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情況彙報 >

中學移區管理後辦學情況彙報大綱

中學移區管理後辦學情況彙報大綱

一、學校基本情況介紹

中學移區管理後辦學情況彙報大綱

馬鞍山市第七中學始建於1964年8月,佔地面積3519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3680平方米,現有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66人,在職教職工140人,其中50歲以上17人(男13人,女4人),35~50歲80人(男43人,女37人),35歲以下43人(男9人,女34人)。高級職稱教師43人,中級職稱教師62人,中高級職稱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0%以上。

學校擁有完備的教育教學設施。建有教師辦公樓1棟,教學樓3棟,實驗樓1棟,科技樓1棟,科技樓頂層建有華東地區首家傾斜式校園天象館。

七中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形成了“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辦學理念。以“求真求新”為校訓,以“以人為本,辦學為民,科普特色,發展創新”為辦學方針。

七中於XX年11月被正式批准為“安徽省特色國中”,其辦學特色是科普教育。七中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課堂為本,活動延伸,興趣引導,分層推進”的科普教育實踐模式。學校特色教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學校先後被確定為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培訓基地、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全國人才幼苗培養基地、省少年科學院二級分院,並多次獲得省科普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有多人次在國家、省科普活動中獲獎,其中1名同學獲國家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科普特色教育的廣泛開展,有力地促進了素質教育的發展,全面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以2010年為例,學校會考達省示範高中(二中、紅星中學)錄取標準人數為230人,(其中:二中統招60人,擴招27人,紅星統招61人,擴招82人)有17名同學被二中理(文)科實驗班錄取,列全市公辦國中第一名。學校被確定為市首批教學研究基地,被評為省“綠色學校”先進學校、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市首屆文明單位標兵等,連續四次獲市中國小校辦學水平評估優秀等級。在“XX年、2010年度全市中國小學校目標綜合考核”中,我校榮獲“優秀單位”榮譽。

二、移區管理後花山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對學校工作的關注

2010年7月5日,市教育局直屬17所學校及幼兒園正式移區管理。花山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十分重視此項工作,明確教育、財政、人勞、審計、檔案等部門的各項接收工作,及時做好與學校各項工作的銜接,確保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穩定和工作的正常運轉。

(一)花山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高度重視,多次深入學校開展調研工作

移區管理後,花山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主要負責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到我校調研,瞭解情況,解決問題,給予我校全方位的關懷。7月21日上午,花山區教育局領導來我校調研,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辦學特色、存在的困難。9月8日上午,教師節前花山區原區長楊勇義到校調研、慰問教職工。11月18日上午,花山區副區長陳剛在區教育局局長宣琳陪同下參觀了科技樓各館室、實驗室、校舍,視察了校園環境,看望了教職工並與他們親切交談。陳剛副區長還與學校領導及中層以上幹部進行了座談,聽取了校長關於學校特色教育、學校基本情況以及辦學中存在的實際困難等方面的彙報。2010年1月21日上午,區委沈德瑤副書記、市科協孫錦才副主席、區科協主席謝燕剛一行來我校調研科普特色教育。2010年4月1日上午,花山區副區長陳剛在區教育局副局長鬍勁鬆的陪同下調研我校校安工程建設及校園整體規劃修訂情況。

(二)在辦學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積極幫助學校制訂校安工程建設規劃

移區管理後,花山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在學校辦學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教師辦公經費3000元人的標準仍然保持不變。學生免雜費資金,能按國家規定標準足額撥款到位(500元/生)。在校園基本設施建設上,組織有關專家,對校舍進行了全面認真的安全排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我校共有三棟校舍建築不符合抗震要求,需要拆除重建,分別是西教學樓、中教學樓和行政樓。有四棟校舍不符合國家新的抗震標準需要加固。分別是實驗樓、東教學樓、教師辦公樓、科普活動中心。學校上報了《關於校舍拆除重建和對校園規劃進行局部調整的報告》,分管區長多次到校實地察看,提出修改意見,目前規劃調整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上報市規劃部門審批。

三、移區管理的利和弊

利:擴大區級政府管理義務教育的權限,便於在同一行政區域內統籌協調九年義務教育。

弊:1、我市現有的中國小不多,城市體量有限,人為地將全市九年義務教育(主要是國中階段)按區域隔裂開,全市各國中階段教育學校因隸屬不同行政區域而容易形成新的發展不均衡。

2、移區管理後,國中階段的學校在幹部交流、教師交流等方面只能在本區內流動,教育資源的充分發揮受到制約。

3、區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對口的教育教學業務指導機構,對國中的管理更多地是體現在行政事務上的管理,教學業務上的指導還是依賴於市教育教研機構,不利於初級中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4、移區後初級中學的財務管理實行報賬制,雖然經過磨合,移區學校已基本熟悉其操作流程和相關規定,但這一做法實際上是取消了學校的法人資格,學校成為事實上的區政府機關的一個二級機構。

四、學校移區管理後存在的困難和建議

原屬市教育局管理的17所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及幼兒園全部移區管理,這當中,有10所中國小歸屬花山區管理,使得花山區教育從層次到規模都有了一個新的變化。與此同時,移區的10所中國小也面臨着管理模式的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新的問題。

問題一:教育行政部門的事權與財權,人事權分離,導致基層學校工作被動,效率不高。

教育是關乎千家萬户的民生工程,區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目前的職能更多地體現於事權上,財權和人事權則由其他部門管理,這種事權與財權、人事權的分離影響了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職能的發揮。其基層學校幹部的配備調整要由區教育行政部門、人事部門、組織部門共同把關;學校開展一項活動,事先要向教育行政部門請示,再向財政部門報告,運作的過程費時費力,效率不高。另外,區教育行政部門缺少從事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經歷的幹部,機關內部機構與學校管理不匹配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區教育行政部門在統籌管理義務教育中感到力不從心,難以推動區屬義務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建議:區委區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區教育局的職能,充實力量,簡政放權。一是充實區教育局的力量,配備有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經歷的幹部,擔任相關崗位的負責人。二是賦予區教育局中國小人事編制的審定,調整等權限。三是賦予區教育局中國小經費預算,審核管理的權限。四是賦予區教育局對中國小校長以下幹部的選拔、考核、聘用的權限。對於基層學校來説,簡化辦事程序,走進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事情都能在一個部門得到解決,這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需要,更是服務於基層學校的必然選擇。

問題二:基層學校辦學過程中非教學行為的干擾,影響學校辦學的精力

要讓學校領導一門心思投身學校管理,把學校辦好,提高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就要儘量減少辦學過程中非教學行為的干擾。希望區有關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協調主動為學校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建議:一是成立教育服務管理公司,將學校的門面房統一管理起來,通過統一規範的管理,提高門面房的租金,消除安全方面的隱患,提高租金使用的效益。二是通過統一的招標,規範各中國小的物業管理,降低物業管理的成本,發揮物業管理統一調配使用的規模效益。三是通過統一招標,規範各中國小校教輔資料的供應與使用,確定學校辦公用品的供應商,代理商。

問題三:幹部隊伍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缺少有效的激勵手段,影響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建議:一是評選區級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授予榮譽,給予一定的獎勵。二是實施校長職級制、校長任期制、校長聘任制。可以借鑑外地成功的經驗,通過校長職級制等的實施,打造優秀校長隊伍羣體。三是每年利用暑假,分層次組織教師培訓,並將其參訓的情況納入對個人的考核。四是人員管理統一,對教師實行“區管校用”,實行無校籍管理。教師全部由單位人變成系統人,統一聘任,統一管理人事、工資,統一配置師資,教師在本區內可以無障礙流動。五是建立城鄉師徒結對制度。六是要根據初級中學辦學的規律與要求,建立分學段學校領導交流的平台,區教育局黨工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可以將國小和國中分開進行,以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七是編印《花山區教育》信息簡報,在條件成熟時,建立花山教育網站,編輯《花山教育》內部刊物,以宣傳、服務於花山區教育事業。

問題四:教師補員工作滯後,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

建議:要建立教師補員的工作機制,確保學校在編制範圍內所缺少的教師能夠得到及時補充。

問題五:績效考核與績效工資分配有關政策規定在實踐中遇到困難,影響學校和諧發展。

現行的《義務教育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廣大教職工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但從政策公佈的那天起,就伴隨着異義和質疑的聲音,由於政策與制度的設計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引發教育系統學校教職工普遍的怨言、怨氣,影響學校的穩定與發展,使得本來並不突出的矛盾集中顯現,也引發教師間的不團結,處在基層學校的校長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一方面要對上負責,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上級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充分體現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目前,在現行政策規定下很難找到這個結合點和平衡點。究其原因,在於現行政策與制度設計上的不合理。

建議:具體做法是:將現有的30%獎勵性績效工資按教師的職稱全額發放到每個教師頭上,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這裏指的是大部分教師)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水平。在這一前提下,有兩個方案可供參考。

方案一:政府可按學校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如4%~5%)增加一定的費用,作為學校績效考核津貼與獎勵(包括班主任津貼等的費用),這個比例可以與對學校的考核掛鈎適當浮動。方案二:作為過渡辦法,調整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範圍,允許將班主任津貼等文件中規定的津貼項目列入公用經費支出範圍,規定其開支上限標準。

總之,隨着移區管理學校的加入,給花山區教育發展擴大了力量,增添了活力,孕育了新的生機,相信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的協調指導下,經過轄區所有學校的共同努力,必將迎來花山區教育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qingkuang/gvn6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