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信息化實施方案(通用3篇)

信息化實施方案(通用3篇)

信息化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推動教育現代化,切實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學和管理的質量與水平,根據《焦作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沁陽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沁教文„20xx‟1號)和《20xx年實驗國小工作思路》,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實施方案。

信息化實施方案(通用3篇)

一、工作目標

1、構建學校“三通兩平台”(實現寬帶網絡班班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共享優質資源,建設智慧教育。

2、實現“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體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

3、教育管理在線平台應用常態化。

4、提高校園電視台節目質量,每週更新一期節目,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點。

5、學校網站能正常訪問,定期更新,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主陣地。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建立FTP服務器(校級資源庫),班班通同年級、同學科及跨年級資源共享。

2、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

3、裝修校園電視台,提高錄播質量。

4、對網站進行升級改造,添加手機客户端功能,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和《網絡諮詢》兩個板塊。

(二)推進“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探討,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達標課,推出50節精品課。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在市信息中心和教研室的指導下,通過骨幹教師賽課,語數外各推出1至2節精品課,作為樣板課,在全校進行推廣。2、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引領作用,組建學校“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專家指導組,對全校教師分學科進行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將微課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3、全員進行賽課,教師人人能上“四個一”教學模式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的精品課。4、將ppt課件、微課應用和英語網絡教材的使用作為學校賽課的重要評價標準,教師上課能夠正確使用班班通設備,凡是上課時不能正確運用教育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不能評為達標課。5、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微課製作大賽,並將優秀作品在網站、微信等平台上進行展示。

(三)大力建設學校資源庫及平台

建設一個資源充足、種類齊全,使用方便的樣本資源庫,鼓勵師生積極參加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和師生信息化成果展示。1、用好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人人會登陸學校數字化圖書館,師生能夠在線閲讀,在線交流。2、開展班級資源庫評選活動。分優秀、合格和差三個等級,並在晨會上進行優秀班級資源庫命名,實行動態管理,每兩週評選一次。3、徵集20xx年以來教育教學優秀資源活動,充實學校資源庫。4、建立實驗國小微信平台,人人蔘加微信,教師每週在微信上最少進行一次教育教學交流。5、開展學生網頁製作大賽,篩選優秀學生網頁作品在學校網站展示。

(四)全面推進教育管理在線的運用

1、規範公文流轉。上級和學校文件、通知等必須在教育管理在線上進行運轉。2、撰寫教學反思。教師和行管人員堅持每天寫好教學反思、工作日誌。3、每學期最少開展兩次教育管理在線平台優秀日誌、教育反思評選活動。4、每學期開展一次信息化優秀科室評選活動。5、優秀微課作品在教育管理在線平台展示。

(五)提高校園電視台辦台質量

1、結合學校中心工作,每週確定一個主題,根據主題製作節目,實現週週有節目。2、在教育台指導下,增加師生DV校園、才藝秀和感動實小人物事蹟展等版塊,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台的興趣,豐富師生的課餘生活。3、邀請知名節目主持人到校與家長、師生代表參與校園電視台節目製作,提高校園電視台辦台質量和影響力。4、圍繞重大節日,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5、堅持每月將好的節目和新聞線索向市級以上新聞媒體推薦,提高學校知名度。6、每週將校園電視台節目鏈接到學校網站上,並在班會時間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提高師生參與校園電視台節目製作的積極性。

(六)創焦作一流校園網站

建成集學校管理、信息發佈、資源共享、網絡教研、互動交流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信息化應用的綜合平台。1、對學校網站進行升級改造。美化學校網頁,在現有版塊的基礎上,增加《實小風景線》電子版塊和師生各類信息運用(網頁製作)版塊。2、增加手機客户端,實現手機快速瀏覽。3、實現教育管理在線平台與學校網站鏈接,所有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或行管撰寫工作日誌時,必須通過學校網站進行登陸。4、規範網站管理,定期更新網站內容,嚴格網站工作審批程序,建立科室信息員工作制度,重要活動、新聞時效性強的工作要當天活動、當天更新。5、每週確定一個主題,選擇優秀微視頻在學校網站上展示。

三、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實驗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統籌協調,密切配合。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信息中心要對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確保教師熟練掌握各項教育信息化手段。各處室每週至少向信息中心上報五條信息。

3、加強監督,嚴格考核。成立信息工作專項督導組,由辦公室和信息中心參與,對各科室工作任務進行督導,對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科室或責任人進行責任問效。

信息化實施方案 篇2

根據《農村中國小教育信息化應用推進實施方案》,結合我校信息化應用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計算機輔助教育的應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改變教與學的方式,並逐步將教育、教學和管理架構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數字化的教育環境,切實提升我校信息化的發展內涵,以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教育管理的現代化,從而整體提升學校管理水平,進而推進學校向現代化教育的轉變,創建新型的農村現代化學校。

一、學校簡介

我校是一所遠離市區的公辦農村國小,全校共有21個教學班,教職工總人數62人,在校學生1032人。

二、學校現狀分析

首先從信息化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應用情況、師資水平、學生信息化應用情況等四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明確項目具體解決問題。

1. 信息化基礎設施

硬件建設:學校總共有25個普通教室,現有教學班21個,其中有四個教室分別安裝了1台計算機和1台電子投影儀,有1個計算機房,共50台電腦,學校有信息兼職教師一名,負責硬件設施及網絡維護;學校教師家中基本都有電腦,且已上網。在校學生中10%左右家中配置電腦,基本都能上網。

2、數字資源應用情況

教育資源方面學校已有投入,購買部分教學光盤資源。總體而言,資源不豐富、與實際需要脱節;校外的資源庫使用比較少,教師之間缺乏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目前相當部分的教師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製作資源,數字資源缺失是阻礙信息化教學很大障礙。

3、 師資水平

學校共有教師62人,中老年教師居多。學校大多數教師缺乏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小部分教師能在自己教學中嘗試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活動,並認識到其重要性,但由於缺乏專業、團隊的支持,整合活動零星進行,難以持續產生實質效果;教師基本未參與過教育信息化應用的課題研究。

4. 學生信息化應用

由於學校的設備還不能滿足學生的教學需要,學生信息化應用技能較差。

三、二年內的工作目標

1、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教師信息技術理論的學習,提高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積極開展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根據教育局的統一要求和學校內涵發展及教師專業發展需求,開展分層、分項、分類的專業培訓,達到提升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管理人員技能的目的。

2、開發校本資源,服務課堂教學。聚集課堂,開發和應用校本教育教學資源,既要有教的資源,又要有學的資源;形成一套各年級各學科的電子教案和課件;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整合,各學科都要有相當數量的課堂實錄作為教研的素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後的診斷,為教師的網上教研提供資源,拓寬教研的組織形式,優化教研的質量。

3、完善校園信息化環境,打造數字化校園。利用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力量,提升學校信息技術設施的水平,做到信息技術設備隨處都有、隨手可用;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初步建成能為全體師生提供綜合服務的數字化平台。

4、開發校本課程,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繼續完善已有的信息科技校本課程,利用業餘時間增加學生接受計算機教育的機會,鞏固和提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使用學校的信息技術裝備。

5.完善管理平台,提升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組建信息技術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職責和分工。充實和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改進教學管理流程與運作方式。

三、工作推進策略

1、整體推進,分步實施

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學校信息網絡,搭建信息平台,添置一些必要的設備,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全體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實現學校各項工作過程和結果的信息化管理。

2、培訓實踐,表彰獎勵

調查分析學校各年齡段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網絡環境下的校本研修、以及多種形式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展示和評比活動,對優秀教師給予獎勵。

3、骨幹帶頭,管理跟進

要充分利用那些具有較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老師的作用,讓其在校本培訓、教學實踐、網絡使用等方面對需要幫助的老師進行輔導、示範、指導,建立起互幫互助的一對一共同體;學校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要充分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責,部署好、指導好、管理好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推進工作。

四、主要工作項目

1、加強學校教職員工的信息化專題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與上海教育資源網應用培訓;課堂攝錄、基本編輯技能培訓;教學管理平台使用培訓積極組織參與教學設計、教學理論、課程整合、教育技術、信息能力等各項專項培訓活動,提高學校管理者信息化的領導力,提高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專業人員的管理能力、技術水平和信息化的服務能力。

2、做好數字化資源的校本建設,積聚校本教育資源。基於數字化的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優化、提高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措施。一方面要利用好教育資源庫和課程研修網提供的優質資源,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學科主題的校本資源建設,着重梳理優化,形成共享機制,提高資源的應用效益。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大家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貢獻。

3、進一步完善學校信息網絡服務器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全面規劃學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實現學籍管理、教師人事檔案管理、財務資產、圖書管理、校務管理的信息化。並做到常態化、規範化,提高教學效率和管理效能。

4、逐步搭建、充實和完善學校資源庫,要分學科、分學段建立充實學校教學資源,本校教師能製作的教案、課件等資料要及時上傳到服務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全校師生開放,做到辦公室和教室信息相通、資源共享,發揮網絡優勢,促進教育信息化應用深入開展。

5、聚集課堂,探索各項信息設備和應用軟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開展教研組活動,聽課、評課、探討等形式探索出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途徑。

教師要根據信息技術的特點、功能,學科教學特點以及教師的個人實踐,努力探索出符合各班教學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利用與更新中心國小、長春嶺鎮中心國小組團式發展學校的合作關係以及臨近國小的友誼學校資源,依託信息技術,相互學習,進行信息交換、經驗交流、專題研討和互相對話等活動,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設計的途徑。組織開展信息化環境下的課堂教學評優、課件評比等活動。

6、加強信息科技學科校本拓展型課程開發與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學生學技術、用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成基本的信息素養。教師、學生共同營造和諧發展的校園信息化環境。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確定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實驗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本部門對項目推進各項工作的安排、指導、支持與協調。

(二)制度保障:學校每學年舉行一次教育信息化先進教師的評比活動、每學年開展一次教育信息化專題活動的競賽,對活動中優秀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

(三)經費保障:根據學校的項目開展需求預算,確保信息技術裝備的維護和更新需要。

信息化實施方案 篇3

為了全面推進我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信息素養和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和技能,展示學校信息化辦學特色,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我校信息化工作在20xx年中有新的發展,新的跨越。結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校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着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説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領域。

二、建設目標

1、加大硬件投入。20xx年完善校園網、班班通,20xx年更新添置師生計算機。

2、加強軟件建設。使學校網站形式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也能成為我校師生交流的新平台。完成本學年數字校園複驗,做好省信息化校園試點申請工作。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加強校園網建設。

(1)宣傳瞭解。

讓教師瞭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教育教學、課件製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讓教師受其“誘惑”,享其“便捷”。

(2)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件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實踐應用。

以雲平台使用和多媒體教室使用為抓手,使信息化工作再上一新台階。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

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信息技術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術水平的教師隊伍。

三、建設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重點在局域網的優化配置。採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學校網絡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運行速度。在部分建築物、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設備,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

2、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範的信息化實驗規章制度,納入我校績校考核管理中。

3、進一步發揮我校的辦學特點,創設學生主動學習的網絡環境,同時,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將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實驗室。

4、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台,把現有的教育教學、教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校本研修有機的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資源網站。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頻資源信息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台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5、建設學校學習網站、信息科技學習網站、德育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為保障學校網站建成後信息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年級和學科中培養一批老師及學生在信息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塊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6、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完善教師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存儲、網上交流平台,使課件管理、文件傳輸、師生交流的網絡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創建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四、網絡管理

1、加強對校園網絡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經常對師生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絡運行高效、有序。

五、加強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整合,促進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

學校網站建成後,專門成立德育專網,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網絡,整合了學校少年隊、政教處、學校法制專題,同時在網上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網絡電視台的形式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規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探索。我們將要更加紮實得配合政教處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應用,探索信息技術與德育的深層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體水平,並藉此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協助各部門開展具有部門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信息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信息技術,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信息技術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進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z6zqgj.html
專題