、對外工作渠道,讓社會輿論正確看待幹部的工作性質,讓家庭親屬全力支持幹部創業幹事,讓幹部正確看待和處理自己遇到的各類問題,增強自我心理調適能力。

四、討論與啟示

黨的xx大中提出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20xx年中央組織工作會議中提出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特別是要重視關心廣大基層幹部。浙江省也相繼出台了關心關愛基層幹部的文件,温嶺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在開展實地調研基礎上,整合相對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服務資源,系統開展輔導與治療工作,在全國走在了前列,也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一是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要抓黨委主體責任。隨着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中心工作壓力逐年加大,幹部從心理壓力最大的羣體已經成為了“壓力”的代名詞。雖然各地出台了關心關愛基層幹部的政策,但是領導不重視、職責不明確等原因導致的關愛渠道不暢通,基層對心理健康不瞭解,對關愛的意義和做法不理解,許多地方反映關愛工作難深入。温嶺市心理健康關愛“陽光行動”從黨委負責入手,將關愛的目標定位在預防和發展,在向全體幹部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基礎上,將心理健康關愛工作鋪開,從上而下、系統內與系統外結合地建立關愛模式。

二是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要形成系統化的模式。20xx年中紀委、中組部聯合發文要求成立幹部心理健康援助的專門機構,形成心理健康援助的專業體系。温嶺幹部心理健康關愛“陽光”行動通過早期深入調研,抓住了關心關愛基層幹部工作中的心理壓力這一敏感要素,構建的“一核三翼”模式拓寬了幹部心理健康關愛的工作思路,全面構建隊伍、氛圍和機制援助,將心理健康關愛工作與幹部隊伍建設緊密結合,服務於中心工作,形成良好的整體氛圍。

三是幹部心理健康關愛工作要以可接受的形式開展。由於專業限制和工作性質等因素的影響,過去的心理關愛的與其他動作沒有協調一致,尤其嚴管與厚愛相結合的良好氛圍還不夠,受眾可接受程度不高,科學性、可持續性均有不足。温嶺“陽光行動”聚焦了一批有專業知識的心理志願服務隊伍,尤其是根據青年幹部及90後幹部的實際需求,開發了幹部心理運動會、心理健康小視頻等創新舉措,將心理健康關愛工作與趣味運動相結合、與線上傳媒相結合,讓幹部在趣味中緩解壓力、收穫知識,掌握基本的心理調適技能。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5

一、案例背景

隨着農村經濟結構的深刻調整,大量農村人員外出創業、務工,農村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致使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農村鄉土人才斷檔,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造就一支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能帶富的高素質農村基層幹部隊伍,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牢牢抓住農村幹部隊伍建設這一關鍵,圍繞深入推進村級幹部素質升級和強化村級後備力量培養,在全省率先創辦了以專門培訓農村幹部為主體的“雙鴨山市農村幹部學校”。配套制定實施了鄉鎮幹部培養5年規劃和村級後備幹部培養5年規劃。計劃利用5年時間,集中培養1000名農村實用人才,每個行政村培養儲備2—3名後備幹部。

二、主要做法

雙鴨山市探索創建“基層幹部成長進步培訓基地”,為鄉村黨員幹部素質提升搭建平台,增強村級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一)着眼長遠,集中辦學,突出培養長效性

為從根本上解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走出“年年整頓、年年癱瘓”的怪圈,市委針對農村“兩委”幹部隊伍結構老化、素質偏低、後繼乏人等問題,先後2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決定從創新選育方式入手,依託市、縣兩級黨校創辦“雙鴨山市農村幹部學校”,整合全市教育培訓資源,探索建立農村基層幹部培養長效機制,推動農村幹部選拔、培養、考核、使用一條龍“無縫對接”。學校由市委書記親自擔任校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擔任常務副校長,市委黨校、市農委、市民政局主要領導擔任副校長,在集賢、寶清、饒河三個縣同步設立分校。

(二)整合資源,聯動辦學,突出培訓系統性

為推動市、縣兩級農村幹部學校一體化和均衡發展,市委進一步統籌全市教育教學資源,整合市縣黨校、農廣校、職業技術學校等師資力量,優先保障農村幹部學校教學需求。在培訓經費方面,統一由各級財政承擔,市級財政承擔四個區培訓經費,縣級財政分別承擔各自培訓經費。在教學場地保障方面,利用市黨校、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資源作為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活動場所。在教材編印方面,結合我市農村實際需求,由市委組織部統籌全市涉農專家資源,負責課程設計及教材把關,確保貼近實際、有針對性。在師資力量方面,還聘請了農委、民政局、司法局等相關部門業務骨幹擔任兼職教師。選取了縣、區農村支部書記代表,現身説法,談農村工作。抽調了市委選派第一書記優秀代表,從不同的層面分析探討農村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由市縣組織部門牽頭,指派市縣黨校、職教中心等部門一線教師擔任班主任。同時,由公安幹警負責學生安保工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人員每天對學生飲食情況進行一次食品安全檢查,多渠道保障農村幹部學校的正常運轉。

(三)緊扣需求,靈活辦學,突出培訓針對性

堅持“按需培訓、人性化辦學”的原則,根據農村幹部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需要,科學設計教學內容,選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及農村黨的建設》、《新農村建設與環境保護》、《涉農政策與法律法規》、《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實務》等12門課程,着重增強農村幹部依法辦事、發展農村經濟、管理農村事務的能力。同時,根據農村幹部文化程度偏低、坐不住板凳、季節性繁忙的實際,進一步轉變辦學方式,綜合運用教師授課、學員討論、現場觀摩等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教學,實現由“灌輸式”、“講座式”授課向“案例式”、“研討式”轉變。在課程安排上靈活設計學習班次,每期學制為18個月,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農閒時間集中授課6次,每次集中授課15個工作日,確保入學的農村幹部學習、生產兩不誤。為提升培訓成效,學校到村進行回訪瞭解需求,有針對性的設置課程。20xx年7月農村幹部學校牽頭組織136名新任職農村黨組織書記,到甘南縣興十四村進行外埠培訓,進一步拓寬了基層黨組織書記的眼界和視野、學習了先進理念。

(四)創新機制,規範管理,突出培訓實效性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幹部,村幹部的素質高低往往決定着村民的富裕程度。市委堅持從制度建設入手,嚴把農村幹部教育的每道關口,探索建立了一整套選拔、教育、管理、考核機制。在選拔方式上,採取村幹部自願報名,黨員羣眾代表投票推薦,村“兩委”審查,鄉鎮黨委公開考察,縣(區)組織部門審核備案五個步驟,層層把關擇優錄用。在教育方式上,強化學生自主選學力度,每次集中學習安排一次研討、一次文體活動、一次專題講座,並要求學生認真記錄筆記,自己撰寫發言材料。在管理方式上,建立了組織部門派員、鄉鎮幹部跟班工作制度,實行在校期間封閉式管理,對學習秩序、獎懲措施等逐一作出規定。在考核方式上,堅持“育、用”結合,實行優勝劣汰,定期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考核,將學生每科的學業成績同日常表現按一定比例換算打分,力求學習培養中發現一批優秀農村人才。同時,與黑龍江煤炭職業技術學院採取聯合辦學的方式,同步開展中專學歷教育,畢業後發放畢業證書,並作為村“兩委”班子成員後備人選重點培養。今年3月份,為了適應國家糧食收儲政策變化帶來的新挑戰,農村幹部學校適時舉辦了全市“轉思路、調結構、促增收”農業專題培訓班,充分發揮學員在推進農業轉型發展中的傳、幫、帶作用。

三、工作成效

20xx年3月23日農村幹部學校成立以來,已集中開展4期培訓,累計80天,有160名村級後備幹部入校學習,並利用農村幹部學校培訓村級幹部1080人次。通過組織培訓學習,全市基層農村幹部思念觀念及時轉變、能力素質全面提高,為雙鴨山市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思想觀念轉變,發展經濟能力不斷提高。經過農村幹部學校培訓的農村幹部回到村裏後,發揮所學優勢,不斷髮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他們能夠帶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開山門走出去、打開腦門謀出路,克服等靠要思想,能夠從本村的具體實際出發,制定本村的發展規劃,用市場的眼光、因地制宜地發展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帶領羣眾艱苦創業。同時着力調動羣眾謀發展的積極性,激發羣眾的智慧和力量,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幫助農民解決好良種引進、技術培訓和產品銷售等問題,為羣眾提供了穩定增收的渠道。

(二)政策觀念強化,執行政策能力不斷提高。學校在課程設置上,突出惠農、強農政策的教育,教導農村幹部善於用政策凝聚人心,善於用政策推動工作,善於用政策解決問題。現在很多農村幹部都能夠認真學習、理解和領悟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政策精神,切實提高了自身政策水平。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眾多受訓村級黨員幹部和後備幹部主動走訪農户宣傳政策法規,讓所在村的廣大羣眾瞭解中央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規定,瞭解新農村的主要內涵和建設目標任務,明白新農村建設是造福農民的重大決策,繼而發揮政策的最大效益。

(三)服務意識增強,羣眾工作能力不斷提高。通過培訓,農村幹部組織羣眾、發動羣眾、宣傳羣眾、教育羣眾和服務羣眾的本領不斷提高。回到農村後,這些基層黨員幹部經常深入羣眾,加強與羣眾的溝通交流,聽取羣眾的意見和建議,幫助羣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真正當好羣眾的貼心人,真正做到了遇到責任不推諉、碰到困難不退縮、見到難事不躲避,公道正派,乾淨幹事。

四、啟示思考

第一,加強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是提高黨員幹部政治素質的根本途徑。認真做好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堅持不懈地向廣大農村黨員幹部灌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促進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心繫人民羣眾,始終保持黨員幹部隊伍先進性的必然要求。雙鴨山市農村幹部學校在鄉村兩級幹部培訓中,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提升農村幹部政治素質,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準確把握新常態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主線、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縣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充分激發內生動力,為推進雙鴨山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第二,加強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是育強農村人才能力素質的迫切需要。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才能增強黨員幹部致富和帶領羣眾共同富裕的本領。雙鴨山市農村幹部學校以培養新型農民為己任,從培養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較高思想道德素質、較高勤勞致富能力出發,突出創業精神、創業意識的培養,突出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能力的培養,突出富而思進、進而文明素質的培養,突出農業技術、生產技能的培養,收效明顯。與此同時,積極整合有效資源,聘請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專家學者講課授學,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突出特色化、專業化,使培訓具有較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受到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的歡迎和好評。

第三,加強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需要。“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能不能實現既定目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黨員幹部。廣大農村黨員幹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主體,是黨和國家事業的基礎力量,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不能在農村得到貫徹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任務能不能得到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廣大農村黨組織是否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大力加強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執行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能力、正確處理社會矛盾的執政能力,努力把農村黨員幹部培養成為帶領人民羣眾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掌舵人”。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6

一、背景和起因

建立幹部召回管理制度,從嚴從實開展幹部召回管理工作,是鳳岡縣委立足新形勢、新要求,結合鳳岡發展實際,圍繞全縣幹部現實需要所開展的一項應時順勢的工作。

(一)開展幹部召回管理,是鳳岡落實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黨的xx大以來,黨中央相繼出台了作風建設八項規定、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等制度,將從嚴治黨提上了重要日程。黨的xx屆六中全會召開,更是將從嚴治黨推到至新高度,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制度,讓從嚴治黨、從嚴監督管理幹部的要求更加具體、更加嚴實。黨中央表明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硬態度和政治決心,各級黨委政府就必須順應形勢,按照要求,堅定不移地抓好貫徹落實。鳳岡開展幹部召回管理,就是從嚴監督管理幹部的具體手段,落實從嚴治黨的具體抓手,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具體體現。

(二)開展幹部召回管理,是推動鳳岡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鳳岡縣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是與發展較好的兄弟縣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總的説來可以概括為“硬環境”上的差距和“軟環境”上的差距。硬環境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交通、水利、城鎮建設、基礎設施等方面,這些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硬件不足,軟件來補。鳳岡要奮力發展,要後發趕超,就得在軟環境上求突破。軟環境的關鍵在“人”,軟環境的差距主要就是“人”的差距,所以,鳳岡通過幹部召回管理,真正讓幹部轉變思想、改進作風、強化擔當,凝聚起推動鳳岡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開展幹部召回管理,是鳳岡教育管理幹部的現實所需。

在從嚴治黨的大環境下,幹部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更強了,違規違紀的現象逐漸減少。但是在工作作風上,在擔當精神上,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有的幹部不想幹事。沒有真正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在工作中既不違紀,也不幹事,“不作為”一定程度存在,疲沓拖拉,能拖則拖,無緊迫感、無責任感。有的幹部不敢幹事。在面對發展機遇時,爭的力度不夠、搶的意識不強,不怕耽誤發展,就怕擔上責任,畏首畏尾,怕出亂子、怕打棍子、怕丟帽子。有的幹部幹不成事。有的能力不足,缺本領又安於現狀,不願提升;有的缺乏釘釘子精神,遇到困難就躲,碰到麻煩就推,避開了挑戰,也錯過了機遇。鳳岡縣開展幹部召回管理,就是要通過集中教育、跟蹤考察等方式,讓黨員幹部回爐淬火,真正從思想深處解決問題,為鳳岡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定規矩、立標尺,推動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是強化組織領導,保障政令暢通。縣委成立由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常委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在縣委組織部,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幹部的副部長任副主任,從縣紀委、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縣人社局等部門抽專人辦公,保障了政令暢通,一個聲音傳到底。二是廣泛徵求意見,保障公平公正。在借鑑黔西南州實施幹部召回管理的經驗上,辦公室起草幹部召回管理辦法和幹部召回管理方案,對召回管理的對象、召回管理方式、處理辦法、結果運用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科學的規定,然後召集鄉鎮和部門主要領導進行座談,修改後再次下發各鄉鎮各部門,廣泛徵求幹部職工意見,形成共識後,報經縣委常委會研究確定。三是把好方向原則,落細落小抓常。縣委出台的《辦法》和《方案》,在召回情形、召回程序、管理方式上,從方向性和原則性給各單位黨委(黨組)宏觀把控,具體的實施細則,由各單位結合單位工作性質、幹部作風實際自行制定。重點從幹部上班、開會遲到、早退,玩手機、打瞌睡等,這些日常看得見、摸得着的表象抓起,並形成常態化。全縣14個鄉鎮67個縣直部門均制定本單位的幹部召回實施細則。

(二)嚴規則、重執行,保障幹部召回制度常態化。一是突出公平公正確定召回對象。為保證幹部召回管理工作公平公正開展,確立了“雙服氣”(被召回管理的幹部服氣,未被召回管理的幹部也服氣)的原則要求,堅持不定指標、不分名額,採取各單位主動上報、對照縣委政府督查局的通報和紀委(監察局)處分文件、縣級領導建議等多種方式收集召回管理人員初步名單,最後由幹部召回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召開聯席會研究確定,確保做到應召盡召。二是突出從嚴抓實集中教育。對召回管理的幹部,開展為期一週的封閉式集中教育管理。集中教育實行全封閉式管理,直至培訓結束,學員一律不準外出。為保證集中教育取得實效,縣召回辦、紀委、督查局輪流派專人緊盯學員課堂紀律。在課程設置上,有針對性開設了黨紀政紀法規、執行力建設、政德建設等課程,並組織到縣檢察院警示教育基地和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用發生在身邊的鮮活事例,教育被召回管理的幹部,進一步增強規矩意識、紀律意識。集中教育結束後,還通過嚴格的考試測評,並結合心得體會、遵守紀律情況,對召回管理幹部進行量化考核。三是分類進行跟蹤考察。對集中教育考核不合格的幹部,縣委分別安排到縣級難度大、任務重、矛盾多的重點項目進行跟蹤考察;考核合格的幹部,由其所在單位黨委(黨組)安排重點工作開展跟蹤考察。跟蹤考察為期1個月。考核單位嚴格按照跟蹤考察要求,安排召回幹部的具體工作,嚴格管理,認真填寫《召回幹部跟蹤考察總結鑑定表》,並就考察是否合格、是否願意接收回原單位提出具體明確意見。對跟蹤考察不合格的,將進入組織處理環節,包括轉崗、待崗、免職、降職、降級、辭退或解聘等處理方式。

(三)抓宣傳、強引導,凝聚幹部召回轉作風的共識。一是策劃“你如何看待幹部召回管理制度”電視訪談。明確縣電視台,圍繞“你如何看待幹部召回管理制度”,邀請12名領導幹部解讀幹部召回管理制度,暢談對幹部召回管理的看法。12名領導幹部的解讀分六期在鳳岡電視台滾動播出。二是策劃“你如何看待幹部召回管理制度”大家談。從評論、解讀的角度,分別向廣大黨員、幹部徵稿,將優秀稿件通過網絡平台宣傳。通過廣泛宣傳,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黨員幹部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凝聚了共識。三是組織“召回幹部談心談話”座談會。幹部召回集中教育、跟蹤考察結束後,縣召回辦組織被召回的幹部進行談心談話。通過大家坐下來面對面溝通,由被召回幹部談感受、講認識、説轉變,進一步疏通幹部思想,提高幹部對紀律規矩的認識,解決了丟面子、怕影響等問題。

三、工作成效

(一)幹部思想認識發生根本性轉變。通過集中學習教育,幹部從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認同、感謝組織,幹部在思想認識上真正的轉變過來了。一名鄉鎮幹部因不按時完成任務、上班期間飲酒被建議召回,在座談會上談認識時説:幹部召回是縣委關心幹部的加油站和助推器,雖然被召回後,年終考核時,經濟上損失了1萬多塊錢,但是在這裏學到的東西,在這裏得到的改變,那是你花1萬多塊錢都買不到的。一名公安幹警在談認識時説:如果沒有這次召回,我的親朋好友同學還會繼續找我違規幫他們辦理業務,我很感謝組織,讓我懸崖勒馬。一名被召回的科級領導認為:召回總比解聘好,集中教育總比走進監獄強。

(二)幹部工作作風發生歷史性逆轉。幹部召回制度的實施,促進了幹部工作作風的極大轉變。從會風看,往常開會遲到、早退、會場接聽電話、隨意走動、打瞌睡和開小會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從上班看,不再有上班一張報、一杯茶,各個科室隨處逛,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從日常行為看,隨意停車、亂穿公路,不守規矩進歌廳、娛樂場所的現象日漸減少。一名已從鄉鎮調縣直部門的幹部,因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假外出等問題被召回並退回原單位工作,他接受採訪時説:通過集中學習,讓自己真正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現在在工作中,我常常檢查自己,隨時提醒自己嚴守規矩,別犯錯。如今已經成為鄉鎮的村書記,受到幹部羣眾和黨政領導的一致好評。

(三)幹部幹事效率發生突破性提高。幹部一旦思想認識上去了,工作作風轉變了,就有了工作的動力和激情,工作的效率就會發生質的變化。一名村總支書記因開會打瞌睡被召回,學習教育結束後回到工作崗位,帶領全村幹部想辦法、出點子、找項目,無中生有的創造一個現代農業園區,村集體經濟翻了幾番,成了全市黨建扶貧現場會的觀摩點,在20xx年換屆中被提拔為副鎮長。一名科級幹部被召回後,回到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得到幹部職工和單位領導的廣泛認同,後被組織調整到更為重要的工作崗位,獨當一面。

四、幾點啟示

(一)實施幹部召回管理制度,黨委必須高度重視。幹部召回作為推進作風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抓手,是黨委分內工作職責,必須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上下齊心,共同發力。幹部召回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實施幹部召回管理,最終是要達到“不召回”的目的。各單位在對待幹部作風問題上決不能有“護犢子”、避重就輕的心態和行動,決不允許有的單位在真槍實彈、老老實實的幹,而有的單位則可幹可不幹或持觀望等待態度。同時,幹部召回不能只針對普通幹部,不能只搞上級監督下級,單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員除按縣委規定的方式召回外,還要主動的把自己擺進去,做到以上率下、一視同仁、嚴格要求。

(二)實施幹部召回管理制度,思想必須放在首位。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幹部思想癥結解決不好、作不通,任何手段都 不可能激發幹部積極作為、主動作為,幹出成績。因此,實施幹部召回必須堅持對事不對人、公平公正,必須與被召回幹部做好思想溝通,必須讓被召回幹部通過集中學習後思想認識有根本性轉變。

(三)實施幹部召回管理制度,必須落實主體責任。幹部召回管理是“一把手”工程,落實從嚴管理幹部的主體責任是“一把手”的份內之事和應盡之責。“一把手”要嚴格落實抓黨建、抓班子、帶隊伍的主體責任,要自覺把管幹部、帶幹部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從不想管、不會管、不敢管轉變為主動管、創新管、大膽管。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尺對準人,杜絕拉關係、講人情,不搞“下不為例”,以鐵的紀律、嚴的要求召回惰政幹部。

(四)實施幹部召回管理制度,必須着力常態長效。幹部召回管理重在平時、要在細節、貴在經常。要扭轉“一陣風”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錯誤思想,要重點針對幹部存在的小毛病小問題,及時提醒、及時打招呼,防微杜漸。制度要求做到的,堅決執行;令行禁止的,堅決不做;靈活把握的,從實際出發。通過從嚴要求、從嚴整治,保障制度的穩定性、嚴肅性、連續性。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7

一、背景起因

石泉縣地處陝西南部、安康西北部,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國革命老區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開發覆蓋縣。全縣140個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74個。長期以來,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年齡老化、觀念固化、能力不足、精力分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發展、農民增收,一定程度上遲滯了脱貧攻堅步伐。基於此,石泉縣緊扣“能力專業化、崗位職業化、待遇工薪化、管理規範化”要求,以選優、訓強、嚴管、重激為抓手,探索創新,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村黨支部書記職業化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1.堅持“選優”,破解“不能為”的問題。緊扣選賢任能,抓住關鍵環節,嚴把選任質量關。一是堅持標準,科學辯才識才。立足農村工作實際,把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政治素質強、工作能力強、團結協作強“三化三強”作為主要標準,提出村黨支部書記任職年齡原則上不得超過60週歲,應具有中專或相當於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同時具備市場經濟、政策法規和農村黨建等專業知識。二是創新思路,拓寬選任渠道。採取換屆選舉、擇優選派、公開選拔的方式,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去年以來共調整支部書記29名,其中擇優選派27名機關幹部到村任職,面向社會公開選拔2名支部書記。三是從嚴把關,精準選人用人。堅持人員“聯選”,新任村黨支部書記由鎮黨委進行全面考察,並在廣泛聽取黨員羣眾、執法執紀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經縣委組織部同意後方可任職,嚴防“帶病上崗”。

2.堅持“訓強”,破解“不會為”的問題。整合各類資源,大力推行“四學”模式,幫助他們充電提能。一是集中培訓“學”。以思想政治、黨紀國法、崗位業務等知識為主,每年由縣委組織部、鎮黨委分別進行不少於1次的集中培訓。二是外出參觀“學”。突出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移民搬遷、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重點,分批分期組織外出考察學習,幫助拓寬視野、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三是網絡平台“學”。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建立石泉“微學習”平台和支部書記微信交流羣,定期上傳縣鎮村工作動態、經驗做法、特色亮點,幫助他們在對比中找差距,在交流中學經驗。四是結對幫交“學”。發揮鎮黨委班子成員知識全面、閲歷豐富、視野開闊、理論素養高的優勢,為每位新任村黨支部書記落實1名鎮黨委班子成員,通過傳、幫、帶,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

3.堅持“嚴管”,破解“不勤為”的問題。實行“任務清單化、管理規範化、考核獎懲嚴格化”,推動村黨支部書記履職盡責。一是聚焦黨建主業,壓實工作責任。建立村黨支部書記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和責任制規定,明確工作職責、目標任務,逐月制發階段性任務清單,妥善解決了責任不清、任務不明的問題。二是突出重點,強化監督管理。全面推行黨員收集民意、支部討論提議、村民會議決定、村委組織實施、監委驗收評議和公開辦理事項、公開決定內容、公開實施結果“五步三公開”工作法,規範村黨支部書記決策行為。嚴格執行坐班值班、預約上門服務等制度,方便黨員羣眾辦事。三是堅持實績導向,從嚴考核獎懲。推行專項督查、專項巡察、專項述職、專項考核制度,同時對考核為優秀的上浮20%的績效補貼,對從機關單位下派的支部書記優先提拔使用;考核為不稱職的實行誡勉談話,連續兩年考核在基本稱職以下的進行免職。

4.堅持“重激”,破解“不願為”的問題。把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促使村黨支部書記願為、有為。一是提高補貼標準。嚴格按照每人每月20xx元標準發放誤工補貼。堅持“身份不變、待遇不變”原則,對從機關單位下派的支部書記,每人每月加發1000元工作補貼。二是注重精神激勵。結合“五比五看五好”競賽活動,加大典型培樹力度,去年來評選表彰25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同時充分運用廣播、電視、網絡和微信平台,廣泛宣傳本縣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的先進事蹟,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激勵他們在脱貧攻堅中建功立業。三是強化政治激勵。注重把政治素質好、參政能力強的村黨支部書記作為“兩代表一委員”,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村黨支部書記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考試,累計有8人通過招錄考試,走上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崗位。

三、取得成效

1.引領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實行職業化管理以來,該縣通過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縣140名支部書記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由20xx年的82人增加到92人,學歷層次提高了7.2%,其中大學文化程度的7人,實現了“零”的突破。支部書記引領農村發展的能力水平顯著提升。如饒峯鎮勝利村黨支部書記楊衞東通過推行“支部+企業+貧困户”模式,帶動了全村24户貧困户脱貧致富。

2.幹事創業動力進一步激發。在“任務清單化、管理規範化、考核獎懲嚴格化”三化倒逼和物質、精神的雙重激勵下,村黨支部書記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得到充分釋放。以往村幹部無故缺崗、隨意離崗的庸懶散現象不復存在,每天按時坐班8小時在村幹部中逐漸成為常態,實現了由“家業”為主向“村業”為主的轉變。

3.黨羣幹羣關係進一步密切。實施職業化管理以來,村黨支部書記積極通過坐班值班、上門服務等方式,為羣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便民服務。今年來,累計為羣眾辦理事項60973件,受理政策諮詢35161人次,較20xx年增長了36.3%,實現了羣眾“小事不出村”的便民目標。

四、經驗啟示

1.必須多渠道“選”,長期以來,邊遠山村“書記難選、難選書記”的問題, 一直困擾着各級黨組織。石泉縣從機關單位擇優選派、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的做法,徹底打破了限定村內選人、固定本村任職的慣性思維,為選優配強奠定了基礎。

2.必須全方位“訓”,新形勢新任務對村黨支部書記的要求是多重的,既要抓班子帶隊伍、又要抓發展維穩定,只有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培訓,才能使他們擔當起建強村級班子、謀劃村域發展、推動精準扶貧、便民服務代辦、提升治理水平的重任。

3.必須常態化“管”。石泉縣的實踐證明,新常態下必須以常抓不懈的韌勁、持之以恆的狠勁,抓責任落實,抓監督管理,抓督查考核,促使村黨支部書記認真履職,乾淨做事,清白做人,切實做到幹成事、不出事。

4.必須多角度“激”。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活。要激發村黨支部書記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一靠嚴管,二靠激勵。只有通過提高待遇保障、注重精神激勵、強化政治激勵三力齊發,才能激活村黨支部書記一池清水。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8

一、工作背景

從20xx年10月開始,全國各地根據中央統一部署開展了以“三齡兩歷一身份”(年齡、工齡、黨齡、學歷、工作經歷、幹部身份)為重點的幹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發現一些檔案存在塗改、篡改、偽造等問題,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社會影響惡劣。究其原因,主要是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管理規範性不夠、專職管檔力量缺乏、安全有效監督難以到位等比較突出的“短板”,我們通過基層調研發現:這些“短板”中的有些問題越到基層可能就越突出,而且在縣一級層面更具有普遍性,比如以松陽縣為例,幹部檔案專項審核的1646卷中,“三齡”記載不一致的就有620人佔37.7%,檔案材料不同程度的缺失更是多達1267人佔77%,極大地影響了幹部檔案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經總結研究分析,傳統幹部人事檔案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三難”突出問題:

一是專職管理依然難以保障。1991年出台的《幹部檔案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每管理一千卷的檔案需配備一名專職幹部”,然而受編制所限,這一要求普遍無法實現。之前僅存放在縣委組織部3000餘冊幹部人事檔案有1名專職人員負責管檔,其他9000餘冊幹部人事檔案分散在人力社保局、教育局、衞計局等7家單位均由7名專職或兼職幹部管檔;即便是組織部的專職管檔幹部也還要經常參與其他組織工作,兼職管檔人員的時間、精力更是難以保障。

二是硬件設施依然難以落實。對《條例》規定要求的相對獨立制檔室、查閲室及其它硬件設施,地市以下各個管檔單位的設施設備配置普遍不足。之前除組織部基本符合規定要求外,其他7家管檔單位均無法按規定要求落實到位。有的單位由於管理的幹部人事檔案數量有限,庫房與其他功能庫房結合使用;個別單位的幹部人事檔案櫃與其它檔案櫃混雜存放。

三是安全有效監督依然難以到位。在以前實際工作中,幹部檔案的歸檔、制檔、查借閲、轉遞等環節全部由管檔人員“一人包辦”,加之該項工作屬於常規性、基礎性的“潛績”工作,領導關注和過問偏少,檔案工作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檔人員的政治素質和自律能力,尤其是檔案庫房和管檔人員辦公場所相對獨立,缺乏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更甚者出現幹部檔案管理全程“無人監管”的狀況,這也是發生幹部檔案塗改、篡改、偽造等造假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有效破解幹部人事檔案管理“短板”,切實築牢從嚴管好乾部的“防火牆”,松陽縣堅持從嚴導向、問題導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20xx年初探索實行幹部人事檔案“統存統管”新模式,將組織部等8家單位分散管理的全縣1.2萬餘卷幹部人事檔案,進行集中統一存放、統一管理。20xx年2月,掛牌成立幹部人事檔案管理中心,專門負責管理工作。該創新做法得到了省、市等組織部門領導的批示肯定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

二、主要做法

一是組建“專業事、專人做”的管檔專門機構。成立松陽縣幹部人事檔案管理中心,為縣委組織部下屬事業單位,在不增加編制的情況下,從組織部、人力社保局、教育局、衞計局等4家管理檔案數量較多的單位各劃出1個編制,精心挑選比較熟悉幹部人事工作和檔案工作業務的幹部組成專業化管檔隊伍,這樣既可解決管檔人員編制來源緊張問題,又能確保管檔人員精幹高效。在此基礎上,成立全縣幹部檔案聯絡員隊伍,由中心負責定期教育培訓,統一規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並簽訂雙向保密協議。中心成立後,全縣幹部人事檔案統一收歸中心全面集中管理,徹底改變了以往分散管理的局面。

二是建立“統一存、統一管”的管檔主平台。建成集温控、消控、視控、濕控等“四位一體”的標準化專用檔案庫房,獨立設置制檔室、查閲室等辦公用房,可以容納全縣所有幹部人事檔案,有效保證庫房和管檔人員辦公場所相對獨立、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實行“專庫專用、專人專管”,按照幹部類別分庫房存放,同時建立健全管檔人員職責、查閲制度、聯絡員職責等制度,實現規範化運行、制度化管理。

三是形成“全封閉、全留痕”的管檔模式。通過全方位視頻監控、出入庫登記、檔案利用記錄卡等,全封閉運作、全過程留痕。建立了“三重監督”制度:第一重是人員監督,實行庫房AB崗協同管理機制,每個庫房由兩人協同管理,在接觸檔案的各個環節均須兩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而且人員出入庫登記、檔案查閲記錄卡都要兩人以上簽字。第二重是技術監督,實行雙重庫房門保險,在每個庫房設置兩套門禁系統,出入庫房需兩名管檔人員同時在場才能完成,並安裝24小時全方位“無死角”高清監控攝像頭,實現可視化運作。第三重是機制監督,理清職能分工,實行“管辦分離”機制,中心具體負責歸檔、制檔、查借閲、轉遞等環節業務操作,縣委組織部有關業務科室職能上調整為幹部檔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四是探索“分級抓、抓源頭”的管檔責任體系。縣委組織部履行幹部人事檔案工作牽頭抓總職責,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落實組織部、檔案局和各用人單位職責分工。中心對各單位報送的檔案材料嚴格把關、定期歸檔,從源頭上把控檔案質量。縣委組織部有關業務科室負責對中心進行宏觀指導和過程監督,每月調看核查監控視頻和各項記錄,形成幹部人事檔案工作的監管閉環,並對問題檔案嚴格實行責任倒查機制,避免出現權力干涉,為幹部檔案加上多重保險。

三、取得成效

一是監督更加安全有效。研究分析近年來發生的王亞麗造假騙官、薛新民11次篡改檔案、徐楷跨兩省5地造假、慄智年齡造假等檔案造假事件,其最主要原因在於檔案存放、管理缺乏安全性,尤其是對管檔人員缺乏有效監督。松陽縣實行“統存統管”模式,從幹部檔案管理“源頭”上“防治”,通過安全、有效的監督管理有效杜絕了“憑個人素質管檔”問題,從制度上機制上硬件上增強了檔案管理的安全性。創新“全封閉、全留痕”模式,切實強化管檔人員之間、主管科室和中心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築起了有效“防火牆”。

二是管理更加規範統一。在操作層面上,統一干部人事檔案的管理標準、鑑別尺度和工作流程,大大簡化、規範了工作手續,避免了單位之間標準不同、執行寬嚴不一等問題。在隊伍建設上,變原先8名專兼職管檔人員為現在4名專職人員,不僅精簡了人員,還讓管檔人員檔案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得以充分保障,結合開展系統培訓,專職管檔人員的業務能力也明顯增強。在管理制度上,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一套制度規定,檔案材料收集更加完整及時,日常管理更加規範有序。

三是用檔更加便捷高效。加強幹部檔案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利用幹部檔案,為幹部人事工作服務。在對外服務上,“統存統管”模式改變了以往幹部個人查閲檔案“多頭跑”的局面,以及材料不全“臨時補”等突出問題,為有需要的幹部提供“一站式”服務,有效提高了幹部檔案的使用效率。在對內服務上,極大地方便了幹部檔案“凡提必審”工作,特別是在今年鄉鎮換屆中,幹部檔案信息均由中心負責提供,有效避免了“跑風漏氣”問題。

四、有益啟示

一是“統存統管”模式堵住了從嚴管檔的制度漏洞。幹部檔案“凡提必審”是防止“帶病提拔”的一道重要“防火牆”。發揮檔案對幹部工作的基礎作用,前提就是幹部人事檔案的真實、全面。中心成立後,通過專業機構、專業力量加強全縣幹部人事檔案工作,實現人員更加專業、管理更加規範、設施更加完備、監督更加嚴密,有效提升了全縣幹部人事檔案工作水平。

二是“統存統管”模式嚴肅了檔案查閲工作紀律。以前幹部檔案相對分散存放在各個單位裏,每年都有幹部要求自行查檔,但這不符合規定要求,現在中心統一集中管理,極大提高了幹部檔案查閲的嚴肅性,有效阻斷了幹部本人接觸檔案的機會。

三是“統存統管”模式有利於倒查工作責任。傳統檔案管理模式下,管檔人員“一人包辦”的現象時有發生,檔案違規難以發現和追責。通過全天候視頻監控、全流程規範操作、全縣域集中管理,中心實現了幹部檔案利用的全程留痕,為倒查違紀違規責任提供了基礎和依據。

四是“統存統管”模式可推廣。實行幹部檔案“統存統管”模式,積極適應了深入推進“大部制”改革的形勢和嚴控編制的現狀,進一步精簡了機構和人員,提高了工作效能,同時也契合了當前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需求,提高了專業管檔的水平。“統存統管”模式可學、可看、可借鑑,便於在各地複製推廣。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9

一、背景及緣起

譙城區下轄22個鄉鎮、3個街道、259個村、30個社區。長期以來,由於村幹部工資待遇偏低,管理鬆散,村幹部通常更多的是扮演普通村民的角色,他們大多都各自忙於自己的工作,偶爾只到村部開會報到。更有甚者,有的村幹部只是在“兩委”幹部名單中掛個名,享受着待遇,把村裏的職務只當作自己拿錢的“副業”。村幹部真正負責村裏工作的只有村黨組織書記或者村委會主任一個人,其他的村幹部“形同虛設”。另外,農村幹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學歷高者為高中文化程度,低者為國中文化程度。村幹部素質能力偏低,缺乏創新意識和帶頭致富能力,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中央的工作重心不斷向農村傾斜,在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因此,包括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惠農補貼發放、美麗鄉村建設、計劃生育等在內的村級事務越來越繁多,迫切需要一支高效規範的農村專職幹部隊伍,更好地服務基層羣眾,化解基層矛盾,推動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夯實黨的執政之基。

二、主要做法

崗位編制化。一是實行村幹部編制化管理,嚴禁超職數配備村幹部。突出村級組織的“服務性”,將村域範圍內服務對象的多少即人口規模作為職數設置的主要標準,原則上5000人以上的村職數為7人,5000人以下的村職數為5人,對於規模特別大、村務管理任務非常繁重的村,經區委研究同意後,可以適當突破,但最多不得超過9人。二是建立村幹部調整“兩審一備”制度。村幹部發生人員、職務變動的,村“兩委”正職要事先報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審核同意;其他幹部要報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備案。三是以崗設責,實行目標管理模式。結合不同崗位特點,確定每個崗位的具體職責,明確工作目標,使每名村幹部都有崗有責。年初村幹部簽訂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年末分別向上級黨組織和黨員羣眾述職年度崗位責任目標完成情況,並接受黨員羣眾評議。

選任民主化。建立健全村幹部考察、選拔和考核制度,落實黨員、羣眾對村級幹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提高選拔任用村幹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一是拓寬來源渠道,明確資格條件。確定黨管幹部、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羣眾公認等6項選拔任用原則,鼓勵優秀現任村幹部、農村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青年創業典型、農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復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大中專畢業生等積極參加村幹部選舉。確定擔任村幹部應具備的6項基本條件,以及不適宜擔任村幹部的15種情形,嚴格把關、認真考察,確保候選人素質。二是在全區村級組織換屆時,及時動員,精心培訓,嚴肅紀律,嚴把程序和資格條件,對推薦產生的2481名村“兩委”換屆選舉候選人、當選人逐個進行政治資格審查,取消參選資格和宣佈當選無效人員142人,成功選舉出新一屆村“兩委”幹部1682人,全面完成省委、市委提出的“四個高於”的目標要求,保障了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三是下發《關於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的通知》,採取“四薦兩評一考”工作法,規範村級後備幹部選拔工作。“四推”即個人自我推薦、黨員羣眾聯名推薦、組織推薦、領導幹部署名推薦;“兩評”即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對後備幹部進行民主評議;“一考”即鄉鎮對後備幹部進行組織考察。全區共確定1152名村級後備幹部,為村級幹部選拔提供了源頭活水。四是擇優選拔村黨組織書記,抓好村級“帶頭人”隊伍建設。針對部分村幹部屆中出現問題受到處理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村級幹部缺位的情況,組織部門及時督促鄉鎮嚴格按照幹部選拔任用程序,配齊配強村級班子。五是加強村民小組長隊伍建設。建立“把黨員推選為村民小組長、把村民小組長培養成黨員或村幹部”的機制,提倡推行村民小組長與村“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與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與村民代表“一肩挑”,真正把村民小組長隊伍培養成美麗鄉村建設的骨幹力量。村民小組長報酬按照村民小組人口人均2元的標準由區財政承擔,每半年打卡發放一次。

待遇工薪化。落實村幹部“一定三有”,激發村幹部工作熱情。一是調整在職村幹部報酬標準。村幹部報酬從村級專項補助資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區財政承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凍結、平調、截留、挪用或擠佔。村幹部報酬主要包括基本報酬、績效報酬。各鄉鎮(街道)將村幹部基本報酬發放花名冊報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審核,轉區財政局逐月打卡發放。按照不低於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標準,確定在職村(社區)幹部報酬。目前,村“兩委”正職月報酬為2350元,其他幹部月報酬為1700元;社區“兩委”正職月報酬為2750元,社區“兩委”副職為2200元。二是實行村幹部工作實績考評與績效報酬掛鈎機制,具體考評由鄉鎮(街道)黨(工)委負責,每季度考評一次,按照好中差“3:5:2”的比例要求確定考評等次。村幹部績效報酬由區財政局按季度撥付至鄉鎮(街道),由鄉鎮(街道)依據工作實績考評結果發放。通過調整工資標準,村幹部報酬標準已達到全區工薪階層水平。三是選拔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享受鄉鎮副科級經濟待遇。享受期限為一年,每年選拔一次,提高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工資待遇。

管理規範化。一是出台《亳州市譙城區村級幹部管理辦法》,推行“1234”工作法,編印《村幹部工作手冊》,實行村幹部坐班制度。不僅上下班要打卡,有事外出要請假,週末也安排專人值班,以便隨時為羣眾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二是創新實施“網上黨組織”和數字化陣地建設,對村幹部值班實行靈活性督查,此做法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區農組辦利用數字化陣地,每月不定期對村級活動場所內幹部值班情況進行督查。全區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內基本形成了“白天有人辦事,晚上有人駐守”的良好工作局面,受到廣大羣眾的好評。三是建立黨建工作月督查、季調度機制。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成立聯合督查組,採取現場觀摩、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四是創新建立村幹部工作日誌制度。要求全區村(社區)“兩委”幹部對每天工作內容一天一記,切實將村幹部管理精確到每一天。區農組辦每月抽查村幹部工作日誌記錄情況,作為村幹部工資績效考評的一項參考依據。五是建立健全談心談話制度。區級領導幹部結合分包鄉鎮情況,每季度至少利用15天時間深入鄉村現場聽取村幹部反映的意見建議。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每週至少利用1天時間駐村與村幹部開展談心談話,做到“四知道、一跟上”,即知道村幹部在哪裏、在幹什麼、在想什麼、有什麼需求;思想工作要跟上,對村幹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提醒、及早解決。村“兩委”主要負責同志也要主動找班子其他成員談心談話,及時溝通思想,增進團結。

培訓經常化。建立村幹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更好促進村幹部能力素質提升。深化“能力素質提升”工程,堅持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着力發揮“六大課堂”作用,即:區委黨校、鄉鎮業餘黨校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主陣地課堂”、遠程教育站點“遠教課堂”、宣講團“流動課堂”、先鋒網等“網上課堂”、手機短信平台“微型課堂”、微信公眾號“掌上課堂”。統籌區、鄉鎮、村資源建立區基層黨員幹部日常學習教育培訓師資隊伍,開展民生工程、現代農業發展、鄉村規劃建設等專題培訓。一是對在職村幹部,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區級每年至少開展1次集中培訓。20xx年3月,對全區20xx多名村(社區)幹部進行半軍事化封閉式集中培訓,區委書記作專題黨課報告。20xx年7月,分5批對全區20xx餘名在職村(社區)幹部進行新一輪集中培訓,開設“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土地增減掛以及農村工作常用法律法規等課程,將《亳州老鄉,請您回家》列為重要學習內容。鄉鎮(街道)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村幹部培訓,每次培訓時間不少於1天,重點學習《黨章》、《憲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惠農政策等。二是通過組織“外出取經”等形式,搭建村級黨組織書記學習、交流的工作平台。選派11名優秀村書記到蕪湖異地掛職。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等50名幹部赴碭山培訓。將美麗鄉村、土地置換、惠農政策、實用技術、農村電商等內容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扶貧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全面提升能力素質。與中國人民大學簽訂《20xx-20xx年培訓合作框架協議》,選派52名優秀村幹部參加中國人民大學素質能力提升培訓。三是完善村級遠程教育站點管理體系,建立管理員信息庫,確保有人管理,責任到人。建立學習記錄台賬,確保有人學習,學有成效。大力加強鄉鎮業餘黨校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主陣地作用。通過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社區)”、“書香村居”等宣傳教育活動,切實增強村幹部法治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激勵制度化。建立完善村幹部激勵保障機制,進一步激勵村(社區)幹部幹事創業激情。一是加大從優秀村幹部中招錄鄉鎮公務員和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力度,暢通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渠道,1名優秀村書記掛職鄉鎮黨委委員。7名有大學生村官經歷人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62名優秀大學生村官入事業編制。二是完善村(社區)幹部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助制度,按照200元/人·年標準,為村(社區)幹部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為村(社區)幹部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三是落實離職村幹部生活補貼,解決村幹部離職後顧之憂。在省級離職村幹部生活補貼的基礎上,區財政每年列支600多萬元,對任職3年以上正常離職的村幹部發放生活補貼。離職(在職)村幹部出現亡故的,給予其配偶(配偶不在的,給予其子女)一定的撫卹金(一次性發放12個月離職生活補貼)。四是開展村幹部“雙述雙定”活動,村幹部年度綜合考評劃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四個等次,被考評為“基本稱職”的,由鄉鎮(街道)主要領導進行約談,給予誡勉,不得享受全年績效報酬,已經發放的予以追回;被考評為“不稱職”的,予以免職或依法罷免。五是試行村幹部末位淘汰制。在鄉鎮(街道)季度綜合考評中,連續兩次末位的村(社區),村“兩委”正職幹部予以免職或依法罷免;村“兩委”其他幹部,給予誡勉。今年以來,8名村黨組織書記因工作不力被免職。

三、主要成效

近年來,譙城區積極探索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全區農村基層幹部工作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村幹部隊伍結構得到明顯優化。目前,譙城區村級幹部共1930人,其中,村“兩委”幹部1675人,社區“兩委”幹部255人;村(社區)“兩委”正職503人,其他幹部1427人;優秀村書記58名;中共黨員1558人,佔總人數的80.7%;女幹部471人,佔24.4%;35歲及以下164人,佔8.5%;大專及以上學歷266人,佔13.8%。村幹部隊伍面貌煥然一新,結構層次明顯優化,基層基礎得到夯實,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加強。

二是村幹部管理進一步制度化。通過建立健全以“三會一課”、工作日誌、統一活動日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制度;以村“兩委”工作例會,“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工作實績績效考評、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制度;以村幹部值班、坐班、集中辦公、聯繫困難羣眾、幫扶困難黨員和老黨員等為主要內容的為民服務和黨內關懷制度,規範了村幹部的日常管理,有效解決了村幹部“走讀”、不坐班等問題,確保基層有人幹事、按章辦事,有效提升了村幹部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大楊鎮孟王村實行坐班制,上下班打卡,有事外出請假,週末安排專人值班等做法,被7月1日《安徽日報》作為經驗進行了介紹。

三是村幹部為民服務辦事能力得到加強。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高了村幹部的綜合素質,不僅轉變了作風、方便了羣眾辦事,而且有效提高了村幹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善以績效報酬與工作實績掛鈎、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發放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等為主的正向激勵保障制度,以及以末位淘汰制、誡勉談話等為主的反向約束機制,有效穩定了村幹部隊伍,激發了幹事創業的熱情。通過探索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村幹部逐漸由“兼職”變為“專職”,把村級職務當做自己的主業,踏踏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實現了村幹部職數設置公開,人員配備規範,日常管理嚴格,梯隊建設有序,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村級幹部隊伍。

四是村黨組織凝聚力得到增強。將每月10日確定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使村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規範化,“三會一課”等制度得到嚴格貫徹落實。每月10日,各村按時開展活動,村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積極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傳達上級精神,通報重大事項,聽取黨員意見,組織開展上黨課、志願服務、“星級評比”活動等,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進一步增強,戰鬥堡壘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大楊鎮胡橋村黨組織統一活動日時,老黨員胡炳林身體不便,讓兒子推着去參加黨支部集體學習,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五是人民羣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後,村幹部作風有了明顯轉變,履職更盡責,更規範,老百姓對村幹部的認同度大幅上升。比如大楊鎮大王村是遠近聞名的“亂村”,村派系複雜,矛盾衝突白熱化,村“兩委”幹部老齡化,工作動力不足,造成村裏日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羣眾意見較大,信訪事件時有發生。針對這種情況,分包鄉鎮區領導親自到場指導,實地摸排,逐一談話,聽取意見,分析矛盾,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舉出致富能力強,羣眾能信服的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如今老百姓辦事變得更方便,有事也能第一時間在村部找到幹部,少了距離感,增加了互信。

四、思考和啟示

村幹部隊伍的思想優劣、素質高低、能力強弱,直接關係到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否在農村基層貫徹落實。通過近年來的實踐,我們認為,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制度,有利於改善村幹部隊伍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激發工作熱情,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基礎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推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制度,還要處理好三種關係。

一是村幹部專職化管理與村民自治要相互結合。村幹部是在村民自治條件下產生的,是村民的代表、當家人,不是上級黨委政府的“代理人”,不能習慣於往上跑,而應更好地服務於本村村民。如果本村有合適人選擔任村幹部,當然要實行村民自治;如果本村沒有合適的人選擔任村幹部,村幹部專職化管理使跨村任職成為現實,能夠順利選出政治立場堅定,願意為羣眾服務的村幹部。

二是建立制度與強化執行要相互結合。探索實行村幹部專職化管理制度,必須按照美麗鄉村建設和“村民自治”的本質要求,建立村幹部崗位選拔、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目標管理制度,從制度上為村幹部的專職化創造條件。同時,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礎上,也要強化執行,不要讓制度睡覺、成為“稻草人”。因此,組織部門、民政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作為村幹部管理的主要職責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督管理責任,在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上為制度執行提供保障,避免制度流於形式。

三是激勵保障與思想教育要相互結合。只強調精神激勵與物質保障容易滋生村幹部有實惠才有熱情,有錢才有幹勁的消極思想,致使村幹部斤斤計較、唯利是圖,甚至弄虛作假、違法亂紀,給政治生態環境和社會風氣帶來不良影響。思想教育才是解決村幹部工作動力的根本之策。指出:對共產黨人來説,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精神上缺了“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加強村幹部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築牢理想之魂、補好精神之“鈣”,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樑。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0

一、背景和動因

指出,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選派優秀機關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解決一些村“軟、散、亂、窮”等突出問題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和改進機關作風、培養鍛鍊年輕幹部的有效途徑。貴州省委從各級機關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到軟弱渙散村和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村擔任第一書記,做到第一書記應派盡派,工作經費全面保障。銅仁市委嚴格執行第一書記動態管理、動態督導,每月定期到村督導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確保責任在肩,紀律在心。石阡縣委推行“四子”工作法,形成集“預派制”管理、暢通第一書記任用渠道、第一書記工作例會為一體的管理體系,激發第一書記“想為、敢為、善為、能為”的工作熱情和主觀能動性。

在貴州調研時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第一書記服務羣眾“四子”工作法着力在解決第一書記駐村幹什麼、怎麼幹、幹成什麼上進行科學引導,有效破解第一書記面對組織建設沒建議、面對發展方向沒思路、面對複雜局面沒辦法、面對羣眾期待沒回應等問題,提升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水平,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趙樂際在貴州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時強調,村黨組織和駐村幹部、第一書記,要一起想辦法,立足本村優勢,發展壯大種養殖等特色產業,通過農村電商等平台擴大市場,不斷提高農村收入水平。當前,脱貧攻堅已進入衝刺階段,第一書記不失時機地投入這場攻堅戰,導向鮮明,作用巨大。“四子”工作法緊扣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基本方略,量化工作內容、幫扶方向和具體措施,促使第一書記最大限度發揮在人力、智力、政策力方面優勢作用,一心一意搞幫扶,聚精會神抓扶貧。

二、主要做法

第一書記服務羣眾“四子”工作法,以脱貧攻堅主要任務和貧困羣眾的緊迫需要為主線,促使第一書記按照羣眾意願和脱貧需要開展工作,真正發揮好作用,助推脱貧攻堅,贏得民心擁護。

(一)選準好路子,明確發展方向。兩年來,該縣從機關黨員幹部中選派232名第一書記駐進村寨,重點圍繞產業扶貧、發展山地高效農業、鄉村特色旅遊、農村電商等產業,積極協助所駐村探索走出產業化扶貧的好路子。採取由駐村第一書記建議、黨支部提議、村支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和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的“五議”流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五年發展規劃、年度發展計劃,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選準特色產業。扶持生產大户和經營能人,着力培育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農村電商為載體,搞好農特產品的營銷開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積極推廣“三變”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引導羣眾轉變觀念,堅守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組織制定村規民約,有效解決亂砍亂伐、濫捕亂獵、亂採濫挖、隨意放牧等問題。協調相關部門大力實施生態林、經果林、景觀林建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二)住進好房子,緊貼羣眾願望。協助村支兩委認真開展評議,對有安全隱患的農村危房户,納入農村危房改造範圍。對條件惡劣、居住分散、有地質安全隱患的羣眾,實施生態移民搬遷工程。對自然條件好、羣眾有集中居住意願的村,選擇交通便捷、產業發展有基礎、有潛力的地方實施集中建房。全力協調金融部門,幫助羣眾申請金融扶貧貸款,解決羣眾建房資金難題。引導羣眾按照“精緻、特色、宜居”的標準建房,統一規劃,統一風貌、統一格調,杜絕亂建亂搭、杜絕建“貪大求高房”、杜絕鋪張浪費和債台高築建房。把農村集中建房、“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與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園區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完善配套設施,培育後續產業,增強發展後勁,實現羣眾住有所居、住有好居目標。

(三)養育好孩子,托起發展希望。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定期組織村組幹部深入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幫助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村級“QQ親情聊天室”,為留守兒童與父母搭建溝通交流平台,讓留守兒童感受父母關愛。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廣泛開展“手拉手”、“愛心媽媽”、“代理家長”、“家風教育”等活動,做好在校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輔導,讓孩子在心理、情感上充分得到關心關愛。做好雁歸工程政策宣傳,積極鼓勵外出務工羣眾回鄉創業,減少留守兒童存量。建立初、高中畢業學生台賬,強化“雨露計劃”、“春蕾行動”政策宣傳,協調相關部門對貧困學生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引導羣眾教育孩子勤奮學習和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架起家長與教師溝通聯繫的橋樑,努力培養品學兼優、愛國愛鄉的棟樑之材。

(四)過上好日子,助推同步小康。以解決民生問題為着力點,夯實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力所能及為羣眾就醫、醫療報銷等提供服務。建立農村貧困家庭和弱勢羣體工作台賬,協助做好低保核查、低保評審等工作,探索建立困難羣眾長效幫扶機制。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依託產業園區實現羣眾就地就近就業,增加羣眾工資性收入。注重環境衞生整治,組織開展講文明、講衞生、樹新風活動,努力實現村容整潔、民風優良。經常深入羣眾中開展調查走訪,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化解工作,促進鄰里和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農家書屋平台,全面實施羣眾素質提升工程。努力讓羣眾過上生產發展、收入增加、民風優良、村容整潔、鄰里和諧、生活幸福的好日子。

三、取得成效

實踐證明,第一書記駐村幫扶是促進貧困村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有效舉措。第一書記服務羣眾“四子”工作法,有效提升了第一書記服務功效,讓羣眾知道第一書記幹什麼、第一書記知道羣眾想什麼。

(一)精準發力,促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一是提高村級黨組織決策水平。運用自身知識結構和社會、市場資源,廣泛參與村級發展重點產業、重要事項的決策管理過程,提高村級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目前,參與村莊規劃、產業發展、落實社保政策等4331次。二是加快精準扶貧進程。協助村黨支部理清發展思路,積極向上爭取發展項目,實現好項目落到村。目前,全縣共落實扶貧項目137個,扶貧資金6694.3萬元,脱貧27289萬人。三是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協助村集體、羣眾、產業大户所駐村發展適合自身特點的茶、經果林重點產業。目前,全縣種植經果林2.54萬畝,同比增長47.42%。

(二)精準幫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是積極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貧困學生關心關懷工作,推動農村家庭教育人性化、農村學生管理科學化,積極支持山村幼兒園發展,全縣共建山村幼兒園132所。二是協助建立留守兒童動態管理台賬,跟蹤式服務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和貧困黨員羣眾,並積極組織社會力量給予幫助。今年,共協調開展助學活動300餘次,義務送醫活動180餘次。三是狠抓黨建幫扶工作。積極推進“萬名幹部結窮親”進一步落實到位。目前,黨建幫扶部門“一把手”到聯繫村走訪羣眾1258人次,培訓黨員幹部羣眾5764人次,協調解決資金1052萬元,協調項目423個。

(三)精準服務,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一是為民辦實事。通過場天坐班和深入走訪,瞭解羣眾生活生產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助,拉近幹羣距離,密切幹羣關係。截止目前,開展走訪28443次,幫助羣眾辦解難事、辦實事7693次。二是為民講政策。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工作,走進農家給羣眾宣傳政策、傳授技術,獲得羣眾的認可和支持。三是為民樹形象。縣委明確駐村第一書記的工作方向、重點、任務,促進他們轉變工作作風,在村幹部中形成示範效應,獲得羣眾點贊。

四、經驗啟示

(一)實施“四子”工作法,精準定位是關鍵。定位第一書記為駐村黨務政務聯絡員、黨建工作指導員、產業發展參謀員、帶富羣眾信息員、扶貧濟困服務員“五員”角色,強化駐村第一書記責任意識,促進駐村第一書記勝任現職、履職盡責。

(二)實施“四子”工作法,找準路子是基礎。該縣實行“四子”工作法,提出服務羣眾工作目標,明確工作方向和方法,有效解決部分駐村第一書記到村開展工作無思路、謀劃發展無辦法、幫扶羣眾無抓手等問題。

(三)實施“四子”工作法,服務發展是重點。“四子”工作法立足於精準扶貧各項工作任務,圍繞促進羣眾增收、注重生態建設、關注羣眾建房、支持農村教育、改善民生等關鍵問題,為服務基層發展明確方向,找準重心,深得羣眾擁護。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1

【背景】

隨着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幹部的的氛圍日趨濃郁,依法行政、“三嚴三實”的要求不斷深入人心,“忠誠、乾淨、擔當”正在逐步內化為廣大黨員幹部的自覺遵循。但是在有些地方、有些幹部中也出現了“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的論調,工作中依規辦事的多了,主動作為的少了;狠抓落實的多了,改革創新的少了;遵章守紀的多了,主動服務的少了,幹部幹事創業動力不足正在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黨的xx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各級組織要旗幟鮮明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對幹部必須既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誠關愛,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幹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鼓勵幹部幹事創業、大膽作為。南通市通州區探索建立“能上能下、容錯糾錯、鼓勵激勵”三位一體幹部管理制度體系,堅持寬嚴相濟、嚴管厚愛,大力整治為官不為、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同時建立容錯免責、糾錯整改和關心愛護、鼓勵激勵的工作機制,激發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做法】

南通市通州區制定《通州區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試行)》、《通州區領導幹部改革創新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和《通州區黨政幹部鼓勵激勵實施辦法(試行)》,探索建立“能上能下、容錯糾錯、鼓勵激勵”三位一體的幹部管理制度體系,在大力整治為官不為、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的同時,旗幟鮮明地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關心愛護幹部,激發內生動力,推動廣大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為。

一、從嚴管理,推動幹部能上能下。堅持全面從嚴,強化幹部管理監督,着力解決幹部幹事創業壓力不夠的問題。一是明確領導幹部下的渠道。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重點是解決幹部能下問題。領導幹部下的渠道,主要包括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問責追究、到齡免職(退休)、任期屆滿離任、健康原因調整、違紀違法免職。二是大力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根據幹部一貫表現和工作需要,區分不同情形,經認定為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採取調離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免職、降職等方式進行組織調整。具體將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情況歸併為“思想政治素質不過硬、紀律規矩意識淡薄”,“為官不為情節較重、幹部羣眾意見較大”,“德行表現較差、羣眾不滿意或不認可”,“幹部考核考察中被認定為不稱職或者不勝任”,“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等5大類26種具體情形。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按照動議、考察核實、提出調整建議、組織決定、談話、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任免程序的步驟組織實施。三是嚴明工作責任。把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幹部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黨委(黨組)承擔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組織人事部門承擔具體工作責任。將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作為巡察和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一報告兩評議”的內容,對工作不力的,嚴格追究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寬容失誤,推動幹部敢於擔當。堅持寬嚴相濟,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着力解決幹部幹事創業放不開手腳的問題。一是明確容錯情形。容錯糾錯要注意將幹部先行先試的失誤與明知故犯的錯誤區分開,將幹部攻堅克難的無意之過與謀取私利的有心之錯區分開,關鍵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量:主觀上看動機,是否出於公心、是否為了發展,有沒有違反法紀的主觀故意,有沒有為個人或他人謀取私利;客觀上看程序,是否堅持科學民主決策,是集體研究決定,還是個人獨斷專行;總體上看結果,是否造成嚴重後果和社會影響,有沒有積極地採取措施進行彌補。二是規範容錯程序。領導幹部受到問責追責時,認為符合容錯情形之一的,經所在單位集體研究後書面向區委、區政府提出申請,也可由本人直接向區委、區政府書面提出申請。區委、區政府受理申請後,由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牽頭開展調查核實,區紀委(監察局)、區委組織部及其他相關部門根據需要派員參與;調查中應廣泛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充分聽取有關單位或個人的意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法規和紀律規定為準繩,形成調查報告。核實結束後,報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批准,作出容錯認定結論,並反饋申請人。對經研究同意予以容錯的領導幹部,所在單位的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不受影響,幹部本人提拔任用、職級職稱晉升不受影響,其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後備幹部資格不受影響,個人評優評先不受影響。三是強化糾錯整改。加強日常監督,對工作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對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掌握動態,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完善制度機制。實施分類處置,通過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幫助幹部認識錯誤、及時糾偏;對認錯態度好、主動挽回損失和影響的,根據規定予以容錯免責;對極少數心存僥倖、隱瞞問題、拒不改錯、對抗組織的,應當從嚴處理。及時糾錯整改,督促被容錯免責的領導幹部和有關單位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及時糾正偏差和失誤,推動問題整改,最大限度消除影響或挽回損失。

三、正向激勵,推動幹部積極作為。堅持正向引領,健全鼓勵激勵機制,着力解決幹部幹事創業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一是優化幹部考核獎勵機制。對區級機關部門和鎮區園街道實施分類考核,單位年度考核總分與工作人員年度績效考核獎及考核津貼的發放標準掛鈎。根據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總分,對當年考核獲獎的單位,給予黨政主要負責人記三等功或嘉獎,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考核等次“優”的比例提高到20%。對在處理突發事件和承擔專項重要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幹部,由區委、區政府給予嘉獎或記三等功獎勵,並給予一次性獎金。二是優化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強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標準,大力選拔任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重點關注作風正派、勇於任事、鋭意進取的幹部。加強幹部日常分析研判,注重近距離接觸幹部,把考察的功夫更多下在平時,更加主動、經常地深入一線,多到基層幹部羣眾中、在鄉語口碑裏瞭解幹部的現實表現,掌握幹部的活情況、新變化。在幹部選任中綜合分析民主推薦結果與幹部個人一貫表現,正確對待票數,不簡單地以票取人,鼓勵幹部堅持原則、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幹事創業。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堅持事業為上,不搞論資排輩、平衡照顧,堅持以事擇人、依崗選人,以實績論英雄、為發展配幹部。重視從基層一線、工作一線、發展一線,從工作困難、矛盾複雜的地方發現和舉薦幹部。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特點,綜合考慮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能力結構、氣質結構選幹部、配班子,使班子分工合理、專業配套、優勢互補,切實提高班子的整體功能和決策水平。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統籌使用好不同年齡段幹部,充分調動各年齡段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優化幹部關心愛護機制。落實好關心愛護幹部的九項措施:深入開展談心談話,堅持幹部崗位變動必談,工作生活遇到重大挫折必談,受到上級表彰獎勵必談,受到批評、處分必談,思想反常、情緒低落必談,與同事發生糾紛、班子中鬧不團結必談,主動約談的幹部必談。談話時,注意方式方法,把問題談開、思想談透。加強幹部培訓鍛鍊,突出發展導向、需求導向,進一步優化幹部教育培訓,有針對性地舉辦“菜單式”選學講座,擴大幹部培訓的覆蓋面;加大幹部掛職鍛鍊力度,暢通“上掛”、“下掛”等途徑,不斷完善幹部“成長在一線”培養機制。關注幹部任職訴求,在幹部考察中設置個人訴求表達環節,聽取幹部本人對職位和工作的意見,統籌安排長期在艱苦一線、在同一職位長期任職的幹部輪崗交流,激發幹部內生動力。關愛幹部身心健康,每年組織幹部開展健康體檢,及時瞭解、掌握幹部健康狀況,科學調整幹部的工作量和工作崗位;重視幹部心理健康,在幹部教育培訓中統籌安排心理保健、心理調適等課程,組織專業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輔導和諮詢活動,幫助幹部化解不良情緒、調優心理狀態,提升壓力疏導、心理調適的能力。落實幹部相關待遇,認真落實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幹部帶薪年休假制度、優秀公務員健康休養制度,切實調動廣大幹部積極性。幫扶特殊困難幹部,設立困難幹部救助基金,幹部本人或直系親屬罹患重大疾病,或其家庭遭遇重大突發事件的,及時探視、慰問,予以關愛和幫扶;優先安排失業、無業的幹部家屬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儘可能解決幹部後顧之憂,促其全身心投入工作。關心曾犯錯誤幹部,對因工作失誤受到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的幹部,影響期或處分期已滿,本人表現突出、工作需要的,經上級組織人事部門審批後,不影響正常使用。大力整治惡意信訪,對違反信訪規定,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幹部的,嚴肅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依紀依法追究責任;對查無實據的信訪問題,在一定範圍內澄清事實,消除負面影響,幫助幹部恢復名譽。強化幹部精神激勵,大力宣傳基層幹部一心為民、敬業愛崗、甘於奉獻的典型事蹟,組織開展評先評優活動,在廣大黨員幹部中着力營造崇尚實幹、學習先進、勇於創造、爭創一流的濃厚氛圍。

【探討】

一是推進幹部能上能下重在嚴明。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是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幹部的重要舉措,對於促使幹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解決為官不正、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推進幹部能上能下,最根本的是健全完善制度機制,通過制度安排,保證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和制度環境。在解決領導幹部“下”的問題時,要嚴格執行幹部退休制度、領導幹部職務任期制度、領導幹部問責制度,嚴格落實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幹部規定,對政治上不守規矩、廉潔上不乾淨、工作上不作為不擔當或能力不夠、作風上不實在的領導幹部,堅決進行組織調整。惟其如此堅持原則、動真碰硬,才能真正地觸動靈魂、形成導向,推動廣大幹部規範履職、擔當作為。

二是實施幹部容錯糾錯重在規範。容錯糾錯工作應將支持改革發展與嚴格執紀相結合,正確處理執行政策、嚴明紀律與調動和保護幹部積極性的關係,歷史辯證地分析幹事創業中的失誤和偏差,綜合考慮問題發生的背景原因、動機目的、政策依據、情節輕重和性質後果等方面因素,認真甄別、準確研判、妥善處置。尤其是對容錯標準、免責程序的把握必須從嚴從緊,要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堅決懲治借改革創新之名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假公濟私、嚴重侵害羣眾利益等行為,真正做到保護改革者、鼓勵探索者、寬容失誤者、糾正偏差者、警醒違紀者,讓容錯糾錯成為幹部幹事創業的“定心丸”,而不是別有用心者的“擋箭牌”。

三是強化幹部鼓勵激勵重在落實。加強幹部鼓勵激勵工作,要把注意力聚焦在抓落實上,把着力點放在求實效上。不落實,再好的政策都是一紙空文,再美好的願景都會成為空想。要匯聚合力,把幹部考核獎勵機制、選拔任用機制、關心愛護機制建立好,把調動幹部積極性、保障幹部待遇的舉措落實好,讓好的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考核獎勵是槓桿,績效考核、表彰獎勵撬動的是幹部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積極性;選拔任用是導向,任人唯賢、崇尚實績帶動的是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好風尚;關心愛護是態度,關注訴求、正向激勵調動的是幹部謀事創業、崗位奉獻的源動力。要堅持表彰獎勵向實幹者聚焦、提拔重用向擔當者傾斜、選樹先進向績優者靠攏,以此凝聚人心、匯聚合力、推動發展。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2

【背景與起因】

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分別做出了深化農村改革、推進依法治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大部署,這些無一例外的都與農村基層黨組織息息相關,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xx年,綏化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擴大)做出了推進農區現代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大發展目標,不但需要縣鄉黨委全面推進,也更加需要村黨組織書記身體力行抓好貫徹落實。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迫切需要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工作作風硬、統帶作用好、致富本領強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

近年來,我市在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創新,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實際問題。一些村黨支部書記年齡偏大,幹事創業動力不足;部分村黨組織書記發展集體經濟、帶民致富能力不強,村級局面多少年江山依舊;個別地方選人渠道不寬,一些村人難選,黨組織書記矬子堆裏拔大個,等等。這些問題難以適應農區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新,建立科學配套、規範適用的村黨組織書記管理機制,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為此,綏化市委研究制定出台《關於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抓住選、培、管、退等關鍵環節,完善機制,創新舉措,強力推進高素質農村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

【做法與經過】

1、放開視野“選”。堅持“政治過硬、德才兼備、羣眾公認、注重實績”原則,採取換屆優選、機關下派、跨村任職和公開選拔等方式,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注重從致富能手、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專業大户、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村醫村教、大學生村官、域外能人等不同羣體中擇優選拔村黨組織書記。綏稜縣大力加強“能人型”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素質好、能力強、思路活的各類能人競選村黨組織書記,善上河精潔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新華當選諾敏河村黨總支書記後,帶領村民探索出“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户”發展模式,20xx年與省郵樂網合作,線上線下銷售合作社大米、大蒜等地域特色產品到上海、廣州等地,使水稻每畝增收400元、大蒜每畝增收7000元,有力推動了種得好向銷得好轉變。截至目前,全市1336個村全部選優配強了村黨組織書記,其中高中以上文化1006名,佔總數的75.53%;各類致富帶頭人807名,佔總數的60.59%;35至45歲的441名,佔總數的33.12%,平均年齡48歲。在嚴把政治標準關的前提下,通過拓寬選任渠道,大膽選用能人,使我市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戰鬥力凝聚力明顯增強。

2、面向未來“育”。立足推進市委農區現代化戰略實施和村黨組織書記實際需求,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實行市級示範培訓、縣級集中輪訓、鄉(鎮)基礎培訓制度,注重按需培訓、學以致用,通過集中辦班、外埠考察、遠程教育、掛職鍛鍊和實施大專學歷教育工程等途徑,保證了每名村黨組織書記每年至少參加1次縣級以上集中培訓。20xx年以來,市委先後選調729名村黨組織書記到山東省濰坊市、陝西省延安市和甘南縣興十四村進行農業產業化專題培訓、黨性黨風學習教育和任職培訓,並與國家開放大學綏化分校聯合舉辦了214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參加的農村經濟管理大專(本科)學歷班。建立村級後備人才庫,在每個村至少確定了2名年齡在40歲以下、文化程度在高中(中專)以上的優秀黨員作為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強化跟蹤培養、實踐鍛鍊和動態管理。目前,全市共培養村級後備幹部4176名,村均3名,儲備了數量足、素質高、反響好的後續力量。

3、強化措施“管”。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財,健全完善了村“兩委”議事規則、“四議兩公開”、“一事一議”、經濟責任審計和重大事項報告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確了村黨組織書記職責清單,規範了權力運行。望奎縣火箭鎮正蘭三村立下“鐵規矩”,建立健全了集體資產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民主理財、村務公開等10餘項管理制度,集體資產從每塊土地到每一棵樹都有台帳,堅持重大事項全部實行“一事一議”民主決策,年均議成率達到90%以上,既有效防止了“一言堂”,又贏得了羣眾擁護。實施目標責任制管理,組織全市160個鄉鎮黨委分別與所屬村黨組織書記簽訂了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狀》,細化量化任務指標,嚴格對標考核。加強日常履職監督,建立實行了履職承諾、誡勉談話、村民代表質詢、民生工作監督評議等監督機制,並大力推進黨務村務公開工作,全市1336個村已全部規範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提高了對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的監管水平。注重激勵引導,制定完善了村黨組織書記補貼報酬增長、納入事業編制等多項提升經濟待遇、政治待遇的激勵政策,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年平均補貼由1.8萬元增長到2.1萬元,115人上掛鄉鎮副職,先後為909人辦理養老保險,切實激發了其幹事創業內生動力。

4、創新機制“退”。圍繞建設充滿活力的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研究建立了4項退出機制,暢通了出口。實行最高任期制,連續在同一村任職滿5屆的,原則上不再繼續留任;對特別優秀、羣眾呼聲高、年富力強、所在村排名位居全縣前20%的,由組織部門考核、縣(市、區)委同意,可以繼續留任。實行末位淘汰制,對年度綜合考核排名連續兩年處於縣(市、區)後5%、年度羣眾滿意度連續兩年低於60%等情況的,均責令其引咎辭職。實行未履行承諾辭職制,對未完成述職承諾目標任務、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行職責、長期打不開工作局面等情況的,責令辭職退出;實行到齡離任制,原則上年滿70週歲的,由縣鄉兩級辦理離任手續。20xx年以來,全市共有45名村黨組織書記因工作不力、違法違紀和身體健康等原因被調整下來,有效提升了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先進性和整體戰鬥力。

【成效及啟示】

1、村級經濟發展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堅持在源頭上不拘一格擇優選配與任職中立足需求常態培育的有效銜接,全市達到政治素質好、富羣眾富集體引帶能力強、依法治理能力強、服務羣眾能力強、廉潔自律意識強“一好四強”標準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佔到了60%以上,履職能力顯著增強,有力推動了村級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0xx年末,全市1336個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實現4.96億元、集體積累達到19.7億元、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1157.6元,同比增長8.8%、32.2%和6%;全市村級新上產業項目234個,總量達到639個;新增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943個,總數達到1.3萬個;貧困村由513個減少到308個,貧困人口由58.44萬人減少到35.6萬人;糧食總產量達到269.2億斤,實現“十二連增”,10個縣(市、區)全部躋身全國產糧大縣行列,綏化被國家確定為糧食高產創建整市地整建制推進試點市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2、村級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堅持組織管理與羣眾監督相結合,建立健全了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規範了村黨組織書記權力運行,確保了村級議事決策的民主化規範化科學化,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農村黨員羣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熱情,推動村級各項社會事業呈現出了良好發展局面。20xx年全市新建農家書屋61個、農民文化廣場90處、文化活動室49個、標準化村衞生室39個,總數分別達到367個、399處、388個、241個;新增硬化道路125公里,村屯主街道路硬化率達95%,增長11.5 %;改造泥草房10554户,佔應改造泥草房的58%;新建庭院圍欄19.4萬延長米,安裝路燈5610盞,新增綠化面積2400畝,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18%;鄉鎮中心村電話普及率、有線電視普及率和寬帶入户率分別達到64%、79%和38%;新鋪設供水管線44.5萬延長米,村屯自來水入户率達到84%。肇東市昌盛村、安達市東清村、青岡樂園村、北林永興村、綏稜諾敏河村、海倫百興村、慶安民族村等50個成為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典型標杆村。

3、村級組織戰鬥力凝聚力顯著提升。堅持正面激勵引導與暢通出口退出並舉,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村黨組織書記選任導向,有效解決了幹好幹壞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的問題,不僅增強了村黨組織書記想事幹事的自覺性,也更加帶動了整個村級黨組織整體功能的充分發揮。20xx年,我市有14名村黨組織書記被省委命名錶彰為“百名好支書”。截至20xx年末,全市1213個村級便民服務站點(大廳),共受理並辦結服務事項3.7萬餘項,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問題1.9萬多個,服務覆蓋農民羣眾32萬人;以村級幹部、黨員骨幹為主體,組建鄉村幹部助民服務隊2471支,開展扶貧幫弱、農技推廣、代辦羣眾事項、政策諮詢等為民利民便民服務活動3萬多場次;農村信訪人次、進京非訪人次、進京重訪人次同比分別下降22%、19%和49%;1336個村黨組織中有1223個在羣眾滿意度測評中均達到了90%以上。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3

一、背景與起因

農村税費改革以後,鄉村的工作任務和形式發生了深刻變化,鄉(鎮)村面臨着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創新鄉(鎮)村幹部管理成為一個普遍關注和亟需破解的課題。實施“農村社區化”服務有着較為深厚的現實背景。

一是統籌鄉村幹部資源需要新思路。鄉鎮幹部“上班沒事幹、沒事不上班”現象比較普遍,除了班子成員和重點站、辦、中心的幹部任務較重外,一些幹部都是階段性、臨時性任務,浪費了政府人力資源。同時,面對農村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村幹部的人力資源和能力素質還有一定差距,無法滿足羣眾的各種訴求和願望。面對這一現實,需要鄉鎮黨委、政府在整合鄉(鎮)村幹部資源、發揮鄉鎮幹部作用等方面進行研究,找出鄉鎮幹部與村幹部優勢互補的新思路,為鄉(鎮)村幹部幹事創業、服務羣眾搭建平台。

二是滿足羣眾多樣性需求需要新機制。一方面,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基層民主建設進程不斷推進,農村羣眾需求呈現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複雜化的趨勢,羣眾對鄉村兩級組織的所盼所願不單單是致富增收,還涉及住房、出行、就醫、就學、養老,以及生活環境、文化活動等諸多方面。另一方面,鄉(鎮)村幹部“管”的意識根深蒂固,服務還停留在原來水平,跟不上羣眾需求變化。這就要求鄉鎮黨委、政府在鄉(鎮)村幹部管理模式上研究探索新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延伸工作觸角,提高服務水平,滿足羣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三是提升工作執行效率需要新舉措。當前,正是國家對“三農”問題最為重視的時期,也是農業資金、項目最為密集的時期,各鄉鎮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思路和辦法。如何讓國家政策、項目最迅速、最直接讓羣眾受益,如何統一羣眾思想,貫徹落實鄉鎮黨委的工作思路,再延續過去“組織對組織、幹部對幹部、會議對會議”的落實方式,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勢必影響政策落實、任務完成。這就需要鄉鎮黨委、政府研究工作落實新舉措,打破常規行政條塊分割、逐級落實的局面,讓幹部“面對面”對接羣眾,直接落實任務,迴應羣眾需求,提高工作執行效率、落實效果。

(四)順應新時期農村工作要求需要新載體。黨的xx大提出加強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鎮)村建設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啟動了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面對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需要鄉(鎮)黨委、政府研究探索有效的載體平台,承載承接這些新任務、新要求,順應未來農村工作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方向。

(五)開展黨的系列教育活動需要新平台。基層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解決基層幹部不關心羣眾冷暖、責任心不強、服務羣眾意識和能力不足、辦事不公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搭建起基層幹部與農民羣眾之間溝通接觸的平台,在密切聯繫羣眾上下功夫,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用實際行動樹立基層幹部良好形象。

二、做法與經過

(一)劃區域,定職責,建立服務羣眾全員網絡。鄉(鎮)以現有村屯區劃為基礎,把全鄉(鎮)劃分成若干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100户左右,由鄉(鎮)、村、屯3名幹部聯合組成工作組負責,構建起“幹部人人聯繫羣眾、羣眾户户有人聯繫”的“3+X”羣眾全員聯繫網絡。規定班子成員每年深入責任區走訪農户不少於100個工作日,普通幹部不少於60個工作日。同時,按照“查民情、解民難、幫民富、維民穩、保民安”的工作目標,明確了責任幹部做好政策法規宣講員、科技知識普及員、社會矛盾調解員、羣眾困難幫扶員、社情民意反饋員“五大員”工作任務,落實代辦新農合、新農保等16項便民服務,為基層幹部工作指明瞭方向。

(二)察民情,解民需,落實服務羣眾措施。鄉鎮統一製作《羣眾信息卡》,內容包含了家庭人口、固定資產、生產經營項目等6個方面68項內容,由責任區幹部入户走訪,調查登記,彙總成冊。村級設立《民情台帳》,鄉鎮組建“民情電子數據庫”,專人管理,專人負責,根據調查走訪情況隨時更新檔案數據,形成了完整、詳實、動態的民情信息管理系統,為鄉鎮黨委把脈民情、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還印製了“幹部服務聯繫卡”,開闢了“公共郵箱”,實行了羣眾問題分流解決,對羣眾提出的服務需求,責任區幹部能自行解決的,立即解決;解決不了的,整理分類後交鄉鎮黨委分流到相關職能單位,在限定時間內辦結或給予答覆。

(三)建機制,抓保障,確保工作有序運行。實行定期例會制。鄉鎮黨委每週定期組織召開鄉(鎮)村幹部會議,聽取深入責任區走訪羣眾情況,研究解決村級發展、信訪、民生等實際問題,安排階段性工作。推行集體會商制。凡涉及全局性、民生類的大事,鄉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集體研究,按照類別和成員分工,確定具體責任人落實。堅持定期督查制。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採取定期查閲幹部民情日記或深入責任區走訪以及電話問詢等方式,隨機抽查幹部工作情況,並將檢查結果與幹部獎懲掛鈎,督促幹部按時深入責任區履職盡責。

三、成效與啟示

實施“農村社區化”服務,對加強新時期基層幹部管理、提高服務羣眾水平、推進工作落實、促進鄉域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整合了基層幹部資源。實施“農村社區化”服務,把鄉鎮幹部與村幹部捆綁使用,把有效力量向工作一線傾斜,變幹部坐班辦公為上門服務,變遙控指揮為現場指導,實現了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前置,發揮了鄉鎮幹部懂政策、能力強、信息靈等優勢,改善了“農村一線忙不過來,機關幹部無事可幹”的狀況,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工作開展。

(二)培養礪煉了基層幹部。實施“農村社區化”服務,把鄉鎮幹部真正推向基層,融入羣眾,直接面對複雜矛盾和問題,激發了基層幹部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基層幹部的政策理論、業務能力等。同時,通過撰寫《民情日記》、體會文章、調研報告等,增強了基層幹部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實現了落實工作與鍛鍊幹部的有機結合。

(三)改善了黨羣幹羣關係。實施“農村社區化”服務,基層幹部深入羣眾、接觸羣眾機會更多了,幫助羣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更主動了。有的基層幹部為責任區貧困户的孩子聯繫學習駕駛挖掘機技術,並一直跟蹤服務直到找到工作;有的基層部積極幫助老年人申報老齡補貼,讓老人享受到應有待遇;有的基層幹部協調相關部門,幫助危房户進行危房改造,等等。基層幹部實實在在的服務,使羣眾受到了觸動,增進了幹羣感情,密切了幹羣關係。

(四)提高了工作落實成效。實施“農村社區化”服務,鄉鎮黨委把相關工作落實和服務農民羣眾“一竿子”插到底,構建了鄉鎮黨委與羣眾之間的“直通車”,幹部與羣眾面對面接觸,各項政策、任務得到及時宣傳和貫徹,切實提高工作落實效果。

總結我縣“農村社區化”服務模式做法,對創新鄉(鎮)村幹部管理,強化基層黨組織核心領導地位具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必須打破常規把幹部用“活”。要轉變基層幹部工作方式方法,打破坐班制,把幹部工作前移到村屯和羣眾中,不斷擴大基層幹部施展才華、釋放能量、發揮作用的空間,實現幹部從管理羣眾到服務羣眾的轉變,使幹部真正成為最活躍的要素,從而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添不竭動力。

(二)必須緊緊圍繞“服務羣眾、服務發展”這個中心。要有效整合幹部資源,把方便百姓、惠及羣眾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促進幹部服務作用最大化,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三)必須建立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機制。要在基層幹部教育管理、激勵約束、監督考核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相關機制,用制度規範行為、推動工作、解決問題。要把好的經驗和做法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形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長效機制,堅持幹部管理的常態化、長效化。

(四)必須立足鄉村實際創建務實管用的管理模式。要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設計有效的基層幹部管理模式,創新管理舉措,搭建有效平台,為基層幹部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4

一、案例背景

隨着國家農業產業佈局的調整,近兩年農民收入下滑,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經營觀念,這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課題。同時,雙鴨山作為以煤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因煤炭價格下降,部分涉煤企業限產停產,下崗失業職工急需再就業,也為街道社區基層組織帶來了挑戰。為進一步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推進“幸福社區”建設,市委採取市縣兩級上下聯動、同步選派的方式,在20xx年選派415名優秀幹部到村任職第一書記的基礎上,於20xx年5月又選派151名幹部到街道社區任職第一書記,實現了全市415個行政村、28個街道123個社區第一書記全覆蓋。

二、主要做法

通過選派第一書記,在基層一線培養歷練幹部、打造服務轉型發展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同時,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為扶貧攻堅和轉型發展積蓄了新動能。

(一)整合資源,優中選優,確保第一書記選得準

把下派第一書記工作作為“書記工程”和黨建品牌來抓,立足發展所需和幹部隊伍實際,堅持用人導向,集中優勢力量,精準識人、選人、派人,為基層組織事業發展輸送“造血人才”。一是嚴格把關,優化力量。市委結合基層一線工作實際,綜合考慮擬選派幹部的德才表現、工作經歷、組織評價等方面因素,對比遴選、優中選優,把好第一書記人選質量關。二是注重培訓,提升素質。市委從解決第一書記對一線工作經歷有限、與基層羣眾接觸較少、對具體情況缺乏瞭解等現實問題入手,分級舉辦專題培訓班,聘請各行業的專家學者和基層工作經歷豐富的市直部門相關負責人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對第一書記開展系統學習、集中輔導,增強第一書記研究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三是明確任務,校準責任。市委堅持落實落靠責任,結合農村和街道社區不同崗位的工作實際,分類明確選派職責任務,幫助第一書記明確方向、找準定位、校對座標,有效發揮作用。

(二)規範管理,強化問責確保第一書記下得去

市委明確提出要求,第一書記要堅持吃住在村,每季度休7天探親假。第一書記能否真正駐村,成為檢驗第一書記工作成效的關鍵。一是用寫實明確責任。全體第一書記每季度開展一次工作寫實,分別由第一書記所在鄉鎮、街道黨(工)委和原工作單位主要領導審定。建立了第一書記QQ羣、微信羣,要求第一書記開通工作微博,寫好民情日記。實行季度寫實制度,通過網絡平台反映第一書記工作動態,展示第一書記工作成果,進一步推動了第一書記全身投入工作。二是用督導規範行為。市委成立了工作督導組,以明察暗訪的形式不定期開展第一書記督導檢查。各縣(區)委建立了第一書記工作台賬,按月記錄第一書記工作情況。嚴格執行考勤、彙報、通報等制度。全市第一書記入村以來,市委組織部先後開展第一書記暗訪4次,各縣(區)累計實地檢查第一書記工作情況136次,提出整改意見52條。三是用考核保障實績。在日常管理、不定期督導的基礎上,市委每年組織一次第一書記集會考核。今年5月份,採取市、縣(區)同步考核的方式,統一抽調市、縣兩級考核人員,組成了19個考核組,深入到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實地考核。同時圍繞第一書記駐村情況和履職情況,建立第一書記述職評議制度,由各鄉(鎮)組織,年末進行一次第一書記述職,請村民進行評議。對不遵守工作紀律、羣眾反映差的第一書記,及時提醒、誡勉談話、督促整改、調整撤換,推動第一書記工作切實取得實效。

(三)創新發展,關懷激勵,確保第一書記上得來

在選好用好第一書記的同時,時刻關心第一書記的工作、生活和發展問題,助推第一書記在基層快速成長,使之成為未來幹部隊伍的中堅力量。一是政治上有奔頭,讓第一書記安心。市委在給第一書記壓擔子的同時,加強了對第一書記任職情況進行跟蹤考核,建立了典型選樹示範機制,選樹一批管理好、帶動強、可複製、能推廣的“第一書記”工作典型重點培養或優先選拔,增強在基層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二是待遇上有甜頭,讓第一書記安身。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在各方面對第一書記給予幫助,讓他們在任職期間能夠沉下心來開展工作。在工資福利方面,原人事關係、工資和福利待遇不變,且不影響正常的職務晉升和調資。在日常生活方面,各級黨委積極為第一書記解決冬季取暖、辦公條件差等問題,使第一書記能夠儘快適應基層環境。在工作內容上,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後,與原崗位脱鈎,不接受派出單位工作任務,一心一意在下派農村、社區開展工作。三是工作上有幹頭,讓第一書記安業。為解決機關下派第一書記對基層工作不熟悉等問題,市委以農村工作常識、農業現代化發展、幸福社區建設等為基本內容進行了集中培訓,所在鄉鎮、街道還安排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縣、鄉幹部結對幫帶,幫助第一書記能夠儘快進入角色。全市各單位、各部門也都積極幫助第一書記想辦法、出主意,對第一書記申請的項目採取綠色通道,給與優惠政策,真正使第一書記乾的順心,工作的順利。

三、工作成效

自第一書記工作啟動以來,全市第一書記履職盡責,務實為民,幫助所駐村(街道社區)理思路、聚民心、謀實事、解難題,以“輸血”促“造血”,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第一書記率先開展與幹部羣眾溝通交流、取得信任的“破冰之旅”,拋開原有工作習慣,説農家話、進農家門、辦農家事,主動深入田間地頭、農户家中,和村民交上朋友、處成親戚,用行動讓大家信任、讓大家記住。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書記先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村“兩委”會和座談會1700多次,走訪村幹部2100餘人、黨員6000餘人、貧困户和信訪户7400多户,深入瞭解民情村情,以實際行動轉換身份角色,與廣大村民打成一片,贏得了幹部羣眾的讚譽。第一書記身體力行的“引領示範效應”,也帶動普通幹部深入基層向羣眾學習、體驗羣眾疾苦,與基層幹部聯手共事,與基層羣眾換位思考,進一步增強了密切聯繫羣眾、一切為了羣眾的觀念,牢固樹立了求真務實、艱苦奮鬥、恪盡職守、嚴格自律的工作作風。

二是理順了基層發展思路。在融入羣眾的基礎上,第一書記針對如何服務基層,如何開展羣眾工作,如何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主動開展調研,深入一線考察,掌握一手資料,開展有益實踐,與村“兩委”班子、基層黨員羣眾一起啃“硬骨頭”、攻“難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根據當地特點、區位優勢找準黨建、扶貧、改革工作的切入點,對症下藥,探索為民謀利的好途徑。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書記們先後開展實地調查2130多次、問卷調查近6500餘人次,徵求意見建議1900多條,撰寫調研報告260多篇,編制發展規劃及方案300多個,讓基層羣眾得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較之以往的幫扶慰問有很大區別,服務基層的效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是解決了難點熱點問題。在建強基層組織、促進農村發展的同時,第一書記結合本單位工作職能開展黨建工作,推進了各基層黨組織黨內製度規劃化,村務制度經常化,大部分軟弱渙散黨組織實現了提檔升級。同時,充分發揮中堅主導和帶頭引領作用,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舉措,推動解決基層和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問題。饒河縣小南河村第一書記冷菊貞,依託“大頂子”和赫哲民族文化,創建農家攝影旅遊基地,組織農民成立了農家旅遊協會,舉辦秧歌拜年、小村百盞燈籠亮起來等活動。三個月內接待了杭州、寧波、大慶及周邊遊客20xx餘人。

四、啟示思考

第一書記是黨中央、省委高度重視、統一部署、全面推進的,有關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但一直以來,各地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第一書記落不下,留不住,發揮不了作用的問題。從雙鴨山市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來看,有這麼幾點思考可供借鑑。

一是上下同心凝聚合力。要建立健全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鄉鎮(街道)黨委要隨時關注第一書記工作情況,及時摸清需要縣委協調解決的問題,列出清單逐級上報,由縣委或市委統一研究進行集中解決;縣級組織部門要經常性地深入實地開展專題調研,重點訪談一般黨員羣眾,客觀公正地審視第一書記的工作情況,作為衡量評價檢驗第一書記工作成效的重要參考;市委、縣委要定期召開第一書記聯席會議,聽取鄉鎮(街道)黨委、村(社區)黨支部和第一書記關於開展工作情況彙報,查找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上下聯動共同攻克難題;市委要時刻關注第一書記動態,在有政策性項目和資金時,多考慮第一書記的想法,多向鄉鎮(街道)農村(社區)傾斜。

二是宣傳引導營造氛圍。要加大對農村黨員羣眾的普遍性教育培訓,引導他們把思想統一到市委的統一部署上來,統一到經濟發展上來,統一到配合第一書記開展工作上來。要利用市、縣、鄉黨校資源,定期對農村(社區)幹部、黨員、致富能手開展培訓,教育引導他們把心思放到村屯(社區)發展上來,主動幫助和支持第一書記工作;要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平台作用,經常性組織黨員羣眾觀看先進發達地區農村(社區)生活現狀,農民(居民)致富增收項目介紹,讓他們打心底想發展、想致富;要在電視、電台、報刊等媒體上經常發佈中央和省、市委關於農村的惠民利民政策和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相關信息,特別要挖掘第一書記典型事例,讓黨員羣眾理解和支持第一書記工作,進一步激發第一書記工作熱情。

三是因地制宜狠抓落實。要定期回頭審視已形成的規劃、計劃,廣泛徵求鄉鎮(街道)黨委、村(社區)黨支部和黨員羣眾的意見建議,及時進行完善修改,使之更符合實際、便於操作。每推進一項工作時,要及時提請黨支部啟動“四議兩公開”程序,對規劃、計劃進行專題研究,形成記錄,作為今後村屯(社區)發展的工作重點。會後,要細化規劃,形成方案,按步驟穩步推進,確保工作取得成效,贏得羣眾信任和支持。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5

一、背景動因

向軟弱渙散村、貧困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是黨中央對農民關心、農村重視、農業關注的重要體現,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實現全面小康、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戰略性舉措。自20xx年8月份以來,中央和省市縣委相繼向嵩縣95個貧困村派駐了95名第一書記。第一書記到村任職,為“軟、散、窮、亂”的基層黨組織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如何有效整合各職能部門和派出單位優勢資源,打破條塊壁壘、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在脱貧攻堅工作中的引領作用,是當前亟需重視和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為此,嵩縣縣委堅持以扶貧開發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脱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結合實際,以“精準管理、發揮作用”為目標,進一步細化駐村第一書記工作任務,創新開展“七個一”工作,從嚴抓實第一書記管理,推動精準扶貧脱貧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二、做法

(一)明確職責,細化工作任務。“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是省市對駐村第一書記明確的四項工作職責。圍繞這四項工作職責,嵩縣結合脱貧攻堅實際,以“精準管理、發揮作用”為目標,進一步細化駐村第一書記工作任務。以“幫好一個班子”為統領,通過建立健全貧困村“三支隊伍”管理台賬,抓好村級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和黨員隊伍建設;通過健全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規範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持續推行村幹部掛牌值班開展便民服務制度,強化陣地建設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引導村級班子加強團結、振奮精神、幹事創業。在此基礎上,嵩縣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領頭雁”作用,通過採取安排勞務、“公司+基地+農户”生產等形式,引進一個有一定規模和帶動能力的農業生產企業或勞動密集型企業,帶動貧困羣眾脱貧致富,幫助所駐村“引好一個項目”。通過開展“幫扶一個貧困户,嵩縣山水任你遊”旅遊精準扶貧大型公益愛心活動,吸引社會愛心人士有針對性地對貧困户開展助學幫扶、就業幫扶、項目幫扶,全面“促成一批對子”。通過單位直接投資、引進社會化扶貧、愛心圓夢工程等渠道,每年為所包村解決一個有關水、電、路、學校等方面的問題,努力“幹成一件實事”。通過引導所駐村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一個符合本村實際、有一定生產規模、有一定品牌效應和區域影響,市場前景好的優勢特色產業,着力“培育一項產業”。通過與培育優勢產業相結合,因村制宜,為羣眾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產前、產中、產後系列服務,全力“建好一個合作社”。通過建立貧困村勞動力資源台賬,充分利用縣勞務輸出公司及洛陽市精準扶貧勞務輸出工作站等平台,有針對性搞好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引導貧困村“轉移一批勞動力”。

(二)建立台賬,實行“印痕管理”。為確保從嚴抓實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嵩縣遵循“客觀、公正、公開、科學”原則,研究出台《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印痕管理”百分制考核辦法(試行)》,實行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紀實“印痕管理”,將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任務細化分解為表格形式,印發《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台賬》,明確工作目標及具體措施,明晰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全面記錄工作推進全過程,做到記錄完整,圖文並茂,實現時時有印、事事有痕。同時,明確要求駐村第一書記做到每事一記、每人一記,各項工作必須由受益貧困户、村“兩委”負責同志、鄉鎮黨委認定反饋、簽署意見;縣委堅持每月一次深入95個貧困村,對照《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手冊》、《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台賬》,對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進行逐項督導檢查,將督導結果以《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簡報》形式在全縣範圍內予以通報,力促“七個一”工作紮實開展。

(三)強化領導,合力推進落實。為強力推進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縣委專門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和主抓扶貧工作副縣長為副組長,以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發改委、人社局、農業局、扶貧辦、旅遊局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鄉鎮黨委書記為成員的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領導小組,專項負責統籌安排、督導推進“七個一”工作。同時,縣委進一步整合縣直各職能部門職責,要求有關部門結合行業特點和優勢,在全力保障本單位選派第一書記工作的基礎上,加大對所有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支持力度,打破條塊壁壘,形成工作合力,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儘可能向所有駐村第一書記任職村傾斜,創造條件、開通綠色通道,給錢給物給項目,為第一書記開展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嚴格問責,激發工作動力。為從嚴抓實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縣委嚴格按照《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印痕管理”百分制考核辦法(試行)》,由縣委組織部具體負責“幫好一個班子”工作考核;由縣旅遊局具體負責“促成一批對子”工作考核;由縣發改委具體負責“引好一個項目”、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轉移一批勞動力”工作考核;由縣扶貧辦具體負責“幹成一件實事”、縣農業局具體負責“培育一項產業”和“建好一個合作社”工作考核,堅持定期調閲《嵩縣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台賬》,結合每次考核和調研情況,對駐村第一書記依次排名在全縣進行通報。同時,強化結果運用,嚴格問責,對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連續兩年排名全縣前五名、且取得顯著工作成效的,給予表彰獎勵,符合幹部任用條件的優先提拔重用。連續兩次排名後五名的,將責令召回,取消當年評先選優資格,兩年內不得提拔重用;同時取消派出單位當年評先選優資格,在全縣範圍內通報批評;派出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當年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次,並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進行組織談話。

三、成效

自駐村第一書記“七個一”工作開展以來,全縣95名駐村第一書記已幫助村裏培養髮展黨員76人,培養後備幹部105人;舉辦黨員培訓班113期,培訓黨員2736人;建立健全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80處。已落實扶貧項目99個,新發展項目59個,引進各類資金2593.01萬元;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社41個,幫助村集體增收122.4萬元,惠及羣眾9172人;組織“三下鄉”活動119次,舉辦技能培訓班137次,培訓羣眾4253人。新修鄉村道路55.32公里;打井8眼,維修水庫2個,解決人畜飲水村12個,維修學校17所;關愛特困户、為羣眾辦好事實事289件,捐款141.48萬元。特別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駐九店鄉石場村駐村第一書記將無公害散養土雞蛋賣到北京去,僅此一項幫助貧困户增收27180元。嵩縣人社局駐德亭鎮老道溝村第一書記親自帶領48名貧困户遠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務工,每人月均增收3200元。洛陽市社科聯駐嵩縣城關鎮楊嶺村第一書記面對極不團結的村級班子,毫不手軟,在鎮裏幫助下果斷調整了村“兩委”班子,在新班子帶領下廣大羣眾正一步一步擺脱貧困。嵩縣衞生局駐飯坡鎮汪城村第一書記邀請人事、農業等專家到入村開展為期10天的精準扶貧勞動技能培訓班,幫助貧困羣眾發展假髮製作、中藥材種植、養殖等產業。嵩縣財政局駐黃莊鄉石樓村第一書記爭取資金25萬元,整修入户道路2.3公里。其他駐村第一書記也不甘落後,有的幫助貧困村修道路,有的幫助貧困村建文化廣場,有幫助貧困户培訓技術,有的帶領貧困户外出務工……全縣95名駐村第一書記圍繞着“七個一”正在融入村裏,引領村民運用新方法、開闢新思路,助力脱貧攻堅大局,實現了全縣95個貧困村村級班子團結奮進、富民產業基本形成、人均收入較大提升、精準扶貧成效明顯的工作目標。

四、探討

(一)“七個一”為駐村幫扶工作明確了參照,推動幹事創業氛圍形成。強調,黨員幹部“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不僅是黨員幹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則,更是幹事創業的行動指南。駐村第一書記到村工作,要在鄉鎮黨委的領導下,緊緊依靠村黨組織,重點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四項制度,辦好惠民實事”等四個方面,牢固樹立羣眾觀點,從農村長遠發展和羣眾期盼出發,紮實開展好“七個一”活動,把確定的扶貧工作任務、調研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和為羣眾辦的實事好事細化為具體事項,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一件一件抓好落實。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組織落實扶貧項目,要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工作制度,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千方百計協調各方資源,努力實現“幫建一個好班子、引進一個好項目、促成一批幫扶對子、幹好一件實事、培育一項優勢產業、建立一個專業合作社、轉移一批勞動力”的工作目標。

(二)“七個一”為駐村第一書記管理提供了抓手,確保精準脱貧目標實現。一是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每季度集中聽取一次鄉鎮黨委專題彙報,每半年對駐村第一書記組織一次羣眾評議;要加強工作推進,經常組織駐村書記學習培訓、現場觀摩,提煉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培育選樹各類典型,推動面上工作開展。要總結提煉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的各種有效模式和典型做法,幫助啟發思路,引導學習借鑑。要加強考核激勵,堅持管理與考核並重,堅持激勵與約束並重,引導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服務發展、建功立業。二是鄉鎮黨委要進一步強化保障。各鄉鎮黨委要主動指導、主動服務駐村第一書記,為他們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幫助,要教育引導各村黨組織書記與駐村第一書記相互信賴、相互支持、相互提醒,共同推進工作開展。駐村第一書記遇事要多與村黨組織書記請教、商量,爭取他們支持,努力把工作完成得更好;要堅持記好民情日記、工作台賬,詳細記錄羣眾的實際情況,真實地反映羣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彙總羣眾的所想所盼所需,形成心得體會,總結交流經驗,有針對性地開展駐村工作,切實做到駐村有記錄、考核有依據。三是派出單位要進一步給予幫扶。派出單位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堅強後盾,要大力支持幫扶,發揮部門力量,調動部門資源,為派駐村辦實事、解難題。要把握工作動態,定期檢查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開展情況;要及時瞭解駐村第一書記的思想動態,保證駐村第一書記待遇落實,幫助解決交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困難。

基層幹部管理創新範文 篇16

一、背景

譙城區轄22個鄉鎮、3個街道,259個村、30個社區。全區目前在職村級幹部1930人,其中村級班子正職503人,其他幹部1427人。

村“兩委”換屆後,絕大多數村幹部工作幹勁大、熱情高,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帶領羣眾發家致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有少數村幹部任職一段時間後,熱情減退,甚至出現了“在職不在崗”、“在崗不履職”的不作為現象。具體表現為:有的村幹部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到經商辦企業上,忙於個人生意,無暇顧及村務,甚至乾脆將手頭工作交給其他班子成員“代理”;有的缺乏農村基層工作經驗,面對複雜問題和矛盾,束手無策,既拿不出辦法,也想不來對策,工作消極被動,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有的對上級佈置的工作責任心不強,辦事拖拉,影響鄉鎮中心工作的開展;有的在日常工作中團隊意識差,造成村班子不團結、不和諧,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面。

完善實施村級幹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度,加強工作考核,及時督促任務落實,進一步理順村級幹部日常工作管理操作流程,對於有效破解村級幹部不作為問題,進一步規範村級幹部管理,實現“以管促幹”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學設定內容,確定崗位目標。推行“上下左右”工作法,各村在學習領會上級指示精神、掌握吃透本村實際情況、綜合瞭解相鄰相似兄弟村工作進展的基礎上,科學設定年度崗位目標。一是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年初,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有利時機,集中開展村級幹部“走訪調研周”活動,圍繞“今年做什麼”主題,通過召開幹部座談會、村民代表會、入户走訪等形式,廣泛聽取本村黨員羣眾、包村幹部、聯繫幫扶單位負責人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提出村級幹部年度崗位目標。二是制定工作目標。對提出的年度崗位目標,村班子及時組織召開會議進行審議,修改完善後提交村黨員大會(黨員代表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審定,再次修改完善後,報鄉鎮黨委審核。鄉鎮黨委接到崗位目標後,及時召開黨委會議對村級幹部擬定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操作性進行嚴格把關,並以書面形式反饋審核意見,確定村級幹部年度崗位目標內容,報區委組織部備案。三是公開崗位承諾。召開承諾大會,村級幹部向鄉鎮黨委、本村黨員羣眾進行公開承諾;鄉鎮黨委主要領導與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各村書記、主任與村班子其他幹部分別簽訂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並在黨務村務公開欄長期公示,接受黨員羣眾監督。

(二)建立三項制度,實時跟進考核。結合崗位目標,一是建立村級幹部工作日誌制度,實現目標管理精細化。村級幹部就崗位目標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工作體會感悟等做到每天一記。鄉鎮黨委每月5日前完成對村級幹部工作日誌記錄情況的集中抽查。其中,鄉鎮黨委書記重點負責對村班子正職幹部工作日誌的調閲,並簽署審閲意見,推動崗位目標任務落實。二是建立月督查季調度制度。區委辦、區委組織部結合全區重點工作,對各鄉鎮街道黨建工作每月進行督查,每月一彙總、一通報,將村級幹部工作日誌列為重點督查內容,隨時瞭解各村崗位目標完成情況;區委在每季度最後一週利用1天時間召開黨建現場觀摩會議,區委書記親自參加,專題分析研究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三是建立“雙述雙定”制度。年底,召開專題考評會議,組織村班子及其成員就年度崗位目標完成情況分別向上級黨組織和本村黨員羣眾述職。全體參會人員按“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對村班子及其成員進行測評,再由鄉鎮街道考核工作小組計算民主測評得分。民主測評主要從思想政治建設、領導能力、工作作風、工作實績和廉潔自律五個方面進行。計算公式:民主測評得分=100×(優秀票數×1+稱職票數×0.8+基本稱職票數×0.6)/總票數。組織實績量化考核,鄉鎮黨委依據各村年度崗位目標任務,制定考核方案和考核打分明細表,滿分100分,對村班子及其成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和承諾兑現情況進行逐項打分。村班子及其成員年度考評最終得分按“民主測評和實績考核各佔50%”的比例計算。共劃分為4個等次:90分及以上為“優秀”,70—90分(含70分)為“稱職”,60—70分(含60分)為“基本稱職”,60分以下且經鄉鎮(街道)認定後的為“不稱職”。被評為“不稱職”的村班子,該村村幹部不得評為“稱職”及以上等次。

(三)強化結果運用,實行獎優罰劣。一是與村黨組織排位定檔掛鈎。依據年度崗位目標完成情況和黨員羣眾評議結果,按照“3:5:2”(一類村佔比不得超過30%,二類村50%,三類村不少於20%)比例,確定村黨組織在鄉鎮總體排位檔次。三類村作為鎮下一年度重點管理單位,逐村建立工作整改台賬;排位最後一名的村黨組織,直接列為區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安排區直黨員領導幹部聯繫,實行鄉鎮黨委書記兼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制度,選派區直機關單位人員駐村幫扶,重點整改,督促晉位升級。二是與村級幹部績效報酬掛鈎。一類村,村班子正職幹部績效報酬為績效報酬全額的1.5倍,其他幹部績效報酬為績效報酬全額的1.2倍;二類村,村幹部績效報酬不變,全額發放;三類村,村班子正職幹部不得享受績效報酬,其他幹部績效報酬為績效報酬全額的50%,其中綜合考評排在末位的村,村班子全體幹部不得享受績效報酬。三是與獎懲掛鈎。完成崗位目標且黨員羣眾滿意率較高的村,該村和村班子主要負責人作為年終評先評優的主要對象,優先推薦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優先推薦參加公務員考錄和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選配等;對未完成崗位目標、考評為基本稱職的村級幹部,由鄉鎮黨委書記進行誡勉談話,必要時安排鄉鎮領導聯繫幫帶;對未完成崗位目標、羣眾意見較大、考評不稱職的村級幹部,進行免職或依法罷免。

三、基本成效

一是切實形成了規範的可複製村級幹部管理機制。村級幹部因其自身半工半農的特點,要求其像機關幹部一樣每天按時上下班、全時段在崗在位坐班,基本不可能實現。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做到對村級幹部手頭工作任務進行情況的實時掌握、跟進考核,存在一定難度。村級幹部管理精細化,有效做到了村級幹部崗位職責明確、目標任務進展情況實時跟進、完成效果科學評價,其整個操作流程覆蓋全年工作時段,責任鏈條環環相扣,完全契合企業產品質量控制“事前、事中、事後”三原則,可操作性強,易於複製推廣。20xx年9月份村“兩委”換屆完成後,5個鄉鎮先行先試,隨後全區25個鄉鎮街道全面鋪開,推行效果明顯。

二是有效提升了村級幹部幹事效率。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全區範圍內村級幹部崗位目標完成情況區級督查3次,工作日誌集中檢查3次,25個鄉鎮街道各自檢查9次,排出季度崗位目標完成情況末位村42個,292名村級幹部績效報酬減半或扣發,8名連續排名末位村黨組織書記被調整。在嚴格督查考核的同時,綜合運用幹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獎勵和物質利益掛鈎等措施,解決村級幹部“干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20xx村班子正職報酬提高到2.9萬元/年,達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28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被推薦享受鄉鎮副科級經濟待遇;村社區幹部實現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村級幹部管理精細化的譙城實踐,建立剛性化執行機制、導向化激勵機制,使每個工作崗位有目標、有責任、有時限、有督促檢查、有考核評估,做到“閉環”管理,獎罰分明,有效提升了基層村級幹部的工作效率,激發了幹事創業熱情。

三是進一步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20xx年2月份,全區1930名在職村、社區幹部簽訂崗位目標責任書,公開承諾事項5000餘條,內容涉及幫帶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帶頭宣傳學習國家法規政策,以及修橋鋪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魏崗鎮魏崗村黨總支書記姚力心積極履諾踐諾,3月份把10只政府“扶貧羊”交予貧困户皮文彬養殖,又指導他與養殖場簽訂《建檔立卡貧困户精準扶貧幫扶協議書》,將羊託養給養殖場,每年可以取得收益1萬元。觀堂鎮晨光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鄭毅,牽頭成立村級集體企業亳州市鼎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晨光村優質果桑種植示範園,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目前總面積500平方米的晨光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正在建設中。推行村級幹部管理精細化,不僅使村級幹部知道了應該怎麼幹,更重要的還使村級幹部明白了要幹什麼、幹成會怎樣。一系列崗位目標的實現、承諾的兑現,以及舉措的落實,都成為了拉近基層黨羣幹羣關係的紐帶,獲得廣大羣眾的認可和讚許。

四、探討與啟示

從譙城區的創新實踐來看,村級幹部管理精細化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只是在於解決了當地村級幹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更為主要的是總結了一種易於操作、便於複製的村級幹部管理方法,形成了一個從年初到年尾有效覆蓋全年工作時段、逐步推進工作落實的村級幹部管理機制。這種模式給我們的啟示是:

(一)村級幹部管理要堅持定責與問責相結合。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結合羣眾需求,合理制定村級幹部年度崗位目標,既體現高標準、嚴要求,又體現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級黨委實施跟蹤督查,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崗位職責的村級幹部及時追究責任,有效保證了工作的落實。

(二)村級幹部管理要堅持承諾與評議相結合。村級幹部根據工作職責、崗位目標開展公開承諾活動。向鄉鎮黨委和本村黨員、羣眾進行“雙承諾”,將承諾內容在黨務村務公開欄長期公示。村級幹部結合年終考評,述職兑諾,報告年度目標完成情況,接受鄉鎮黨委和本村黨員、羣眾“雙評議”。“雙承諾”與“雙評議”充分體現了村級幹部既要對上又要對下“雙負責”的基本要求。

(三)村級幹部管理要堅持獎優與罰劣相結合。健全激勵機制,必須要求獎優與罰劣並行,二者缺一不可。要切實完善考核辦法,以實績量化為手段,把工作成效考準、查實,確保公開、公正。要把考評結果作為村級幹部工作好壞、成績大小的主要依據。實行獎懲激勵,強化考評結果運用。對考評為優秀等次的村級幹部重用、重獎;對考評為不稱職等次的村級幹部,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處理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6e9d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