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學校素質教育自評報告

學校素質教育自評報告

一、基本情況

學校素質教育自評報告

1、學校概況

上海市南匯實驗學校是原南匯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創辦於1986年6月,原校址在惠南鎮為民路9號。建校初有14個班級(幼兒園、國小),教職工共66人。XX年,學校遷至惠南鎮西門路24號,佔地37餘畝。學校辦學規模因此逐年擴大,現有教學班37個,學生1600多人,在編教職員工119名。其中專任教師107人,中學高級教師19人,中級職稱教師51人,40週歲以下教師71人。第二輪原區“優教工程”學科帶頭人6人,學科骨幹教師6人,6位教師為原南匯區兼職教研員。

近年來,學校獲市級榮譽有:XX年,學校被命名為“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校”;XX—XX年度、XX—XX年度連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XX年9月,學校還被上海市紅十字會命名為“上海紅十字南匯學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市中國小行為規範銅牌學校”、“市少先隊紅旗大隊”;市先進教職工之家;“市普教系統十佳黨支部”、“市農口系統文明單位”。

區級榮譽有:文明單位; “黨建工作示範點”;先進團支部,並被授予“新長征突擊隊”稱號;少先隊先進大隊;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優秀家長學校、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第四屆青少年科技節先進集體;籃球項目傳統學校;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學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xxx”重點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實驗校等一系列稱號。

2、創建思路

(1)學校發展的定位與思考

①辦學理念:

圍繞“以學生髮展為本”這個核心理念;採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方略;提倡“博愛澤人,博學慧人,博樂怡人”的校訓,培育師生博愛的寬闊胸懷,博學的嚴謹態度,博樂的成長心境。以愛心培育愛心,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

②辦學目標:

作為原南匯區的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努力為社會提供令人滿意的教育服務,在市、區內起示範作用。

③培養目標:

鑄塑“博愛”之魂,以普惠社會,夯實“博學”之基,以聰慧大腦,鋪設“博樂”之境,以怡樂人生。培育有愛心、有文化、快樂向上的時代新人。

(2)實驗項目 :“紅十字學校文化建設”詳見附件1

二、素質教育實驗校工作推進情況及成效

(一)學校管理

全面實施校長負責制,校長依法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負責。發揮學校黨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教代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學校遵照“依法辦校”辦學理念,無違規招生,無選拔考試,就近入學。新生採取電腦編排分班,男女生均衡,學科平均誤差不超過1分,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師資等資源均衡配置,無重點班、招呼班。

1、在學校規劃與運行管理中突出三個“加強”:

加強組織管理: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統籌學校發展與規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德育工作、教學工作、隊伍建設、教育科研、校園文化建設、信息科技等負責人,負責有關專題的工作。

加強隊伍管理:加強黨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強中心組的理論學習,重視後備幹部的選拔和培養。

加強制度管理:完善教職工工作、考核制度,建立競爭機制。健全重大事項的決策審議制度。

2、創設平台,使家長和社區有效的參與學校管理。

學校建立了家長委員會,對學校工作管理進行監督、評價。我們利用校園網,向家長和社區宣傳學校重大政策、活動和先進家庭教育理念;利用學校視頻網絡,每年不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學校的某些重大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如:校慶、賑災義賣、六一節、教學現場會等。

(二)師資隊伍建設

1.增強愛崗敬業意識,提高教師人格品位。

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必須擁有高尚的師德。一支有修養的高素質隊伍是推行素質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原動力,學校從多渠道引導教師不斷完善自我。

在學習中收穫感悟 學校把師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實事工程來抓,組織教工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制定本校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邀請市教委黨校徐元旦教授和市心理學專家張穎老師分別作《溝通藝術》、《情緒管理》的專題講座,及時疏導廣大教師特別是全體班主任的心理,有效提高班主任的溝通協調能力和處事能力。學校向每位教師贈送了於漪老師的《歲月如歌》,毛蓓蕾的《心之育》等書籍;下發了霍懋徵老師感人事蹟的選文,組織研讀《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教育教學中師德修養案例研究》等書籍;學習《上海教育》長篇通訊《大愛的青春是這樣煉成的》,學習上師大青年教師孫雅豔的先進事蹟,並每人撰寫學習心得。

在活動中推優促優 黨、政、工、團、婦聯手,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真正突出了“立德樹人”教育管理理念。我們開設“教師講壇”—《揚師德、鑄師魂、正師風》演講會,評選、表彰了學校十佳師德標兵;在校內開展“我的師德觀”系列徵文活動;舉辦《我的教師人生之夢》青年教師演講比賽,並評選出最佳進步標兵;以《今天,我們怎樣做老師?》為主題,開展師德徵文及演講活動;開展“教師規範用語及忌語”的徵集評選活動;校內樹立先進教師的典型,弘揚身邊的先進事蹟,開展感動實驗十佳師德評選活動,拍攝製作優秀班主任代表張衞東老師先進事蹟,在校內、區內進行學習宣傳。

在考核中健全師德 把師德建設同師資隊伍的培養、考核、晉升結合起來,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家長之間展開問卷調查,也通過明察暗訪,校長信箱等媒介規範教工師德。對教師的先進事蹟和違法違紀行為隨時記錄,作為教師職業道德評估、考核、評聘、晉級、獎懲的重要依據,對於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學生愛戴、家長信賴的教師給予鼓勵表揚。同時,實行一票否決,堅決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

以實際行動踐行師德 我校志願者簽約率達100% ,黨團員長年在交通文明志願者活動中,從不缺崗,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按照特教要求,教師志願者認真做好義務上門送教活動;每位黨員與各班的特殊學生結對,開展幫教工作。通過一系列活動踐行“以愛心培育愛心,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諾言。

2.重視校本研修,促進專業發展。

理論學習:學校創設多元的研修路徑,提高業務素養,組織教職工學習《關於加強中國小課程管理的若干意見》等6項教學工作意見;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課程標準,轉變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認真開展讀書活動,鼓勵教師撰寫讀書筆記,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學校為全體教師徵訂一冊《現代教學》雜誌,又贈閲《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案例研究。

名師指點: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藉助外腦,汲取專家的智慧,我們先後邀請翁昌來、鄒一心教授,市化學教研員徐睿、市語文教研員譚軼斌、市物理教研員陸伯鴻、市數學教研員黃華及數學家張奠宙、市英語專家何亞男、作家程乃珊、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新讀寫》主編陳剛教授、新農校長高紀良等來我校講學、評課指導。另外聘請4位外籍教員,階段性為各學段學生上課,真正接受純正的外語教學的薰陶。

完善學校各層次教師的培養制度,每位學科帶頭人負責幫帶一名或幾名青年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每學期在一定範圍內作1次專題報告,承擔1門課程的教學輔導,帶領1個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我校6位區學科帶頭人分學科各自主持了區級的教師培訓班,開展教師講壇活動,很好地起到了輻射、引領作用。其中曹嘉平等老師蹲點鄉校,還負責帶教一大批外校年輕徒弟。學校還選派學科帶頭人蔘加上海市名師後備人選培訓,另有5位英語教師出國進行培訓。

課堂實踐:學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教學節或教學月活動,也有專題教學周活動。另有學科帶頭人展示課、區中心組或聯合體的彙報課等。還承擔了區級重大活動。如:落實“兩綱教育”課堂展示教學任務;校慶20週年,向全區教師展示課堂教學風采。

學校還定期舉行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形式多樣,有上課、備課、説課、命題、案例反思、粉筆字書法、演講等。

XX年,19位教齡5年以下的青年教師參加校、區級教學評選活動;XX年,參賽人數達39人。經過幾年的打磨,大大縮短了成長週期,效果很顯著。在今年青年教師區級評選課中,數學組3人報名參賽,2人獲一等獎,1人獲三等獎。其中1人代表原南匯區參加市複賽。語文組1人蔘賽,獲一等獎。國小自然組1人蔘賽,先後獲區一等獎及上海市一等獎。

科研引領:學校以教育科研為抓手,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XX年,修訂完善了《南匯實驗學校教科研工作條例》和“教科研工作成果獎勵條例”;當年,全體教師參加區課例評審預選,成為全區唯一一所全員參與初評的學校,5篇選送作品中3篇獲一、二等獎;XX年度,5人次在區第二屆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中獲獎,其中教科室主任獲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榮譽稱號;XX年,選送5篇論文參賽,全部獲獎,其中一篇推送上海市“黃浦杯”徵文,獲市三等獎。學校近年來,有《在古詩文教學中提升學生文化底藴的實踐研究》、《紅十字特色項目與德育整合的行動研究》等5個課題獲區級立項。課題佈局合理,涵蓋面廣。

學校中學語文組集體參研的國家級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其成果獲國家級一等獎; XX年6月到XX年2月,據不完全統計,獲區、市、長三角地區、國家級發表、出書、獲獎的各類作品近百篇。

通過歷練,打造出一支反思意識、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也為實現“減負增效”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三)課程改革

1.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減負”措施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 歷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不隨意增減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確保三類課程和科目開足開齊,並嚴格控制總課時量和周活動量。為保障各學科的正常落實,逐年減少教師兼課現象,盡力落實專任教師承擔體、音、美、自然、勞技、政、史、地等基礎性教學任務,逐步做到了專科有專師、專課當專用,三類課程開設率和專課專用率均為100%。

認真執行中國小作息制度。按照市教委有關規定製定上下學時間,保障了三課兩操兩活動,全面保障了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體衞藝科活動豐富多彩,全面關心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積極落實“減負”措施 通過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和作業的有效性,通過年級組的管理協調,達到對作業總量的調控。規範使用教育用書和各類教輔材料,制止為學生增訂學習資料,從源頭上杜絕“增負”現象。教學常規管理中增加了巡課制度,制止拖堂和佔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的情況。

2.加強課程建設,推進教學改革

全面落實基礎型課程,保障基礎型課程和學科的開設和執行,着重於學科拓展、探索於自主研發、成就於校本課程,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為目標不斷促進教學改革。

確保課程建設的有效性 拓展型課程是基礎型課程的延伸。學校本着寧缺勿爛的態度,堅持在三個結合的基礎上開設拓展課程。這三個結合是:課程必須與學生需求相結合、必須與教學發展相結合、必須與課程推進相結合。防止拓展課呈無序狀態,成為增加學科課時和補習的變通。

確保課程建設的多樣性 相同學科拓展課程注重階段性分層和連續性設置,以適應各階段學生的水平和需要。通過課程申報、審批、招生和舉辦等程序,完善和豐富課程門類。今年來學校開展了以學科拓展為主的如語文綜合學習、硬筆書法、寫作訓練、數學思維訓練、英語聽力等;以學生生理心理髮展水平服務的如開設了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以及民防教育等;以課程研發為主嘗試校本課程創建的,如《積累感悟,享受閲讀》語文系列校本課程,數學《思維訓練拓展教材》、《國中數學方法》,英語《英語新概念》,體育《籃球》、排球、陽光夥伴,藝術類《兒童速寫》、《合唱》,科技類《科普英語》、《電子類興趣活動》、《電子小報製作》等;以創特色為主的如紅十字《人道國際法》、救護培訓和以“英語周”為代表的各類英語活動。

確保教學改革的實效性 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促進教學改革,幾年來學校開展了“兩綱”教育滲透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指導學生自我學習、享受教育、愉快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學困生成因和幫助、作業改進、命題等教學研究活動,促進了教師為提高課堂效率而探索的積極性,促進了“減負”措施的落實,促進了教師的創造力,更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學力,豐富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從而推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進程。

3.夯實教學常規,聚焦課堂改進

學校主要以“六個一”工程為抓手,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近來,又結合浦東新區課堂教學改進計劃,進一步夯實教學常規。

落實“六個一”工程 學校以“六個一”工程為抓手,以任務驅動形式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按照教齡,有規定項目和自選項目,若在區級以上發表文章或教學獲獎的,可相應減少“六個一”的規定量,並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依據。

狠抓教研組建設 把教研活動的中心放在研究課堂教學上,以教研組為單位,對“隨堂課、示範課、研究課、評選課”,用課改的理念去對照、剖析、評價。以活動反饋和創建“六好”教研組為抓手實施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

加強過程性管理 引導督促教師向課堂40分鐘常態課要效益。具體做法是:由教務處牽頭結合行政值日,每天不定期巡查課堂常規執行情況。與此同時,教務處隨機安排行政聽課。檢查組對於違反教學常規的老師,根據違規情節輕重發出口頭或書面的整改通知。課堂常規檢查與年終考核直接掛鈎。

改進有效性評價 加強質量監控,注重反饋評價。重點抓質量監控命題、考場設置和監督、規範批改、質量分析四個環節。每學期落實好命題任務,統籌安排考場,安排場外巡考;評卷採取年段交叉流水的方式閲卷,按規定模板作質量分析;每次質量監控後,召開全校質量評價會。

發揮信息技術輔助作用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硬件設施及時到位,設備使用率高。發揮學校信息中心的功能,發揮學校網絡優勢,為教學工作提供資源平台。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件製作和比賽活動,積極參與區級及以上層面的信息技術各類比賽活動。

落實課堂改進措施 學校緊緊圍繞“聚焦課堂教學”這一主題,在實行聽課、評課、巡課的同時,注重課堂教學的管理。加強骨幹教師引領、教研組教師互動。本學期,針對浦東新區的課堂教學改進計劃,我們及時調整、及時學習、及時跟進,很快根據實際着手製定了學校和教師個人的改進措施,通過對自身的教學狀況進行個性化分析,認真查找成敗,找出薄弱環節,查漏補缺,培優輔差,提高教學質量。

(四)學生髮展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德育,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管理到位,使德育工作責任制落到實處,堅持德育寓於學校各項工作之中,幹部教師做到了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學校以活動和課堂為主陣地,滲透各學科德育教育,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從培育愛心公民做起,傳承和根植以“人道、博愛、奉獻”為核心的紅十字文化,做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績。不僅滿足了師生的共同需求,同時又促進了學校內涵建設的深入發展,初步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同成長、共發展的良好局面。

1、加強行為規範教育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多種形式貫徹落實《上海市中國小生守則》和《上海市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十個文明好習慣”為訓練抓手,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抓好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檢查評比制度,不斷完善《實驗學校學生一日常規》,對學生進校、升旗、上課、課間、集會、活動、值日、作業、請假和愛護公物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使基本行為規範在學生心中紮根,督促學生從自身做起,嚴格地遵守行為規範。學校還利用重大節日開展禮儀教育活動。

2、開展以“兩綱”為主題的專題教育

認真落實《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結合“兩港開發與南匯新一輪發展”開展系列活動。組織學生觀看《形勢教育大課堂》,增強了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意識。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開展了主題為“歌頌偉大祖國、肩負神聖使命——祖國萬歲”十月歌會。繼續開展小公民道德教育,結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爭做合格小公民”及“十個道德好習慣”教育活動。注重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開展“熱愛生命、拒絕xx”專題活動,舉行了主題班會;組織學生觀看了反xx宣傳教育片。對一至五年級學生開展了“兒童安全步行月”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我校國小生安全過馬路的意識,進一步提高了他們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意識。同時,每學期進行安全逃生的消防演練,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開展節能教育,養成生活富裕,不忘檢樸的好習慣。積極參加公益勞動,六年級小輔導員為一年級小朋友打掃教室衞生。組織學生定期到區圖書館,幫助圖書管理員貼標籤、整理書架;設立“小交通崗”,學生手執小紅旗,到西門路和城西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義務指揮交通;還到社區宣傳“預防愛滋”。

3、開展温馨教室建設

組織開展班級公約制定、班級佈置評比、愛心案例徵集等活動。進一步加強我校班級集體建設、班級文化建設,快樂中隊建設。教室中窗明几淨,桌椅整齊。牆壁上展示學生的書法作品,星星火炬欄裏張貼着孩子們本學期要爭取的爭章標誌,分工明確、友情提示的班務欄是班級日常管理和正常運行的依據。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有奉獻精神的優秀教師擔任此項工作。優化班主任隊伍建設,實現班主任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管理。進一步提高師德水平,以健全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為重點,促進班級建設上水平。加強對班主任的培養和工作管理,學校有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

4、體衞藝科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本着“抓務實、創特色、求發展”的宗旨,積極開展特色項目活動。學校是區藝術特色學校;區體教結合籃球項目學校;區科技特色項目學校。

(1)重視特色培養,創建品牌項目

自1997年學校組建第一支校籃球隊至今已有十年,學校籃球運動水平不斷提高,籃球已成為學校品牌項目。

抓好“三團一社”——合唱團、舞蹈團、小樂團和書畫社的建設。“三團一社”活動形式豐富,如技能訓練、比賽活動、觀摩展示等。

科普英語是學校的科技特色項目之一。學校有一支年輕有為、奮發向上、朝氣蓬勃、業務精湛的英語教師隊伍,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市科普英語競賽、世博英語演講比賽等,並取得了可喜成績。

(2)課內課外整合,文體活動多樣

積極響應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同時加強體育課教學常規管理工作,使學生體育課合格率達95%以上。

每年舉辦一次體育節和科技文化藝術節,形式多樣,項目眾多。學生活動參與率達到100%,力爭每人都能有一項藝術和體育愛好,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和文體科技特長,使“以學生髮展為本”不成為一句空話。

衞生工作常抓不懈。定期進行師生健康知識教育和衞生救護技能培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及各項疾病預防和防治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的沙眼、齲齒、視力等方面進行了普查和預防工作,努力將近視新發病率控制在3%以內。

(3)保持已有成績,爭創更高榮譽

體衞藝科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市、區級的各類競賽中,均獲得好成績。藝術特長生受邀參加區內各種大型表演活動,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才華。

(六)校園環境

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學校辦學理念的轉變,自XX年起,我校分步規劃,對校園各設施逐步進行了改造。XX年,建設完成了綜合教學樓,增加了一個美術室和一個多媒體室;學生餐廳二樓改造成學生餐廳。煤渣跑道修建成塑膠跑道,擁有了人造草坪的運動場,更新了籃球場器材和活動區器材。師生的體育鍛煉有了硬件的保障。XX年,按照學校的部署,為創建市紅十字學校,我校精心設計建設了以紅十字為主題的不鏽鋼雕塑,為博愛樓製作紅十字宣傳櫥窗和宣傳版面,校園佈置紅十字宣傳牌,結合“温馨教室”的建設,為每班製作紅十字宣傳欄等。兩年裏,先後為各個教室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為每個專用室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極大改善了教學硬件設備。

XX年暑期,學校進行整體改造工程,這是我校搬遷新校址後的第一次大改造。學校對各功能區佈局進行了適當調整,增設了紅十字室、教學工作室,新建了停車棚,總體佈局更加合理有序。教學樓、實驗樓和行政樓從牆面、門窗到地面全面改造,圍牆重新加固改建,校舍全面進行粉刷,色調風格統一,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為專用室更新了實驗儀器設備及新型實驗桌,為各辦公室更換新辦公桌椅,添置立式飲水機,安裝空調,為每一位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等,大大改善了教學條件和辦公條件。

校園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呈現出勃勃生機:太湖石景觀、紫藤架長廊、紅十字雕塑,成為我校的特色。配以學生優秀書畫長廊、温馨教室等佈置,構成主題文化凸出、整體環境和諧優雅的新校園。

(七)實驗項目

學校自XX年底開始培育和構建紅十字學校文化,學校於XX年3月獲“上海市紅十字工作達標學校”稱號,XX年7月被上海市紅十字會命名為“上海紅十字南匯實驗學校”,成為上海市第二所紅十字學校。期間紅十字校園文化內涵不斷提升,博愛、温馨、和諧的校園氛圍逐漸濃郁。

1、創建工作新機制,確保學校紅十字工作規範化

為使學校的紅十字工作落到實處,有序開展,學校建立了一套相對穩定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明確責任、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根據《紅十字會章程》、《上海市南匯實驗學校紅十字會工作三年規劃》,明確青少年會員的認知情感目標,豐富師生會員的實踐體驗途徑,積極營造具有學校文化特色的青少年紅十字文化行為與環境建設,豐富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形式與內容;學校進一步規範紅十字會十項工作制度(理事會制度、社區服務制度、救護培訓制度等等),並結合班級紅十字小組管理,制定學校紅十字小組文化建設評價表,我們每學期組織各紅十字小組圍繞目標開展評價、獎勵,優化制度文化建設,提升學校紅十字文化內涵。

2、創立工作新載體,推動學校紅十字活動系列化

我們積極探索紅十字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努力做到學校紅十字工作有抓手、有載體,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教育活動努力做到“四個結合”即人道主義教育與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應急救護與學校衞生保健工作相結合、服務志願者活動與勞動教育相結合、紅十字興趣小組活動與學校素質教育活動相結合。圍繞四個結合我們開展了多方面的活動:紅十字主題活動繽紛多彩;救護救助救災積極行動;日常知識宣傳形式多樣。

在開展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關注師生、關注細節、關注過程”的原則,關心、關愛、關懷生命。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師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和温馨校園建設的全面提高。

3、探索工作新方法,促進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多樣化

注重完善紅十字學校文化建設 我們積極尋求文化關懷,不斷營造紅十字人文校園的“環境育人”氛圍,僅XX年學校投入紅十字活動的專項資金就達到了6.6萬元。學校精心構築博愛樂園,構建學校紅十字走廊文化,專設“博愛樓”、“博愛室”, 班級設置 “博愛宣傳欄”,營造濃郁的紅十字文化氛圍。

注重拓展宣傳途徑 學校紅會不斷拓展宣傳教育途徑與評價機制,完善學校紅十字文化行為建設。校紅十字會充分利用學校網站的紅十字專欄、“博愛小講壇”、紅十字每週宣言、紅十字專職小幹部例會等途徑,積極宣傳有關紅十字的法律法規以及學校的紅十字章程,大力宣傳紅十字會宗旨和紅十字會法,積極傳播人道主義。

注重交流研究與提高 我校紅十字會十分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積極主動地與同行和友人進行工作交流。我們組織青少年會員參加中韓、中日的紅十字交流活動,增進友誼,促進發展。學校紅十字會理事代表多次向市、區級領導與同仁作彙報交流,每一次的學習與交流,都推動了學校紅十字工作的提升。

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師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和師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感恩生命,傳承美德;救助救災,人道博愛;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紅十字創建工作與“兩綱”教育的緊密滲透使學校教育嚐到了教育“潤物無聲”的甘甜。

三、存在問題和今後思考

1、進一步理順學校管理機制

隨着學校發展,我們對學校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補充。囿於學校擴充規模,硬件設施、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無法與學校的發展完全同步,導致一部分制度的落實未盡人意。尤其是實施績效工資的背景下,某些制度已不適應變化,亟待我們在現代學校管理理論的引導下,進行合理的梳理,形成科學的管理機制。

2、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

由於歷史原因,我校的教師隊伍學科結構不盡合理,結構性教師缺編現象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在現有條件下,如何通過內部調整、校本培訓等途徑,優化隊伍結構,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同時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為培養新一代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提供師資保障。

3、進一步推進紅十字青少年教育內容與課程的整合

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凸現紅十字倡導的人文精神,進一步充實紅十字特色的校本文化內涵,充分挖掘紅十字青少年工作藴藏的豐富教育內容,形成一系列具有鮮明色彩的校本課程。通過課程開發,營建富有紅十字內涵的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實現紅十字與學校教育無縫銜接的美好願景,追求超然,至真至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qg6o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