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應急預案 >

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施方案範文(精選3篇)

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施方案範文(精選3篇)

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施方案範文 篇1

根據區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的通知》精神,為全面落實物資保障工作,按照職責分工,特制定物資保障組工作方案如下:

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施方案範文(精選3篇)

一、工作任務

按照“依法依規、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完善機制、合理應對”的原則,以及物資保障組職責任務,部門聯動、協同配合,共同推動落實應急物資保障工作。

二、組織領導

物資保障組由區工信局牽頭,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研究解決物資保障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全面掌握物資保障工作綜合情況,確保應急物資保障到位。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職責分工

1、工信局。負責統籌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工作。根據區衞健局提供的防控物資需求清單,向市工信局及省工信廳申請調撥應急防控物資;瞭解調度省內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情況,協調採購我區應急物資;全面掌握應急物資保障工作綜合情況,協調有關部門實施應急物資採購,運輸、儲備,資金準備等工作;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制定保障措,跟蹤保障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彙總整理情況,向區政府反饋保障信息;承擔區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2、區衞健局。負責調度全區應急物資需求動態,並及時向省、市衞健委提出申請;負責物資採、運、資金申請及到位物資調配。

3、區財政局。負責安排落實防控應急物資(含儀器設備)緊急生產、採購(進口)、儲備物資等專項資金。

4、區發改局。負責指導市場價格監測,穩定物價。

5、區交通運輸局。負責保障應急防控物資(含儀器設備)採購(進口)、儲備物資等工作的運輸保障工作。

6、區市場監管局,負責查處違規經營應急防控物資行為,監測應急藥品及醫療防護物資的市場動態,查處違規生產,維護市場秩序。

7、區商務局。負責監測與羣眾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和衞生清潔用品的市場動態及供給保障工作;組織協調境外採購有關事宜。

8、鐵路。負責配合做好涉及鐵路貨物相關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物資保障工作對全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具體保障措施,全力保障工作落實。

(二)突出重點,強化責任落實

各成員單位要緊密圍繞物資保障工作,結合各自任務分工,抓住工作重點和關鍵環節,落實責任到人,採取有力措施,統籌謀劃,做好各項工作。

(三)緊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物資保障工作涉及面廣,頭緒多,各單位要緊密配合,橫向主動加強對接聯繫,把各項工作有機聯繫起來,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應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物資保障工作高效開展。

(四)完善機制,加強跟蹤調度

建立應急物資調用機制,完善突發事件發生時本級調用、請求支援、緊急支援和響應結束等程序,規範物資調用工作。完善保障機制,建立重大事項協調會議制度,針對物資保障工作中出現需多家單位協調解決的問題,各成員單位可隨時報小組辦公室召開重大事項協調會議,協商解決有關問題,如需市政府解決,可由小組統一上報市政府解決。建立日調度機制,各成員單位要指定明確一名聯絡員,專門負責對接落實各單位物資保障工作,並將本單位具體落實措施以及工作進展情況以日報的形式於每天下午4點前報送至區工信局,我局將統一彙總向區聯防聯控綜合組報送。

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施方案範文 篇2

為有效監測、及時控制和消除因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不穩定,積極做好可能引起短缺的生活必需品品種調度,切實保障突發疫情期間極端情況下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穩定,根據商務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辦法》、省商務廳《福建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羣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20__年8月版)等有關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堅持條塊結合,分級負責。堅持以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按照封控、管控、防控管理級別,分級響應、分級啟動應急預案,落實處置主體和責任。建立以事發地政府為主,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協調配合的領導責任制和現場指揮機構,切實做好應急工作。

(二)堅持協調配合,反應迅速。在全市實施封控、管控、防控管理時,市局及各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應快速做出反應,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屬地政府,並迅速採取相應措施,確保應急處置快速果斷,增強人民羣眾安全感。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成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商務局陳玉鵬局長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由各分管領導擔任,成員由局辦公室、財務科、市場科、服務業科、商貿科、外貿科、基地辦等部門負責同志和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分管領導組成。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市場科。

(二)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領導小組職責。

1、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指揮、協調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重點保供企業、市直有關部門開展生活必需品市場應急供應,並監督檢查落實情況。

2、定期會商,強化監測。根據疫情形勢、發展走向和可能出現的應急狀況加強市場監測,全面掌握監控市場波動信息,及時預警、定期會商,做出處置和應對措施決策。

3、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在重要生活必需品出現市場斷供的緊急情況後,按照各自職責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穩定市場,確保應急處置快速果斷,儘快取得成效。

4、研究、落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有關應急保供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三)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協調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辦公室負責聯繫市政府應急相關機構,協調突發疫情後勤保障工作,對外發布各類信息;組織應急響應情形下工作人員的安排與調度。

2、財務科負責聯繫市財政局,協調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應急供應所需資金。

3、市場科(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牽頭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監測,發現市場供應異常情況,及時組織開展市場應急調度、投放。市場供應緊張時,負責對接省廳市場處協調調運事宜。

4、商貿科負責協調聯絡重點保供商超,配合做好商超生活必需品運行監測,協調企業採購、調運生活必需品,開展應急調度和投放。

5、服務業科負責協調聯絡餐飲業、住宿業(星級酒店除外)及有關生活服務業相關企業,提供餐飲配送等應急支持。

6、基地辦負責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設,協調城市主要副食品生產應急調控工作。

7、外貿科負責在情況特殊時組織商品進口或控制出口,平衡市場商品供應,指導幫助企業申請涉及配額或許可證管理的商品進口配額、許可證,協調企業減少或暫停出口涉及配額或許可證管理的商品。

三、啟動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適用範圍

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指因疫情防控需要採取封控、管控、防控措施,羣眾外出採購生活必需品不便;或因疫情原因造成我市糧油、肉菜、蛋奶、水產品等等市場供求關係突變,主要生活必需品大範圍脱銷,市縣(區、管委會)商務主管部門根據食品需求和供應量化細化要求做好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調度工作。

四、應急響應措施

(一)啟動市場供應監測

啟動糧油、肉菜、蛋奶、水產品等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監測,及時掌握市場銷售、庫存、調運等變動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報告處置,同時加強輿情監測與引導,迴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

(二)暢通調運渠道

部分轄區因疫情實行封控、管控措施後,各重點保供企業的生活必需品運送車輛及人員無法進出封控區、管控區,市場供應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協調交通、衞健、疾控、交警、鄉鎮街道等部門、單位對涉及運送生活必需品的人員核酸檢測、車輛消毒、通行等開闢綠色通道,保證省際、市際、市內供應鏈完整暢通。通過保障終端配送、加大調運力度、投放儲備等方式保障市場供應平衡。

(三)適時開展儲備凍豬肉投放

在面臨各種緊急情況導致市場供應嚴重不足時,可開展儲備凍豬肉投放,投放渠道可依託各重點保供企業實施,市場缺口較大時可直接由院校、工廠等伙食單位向承儲單位採購。

(四)督促供應企業做好應急準備

督導我市蔬菜、生豬基地提供生產自給率,做好市場應急供應準備,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夠快速投放市場,應對疫情延續時間較長帶來的影響。

(五)加強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

配合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國資委、市海洋漁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組織協調糧油、生鮮蔬菜、豬牛羊禽肉、水產品的應急調度保供,加大調運、投放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有效供給。

五、風險等級區域保供標準

為有效應對疫情發展態勢的變化,根據風險等級不同開展保

供工作,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供應。

(一)低風險地區。督導負責生活必需品供應的重點保供企業保持正常營業,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嚴格落實環境清潔、消毒、通風、體温檢測、掃碼亮碼、佩戴口罩、限流限距等防控措施,合理安排營業時間。

(二)中風險地區。督導負責生活必需品供應的重點保供企業須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落實環境清潔、消毒、通風、體温檢測、掃碼亮碼、限流限距等防控措施,遵守中風險地區政府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憑出入證買生活必需品”的管控措施,適當控制購物場所內總人數,避免出現因人羣聚集導致交叉感染情況發生。鼓勵企業開展“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無接觸購物配送服務。

(三)高風險地區。督導負責生活必需品供應的重點保供企業停止線下經營活動,配合鄉鎮(街道),在居民生活區附近設立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點,實行“點對點”供應,實現高風險區域全覆蓋。

六、情形構建及處置措施

基於我市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不同情形、風險場景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協調生活必需品重點保供企業配合市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及時調整門店供應和應急投放點供應的銷售模式,做好不同供應方式轉化時的商品配送。

(一)在防範管理情況下,實行“強化社會全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措施。市民在較大範圍內搶購糧油、肉菜、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引起商品脱銷,影響社會安定穩定。

1、啟動響應

在發生市場異常波動後,各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要迅速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彙報,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配合市商務局做好生活必需品的應急供應。

2、響應措施

(1)市場科啟動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監測制度,掌握重點保供企業主要生活必需品每日銷售量、存量、調運量、來源(產地)、供貨渠道等情況,對各類信息進行彙總,科學分析、綜合評價監測數據,為本級協調領導小組和人民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2)市場科、商貿科組織大型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以及社區超市、便利店等商家提高糧油、肉菜、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補貨、補架頻次,做到存貨在店、存貨在架,避免出現空櫃、空架和居民心理恐慌,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3)市場科、商貿科、基地辦引導協調商家及時與種植基地、養殖基地和生產基地、生產企業對接,利用市場化手段建立穩固可持續的供求關係,及時保質保量採購、調運、儲備足量的糧油、肉菜、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滿足居民基礎需求。

(4)當應急重點保供企業商業儲備不足時,市場科、商貿科要協調指揮應急重點保供企業從周邊地區緊急調運商品,進行異地商品調劑,組織開展市場應急投放。

(5)辦公室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對外發布宣傳生活必需品市場穩定供應的形勢,宣傳政府穩定市場的措施和效果。

3、終止(或調整)應急響應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終止防範管理後,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處置完畢,即終止應急供應。

(二)在管控管理下,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措施,保障社會必需品供應。

1、啟動響應

根據市委市政府發佈的應急響應級別和市場異常波動分級標準,啟動生活必需品應急響應,根據防控指揮部要求適時調整供應應急響應措施。

2、響應措施

場景一:對一棟樓採取封閉管理的應急處置

(1)屬地商務部門應第一時間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彙報,根據應急響應啟動情況,履行生活必需品日報監測制度,密切關注轄區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動態,合理引導流通與消費,確保疫情期間市場穩定有序。

(2)請示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鄉鎮(街道)、村(居)工作人員統計該棟樓居住人員情況,羅列生活必需品需求清單(糧油、肉菜、蛋奶的品名、種類、數量等)。

(3)立即對接該棟樓附近的市場重點保供企業,協調確定1家重點保供企業作為該棟樓的生活必需品直接供貨商,積極組織貨源,確保生活必需品儲備充足。

(4)指導企業在該樓的安全區域設立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點,保障羣眾該棟樓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協調村(居)與市場重點保供企業做好生活必需品交接和貨款資金的結算。

(5)指導市場重點保供企業在應急投放點配送過程中,堅決服從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嚴格按照衞健、疾控部門要求,加強產品外包裝消毒,工作人員統一配置防護用品,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

(6)鼓勵該棟樓宇附近的羣眾儘量減少外出,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模式訂購生市交通運輸局、交警支隊為活必需品。

場景二:對一個居民小區採取封閉管理的應急處置

在場景一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措施:

(1)屬地商務部門根據小區居住羣眾情況,立即對接封閉小區周邊市場重點保供企業,確定2—3家市場重點保供企業作為該棟樓的生活必需品直接供貨商。

(2)協調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交通檢疫組為供應生活必需品運輸車輛開闢綠色通道,屬地商務部門為保供企業車輛提供加蓋商務部門印章的“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運輸車輛通行證”,確保運輸暢通及停靠方便。

(3)屬地商務部門要密切跟蹤封閉管理小區和重點保供企業的生活必需品供應量、存量及調運量情況,對消費需求量、主要供應渠道等做到心中有數,摸清底數,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數量充足、品種豐富。

(4)做好宣傳,避免出現生活必需品短缺謠言,村(居)在必要時加強供應生活必需品供應情況宣傳,呼籲不信謠、不傳謠,抵制謠言、舉報謠言,不讓謠言干擾和影響疫情防控工作。

(5)市商務局各科室根據職責分工,要加強疫情小區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督導工作,指導重點保供企業配合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做好保供工作。

場景三:對一個村(居)採取封閉管理的應急處置

在場景一、二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措施:

(1)屬地商務部門根據村(居)居住羣眾情況,立即對接封閉村(居)周邊市場重點保供企業,確定3—4家市場重點保供企業作為封閉村(居)的生活必需品直接供貨商,指導企業在根據村(居)居民主要分佈情況設立3—4個生活區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點。保證各供應網點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及時反饋到市場保供企業,保障生活必需品按時按量分配到各應急投放點。

(2)指導重點保供企業嚴格按照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出入管理規定,應急投放點只供應採取封閉管理村(居)的家庭,滿足被封閉村(居)的正常生活需要。

(3)為最大限度避免疫情擴散,市商務局根據實際需求,視情協調被封閉管理村(居)臨近的部分縣(區)建立區域生活必需品保障圈,儘量減少長距離運輸。

場景四:一個單位(場所)採取封閉管理的應急處置

(1)屬地商務部門第一時間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彙報,根據應急響應啟動情況,啟動應急預案,履行生活必需品日報監測制度,密切關注轄區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動態,合理引導流通與消費,確保疫情期間市場穩定有序。

(2)請示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單位(場所)工作人員統計該單位(場所)人員情況,羅列生活必需品需求清單(糧油、肉菜、蛋奶的品名、種類、數量等)。

(3)立即對接該單位(場所)附近的市場重點保供企業,根據封閉管理單位(場所)的人數情況協調確定具體市場重點保供企業作為該單位(場所)的生活必需品直接供貨商,積極組織貨源,確保生活必需品儲備充足。

(4)指導企業在該單位(場所)的安全區域設立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點,保障該單位(場所)羣眾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協調單位(場所)與市場重點保供企業做好生活必需品交接和貨款資金的結算;單位(場所)統籌安排應急投放點的生活必需品採購、配送、分發工作。

(5)指導市場重點保供企業在應急投放點配送過程中,堅決服從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嚴格按照衞健、疾控部門要求,加強產品外包裝消毒,工作人員統一配置防護用品,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

(6)屬地商務部門要密切跟蹤封閉單位(場所)生活、重點保供企業的.生活必需品供應量、存量及調運量情況,對消費需求量、主要供應渠道等做到心中有數,摸清底數,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數量充足、品種豐富;

(7)對生活必需品充足供應做好宣傳,避免出現生活必需品短缺謠言,單位(場所)在必要時加強生活必需品充足供應的宣傳,呼籲不信謠、不傳謠,抵制謠言、舉報謠言,不讓謠言干擾和影響疫情防控工作;

(8)市商務局各科室要加強疫情小區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督導工作,指導重點保供企業配合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做好保供工作;

(9)協調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交通檢疫組為供應生活必需品運輸車輛開闢綠色通道,屬地商務部門為重點保供企業車輛提供加蓋商務部門印章的“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運輸車輛通行證”,確保運輸暢通及停靠方便。

3、終止響應

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決定終止管控管理,突發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處置完畢,即終止應急供應,屬地商務部門報當地人民政府對調集、徵用的生活必需品進行合理補償,穩妥有序推動轄區企業復工復產。

(三)在封控管理下,執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户、服務上門”措施,保障社會必需品供應。

1、啟動響應

根據市委市政府發佈的應急響應級別和市場異常波動分級標準,啟動生活必需品應急響應,根據防控指揮部要求適時調整供應應急響應措施。

2、響應措施

在管控管理下的場景一、二、三、四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措施:

(1)屬地商務部門根據鄉鎮(街道)居住羣眾情況,立即對接封管鄉鎮(街道)內及周邊市場重點保供企業,確定5—8家市場重點保供企業作為封管鄉鎮(街道)的生活必需品直接供貨商,根據鄉鎮(街道)設立的生活必需品應急投放點投放生活必需品。重點保供企業及時與鄉鎮(街道)、村(居)保持溝通,確保各應急投放點重要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及時反饋到市場重點保供企業,保障生活必需品按時按量採購並分配到各應急投放點。

(2)市商務局及時發佈全市生活必需品供應企業名單,包

括配送單位、負責人、聯繫方式等內容,供封管鄉鎮(街道)、單位(場所)自行聯繫。

(3)根據實際情況需求,由各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對轄區市場重點保供企業進行背書,出具企業運輸車輛出入證明,鄉鎮(街道)各卡口見證放行。

(4)市場保供企業將生活必需品配送到採取封管措施的應急投放點,交由各投放點負責人員統籌安排,進行配送、分發工作。

(5)市商務局市場科、商貿科協調指揮我市重點保供企業保證糧油、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必須優先供應本地市場。

(6)充分發揮市場調控資金作用,採取外地增量調運補貼、增量儲備補貼、應急投放直銷補貼等方式,增加外地重要生活必需品調入,確保我市重要生活必需品供應不斷檔、不脱銷。

3、終止響應

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決定終止封控管理,突發事件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處置完畢,即終止應急供應,屬地商務部門報當地人民政府對調集、徵用的生活必需品進行合理補償,穩妥有序推動轄區企業復工復產。

七、保障措施

(一)層層壓實責任。各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局屬有關科室要進一步強化政治責任,始終保持高度重視、高度警惕、高度負責的工作狀態,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

(二)強化工作措施。各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要做好

本方案的實施,協調各方組織疫情防控市場應急響應、調控和處理工作。要開展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應急演練,通過演練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的應急能力。

(三)加強輿論宣傳。各縣(區、管委會)商務部門要建立宣傳快速反應機制,發揮新聞媒體的正確引導作用,積極宣傳生活必需品市場穩定供應的形勢,宣傳政府穩定市場的措施和效果,形成正面引導、及時報道的輿論環境。

八、附則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市商務局負責解釋。

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實施方案範文 篇3

為貫徹落實《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xx省xx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實施方案》、《xx市xx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指示和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1.規劃引領,統籌兼顧。堅持先規劃後建設,以實施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方案)為引領,科學確定目標任務和建設時序。加強污水治理與給排水、改廁和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的統籌銜接,形成工作合力。

2.因地制宜,分類治理。根據村莊自然稟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量、生態環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科學選擇符合本地實際的污水處理模式和技術,因地制宜,因村制宜,防止生搬硬套和搞“一刀切”。

3.突出重點,梯次推進。堅持近期目標和長期規劃相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防止脱離實際搞“大幹快上”“硬幹蠻幹”。優先整治鄉鎮政府所在地,以及生態環境敏感等區域村莊,先易後難、由點到面、分類分步、循序漸進,穩步有序推進污水有效治理。

4.建管並重,長效運行。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推動以縣域為單位實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鼓勵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建設和運行管理。探索建立污水處理農户付費制度和多元化的運行保障機制,確保各類設施建成後長期穩定運行,發揮效益。

5.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落實鄉鎮(街道)主體責任,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方資源,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形成工作合力。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和村規民約作用,調動農民羣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農民以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

(三)治理目標

xx年底前,全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0%左右,力爭所有鄉鎮政府所在地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推進縣城周邊村莊生活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一併處理;已經改廁的村莊靈活運用簡便、易行、有效的處理工藝和模式,使改廁後生活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全縣農村村莊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二、主要任務

(一)規劃引領,科學推進污水治理

6.開展治理狀況調查。以鄉鎮(街道)為單位,結合農村污水治理規劃(方案),組織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調查,全面掌握基本情況,包括村莊名稱、居民户數、常住人口數量、經濟條件,村莊生活污水產生和排放量、排放去向、受納水體類別、排放要求(執行排放標準),已建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處理規模、實際處理水量、處理工藝、設計(排放)標準、運維費用等,形成現狀基礎台賬,夯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基礎。各鄉鎮(街道)於xx年5月20日前完成排查工作,將排查情況報告和台賬(填報附件)報送縣環境攻堅辦土壤工作部。

7.推進規劃落地實施。強化規劃引領和指導,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制度,結合村莊實際,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方案)實施和落地,合理確定治理目標、治理任務、治理模式、項目佈局、建設時序、資金保障等。通過規劃實施,使改廁、污水治理、坑塘整治、黑臭水體治理有效銜接,着力提升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科學化、規範化水平。

(二)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治理模式

8.科學確定治理模式。充分借鑑先進地區經驗,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有序推進。縣城周邊村莊等有條件的地方,採取以城帶鄉(村)模式,積極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和服務向外延伸覆蓋;人口較多、居住較為集中、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輸水沿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附近村莊,酌情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和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站);人口較為集中,經濟條件一般的村莊在完成改廁的基礎上,要對其他生活污水收集後採用簡易生態處理;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較小或地形地貌複雜的村莊,選擇分散式、單户式,低成本、易維護的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缺水或污水產生量較小村莊,以及暫無能力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村莊,可重點推進廁所改造,明確廁所糞污的收集處理方式和排放要求,在杜絕化糞池出水直排的基礎上,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

9.靈活選擇治理技術。綜合考慮當地經濟條件、自然地理條件、人口集聚度、環境約束條件、污水產生規模等因素,靈活運用污水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等多種治理工藝。要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效益高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利用自然生態條件,採用以漁淨水、人工濕地等生態治理方式,確保治理方式經濟、簡便、適用、有效。

10.防止“一刀切”。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街道)要全域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經濟條件一般的鄉鎮(街道)要突出重點村,穩步梯次推進。

(三)突出重點,梯次推進污水治理

11.突出重點區域。在力爭完成鄉鎮政府所在地村莊治理目標的前提下,優先治理飲用水水源地附近、風景名勝區等區域的村莊,以及“千萬工程”示範村、經濟條件較好的中心村。

12.分類分步實施。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可以整體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逐步開展污水的初步收集和簡易處理,不求一步到位,在防止污水亂排亂放的前提下,預留下一步污水治理提標提質的空間。

13.把握時間節點。4月底前,各鄉鎮(街道)重點進行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確定本年度污水治理目標任務,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協調資金到位。10月底前,各鄉鎮(街道)要將任務落實到村莊及農户,建立農户電子檔案,並完成建設工程。12月底前,完成檢查驗收,總結經驗。縣政府將安排相關部門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市級組織人員對年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復查,市直相關部門將開展抽查。

(四)統籌兼顧,形成污水治理合力

14.加強工作統籌。在工作安排、資金保障、督導落實上,生態環境要與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水利、財政等部門協作,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與各類“美麗鄉村”建設等相統籌;加強與脱貧攻堅工作、村莊實用性規劃,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的銜接,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15.與農村廁所革命工作相銜接。對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要統籌安排工作力量,整合使用相關項目資金,推進污水治理與改廁工作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營。對其他鄉鎮(街道)要按照羣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衞生廁所,做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併為後期污水處理預留建設空間。已改廁的,將廁所糞污作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點,在方案編制、技術模式選擇、設施建設維護等方面充分銜接。

(五)建管並重,確保設施穩定長效運行

16.建立長效運維機制。建立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為管理主體、村級組織為落實主體、農户為受益主體、第三方運維機構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運維管理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實行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維護,鼓勵第三方運維機構按照技術託管和總承包方式開展運維管理服務,探索建立生活污水處理農户付費制度,建立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户付費合理分擔機制。

17.開展現有污水處理設施“回頭看”行動。各鄉鎮(街道)要對已經建成但不能正常運行的污水處理設施(裝置)全面摸排,逐一查明原因,分類整治。9月底前,省市將組織開展一次設施運行情況“回頭看”專項行動,對出現治理設施不能正常運維的問題,將向縣政府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整改到位的,提請約談相關領導並通報批評。

18.完善信息報送制度。嚴格執行工作進度月報制度,縣級每月5日前將上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度情況報市生態環境局,12月底前上報年度農村生活污水工作總結報告。上報內容包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效、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和工作建議等情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點任務優先安排。縣政府將加強督導考核,做好統籌推動和分類指導工作;鄉鎮(街道)是組織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將此項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列入政府重大事項督查和年度目標考核,做好項目落地、資金使用、推進實施等工作,對實施效果負責;鄉鎮(辦事處)要做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理順職責分工,明確農業農村局牽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加大資金保障。縣財政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統籌相關資金,積極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鼓勵採取整鄉鎮(街道)打包或城鄉一體的模式,建立運營補償機制,保障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投資回報。鼓勵金融機構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信貸支持力度。

(三)強化督導考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檢查等活動,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考核評估。對工作成效顯著的鄉鎮(街道)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建成後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提請約談。

(四)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通過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義和政策措施,引導村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農村污水治理,並納入村規民約;倡導節約用水,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yingji/xlgg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