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應急預案 >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精選8篇)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精選8篇)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1

一、總則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精選8篇)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確保學校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地震應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的要求,依照《合浦縣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學校概況

學校位於廣西合浦縣廉海路24號,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學校平房,教師五人,學生五十多人數,分四個班級。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學校成立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或地震地震預報發佈後,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自動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部設在學校辦公室。指揮部負責組織、領導本校地震應急工作並接受上級防震救災指揮部的領導。 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總指揮):周人菊

副組長(副總指揮):吳朝遠

成員:羅小慶、朱萍芸、陳英蘭、周燕、羅敏

學校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6個應急工作小組:辦公室、應急疏散組、搶險救災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衞組、後勤保障組。

(二)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抗震救災指揮部)職責

1、編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在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組織演練。

2、全面負責學校防震減災工作,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應急預案演練工作制度,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開展地震應急演練,通過應急演練及時修訂和完善預案,實現對預案的動態管理,不斷提高師生應對地震的避震疏散知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3、地震預報發佈後,負責對學校進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的強化宣傳和學校應急預案的實施。

4、地震發生後,全面負責學校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指揮各救災專業組和學校師生立即投入抗震救災活動。

5、負責向上級彙報災情,必要時爭取外援。

(三)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的組成及職責

1、辦公室組長:周人菊

組員:吳朝遠、羅小慶、陳威威

職責:

(1)制定和定期修訂學校地震應急預案,應急救援工作程序。

(2)組織開展學校防震知識宣傳培訓,組織地震應急摸擬演練。

(3)收集、擬寫學校開展防震減災應急工作的報告、總結及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4)協調救災專業組之間的應急救援工作。

(5)負責宣傳報道,起草簡報,承擔指揮部的日常事務。

(6)安排地震應急救援期間的值班工作。

2、應急疏散組組長:朱萍雲、

組員:陳英蘭、周燕、羅敏

職責:

(1)有計劃地對師生進行防震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使其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識及防震避震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給學生講清楚,地震撤離時不能跳樓,不能“一窩蜂”地往外擠,防止發生踩踏事故。

(2)根據本校教學班額大小、教學班級分佈狀況、樓層高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多少等實際情況規劃、制定地震應急疏散路線圖,隨時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並設立醒目的安全疏散路線圖和疏散標誌(夜間,所有疏散通道的照明設施設備必須完好無損,通夜照明)等,並組織師生應急摸似演練。同時確定避震安全場所並指定各班學生集結的具體位置。

(3)接到上級地震預報(或地震發生),學校領導和有關人員迅速奔赴現場,組織師生就近避震、緊急疏散。疏散過程中,要對各層樓道、樓梯口安排專人負責,以便撤離疏散時井然有序不擁擠,迅速安全撤離至預定安全地帶,同時報告當地黨委、政府和市教育局,視情況請求上級援助。

3、搶險救災組組長:周人菊

組員:朱萍雲、陳英蘭、周燕、羅敏、羅小慶、陳威威

職責:

(1)組織指揮全校師生迅速進行自救互救,轉移受傷人員、搶救被埋壓人員。

(2)組織搶救重要財產、檔案等。

(3)協調相關部門儘快恢復被破壞的供水、供電、通訊等設施。

(4)負責可能發生的火災等次生災害進行預防和撲救。

(5)做好災情調查、統計、上報工作。

4、醫療救護組:組長:吳朝遠

組員:羅小慶、陳威威

職責:

(1)在指定地點建立醫療救護點,準備好必要藥品、救護器具和帳篷等。

(2)將受傷師生進行簡單救治後送往就近醫院,並通知其監護人,確保及時救治。

(3)負責聯繫120、110等搶救重傷員。

5、安全保衞組組長:吳朝遠組員:羅小慶

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後,組織好對重點部位的安全保護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2)負責維護治安,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和火災等撲救工作。

6、後勤保障組組長:朱萍雲

組員:陳英蘭、周燕、羅敏

職責:

(1)進行應急資金的調度及所需物資、裝備、設備、器材、食品等的供應。

(2)負責接待及其他後勤保障工作。

以上領導小組成員如有變動,由接替人員自行替補、遇重大人事調整應重新修訂預案並報縣地震局、縣教育局備案。

四、地震應急疏散路線圖及避難場所規劃圖

五、地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預(警)報後,學校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自動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並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救災工作。督促各救災專業工作小組隨時準備執行應急救援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物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根據震情發展趨勢決定師生避震疏散時間及範圍。

4、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7、及時將掌握的各類災情信息上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校辦為災情速報小組)。

8、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9、要及時平息地震謠言,安定人心,保證學校秩序穩定。

六、地震發生時應急行動

(1)啟動應急預案,各救災專業小組按預案規定的職責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

(2)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3)所有人員撤離到指定地點後,立即清點師生人數。學生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和當課老師清點人數,教師以辦公室為單位由校領導清點人數;後勤、醫務、保衞等部門由其負責人清點人數。並將情況報校抗震救災指揮部。

(4)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後滋生其它災害。

(5)建立避難場所,妥善安置受傷師生。

(6)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7)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穩定人心,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8)迅速瞭解和掌握本校受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縣教育局。必要時請求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支援。

七、地震應急避險要點

(一)緊急避震、疏散:

1、上課(自修)時間:

A、上課(值日)教師迅速組織學生就地避震,然後按照疏散方案和預定路線緊急疏散到操場指定地點避震。

B、校內其他人員遵上操作。

2、就餐時間:

A、在餐廳就餐的學生在值日教師及後勤人員的組織下先就地避震,然後按離出口“先近及遠”原則迅速撤離餐廳並按疏散方案和預定路線向操場撤離;

B、校內其他人員遵上操作。

3、休息(夜間)時間:宿舍內學生在值日教師及後勤人員的組織下先就地避震,然後迅速撤離宿舍並按疏散方案和預定線路疏散到操場指定位置避震。

(二)震時避震要點:

1、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將身體儘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餐桌或牀下(旁),靠外牆的學生儘量往裏靠。

2、在操場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如圍牆、電線杆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三)緊急疏散要點:

1、要有順序地疏散,從就近樓梯下樓,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後、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穩步快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按疏散方案和預定路線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儘可能不要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後,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等到疏散結束後,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並向總指揮報告。

八、附則

(一)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原則上每三年修訂一次,修訂後報縣地震局、縣教育局備案。

(二)本預案由學校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並負責解釋。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2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公司經過30多年的地下開採,留下了約600萬m3的採空區,在北礦區、東礦區和鐵石崗礦區都有分佈,其中北礦區最大,約有450萬m3。目前三個礦區的採空區都已與地表塘口貫通形成塌陷區。

塌陷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持續高強度的回收下,使覆蓋巖層受到極大的破壞(如厚度減小、鬆動加大、散體移動與塊度在同等條件下加快、巖層滲水性也發生變化),這就給地表水創造通道,從而引起井下爛礦、泥石流、溜井衝渣,尤其是在暴雨期問題更為突出。

(2)塌陷區防洪溝遭破壞或堵塞,邊坡洪水瀉入塘口,對井下防汛、生產和作業人員構成威脅。

(3)露天塘口一旦發生坍塌易使空區充填料發生大範圍的移動,產生的衝擊波對井下設備和人員造成傷害,對移動帶內採石廠人員、車輛也構成危害。

(4)露天塘口塌陷區周邊活動的人員、車輛存在墜落危害。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當露天塘口墊層區內突發大規模墊層陷落、井下泥石流事故時,應遵循以下處置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事故搶險工作必須在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進行。

(2)自救互救原則。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積極組織搶救,首先應迅速搶救遇險的人員,防止事故擴大。

(3)科學施救原則。在事故搶救進程中,應採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的安全,嚴防搶救過程中發生新的人員傷害。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3.2指揮機構職責

3.2.1指揮部職責

(1) 接受地方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及集團公司的領導,並落實應急指令。

(2) 負責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領導和決策。

(3) 統一協調應急狀態下的各種資源。

(4) 審批應急管理規劃和應急預案。

(5) 指揮現場應急處置,確定應急處置方案,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

總指揮職責:

(1) 負責指揮應急救援行動。

(2) 啟動和終止救援搶險命令。

(3) 負責組織制定好公司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方案,並督促檢查指揮部成員應急救援責任的落實和任務的完成情況。

(4) 對應急救援工作出現的重大問題行使決策權。

(5) 負責落實上級部門對應急處置的要求。

副總指揮職責:

(1) 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 負責各自分管範圍內的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

(3) 總指揮外出時,按排名先後順序接替總指揮領導應急救援工作。

3.2.2調度中心

責任人:,職責為:

(1)行使防汛搶險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

(2)負責24小時值班報警工作。

(3)負責定時監收天氣預報,認真填寫天氣預報記錄。對於天氣異常(大雨、暴雨等)情報,必須立即向井下防汛指揮部和井下單位通報。

(4)認真填寫汛期值班記錄;負責對外電話聯繫。

(5)負責與六合區、冶山鎮防汛抗旱指揮部保持密切聯繫。

3.2.3救援專家組

專家組由相關領域的技術和管理專家組成,組長:,職責為:

(1)參加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的研討。

(2)對生產安全事故處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議。

(3)對生產安全事故處置進行技術指導。

(4)參與事故調查,提出事故原因分析意見和防範措施。

3.2.4警戒疏散組

組成單位:安保處及事故單位,組長:,職責為:

(1)發生事故時熟悉事故地點周圍的緊急疏散路線情況。

(2)承擔現場警戒和保護事故現場,維護事故發生後的治安、交通秩序等工作。

(3)負責做好事故中可能危及到的人員的疏散和撤離工作,保護主要目標和做好要害部門的警戒工作。

(4)確定受傷人員的姓名、身份等情況。

3.2.5物資和供電保障組

組成單位:綜合部、水電公司等,組長:,職責為:

(1)綜合部負責應急物資的採購、儲存和救援時的發放工作,確保物資質量和足夠的數量,各二級單位按規定也要備齊相應救援物資。

(2)水電公司負責保障供電系統的完好(包括架設臨時線路),負責供電線路及設備的修復工作。

(3)向外單位聯繫好公司不足的相關救援裝備和器具,確保應急救援需要時能及時增援。

3.2.6醫療救護組

組成單位:公司醫院等,組長: ,職責為:

(1)做好防護器材和應急藥品的準備工作,加強救護車的保養使其處於良好狀態。

(2)發生事故後,迅速組織醫療人員、器械和藥品趕赴事故現場,最大程度的為受傷人員有效地開展救治,並及時送往醫院。對重傷員要及時轉送醫療技術條件好的大醫院。

(3)負責事故救援及災後的防疫工作。

3.2.7搶險隊伍組

組成單位:礦山專業救護隊及公司二級單位救援分隊(組長:)。

各單位救援、搶險分隊由本單位骨幹組成,人數8-10人,其中必須指明一名具有責任心熟悉業務的隊員擔任隊長。其主要任務是擔負本單位內部各類事故的救援,輔助公司內其他單位事故應急救援行動,視情況支援友鄰單位的救援。主要職責:

(1)熟悉公司地質條件、礦井井巷佈置、重點要害目標、主要設備的結構、工藝流程及各種應急狀態下的避災線路。

(2)熟悉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積極參加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搶險、搶修能力。

(3)熟練使用各種救援裝備和器材,做好維護和保養工作。

(4)聽從指揮部的指揮和工作安排。

(5)礦山專業救護隊與單位救援分隊要密切配合開展好應急救援工作。

(6)負責事故現場遇難、遇險人員的搶救,裝備、物資的轉移,險情的排除和事故源的控制工作。

(7)實施搶險救援時動作要快,恰到好處,分工明確,確保自身安全,保持與指揮部的正常聯繫,及時向指揮部彙報搶險救援現場的變化和救援進展情況。

3.2.8通訊後勤保障組

組成單位:經服公司等,組長:,職責為:

(1)對公司通訊設施做到勤檢查、勤維修,保證24小時能有效地進行內、外部聯絡,確保通訊的暢通。

(2)負責指揮部和專業組之間通訊的聯繫和協調。

(3)做好救援人員和受害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各井下單位

(1)沿採礦地表陷落區邊界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誌和防護設施;加強對防洪設施維護,每年雨季前組織對防洪溝進行清理。

(2)封閉井下通往採空區的廢棄井巷工程,嚴禁人員及設備進入陷落區和採空區。

(3)每季度將採掘位置資料進行彙編,並編制一次塌陷區地表、井下對照圖,及時掌握採空區的位置變化情況。

(4)每年書面通知一次毗鄰的鄉村和企業,對塌陷區的安全情況提出注意事項,防止事故發生。

(5)定期組織對塌陷區的安全管理和現場監督進行檢查,及時整改隱患。

(6)堅持每天對北礦區上部礦體觀測點進行監測和下部空區對應區域檢查,同時做好地表付井周圍觀測點的檢測,並定期進行分析。

(7)堅持每天對鐵石崗礦區地表三個露天陷落區進行巡視,檢查是否有異常。為確保井下作業人員和設施的安全,防止井下因地表邊坡突發崩坍,瞬間充填井下采空區,產生強烈衝擊氣浪或泥石流(暴雨期),而採取以下措施:

①、在日常生產中-150水平東1#、東小礦房下盤運輸巷各出礦口嚴禁出空,並要具備阻隔泥石流或衝擊氣浪下行的礦石厚度。上盤出礦口要留出便於泥石流下行的通道,並在上盤與下盤的聯絡巷中預先構築兩道封閉牆,防止衝擊氣浪或泥石流對井下作業人員和設施造成傷害。

②、要正常保持地表與井下通道的暢通,為防止大量的泥漿瞬時湧入井下采空區、出礦進路、運輸大巷,可以選擇在東1#、東小礦房上盤的適當位置,留出空隙通道以便水流淌,防止空區大量積水。在水流淌的通道處制定防止人員進入的防範措施。

③、保持地表與井下的通訊和信息暢通,發生連續暴雨或塘口已出現滑坡的情況下,立即通知井下作業人員,做好安全防範,並禁止人員在井下-150m水平等易發生井下泥石流區域生產作業。

4.2預警行動

當各相關單位、部門監控到以下信息時,必須及時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值班室(礦調度中心,電話 :),指揮部接到報告後,立即下達預警指令:

(1)地表塌陷區有大量洪水湧入;

(2)井下有泥石流發生跡象;

(3)井下有發生湧水跡象;

(4)露天塘口墊層區內突發大規模墊層陷落。

5.信息報告程序

險情發生後,現場人員最大可能的查清情況,並就地利用通訊工具(程控電話、礦用通信電話等),立即向本單位調度室和領導彙報;二級單位必須在15分鐘內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值班室(礦調度中心:24小時值班電話79033)報告,值班室接到報告後立即向指揮部人員報告,指揮部接到報告後,下達救援命令,啟動應急預案,同時將情況及時上報。

6.應急處置

6.1響應程序

事故發生後,各單位必須按照制定的應急響應程序,確定響應級別,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並按規定進行及時上報。當公司應急救援能力不足,指揮部應向“六合區非煤礦山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公安消防部門請求救援。

6.2處置措施

(1)當塘口湧入較大洪水時:

詳見《井下防汛專項應急預案》。

(2)人員墜落塌陷區時,在處置過程中要注意如下:

①、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搶救受傷人員,視情況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

②、當發現廢石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停止救護作業,並通知、組織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③、當墜落人員被少部分坍塌石頭和渣土覆蓋時,搶救或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並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當人員墜落被埋事件發生後,應在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搶救工作,積極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並有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人員。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公司建立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平時分開管理、用時統一調度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隊伍保障見附件2,物資、裝備配備情況見附件3。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3

1、目的

為保證進入密閉容器檢修、維護期間及時發現消除因缺氧、煤氣設施及氮氣泄露等問題造成的隱患,減少和控制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範圍

鍊鐵廠所屬各單位涉及到的各種箱體、管道、磨煤機等氮氣(煤氣)介質的密閉容器內。

3、氮氣危害分析

3.1、氮氣在常温、常壓下為無色無臭無味的惰性氣體,加壓後可呈液態;

3.2、常壓下氮氣中毒表現為單純性窒息作用。氮約佔空氣的五分之四,當空氣中氮含量增高時(>84%)可排除空氣中氧,引起吸入氣中氧分壓過低(90%)可引起單純性窒息,表現為頭痛、噁心、嘔吐、胸部緊束感,胸痛、四肢麻木、肌張力增高,陣發性痙攣、紫紺、瞳孔縮小,對光反應減弱等危象症狀,嚴重者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3.4、高氣壓下氮氣首先可致減壓病,其次當吸入氣中氮分壓超過3.2ATA時可產生氮麻醉,主要影響神經系統,產生精神活動障礙和神經肌肉協調障礙,這種狀態通常是可逆的;

3.5、此外,液氮具有深度低温作用,皮膚接觸即使很少量也能引起嚴重灼傷。

4、應急響應

4.1應急報告程序

4.1.1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或目擊者應迅速報告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廠調度室),搶救隊員在佩戴空氣呼吸器後可進入事故現場,使窒息人員以最快的時間離開事故現場(以未被氮氣污染的區域為準),爭取搶救時間。

4.1.2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報告後首先要確認事故地點、受傷人數,確認後迅速組織最近搶救小組成員,嚴格按照應急搶救措施組織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4.1.3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組織救援的同時根據事故發生、進展情況,依次通知煤氣防護站、醫院、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公司安管理、環保部、公司生產部、公司後勤部、保衞部等有關部門或有關人員。

4.1.4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安排熟悉鍊鐵廠區域分佈情況的有關人員到廠比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護車等事故救援隊伍。

4.1.5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保衞部門未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應當組織人員做好事故現場警戒和有關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

4.1.6應急響應部門和有關人員接到報告後,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4.1.7援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應按照應急救援措施,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實施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4.2、應急搶救

4.2.1氮氣中毒(窒息)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胸悶、乏力、煩躁、嘔吐、腹痛、噁心;嚴重者出現昏迷(意識模糊)、失去知覺、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4.2.2由於發生氮氣中毒後,特別是高濃度氮中毒,受害者受到傷害要比煤氣來得更快,更難搶救。因此,能夠及時發現,然後爭分奪秒對中毒者實施有效救援是搶救能否成功的前提。

4.2.3發現有人氮氣中毒(窒息),要立即採取可靠措施,在保證搶救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將中毒者救出危險區域,判斷受害者的中毒程度。若中毒者輕微,可以立即供給吸氧,並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4.2.4若中毒者已經失去知覺,呼吸、心跳停止,應當在救出危險區域後,現場給以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搶救,等醫護人員來到立即送往醫院供給高流量吸氧(高壓氧艙),送入醫院途中不得停止供氧。

4.2.5需要注意的是,在搶救中毒(窒息)者的過程中,搶救人員必須採取可靠的防護措施方可進行施救,否則將會導致事故的擴大。

5預防控制措施

5.1、首先停用所使用的容器,打開通氣孔進行通風,並可靠關閉所有有害氣體來源,並嚴格執行檢修掛牌制度,掛好正在檢修標誌牌。

5.2、進入容器前首先進行氧氣、煤氣等氣體檢測,檢測時首先用繩將檢測儀放至容器底部死角進行檢測,確認合格並填寫作業許可確認單後,佩戴氧氣檢測儀和一氧化碳檢測儀方可工作。

5.3、進入容器工作必須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繫好安全帶(安全繩),並嚴格檢查其安全性必須達到使用要求,同時現場應當備好救護時必須的救護器材(如梯子、氧氣袋、蘇生器等)

5.4、設專人現場監護,現場監護人嚴禁脱離監護現場,並隨時觀察現場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5.5、在人孔處安裝軸流風機向內吹氣,布袋除塵箱體在下人孔處向外抽氣,並保持軸流風機正常運行,未經負責人允許嚴禁關閉風機。

5.6、進入布袋除塵箱體前,必須檢測煤氣(CO含量小於24PPm)、氧氣含量(氧氣含量不低於19、5%)合格後方可進入工作。

5.7、檢修完畢,由主要負責人、班長等人員檢查確認容器內無人、工具,並填寫確認單後,由主要負責人發出指令方可封堵箱體。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4

1、總則。

(1)編制目的。

為了確保小浪底水利樞紐和西霞院工程大壩在運行中突發重大異常狀況或險情時,能夠及時預報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應急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關於加強水庫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小浪底建管局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水力發電廠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國家、行業和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政策。

(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管理局水力發電廠(以下簡稱“水力發電廠”)管理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大壩和西霞院工程大壩發生嚴重位移、滲漏、管湧、滑坡塌坑、護坡破壞、沖刷破壞、地震以及水庫近壩庫區岸坡滑坡等非潰壩性突發事故時水力發電廠的應急救援。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禦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在應急處理中必須嚴格按照 “保人身、保樞紐、保設備”的原則進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聯動、快速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3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據水力發電廠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如下:

(1)壩基出現異常滲漏,壩體發生管湧、流土、散浸現象。

(2)壩體發生嚴重滑坡塌坑、護坡嚴重破壞。

(3)小浪底水利樞紐進出口高邊坡、地下廠房邊坡失穩。

(4)庫岸區變形體失穩。

(5)庫區發生強震或者出現誘發地震造成大壩局部破壞。

(6)汛期閘門啟閉失控。

(7)恐怖襲擊、人為破壞造成大壩局部破壞。

(8)戰爭、嚴重自然災害、特大洪水等導致潰壩。上述突發事故,可能產生從一般事故到特別重大事故,其危害性不容忽視。參考國內外類似工程突發事故統計,依照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編制導則,本版本預案主要選擇發生可能性相對較大的突發事件(1)~(5)作為應急處置的主要目標, 發生(6)(汛期閘門啟閉失控)執行《泄洪、引水發電系統突發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4事件分級。

(1)大壩突發事故Ⅰ級分級。

①恐怖襲擊、人為破壞造成大壩局部破壞。

②戰爭、嚴重自然災害、特大洪水等導致潰壩。

③庫區發生強震或者出現誘發地震造成大壩局部破壞。

(2)大壩突發事故Ⅱ級分級。

①庫岸區變形體失穩。

②小浪底水利樞紐進出口高邊坡、地下廠房邊坡失穩。

③壩基出現異常滲漏,壩體發生管湧、流土、散浸現象。

④壩體發生嚴重滑坡塌坑、護坡嚴重破壞。

(3)大壩突發事故Ⅲ級分級。

汛期閘門啟閉失控。

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1)應急指揮機構。

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應急指揮辦公室。

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各專業應急小組。

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後勤保障組。

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組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應急救援隊。

a、運行調度分廠應急救援隊:

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發電維護分廠應急救援隊:

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水工分廠應急救援隊:

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水電供應部應急救援隊:

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隊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現場救援隊:

消防隊:119。

綜合服務中心職工衞生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a、組長負責指揮、協調水力發電廠對外停電及廠用電全停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處理,與外單位應急反應部門、機構進行聯絡,調動廠內各種應急救援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危害和損失,保證相關人員的安全。

b、副組長負責協助組長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向組長提出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在組長的指揮下分別指揮管轄部門按職責開展應急救援行動,及時向組長彙報現場救援情況。

c、應急指揮辦公室職責應急指揮辦公室執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決定,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水力發電廠突發安全事件應對工作,組織編制和修訂電廠應急救援預案,督促檢查預案演練工作,應急預案啟動後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提供信息、預案、建議和指揮場所等,組織協調有關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d、各專業應急小組職責各專業應急小組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工作。各專業應急小組對各個應急救援環節進行協調,各成員按照管轄責任負責本部門的應急救援工作,採取措施儘量將傷亡減小到最低程度,及時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現場救援情況。

e、後勤保障組職責負責保證應急救援的交通、後勤、警戒、現場疏散及善後處理工作,組織應急救援所需物資、材料、工具及其它物品,聯繫醫療救護人員,做好受傷人員搶救及護理工作。

f、應急救援隊職責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應急救援隊負責本部門所轄範圍內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理現場救援工作。應急救援隊隊長召集各參與搶險救援部門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明確職責分工,指揮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對各個應急救援環節進行協調,採取措施儘量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及時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現場救援情況。副隊長在隊長的領導下協助隊長工作。當隊長不在時,行使隊長的權利與義務。

6預防與預警。

(1)風險監測。

①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為水工分廠。

②風險監測的主要對象是可能引發大壩突發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收集各種事故徵兆,對事故徵兆進行糾正活動,防止該現象的擴展蔓延,逐漸使其恢復到正確狀態,並建立相應信息檔案。其預防措施如下:

a、按照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和主管部門統一領導,各部門分工負責、綜合協調的原則,切實做好大壩安全監測、事故預防、事故應急、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等工作。

b、每年5月底前完成大壩安全監測、閘門啟閉設施的維護工作,每年12月底前完成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和閘門啟閉設施的汛後檢查工作,保證設備、設施完好可靠。按照《小浪底水利樞紐觀測規範》要求實施大壩安全觀測;按照《小浪底水利樞紐水工建築物巡視檢查制度》安排各部位日常檢查,保證檢查、監測記錄的完整性、連續性,並根據檢查結果,按照局突發事故總體應急救援預案預警規定要求,及時進行預警發佈。

c、在高水位、庫水位快速升降、地震、高強降雨等各種特殊工況下對大壩進行加密觀測和巡視檢查。各種特殊工況下外部變形觀測需要加密觀測的部位包括大壩中段、進水塔、廠房的重點斷面;內部變形觀測需要加密觀測的部位和儀器包括大壩、左岸山體部位的滲壓計、量水堰,進出口邊坡變形、廠房巖壁樑應力;人工巡視檢查需要加強的主要部位包括大壩、進水塔、排水灌漿洞、廠房。除上述重點部位外,還應對發現異常的儀器及相近區域的成活儀器進行加密觀測,對人工巡視檢查發現異常區域的所有成活儀器進行加密觀測。

d、嚴格按照大壩觀測規範要求,定期對監測資料進行整編分析,同時要按照水力發電廠大壩安全會商制度有關要求,聯繫國內安全監測專家以及設計、科研等相關單位對小浪底大壩安全監測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和判斷,儘早發現監測異常,早作預警。

e、準備大壩突發事故搶險用物資材料,建立高效的物資保障和調配體系。

③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獲得的信息人直接報告該室主任,室主任按彙報程序通知本預案相關人員。

(2)預警發佈與預警行動。

①大壩突發事故影響樞紐運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排除時,將進行Ⅰ級預警。做好其他正常泄洪建築物的巡查及監視工作,根據搶險及事故情況做好人員撤離、疏散及重要檔案資料和貴重物品轉移及管理等準備工作,並報局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部。

②大壩突發事故影響樞紐運行,將進行Ⅱ級預警。立即通知樞紐調度中心,嚴格執行樞紐調度運用措施,同時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由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髮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並通知工程公司進行搶險,各應急救援隊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

③大壩突發事故不影響樞紐運行,將進行Ⅲ級預警。水工分廠廠長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修搶險,並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

(3)預警結束。

水力發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確認無引發大壩突發事故的可能性時,決定預警狀態的解除。並將預警解除信息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等方式通知各應急處置組。

7信息報告。

(1)水力發電廠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發生大壩突發事故時,按以下程序報告:事故發現人→室主任(值長)→分廠(部門)負責人→廠應急指揮辦公室→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局應急救援辦公室。

(3)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向上級主管單位彙報。

(4)報告內容主要包括:報告單位、報告人,聯繫人和聯繫方式,報告時間,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發生後已經採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8應急響應。

(1)響應分級。

①出現以下情況,則為大壩突發事故Ⅰ級分級。

a、恐怖襲擊、人為破壞造成大壩局部破壞。

b、戰爭、嚴重自然災害、特大洪水等導致潰壩。

c、(庫區發生強震或者出現誘發地震造成大壩局部破壞。

②出現以下情況,則為大壩突發事故Ⅱ級分級。

a、庫岸區變形體失穩。

b、小浪底水利樞紐進出口高邊坡、地下廠房邊坡失穩。

c、壩基出現異常滲漏,壩體發生管湧、流土、散浸現象。

d、壩體發生嚴重滑坡塌坑、護坡嚴重破壞。

③出現以下情況,則為大壩突發事故Ⅲ級分級?汛期閘門啟閉失控。

(2)響應程序。

①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啟動本預案。

a、大壩發生嚴重位移,大壩出現滑坡性裂縫或者貫穿大壩的橫向裂縫,無法繼續保證大壩安全。

b、壩基異常滲漏,壩體發生管湧、流土、散浸現象。

c、壩體發生嚴重滑坡塌坑、護坡嚴重破壞。

d、庫區發生強震或者出現誘發地震。

e、小浪底水利樞紐進出口高邊坡、地下廠房邊坡失穩。

f、庫岸區變形體失穩。

g、其他緊急情況,上級應急救援、防汛指揮部門要求啟動。

②如果大壩突發事故為Ⅰ級,該預案由局安委會組長宣佈啟動;如果大壩突發事故為Ⅱ級,該預案由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宣佈啟動;如果大壩突發事故為Ⅲ級,該預案由水工分廠廠長宣佈啟動;

③各崗位人員按照本預案進行處理。

④各應急小組人員在接到事故報告後儘快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3)應急處置。

①先期處置當發現大壩突發事故後,事故現場人員應當迅速查清事故突發原因及人員傷亡情況,迅速向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情況,要對全廠停電事故進行先期應急處置,根據需要和可能組織職工開展自救互救。

②應急處置:

a、如果大壩突發事故為Ⅰ級分級,要做好其他正常泄洪建築物的巡查及監視工作,根據搶險及事故情況做好人員撤離、疏散及重要檔案資料和貴重物品轉移及管理等準備工作,竭力控制事故擴大化,並報局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部。

b、如果大壩突發事故為Ⅱ級分級,要立即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由電廠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髮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並組織大壩維修維護人員進行搶險,儘快恢復樞紐正常運用。

c、如果大壩突發事故為Ⅲ級分級,水工分廠應立即組織人員搶險修復,並向電廠應急指揮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

(4)應急結束。

滿足下列條件時由總指揮下達應急救援終止命令。

a、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後,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

b、現場所有人員撤離現場;

c、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

d、水力發電廠應急救援指揮部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時。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後,應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着手進行事故的調查工作,經事故調查組批准後方可投入運行。

9後期處理。

應急救援工作實施過程中,對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改變現場的,應做出標誌並做詳細記錄,妥善保存現場痕跡、物證。救援工作結束後,儘快恢復觀測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恢復現場工作秩序。對事故過程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做收集統計、歸納、形成文件,為進一步處理人身傷亡事故的工作提供資料。在上級應急救援機構領導下,水力發電廠對大壩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對事故過程中的功過人員進行獎罰,妥善處理好在事故中傷亡人員的善後工作,儘快組織恢復正常的大壩安全運行。

10應急保障。

(1)應急救援資源。

相關應急救援資源由水工分廠生產人員根據現場條件進行配備;所配備物品由後勤保障組負責提供。

(2) 現場醫療救護。

① 如果現場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上附錄七規定的緊急救護法進行急救,同時通知局服務中心醫療室趕赴指定位置。

②現場醫療救護過程中,本着先救命後治傷、先治重傷後治輕傷的原則。

③落水淹溺情況發生時,現場救援隊應立即在現場組織互救,不能因等待而貽誤搶救時機。互救時要堅持不懈地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不能輕易放棄。現場醫務人員必須進行全面處理。

④現場救援隊視實際需要派醫護人員將傷病員向洛陽、鄭州的省、市級醫院或專科醫院護送。

(3)緊急安全疏散。

當上級應急救援機構確認大壩可能出險並需要進行緊急疏散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按照上級指令安排專人利用各種通訊手段通知管理範圍內所有職工羣眾,並組織職工羣眾按照上級指令安全有序轉移。

11培訓與演練。

(1)培訓時間。

應急救援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入廠人員要按照工作要求及時培訓。

(2)培訓內容。

應急救援預案的組成和知識,應急救援人員的崗位職責,應急救援組織中本人所承擔的任務及各類事故救援技術,包括:

a、防汛物資的使用;

b、個人的防護措施;

c、危險源的辯識;

d、事故報警;

e、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

f、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

g、熟悉現場疏散線路;

應急救援的團隊協作意識。通過培訓使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做什麼” 、“怎麼做”、“誰來做”及相關法規所列出的事故危險和應急責任。

(3)演練。

應急處置預案確立後,經過有效的培訓,根據本專項預案的實際情況及季節特點,水力發電廠相關人員每年組織演練一次。通過演習達到下列目的:

a、驗證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實際情況的程度;

b、提高救援隊伍實際救援能力,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

c、檢驗現有應急反應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

d、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

e、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和計劃中的缺陷和不足。

12附則。

(1)本預案由小浪底建管局水力發電廠負責制定和解釋。

(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13附件。

(1)應急救援人員聯繫方式。

(2)相關支持文件。

《地震災害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小浪底水利樞紐防汛預案》、《小浪底水利樞紐觀測規範》、《水力發電廠泄洪系統應急救援專項預案》、《滑坡體監測實施方案》。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5

一、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學校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中層幹部各班主任。

發生擁擠踩踏事故,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應急工作原則: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分級負責、綜合協調、快速高效。

遭遇擁擠踩踏事故怎麼辦

1.發覺擁擠的`人羣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可以到教室裏暫避一時。切記不要逆着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羣之中,一定要先穩住雙腳。切記遠離教室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4.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採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

5.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例如樓梯柱之類,待人羣過去後,迅速而鎮靜地離開現場。

6.學生在校上下樓梯時要遵守秩序,靠右行走。課間操、放學時要排好隊,不能從樓梯跑下,遇到其他班級要讓行,不可爭搶先行。出現混亂局面後怎麼辦

1.在擁擠的人羣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羣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2.此時腳下要敏感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因素。

3.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後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當帶着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羣時,最好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5.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面向牆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經發生該怎麼辦

1.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後,一方面趕快報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老人、兒童及婦女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

3.當發現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

二、管理人員職責

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王帥——現場總指揮

——現場副總指揮

——負責發警報信號

——負責3樓西樓梯拐角

——負責2樓西樓梯拐角

——負責1樓西樓梯出口

——負責3樓東樓梯拐角

——負責2樓東樓梯拐角

——負責1樓東樓梯出口

——負責3樓南樓梯拐角

——負責2樓南樓梯拐角

——負責1樓南樓梯出口

三、應急救援小組

根據學校特點和需要,分別設置:

總指揮:

(1)師生聯絡小組負責人:胡顯恆

(2)疏散引導小組負責人:唐昌發

(3)醫療救護小組負責人:胡宗翠

(4)安全保衞小組負責人:查天軍

(5)後勤保障小組負責人:張朝喜

(6)信息宣傳小組負責人:雷建華

四、應急救援通訊錄應急電話:

火災:119

報警:110

緊急救護:120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6

一、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預防擁擠踩踏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學校突發的踩踏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一)應急預案處理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體行政、級長助理、各班班主任、科任老師、後勤人員

(二)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小組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

校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和發佈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向當地上級或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並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領導小組成員在突發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政教處要加強對教師師德規範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後勤部門要經常性地對學校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照明設備正常。

4、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凡使用學校場館,組織300人以上的大型活動都要經主管校長同意,主管校長要落實負責人員的安全工作職責,貫徹誰審批誰負責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

5、後勤部門確保校醫在校,校醫室常備一定應急醫療物資。

6、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職責,堅守學校,有事外出必須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請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職責。

7、文印室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年級組印製年級班主任通訊錄,並定期核對電話號碼,所有行政、級長助理、班主任、值班人員確保24小時內通訊錄中能有一個電話暢通。年級組收集各班學生家長通訊錄,交一份到學生宿舍。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二、啟用應急預案的情況

1、重傷1人以上,為一般事件;

2、死亡1人以上,為重大事件。

三、組織機構內每個人員的責任

(一)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值日行政、組織活動的行政和教師、發生事故的年級級長助理和班主任、校醫、司機。

1、在場人員(包括行政、教師、職員工、學生)應首先檢查學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學生受傷,根據先重後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學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學生聯繫校長,校長接到報警後,馬上通知主管安全工作馮偉山副校長和值日行政趕赴現場,馮偉山副校長在趕赴現場的同時通知搶救組成員迅速到現場。校醫到達後,馬上接替在場行政、教師對受傷學生進行救護處置,及時瞭解情況,立即分級啟動應急預案。

(1)如果一般事件,由校醫儘快確認傷者的受傷情況,能在校內處理的,由校醫自理好。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回校,讓家長了解詳情,共同做好事件的處理工作,家長要求送醫院治療的,學校馬上派班主任和校醫會同家長隨校車前往醫院治療,並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

(2)如果是重大事件,馬上啟動二級應急預案,由校醫儘快確認哪些傷者需要送醫院救治。由校醫確定送到哪一所醫院,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本校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由副組長通知本校教師動用其私人小車運送學生。在急救車到達前,校醫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學校門衞要確保急救車進校後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後,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校醫隨車參與救治。

(3)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學生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

2、政教處主任組織級長助理和在場行政組織事發現場人員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並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7

1事故風險分析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響範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及影響範圍,參見綜合應急預案中《不連溝煤礦事故風險分類統計表》。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首先應直接與遇險人員聯絡(呼叫、敲打、使用探測儀等),確定遇險位置和人數。遇險人員被堵時,應利用水管、打鑽孔等方法輸送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

2)保證冒頂地點通風系統暢通,派人觀測周圍頂板、瓦斯變化情況。保證環境氧氣濃度。

3)如有再次冒頂危險時,首先應加強自保,安全退路要暢通。

4)處理冒落矸石時,應小心使用工具,以免傷害遇險人員。

5)先外后里。先檢查冒落帶以外附近支護的可靠性,有問題先處理。必要時可採取加固措施,以增加後路有足夠的支護能力和穩定性,確保後路暢通。

6)先支後拆。需要回撤或排除原支護時,事先必須在舊支護附近打臨時支護,並要有一定的支撐力。

7)先近後遠。對一條巷道內發生多處冒頂事故時,必須堅持先處理外面一處(既離安全出口較近),逐漸向前發展再處理裏面的那一處(即離安全出口較遠的),直至在巷道里各處冒落帶都處理好。

8)先頂後幫。在處理冒頂事故時,必須注意先支撐好頂板,再護好兩幫,確保搶險人員的安全。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3.2不連溝煤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危險源的監控方式、方法

綜採(放)工作面

1)綜採(放)工作面支護質量監測。

2)依據作業規程、措施要求測量支護參數。

3)綜放工作面支架佈置一條礦壓在線監測系統測線,對綜採面液壓支架及錨噴支護進行不間斷監測觀察;採用計量工具、目測普查測記支護方式幾何參數。

4)使用液壓單體支柱壓力監測儀對兩巷超前支護單體初撐力進行監測;使用儀器對巷道支護進行檢測檢查。

5)綜採(放)工作面圍巖狀態監測。

6)監測指標包括:端面頂板冒高、冒寬、冒區長度,煤壁片幫深度、片幫區長度。

7)採用計量工具或目測普查測記端面頂板冒高、冒寬、冒區長度以及煤壁片幫深度、片幫區長度。

掘進工作面

1)支護質量監測:依據作業規程、措施要求測定支護參數、錨網支護質量。

2)巷道頂板離層觀測:錨網支護巷道按照巷道掘進條件和巷道圍巖巖性類別不同按50-100m不等安裝頂板離層儀,對頂板離層狀態進行監測。

3)巷道表面位移、破壞觀測:根據巷道的實際情況設置表面位移監測站點,監測頂板和兩幫移近量、變形範圍以及巷道開裂破壞情況,掌握巷道圍巖變形規律。

4)錨杆(索)承載工況:對錨杆、錨索進行定期不定期拉拔力實驗,保證錨杆索支護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巷道維修工作面

1)巷道維修作業前必須先觀察待修地點的支護情況,並對維修地點附近進行加固,確認安全後方可進行維修施工。

2)維修作業必須由外向裏進行,嚴禁大面積空頂,堅決杜絕空頂作業現象。

3)維修支護時,必須有專人照看頂板及圍巖變化情況,防止頂板落石傷人或片幫、冒落堵人。必要時應打好臨時支護,維修地點遇大冒頂時必須立即進行處理和搶修。刷大斷面和連續撤換支護時必須保證在發生冒頂堵塞巷道時有人員撤退的出口。

4)維修巷道內的各種材料和雜物必須及時清理乾淨,按指定地點存放或運走,不得亂堆亂放,影響通風、行人安全。

4.1.2冒頂、片幫事故預防措施

必須嚴格堅持一工程一措施管理制度;當施工現場條件、施工工藝發生變化時,及時補充完善相應措施;現場施工必須嚴格按措施執行。

強化特殊時期的.頂板管理。回採工作面初採裝面、末採撤面、頂板初次來壓、週期來壓;採掘工作面過斷層、破碎帶、淋水帶、老空區、應力集中區等特殊區域;掘進工作面通過頂板泥巖段、立交段、施工交叉和工作面切眼等大斷面施工時,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

強化支護質量,採掘工作面支護質量必須達到要求。

嚴格工序管理,堅持正規循環作業。

加強監測監控,及時排查治理各類隱患。

4.1.3預警條件

採煤工作面預警條件

煤壁突然片幫嚴重,頂、底板移近量突然加大,支柱爆柱或下沉量突然增大等。

掘進工作面或巷道預警條件

巷道底板突然鼓起、出現嚴重的大面積片幫、頂板斷裂、漏矸、支架突然嚴重變形等。

5信息報告程序

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6應急處置

同綜合應急預案部分

6.1處置措施

1)首先加固冒頂區邊緣的支護,防止冒頂、片幫事故進一步擴大。其次設法控制冒頂、片幫區頂板、巷道,嚴禁空頂作業,只有在控制住冒頂區頂板以後,才能開展搶救工作。同時應對現場拉線劃定警戒區域,採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必要時應立即通知危險涉及區域人員進行撤離。

2)發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搬運矸石時,只能採用人力,防止使用機械傷及被埋人員。

3)受傷害人員被救出後,先現場急救,後再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造成人員傷亡的擴大。

4)在處理事故和搶救人員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有專人觀察頂板,發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要立即撤人,防止事故擴大。

5)採煤工作面處理冒頂時,要採用木垛剎實頂板;掘進工作面的冒頂根據實際情況可採用木垛接頂法或撞楔法處理。

6)事故處理現場人員,在處理事故的過程中應對現場情況進行記錄,必要時要畫圖進行説明。

7)事故處理結束後,指揮部指定有關部門和人員收集整理事故資料,編制事故調查報告。

8)出現冒頂、片幫災害事故時,在災區或受災變影響的區域,每個工作人員應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

9)遇險人員應立即撤離,並幫助不能行走的傷員沿避災路線迅速撤至安全區域,並立即彙報礦調度室。

10)事故附近人員應儘量瞭解判斷事故性質、地點和災害程度,並迅速利用各種辦法向調度室彙報,並通知相關人員瞭解災情。講清時間、地點、遇險人數等,看到的異常現象,聽到的異常聲響,感覺到的異常等,不可隨意推斷,以免給領導造成錯覺,影響救災。

11)積極搶救:根據災情和現場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投入現場搶救,將事故控制在最小範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身傷害和損失。

12)安全撤離:應儘量選擇安全條件最好、距離最短的路線,迅速撤離危險區域,撤退時,要注意防護。

13)妥善避災:如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災區(通路冒頂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時間內不能到達安全地點等)時,應迅速進入預先築好的或就近地點快速建築的臨時避難硐室、或利用壓風自救裝置妥善避災。避災過程中,要努力改善和維持自身的生存條件,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救援。

14)冷靜、不驚慌,判斷事故地點和自己的位置。

15)撤退困難,儘快進入支護完好的硐室、壓風自救裝置地點進行躲避。

16)注意躲避處的生存條件,有危險時,設法改善,條件允許時可以轉移。

6.2冒頂、片幫事故時避災路線:

6.2.1採煤工作面→採煤工作面主、輔運順槽→6煤輔運大巷→副斜井→地面

6.2.2掘進工作面→掘進順槽→6煤輔運大巷→副斜井→地面

6.2.3當井下發生災害,造成採掘工作面順槽或主要大巷等巷道受損堵塞通道而無法撤離時,應在調度室的統一指揮下,及時進入井下的臨時避難硐室和永久避難硐室進行避災,等待救援。

7應急保障

7.1應急物資和設備的存放

礦井地面供應站、地面消防材料庫和井下消防材料庫要按規定配備工具、消防器材和工程材料,定期由調度室牽頭負責監督檢查、物供部負責物資補充,確保應急物資能夠滿足應急需要。物供部和調度室要保證應急物資的儲備量,不能隨意挪用,要定期檢查維護。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繫方式等內容都要明確。(參照消防材料庫清單附件三)。

7.2應急搶險救災物資設備調運方式

當現場應急物資和設備供應不能滿足需要時,請求指揮中心迅速下達命令,由物資供應中心調用各種排水、供電、開關、電纜等機電設備,進行搶險救災。

7.3自救器管理

井下作業人員隨身攜帶壓縮氧自救器,由通風準備隊管理、維護、校驗。

7.4急救設備管理

醫務室要配備相應的醫療救治藥物、設備和技術人員,提高醫務室應對事故的救治能力。

7.5交通運輸保障

礦調度室、綜合管理部、車隊必須保證24小時有值班車輛。發生人身安全事故後,井下所有車輛必須立即為救援車輛讓行;根據地面交通情況必要時由應急救援指揮部及時協調公安交警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道路交通管制,並根據需要開設應急救援特殊通道,確保救援物資、器材和人員運送及時到位,滿足應急處置工作需要。

7.6各採掘工作面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除正常生產施工所用材料外,還應儲備部分冒頂專用材料,以備急用。備用材料應儲存在採掘工作面附近易於搬運的地方。

地震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篇8

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工程存在少量高處作業,特別是設備維修、樁船作業,現場高處作業在無法採取圍蔽、護欄等措施,有時作業風險比較高,極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有效組織現場資源,搶救方式正確、及時聯繫外部救助的基本原則。

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3高處墜落事故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3、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

3.1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安全知識教育,使他們在操作時熟悉使用工具和正確配戴安全防護用品。

3.2針對可能發生墜落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訂安全防範措施,並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強監督落實。

3.3凡身體不適合(如高血壓、癲癇病等禁忌症)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參與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要按規定進行體檢。

3.4高空作業要穿工作鞋,嚴禁穿硬塑料底鞋、高跟鞋。

3.5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不得攀爬腳手架,以免失足墜落。

3.6進行懸空作業時,應有牢固的立足點並正確系掛安全帶。

3.7基坑周邊、臨空周邊、預留洞口等,必須有安全警示並設置臨時護攔,護攔圍密目式(20__目)安全網。

3.8施工使用的臨時梯子要牢固,梯腳要有防滑措施,頂端捆紮牢固或設專人扶梯,確保使用安全。

4、報告制度與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後,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於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卧、少動,並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儘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4.2.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卧,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

4.2.3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後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症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紮後,及時送湛江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4.2.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紮,搬運時,將傷者平卧放在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4.2.5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

4.2.6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紮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卧位,並注意保暖。採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4.2.7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液)沖洗傷口,塗上紅汞水,然後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紮。

4.2.8加壓包紮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紮,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4.2.9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紮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紮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紮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鬆一次,每次放鬆0.5-1分鐘。

4.2.10採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湛江市臨近的醫院搶救,運送途中儘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yingji/30jk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